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成本决策分析(1)
管经11-3生产

财科所研究生部MPAcc管理经济学1003 陈穗红 财科所研究生部MPAcc管理经济学1003 陈穗红
5
(1)可变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A.可变投入递增产出 随着可变投入的增 加,产出以递增的比 例增加。 Q=a+bL+cL2 当a=0时, AP=Q/L= b+cL MP=dQ/dL=b+2cL
0 M P,A P M P =b+2cL Q Q =bL+cL 2
财科所研究生部MPAcc管理经济学1003 陈穗红 财科所研究生部MPAcc管理经济学1003 陈穗红
2
1.基本概念
(1)可变投入和不变投入(根据其与产出的关系区 分) 可变投入:随产出数量变化的投入。 不变投入: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出数量变化的投 入。 (2)短期与长期 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即 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 期。
财科所研究生部MPAcc管理经济学1003 陈穗红 财科所研究生部MPAcc管理经济学1003 陈穗红
3
(3)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 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 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Q=f(K,L) 常见的生产函数形式: 经验生产函数 线性生产函数 Q=a0+a1K+a2K2-a3K3+b1L+b2L2-b3L3 Q=aK+bL
13
K
300 L
财科所研究生部MPAcc管理经济学1003 陈穗红 财科所研究生部MPAcc管理经济学1003 陈穗红
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MRTS)
管理经济学习题解析生产成本和企业决策的经济分析

管理经济学习题解析生产成本和企业决策的经济分析在管理经济学中,理解和分析生产成本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企业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经济分析,企业可以做出决策,以最大化利润并提高效率。
本文将就生产成本和企业决策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从经济分析的角度解析管理经济学习题。
一、生产成本的构成和分析生产成本是企业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生产成本的构成有助于企业了解效益以及成本分配的情况,从而做出决策。
1. 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费用,分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费用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指用于生产的原材料费用,直接人工成本是为产品或服务付出的劳动力成本,直接费用成本是与特定项目有关的费用。
2. 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与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费用,无法直接归属于特定项目。
间接成本包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
了解生产成本的构成有助于企业判断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二、成本曲线与企业规模的经济分析通过成本曲线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不同规模下的成本结构变化情况,并根据经济规模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决策。
1. 总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描述了企业在不同产量下的总成本情况。
通常情况下,总成本曲线呈现上升趋势,且斜率逐渐变缓。
当成本曲线上升速度缓慢时,企业可以利用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2.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是总固定成本与产量的比值关系曲线。
在产量小的情况下,平均固定成本较高,随着产量增加,平均固定成本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
3. 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平均变动成本曲线是总变动成本与产量的比值关系曲线。
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一开始呈递减趋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平均变动成本来提高效率。
经济分析成本曲线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例如判断最佳产量以实现成本最小化、评估扩大或缩小规模的利弊等。
三、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经济分析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通过对其经济分析,企业可以做出合理的决策。
生产决策(1)是否生产的决策

当于该亏损产品能提供的贡献边际那么多的利润。 因为:继续生产能提供正的贡献边际的亏损产品至少可以为企 业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如果停产,做为沉没成本的固定成本 仍然要发生,就要转由其他产品负担,最终导致整个企业减少 相当于亏损产品所能提供的贡献边际那么多的利润。
正常订货量 (注意与最大生产能力的关系) [注1]
绝对剩余生产能力能否转移及其转移方向 [注2] 已知的机会成本Ⅰ[注3] 不能及时交货的违约条款(违约罚金[注4]) 单位完全生产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特殊单价 追加订货量
不能如期交货的违约条款(违约 罚金等)[注8]
与弥补生产能力不足有关的专属 成本[注9]
表6—2 思路一:相关损益分析表
项目
方案
不停产
价值单位:万元
停产
相关收入
100 000
0
相关成本
80 000
0
其中:增量成本
80 000
机会成本
25 000
相关损益
-5 000
0
表6—2 思路二:相关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项目
方案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增量成本
相关损益
不停产
停产且对外承揽 零星加工业务
(二)若: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
• 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是指由于停产而导 致的闲置能力能够被用于企业经营的其他方面,如用 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或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等。
• 由此导致的的机会成本,其计价可以按照承揽零星加 工业务可能取得的贡献边际或者对外出租设备可能获 得的租金收入来确定。
生产决策与成本分析

