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分析讲义

合集下载

动作分析讲义剖析

动作分析讲义剖析


门 行的时间分析
stegemerten
斯克布 sehwab
模特法
(MOD)
海 特 博
G.C.Heyde
Modo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1966
士 由现场观察作业
动作及模似作业
3.PTS法的介绍
MODAPTS 概要
Modular Arrangement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
动作分析讲义
动 作 分 析
1) 何谓动作分析?
是指对进行作业的身体每个部位进行分析,并对效率较低的作业进行改善,
以寻求追加作业方法的过程。
1-1) 动作分析的目标
• 减少或取消非效率性动作
• 对必要的动作进行改善,使其达到更快、更容易的效果
• 提高生产力
1-2) 动作分析的种类
• 通过眼部观察的分析(目视分析)
– 材料及器具应放置于伸手能及的范围内,并尽量放在
近手边。
– 小零件、小单元的动作次数,应尽量减少。
– 工具应予简化、易用。
– 材料及零件应使用易拿取之容器。
– 工作物长、或重或体积大时应利用保持器具。
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法改善原则
• 能动的部位全部活动,能节约的能量尽量节省;能
省去的徒劳动作也尽量去除,动作方法总有能改善
右手
记号
MOD数
空闲
BD
抓螺丝刀
M3G1
4
空闲
BD
把螺丝刀拿到机壳上
M3P0
3
空闲
BD
把刀头放到螺钉头槽内
M2P5

IE现场改善讲义《动作分析》

IE现场改善讲义《动作分析》

空手

搬运
动作要素改善检查表
(1) 可否使用导轨或挡块进行定位? 修正位置 (2) 物品的角度、形状能否配合定位进行改变? (3) 可否通过设计使定位不会出错? (1) 是否可以使用固定装置或诱导装置方便组合? 组合 (2) 能否依次装配很多件? (1) 能否使用工具进行分解? 分解 (2) 可否一次分解很多件? (1) 工具的大小、形状、重量能否改变? 使用 (2) 工具的拿法拿的位置能否简单化? (3) 工具、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否简单化?

拆卸(DA):将一物分解为两个以上目的物的动素。 它包括从物体被控制(握取),处于可拆卸状态的 一瞬间到完全拆开的瞬间。拆卸常在“握取”之 后以及“移动”或“放开”之前发生。
第一类动素说明

放开(RL):放下目的物的动素。它包括从手指开 始离开目的物的瞬间直至手指完全离开目的物的 瞬间。“开放”是与“握取”“抓”“持住”等 相反的动素,是所有动素中时间消耗最少的。当 用身体某一部份对物体控制的状态解除的一瞬间 也视为“放开。 检查(I):将目的物与规定标准相比较的动素。它 包括从眼睛开始寻找的一瞬间到目的物被发现的 瞬间。


基本动作要素分析

基本动作要素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吉尔布雷斯奠定的, 他认为人所进行的作业是由某些基动作要素(简称动 素)按不同方式、不同顺序组合而成的。 为了探求从事某项作业的最合理的动作系列,必须 把整个作业过程中人的动作,按动作要素加以分解, 然后对每一项动素进行分析研究,淘汰其中多余的 动作,改善那些不合理的动作。


案例说明-1
案例说明-2
案例说明-3
案例说明-4
动作分析

沙布利克分析基本步骤 仔细观察作业过程,大体把握作业重点,最好 能在脑海中描绘出整个动作过程。 把整个动作过程分解成几个较大阶段性动作 (作业要素)。 按左右手、眼睛对阶段性动作进行动作要素分 解,把动作描述、相应的记号记入沙布利克分 析表。 将分析结果与实际动作进行对照,找出遗漏或 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 应记得在表中填写单位名称、产品名、作业名 称、分析人、分析时间等使分析表完整。

动作分析方法

动作分析方法

方法研究(二)动作分析1.定义: 动作分析,也称动作研究,是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部作业动作进行观测分析,研究人的各种动作浪费,从而寻求省力、省时、安全、经济的作业方法。

2. 动作分析的方法3. 动素分析3.1 18种动素的定义动素分析是由美国工程师Frank Bunker Gilbreth (1862-1924)创立的,动作分析基本要素共有18种动作,也有文献定义为17种,本讲义设定为18种。

(详见下表)3.2 动素分析的用途3.2.1通过对动作方法及顺序的检讨分析,去除不必要的动作,使用动作更有效;3.2.2分析研讨最合理的作业配置;3.2.3作业的工装化及工装改善的基本资料;3.2.4改善前后的方法对比与评价;3.2.5进行作业方法的详细说明;3.2.6设定标准作业;3.3 动素分析的方法动素分析是对作业进行细微的动作分解与观察,对每一个连续动作进行分解,将右手、左手、眼睛三种动作分开观察并进行记录,进而寻求改善的动作分析方法。

下面以螺栓与螺母的装配为例进行分析记录。

4. 动素分析改善实践 4.1 动素分析改善程序以螺栓、螺母组装作业为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改善程序如下: 4.1.14.1.24.1.3 改善实施(Do ) ① 将零件置于小臂范围内将零件从现在的位置向作业者靠近,置于人体正常作业范围内,将以肩为轴的取料动作改为以肘为轴的小臂动作。

