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和外国语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外国语:指外国的语言2(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本族语:指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非本民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3( 目的语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二、判断正误1. 母语就是第一语言。

错2. 对我校的英语系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

对3. 中国移民在英国学习英语,英语是他们的外语。

错4. 对正在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的目的语。

对5. 汉族的孩子出生后,他的第一语言是汉语,入学后,他学习蒙语或者藏语,那么蒙语或者藏语是他的第二语言。

对三、问答题1( 对外汉语专业的理论基础(支撑理论)有哪些, 理论基础包括与本学科发展关系最紧密的7个基础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

这七个学科本身是独立学科,其理论不能直接应用于本学科的语言教学,但是他们从语言的本质、语言学习的本质、语言运用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四个主要方面对本学科产生影响,当然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对这些学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这一部分可以看做是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或者叫做支撑理论。

2( 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理论有哪些,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理论包括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学科研究方法学。

作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对以后研究及运用影响深远。

3( 对外汉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有何区别, 对外汉语语言学是对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研究,也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客体的研究。

而汉语语言学因为已经有丰硕的研究成果,这将对对外汉语语言学研究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替代,因为对外汉语语言学需要从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这一新角度描写研究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doc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doc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 程 一般经历了 一个从窄到宽的认知 过 程。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 的 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 识 的认知和应用,甚至会泛化所学到 的 语言规则,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 但 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 部 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 控 制。 15. 应用语言学 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称为应用 语 言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 科, 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 本原 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 题而产 生的新的学科。应用语言学不 同于理 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 与语言 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1. 学习动机: 是推动学习考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 语 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包括目 的、 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 度和 努力行动的四个方面。对第二语 言学 习动机的分类影响最大的是由 兰伯特 和加德纳所提出的融合型动 机和工具 型动机。 2. 偏误分析: 是对学习者在笫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 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其 來源,届时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 从 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 律。 3. 中介语: 是指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 学习者 通 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 FI 的语输入 的 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 一语 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 进展 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语言 系统。
“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内在主义的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 习 得时提出來的,这种假说认为,人 类 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11. 失误与偏误 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 的。 失误是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 造成 差错,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 行纠 正。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 缺陷, 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 师帮助 纠正。 12. 正迁移 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 一 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 的 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対第二语 言 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 13. 功能教学法 它是以语言功能项目 (和意念)为纲 , 有 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 行 交际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法 14. 迁移与泛化 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 一 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 的 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 言 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 笫 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 验 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 上 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 就 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获得的负 迁移 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后首次接触并且掌握的语言。

2.第二语言:指人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的,学习并且努力去掌握的语言。

3.母语:本国,或者本民族语言。

一般情况下是指第一语言,但是却与第一语言不等同。

4.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5.目的语:人们通过正在学习,希望掌握的语言。

6.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含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7.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仅要求掌握语言规则,也要求掌握语言的应用规则,除了语言知识外,还涉及社会,文化,心里等因素,是多层次的复杂知识和技能体系。

8.语言形式:通常是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形式。

9.语言功能:是指语言发挥的作用,用语言做事,或者用语言完成的交际任务。

10.话语分析:也成“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结构和功能的分析。

11.教学原则:是指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要求。

12.课程论: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

13.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结构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14.语义文化: 指语言的语意系统,主要是指词汇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模式。

首先是在一个民族文化中所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体现在词汇中,而在别的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语。

15.语用文化:16.习得:指在自然环境下,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的获得一种语言,如儿童获得第一语言。

17.学习:是指在课堂环境下又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的对语言规律的掌握,如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种语言。

18.迁移:迁移是心理学概念,指在学习过程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学科性质1、对外汉语教学含义: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特指在学校对母语非汉语的学生进行的、以传授汉语交际技能为主的正规教学活动。

目的: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语言测试。

基础学科: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第二章语言学习与教学法流派1、母语(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

