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章导论 《管理学》PPT课件
• 在一所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中,管理学院的王老师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 “管理概论”选修课,刚开始时,选修的人大约在60人左右。由于王老师在 课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践,以通俗的语言讲解管理知识,选修该课程的学生 逐年增加,从最初的60人到90、120、200、400、600人。由于选修该课程 的人数日益增多,一开始教务处通过将该课程调整到大教室的方式以满足日 益增长的选修需求。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资源有限性与欲望无限性矛盾普遍存在
•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欲望无限与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就一 直困扰着人类。
• 从原始社会如何索取必要的食物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到奴隶社会如何获得更多的土地、财富和奴隶以满足奴隶 主们奢侈的生活,一直到现在人类如何合理地配置有限的 资源以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致力于协调这一 对矛盾的努力从来没有间断过。
三、课程学习要求和方法
思考题
学习是为 了什么?
观点 • 学习是为了“改变” • 从X X+ΔX • 从X Y • 从量变到质变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学》课程学习目标:从知识到智慧
教学目标
评价标准
激发管理学学 提前做好预习
习兴趣
及时复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自发阅读经典著作
愿意继续学管理
养成组织成员 提前到课堂,不迟到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 但学生选修此课程,并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学分。面对学校限选的规定, 仍然有不少没有选上课的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而前去参加旁听, 以至于教室里人满为患。学生为了抢到一个座位,晚上6:30的课常 常需要5:00以前就到教室,并常常会为座位问题而发生纠纷,从而 导致了选上该课程的学生的极大不满。他们纷纷通过校长信箱和其他 途径,要求学校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第一章(管理导论)习题 文档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1、管理的载体是。
A、管理职能B、组织C、管理对象D、管理活动()2、管理活动尽管是动态的,但还是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一是程序性活动,二是活动。
A、功利性B、科学性C、非功利性D、非程序性()3、“管理就是决策”是著名管理学家给管理所下的定义。
A、法约尔B、孔茨C、赫伯特.西蒙D、泰勒()4、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均是管理的。
A、管理的功能B、管理的职能C、管理的特性D、管理的基本段()5、是法约尔的代表作。
A、《动作研究》B、《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C、《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D、《科学管理原理》()6、按照管理的定义,可以认为管理是。
A、一项工作B、一项活动C、一种艺术D、一种资源()7、管理者在组织中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他这时扮演的角色是。
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D、企业家角色()8、公司经理正在与要终止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经理这时所扮演的角色是。
A、企业家角色B、干扰对付者角色C、资源分配者角色D、谈判者色()9、公司老总在员工大会上宣布本公司一季度销售额突破一亿,望全体员工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此时公司老总扮演的角色是。
A、监督者B、传播者C、发言人D、联络者()10、技术技能对于管理层最为重要。
A、高层B、中层C、基层D、所有层次()11、概念技能对于管理层最为重要。
A、高层B、中层C、基层D、所有层次()12、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A、法约尔B、韦伯C、泰勒D、巴纳德()13、的产生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也是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志。
A、传统管理B、科学管理C、行为科学D、管理科学()14、泰勒科学管理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提高劳动效率D、追求利润最大化()15、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专升本管理学知识点.docx第一章
第一章管理导论马工程认为:管理就是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1.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直接目的: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
2.学习管理学,是为了了解管理学的“一般规律”,帮助我们形成“理性分析”能力,提升我们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决断的能力。
3.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理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
4.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5.科学的管理思维:①历史思维:知古鉴今,以史为鉴。
②底线思维:法律,道德。
③创新思维:破除迷信,因时制宜,知难而进,进取人先。
④辩证思维: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⑤战略思维:长期,整体,全局,系统。
6.组织的特征:①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的。
②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
实现共同目标是实现自己个人目标的基本前提。
③组织有特殊的活动。
组织不仅是人的集合,而且是不同资源的集合。
④任何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与外部社会就是相对明显的界限。
7.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8.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以“绩效和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9.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就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孔茨对管理定义的理解,他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完成“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1961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
孔茨被称为“穿梭在管理丛林中的游侠”1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方法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13.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14.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15.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
第一章 管理导论
中、美、日三国文化的特点
