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专题复习课教学创新设计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材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物理》。
复习内容为第五章“动量守恒定律”,具体包括:5.1动量守恒定律,5.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复习,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动量守恒的日常生活实例,如碰撞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动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回顾:复习动量的定义、表达式,回顾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3. 教材内容梳理: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突出重点,便于学生复习。
7.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业题目:1. 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以速度v1与质量为M的大车以速度v2相碰撞,求碰撞后两车的速度。
答案: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六、教学内容拓展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应用,如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等。
引导学生关注动量守恒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七、课后作业布置1. 复习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更多例子。
高中高三物理课复习《静电场》教学设计
高中高三物理课复习《静电场》教学设计题目背景静电场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知识点。
然而,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静电场的概念理解起来非常抽象,不容易掌握。
因此,在高中高三物理课复习中,如何更好地教授静电场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静电场,学会利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能够运用学习到的静电场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静电场的概念首先,需要给学生介绍什么是静电场。
静电场是指由电荷分布所形成的电场,它是保证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
在静电场中,电子、离子、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都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在电场中发生加速、减速、改变方向等运动。
在介绍静电场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实验或者动画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电荷在空间中的分布状况,并让学生在观察后自己总结出静电场的概念和相关特征。
高斯定理的应用除了让学生理解静电场的概念之外,还需要让学生能够运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
高斯定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将电场强度的积分转化为电荷分布的积分,从而使得电场强度的计算变得更加简单。
在进行高斯定理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高斯定理的实际应用,并让其自己动手计算电场强度,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学习相关概念。
静电场的应用除了理论知识之外,静电场还具有非常实际的应用。
例如:•电荷放置问题;•电容器内电场的分布;•空气离子化;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践形式,让学生探究这些相关应用,并让其运用静电场的相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演讲法:通过授课,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点。
同时,可以使用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相关概念。
例如,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荷在空间中的分布状况;•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更好地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交流;•自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搜索互联网等途径,了解更多有关静电场的知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详案教案5篇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详案教案5篇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详案教案1功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展示汇报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前两段,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知道力何时能做功.并填写下列空格: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二.观察课本中前三个图,找出三个实例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课本中的后三个图中,力都没有做功,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力学力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本第二段,了解两种不做功的情况,要知道为什么不做功.通过各个实例可知力学里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力才做功.课堂达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 )(5)受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 )三.阅读课本“功的计算”部分的内容,然后填写下列空白.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 功 -----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 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且1J=_____Nm【典型例题】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五.拓展提升1.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2.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3.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 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_______m.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5.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 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6.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7.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A 6×103JB 9×103JC 3×104JD 3.9×104J8.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A 750JB 150JC 没有做功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9.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A 拉大车做的功多B 拉小车做的功多C 拉力对两车做的功一样多D 无法比较10.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都沿接触面匀速移动了S的距离,则功的计算公式W=FS( )A 只适于甲B 只适于乙C 只适于甲和丙D 甲、乙、丙都适用11.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详案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尝试
