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
安置帮教典型事例范文
![安置帮教典型事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4390a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b.png)
安置帮教典型事例范文在咱们这个小县城里,有个叫阿强的人,他的故事那可真是安置帮教工作中的一个典型,就像一部逆袭的励志剧。
阿强以前可是个让人头疼的主儿。
年轻的时候不懂事,跟着一帮不三不四的人混,结果就犯了事,进了监狱。
这一进去啊,他家里人可愁坏了,阿强的爸妈整天唉声叹气的,感觉天都要塌了。
等阿强刑满释放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有点懵。
他站在监狱门口,看着外面的世界,心里是既害怕又迷茫。
他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迷茫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这时候啊,咱们的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就像天使一样出现了。
工作人员小李第一次见到阿强的时候,阿强还低着头,不敢看他呢。
小李就笑着说:“阿强啊,抬起头来,过去的事儿就过去了,咱现在开始新生活。
”阿强小声嘟囔着:“新生活?我还能有新生活吗?”小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咋不能呢?你看,你这身体倍儿棒,又有手有脚的,只要肯努力,啥都能成。
”小李先给阿强找了个临时的住处,虽然不大,但是干净整洁。
阿强刚住进去的时候,还是有点不适应,毕竟在监狱里住久了,自由的感觉都有点陌生了。
然后小李就开始操心阿强的工作问题。
这可不容易啊,好多单位一听阿强是刚从监狱出来的,都直摇头。
但是小李可没放弃。
他到处打听,终于有个小工厂的老板愿意给阿强一个机会。
这个老板也是个挺实在的人,他说:“我看在小李的面子上,也看在阿强想重新做人的份上,让他来试试吧。
”阿强刚到工厂的时候,那些工友们都有点小心翼翼地看着他。
阿强心里可不好受了,他想:“这肯定是瞧不起我呗。
”可是阿强也憋着一股劲儿,他想证明自己。
他每天都是最早到工厂,最晚离开的。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不太熟练,老是犯错。
有一次,他把一批货的标签都贴错了,主管就很生气,要骂他。
这时候阿强心里可委屈了,差点就想不干了。
但是他一想到小李对他的信任,还有自己的新生活,就咬着牙跟主管说:“主管,我错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保证不会再犯了。
”主管看他态度这么诚恳,也就没再说啥。
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案例
![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468c2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0.png)
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案例1. 张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积极参加学习和劳动改造,表现良好。
刑满释放后,他主动向当地社区申请就业帮扶,通过社区的帮助,张某顺利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2. 李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通过学习电脑技术掌握了一定的技能。
刑满释放后,他利用自己的技能开设了一家电脑维修店。
当地政府对刑满释放人员给予了一定的创业扶持政策,帮助李某顺利开展了自己的事业。
3. 王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接受了职业技能培训,学习了烹饪技术。
刑满释放后,他得到了一家餐馆的录用,并逐渐成为了一名熟练的厨师。
他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认可,现在已经成为了餐馆的主厨。
4. 张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参加了心理辅导,帮助他调整心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刑满释放后,他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与社区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通过社区的帮助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5. 李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学习了汽车修理技术。
刑满释放后,他在当地一家汽车修理厂找到了一份工作。
他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了修理厂的技术骨干。
6. 王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参加了艺术培训,学习了绘画和雕塑技术。
刑满释放后,他利用自己的艺术才华开设了一家画廊,展示和销售自己的作品。
通过社区的支持和宣传,王某的画廊逐渐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7. 张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通过学习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商业技能。
刑满释放后,他利用自己的技能开设了一家小型超市。
当地政府对刑满释放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创业扶持政策,帮助张某成功开展了自己的商业。
8. 李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通过学习农业技术,掌握了一定的种植知识。
刑满释放后,他回到家乡,利用自己的技能开展了农业种植业务。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区的支持,李某的农业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9. 王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服刑期间通过学习养殖技术,掌握了一定的养殖知识。
安置帮教案例
![安置帮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c70d3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4.png)
安置帮教案例安置帮教是指对因犯罪行为受到法律制裁的人员,通过教育、劳动、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其重新回归社会,实现自我改造和再就业的过程。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成功的安置帮教案例,来看看他们是如何通过帮教重新融入社会的。
小李,是一名因盗窃罪被判刑的服刑人员。
在服刑期间,他通过参加法律知识和心理辅导课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出狱后,他被安置到一家制造企业进行帮教安置。
企业为他提供了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让他学会了机械操作和产品质检等技能。
在帮教人员的指导下,小李逐渐适应了工作环境,与同事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在工作期间,小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同时,企业也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待遇和发展空间,让他感受到了工作的价值和成就感。