② 作业台减1/2随着零件箱的拉近,作业台的多余空间变成浪费,如下图所示,从而将作业台的作业区缩减1/2。

③动素的改善左手几乎都是迟延与持住的状态,并无作业。

相反右手几乎全是拿来拿去的移动,空手移动过多,如下图显示现状:双手动作线路。

左手:延迟右手:空运持住持物搬运A.根据双手作业原则:◎去除螺栓从右手拿给左手的交换动作,左手取螺栓,此时再将左手的空运取螺栓改为放置成品的同时取螺栓。

◎右手动作则变为取螺母与垫片,大量减少了重复动作,在取螺母之后连续取垫片则减少了往复动作距离。

老师上课时的动作神态

老师上课时的动作神态

老师上课时的动作神态引言老师是学生们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在上课时展现出的动作神态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是在传达知识的过程中展示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自信。

本文将以Markdown文本格式介绍老师上课时常见的动作神态,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1. 站姿端正上课时,老师通常以端正的姿态站在讲台上。

站姿端正是一种展示自信和专业的姿态。

老师可以用挺胸收腹的站姿,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权威和学识。

这种动作神态会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正面的信息,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尊重和敬意。

2. 手势运用老师上课时经常会运用手势来强调重点或者解释概念。

手势是一种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它可以增强课堂互动和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当老师想要强调某个观点或者数字时,他们可以用手指指向讲义或者黑板上的相关内容。

此外,老师还可以用手势来模拟动作或者形象,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所讲的内容。

3. 目光交流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是老师上课时非常重要的一种动作神态。

通过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老师可以营造出课堂的积极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可以用鼓励的眼神来肯定学生的答案,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另外,当老师用目光扫视全班时,可以让学生产生被关注的感觉,并促使他们保持专注。

4. 肢体语言老师的肢体语言也是他们在上课时的重要表现之一。

肢体语言包括身体的姿势、动作和面部表情等。

当老师讲解复杂的概念时,他们可以用手势来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用手指划过一张图表,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关联关系。

此外,老师的面部表情也能传达出他们对所讲知识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5. 走动讲解有些老师在上课时会选择走动讲解,而不是固定在讲台上。

这种动作神态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注意力更集中。

当老师在讲解时,走到学生身边或者沿着教室走廊走动,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同时,走动讲解还能够打破学生的视觉疲劳,使他们保持较高的集中度。

结论老师上课时的动作神态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IE动作分析基础知识讲义

IE动作分析基础知识讲义

IE基础1.0动作分析1.1动作分析的目的与方法1.1.1动作分析的目的1) 动作的定义按工艺流程、作业和动作的顺序分析制造系统。

从投入原材料开始到成品为止的流程称为工艺流程。

一旦确定了工艺流程,紧接着要确定要一道工序最理想的作业方法。

在实施各种作业的时间,操作者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手、足、眼等有一个一个的活动。

在此,我们将动作定义为工艺流程和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为寻找、掘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个一个活动。

2) 动作分析动作分析的定义: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把握实际情况,并将上述记录图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着眼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通过对各种各样的作业不断地进行动作分析,可进入“在日常生产中不管对任何作业者抱有问题意识,仔细观察事物,判断动作的好坏,构思设计更好的动作顺序和方法”这样的境界。

这种境界称为动作意识。

对管理人员而言,具有动作意识是理所当然的事。

操作者也要培训出动作意识。

3) 动作分析的目的简单地讲,动作分析的目的是把握动作的现状,找出问题并加以改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操作者身体部位的动作顺序和方法;②了解以两手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是否能尽可能同时动作,是否相互联系;③明确各种动作的目的,动作过程中的必要动作和不必要动作;④了解必要的作业动作中两手的平衡。

1.1.2动作分析方法可以分类以下两大类:目视动作观察法、影像动作观察法。

基于目视动作观察的有动素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法,基于影像动作观察的对应于不同类型的作业有高速摄影分析(也称为细微动作影像分析)、常速摄影分析、慢速摄影分析及VTR 分析(也称为录相摄影分析)等。

下面简介其中常用的一种:动素分析,就是观察人体中的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两手的动作顺序和方法与眼睛的各种活动联系起来,用18个描述动作最小单位的动素记号记录动作并加以分析的一种方法。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讲义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讲义

很多宝爸宝妈了解了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和规律后开始对自己的宝宝和他人宝宝进行评估比较,他们惊奇地发现宝宝们的动作发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的动作发展的进程呢?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六个。

一、生理成熟是动作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生理成熟是指身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生长发育,不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如何,全世界各民族的婴幼儿基本上都以同样的顺序获得各种动作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做过一个“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结果发现生理成熟是动作的发展的基础,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动作训练,才能取得成效,否则训练是无效的。

二、家庭教养对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动作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按照基因规定动作出现的顺序这样消极的发展过程,而是婴幼儿的身体对环境的主动探索中产生的。

因此,环境因素是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些环境中,家庭教养对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父母的育儿方式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动作发展。

例如,在某些落后的地方仍然存在将新生儿捆“蜡烛包”的做法,这种做法限制了儿童的双手活动,势必影响上肢大动作和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婴幼儿养育知识的理解程度深刻影响儿童动作的发展。

有些父母有“树大自然直”的想法,认为孩子的动作发展不需关注,大了自然会好,忽视对婴幼儿动作的训练。

家庭的物质条件对婴幼儿动作发展也有影响,条件较好的家庭能为孩子提供活动的场地、训练的机会和器械。

三、营养物质是动作发展的基本保证营养是动作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的营养能为动作发展提供充足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

当热能或蛋白质不足时,身体会减少活动以便减少热能或蛋白质的消耗,这样才能保证身体重要组织活动器官,如大脑的热能供应。

因此营养不良的孩子不爱活动甚至特别安静,从而失去了动作锻炼的机会;营养过剩又会导致肥胖,体重增加了,婴幼儿在运动时增加了负担,从而影响了婴幼儿动作训练的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给婴幼儿均衡、适量的营养。