①我国文化的特点及对管理的影响 a.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b.强调集体主义 c.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②美国文化的特征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a.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宰自然 的倾向。 b.在看待科学与技术的作用问题上了解 自然、控制自然的主要工具。 c.物质主义的色彩比较浓厚。
图1-1 组织的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人员
二 、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的形成过程 :
(一)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段 这是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这 一历史阶段 (二)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这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这一历史阶 段 (三)管理理论形成阶段 这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直到现 在这一历史阶段
(2)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管理思想
①顺“道”的管理思想 ②重人的管理思想 ③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管理思想 ④强调领导者以身作则的管理思想
(3)西方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①产生了所谓的“重商主义” ②两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
a.一种是商业行会(Trade Union)和手 工业行会(Craft Guild) b. 一种是厂商组织(Firm Organization)
③厂商组织两种主要的形式
a. 合伙( Partership) b. 联合经营( Joint Venture)
(二)管理理论的萌芽
这一时期的著作,大体上有两类:
一类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即管理
职能、原则; 另一类则偏重于管理技术、方法 的研究
一类经济学家及其著作主要有:
涉及的管理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1)关于工商关系。 (2)关于分工的意义及其必然性。 (3)关于所劳动效率与工资的关系。 (4) 关于管理职能。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管理导论-PPT课件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效益原理
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代价之间的一种比例关 系。追求组织活动的效益就是尽量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组织的既 定目标。
做正确 的事情
正确地 做事情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适度原理
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相互矛盾的选择,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 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适度组合。
二、管理的内涵
3. 领导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 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内涵
4. 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预 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 是否相符。
“把好方向盘”
➢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为 了人的管理”。
依靠人的管理
• 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 • 重视管理的人性化。
为了人的管理
• 管理的目的使组织能够更好 地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 全体组织成员共享由于管理 而促进的组织成果的改善。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不同的标准,系统可以分成不同类型。
、创新……
二、管理的内涵
(三)管理工作的内容
创 新
二、管理的内涵
1. 决策
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 管理者首先要研究组织活动的内外部背景。 ➢ 详细分析为了实现决策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这些行动对组织的各
个部门和环节在未来各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第二章
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
《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年 • 组织是两人或更多人经过有意识地协调而形成的系
统。 • 正式组织具备的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
愿;良好的沟通 • 经理人员的职能: 建立并维持一个信息系统;使组
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阐明组织的目标。 • 非正式组织是因为工作上的联系而形成的有一定看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 存在明确的分工 2. 形成指挥链或等级体系 3. 正式选拔,根据职务要求来任用 4. 正式任命 5. “专职的”管理人员 6. 行政人员不是企业的所有者 7. 严格的规则、纪律、程序 8. 以理性准则处理关系
系统管理理论
• 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 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要点:
二、管理的内涵
2. 组织
职务设计
• 分析需要设置哪些岗位
机构设计 结构设计
• 将不同岗位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 • 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人岗匹配 发布工作指令
• 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 • 指挥人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信息条件
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 适时调整组织结构
二、管理的内涵
1. 工作定额。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科学地确定工作 定额
2. 标准化。操作方法、工具、设备、环境的标准化 3.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4. 差别计件工资制 5.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劳 动生产率,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追随 者有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甘特(甘特 图)等
(12)人员稳定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13)首创精神
第一章管理导论
管理导论一.名词解释1.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他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是指有复数的人所组成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社会实体。
3.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营利性的商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经营活动,进行独立核算的社会基本经济组织。
4.企业家精神:是指个人或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去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整张的欲望和能力。
5.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6.利益相关者:也称相关方、利益攸关方、受益者或干系人,指的是可能从组织的成功中获益或因组织的失败而遭到损失的个人或团体。