在帮教人员的关心和帮助下,小李逐渐摆脱了过去的不良习惯,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除了工作之外,小李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公益志愿者服务,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他通过自己的行动,积极传播正能量,为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
同时,他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改造决心。
在安置帮教的过程中,小李得到了法律、心理、职业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让他逐渐走出了犯罪的阴影,重新融入社会。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帮教人员的关心帮助,小李实现了自我改造和再就业,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安置帮教对于服刑人员的改造和社会重新融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只要他们能够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帮助,他们完全有可能摆脱过去的错误,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希望社会能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更多的服刑人员通过安置帮教得到重生的机会。
总之,安置帮教案例的成功,离不开法律的教育、企业的帮助和支持,以及服刑人员自身的努力和改造意愿。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安置帮教的重要性,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更多的服刑人员得到改造和重生的机会。
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案例
![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4f4e78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f.png)
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案例一、李某的帮扶案例李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曾经因犯罪行为被判刑入狱。
在刑满释放后,他面临着找不到工作、适应社会等问题。
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积极展开帮扶工作。
首先,他们帮助李某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的就业能力。
其次,社区工作人员与就业市场联系,为李某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
最后,他们还对李某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重新适应社会生活。
经过帮扶,李某成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重新融入社会。
二、王某的帮扶案例王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狱中接受了一些职业技能培训。
社区工作人员在他刑满释放后,积极帮助他找到了一份与他所学技能相符的工作。
为了帮助王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社区工作人员还安排他参加了一些心理辅导课程,帮助他调整心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王某成功地重新融入社会,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员。
三、张某的帮扶案例张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因犯罪行为在狱中度过了数年。
社区工作人员在他刑满释放后,为他提供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
首先,他们帮助张某找到了一份适合他的工作,为他解决了就业问题。
其次,社区工作人员还协助张某解决了住房问题,为他提供了一间安全舒适的住所。
最后,他们还帮助张某重新建立社会关系,让他能够重新融入社会。
通过这些帮扶措施,张某成功地开始了新的生活,远离了犯罪。
四、刘某的帮扶案例刘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曾经因犯罪行为被判刑入狱。
社区工作人员在他刑满释放后,帮助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帮扶工作。
首先,他们为刘某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了他的就业能力。
其次,社区工作人员还与企业联系,为刘某提供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最后,他们还协助刘某解决了住房问题,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
通过这些帮扶措施,刘某成功地重新融入社会,并实现了自我价值。
五、陈某的帮扶案例陈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在狱中度过了数年。
社区工作人员在他刑满释放后,给予了他积极的帮扶。
首先,他们帮助陈某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了他的就业能力。
安置帮教信息核查案例
![安置帮教信息核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0a26bf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8.png)
安置帮教信息核查案例背景在中国,安置帮教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适用于部分轻微刑事犯罪人员。
通过安置帮教,帮助犯罪人员改造自己,重新融入社会。
信息核查是安置帮教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以确保被安置帮教的人员真实享受到相关政策和帮助措施。
案例一:王某的信息核查背景王某(化名)是一名年轻的失业青年,因为无法找到工作而感到绝望。
在经济压力和家庭矛盾的双重打击下,他做出了一次盗窃事件,被判处安置帮教一年。
过程王某被送往安置帮教所后,首先经过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和背景调查。
他的个人信息被记录下来,并进行核查。
信息核查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信息采集:安置帮教所的工作人员与王某进行面谈,详细了解他的个人背景、犯罪情况、家庭状况等信息。
2.数据对比:将王某的个人信息与公安部门、劳动就业部门等相关机构的信息进行对比,确定其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矛盾核实:对于个人信息中存在的矛盾或不一致之处,将与王某进行进一步核实,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4.证据获取:核查人员还将与相关机构取得联系,获取与王某相关的案件调查文件、证据材料等,以便进一步核实其犯罪情况和个人信息。
5.核查报告编制:在信息核查工作完成后,安置帮教所的工作人员将根据核查结果编制核查报告,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
通过对王某个人信息的核查,发现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王某在犯罪前曾寻求过就业帮助,但未获得有效支持和指导,导致他感到无望和绝望,从而做出了盗窃行为。
这暴露了社会对于青年失业问题的不足关注。