高考英语语法非谓语动词分析讲义

高考英语语法非谓语动词分析讲义

高中英语语法非谓语动词分析及巩固练习1.定义:动词除在句子中作谓语以外,还具有名词、形容词及副词的性质,在句中可作主语、表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这就是动词的非谓语动词。

可分为三种:动词不定式、分词和动名词。

2.动词不定式:to +动词原形(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带to )。

(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可以有自己的宾语和状语,可以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1 一般式:主动语态:to do , 被动语态:to be + 动词过去分词 (表示动作或状态与谓语动词的动作或状态同时发生或之后发生)2 进行式:主动语态:to be doing , 被动语态:无 (表示动作或状态与谓语动词的动作或状态同时发生)3 完成式:主动语态:to have +动词过去分词,被动语态:to have been +动词过去分词 (表示动作或状态在谓语动作之前就发生)4 用法:A.作主语: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s not easy . = It's not easy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B.作表语: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C.作宾语:a. 动词+to do . He decided to buy a new watch . (agree, choose, want, hope, like, wish, learn, love, plan, try, start, afford …)b. 动词+疑问词+to do I don't know where to put the bike .c. 动词+形式宾语(it)+宾补+to do I find it important to learn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D.作补语:a. 动词+宾语+to do Tom asked me to show him the new shoes . (tell, wish, ask, want, like, beg, invite, allow,encourage…)b. 动词+宾语+不带to的动词 He often saw Tom play football .(see, hear, feel, watch, notice, have, make, let…)E.作状语:a. 表示目的:He went to Guangzhou to see his sons . He got up early in order to catch the first bus .b. 表示结果:He is too tired to walk any farther . They aren't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c. 表示原因:He is sorry to hear that . I am glad to see you .F.作定语: I have something to tell you . I want to buy something to eat .5 动词不定式to 的省略:A.在感官动词feel, hear, see, watch, notice 及使役动词have, let, make等后面要省to,但在变被动语态时要还原不定式to。

动作分析与步态分析

动作分析与步态分析

动作分析与步态分析动作分析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动作,包括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工人的劳动动作、老年人的日常动作等。

通过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如高速摄影、电磁感应等,可以记录和分析每个关节的角度变化、肌肉的收缩和伸展、力的应用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可以解析出动作的基本组成部分、特点和规律,从而优化和改进动作技术。

动作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体育领域,动作分析可用于帮助运动员改善运动技术,提高训练效果;在生产领域,动作分析可用于评估工人的劳动动作,设计和改进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在医学领域,动作分析可用于研究和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诊断和治疗运动相关的疾病等。

步态分析是一种特殊的动作分析方法,研究人体行走的动作特征和机制。

人体的步态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包括睡相(即获得和维持平衡的动作)、摆腿相(即离地和进展的动作)和支撑相(即着地和支撑的动作)。

通过对这些动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了解步态的特点、变化和参数,如步长、步频、步态对称性等,以及与步态有关的各个关节和肌肉的动作。

步态分析的技术非常多样,包括地面反作用力测量、电磁感应、压力敏感垫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供关于步态的各种参数,如步态周期、步态曲线、步态能量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步态是否正常,发现步态异常的原因和程度,预测和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设计和改进助行器和义肢等。

步态分析在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护理等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

在康复医学中,步态分析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康复进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运动医学中,步态分析可用于帮助运动员改善步态技术,预防和诊断运动相关的损伤;在老年护理中,步态分析可用于评估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和跌倒风险,提供相应的康复措施和建议。

总之,动作分析和步态分析是运动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实践工具。

通过对人体动作和步态的详细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运动的机制,优化和改进运动技术,评估和促进康复进展,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提供老年护理和运动医学等领域的相应服务。

第五章动作分析概况

第五章动作分析概况

第五章动作分析概况1. 引言动作分析是一种用于分析和研究人类动作的方法。

它在生物力学、运动控制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广泛应用。

本章将介绍动作分析的概况,包括动作分析的定义、动作分析的目的和应用,以及动作分析的常用方法。

2. 动作分析的定义动作分析是指对人类运动进行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以了解和评估运动的特征、运动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运动控制的机制。

通过动作分析,可以深入研究人类的运动能力、运动技巧和运动表现,并为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提供依据。

3. 动作分析的目的和应用动作分析具有多个目的和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方面:3.1 运动技能评估动作分析可以用于评估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包括动作的准确性、速度、力量和灵活性等方面。

通过分析运动员的动作特征和运动过程中的错误,可以帮助运动员发现问题并改进技能。

3.2 运动训练指导动作分析为运动训练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

通过分析运动员的动作过程,可以确定训练的重点和方向,设计相应的训练计划和方法,并监控训练效果。

3.3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动作分析可以帮助预测和预防运动损伤。

通过分析运动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良动作习惯,可以找出潜在的损伤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

同时,动作分析也可以在康复阶段对运动员进行个性化康复计划的制定和评估。

3.4 人机交互设计动作分析在人机交互设计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用户的动作特征和行为习惯,可以设计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交互界面和操作方式,提高用户体验和操作效率。

4. 动作分析的常用方法动作分析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常用的方法和技术也有很多。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动作分析方法:4.1 传感器测量传感器测量是动作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惯性测量单元(IMU)、压力敏感垫等传感器,可以实时地采集人体运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4.2 视频分析视频分析是动作分析中最常见和直观的方法之一。