语言习得者自己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第一语言:一个人出生以后获得的第一种语言,一般是在幼儿时期获得的,是一个人最早学会的语言。

儿童通常是在父母或周边人群的言语环境中自然习得的第一语言。

3、第二语言:除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就是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

4、目的语:目标语,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并力求掌握的语言。

5、习得:在自然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获得了一种语言。

6、学习: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教导,学习教学大纲指定的和书本的内容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7、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①后天环境论。

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而成的,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刺激反应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强化论②先天决定论又称天赋论心理学基础是心灵主义乔姆斯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③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论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论④语言功能论英国韩礼德8、习得和学习的差异:①习得是无目的的;学习是有目的的。

②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③习得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只要集中语言的形式上。

④习得是靠自然的语言环境;学习则主要靠老师指导。

⑤习得花费的时间多效果好;学习花费的时间少效果不确定。

9、第一语言的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不同:①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

③学习的条件、环境、方式不同。

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⑤语言的输入情况不同。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课堂设计:课堂设计是对语言教学相关的内外部因素尽信综合考虑,并对教学的事实进行的全面设计,它涉及教学的计划、实施、评估、管理以及与教学相关的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主要是对语言学习的性质、目的、过程、评估、教师和学生的作用等问题作出一般的规定和描述。

简单地说,课堂设计就是对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制定计划方案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干预。

大纲制定:大纲制定是指对语言教学大纲的一种设计,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规定和描述,其主要人物集中在语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分级上。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按照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喂分解和落实教学内容而划分教学科目、设计课程,是针对课程本身进行计划和那排的一个概念,属于课堂设计的一部分。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总体安排、教学要求和相关说明等几部分,是涉及学习者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培养方案。

语言培训:是为学习者培训与职业工作有关或获得工作所需要地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说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种主要的、典型的类型。

相应的,语言培训计划也可以比较典型地反映课程设计的特点。

总体设计:吕必松认为,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就是在全面分析语言的教学的各种内外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错事的基础上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类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远足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同意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简单地说,总体设计就是喂全部教学活动选择一种最优化的方案。

它既指设计过程,又指设计结果。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

国外学术界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但国内学者一般把教学模式理解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1. 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将汉语作为非母语的人所学习和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

它包括对汉语发音、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口语等方面的教学。

2. 汉语拼音:是中国汉字的发音表示方法之一,采用了拉丁字母和音调标记的方式,用于辅助汉语学习者正确发音和拼写汉字。

汉语拼音的标音方法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

3. 汉字:汉字是中国最主要的文字系统之一,它是由一系列笔画组成的,每个汉字代表一个意思或概念。

学习者需要通过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提高对汉语的理解能力。

4. 语法: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结构和组织规则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是指教授汉语句子的结构、词类、句型等基本语法规则和用法,帮助学习者正确运用语言。

5. 口语:口语是一种通过口头交流来表达思想和意见的语言形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主要指教授汉语的发音、口音、口语表达能力等,让学习者能够流利地使用汉语进行口头交流。

6. 阅读:阅读是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来获取信息和理解意义的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习者对汉语文章、短文、课文等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7. 听力:听力是通过听取语言来理解意思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旨在提高学习者对汉语口语和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听力技巧和反应能力。

8. 词汇:词汇是一种语言中基本的意义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是指教授汉语的词汇量、词义、搭配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习者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9.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一门语言中的组织结构和使用规则的描述性规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规则教学包括教授汉语的句子结构、语序、时态、语态等基本语法规则和用法,帮助学习者正确运用语言。

10. 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语言环境下,理解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旨在提升学习者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交际中流利地使用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境外进行的汉语语言教学,主要面向非华裔学习者,旨在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汉语,并提高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关注汉语的语言知识,也包括汉语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旨在帮助学习者真正了解和体验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也开始有一些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中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汉语,提高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以便他们在各个领域中更好地应用汉语。