生产决策与成本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做出明智的生产决策并进行准确的成本分析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短期盈利,更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生存。
生产决策涉及到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何时生产等关键问题。
首先,企业需要确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
这取决于市场需求、竞争态势以及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
如果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旺盛,而企业又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技术,那么将其纳入生产计划就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然而,如果市场已经饱和或者竞争过于激烈,企业可能需要寻找新的产品或对现有产品进行创新升级。
生产数量的决策同样关键。
生产过多可能导致库存积压,增加仓储成本和资金占用;生产过少则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错失销售机会。
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销售预测等手段,结合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成本状况,来确定一个合适的生产数量。
在如何生产方面,企业需要考虑采用何种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但往往需要较高的投资。
企业需要权衡成本和收益,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生产方式。
此外,还需要考虑原材料的采购、劳动力的配置等因素。
至于生产时间的决策,要与市场需求的季节性、周期性以及企业的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相协调。
及时生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减少库存,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成本分析是生产决策的重要依据。
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时期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厂房租金、设备折旧等。
变动成本则随着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相应变化,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了解成本结构对于企业控制成本、制定价格和进行生产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如果固定成本较高,企业需要通过提高产量来分摊固定成本,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在制定价格时,需要考虑成本加成,以确保能够覆盖成本并获得利润。
在进行成本分析时,还需要考虑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个方案而放弃的其他潜在收益。
例如,企业如果选择投资一个新项目,就放弃了将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可能获得的收益,这就是机会成本。
决策分析案例

决策分析案例在现代社会中,决策分析已成为了企业经营的有效工具。
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和对不同方案的评估,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从一家企业的决策案例入手,来进行探讨与分析。
案例描述某生产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其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已经很过时,面临着严重的技术更新问题。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企业必须进行技术毫更新。
经历了多轮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企业的管理层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将设备和工艺更新一部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二是采购新型的设备,实现全部更新。
分析过程在企业管理层考虑方案时,需要进一步分析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
1.成本方面的考虑:对于方案一,因为存在现有生产线的改造,需要对现有设施进行部分保留和改造,因此的成本远比方案二要低。
对于方案二,需要采购新设备,因此成本较高。
2.工期方面的考虑:方案一需要改造的设施较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快速的达到目标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相比之下,方案二则需要采购全新的设备,生产线的调试和更换比较复杂,因此所需的工期也要长得多。
3.效益方面的考虑:企业的目标一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方案一虽然更为快速和简便,但是改造后得到的效益也相对较低;而方案二的引进新设备则可能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带来更高的效益和更长期的盈利。
综上所述,从成本、工期和效益三个方面考虑。
方案一可能是更为便捷和经济的。
但是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我们也需要权衡它们的长短期收益,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在决策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考虑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权衡各种因素,努力做出正确的决策。
结论在决策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从多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考虑,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强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努力用科学、理性和务实的方法,提高决策水平和效果。
经济学原理第四章生产决策分析

要点二
不完全竞争市场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数量较少且产品存在差异, 生产者具有一定的定价权。价格的形成受到生产者之间的 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生产者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 对手的定价策略来制定价格。
非竞争市场下价格形成过程
垄断市场
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生产者提供某种商品或劳务, 该生产者具有完全的定价权。价格的形成完全取决于生 产者的决策,生产者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情况来制定 价格以最大化利润。
04
市场供需关系与价格机制
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原理
01
供给与需求定义
供给是指在一定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则是在一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02
供需平衡
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
对应的商品或劳务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扶持中小企业
政府通过提供融资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扶持中 小企业发展,促进市场竞争和就业增长。
技术创新
政府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 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推动产业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限制高污 染、高耗能产业发展,鼓励清洁能源、环保产业 发展。
政府干预效果评价
资源配置效率
土地和自然资源需求分析
根据生产流程和预期产出,分析所需土地和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成本等要求。
土地和自然资源供给分析
评估现有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可用性、可持续性和成 本等因素,以及外部市场的状况。
土地和自然资源投入决策
基于需求和供给分析,制定土地和自然资源 投入计划,包括获取方式、使用效率、环境 保护和风险管理等策略。
生产决策分析