二、简答题1.什么是管理?管理是如何产生的?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2)管理是“协调”,是带领人们去实现目标,绝不是把人管住;(3)管理活动既追求效率,又追求效果;(4)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称为管理的职能。
管理是由于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
管理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凡是由两人以上组成的有一定目的的集体就离不开管理。
而且,随着社会共同劳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分工协作更加精细,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复杂,管理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高。
1.效果和效率的含义是什么?简单地说,效果就是做“正确的事”,是指活动达成预期目的的程度;效率则是:“正确地做事”,反映的是所取得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对比关系。
高效率意味着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
有效的管理就是要“正确地去做正确的事情”。
2.什么是管理的职能?管理有哪些主要职能?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在履行管理职能时有何异同?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活动或发挥的作用。
马工程管理学
马工程管理学复习笔记晨曦的光芒第一章管理导论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与本质1. 管理: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2. 管理的基本内涵: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
(主要内容)3. 管理的本质:对组织成员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协调。
4.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的管理。
5.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选择对的人去做对的事情,并努力让这些人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表现出符合组织需要的行为。
6. 管理者的任务:协调不同成员在组织活动中的行为和贡献。
7. 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2)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方法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3)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4)管理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
8. 组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9. 组织的基本特征:(1)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的。
(2)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
(3)组织有特殊的活动。
(4)任何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与外部社会有着相对明确的界限。
10. 企业:根据市场反映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某种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的社会经济单位。
11. 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环节:资源筹措、资源转换、产品销售或成果处理。
12. 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背景:(1)企业活动所需借助的资源是稀缺的。
(2)企业内部活动的成果需要到外部去实现。
(3)企业产品的制造过程是生产者的联合劳动过程。
13. 协作意愿的实质:组织成员愿意在一定时期内吧自己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交由组织行使,愿意根据组织的要求提供组织所需要的服务。
14. 可协调性:组织成员能够根据管理者的指令或要求表现出相应行为。
15. 行为可协调性的前提:行为的可预测性。
第二节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6.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
《管理学》课件配套教案-第一章管理导论
《管理学》配套课件教案XX 编XX年XX月第一章管理导论一、教学目的任何人类活动,特别是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都需要管理。
本章旨在让学生理解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熟悉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种,使学生了解管理者应依循的原理、借助的方法和工具。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3 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组织与管理的内涵。
2.认识组织的特征、企业的特征。
3.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4.理解管理的本质。
5.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6.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工具。
7.认识理性分析与直觉判断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介绍了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管理是对人或对人的行为的管理,管理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
第二节介绍了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管理的基本原理是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必须依循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以及适度原理。
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方法。
抽象地看,这些方法或者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或者以直觉判断为依据。
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可以借助许多工具,既需要运用权力直接规范被管理者在组织中必须表现的行为,并对其进行追踪和控制,也需要借助组织文化引导组织成员在参与组织活动过程中不同时空的行为选择。
第三节分析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重要特征。
作为新兴的经济大国,中国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化因此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
2.基本概念组织,企业,管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
3.基本理论( 1)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组织的特征:第一,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的。
1 管理导论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人造、开放、动态的社会经济组织系统虽然存在多种形 式,但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共同特征:整体性、相关性、有序 性、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性。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在组织管理活动时应注意以下 几个方面:
1. 管理活动所要处理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系统中的问题。 2. 管理必须有层次观点。 3. 管理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
专业化
多样化
分权
集权
扁平化
层级制
二、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多种多样:
管理方法
管理对象
活动选择和实 施阶段
管理的层次
方法
法律方法
与物有关的方 法
方案比较方法
中观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
与资金管理有 关的方法
方案实施方法
微观管理方法
经济方法
与活动组织有 关的方法
过程控制方法
创 新
二、管理的内涵
1. 决策 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管理者首先要研究组织活动的内外部背景。 详细分析为了实现决策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这些行动
对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在未来各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哪些具体的 要求。
二、管理的内涵
2. 组织
职务设计
• 分析需要设置哪些岗位
2、法约尔: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与控制。
3、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4、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5、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
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多样化的管理定义
6、彼得·德鲁克:“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 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 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 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管理是一 种以责任和绩效为基础的专业技能。
管理学 第一篇总论思维导图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 管理导论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组织与管理I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特征企业——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内涵II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工作的内容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的本质III管理是人或对人的行为的管理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的基本原理I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II理性分析直觉判断管理的基本工具III作为管理工具的权力作为管理工具的组织文化第三节 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全球化I信息化II市场化III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研究——泰勒I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进行例外管理一般管理研究——法约尔II经营与管理管理的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管理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科层管理研究III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权力的类型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第二节 现代管理流派管理思维的系统与权变研究I管理思维的系统观——巴纳德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沟通经理人员的职能管理思维的权变观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II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整个管理过程决策过程决策的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管理本质的协调研究——明茨伯格组织的协调机制组织的基本构成部分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管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III第三节 当代管理流派制度视角的研究:新制度学派的组织趋同理论I组织趋同的现象观察组织趋同的原因分析:“合法性”释义梅耶道格拉斯迪马吉奥和鲍威尔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技术视角的研究:企业再造理论II流程再造的原则业务流程再造过程观念再造流程再造组织再造试点和切换实现愿景目标。
第一章 管理导论
职务设计
• 分析需要设置哪些岗位
机构设计
• 将不同岗位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
结构设计
• 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人岗匹配
• 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
发布工作指令
• 指挥人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信息条件
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 适时调整组织结构
二、管理的内涵
3. 领导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
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 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 动过程。
二、管理的内涵
4. 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包括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 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是否相符。(分析偏差、制定纠偏措施)
“把好方向盘”
二、管理的内涵
A 政治属性 B 阶级属性 C 经济属性 D 社会属性
提交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在组织和协调群体活动的过程中,管 理者必须依循人本、系统、效益及适 度等基本原理,利用理性分析和直觉 判断等基本方法,借助权力和文化等 基本工具。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
人是组织的中心,也是 管理的中心,人本原理 当是管理的首要原理。
不与外界进 行物质、信 息、能量交
换的系统
在存在与运 行过程中不 断地与外界 发生交互作
用
结构和状 态不随时 间而改变
结构和状 态随时间 而改变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 理
人造、开放、动态的社会经济组织系统虽然存在多种 形式,但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共同特征:整体性、相关 性、有序性、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性。
(三)管理工作的内容
二、管理的内涵
1. 决策 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 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管 理 者 首 先 要 研 究 组 织 活 动 的 内 外 部 背 景 。 ➢详细分析为了实现决策目标,需要采取哪
第一章 管理导论(完整版)
第一章管理导论(一) 判断题1.管理的本质就是领导。
2.管理的科学性是以理性分析为基础的。
3.在组织中具体执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经营等管理活动的人是管理的接受者,是管理客体,而不是管理主体。
4.当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存在偏差时,需要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偏差产生后对目标活动的影响程度。