比如,在商务领域中,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可以与中国商人进行更好的商业沟通和交流;在文化领域中,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在学术领域中,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旨在为外国学生提供了解和融入中国文化的机会,同时也帮助他们在中国和中文环境中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广泛,有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可供选择,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自学和交流学习等。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感兴趣的方向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商务方向上,学习者可以参与商业研讨会议、实地考察、商业交流学习等诸多形式,以更好地掌握商务汉语的技能和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注重整体性,即不仅要关注汉语语言知识的教学,也要注重汉语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介绍。

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对中国文化、历史、习俗、礼仪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因为学习者的背景和目的各不相同,所以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需要因人而异,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感兴趣的方向进行调整。

对外汉语概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概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语言——母语①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②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第一个语言往往是他的母语。

特殊情况下,第一语言不一定就是母语。

③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概念相对,是根据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区别的。

母语与外语概念相对,是国家的界限区别的。

第二语言——外语①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通常一个人的第二语言就是他的外语。

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②一般情况下,外语是人们的第二语言。

特殊情况下,第二语言也不一定是外语。

③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概念相对,是根据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区别的。

母语与外语概念相对,是国家的界限区别的。

双语和多语现象: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的现象。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称为目的语。

第一语言教学:是指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之后有意识的继续学习第一语言而在学校里进行的正规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二语言教学:是与第一语言教学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对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人所进行的其他语言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是在学校环境里所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既能指在中国进行的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即对外汉语教学;也能指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而且还包括与之性质大体相同的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

语言能力:乔姆斯基在60年代提出该概念。

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语言交际能力:海姆斯在60年代提出该概念。

指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

提出四个特征: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现实性。

1983年卡纳尔概括语言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①语法能力(语言能力):指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②社会语言能力:掌握语用规则,得体运用;③话语能力:连贯表达,逻辑性强;④策略能力:指应变能力。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来源:静业学习网
4.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亍教学不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
计算语言学呾现代教育技术。
5.四者乊间的关系
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
研究目的
语言学
本体论:汉语本体研究 教什么
心理学
认识论:汉语习得不认知 如何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究
教育学
方法论:教学理论不方法 怎样教
研究
计算语言学呾 现代教育技术
来源:静业学习网
(二)发展 1.1994 年 12 月在北京召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 (1)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在理论呾实践上存在的分歧,关系到其学科地位呾研究对象, 也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的与业建设、课程建设呾教师队伍建设,对课埻教学也有影响。 (2)在学术方向上达成共识,明确了学科的性质,规定了学科的内涵,维护了“对外 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惟一性、稳定性呾严肃性。 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呾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有望在新世纨成为 世界第二大传媒语言。 3.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1997 年末,在广西南宁召开了“语言教育问题 座谈会”。人们习惯称呼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的一个分支学科, 其核心部分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戒对外汉语教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呾学科属性 (一)衡量一门学科是否具有独立资格的标准 1.有无独特的研究对象; 2.有无独特的研究方法; 3.有无独特的科学体系。 (二)学科范畴 1.对外汉语教学属亍应用语言学范畴。 2.按照 1993 年 7 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与业目录 呾与业简介》的学科门类划分标准,对外汉语教学属亍同汉语言幵列的、二级类中国语 言文学类乊下的独立与业。 3.后来经调整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下属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属

对外汉语名词解释[最终定稿]

对外汉语名词解释[最终定稿]

对外汉语名词解释[最终定稿]第一篇:对外汉语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负迁移、失误与偏误、中介语、任务教学法、2(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失误与偏误、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水平测试3、语言对比分析、功能教学法、演绎法与归纳法、泛化4、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泛化、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中介语5、习得与学习、听说教学法、中介语理论、汉语水平考试6、第二语言教学、迁移、失误与偏误、语言对比分析7、认知风格、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偏误分析、(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二、简答题:1、试分析“汉斯每天下午都喜欢运运动”这个句子的偏误成因,并加以改正。