2.王某的家庭矛盾、经济压力等问题是他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来解决这些问题。
基于以上发现,安置帮教所的工作人员制定了针对王某的个别化帮教计划,包括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措施。
同时,他们还积极与家庭成员联系,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帮助王某重新融入社会。
案例二:李某的信息核查背景李某(化名)是一名年轻的大学生,因为迷恋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造成家庭的严重失望和负担,最终导致了他的盗窃行为,被判处安置帮教。
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
![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c0290acc7931b765ce15d1.png)
城关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小张(化名),出生在城关镇一个经济条件较落后的村子,迫于生活压力,法律意识淡薄的他在朋友的唆使下,走上了犯罪道路,因盗窃罪被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入狱后的小张并没有给自己判“死刑”,而是痛定思痛,痛改前非。
他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前后受到表扬十次,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二次,减刑五次,近日刑满释放。
一、实地走访,初拟帮教计划在小张出狱前一个月,我所工作人员通过河南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对其基本信息进行核查。
为了深入了解其个人简历及家庭情况,我所工作人员进行了实地走访。
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小张的母亲已经过世,其父亲跟其弟弟张某林一起生活;其妻子于2004年改嫁,有一独子,由其弟弟张某林抚养;兄弟俩关系一直不错,小张入狱后张某林经常去探望他,待小张的儿子如同自己亲生儿子。
我们对小张做了预衔接,按照监所的建议将小张纳为重点帮教对象,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制定了初步的安置帮教计划。
二、提前介入,做好衔接安置在小张出狱前一个星期,考虑到小张之前居住的房子已经荒废,我们提前做了小张出狱后的安置工作。
为此。
我们又走访了其弟弟张某林的家,张某林是村里的养猪大户,家里经济条件较好,我们建议小张出狱后暂时居住在张某林家里,张某林一拍即合,原来他早有此打算,并已经做好了其家人的思想工作。
我们还去了村委会,交代他们做好小张出狱的衔接工作,小张出狱时,由其弟弟张某林和村治安主任一同将其接回。
三、细心引导,重建社会关系与社会脱轨长达十六年时间,想要让小张放下心理包袱,顺利回归社会并不是一件易事。
小张回来后第二天我们就对其进行走访。
和他交谈的过程中,虽然他话不多,情绪有些激动,但察觉不出有抵触心理和报复社会的可能,重新犯罪的可能性甚微。
我们告诉他,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相信他会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不会再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他也保证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我们告诉他,这段时间不必急于找工作,先在张某林家里安心住下,调养身体,放下心理包袱,多与他人接触交流,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们帮忙。
北义井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
![北义井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9017d6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7c.png)
北义井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
北义井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
李某今年59岁,是北义井乡辖区内一名刑释人员。
2009年因故意毁坏财物罪服刑,2012年2月来我所报到。
北义井乡安置帮教小组在对李某开展安置帮教工作过程中了解到,李某家中尚有90多岁的老母需赡养,儿子也马上又要结婚,一系列的家庭负担摆在了李某面前,更让人纠心的是妻子也得了癌症,急需治疗。
生活上的压力、心理上的负担,一度快要将李某压垮,至使李某情绪低落,思想波动极大。
根据以上情况,安置帮教工作小组讨论决定要从扶贫解困、思想帮教、引导就业三个方面着手对李某进行帮教。
一是针对李某家庭生活困难的情况,乡民政办特事特办,为李某申请办理了困难求助,让其亨受最低生活保障,给予他生活上一定的帮助。
二是不定期为李某进行思想教育,在宣讲法律知识的同时,为其介绍党和政府的扶助政策,鼓励他要鼓起勇气、放下包裕,为了家人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工作。
做有意义的事、做对社会有用的事。
三是帮教小组从农业特色种植上为其申请优惠政策,鼓励其在特色种值上下功夫,帮助他走上自食其力的新路,唤起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根本上让其走出困境。
在大家的努力下,李某再次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政策,让其在生产、生活中重新拾起信心,也让我所真正感受到安置帮教工作的存在意义。
北义井司法所。
安置帮教案例
![安置帮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385cd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a.png)
安置帮教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于部分犯罪分子来说,刑罚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改造作用,因此需要进行安置帮教。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安置帮教案例。
李某是一名年轻的犯罪分子,他因为盗窃罪入狱服刑。
在服刑期间,他表现出了悔过自新的态度,并向狱方提出了安置帮教的申请。
经过狱方的审核和评估,李某被确定为适宜进行安置帮教的对象。
李某在狱中展示出了他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他在狱中积极参与文艺活动,通过学习书法、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他还主动参加文化课程,学习文化知识和法律法规,增强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在狱方的安排下,李某还参与了一些劳动和技能培训项目。
通过劳动的锻炼,他学会了一些实用的技能,如木工、焊工等。
这不仅为他提供了一种切实改造自己的机会,还为他未来的生活和就业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狱方还安排了一些心理辅导和法制教育,帮助李某理解自己的错误和犯罪的危害性。
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交流,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明确了自己的改造方向。
通过法制教育,他进一步加深了对法律的认识,提高了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素质。
随着安置帮教的进行,李某的心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他逐渐放弃了原先的不良交友圈子,并与其他有相似遭遇的人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他们之间互相鼓励和帮助,共同努力改造自己,争取提早回归社会。