5.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管理者要尽量把简单的沟通关系演化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以后的工作发展打下基础。
7.作为管理者,只依靠权力管理员工,效果就会微乎其微。
8.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影响就会是持续的、普遍的,而且是高成本的。
(二)填空题1.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了()、()、()、()系列工作。
2.管理的本质是()。
3.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4.根据管理的层次,管理方法可分为()、()以及()。
5.全球化,(),()以及人性化是现代组织管理活动必须考虑的时代背景。
6.在组织和协调群体活动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依循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及()等基本原理。
7.管理者在选择组织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通常以()为基础,或者以()为依据。
8.国际化经营的进人方式主要有:()、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三) 选择题1.管理的载体是()B.管理活动C.管理对象D.组织2,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C.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D.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员责3. ()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创新B.组织C.领导D.控制4.管理者影响人的行为的手段无非两类,一类与权力有关,另一类与()有关。
A.组织文化B.企业宗旨C.组织目标D.经济利益5.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必须依循的基本规律不包括()A.人本原理B.系统原理C.效益原理D.权变原理6.为了成为有效的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具备一些关键的知识与能力,以下不属于这些知识与能力的是()A.文化适应能力B.观察能力D.国际商务知识7.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划分为一般环境与任务环境,下列不属于全球化的一般环境的是()A.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B.竞争对手C.社会基础设施D.文化环境8,根据战略规划,我国信息化涉及的应用领域不包括()A.经济领域B.社会领域C.外交领域D.文化领域(四)论述题1.如何正确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2.论述管理者在选择组织管理活动过程中采取的管理方法。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不同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虽千姿百态,对其管理也呈现出不 同特征,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通常是基本内涵, 包括上述主要内容的管理工作的本质是对参与组织活动的不同对 象进行协调。
一、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的概念
动词
• “组织”是管理的一种职能,甚至 是管理的代名词。
• 为了使每个人都能以适当的方式 提供目标活动所需要的贡献,首 先需要进行劳动分工,然后需要 对他们的分工劳动进行协调。
名词
• “组织”是指一群人的一种相对稳 定的集合。
• 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 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 合体。
一、组织与管理
(二)组织的特征
两个或以 上成员
独立存在
组织
专业化
多样化
分权
集权
扁平化
层级制
二、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多种多样:
管理方法
管理对象
活动选择和实 施阶段
管理的层次
属性
与人有关的方 法
方案制定方法
宏观管理方法
法律方法
与物有关的方 法
方案比较方法
中观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
与资金管理有 关的方法
方案实施方法
微观管理方法
经济方法
与活动组织有 关的方法
过程控制方法
依靠人的管理
• 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 • 重视管理的人性化。
为了人的管理
• 管理的目的使组织能够更好 地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 全体组织成员共享由于管理 而促进的组织成果的改善。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不同的标准,系统可以分成不同类型。
第一章:管理导论思维导图
管理导论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组织的内涵组织的概念V.:组织是管理的一个职能。
N.:组织是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组织的特征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的具有明确的目标特殊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存在的,与外部社会有着相对明确的界限企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的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资源筹措资源转换产品销售或成果处理背景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源获得的资源本身是稀缺的获得稀缺资源的手段也是有限的企业的内部成果需要到外部去实现企业生产的目的不是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获得产品的价值产品价值的实现是以其使用价值的实现为前提产品的制造成果是生产者的联合劳动过程与外部的关系来说,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单独完成产品制造的全部社会劳动从企业内部来说,产品制造需要经过众多劳动者在众多环节的操作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概念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孔茨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控制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德鲁克管理是一种以绩效和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定义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特征(内涵)主体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方法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客体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目的有效的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本质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核心处理人际关系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过程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最初目的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秩序是获得效率的前提载体组织对象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人是一切管理要素的中心管理工作的内容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编制行动计划的计划的工作实质上是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对每个单位、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组织:根据目标活动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职位系统,招募合适的人员职位设计分析需要设计哪些岗位机构设计将不同岗位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结构设计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人岗匹配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上发布工作指令并提供必要的物质信息和信息条件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内容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照预定要求运作的一系列工作创新:组织内外部的不断变化要求组织内部的活动技术与方法不断变革,组织活动与人的安排不断优化,甚至组织活动的方向、内容与形式选择也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变革、优化和调整是通过管理的创新职能来实现的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完整)罗宾斯管理学