• 这就需要制定一套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代理人自利行为的实际结果与 委托人设定的目标相一致。这成为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企业组织设计的 中心问题。
2018/12
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企业利润的最大 化。那么管理者的目标函数是怎样构成的呢?
销售收益的最大化。追求销售收益最大化的企业,与追求利润最大
2018/12/20
管理经济学
1
管理经济学
第4章 生产决策分析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企业的目标与决策 生产理论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形
第1节 企业的目标与决策
• 有目标,才会有决策。
企业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在两个或者更多的方案中做出选择的问题。比如 企业在哪里进行生产,进入什么样的市场,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 服务。对需求进行分析和估计,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生产什么和生产 多少的问题。 • 怎样组织生产才能使生产效率最高的问题,即研究如何用最少的投入 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出,或用同样多的投入生产出最大的产出。 • 首先要介绍对企业目标认识的不同理论。
化的企业在经营目标上迥然相异。追求销售收益最大化的企业试图通 过降低价格来提高销售数量,为了提高销售数量,这些企业倾向于做 更多的广告。
2018/12/20
管理经济学
11
管理效用最大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奥里弗·威廉姆森认为,企业的管理
者享有特权,可以推行满足个人目标的政策。假设利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 了效用水平,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管理人员的经营目标是一系列个人目标和福 利的效用函数。 (1)高工资(包括各种形式的货币收入,如现金、奖金和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 等。高工资会满足管理者的高生活水平的要求。) (2)管理员工的数量(管理者所管辖的员工越多,管理者的效用水平越高) (3)投资额的大小(管理者往往倾向于超过最优投资数额。而且管理人员会对 自己喜欢的投资项目更为青睐,比如,汽油公司赞助一级议程式汽车比赛) (4)福利待遇。管理者会从福利待遇中获得满足。比如建立豪华办公室、享受 公司提供的汽车等。 他认为,只要满足了最低利润的要求,管理人员就会尽力增加自己的效用,即 使管理人员会追求更高的利润,那么也是从自己的效用函数的角度出发来通 过实现利润获得成就感。
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中的决策分析

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中的决策分析一、引言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日常生产与运营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各种决策来达到优化资源利用和提升产品质量与效率的目标。
决策分析作为一种关键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策,提高运营效果。
二、决策分析方法决策分析是指对潜在决策方案进行评估、比较和选择的过程。
在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中,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包括决策树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模拟分析、优化分析等。
1.决策树分析决策树分析是一种图形化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可能决策路径的情况。
通过构建决策树,可以清晰地展示各个决策路径的风险和收益,并帮助企业选择最佳决策方案。
例如,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选择投资新设备还是维修旧设备,可以通过构建决策树来比较两种决策方案的各种因素,如成本、风险、效率等,从而选择最优方案。
2.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比较不同决策方案的成本与效益的方法。
通过计算各个方案的成本和效益,可以比较不同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和潜在收益。
例如,在企业生产中,需要确定是否增加生产线来提高产能。
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估增加生产线的成本和潜在收益,并决定是否值得进行投资。
3.模拟分析模拟分析是一种基于模型和模拟的分析方法。
通过建立适当的模型,对潜在决策方案进行模拟,以评估其效果和风险。
例如,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可以建立供应链模型,模拟不同的仓储和物流方案,以评估其对企业运营效能的影响,并选择最佳方案。
4.优化分析优化分析是一种最大化或最小化目标函数的分析方法。
通过建立相应的优化模型,可以求解最佳决策方案。
例如,在企业生产中,需要确定最佳生产规模和工人分配。
可以通过建立优化模型,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求解最佳的生产规模和工人分配方案。
三、决策分析的意义与挑战决策分析对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决策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决策风险,减少错误决策的可能。
管理经济学第四讲生产决策与成本分析