在安置帮教期结束后,李某重新回到了社会。
由于他在狱中的不懈努力,他得到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他发现自己对文化艺术有着特别的兴趣和天赋,于是他选择了去学校深造,用自己的艺术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是一个成功的安置帮教案例,通过对李某的帮助和引导,他得到了真正的改造,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这也证明了安置帮教是一种有效的犯罪改造方式,通过提供教育、培训、心理辅导等多种手段,帮助犯罪分子重树自信,重建人生。
综上所述,安置帮教的目的是帮助犯罪分子悔过自新,重返社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虽然其中的努力和过程可能会较为艰苦,但只要犯罪分子真心认错,愿意改变自己,安置帮教就能成为他们重获新生的桥梁。
安置帮教典型事例范文
![安置帮教典型事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3db20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9.png)
安置帮教典型事例范文在咱们这个小县城里,有个叫老张的人,那可真是个有故事的主儿。
老张以前因为一时糊涂犯了错,进了监狱。
等他刑满释放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有点懵,就像个迷失在大雾里的人,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他刚回到家的时候,街坊邻居看他的眼神都有点怪,那种感觉就像他身上还贴着个“犯人”的标签似的。
老张心里头别提多难受了,感觉自己像是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不过呢,咱们这儿的安置帮教工作小组可没把老张落下。
这个小组里的人啊,就像一群热心的老大哥老大姐,专门来拉老张一把的。
小组里有个李大哥,那可是个热心肠。
他第一次见到老张的时候,就拍着老张的肩膀说:“老张啊,过去的事儿就过去了,咱得往前看,就像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爬起来拍拍土接着走就是了。
”李大哥他们先给老张解决了住的问题。
老张原来的房子因为好久没人住,破破烂烂的。
李大哥就带着几个志愿者,又是修屋顶,又是刷墙的,没几天就把老张的小窝弄得像模像样的。
老张看着焕然一新的家,眼睛都有点湿润了,他说:“我都以为我再也不会有个像样的家了。
”住的问题解决了,可工作咋办呢?老张没什么特别的技能,找工作四处碰壁。
这时候,安置帮教小组又发挥作用了。
他们联系了一个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给老张报了名,让他去学电工。
老张一开始还担心自己学不会,毕竟在监狱里待了那么久,感觉和社会都脱节了。
可是学校里的老师特别耐心,从最基础的电路知识开始教他。
老张也很争气,每天都埋头苦学,就像个小学生似的。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老张顺利拿到了电工证。
安置帮教小组又开始帮他找工作。
他们到处打听,还托关系,最后给老张在一个小工厂里找到了一份电工的工作。
老张第一天上班的时候,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他心里想:“我可不能再搞砸了,这是我重新做人的机会啊。
”在工厂里,老张干活特别认真。
有一次,厂里的电路出了大故障,好多老师傅都搞不定。
老张呢,凭借着自己学到的知识,仔仔细细地检查线路,最后还真让他把问题给解决了。
从那以后,厂里的人对老张都刮目相看,再也没有人因为他的过去而看不起他了。
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doc
![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doc](https://img.taocdn.com/s3/m/dc2b7ef5192e45361066f5e1.png)
小张(化名)出生在城关一个落后的村庄镇在生活压力和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下,他走上了在朋友的怂恿下走上犯罪道路他被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盗窃罪人民法院。
入狱后,小张没有判自己“死刑”,就是要从苦痛中吸取教训体验和改变过去。
他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十次表扬,两次监狱改革积极分子五次减刑,最近,他出狱了。
1、现场走访及帮教预案小张出狱前一个月,我们公司的员工该研究所在河南省刑满释放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检查基本情况信息。
为了更好地了解她的个人生活,简根据历史和家庭情况,我们的员工研究所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这次访问,我们了解到小张的母亲去世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与弟弟张艺霖和妻子余某住在一起他于2004年再婚,有一个独子,由父亲抚养弟弟张依林;兄弟俩的关系一直不好错了。
小张入狱后,张经常来看他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他有点难。
我们预先联系了小张根据监狱的建议,我们以小张为研究对象关键是帮助和教导他例如,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我们已经工作了制定初步安置方案。
2、提前介入,做好接洽工作重新安置小张出狱前一周,考虑他住的房子被遗弃了,小张死后,我们提前做好了安置工作出狱。
因为这个原因。
我们还拜访了他的兄弟张张依林家是村里的养猪大户。
这个家庭经济条件好。
我们建议小张出狱后,暂住在监狱里张林家。
张某的林某很快就和他和好了。
它原来他有这个想法很久了他制定了计划,做好了家里的思想工作工作。
我们也去村委会告诉他小张出狱时,弟弟张依林和村里的警察负责联系导演把它一起拿了回来。
3、精心引导和重构社会关系花了16年时间才使社会脱轨,想让小张放下心理负担,平稳地后面回归社会并不容易。
第二天我们拜访了小张他回来之后。
在谈话的过程中,虽然他没怎么说话有点情绪化,他没有感觉到任何抵抗报复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告诉他机器的种类来之不易,我相信他会珍惜现在的生活,不会违法犯罪他还承诺将重新开始。
我们告诉他了这次没必要着急为了找工作,他先在张林家安顿下来,照顾他的身体,放下他的心理负担,和他交谈和他在一起更多如果你在与别人接触上有任何困难,你可以问我们寻求帮助。
安置帮教案例
![安置帮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02dec4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8.png)
安置帮教案例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安置帮教是一种重要的矫正手段,通过对犯罪人员进行心理矫正、职业培训和社会帮扶,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安置帮教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张某,男,40岁,因盗窃罪被判刑入狱。
在监狱里,张某通过参加心理矫正课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达了想要改过自新的愿望。
在获得释放后,张某得到了当地安置帮教机构的帮助,他接受了职业培训,学习了木工技术。
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张某很快成为了一名技艺娴熟的木工师傅,并在当地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通过安置帮教,张某成功融入了社会,重新树立了自信,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案例二,李某,女,30岁,因吸毒成瘾被判刑入狱。