管理学第一篇管理导论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1.管理者: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人2.基层管理者:最底层的管理人员,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即生产产品或者向顾客提供服务,通常被称为主管,区域经理,部门经理或办公室主任。
3.中层管理者:包括所有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管理基层管理者,可能具有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或者事业部主任的头衔.4.高层管理者:负责为整个组织作出决策,制定计划和目标,从而影响整个组织,典型头衔通常是执行副总裁,总裁,执行董事,首席运行官,首席执行官.5.组织:是对人员的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目的。
6.组织的特征:明确的目标,精细的结构,人员.7.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8.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指“正确地做事"。
9.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10.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定义目标,确定战略,制定计划以协调活动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11.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决策制定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其他礼仪性的和象征性的职责,包括挂名首脑(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涉及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需要作出决策或选择,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12.罗伯特.卡茨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熟练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对于基层管理者更为重要。
人际技能——包括自己单独或在团队中与其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对于中层管理者更为重要。
概念技能——是管理者用来对抽象,复杂的情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的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更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初创阶段: 1.企业是新生儿,还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实力也 很弱,但却极富灵活性和成长性; 2.企业内部的各种正式组织、规章制度和经营方 针尚未健全,企业文化也未形,人治色彩浓厚; 3.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基本上是创业者,他们 的人作用突出,各项业务以企业领导者为核心。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成熟阶段 •1.企业能够获取最大利润,财务状况大为改观, 初创阶段及成长阶段入不敷出的局面为相对宽裕 的资金流所代替,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 •2.企业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完善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得到制度化保证; •3.企业非常重视顾客需求、注意顾客满意度,一 切以顾客至上为原则,即重视市场与公司形象。
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章 管理导论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两个人挖一条水沟,要用两天时间, 如果四个人合作,要用多少天完成?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两个人挖一条水沟,要用两天时间, 如果四个人合作,要用多少天完成?
“在实际的决策与管理过程中, 可能要一天完成, 可能要四天完成, 也可能永远完不成。” ——彼得〃杜拉克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成长阶段: •1.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主营业务不断扩展并快速 增长,各种资源全面紧张; •2.企业组织形态走向正规化,企业规章制度不断 建立和健全,企业文化逐渐形成; •3.企业创业者的个人作用开始弱化,更多地担当 起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职业经理人开始入企 业并发挥关键作用。
老化阶段: 1.企业增长乏力,整体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全面 下降,资金紧张,既缺乏成长性,又缺乏灵活性, 更缺乏竞争性; 2.企业内部官多人多,官僚风气浓厚;制度繁多, 却缺乏有效执行,互相推脱责任的情况经常发生; 3.企业员工自保意识不断增强,做事越来越拘泥 于传统、注重于形式,只想维持现状,求得稳定, 与顾客的距离越来越远,体现企业活力的行为减 少甚至消失。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准——效益 效果:一项活动的成效与结果 (由企业的战略决定) 效率: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 (由企业的生产策略决定) 效益=效果×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老化阶段 初创阶段
成熟阶段
成长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初创阶段: •1.企业是新生儿,还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实力也 很弱,但却极富灵活性和成长性; •2.企业内部的各种正式组织、规章制度和经营方 针尚未健全,企业文化也未形,人治色彩浓厚; •3.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基本上是创业者,他们 的人作用突出,各项业务以企业领导者为核心。
管理的两重性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管理的两重性
– 管理的自然属性 – 管理的社会属性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 多或少的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 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 的活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只能。一个单独的 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 队指挥”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首先,涉及到权利分配的问题 (谁来作出决策?如何进行授权?) 其次,涉及利益分配和业绩考核的问题 (如何分配任务,如何考核业绩,如何 对业绩好的人发放奖金) 再次,还涉及到工作责任和控制的问题 (比如干砸了怎么办,如何控制工作进 度与质量)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两个人挖一条水沟,要用两天时间, 如果四个人合作,要用多少天完成?