管理经济学第四讲生产决策与成本分析一、引言在管理经济学中,生产决策与成本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生产决策是指企业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成本分析则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了解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决策结果。
本文将从生产决策和成本分析的角度来探讨这一主题。
二、生产决策生产决策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其目标是在给定的资源约束下,选择最优的生产组合以最大化效益。
在进行生产决策时,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生产要素有效的生产决策需要充分了解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通常包括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
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利用这些生产要素来最大化产出。
2.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描述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生产函数可以是线性的、曲线的或者其他形式的。
了解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生产组合以达到最高的产出效益。
3. 边际产出边际产出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能带来的额外产量。
通过计算边际产出,企业可以判断是否还需要增加生产要素,以及增加多少生产要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 决策标准在进行生产决策时,企业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估决策方案。
最常用的标准包括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资源利用效率等。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决策标准。
三、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评估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的一种方法。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了解成本的结构和变化,从而更好地制定经营决策。
成本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分类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例如租金、设备折旧等。
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工人工资等。
了解成本的分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
2. 成本曲线成本曲线是描述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图表。
根据产量的不同,成本曲线可以呈现不同的形状,例如U型、倒U型等。
通过成本曲线,企业可以了解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成本变化情况,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
生产与成本决策分析

06
案例分析
企业A的生产与成本决策分析
生产策略
企业A采用大规模定制的生产策略, 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降低成 本。
成本构成
企业A的成本主要集中在原材料采购、 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研发等方面。
决策依据
企业A的生产与成本决策基于市场需 求预测、产品生命周期和竞争环境等 因素。
优化方向
企业A通过持续改进生产流程、降低 库存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不 断优化生产与成本决策。
工艺改进
通过技术升级和工艺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流程再造
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消除浪费,降低成 本。
信息化管理
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和共享,提 高管理效率。
02
成本构成分析
直接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
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 品备件等费用。
直接能源成本
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水、电、气等能源费用。
04
生产与成本的关联分析
生产规模与成本的关系
规模经济
01
在一定生产规模下,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
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不经济
02
当生产规模超过一定限度时,单位产品的成本开始上升,导致
规模不经济。
最优生产规模
03
在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之间的平衡点,即最优生产规模,能
够使企业获得最低成本。
生产与成本决策分析
目录
• 生产决策分析 • 成本构成分析 • 成本决策分析 • 生产与成本的关联分析 • 生产与成本决策的优化建议 • 案例分析
01
生产决策分析
生产方式选择
自动化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错误率。
全国自考管理经济学(成本分析、生产产出的决策分析)模拟试卷1(

全国自考管理经济学(成本分析、生产产出的决策分析)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计算题 6.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A.5元B.10元C.85元D.195元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短期边际成本的计算。
SMC==5(元)。
知识模块:成本分析2.某企业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沉没成本D.超额利润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经济利润的概念。
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之间的差额。
知识模块:成本分析3.正常利润( )A.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B.是经济利润的一部分C.是会计成本的一部分D.是会计利润的一部分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正常利润的概念。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是承担风险的报酬,是企业家人才的价格,是企业家人才的机会成本。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中,应将正常利润计入成本之中。
知识模块:成本分析4.假定两个人一天能生产10个零件,三个人一天能生产12个零件,则( )A.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B.边际成本下降C.平均变动成本上升D.A和B正确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
APL1=10/2=5,APL2=12/3=4,当APL下降时A VC上升。
知识模块:成本分析5.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交点是( )A.盈亏平衡点B.停止营业点C.企业均衡点D.平均成本最低点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短期成本曲线。
SMC曲线与A VC曲线相交于A VC曲线的最低点,称为停止营业点或生产关闭点。
知识模块:成本分析6.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递增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A.右端B.左端C.最低点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长期成本曲线。
生产和成本决策分析

二、生产决策分析
(一)生产函数的概念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与所能生产 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一般数 学表达式为:
Q=f(X1,X2,…,Xn) 式中,Q为产量;X1,X2,…,Xn 为诸投
入要素,如原材料、资金、劳动量等。
1、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是指企业在此期间内,
(四)规模经济性分析
1、规模与收益的关系 ◆规模收益递增(事半功倍) ◆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收益递减(事倍功半) 2、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 ◆工人可以专业化 ◆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 ◆大设备单位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
比小设备要低 ◆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
3、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原因 主要是管理问题
(管“理”区)(管“条件”区)
AP
O
A
B MP 要素投入量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 均呈上升趋势 管理重点:扩大要素投入量
第二阶段: 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呈上升趋势, 平均产量呈下降趋势 管理重点:优化要素投入量
生产与成本决策分析
一、对生产的全面理解 二、生产决策分析 三、成本决策分析 四、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的应用
问题讨论与交流 1、高投入能否带来高产出?是否投入越多、
产出越大? 2、高产出能否带来高收益?是否产出越多、
效益越好?
一、对生产的全面理解
所谓生产,就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换 关系。 特别强调: ◆任何企业的生产都离不开要素的投入。 ◆任何企业的生产都必须经过相应的转换。 ◆任何企业生产的结果都是产品。
生产决策分析