通过录制运动过程的视频,并使用视频分析软件对运动过程进行帧-by-帧的分析和标注,可以得到详细的运动特征和运动参数。

婴幼儿动作发展观察评价的方法

婴幼儿动作发展观察评价的方法

婴幼儿动作发展观察评价的方法——讲义一、婴幼儿动作发展观察评价方法的定义儿童动作发展观察评价主要是在一日生活中通过教师、家长与主要教养人、保健医生的配合,共同观察出0-3岁儿童日常自然状态下的动作表现。

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二、婴幼儿动作发展观察评价方法介绍1.观察法(1) 观察法的分类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又分:自然观察与情境观察。

自然观察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出现的现象随机、自发地观察,无一定的目的和计划,也不要求严格的记录。

家庭中的观察多采用这种方式。

如:妈妈对宝宝随机出现的动作进行拍摄记录。

情境观察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有计划安排,有一定控制,有严格记录。

采用观察法可以弥补婴幼儿的语言、动作和反应方式等的局限,能观测许多其他方法无法测量的内容。

(2) 观察记录的方法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有以下三种记录方法:日记叙事法、列清单法、等级记录法①日记叙述法日记叙述法是以日记的形式描述性叙述、记录儿童的动作、行为表现。

日记叙述法有两种形式:一是流水账性日记中以不加任何修饰和形容, 如实记录某一段时间儿童的一切动作或行为现象。

案例:阳阳23周了,晩上7:30阳阳开始低下头啃食自己的小手。

又过了3分钟,她可能有些累了,于是开始哼哼唧唧的哭起来,头时不时地抬起又低下(抬得不太高),双腿不停地乱蹬。

我把她翻过来,可是她又开始翻身,如此反复几次,直到我给她脱衣准备睡觉,她好像很累,很快就睡着了。

二是重点记录,记录儿童动作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出现动作或行为现象。

案例:阳阳已经11个月大,他可以从爬行姿势换到扶栏杆站立。

当他看到比较远的地方有可爱的玩具时,他会试图迈步走向玩具。

他得靠着栏杆,一步、两步,慢慢走向玩具。

阳阳在走向玩具过程中经常摔倒,所以妈妈在阳阳活动过程中总是寸步不离。

②列清单法根据儿童动作发展列出观察与评估细目,并注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记录者根据观察、了解进行判断并选择其中之一做出记号。

作业管理讲义(二)

作业管理讲义(二)

×100(%)
(2)实施倍率
实施倍率=
(人均工作时间×人员个数)-(一次性损耗时间) (标Σ 准时间×生产台数)
= 已修正的实作工时
总标准时间
(倍)
(3)实际工时
(小时/台)
(4)每人每小时的产量 (个/人*小时)
(5)每人的生产台数 (台/人*月)
31
3.迈向更好的作业方法
改善方法有多种,应根据自己所调查、 改善的对象来采取适当的手法

距离(M) 时间(分) ○
分 析 符号


1
5
0.5
0.2
0.2
5
0.5
0.4
0.1
0.3
0.4x11
0.2
2
0.2
1.2

9.2 4.0/2次 0.2/1次 2.8/6次 2.2/2次
工序流程分析
这个方法是組合工程图与LAYOUT,以图表示工序的流程。使搬运途 径和SUB LINE之组合状况可一目了然,也很容易发现问题。
日常作业的推进方法
①月份循环
时间
实施内容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 上月的生产性结果分析及当月反馈 * 当月的作业编成启动及确认
(作业观察、再指导、编成的完善)
*生产性提高的推进(人、物、设备的 改善) * 次月的人员计划与人员调整 * 次月作业编成方案的制定 * 变更部分的作业指导与熟练跟踪 * 次月编成的试行 *编成的主要施策(再指导、改善、编 成的完善) * 次月生产所需作业条件的准备

整理编成条件
·一小时稼动率
E C
编成人员(人/班)=
生产节奏
作业编成 作业编成检查

10、动作经济原则

10、动作经济原则

1、动作经济原则的作用
✓1)回归到动作方法应有的基础上,从作业中找出不 符和动作经济原则之处,把握作业动作上存在的问题; ✓2)用动作经济的原则核查动作方法、作业现场布置、 夹具和机器,把握改善的要点。
2、应用动作经济原则的目的
✓1)发现作业动作中不满足动作经济原则之处,取消 动作中存在的不合理、不稳定和无用的动作; ✓2)取消作业中容易造成疲劳和失误的因素,使操作 者保持良好的状态,有节奏的进行作业; ✓3)掌握动作经济原则,提高动作意识、问题意识和 改善意识,经常构思和运用高效的作业分析。
✓例图:人体最佳动作顺序
人体动作应尽量以最低级而能满足结果为妥;
一级:手指动作; 二级:手指、手腕动作; 三级:手指、腕及小臂动作; 四级:手指、腕、小臂及大臂动作; 五级:手指、腕、小臂、大臂及身体动作; 级别越低,动作越迅速,消耗能量越少!
2、用最短的距离进行动作
✓ 动作的距离几乎都由作业现场布置 所决定。因此, 必须根据适当的作业范围布置作业现场。
✓ 通过夹具实现双手同时操作带尾垫圈的弯曲作业
三、基本原则3:缩短动作距离
(一)关于动作方法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三)关于工夹具和机器
(一)关于动作方法 ✓1、便于用最适当的人体部位动作 ✓2、用最短的距离进行动作
1、便于用最适当的人体部位动作
✓为完成规定的作业,把人体的活动部位限制到最 小的范围,工作效率最高,同时也不容易疲劳。
✓实例10 利用夹钳的放置筒取消“改变夹钳握 持方式”的动作
✓实例11 通过改变作业现场的布置取消 “变换工件方向”的动作
✓实例12 按便于作业的顺序布置工具
(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1、利用便于抓取工具、物料的物料箱 ✓2、把两个及以上的工具合并成一个 ✓3、利用快动夹紧机构 ✓4、用一个动作操作机器