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管理的概念: 2) 管理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
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多过程来协
调所有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
管理首先是调节资源(包括物资、资金、人员)。 各种管理职能是协调的手段。 管理是有目的的过程,协调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达 到既定目标。
组织内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综合性活动。
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 内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综合性活动。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配置。
3.这一合理配置是在组织之中进行的。
4.配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
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管理的概念: 3) 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
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管理的核心是协调人际关系; 管理者应该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去激发人的积极性; 组织中的人具有共同的目标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管理的概念: 4) 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Fra bibliotek——毛泽东
管理的关键是人的精神状态。
管理的根本方法是通过教育提高人的觉悟, 激发人的积极性。 管理和社会制度相关。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管理的概念: 5) 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
业职能。
—— 彼得〃杜拉克
管理与所有权,地位和权利完全无关。 管理是专业工作,与其他技术型工作一样。 管理人员是一个专业的管理阶层。 管理的本质与基础是执行任务的责任。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成熟阶段: 战略: 妥善裁减多余人员,严格控制人工成本,提高组 织运行效率 策略: 企业在充分了解目前企业实际情况、效益和产量 的基础上,按照先定岗后定员的原则,开展裁员 工作。
第一章 管理导论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成熟阶段: 战略: 激发创新意识,推动组织变革,保持业活力 策略: 严格控制人员进入。新进入的人员不是为了维持 企业的现状,而是要有利于企业的创新。要调整 进人标准,突出创新要求;严格控制一般人员进 入,积极引进具有创新才能的高级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初创阶段: 战略: 获取企业所需的关键人才,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策略: 内部挖掘培养。 外部获取。 一方面要广泛建立同高级人才市场特别是专业的 人才介绍机构的联系, 掌握人才供应信息; 一方面关键人才的招聘,选拔对象素质是第一位 的,即应把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业绩作为选择 的首要指标。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管理职能是社会劳动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是生产力。
管理的自然属性由生产力决定,与生产关 系和社会制度无关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管理的社会属性
“在实际的决策与管理过程中, 可能要一天完成, 可能要四天完成, 也可能永远完不成。” ——彼得〃杜拉克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只要是需要一个以上的人来完成的 工作,就需要管理。 ——迈克尔〃B
管理存在的基础是组织。组织目标 的实现需要依靠管理,管理就是为实现 组织目标服务的。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组织为什么需要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阶段性战略与策略
成长阶段: 1.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主营业务不断扩展并快速 增长,各种资源全面紧张; 2.企业组织形态走向正规化,企业规章制度不断 建立和健全,企业文化逐渐形成; 3.企业创业者的个人作用开始弱化,更多地担当 起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职业经理人开始入企 业并发挥关键作用。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生产者 管理者 比例
5 25 125 600
1 5+1 25+5+1 125+25+5+1
5:1 4.17:1 4.03:1 3.85:1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管理职能是社会劳动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是生产力。
成熟阶段 1.企业能够获取最大利润,财务状况大为改观, 初创阶段及成长阶段入不敷出的局面为相对宽裕 的资金流所代替,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 2.企业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完善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得到制度化保证; 3.企业非常重视顾客需求、注意顾客满意度,一 切以顾客至上为原则,即重视市场与公司形象。
——马克思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管理职能是社会劳动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1.2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管理职能是社会劳动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保守估计,全体就业人员中,至少有30%~ 40%的人专门从事各类管理工作,他们的职能就 是协调人们的活动,而不是直接从事物质产品或 精神产品的产出。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管理的概念: 6) 管理就是决策。
—— 赫伯特〃西蒙
决策过程: 调查 ->制定可行方案 -> 选择方案并实施 -> 评价
这一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任何管理工作解决问题时 所必经的过程。所以从这一点看管理就是决策。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管理的概念: (本书)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
管理的特征: 1.管理的目的性
不值得定律
凡是不值得做的事,更不值得把它做好
“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阻轻重的事 情无动于衷的人,但他们对较重要的 事务却总是很敏感。那些太专注于小 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 ——班尼斯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在完成某些事情。
不值得做的事会耗费时间和精力。 不值得做的事情会赋予自己生命。 不值得做的事情会生生不息。
我国每年新注册民营企业15万家,每年又倒闭 10万多家;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85%的在 10年内关闭,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