在狱中,李某接受了戒毒治疗和心理辅导,逐渐戒除了毒瘾并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出狱后,李某得到了社会帮扶机构的关爱和支持,她参加了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并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
通过安置帮教,李某摆脱了毒瘾的困扰,重新融入了社会,她说,“感谢社会给了我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我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
案例三,王某,男,25岁,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刑入狱。
在服刑期间,王某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和职业技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接受帮助改过自新。
出狱后,王某得到了社会安置帮教机构的帮助,他参加了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并接受了心理辅导和职业培训。
通过努力,王某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并在社区工作中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通过安置帮教,王某逐渐摆脱了犯罪的阴影,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安置帮教对于矫正犯罪人员、减少再犯率、维护社会治安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安置帮教制度,加强对犯罪人员的心理矫正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稳定和谐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更多的成功案例,能够唤起社会对安置帮教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安置帮教案例
![安置帮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8dd41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b.png)
安置帮教案例李某,男,1988年出生,初中文化,2009年6月因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于2012年6月份刑满释放。
耐心谈话化解心结李某第一次来司法所报到时,精神萎靡,神情沮丧,眼神迷茫。
司法所工作人员向他了解情况时也不怎么搭腔,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情绪十分低落,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他认为自己在监狱呆了三年,现在虽然释放了,但已经有了案底,肯定被别人瞧不起,而且他还没有结婚,今后肯定找不到对象,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如何做好李某的思想工作成为摆在司法所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
为帮助其解开心结,司法所工作人员单独找李某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了解他犯罪入狱到狱中改造,再到现在出狱后的想法。
在认真倾听李某的诉说,了解他内心的彷徨、对未来生活的担心和忧虑后,司法所工作人员向其宣讲了我司法所对刑满释放人员的解困帮扶措施,劝说他放下思想包袱,只要有心改过,党和政府都会给予其帮助。
谈话结束后,李某的忧虑情绪有所缓解,渐渐放下了心理防备。
但司法所工作人员认识到,这仅仅是对李某帮扶改造的第一步。
下村走访赢得支持村里人因为李某有犯罪前科对他冷眼相看,使其陷入了不被社会接纳的痛苦之中。
司法所了解村里情况后,多次下村走访,详细向村民们讲述了安置帮教工作的性质和意义,让大家能够充分了解,对安置帮教有全面的认识。
通过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村长、书记的耐心讲解,最终做通了村民们的思想工作,让大家开始接纳李某,帮助他重树信心、回归社会,村民们对司法所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也将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解困帮扶温暖人心根据李某的实际情况,司法所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小组,制订了帮扶措施,对其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感化教育工作,消除他内心的自卑,增强他面对生活的信心,每月定期或不定期走访两次以上,了解其近期思想动态、生产生活状况等,及时调整帮教策略,帮助他解决现实的困难。
为防止李某因贫返罪,归根结底必须要培养他劳动致富的能力。
司法所工作人员积极引导,列举了一些安置帮教人员迷途知返、改过自新,最后自主创业成功的案例,引起李某的高度兴趣。
安置帮教个案
![安置帮教个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cc8f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5.png)
安置帮教个案
摘要:
1.安置帮教的背景和意义
2.安置帮教的个案分析
3.安置帮教的效果和问题
4.对安置帮教的建议和展望
正文:
【安置帮教的背景和意义】
安置帮教是我国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帮助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
这项工作既体现了我国司法制度的人文关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安置帮教的个案分析】
以下是一个安置帮教的个案:
案例:李某,男,40 岁,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 年,于2020 年刑满释放。
释放后,李某面临生活困难,无家可归,且因长期服刑与社会脱节,缺乏适应社会的技能和心理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司法局对其进行了安置帮教。
帮教措施:首先,司法局为李某提供了临时住所,解决了其生活困难;其次,帮教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其重建自信,适应社会生活;最后,帮教工作人员为其介绍了一份工作,使其能够自食其力。
【安置帮教的效果和问题】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安置帮教对于帮助特殊群体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
犯罪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安置帮教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帮教资源不足,帮教措施不够精细等。
【对安置帮教的建议和展望】
针对安置帮教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大帮教资源投入,提高帮教质量和效率。
2.制定更为精细的帮教措施,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3.加强帮教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总的来说,安置帮教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司法所安置帮教典型材料
![司法所安置帮教典型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60abadd50e2524de5187e1e.png)