幼儿园体育教案:动作的组成分解

幼儿园体育教案:动作的组成分解

幼儿园体育教案:动作的组成分解动作的组成分解体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育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跑、跳、玩,而是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感、敏捷性等方面的发展。

而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动作的组成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什么是动作的组成分解动作的组成分解,简单来说就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动作,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动作,详细地分析每个小动作所需要的技能、动作过程中的协调性、身体各部位的配合等方面。

通过分解后的小动作教导幼儿,帮助幼儿逐步了解和掌握整个动作的技巧和要领,提高幼儿体育素养和技能水平。

二、为什么要进行动作分解针对幼儿的身体特点,动作的组成分解不仅有助于幼儿顺利掌握体育动作技术,还能够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帮助幼儿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技能和动作的要领,从而更好地完成整个动作;2.分解动作,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身体的各种特点和差异,从而更好地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3.通过动作的组成分解,幼儿能够逐渐培养自信心和自信心,增加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4.分解动作,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协调性、敏捷性、平衡感等方面的提高,对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姿势的规范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如何进行动作的组成分解针对不同的动作,动作的组成分解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但无论如何,教师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1.分解动作针对特定的动作,教师需要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动作。

这些小动作可以是动作的关键部位,也可以是运动的步骤、节奏等。

2.看清幼儿的习惯针对幼儿的身体特点,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幼儿在动作中的表现,并了解幼儿的习惯,从而制定个性化的计划,帮助幼儿逐步摆脱不良习惯。

3.将小动作逐一分析教师需要逐一分析每个小动作所需要的技能、动作过程中的协调性、身体各部位的配合等方面。

通过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帮助幼儿逐步化繁为简,逐渐掌握整个动作的技巧和要领。

4.适当加重难度分解动作是为了让幼儿逐步掌握动作的技能和要领。

七大手法讲义

七大手法讲义

七大手法知多少?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市场竟争也由人格竟争为主转向质量竟争为主.而所有企业的目的均系希望以最小的投入(INPUT)得到最大的产出(OUTPUT),以致独得最大的效益.那么如何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使企业独得最大的效益呢?只有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把这些“投入”做最有效的组合,以达到质量稳定、效率高、交期准、浪费少、成本低.这就是近代工业界工业工程(IE)所要做的主要工作.IE手法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以事实为依据,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行产系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并对系统问题进行合理化改善,最后对结果进行标准化的方法。

IE手法的目的1、有效准确掌握生产活动的实际状态;2、尽快的发现浪费、不合理、不可靠的地方;3、对生产活动的改善和标准化进行系统的管理;IE手法的特点1、分析程序方法不错的话,不同人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客观性);2、因为对现实状态能定量分析,所以容易进行检讨(定量性);3、用相同的符号及图表分析,因此能够信息共享(通用性)七大手法1.防错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1次就做好的方法。

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 2.动改法『动作经济原则』改善人体动作方式,使工作更舒适、更有效率的方法。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3.流程法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可改善的方法。

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4.质疑创意法(5WIH)法藉系统性的质问发掘问题真正根源并加以改善的方法。

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5.人机法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可改善的方法。

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6.双手法探讨人体双手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可改善的方法。

《动作描写》讲义

《动作描写》讲义

《动作描写》讲义中⼩学作⽂训练之描写专题(⼆)动作描写⼀、导⼊《哑⼥卖⼑》的故事:有个哑⼥要卖⼑,但她不能说话,⽆法⽤语⾔来宣传⾃⼰的产品。

于是她就在⼤庭⼴众之下当场演⽰⼑的锋利。

她把⼑搁在铁丝上,⼀⼑下去,细铁丝分为两截,⽽⼑刃⽆损;她⼜⼿起⼑落,⾯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割成数截,但⼑刃锋利如初。

虽然哑⼥未说⼀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们争相购买她的⼑。

顾客们众⼝⼀词:“好就好在她⽤动作来说话,令⼈信服。

”分析:哑⼥卖⼑如此,写作⽂也是这样。

作⽂时,只有细致描写⼈物的具体动作,⼈物才能活起来、⽴起来。

⾼尔基说:“写⼈物要多⾏动,少语⾔。

”⽼舍说:“只有描写⾏动,⼈物才能站起来。

”⼆、新授(⼀)什么是⼈物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刻画⼈物的重要⽅法之⼀。

⼈物的每⼀⾏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物在某⼀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出了这⼀⼈物的内⼼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物的⾝份、地位,可以反映⼈物⼼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怎样进⾏⼈物动作描写呢?1.锤炼词语探究⼀:下⾯的动作描写写得如何?天哪!要迟到了。