变式 4 : 如 图2 所 示, 匀 强磁场 曰, 导体
棒 MN以 速 率 口 从 圆
形 导 轨 的 左 端 移 到
,
l  ̄ d l 如 图1 所示 , 一个 圆形 线圈的 匝数 n = 1 0 0 0 。 线
圈面积S = 2 0 0 c m 2 , 线 圈的电 阻r = l n, 线 圈外接一个 阻值 R - 4 Q的电阻 ,把线 圈放入 一方 向垂直线 圈平 面向里 的匀 强磁场 中 , 磁感应 强度随 时间变化规 律如 图所示, 求: ( 1 ) 前4 s 内 的感应 电动势 ; ( 2 ) 前4 s 流过 的感应 电 流; ( 3 ) 前4 s 内通过R的 电量 , R 两端 的 电压及 消耗的电
容或教得认 不认 真 ,而是指学生学到多少或学得怎么
样。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作为从事新课程教学的高中
生物教师 , 要在实践 中加强 学习与交 流 , 促进 自身专业
发展 , 提 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益。
参 考文献 :
杜 氏盐藻密度 , 很 多考生 的答案写成 “ 种群数量 ” 、 “ K
以复习《 法拉第 电磁感应定律 》 教学为例 , 法拉第
苦, 但没有得到 应有 的发展 , 也是无效 或低效教学 。
高三学生经过两年 的物 理学 习 ,已经获得 了一定
电磁 感应定律的 应用
凸‘
旦是教学的 I 重难点。 学生在
应用这个定 律的时候 会出现混乱 ,比如怎么求平均感
解析 本题不规范 的答题 情况如下 : ( 1 ) 小题错答
震荡、 振荡、 均匀分配等。( 2 ) 小题第1 空错答: 促进、 阻
碍、 仰制 、 抑止等 ; 第2 、 3 空错误答 案情况 : 很 多考 生理
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
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高三物理备课组教学模式是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框架,对教与学有规范作用,有了模式就不会放任自流,漫无章法。
模式是教与学的抓手,使初级阶段的课堂教学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便于操作;模式是是产生教学艺术的基石,能降低追求教学艺术的难度,在模式的规范中,学生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能产生因材施教的灵感。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围绕高考对物理学科的要求,结合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本着有效教学,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特提出高三物理复习课“三环五步教学法”。
一、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的“三环节”是:夯基础,强能力,思与评。
课堂教学的“五步骤”是:知识梳理,技能演练,例题赏析,提升训练,反思评价。
二、各教学环节和步骤的基本操作:1.知识梳理(3分钟)教师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梳理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以填空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在尝试回忆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和整合。
2.技能演练(8--10分钟)教师课前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考纲要求,选择一组具有基础性、代表性、灵活性的题目(3--5题),习题可以在历年高考题中选择,也可以在学生的训练题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中选择。
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的解题技巧,理解物理思想和方法。
教师出示练习题组,学生定时完成。
完成后教师出示正确答案,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同桌或小组),完成对练习题组的评价,对一些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让班级的物理“领头羊”展示、讲解,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3.例题赏析(1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物理情景,画出相关示意图,构建物理模型,寻求解题方法,沟通解题思路(可用思维导图展示思维过程),并作出规范解答。
以上活动,教师可做示范讲授(要求语言精练、准确,板书清晰,具有示范性),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采取哪种情况,应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例题的难度决定)。
通过例题教学,应让学生明确解决各类物理问题(多为计算题)的程序、方法,以求触类旁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力学: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动量守恒。
2. 电磁学: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
3. 光学: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波动。
4. 热学: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动理论。
5. 原子物理:原子结构、原子光谱、量子力学初步、核物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磁学、光学、量子力学初步。
教学重点:力学、热学、原子物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实验现象、问题探讨等方式引入新课。
2. 知识回顾: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基础知识。
3.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答疑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
2. 重点、难点提示。
3. 例题及解题步骤。
4. 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2)电磁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3)光学:选择题、填空题。
(4)热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5)原子物理:选择题、填空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相关书籍、文章,拓展学生知识面。
(2)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组织物理竞赛、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划分;4. 教学过程中的新课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5篇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5篇高三物理复习教案篇1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速度—时间图像.2、理解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力目标进一步训练用图像法表示物理规律的能力.情感目标渗透从简单问题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维方法.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加速度概念及匀变速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速度—时间图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便于学生接受,先给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再根据具体的实例(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进一步突出了“图像通常是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作出的”这一重要观点,并很自然地给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最后,阐述了从简单情况入手,及理想化的处理方法,即有些变速运动通常可近似看作匀变速运动来处理.