说明避免偏误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答:1、汉语动词重叠知识泛化造成的偏误,汉语重叠分为单、双音节,单音节笑笑、看看、试试等,双音节考虑考虑、研究研究、复习复习等,不适当的泛化说成了运运动;2、应改为运动运动;3、教学策略:比较法、归纳法。

2、外国学生常说“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题要点:之处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学校”与“来”的位置不对,不了解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

改正句子:a、他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

或b、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

趋向补语的教学对策:说明趋向补语与所处宾语搭配时,处所宾语要放在趋向补语“来/去”前。

例如,“上山来,下山去,进教室来,回日本去,过这边来”等。

也可以不用趋向补语,用结果补语表达,如“回到学校,上到山上,进到教室里”等。

3、外国学生会说“一看见他,就我高兴极了”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题要点:指出偏误产生的原因:副词就的位置不对。

不清楚副词与主语的位置关系。

改正句子:一看见他,我就高兴极了。

副词的教学对策:说明在汉语中副词的意义一般都比较多,副词的教学重点在于其与主语的位置关系,即副词多在主语后边。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1、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

它的任务是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对以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多半是成年人。

2、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想目的语逐渐过度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3、语用文化:语用文化是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文化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

4、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用母语翻译教授外语书面语的一种传统外语教学法,即用语法讲解加翻译练习的方式来教学外语的方法”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流程:[教学流程][1] 复习:默写单词;背诵课文段落。

[2] 教授新词:在黑板上列出本课新词的单词、音标及母语解释,并逐字讲解。

学生跟教师朗读单词。

教师说出母语意思,学生说了英语单词。

[3] 讲授语法:讲解语法意义及相关规则,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学生按语法规则进行转换等。

[4] 讲解课文:教师逐句念课文,学生分析语法与译成母语。

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5] 巩固新课:学生跟教师逐句朗读课文。

教师依课文提问,学生按课文回答。

[6] 布置作业:拼写单词;语法填空;背诵课文。

】5、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6、语义文化: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指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1、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P133)2、语义文化(P135)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指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二语言也有可能是母语。例如,华语是华族的民族语言, 但是许多民族儿童的第一语言已不是华语,而是当地的 语言,所以如果他们学习华语,华语就是他们的第二语 言,这种第二语言也就是他们的母语。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有可能既不是母语,也不是外语,而 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例如中国少数民族成员的第二 语言汉语就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精选课件
8
5、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照言语社团,通常 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
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此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非本族
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 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6、族际共同语: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间一种共 同的交际工具。
7、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还是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
精选课件
10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理论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和阐明对 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实践证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 学规律主要是由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一般教育规 律等共同决定的,是这些规律的综合反映。所以当我们 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的时候,就必须综合应用 研究上述种种规律的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 和一般教育理论。由于要综合应用这些相关学科的理论,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理论就是一种应用理论。跟这 种应用理论相对,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和一般教育 理论等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我们研究对外汉 语教学,不但要研究作为应用理论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 而且要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有关的基础理 论。这就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尤其是它 的教学理论——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精选课件
7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在多数情况下,第一语言 是母语,第二语言是外语,因此第一语言和母语 的关系、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关系是一种对应关系。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第一语言是外语,第二语 言是母语,这说明第一语言和外语、第二语言和 母语也有可能有对应关系。这样就形成两种互相 交叉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第一语言和 母语的关系,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关系,是一种既 相对应又相交叉的关系。这种既相对应又相交叉 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

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2.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3.泛化是学习者对目的语当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学习不全面把该规则当作该项目的统一的形式,面忽视了其它的规则或用法。

4.文化的迁移是指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母语文化的观念,行为方式等来实现目的语文化中的特定的文化行为和交际功能。

5.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性指导性文件。

6.课程设计是针对特定的教学类型和具体的教学对象,对既定的教学对象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选定课程类型制定课程设置计划(同时考虑主客观条件)它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7.总体设计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等作出明确规定。

8.课程规范是对课程本体(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和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这两个部分的规范。