我掀开被⼦,从床上爬起来,拿过⾐服,穿上鞋⼦,⼏步跑进卫⽣间,找出⽛刷,挤上⽛膏,在嘴⾥胡乱刷了⼏下,然后取下⽑⼱,在脸上洗了两把,飞快地跑出屋⼦。

分析:“我”多⼤了?“我”急吗?......读者能看得出来吗?看不出。

⽂中虽然⽤了“掀、爬、拿、穿、跑、找、挤、刷、取、洗、跑”等⼀系列动词,但动词选择不当,不能充分表达⼈物情感和性格。

如果这样使⽤动词,⼈物个性会不会更鲜明呢?天哪!要迟到了。

我踢开被⼦,从床上跳下来,拽过⾐服,套上鞋⼦,⼏步蹿进卫⽣间,抽出⽛刷,涂上⽛膏,在嘴⾥胡乱地戳了⼏下,然后扯下⽑⼱,在脸上抹了两把,飞快地钻出屋⼦。

分析:“踢、跳、拽、套、蹿、抽、涂、戳、扯、抹、钻”等动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准确描写了⼀个⽣龙活虎的少年早上起床时慌乱的情景。

动作分析讲义剖析

动作分析讲义剖析

动作分析讲义剖析动作分析是对人物行为进行系统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观察人物在影视、戏剧、运动等场景中的行为,分析其动作的内在含义、动作的语言特征以及运动的技巧等方面,揭示人物的心理状况、性格特征和剧情发展。

一、动作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动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人物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更好地理解和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对动作的解析,可以深入揭示人物心理状态的转变、情感的表达,进而帮助演员或导演更好地诠释角色。

同时,动作分析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全面的理解角色和故事的角度,增加观影的鉴赏和欣赏乐趣。

二、动作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步骤1.观察动作:在影视作品或戏剧表演中,首先需要仔细观察角色的动作行为。

观察的要点包括动作的类型、频率、力度、幅度等。

此外,还需要关注人物行为的背景、动作引起的效果以及与其他人物动作的关联等。

2.分析内在含义:观察到的动作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内在含义。

通过细致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动作背后的情感表达、心理变化等。

例如,一个人物的颤抖动作可能意味着紧张、害怕或愤怒等情感表达。

通过分析不同动作的内在含义,可以更好地揭示人物性格和故事发展。

3.分析动作的语言特征: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动作语言。

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特征,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习惯和背景等。

例如,一个儿童角色可能有天真活泼的动作语言,而一个老人角色可能有缓慢、稳重的动作语言。

通过揭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特征,可以更加真实地塑造角色形象。

4.评估动作的技巧和效果:除了分析动作的内在含义和语言特征外,还需要评估动作的技巧和效果。

对于影视作品或戏剧表演来说,动作的技巧和效果对于传达人物信息和故事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需要评估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美感等方面,确保动作的执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应用案例以电影《霸王别姬》中段小楼的变装动作为例进行分析。

在影片中,段小楼是一个男演员扮演的女角色,他的变装动作是表现其角色性别转换的重要方式。

1.观察动作:观察到段小楼扮演女角时的动作,包括他的步态、姿势、手势等。

【讲义】第三章 人体运动学

【讲义】第三章 人体运动学

第三章 人体运动学人体运动学是从几何学的角度来观察人体的运动规律与特征,即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研究人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不考虑导致人体或器械位置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人体运动模型可分为质点模型、刚体模型和多刚体模型三类质点模型:即把人体看成一个具有一定质量,而忽略其大小形态的几何点。

刚体模型:即把人体看作一个不可变形的直杆刚体结构多刚体模型:根据人体的自然环节的组合,把人体看作各环节不可变形的多刚体系统 一、人体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一)定标 1.参考系与坐标系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选作为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群坐标系:在参考系上标定的尺度,可分为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 2. 时间参考系:以时间为单位的一维数轴瞬时(t):某个特定的时刻,为时间参考系上的一个点时间间隔(∆t):两个瞬时之间的一段时间,为时间参考系上的一个区间 (二)点运动的描述——质点运动学 1.矢量法描述点的位置2.点的运动的直角坐标法Or M(1)点的运动方程(2)点的速度O rMM'r '∆r(3)点的加速度OMM(1)点的运动方程 ()()()t z z t y y t x x ===i,j,k 分别为沿三个坐标轴单位常矢量3.点做匀变速运动的基本运动方程4. 点的特殊运动形式(1)自由落体运动:如悬崖跳水运动 (2)竖直下抛 (3)竖直上抛(4)抛射体运动用一定的初速度使物体与水平方向成一角度斜向上方或下方抛出的运动叫做斜抛物体的运动,又称抛射体运动(2)点的速度(3)点的加速度(5)点的圆周运动(二)体运动的描述——刚体运动学1.刚体的定义: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许多质点组成的连续体(运动过程中,刚体内任意两点距离始终保持不变)2.刚体的运动(平动、转动、复合运动)3.基本力学参量(1)角位移:力学计算中常用弧度(rad )作为角位移单位 1弧度角=长度与半径相等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57 ° 18') 1周(360°)对应的弧度为2π( 2π R/R= 2π ) (2)角速度和线速度线速度:质点绕一点转动或一物体绕某轴转动时,质点或物体上各点的速度(3)角加速度二、人体运动的描述1.人体的多刚体模型及人体棍图的绘制v 1v 2 θv1v 2∆v角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角速度的单位:弧度/秒角加速度 切向加速度向心加速度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2.人体关节中心的确定3.人体重心运动描述:参照人体平衡章节中人体重心定位部分4.人体运动的运动学特征空间特征:仅反映运动在空间上面的一些特点,与时间的具体数值没有直接关系时间特征:仅反映运动同时间的关系,并不涉及空间的概念时空特征:人体(包括人体的某一部分)在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快慢三、人体运动实验测量方法(一)直接测定技术1.角度计2.加速度计(二)图像测量技术1.光学基本原理2.摄影测量(录像)1882年,布里奇(MuyBridge)使用按顺序排列的24台照相机拍摄了马奔跑状态的连续照片,开创了用摄影法测量运动学数据的新方法。