XX司法所安置帮教典型材料近年来,XX司法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途径,整合联动,多策并举,开创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全新局面。
XX司法所管理的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为0,释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上的落实,促进了全市社会治安秩序的进一步好转,治安案件发案也呈大幅下降趋势,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新形势下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XX司法所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
XX司法所一向比较重视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而且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安置帮教工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原有的招法在新形势面前变得力不从心,很难开创新的局面。
一方面,由于工作缺乏针对性,一般化的帮教释解人员根本听不进去;另一方面,一些刑释解教人员由于缺乏技能找不到就业门路,无工可做,没有生活来源,因而破罐子破摔,重新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针对此种情况,XX司法所全面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详细了解了XX市近年来整体的就业形势,认真剖析失误和教训,多方研究对策和方法。
通过对全市及辖区内实际情况的调研,全面分析,认真总结,对安置帮教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首先,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整体联动;其次,安置帮教工作要有新举措,创造新载体,要根据当前释解人员的特点,在不断拓宽就业途径,教育其适应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就业安置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根据释解人员的就业技能和水平进行安置;最后,要拓宽工作范围,既帮生产又帮生活,既帮本人又帮家庭。
XX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XX,曾因故意伤害罪被劳教三年,回归家庭后,由于其年龄偏小,家人对其比较娇惯,对自身曾经的错误不以为然,对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也比较抵触,XX司法所及其所在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多次与他接触,察觉到他对社会及现实情况认识不足,认为做大生意挣大钱才是自己的出路,对重新接受教育,学习技能知识不屑一顾,XX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日常走访的机会,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例举了一系列成功人士的例子,让他了解到,所有的高楼都是从地基开始打起,只有做好基础的准备和工作,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才有可能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并鼓励他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参加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才有能力去拼搏,实现自身价值。
安置帮教典型案例
![安置帮教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4d41e8ed4d8d15abe234ee0.png)
安置帮教典型案例谢某是某镇某村人,由于自小就表现出文艺天赋,又是家中独子,家人很是宠爱,19岁时由于唱歌唱得好还被市歌舞团聘用,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这一切在谢某20岁时改变了。
由于年轻不懂事,谢某结交了一批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这些人平常都是靠偷盗、抢劫混日子,谢某虽然知道这些钱有些“不干净”,但是由于这群人出手大方,谢某自认为对自己很是照顾,经常在一起吃饭、喝酒,很快就跟他们称兄道弟起来。
后来谢某谈了一个女朋友,生活开销大了,偶尔缺钱时,“兄弟们”都会大方的借给他,并向他鼓吹“干这行”怎样来钱快,渐渐地谢某也认为自己整天上班拿不了多少钱,还是他们混的好。
与女友谈了一段时间后,两人到了谈婚论嫁时,矛盾出现了。
女方家是城里的,认为只有谢某在城里买了房才肯把女儿嫁过去,可是刚工作没几年的谢某,上哪去凑来这么多钱。
这时候刚好谢某的“好兄弟”准备实施一次大行动,并在谢某面前吹嘘事成之后会得到一笔大钱。
谢某听了之后很心动,认为这是一次改变自己人生的“大好机会”,只冒险做这一次,等有了钱娶了媳妇,以后不再做就好了。
在利益的驱动和他们的蛊惑下,谢某同意参与的他们抢劫行动,事后分得一杯羹。
只是没想到在实施抢劫时,由于被害人激烈反抗惹怒了他们,这群人决定连被害人一起杀了,谢某虽然表示反对,但是最终为了自保也只能同意。
这次抢劫虽然让谢某得了巨额金钱,但是良心的不安和内心的恐惧日日折磨着他,最终等到公安机关找上门来时,谢某觉得反而解脱了。
由于参与抢劫并杀人未遂,谢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看着父母伤心的流泪和女友失望的眼神,谢某由过去的天之骄子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沦为阶下囚,他终于为自己的年少无知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
2013年10月谢某刑满释放回家时,已经从20岁的少年成了30多岁的中年男子。
10多年的监狱生活,让谢某对外面的世界感到非常陌生,他熟悉的是监狱里的生活方式,初回家中,一切让他感到非常拘谨、不自在,甚至在父母亲人面前也保持在监狱里的站立习惯。
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案例
![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3bb207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2.png)
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案例
《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案例:开启新生的希望》
嘿,你知道吗?有这么一个人,他叫李强。
曾经,李强因为一时糊涂犯了错,走进了监狱那扇沉重的大门。
在监狱里的日子,李强可没少后悔啊!他常常想,自己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呢!但他也没有自暴自弃,一直在努力改造自己。
终于,刑满释放的日子来了。
李强踏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心里既兴奋又迷茫,兴奋的是重获自由,迷茫的是未来该何去何从?这就好比一只迷失的小羊羔,找不到回家的路呀!
好在有安置帮教人员的出现,他们就像黑暗中的那盏明灯。
他们积极地帮助李强找工作,给他鼓励和支持。
“李强,你可以的!”“别灰心,机会还多着呢!”这些话时常在李强耳边响起,让他重新树立起了信心。
李强也很争气,他努力学习新技能,不放过任何一个工作机会。
有一次,他去应聘一个仓库管理员的职位,人家一开始还有些顾虑,但李强用自己的真诚和努力打动了对方,这不就像冲破层层乌云见到了阳光吗?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强的生活慢慢走上了正轨。
他不再是那个犯错的人,而是一个努力奋斗的普通人!