教法建议对速度——时间图像的学习,要给出物体实际运动的情况,让学生自己建立图像,体会建立图像的一般步骤,并与位移图像进行对比.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的学习,也要通过分析具体的实例,认真体会“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特点,教师也可以给出速度变化相同,但是所用时间不等的例子,或时间相同,速度变化不等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速度——时间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教学难点:对图像的处理.主要设计:1、展示课件:教材图2—15的动态效果(配合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体会速度——时间图像的建立过程.2、提问:如何从速度——时间图像中求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3、上述两个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怎样的(让同学自己画出,并和速度——时间图像进行对比)4、展示课件图2—17的动态效果〔配合做匀加速运动的汽车运行情况(显示速度计)引导同学:采集实验数据,建立坐标系,描点做图.5、展示课件图2—18的动态效果(配合做匀减速运动的汽车)引导同学:画出它的速度——时间图像.6、提问:上述两个汽车运动过程有什么特点引导同学发现“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的特点.7、举例:①速度改变相等,所用时间不等的情况.②经过相同时间,速度改变不相等的情况.8、小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探究活动请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车(假设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观察汽车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数据,即记录汽车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数据用速度——时间图像表示出来,并将你的结果讲给周围人听。
高三物理课程教案七篇
高三物理课程教案七篇高三物理课程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感应电动势,及决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2)、知道磁通量的变化率是表示磁通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并能区别Φ、ΔΦ、。
(3)、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
(4)、知道E=BLvsinθ如何推得。
(5)、会用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通过推导闭合电路,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公式E=BLv,掌握运用理论知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不同物理现象中抽象出个性与共性问题,培养学生对不同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比较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的特点,引导学生忽略次要矛盾、把握主要矛盾。
【教学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条件的区别。
【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类比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电脑、投影仪、检流计、螺线管、磁铁。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答: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2、恒定电流中学过,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答:电路闭合,且这个电路中一定有电源。
3、在发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答:由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二、引入新课1、问题1:既然会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那么,怎样确定感应电流的强弱呢?答:既然有感应电流,那么就一定存在感应电动势.只要能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就可以确定感应电流大小了.2、问题2:如图所示,在螺线管中插入一个条形磁铁,问①、在条形磁铁向下插入螺线管的过程中,该电路中是否都有电流?为什么?答:有,因为磁通量有变化②、有感应电流,是谁充当电源?答:由恒定电流中学习可知,对比可知左图中的虚线框内线圈部分相当于电源。
高中物理专题训练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专题训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专题相关概念和知识点;2. 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2. 周期、频率和振幅的关系;3. 弹簧振子的能量变化。
三、教学难点:1. 利用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分析弹簧振子的能量变化;2. 运用振动方程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视频或实验等形式展示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引起学生兴趣,并预习相关知识。
2. 讲解理论知识(15分钟)讲解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周期、频率和振幅的关系,弹簧振子的能量变化等概念,并进行示例分析。
3. 实验操作(20分钟)设计实验,让学生测量不同弹簧振子的周期、频率和振幅,并记录数据。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加深学生对弹簧振子运动规律的理解。
4. 练习与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鼓励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5. 拓展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探讨弹簧振子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如音叉、钟摆等物理现象,加深对振动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总结归纳(5分钟)简要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并指导学生如何巩固复习和应用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等内容。
2. 小测验设计一份小测验,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等各种形式。
3. 课堂表现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环节,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六、课后作业:1. 完成实验报告;2. 复习相关知识,预习下节课内容;3. 解答课堂练习和小测验中未完成的问题。
七、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高三物理总复习教案七篇
高三物理总复习教案七篇高三物理总复习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
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
(答:2×104厘米)500微米=______米。
(答:0.0005米)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
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
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
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1.新课的引入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简单的运动一、机械运动”2.机械运动(1)什么是机械运动?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2—2,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答:图2—2中运动员、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计划