9.水平测试是为了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有专门的大纲,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评分标准客观,能够有效的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的测试。

10.成绩测试(课程测试)它是非标准化的试题,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

11.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的能力。

例如:填空,改错,多选12.HSK(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标准化考试。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

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

《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

”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创刊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世界汉语教学》(1987)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华语教学出版社(1986);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4)。

专家言论:王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朱德熙:“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

在国外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

”;王还:“如果教外语是一门科学,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

”1983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下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于应用语言都归属于应用语言学。

(杨庆华,1995)出于汉语的习惯,我国学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定名为:“对外汉语教学”(崔永华,1997)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专业学⽣主要学习语⾔学和第⼆语⾔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语⾔⽂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中国⽂学、⽐较⽂学、英语语⾔⽂学、中西⽐较⽂化等⽅⾯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从事语⾔或⽂化研究的基本能⼒。

下⾯是yjbys⼩编为⼤家带来的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的知识,欢迎阅读。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教学模式: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对教学经验的⼀种提炼,既可以从丰富的极爱哦学实践中通过理论概括⽽成,也可以在⼀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种架设,经过多次实验后形成。

⼀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括下列五个基本要素:理论基础、教学基础、教学⽬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达到掌握第⼆语⾔⽬的的⼀种强烈愿望,包括⽬的、要达到⽬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动的四个⽅⾯。

对第⼆语⾔学习动机的分类影响最⼤的是由兰伯特和加德纳所提出的融合型动机和⼯具型动机。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语⾔习得过程中所产⽣的偏误进⾏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届时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料哦届第⼆语⾔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多媒体课堂教学:是指多媒体技术应⽤于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原来已经构成的教学习同种增加了新的元素,由此所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称多媒体教学。

过度泛化:学习者对⽬的语中的某个语⾔项⽬的规则学习不全⾯,把该规则当做该语⾔项⽬的同⼀形式,⽽忽视了其他形式或⽤法。

综合课:第⼆语⾔教学的主⼲课型,它结合语⾔要素、语⾔知识的传授以及语⽤规则,社会⽂化知识的教学对学习者进⾏全⾯地、综合地语⾔技能训练。

第⼀语⾔:指⼀个⼈出⽣以后⾸先接触并获得的语⾔。

母语: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

⽬的语: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也可以说是在语⾔教学中正在被教授和学习的第⼆语⾔。

习得:指在⾃然语⾔环境中,通过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语⾔。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洵版 考试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洵版 考试复习资料
9、习得: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习得是无意识的,无需专门的老师,专门的教学。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
10、迁移:旧习惯忽对学习新习惯产生干扰。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会对他们学习其他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叫迁移。正迁移,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当第一语言的某些语言点跟第二语言相同时就可能出现。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
D、敬语与谦辞
贵姓、贵国请教、光临敝人、拙荆、寒舍
自我介绍时一般不愿炫耀自己的业绩,甚至故意压低自己以示谦虚和有修养。谦虚在中国文化中是言谈得体的表现。
6、中介语假说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中介语假说是以普遍与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它不但把第二语言的获得看作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步完善的连续的过程,而且看作是学习者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调整修订所获得的规律,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并且逐渐创建目的语系统的过程。
4、文化适应四个阶段
(1)观光期(蜜月期,2~3个月):一切感到新奇,心情兴奋。穿中国服装,用筷子吃中国菜。
(2)挫折期(4~5个月)新鲜感过去,开始觉得处处不适应。语言上有隔阂,生活上不习惯,功课压力大,产生深度的焦虑。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思乡,浑身不适,甚至生病;喜欢结交本族朋友,发牢骚,大谈“外国人”的短处。
中介语假说是以普遍与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为且看作是学习者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调整修订所获得的规律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并且逐渐创建目的语系统的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其他人那里自然获得的语言。
C、转换生成语法时期,把语言看做是人的一种能力。依靠这种能力,人们能掌握复杂的、受规则支配的语言生成体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人们能找我复杂的、受规则支配的语言生成体系,创造性的运用语言。这一观点成为重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强调认知语法规则的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词汇方面 汉语的音节少,便于记忆;汉语词汇的结构方式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本身就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也便于记忆(如冰鞋、手套、一月)。其他语言则没有汉语词汇这一特点,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单纯词,需要死记(如glove、fun、strict). 汉语的构词法非常灵活,词和词组的结构关系一样,都是用偏正、并列、述宾、述补、主谓五种结构关系表示。
周小兵(2009)没有区分核心与基本,认为三个问题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学科:三个基本问题
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语言教学的科学。
理论语言学从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即语言观的角度,对语言教学的宏观指导,影响到对语言教学性质、目标、原则和方法的认识,从而成为不同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
具体语言学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语言规律的揭示,从微观上对语言教学以启示,不仅影响到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影响到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措施评估等教学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7个方面)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这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符号是用来代表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启示如下: (1) 学习语言要重视意义。要掌握音义的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音和义的的对应关系 (2)学习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各分支系统。主要内容是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四个要素及其相关系统。 (3)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音的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怎样处理言语技能训练?三种方式
3.怎样进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五种方式
总体设计中的教学原则包括的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重点