我觉得呀,刑满释放人员并不是没有希望的,只要我们给予他们机会和帮助,他们也能开启全新的人生!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过去的错误就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他们也需要关爱和理解,不是吗?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要有改正错误、重新开始的勇气和机会啊!。
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典型案例范文
![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典型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87985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4.png)
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典型案例范文在咱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大熔炉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曾经因为犯错而走进监狱,服刑期满后重新回到社会,就像迷失过方向的鸟儿重新寻找天空。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帮助刑满释放人员的典型例子,故事的主人公叫老张。
老张啊,年轻的时候不懂事,犯了法进了监狱。
这一进去,好几年就过去了。
等他刑满释放的时候,站在监狱大门前,那心里是既害怕又迷茫。
害怕的是社会会不会歧视他,能不能接受他;迷茫的是他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儿去,未来的路该咋走。
这时候,社区的李大哥出现了。
李大哥可是个热心肠,他就像一道光照进了老张黑暗的世界。
李大哥知道老张的情况后,没有丝毫的嫌弃,反而主动迎上去。
他拍着老张的肩膀说:“老张啊,过去的事儿就过去了,咱得向前看。
”第一步,李大哥先帮老张解决住的地方。
他四处打听,找那些便宜又安全的房子。
你想啊,老张刚出来,哪有什么钱呢?李大哥还帮他和房东商量,担保老张肯定会按时交租,好好爱护房子。
这才让老张有了个遮风挡雨的小窝。
住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找工作。
这可不容易啊,老张有前科,很多单位一听就直摇头。
但是李大哥可没放弃。
他发动自己身边的关系,到处打听有没有适合老张的工作。
有一个小工厂愿意给老张一个机会。
这个小工厂的老板也是个好心人,他说愿意给老张一个试用期,看看老张的表现。
老张呢,特别珍惜这个机会。
他在工厂里可卖力了,每天都是最早到,最晚走。
他知道,这可能是他重新做人的唯一机会了。
可是,刚开始的时候,老张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
厂里有些年轻的工人知道他坐过牢,就对他有点排斥,私下里还说些风凉话。
老张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李大哥知道这事儿后,跑到工厂里。
他把那些年轻工人召集到一起,给他们讲老张的故事。
他说:“老张以前是犯过错,但是他已经受到了惩罚。
现在他想重新开始,咱们应该给他这个机会。
咱们谁还没个犯错的时候呢?如果大家都揪着过去不放,那他永远也翻不了身啊。
安置帮教典型案例安置帮教案例
![安置帮教典型案例安置帮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25eb1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a.png)
安置帮教典型案例安置帮教案例党和政府给他一个温暖的归宿刑释解教人员**,今年53岁,***人,2004年因纵火罪锒铛入狱,2006年8月减刑11个月,2009年1月21日释放。
对于其他人来说,释放是盼望已久的,因为可以重获自由,对于其他家庭来说,迎接亲人是盼望已久的,因为亲情渴望团聚。
然而对于***来说,这两种盼望都没有,他本人因为长年饮酒造成酒精依赖进而发展成为精神分裂,而他的父母、姐妹因为他的罪行和伤害亲情的行为,断然不接受他回归家庭,他的妻子早已与他离婚,他的房子早已被他卖了,孩子已久不联系,他无家可归。
为了解决***的出狱衔接及安臵问题,市司法局、监狱局、区政府、区司法局、区民政局、相关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多方协调解决,为了能给***一个归宿而竭尽全力。
一、出狱前制定衔接预案2008年末,下了几场大雪,但是市区有关部门解决***出狱后安臵问题的脚步并没因大雪封路而停下来。
在多部门详细调查,研究政策,几经协调后,12月日上午,在区司法局召开了安臵预案协调会。
市司法局副局长***、区副区长***、市监狱局局长***、区司法、民政、街道、公安等多部门参加了会议。
会议梳理了***违法犯罪过程,行刑监狱介绍了其入狱后的表现和病情发展情况,区街道部门介绍了经过细致做工作其家属仍然坚决不接受的态度。
面对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确定由行刑监狱于释放当日直接送往医院,并将病历随转;鉴于***已无居住地依据其入狱前户籍所在地进行安臵管辖,由民政、街道、司法等部门为其争取办理病退、低保、残疾人补助等款项用于其日常生活保障。
二、出狱时无缝衔接按照市区有关部门的协调方案,出狱后直接被监狱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为了落实安臵方案确定的生活保障内容,2010年11月2日街道劳动保障部门将***的病退手续上报市劳动局,11月4日到河东区8630医院做劳动能力鉴定。
这是申请病退手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配合社保部门做好交费、护送等协调工作。
安置帮教案例2
![安置帮教案例2](https://img.taocdn.com/s3/m/849b0aedf90f76c661371a69.png)
石阡县白沙镇刑释安置帮教先进典型事例[复制链接]推荐sqbssfs 实习生31142 楼主电梯直达跳转到指定楼层发表于2011-6-7 15:33:22近年来,白沙镇高度重视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始终坚持安置帮教工作重在帮教,安置与帮教相结合,以结合实际、立足长远、标本兼治、帮教与“帮促”相结合为出发点,尽可能地克服基层安置帮教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积极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不断推进安置帮教一体化。
该镇袁家坡村四组村民杨世模(男,现年52岁,仡佬族,小学文化)于1990年11月因犯抢劫罪入狱,2010年3月刑满释放,到白沙司法所报到后,回家居住发展生产。
司法所自接到杨世模刑满释放通知书后,迅速着手对其展开帮教工作,首先通过协调该镇民政部门为其解决了300元临时救助金,解决其生活暂时困难问题。
同时,将其列为重点帮教对象,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从思想意识、生产发展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帮教、帮扶。
通过一年多的帮教,杨世模思想明显好转,对生活重新恢复了信心,激发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环境的积极性。
同时还鼓励、支持他发展家庭经济,结合自身条件,种植茶叶,在村支部、村委的带动下,2010年新种植茶园5亩。
2011年,结合“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的开展,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白沙司法所结合部门的工作职能,以加强对刑释人员帮教、帮扶为契机,从实际出发,为刑释人员寻找产业发展的路子,使其尽快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5月22日,白沙司法所与该镇相关部门协调,并得到了镇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杨世模免费解决3亩面积的辣椒苗予以帮扶,并督促、指导其全面及时、规范移栽到位,辣椒收成可望近万元。