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计划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计划(精选5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
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计划(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计划1一、在进行高三物理复习时注意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
在进行高三物理复习时注意复习课本知识时,应想到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在解题中的;而解决具体问题时,又要想一想用了哪些概念和公式,让知识和解决能力结合起来。
在进行高三物理复习时注意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仔细读懂题意,了解明显的和隐含的已知条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把文字、图象转化为形象的物理过程,想象出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物理模型。
然后定性判断变化的趋势,确定解题方向,选择适当的规律和公式,再结合相关的条件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解答。
二、在进行高三物理复习时注意学习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考查的知识范围和对考生能力的要求。
考试说明是根据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制订的,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考试说明中对考查的知识范围、各种能力、试卷题型和难易程度的控制等均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学习考试说明很容易了解考查的知识范围,凡是考试说明中未列入的知识点和实验,不会出现在考试题中,这一点要坚信。
但是对每种知识考查的深浅程度,同学们却不易把握,由于受各种参考书的影响,一些用了许多时间去解偏题难题,复习效果并不好。
因此在进行高三物理复习大家在阅读考试说明时,一定要仔细领会其中含义,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
如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连接体的问题时,只限于各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情况,平时就没必要去解加速度不等的问题。
同理,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可能出现给电容器逐渐充电的电磁感应电路,也不需要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
物理高考复习教案
物理高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物理高考考点,掌握解题方法;2.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物理高考考点,掌握解题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高考题目。
三、教学过程:1.复习基础知识:复习重点知识点,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内容,通过讲解和练习题复习基础知识点。
2.解题技巧指导: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快速解题,例如:通过图像法、估算法、代入法等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解析高考真题:选取一些经典高考题目,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高考题目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4.模拟考试: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解题能力。
模拟考试结束后,进行答案讲解和评分。
四、教学评价:1.通过日常练习、思考题和课堂参与度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2.模拟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高中物理教材;2.高考真题和模拟题;3.讲义、练习册等教辅材料;4.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延伸:1.布置每日作业,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2.提供一些相关讲座、培训班等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小结:通过本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高考考点,掌握解题方法,并能够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模拟考试和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高中物理小创新设计教案
高中物理小创新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弹簧的弹性系数的概念;
2. 学会测量和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弹簧的弹性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验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受力情况。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合理设计实验以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
2. 如何正确地使用实验数据计算弹性系数。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弹簧的弹性系数概念,让学生了解弹性系数的重要性。
2. 实验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选择合适的弹簧和测量工具,在实验中测量弹簧的伸长
量和受力情况。
3.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4. 数据处理:学生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比较不同弹簧的弹性系数差异。
5. 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六、教学评价:
1. 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对弹簧的弹性系数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计算;
3. 实验设计和操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还原模型突破非匀强电场选择题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教学设计案例——还原模型突破非匀强电场选择题(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物理李龙军)【教材分析】1、电场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内容,历年高考对电场的考查一直是个焦点。
2、非匀强电场的内容既是重点,更是难点。
3、近年高考试题对非匀强电场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点电荷(单个和多个)、线电荷和面电荷。
【学情分析】1、我校学生整体层次较高,要求在高考中要尽量少丢分,然而很多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模型总结应用能力其实并不强,而且不善于思考,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
2、新课程理念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要均等,要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3、本节课是方法的探究归纳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当然也要结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上课前告诉学生上课的内容,学生会将结论记住,在课堂上机械的,剧本式的配合老师,没有深入的思考,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要求学生预习。