讲义-动作学习与控制

讲义-动作学习与控制

• 依据动作起止的明确性,动作技巧可分为 • 不连续性的 (discrete)分立
• 具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 • 如踢球、投掷
• 连续性的 (continuous)
• 动作无明确的开始与结束 • 如跑步、游泳
• 串联性的 (serial)
• 将不连续的动作串联起来
• 依据环境稳定性的分类 • 开放式的动作技能 (open motor skill)
• 因为响应选择、响应程序需要注意,做两件 事时,这两个过程会被干扰。
6
2014/9/10
手机与车祸(注意问题)
• 一项研究,机动车事故的669人的电话记录, 24%的人在车祸前10分钟内使用过手机。
• 一项实验室内模拟驾驶的研究 • 被试使用手机时:忽视红绿灯2次以上;即使 正确反应,也比不打电话时慢。 • 使用免提电话和手机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 与听广播或唱片相比,打电话时忽略红绿灯 数量更多。
输入 刺激辨别 应答选择 应答编程
输出
预期
输入
刺激辨别 应答选择 应答编程
输出
预期的影响
• 如果可以预测,反应时间会更短 • 运动项目中普遍存在倾向性动作
• 若知道对手右侧投篮的可能小,你怎么办? • 流川枫和泽北 • 可从“估计获胜率”作出倾向性准备获益 • 判断正确,更快的动作 • 判断错误,更慢的动作,导致失败
外周视觉
中央和外周 无意识 无
它在哪里?(Where)
视觉与动作控制
以视觉为基础校准运动所需的时间
• 最小时间量:100-160ms • 如果肢体运动比最小时间还快,那么就不存在视
觉反馈。 • 整个运动处于开环控制,运动的准确性依赖 于准备阶段的质量。
• 例如:能否接到球,取决于时间。 • 若球速太快,或距离太短,不允许任何运动 修正。那么能否成功抓到球,取决于开始时 手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M4G1M4P0 → M3G1M3P0
随堂小测验
说明:进行问题调查时,要去QC查
找图纸,来回步行需500步。
说明:在制造部办公室电脑中装
入SPERC21图纸检索系统,当需要 时只需到办公室就可查到,来回步 行只需100步。
答案: 500步×W5 =2500MOD → 100步×W5 =500MOD
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能量活用原则 • 人的身体各部位,凡是能具有动作能力的部分,都 希望能全面活用。 – 脚部或左手能操作的事,不使用右手。 – 尽量使两手同时作业,也同时结束动作。 – 双手不要使其同时静止,手空闲时,须动脑想 另一工作。
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量节约原则
• 多余的运动量,不但浪费时间及空间,更会消耗体力。 – 尽量使用小运动来操作工作。 躯体的运动依序为腕部、前腕
[下肢动作]
F3
C4
圆周 运动
脚踏
动作
B17
弯腰 站起
E2
[终结动作] 放置
P0 P2 P5 R2
W5
行走
S30
坐下
校正
站起
模特法的动作分类
分 上 肢 动 作 类 内 手指动作 容 符 号 附加条件
移 动
手腕动作
小臂动作 大臂动作 伸直手臂的动作 抓 握 碰触、接触 不需要注意力的抓取 复杂的抓取
MODAPTS法是根据人的动作级次,选择以一个正常人的级次最低
速度最快、卡路里消耗最少的一次,即手指动作(移动距离2.5CM)
的时间消耗值,作为它的时间基准单位。人体动作归纳为二十一种
3.PTS法的介绍
模特法的时间单位
模特法根据人的动作级次,选择以一个正常人的级次 最低、速度最快、能量消耗最小的一次,即手指动作的 时间消耗值,作为它的时间单位,即
S30
时限动作的时间值
• 两手可以同时动作时,时间值大的动作叫 时限动作; • 要用时限动作的时间值来表示两手同时动 作时间值。
标记符号 次数
No 左手动作 右手动作 1 抓零件 抓螺丝刀 (M3G1) M4G1
MOD 5
M4G1
被时限动作标记时加()表示,它不影响分析结果。
随堂小测验
说明:气枪挂在生产线下方, 作业者拿取需 倾斜 动作才能 拿到。
随堂小测验
说明:标贴放在流水线上方,拿
取时需要用大臂动作。
说明:将标贴设定与流水线平
行,只需手腕动作可拿取。
答案:
M4G1M4P0 →M2G1M2P0
随堂小测验
说明:胶带竖起放置,拿取时从上
面开始拿,需动作伸展上身。
说明:将胶带斜坡放置,在拿
取前一个胶带后,后面整排自动 滑下,只需动作大臂可拿取。
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
M5
单程时间 表示方法
①手指的 ( M1P0 ) 反复动作
②手 ( M2P0 ) 的反复动作 ④大臂( M4P0 )的反复动作
1/2MOD
1MOD 3MOD
M1/2
M1 M2 M3
做不到
③小臂 ( M3P0 ) 的反复动作 2MOD ⑤手臂尽力伸直(M5PO)的反复动作
→ 没有
反射动作[分析例]
动作分析讲义
动 作 分 析
1) 何谓动作分析? 是指对进行作业的身体每个部位进行分析,并对效率较低的作业进行改善, 以寻求追加作业方法的过程。 1-1) 动作分析的目标 • 减少或取消非效率性动作 • 对必要的动作进行改善,使其达到更快、更容易的效果 • 提高生产力 1-2) 动作分析的种类 • 通过眼部观察的分析(目视分析) - 动作效率原则、动素分析 • 胶卷/录像分析 - 通过摄影进行详细的动作分析 • PTS分析 - MOD等
E2:目视观察 R2:校正 D3:判断/反映 A4:按下 C4:旋转动作
B17:弯腰弯体-站起 S30:坐下-站起 LI:重量因素(负重动作)
手臂尽量伸出的动作区域概念图