生产决策分析
四、 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一) 在零部件需要量确定条件下的自制或外购决策分析
剩余生产能 力不能转移时的 自制或外购决策 分析
剩余生产能 力可以转移时的 自制或外购决策 分析
生产决策分析
(二) 在零部件需要量不确定条件下的自制或外购决策分析
企业的生产计划有时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加以调整, 这时一些零部件的需要量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在此情况下, 无法采用相关成本分析法来进行决策,而一般采用成本平衡 点分析法来进行决策。
生产决策分析
(二) 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分析
联产品是指利用同一种原材料,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生产 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或用途不同的主要产品。比如,汽油、 煤油、柴油等产品都是炼油厂的联产品。这些产品的综合成 本称为联产品成本,要在全部联产品之间分摊,常用的分摊 标准是按单位售价或有关的技术系数比例分摊。如果分离后 每种产品还需要继续加工,就必须另外追加成本,这种成本 称为可分成本。这应由分离后继续加工的产品独自负担。
如果新产品投产将发生不同的专属固定成本, 在决策分析时,应将各种新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分 别扣除各自的专属成本得出剩余贡献毛益,以此作 为评价方案优劣的标准。
生产决策分析
二、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企业在生产经营多种产品的过程中,有的产 品可能获利而有的产品可能发生亏损。那么,如 何对待亏损产品?是将其停产还是继续生产?对 此,企业要进行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地予以停 产。企业在综合考虑各种产品的经营状况、生产 能力的利用及有关因素的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变 动成本法进行分析,然后做出停产、继续生产、 转产或出租等最优抉择。
生产决策分析
一、 新产品开发的决策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技术进步日益加快,新 产品层出不穷。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赢得更 多的利润,企业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希望以产品 优势争取市场份额。因此,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经 常需要面对的决策问题。此处着重讨论企业有剩 余生产能力时,利用其现有的生产能力进行的新 产品开发决策。而通过追加新的生产能力而进行 的新产品开发决策问题,将在项目六中进行阐述。
【大学课件】成本决策分析

2024/4/26
成本会计学
二、成本决策目标与判断标准
(一)成本决策目标 ■ 成本决策目标是选择符合预期标准的成本方
案。 (二)成本决策中的判断标准
1. 成本最低 2. 利润最大 3. 竞争优势
5
2024/4/26
二、成本决策的程序
(一)确定成本决策的目标 (二)设计备选方案 (三)进行成本预测 (四)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五)确定行动方案 (六)组织实施成本决策结果
11
2024/4/26
成本会计学
6
2024/4/26
成本会计学
第二节 短期成本决策分析
一、短期成本决策分析的基本模型
(一)成本性态模型 1. 传统的成本性态模型 2. 改进的成本性态模型 (二)经济批量模型 (三)学习曲线模型
7
2024/4/26
成本会计学
二、短期成本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定性决策分析法 常用的方法是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有专家 会议和德尔菲法。 (二)定量决策分析法 常用的方法有: 1. 差别成本分析法 2. 成本转折点分析法 3. 决策树法
8
2024/4/26
成本会计学
三、短期成本决策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选购等级材料的决策 (二)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三)分派追加任务的决策方式的决策 (四)选择何种生产
9
2024/4/26
成本会计学
第三节 长期成本决策分析
一、工程项目中的成本决策分析
(一)收集、分析与技术改造相关的资料 (二)计算技术改造前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各成
成本会计学
重点和难点
■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是:短期成本决策分析和长期决 策分析方法。
第三讲生产和成本分析(1)