4、面对新现象,新问题,没有唯一固定的答案,学生有浓厚的探究欲望,为其思维的发散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本节内容,数学运算,物理理论要求不高,适当地又降低了学习难度,选择探究式教学是最佳的途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通过对几个典型例题的探究分析,找到几种还原模型处理非匀强电场选择题的方法,并会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灵活运用。
b)通过对同一个问题中可能涉及的多种模型和方法进行反复对比分析,找到最佳方法,培养学生总结模型和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a)复习单个、多个点电荷的相关知识,提炼相关模型。
b)经典例题分析,学生自己找方法。
c)归纳总结,提升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情: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逐步积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参与:养成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交流: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探究交流空间,能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
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探究
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探究作者:刘村和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97期【摘要】高三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为人師者任重而道远。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好高考这座“独木桥”,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设计好复习课。
本文主要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高三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借以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高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高三物理到了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新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梳理整个知识体系,复习好前面学过的知识。
如何提高高三物理成绩,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笔者就高三物理复习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在此进行探讨。
一、课前要认真备课“磨刀不误砍柴工”,可见课前的备课非常重要。
复习课的备课与新课是有差别的。
不能把复习课讲成新课,或者只是简单地重复一下学过的知识点。
要让知识点和方法都有所拓展,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备课。
复习课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力争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基础。
备课中我们要重点针对三种能力的培养——审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述能力。
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难度适当。
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收获,这是最难做到的,也是我们必须努力去做的。
个别老师的复习课上完后,原来会的学生还会,原来不会的学生仍然不会,学生收获不大。
这样的复习课效果是很差的。
这样的老师是不负责任的,他们备课是没有针对学生实际的。
我们的复习课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漏洞,应该让学生达到查缺补漏,完善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课堂要高效经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要提高复习效率就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整体规划在课堂上重视点面结合,突出主干知识。
在主干知识上多下功夫。
我们要吃透课标、教材及考纲,特别是教材中有变动的地方。
高三物理复习课教案
高三物理复习课教案教案标题:高三物理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三物理课程的重点知识和概念。
2. 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教学重点:1. 复习力学、光学、电磁学等物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公式。
2. 强化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物理复习课件和教学资料。
2. 确保教室内有足够的物理实验器材和设备。
3. 确定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教学过程:一、复习力学知识(约30分钟)1. 回顾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功和能量等基本概念。
2. 强化学生对力的合成、分解和平衡条件的理解。
3. 提供一些力学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二、复习光学知识(约30分钟)1. 复习光的传播特性和光的折射、反射等基本规律。
2. 强调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
3. 进行一些光学实验,如双缝干涉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三、复习电磁学知识(约30分钟)1. 复习电荷、电场、电势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2. 强化学生对电流、电阻和电路的理解。
3. 进行一些电磁学实验,如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等,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约20分钟)1. 强调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思路,如图像法、等效法等。
2. 提供一些典型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约10分钟)1. 对本堂课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思维方法。
2. 布置相关作业,如习题或实验报告,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鼓励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解决疑惑。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互动和参与度。
2. 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水平,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或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探讨
问题很多 , 有的问题还具有代表
性 、 对 性 。以 问 题 导 学 , 以 针 可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积 极 性 , 学 生 让 动 口 、 手 、 脑 , 学 生 愿 意 上 动 动 使 复 习 课 , 而 最 大 限 度 的 提 高 复 从 习效 率 。 三 、 学 内容 扩 展 到 挖 掘 生 教 活 常 识 , 合 物 理 知 识 整 物 理 学 的 课 程 内 容 理 念 是 “ 生 活 走 向 物 理 , 物 理 走 向 从 从 社会 ” 。也 就 是 说 : 是 生 活 中 凡 常 见 的或 是 社 会 需 要 的 都 可 以 作 为 教 学 内容 。 因此 , 复 习 过 在 程 中教 师 更 应 尽 量 创 造 情 景 , 为 学 生 提 供 动 手 动 脑 的机 会 , 能 不 以复 习 时 间 紧 , 材 缺 乏 为 由 , 器 让 精 彩 的 实 验 在 不 知 不 觉 中 悄 悄 “ 肥 ” “ 岗 ” 减 或 下 。 在总 复 习 中还 可 以 以 “ 鸡 蛋” 主 线设计 液体 蒸 发吸 热 , 为 热 胀 冷 缩 性 质 , 子 运 动 现 象 等 分 实验 , 过对 这 些现 象 的分 析 , 通 学生对力学 , 热学 两部 分进 行 整 合 , 高 了复习效率 。 提 四、 课后 练 习 更 要 精 心 设 计
一