M5 M5 M4 M4
左手M5 右手M5
45度
右手M5 左手M5
3. PTS法的介绍
反射动作
<例>锯木板、用锤子钉钉子等反射性的快速动作不做为一个动作的终结动作
<例1> 用橡皮反复动作五次擦去在白纸上写的字
M1/2 X
10
<例2> 简单快速的锯10回木板(单边20回)。 手在前后30mm范围反复动作
M2 X 20
单程时间值 ① 手指( M1P0 ) 的反復動作 ② 手 ( M2P0 ) 的反復動作 1/2MOD 1MOD 表示方法 M1/2 M1
③ 小臂 ( M3P0 ) 的反復動作
答案: M5G1M5P0M5P5 =M3G1
说明:将气枪用皮筋挂在生产 线上方,作业者拿取时只需用 小臂 的动作。
随堂小测验
说明:捆包工程使用的打包带无固
定放置,使用时容易打结,拿取端部 需要弯腰动作。
说明:制作固定治具,将打包带
立起放置,只需移动动作小臂可 拿取。
答案:
B17M2G1R2 → M3G1M3P0
1934
奎克 J.H.Quick 谢安 shea 柯勒 Koehler
方法时间 Methods Time 1948 衡 量 Measurement (MTM)
梅纳德 Maynard 由 现 场 作 业 片 进 斯 坦 门 行的时间分析 stegemerten 斯克布 sehwab
模特法 (MOD)
Modo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1966
海 特 博 G.C.Heyde
士 由现场观察作业 动作及模似作业
3.PTS法的介绍
MODAPTS 概要
Modular Arrangement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
1966年 在澳大利亚发布,海特博士(G.C.Heyde), ・以MTM法为基础的PTS法(methods time measurement 方法时间测量
M2:手腕动作 M3:小臂动作 M4:大臂动作 M5:伸直手臂的动作
(M1/2,M1,M2,M3)
G0:碰触,接触 G1:不需要注意力的抓取 G3:复杂的抓取 P0:简单放置 P2:较复杂的放置(对准) P5:具有装配目的的放置 F3:蹬踏动作 W3:行走动作
动 作 确 认
其他动作
同时进行的肢体动作 附加因素
随堂小测验
• 各组把游戏中作业动作用mod法进行分解, 写出过程和结果; • 与观测时间做对比
• 用MOD法分析,怎么写字母更快,为什么?
沙布利克分析(动素分析)
1、动素分析动素名称表
符 号 名称 空手 抓取 缩写 TE(Transport Empty) G(Grasp) 符号 名称 选择 计划 缩写 Select(St) Pn(Plan)
拿着螺栓
拿着螺栓 拿着螺栓
H
H H
把螺母对准螺栓
回转螺母 继续拧入10下
M3P5
M1G0M1P0 (M1G0M1P0)X10
8
2 20
使用螺丝刀的动作
左手 记号 空闲 空闲 空闲 空闲 空闲 BD BD BD BD BD 抓螺丝刀 右手 记号 M3G1 M3P0 M2P5 (M1G0M1P0)X3 M3P0 MOD数 4 3 7 6 3
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综合
轴和套的装配 把轴套放在A点上,为M3P5。 到B点时为少量插入轴中。从B 点到C点,要加算必要的移动动 作M2P0(或M3P0)。
若在B点放开手,套依靠自重自 然落下,则不需加算移动动作。
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综合
• 拧螺母的动作
左手 拿着螺栓 记号 H 右手 抓螺母 记号 M3G1 MOD数 4
搬运
装配 使用 拆卸 放手 检查 寻找
TL(Transtort Loaded)
A(Assemble) U(Use) DA(Disassemble) RL(Release Load) I(Inspect) Sh(Search)
定位
预定位 保持 休息 迟延 故延 发现
P(Position)
H(Hold) R(Rest) UD(Unavoidable Delay) AD((Avoidable Delay) F(Find)
3. PTS法的介绍
PTS法的种类..40余种PTS法
PTS 名称 英 文 名 发明时间 原 创 人 数 据 来 源
动作时间 Motion Time Analysis 分析 (MTA) 工作因素 Work Factor 系统(WF)system
1924
西格 segur
电影的微动作分 析、波形自动记 录图 用频闪观测器摄 影的现场作业片
3.PTS法的介绍
预置时间标准法的概要
预置时间系统(Predetermined Time System)简称
PTS 法。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通用技术手法。
它利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各种作 业的作业时间,而非通过现场观测的方法。
当所有作业动作时间成为某一标准的常量时, 那么任何作业就可以预置其作业时间。
・是在PTS技术中将时间与动作融为一体,是最简洁概括的新方法,作为工厂
改善的IE方法被广泛应用。 1970年 在日本作为职业能力评价标准方法被应用开始 ・早稲田大学横溝研究室进行了可靠性评估作为IE(PTS)法进行普及推广 ・日本MOD法协会成立在日本国内普及推广得到广泛应用,如丰田、索尼、 等大公司普遍采用此法制定工时定额。
④ 大臂( M4P0 ) 的反復動作 ⑤ 手臂尽量伸直(M5PO)的反復動作
2MOD
3MOD → 没有
M2
M3
3. PTS法的介绍
终结动作 放置动作
P0 P2 P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