精简人员 节约劳动成本
1998年 212人 5.3亿元
1999年 280人 6.1亿元
2000年 728人 7.2亿元
2019/11/28
管理经济学
4-19
1.生产与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指一定时期内,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 ,与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技术概
,用人工分拣实现了经济效率,而用分拣机没有实现经济 效率。
2019/11/28
管理经济学
4-4
引子:邮局自动信件分拣机的喜与忧
请问这个例子的决策意义是什么? 如果工人工资上涨到每年1.6万元,情况会如何变
化?如果工人工资高于每年1.6万元,或分拣机价 格下降,情况又会如何变化? 发展中国家应该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还是适用技术? 政府如何引导企业决策?
假设某邮局引进一台自动分拣机。只需1人管理,每日可处 理10万封信件。如果用人工分拣,则处理10万封信件需50
个工人。对邮局来说,这两种情况都实现了技术效率。
处理10万封信件,无论用什么方法,收益是相同的,但成 本不同。假设分拣机一台为400万元,使用寿命10年,每年 折旧为40万元,假定贷款利率为10%,每年利息为40万元。 再假设分拣机每年维护费用(包括工资)为5万元。这样,使 用分拣机的成本为85万元。假设每个工人每年工资为1.4万 元,50个工人共70万元,其他支出为5万元。这样,用人工 分拣的成本为75万元。显然,使用人工分拣成本低。所以
单人方式:即一个工人负责一个作业站中的全
套作业(包括检查作业)。
巡回方式:既由若干名承担全套工序作业的工
人按一定的先后顺序依次使用同一套作业站设 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长期:是指这个期间很长,以致 于所有要素的投入数量都是可变的。它 一般用于长期规划。
(三)短期成本函数
1、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总成本
◈总固定成本(TFC)主要是短期内无法 避免,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总变动成本(TVC)是指企业在可变投 入要素上支出的全部费用。它一般随产 量的变化而变化。
◈总成本(TC)是总固定成本与总变动成 本之和。因此总成本曲线TC,就相当于 将总变动成本曲线向上平移,平移的距 离等于总固定成本。
2、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平均变动成本(AVC):它等于总变动 成本除以产量:AVC=TVC/Q,平均变 动成本曲线呈“U”形。
◈平均成本(AC):它等于平均变动成本 加平均固定成本,即AVC+AFC,或等于总 成本除以产量:TC/Q。
◈边际成本(MC):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 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即:MC=△TC/ △Q。边际成本曲线也呈U形。并且边际 成本曲线通过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若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收益递增,即产量 增加的速度大于投入量增加的速度,那 么,它的成本函数是:总成本的增加速 度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若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收益递减,即产量 增加的速度小于投入量增加的速度,那 么,它的成本函数是:总成本的增加速 度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增。
2、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从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总成本 函数中可以很容易导出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变动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等 四个成本函数。
◈平均固定成本(AFC):它等于总固定 成 本 除 以 产 量 : AFC=TFC/Q, 所 以 它 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其曲线由左上方 向右下方伸展,渐渐与横轴接近,是一 条以横轴为渐近线的曲线。
实践训练
1、课堂讨论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边际成本递增规律有无
内在联系? 2、计算
某企业的总销售额与生产成本均是产量的函 数关系,已知其非线性方程为: I=100Q-0.001Q2 C=200000+4Q+0.005 Q2
试求该企业的盈亏平衡点的产量和最大利润 时的产量。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1.320. 11.3Tu esday , November 03,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320.11. 301:21:3001:2 1:30No vember 3,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3日 上午1 时21分2 0.11.32 0.11.3
MPx1 MPx 2 MPxn
Px1
Px 2
Pxn
式中, MPx1,MPx2,,MPxn分别为投入要素
x1,x 2,,x n的边际产量,它们相应的价格分
别为
。 Px1,Px 2,,Pxn
例题分析: 某出租汽车公司有小轿车100辆,大轿
车15辆,如果再增加一辆小轿车可增加 收入10000元,但要增加开支1250元;如 果再增加一辆大轿车可增加收入30000元, 但要增加开支2500元,问目前两种车的 比例是否合适?
变要素投入量,会使企业的总收入增加 多少。 ◈边际产量支出: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可 变要素投入量,会使企业的总成本增加 多少。 ◈单一可变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规则:
边际产量收入=边际产量支出
(三)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1、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 (1)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
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其中的 每—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3、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增量成本:是指由于某项决策而引起
的总成本的变化。 沉没成本:是指企业过去已经发生的
各种费用。它是已经花费而又无法补偿 的支出。
4、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 个体成本:是生产者按市场价格支付
的一切费用。它是从生产者角度所考虑 的成本,也就是企业生产成本。
社会成本: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考虑 的成本,它不仅包括生产者为生产经营 活动所必需投入的成本,还包括整个社 会为此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称为社会 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某一用途而 放弃的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入。
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只有机会成 本才是决策的基础。
2、隐性成本与显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企业向生产要素供给
方支付的那些成本。它是记在帐面上的, 看得见的实际支出,是偿付资金的实际 现金流出量。
隐性成本:是指企业自有的资源,实 际上已经投入,但在形式上没有按合同 支付报酬的义务。
(四)规模经济性分析