答是铜 的 , 为 铜 的电 阻小 , 因 熔 点 高 。这 时 教 师 从 电 能 的 传 输 方 面 加 以启 发 引导 , 生 经 过 热 学 烈 讨 论 , 到 了满 意 的 答 案 。还 找 有 的学 生 提 出 : 导 体 是 怎 样 导 半 电 的 ?这 样 尖 锐 的 问 题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可 能 会 措 手 不 及 , 理 不 处 恰 当会 非 常 尴 尬 , 以 放 手 给 学 可 生 , 后 共 同 去 图 书 馆 或 上 网查 课 找资料 , 自己 体 验 成 功 的 乐 趣 。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的尝 试 , 现 发 学 生 不 仅 能 提 出 问题 , 且 提 的 而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七篇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七篇高三物理复习教案七篇高三物理复习教案有哪些?物理学习观点:学习物理整体逻辑、和谐学习、理解物理学习分支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三物理复习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三物理复习教案精选篇1第一课时分子动理论【教学要求】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
2.知道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与布朗运动关系。
3.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和一些宏观解释。
【知识再现】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体积很小,它的直径数量级是m.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是,S是水面上形成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3.分子质量很小,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kg4.分子间有空隙.5.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的测量值NA= mol—1。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个十分巨大的数字,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分小,从而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二、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1.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运动越;温度越高,运动越.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三、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和,合力叫分子力.2.特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更。
知识点一微观量与宏观量关系的计算微观量与宏观量间的关系,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联系的桥梁。
解题时应抓住宏观量中的质量、体积、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分子数目等,微观量中的分子质量、分子大小(体积与直径),气体问题一般用正方体模型,固体、液体分子一般用球模型。
【应用1】( 07南京调研)铜的摩尔质量为,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kg铜所含的原子数是B.1m3铜所含的原子数是C.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D.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导示: 1kg铜的量为,原子数是,A错。
高中物理单元复习课教案
高中物理单元复习课教案
课时安排:1节课,45分钟
教学目标:
1. 复习本学期所学的物理知识,巩固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运动的描述与研究方法
2. 牛顿运动定律
3. 力的分解与矢量合成
4. 动能与功率
5. 动量定理与碰撞
6.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准备:
1. 课件投影仪
2. 练习题
3. 课堂互动环节的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概念(10分钟)
通过简单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来复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基本概念。
二、解题讲解(15分钟)
老师通过一道题目的解析,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题的讨论与解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
四、课堂互动(5分钟)
通过小组讨论或问答环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复习课的教学,学生对本学期物理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梳理和复习,有助于考试前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解题能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下节课可增加实验环节或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应用知识。
高中物理复习课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复习课教案模板课题:力学教学目标:1. 复习力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力的作用和性质。
2. 复习力的计算,引导学生掌握力的计算方法。
3. 复习牛顿三定律,让学生理解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4. 复习力和运动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分类2. 力的计算方法3. 牛顿三定律4.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5. 力和运动的关系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和性质。
2. 帮助学生掌握力的计算方法。
3. 引导学生理解牛顿三定律。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和分类。
2. 复习:复习力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引导:讲解牛顿三定律,让学生了解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4. 实践:进行相关实验或问题解答,让学生感受力和运动的关系。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3. 实践法:通过实验或问题解答,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教学工具:1. 课件:呈现重点知识点和问题解析。
2. 实验器材:进行相关实验。
3. 教材:指导学生复习和学习相关内容。
教学评价:1. 在课堂上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结束课堂时,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ndae_meng
[点评]
① 场强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匀强电场中电势差 U = Ed,d为两点间距离在场强方向上的投影。
D.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sundae_meng
[析与解]由点电荷场强公式可知:
A点电荷在C点场强 向右
E1
k
Q ( AC) 2
B点电荷在C点场强 向左 ,故C点合场强向右
E2
k
2Q (CB) 2
k
Q 2( AC)2
在CD连线中点以及D点右侧各点,A、B点电荷的
试求: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和所形成环 形电流的大小。
/sundae_meng
[点评]
(1)氢原子从外界吸收能量被激发时,从基态
( r0 0.53 1010 m )向激发态跃迁,轨道半径变大,
其动能
Ek
1 mv2 2
k e2 2r
将变小,而电子因克服电场
k q1q2 k q2q3
l12
l
2 2
q1
: q2
: q3
( l1
l2 l2
)2
:1 :q3
(l1 l2 )2
l
2 2
/sundae_meng
[点评]
① 利用库仑定律求解三个自由电荷的平衡问题时,
M 3.3 1025 kg .