一、名词解释(4个)1、目的语:正在努力学习并力求掌握得语言。

2、母语:从亲属角度一般指本民族语言,婴儿期和幼儿期自然学到的语言。

3、外语:从国别角度,一般指外国语,非本国人或本国某一地区的本土居民所使用的语言。

4第一语言:是人来到世界获得的第一种语言,通常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尽管有些时候,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

5、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第二语言。

6、语言能力: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属于语言的范畴。

7、语言交际能力: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是一种外在的能力,属于言语范畴。

8、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把语言放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中探究语言变化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从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中考察社会生活的某些倾向和规律。

9、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习得、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

10、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

11、第二语言学习: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12、语言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

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拉多,13、语言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14、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语言系统。

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15、失误与偏误16、第二语言教学的课程设计与总体设计:课程设计就是针对特定的教学类型和具体的教学对象,根据教学对象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决定课程类型,制定课程设置计划,同时要考虑有关的主客观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课堂设计:
课堂设计是对语言教学相关的内外部因素尽信综合考虑,并对教学的事实进行的全面设计,它涉及教学的计划、实施、评估、管理以及与教学相关的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主要是对语言学习的性质、目的、过程、评估、教师和学生的作用等问题作出一般的规定和描述。

简单地说,课堂设计就是对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制定计划方案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干预。

大纲制定:
大纲制定是指对语言教学大纲的一种设计,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规定和描述,其主要人物集中在语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分级上。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按照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喂分解和落实教学内容而划分教学科目、设计课程,是针对课程本身进行计划和那排的一个概念,属于课堂设计的一部分。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总体安排、教学要求和相关说明等几部分,是涉及学习者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培养方案。

语言培训:
是为学习者培训与职业工作有关或获得工作所需要地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说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种主要的、典型的类型。

相应的,语言培训计划也可以比较典型地反映课程设计的特点。

总体设计:
吕必松认为,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就是在全面分析语言的教学的各种内外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错事的基础上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类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远足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同意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简单地说,总体设计就是喂全部教学活动选择一种最优化的方案。

它既指设计过程,又指设计结果。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

国外学术界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但国内学者一般把教学模式理解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测量的信度(Reliability)
测量的信度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也就是说,信度指再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测试条件下,使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实施多次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
性的程度。

测量的效度(Validity)
测量的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或准确性,即测量对它所要测的东西准确测量的程度。

一个测验能在多大程度上测出它要测量的东西,或者说该测验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测验目的,这就是效度问题。

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内容效度是指测验的内容对所欲测量的内容范围或行为范围取样的代表性和恰当性程度,即指实际测验内容与预定测验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