该镇司法所还与当地信用社积极协调,为杨世模了却了一桩心事。
原来杨世模在入狱之前(1986年11月)为发展农业生产在白沙信用社借有贷款265元,至今未归还,时间长达25年之久。
白沙信用社于2011年5月18日向其下达了催促还款通知书,如果按照信用社的利息标准计算,要如数偿还25年来的本息,对杨世模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2021年回家报到无着落 安置帮教送温暖
![2021年回家报到无着落 安置帮教送温暖](https://img.taocdn.com/s3/m/270f12e3b52acfc788ebc9a9.png)
回家报到无着落安置帮教送温暖回家报到无着落安置帮教送温暖201*年6月21日,刑满释放人员钟高新在潮水河村支部书记的陪同下到瑞塔铺司法所报到。
钟高新,于201*年6月20日从湖南省德山监狱开满释放,原居住在桑植植县瑞塔铺镇潮水河村泥湫湾组人,无住房,无家人,并无户口。
获知情况后,瑞塔铺镇安置帮教站迅速为其组建了由镇村两级组成的安置帮教组,建立了个人档案。
安置组就当前的问题具体做了安排1、由潮水河村负责其上户事宜;2、其在建房时,由镇里申请其危房户改造项目;3、村里协助其申请解决临时生活困难。
问题落实情况村里已协同其办理上户相关手续;危房户改造申报在其建房的当年申报;在其所在村支部书记的陪同下,到县民政府局申请解决了1000元的临时生活困难问题。
扩展阅读安置帮教知识安置帮教知识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简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的一项新业务。
它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主要包括对服刑、劳教人员回归社会前的思想教育、就业技能培训;向刑释解教人员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接收单位介绍情况,移交有关档案、材料;引导、扶助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帮助教育,落实预防重新违法犯罪措施等。
通过安置帮教工作,力争使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增强改过自新的信念和能力,在就业、上学和社会救济等方面不受歧视,实现生活有着落,就业有门路,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1、安置帮教工作的对象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刑满释放或解除劳动教养三年之内,没有生活出路和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
没有生活出路的人员通常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义务人的三无人员。
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通常指没有改造好的人员、暴力犯罪、恶习较深、屡教不改人员。
2、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和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构是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牵头成立,由司法、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工商、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社会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关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
小张(化名),出生在城关镇一个经济条件较落后的村子,迫于生活压力,法律意识淡薄的他在朋友的唆使下,走上了犯罪道路,因盗窃罪被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入狱后的小张并没有给自己判“死刑”,而是痛定思痛,痛改前非。
他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前后受到表扬十次,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二次,减刑五次,近日刑满释放。
一、实地走访,初拟帮教计划
在小张出狱前一个月,我所工作人员通过河南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对其基本信息进行核查。
为了深入了解其个人简历及家庭情况,我所工作人员进行了实地走访。
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小张的母亲已经过世,其父亲跟其弟弟张某林一起生活;其妻子于2004年改嫁,有一独子,由其弟弟张某林抚养;兄弟俩关系一直不错,小张入狱后张某林经常去探望他,待小张的儿子如同自己亲生儿子。
我们对小张做了预衔接,按照监所的建议将小张纳为重点帮教对象,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制定了初步的安置帮教计划。
二、提前介入,做好衔接安置
在小张出狱前一个星期,考虑到小张之前居住的房子已经荒废,我们提前做了小张出狱后的安置工作。
为此。
我们又走访了其弟弟张某林的家,张某林是村里的养猪大户,家里经济条件较好,我们建议小张出狱后暂时居住在张某林家里,张某林一拍即合,原来他早有此
打算,并已经做好了其家人的思想工作。
我们还去了村委会,交代他们做好小张出狱的衔接工作,小张出狱时,由其弟弟张某林和村治安主任一同将其接回。
三、细心引导,重建社会关系
与社会脱轨长达十六年时间,想要让小张放下心理包袱,顺利回归社会并不是一件易事。
小张回来后第二天我们就对其进行走访。
和他交谈的过程中,虽然他话不多,情绪有些激动,但察觉不出有抵触心理和报复社会的可能,重新犯罪的可能性甚微。
我们告诉他,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相信他会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不会再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他也保证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我们告诉他,这段时间不必急于找工作,先在张某林家里安心住下,调养身体,放下心理包袱,多与他人接触交流,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们帮忙。
我们还交代张某林以及村委会成员对出狱后的小张要多些关心和帮助,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生活现状,帮助其重新建立社会关系。
四、恒心帮教,顺利融入社会
再次见到小张的时候他脸色有了好转,已经开始帮张某林打理养猪场,和他儿子的关系也亲密不少。
我们发现小张的话语比刚出狱时要多,基本沟通已经不成问题,张某林说偶尔会有村民来家里找小张泡茶聊天。
在接下来的帮教过程中,我们坚持定期走访,并与张某林和村委会保持密切联系。
小张的思想一直很稳定,守法意识有所增强,生活态度也挺积极乐观。
就在上个月,他勇敢地跨出了家门,外出打工,现在在灵宝某服装有限公司上班。
前两天和他通电话,小张说他
儿子今年高中毕业,不打算继续读书,现在在外地某冷冻厂上班,他现在就希望攒一些钱,把原来的房子改建装修下,让儿子将来娶媳妇用。
小张的典型案例为我所的安置帮教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我们也祝福小张以后的人生道路会越走越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