求粒子离开金原子核的最近距离r(此值可近
似认为是金核半径)。计算时所要用到的点
电荷电场的电势计算公式为:
U
kQ r
/sundae_meng
[点评] 粒子散射现象,可视为一般原子核碰撞
过程模型,应遵循系统动量守恒和能量守 恒规律,它类似一个弹性碰撞过程,其他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是如此。
3.再以课本(人教版)P99练习三第2题
为原型设计:
[例3]如图所示是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一电子从a 点由静止释放,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向b运动, 下列有关该电场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 B.场强Ea一定小于Eb
C.电子具有的电势能 a一定大于 b
D.电势 a 一定低于 b
/sundae_meng
专题设计应围绕高考重点考查的知 识、方法、能力和题型.以及这些知 识、方法、能力的地位、作用和相 互联系.
专题设计应注意高考考查的知识、 方法、能力的已有方式和题型及可 能出现的方式和题型.
/sundae_meng
②电场力做功的过程是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变化的过程,
其关系为 Wab a b qU ab
③ 求电场力做功的方法有三种:
(1)由公式 W qE s 计算,此公式是适用于
匀强电场中,可变形为 W F s cos 荷初末位置在电场强度方向上的位移.
,式中s为电
1.首先是建立理想化模型—点电荷、检验电荷,掌握电 荷守恒定律、真空中的库仑定律,代表性问题是电荷及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以课本(人教版)P95练习一第4题为原型设计: [例1](全国高考题)如图所示,q1、q2、q3分别表示在
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电荷,已知q1与q2之间的距离为l1, q2与q3之间的距离为l2,且每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 (1) 如q2为正电荷,则q1为______电荷,q3为______ 电荷。 (2) q1、q2、q3三者电量大小之比是_____ : _____ : ______.
A.C增大表示h增大
金属芯线
B.C增大表示h减小 导电液体
电介质
C.C减小表示h减小
D.C减小表示h增大
/sundae_meng
[析与解]
金属芯线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板,
极板间距未变,而正对面积随液面升高而
增大,降低而减小,又由
C S
以课本(人教版)P98练习二第6题为原 型设计:
[例2](上海高考题)A、B两点各放有电量为+Q和+2Q的 点电荷,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 如图所示,将一正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则
A.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B.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Q
+2Q
C.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A CDB
(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关系计算,W qU 对任何电场都适用,当U>0, q>0或U<0, q<0时,W>0; 否则,W<0.
W W E (3)由动能定理计算.
http://www.doc电 in.c场 om/力 sundae_meng 其它力
k
3.另外还要理解电容概念和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
利用场来改变和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在现代 科学实验和技术设备中应用相当广泛.因为求解带 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多,易 于考查学生综合应用中学物理知识分析、处理实际 问题的能力,所以h几ttp://w乎ww.是docin每.com年/sun高dae_考meng必考的内容.
一、重视基础性
江苏省南京市 高三物理
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sundae_meng
专题复习是高考的冲刺复习,是巩固基础、 提高思维能力和应试心理品质的最后契机, 更是高考考试成败的关键. 总复习的专题复习就更应凸显如下四个方面:
一、重视基础,突出重点,强化主干; 二、构建网络,纵横深化,联系实际; 三、贴近高考,推陈出新; 四、全面兼顾,能力为主.
