高三语文复习研讨课《探究小说情感态度》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复习研讨课《探究小说情感态度》教学反思

——教学之路且行且思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我教了一辈子书,上了一辈子遗憾的课,没有一节课是十全十美的”,课堂是一门缺憾的艺术,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发展,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因为思则活,活则深,深则透,透则新,新则进!

高三复习冲刺备考阶段,如何精准高效的指导学生复习备考,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在本节课做了以下尝试:

一、直击难点,专题梳理

“探究小说中作者的情感态度”是近年来江苏高考小说阅读题常考题型,能力要求F,分值6分。在整个小说阅读中所占分值较大,而学生在遇到此题型时,常常有答题凌乱,缺少体系,角度分析不全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节课的授课重点就直击这一难点,帮学生梳理主题情感类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方向,构建答题思维体系,以期在应试中再次碰到此类题型时能突破定势,克服平庸,有所长进!

二、明晰典例,详细解析

授课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此类题型规范的答题模式,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篇文章的相关试题:18年江苏高考《小哥儿俩》、19年南通三模《六机匠》和20年南通二

模《平原》,集中且具体的呈现,让学生明确该类题型常见的设问方式和答案要点。在集中呈现的同时,引导学生详细分析《平原》的答案,明确小说主题情感探究常见的答题方向。

三、构建思维,明确方向

经典回顾、典例详析之后,及时总结“探究小说情感态度”常见的思维指向,明确答题维度,帮助学生构建答题思维模式,方便以后更高效精准的解答此类题型。同时提醒学生具体答题时,精读文本、立足文本、精准表达,从解题方向和答案呈现都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四、对点训练,当堂巩固

及时有针对性的训练能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同时也能有效检查学生本节课消化吸收情况,这一环节在高三课堂中尤其重要,它能使课堂上传统的教师主体,满堂灌授课形式转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加上前面分析典例时花费较多时间,本项设计未能如愿实施。

然而正如前文所说,课堂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是动态的生成。精心备课也好,各种情景预设也好,百虑终有一疏,回望这节课,在泰州市教研室周仕龙主任的点拨下,自我反思本节课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1.在引导学生关注解题策略,答题模板时,需强化学生对小说题材的关注意识。比如儿童题材、战争题材、科技题材、红色题材等,不同的题材暗示了作者在小说中寄寓的情感态度的总体方向。比如以《平原》为代表的战争题材,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性质、战争造成的伤害、战争中对和平的渴望以及战争中呈现出来的社会观,再辅以已经建构的答题模板,这样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考虑问题可能全面些,答题角度覆盖面可能更广些,学生的思维呈现结构化特点。

2.讲和练的转化过程中,对学生当堂训练呈现出来的答案,教师的评价应更加清晰明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世间绝美的风景永远在高处,语文教学就像发现美一样,需要用心去寻找。教学之路,且行且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