1、规模与收益的关系 ◆规模收益递增(事半功倍) ◆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收益递减(事倍功半) 2、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 ◆工人可以专业化 ◆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 ◆大设备单位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
比小设备要低 ◆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
3、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原因 主要是管理问题
4、规模经济性分析对企业的启示 (1)正确处理规模效益与品种效益的关系 (2)防治大企业病
实践训练
1、课堂讨论 企业规模是否越大越好?
2、结合实际,撰写一篇“如何预防大企业 病”的论文(不少于1500字)。
三、成本决策分析
(一)管理决策中的成本概念 1、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是指在会计帐目上反映出 来的企业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
若 MC<AVC,AVC处于下降阶段; MC>AVC,AVC处于上升阶段。
同理:
若 MC<AC,AC处于下降阶段; MC>AC,AC处于上升阶段。
3、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随着产量 的增加,成本开始时逐渐下降,当成本 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产量成本反 而会大幅度地上升。
(四)长期成本函数
第三阶段: 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 均呈下降趋势 管理重点:减少要素投入量
生产三阶段原理对管理 的启示: ◆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 ◆投入要素之间必须保持合理比例关系 ◆管理决策必须面向整体、面向未来
4、单一可变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 ◈边际产量收入: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可
(2)等成本曲线。等成本曲线是指在这条 曲线上,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方式,都不 会使总成本发生变化。
2、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如果只有两种投入要素,又已知等产量曲 线与等成本曲线,就可以用图解法来找最 优的投入要素组合。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相切点,就是投 入要素的最优组合点。
3、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确定 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般原则是:在 多种投人要素相结合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 下,当各种投入要素每增加1元所增加的产 量都相等时,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比 例为最优。其数学表达式为:
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开始时会使产量增加,当产量增加到一定 程度后,在增加该要素的投入量,产量反 而下降。 特别注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假设前提: ◆技术不变 ◆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 问题思考:请举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实例
3、生产三阶段理论
产 量
TP
第一阶段 (管“量”区)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1:21:30 01:21:3 001:21 11/3/20 20 1:21:30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301:21:3001 :21Nov -203-N ov-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1:21:3001 :21:300 1:21Tu esday , November 03, 2020
2、长期平均成本(LAC)
长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总成本除以产 量:LAC=LTC/Q。如果已知长期总成 本曲线,就不难画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3、长期边际成本(LMC)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表示,增加一个单 位产量时所增加的长期成本。即LMC= △LTC/△Q
四、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的应用
(一)生产函数与技术贡献的测定 1、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如下:
只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是可变的,其 它投入要素的数量不变。所以短期生产 函数又称作单变量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主要研究产出量与投入 的变动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单一可 变要素的最佳投入量。
2、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是指企业在此期间内,
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都可能发生变化, 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要素。所以长期生产 函数又称作多变量生产函数。
C=f(Q) 式中:C为成本,Q为产量 1、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
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存在紧密的联系。成本 函数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函数和投入要素的价格。 生产函数表明投入与产量之间的技术关系。这 种技术关系与投入要素的价格相结合,就决定 了产品的成本函数。
◈若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收益不变,即产量 的变化与投入量的变化成正比关系,那 么,它的成本函数是:总成本和产量之 间也是正比关系。
5、边际成本与总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
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的成本带来的 变化。
总成本:就是企业支付的总费用。
6、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 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 的成本。
(二)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是反映产品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变 化关系。用数学表达为:
长期生产函数主要研究产出量与所有 投入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以确定多种 要素之间的最优组合。
(二)单一可变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 (l)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 (2)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关系 (3)平均产量与总产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