)
k q1q2 (r1 r2 ) 2
m112 r1
m2
2 2
r2
/sundae_meng
[例6]物理学史上,由粒子散射实验估测出 了原子核半径。
已知粒子的质量 , m 6.64 10 27 kg 速度约为光速的0.1倍,v0 3 107 m / s ,. 金原子核电量和质量为 Q 79e
/sundae_meng
(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问题
[例7](2004年北京理综能力测试25. 22分 ) 下图是某种静电分选器的原理示意图。两个竖直放置的平行金
属板带有等量异号电荷,形成匀强电场。分选器漏斗的出口与两板 上端处于同一高度,到两板距离相等。混合在一起的a、b两种颗 粒从漏斗出口下落时,a种颗粒带上正电,b种颗粒带上负电。经 分选电场后,a、b两种颗粒分别落到水平传送带A、B上。 已知两 板间距,板的长度,电场仅局限在平行板之间;各颗粒所带电量大 小与其质量之比均为。设颗粒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为零,分选过程 中颗粒大小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计。要求两种颗粒离开电场区 域时,不接触到极板但有最大偏转量。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左右两板各带何种电荷?两极板间的电压多大? (2)若两带电平行板的下端距传送带A、B的高度,颗粒落至传送带 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3)设颗粒每次与传送带碰撞反弹时,沿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碰 撞前竖直方向速度大小的一半。写出颗粒第n次碰撞反弹高度的表 达式。并求出经过多少次碰撞,颗粒反弹的高度小于0.01m。
l1
l2
q1
q2
q3
/sundae_meng
[析与解](1)每个电荷均处于平衡状态,即要求每 个电荷所受合力应为零,因此q2为正电荷,显然q1、 q3应为负电荷。
(2)由库仑定律,建立平衡方程式:
k q1q2 k q1q3
l12
(l1 l2 )2
a b /sundae_meng
[析与解] 因电子从a点静止释放后向b点运动,
说明电子所受电场力指向b,电场强度方 向指向a,沿电场强度方向是电势降落方
向,b a ,有D正确。负电荷在电
势越高处电势能越小,所以电子在a处电 势能大于b处电势能,有C正确。
可总结得出:必须满足“同一直线,大夹小,同
夹异,近小远大”,即三个电荷必须在同一直线,
且中间的电量小,与旁边两个为异种电荷,两边
电荷靠近中间近的电量较小,远的电量较大。
② 真空中点电荷相互作用力遵守库仑定律 ,是库
仑用扭秤实验研究所发现的。
③ 点电荷是带电体的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所产生的
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的理想模型。
合场强显然向左。综上可知,正电荷从C点移至D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故应选B.
[点评]
① 要理解三个电场强度公式的适用条件,此外还要
掌握课本中所画的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特点,
并能依此分析问题。
② 场强叠加时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sundae_meng
4k d
知,h增大,S增大,C增大,故应选A、C.
[点评]
实际应用中,一般是将电容器处理成一
个平行板电容器模型来分析!
/sundae_meng
二、突出专题性
专题复习的设计思路应是集问题、方法 和规律于一体,展现知识系统的整体结 构与联系,集中解决一两个问题,才能 突出其专题性。
的因素。 其代表性问题是,在自动控制中的电容式传感
器问题。
以课本(人教版)P113练习七第4题为原型设计:
[例4]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里(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
化转换成电学里变化的一种测定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
的示意图,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形成一个电容器,从电容C
大小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两者的关系是
专题设计,最好能以教材原型题为素 材,这样更能揭示出大纲、教材和考 试说明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 明确“抓纲务本”的重要性,这样更 有利于学生围绕教材,注重基础,克 服脱离课本、一头钻进复习资料里的 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