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阶段特征: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历史年代阶段特征
![历史年代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a3deeba168884868762d6ed.png)
古代中国1、先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阶段特征:先是指我国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阶段特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汉文化作为先文化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阶段特征: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流,出现融合的局面。
江南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阶段特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
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5、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阶段特征: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
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6、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阶段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因素产生。
明清文化异彩纷呈。
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
近代中国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世界:工业革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含解析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世界:工业革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2dfe0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0.png)
工业革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前(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 【阶段特征】1.经济方面(1)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使资产阶级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开展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
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政治方面: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近代代议制民主的演变。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文化方面(1)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神创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2)两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开始后自由主义思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文学艺术取得新的成就。
【主要表现】一、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
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处在封建统治下的国家结束专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二是既要摆脱封建专制,又要为民族统一、独立振兴而斗争,如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等;三是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要进一步调整上层建筑,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国七月革命、美国内战等。
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工人运动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相继发生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
(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1.主要发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
第1讲+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bec07b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a.png)
第一讲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春秋战国时期(前8世纪—前3世纪)1.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2. 具体表现(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宗法分封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2) 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3) 文化上: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
(4) 阶级上:士阶层的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兴起。
(5) 社会关系上: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
3. 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明末清初(16—18世纪)1. 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2. 具体表现(1) 政治上: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形成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 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政府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3) 文化上:文化专制、理学统治禁锢思想;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早期民主思潮;出现总结性的科学巨著;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明显,呈现出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 阶级关系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5) 外交上:政府实行“海禁”“闭关自守”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同时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西方殖民活动影响了海疆。
3. 转型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19世纪中期)1.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cb72b29bcd126fff7050b46.png)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启动:(1840—1912)【阶段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全面展开。
政治:(1)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与反动势力的勾结。
史实:(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先进的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殖民侵略,追求民主富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史实:经济和阶级:工业化,市场化:列强侵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更多商品化,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阶级出现并发展。
史实:思想:民主化、科学化:中国人将救灭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相结合,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经历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史实:生活:19世纪中期,伴随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史实: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2~1927)【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
资产阶级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政治:民族危机继续加深;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史实:(1)民族危机加深:一战爆发,与日本签《二十一条》;袁世凯北洋政府独裁卖国;思想上复古尊孔;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山东权益出让给日本。
(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A民族资产阶级: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近代史的时段特征
![中国近代史的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99dcd024a7302768e99397c.png)
经济上
思想上
(1)地主阶级开明派:林、魏提出“师夷长技以制 夷”,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第一步。 (2)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持原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掀起洋务运动,但仅停留在对西方器物层面的学习上。 (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 政治主张,把中国人向西方的学习提升到政治制度层 面。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阶段特征】
甲午战争后,巨大的民族危机震醒了中 华民族。觉醒、探索构成了1895—1919年中国 历史的主旋律。这一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完成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 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发展深化;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 主主义革命转变。
土地革 命时期
(1927~ 1937)
(1)新道路的开辟: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找打 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 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2)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和民 族资本都得到较快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一定物质基础。 (3)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局部侵华,国内主要矛盾逐渐 由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向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民族矛盾转化。
【主要表现】
政治上
(1)深重的民族危机:1895年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 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次年 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两半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2)义和团运动:一场旧式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过多盲目的排外性对中国的近代 化毫无益处,甚至阻碍了正常的近代化历程。 (3)从帝制到共和制的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体制的中华民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实现了从帝制向共和制的历史性巨变。此后,孙中 山为维护共和政体进行不断奋斗,最终走向国共合作的道路。 (1)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争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 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的建立鼓舞资产阶级,1912—1919 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迎来“短暂春天”。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领导了一系列新型的革命斗争,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1)资产阶级维新派:甲午战争登上历史舞台,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大力宣传维新 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中国政治民主化由此开端。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 放的潮流。 (2)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美式资 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3)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发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 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 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共的 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历史二轮总结专题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历史二轮总结专题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d1587c7aa00b52acfc7cadf.png)
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引起了思想领域的重大历史变革。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精神枷锁,人文主义思
潮兴起,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得以发展。
三、政治:
1、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教会的专制受到严重冲击。
2、由于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早期反封建的斗争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1775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87宪法共和制的确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阶段特征】
14—16世纪——工业文明兴起
一、经济:
1、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发展,人类开始由农业文明向
工业文明迈进。
2、新航路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并打破了世
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全球化开始。
专题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工业文明兴起和发展(14——18世纪末)
二、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全面扩展(18世纪末——20世纪初)
工业文明:
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
其主要特征为:
经济上: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
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
思想文化:思想解放、自由化、理性化、教育普及、文化多元。
3、资本主义弊端的逐渐暴露,一些思想家和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资本主义的方案。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诞生。
三、政治:
1、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和完善。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9世纪中—20世纪初——工业文明全面扩展
两大主题:
现代化:农业——工业
高考历史世界史各阶段特征汇总!附历史复习法
![高考历史世界史各阶段特征汇总!附历史复习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4d8d96580216fc710afd7c.png)
西方文明的源头【阶段特征】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机构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给后世以借鉴,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而在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则独树一帜,构成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制制度的法律基础。
文化: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
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
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向工业文明迈进(公元 14 世纪——16 世纪末)【阶段特征】经济: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亚非美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
政治:14、15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
第二阶段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公元 17 世纪——18 世纪末)【阶段特征】思想: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同时,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
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新兴的美国开创了政治新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政治:17、18 世纪,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开展了反对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
首先,英国爆发了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扩展(18 世纪末——19 世纪中后期)【阶段特征】经济:18 世纪下半叶,英国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引发了工业革命。
18 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向西欧和美洲的一些国家扩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5857f6c8d376eeaeaa317d.png)
重点透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 文主义的含义
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 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 造者和主人;批判神性和神权的 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重点透析——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转 型的影响
马克思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是资产 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 的武器制造逐渐居于领先地位,同时促进了采矿 业和金属业的迅速发展。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 的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证, 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 扩张提供了条件。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便 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成为新教传播的工具,对 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作用。总之,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有力推动了 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 (17世纪~18世纪末)
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重点透析 经典题例 拓展精练
阶段特征——17世纪~18世纪末
17、18世纪,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 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开展了反对封建专制 (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首先,英 国爆发了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为资产阶级 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也为启蒙运动的 兴起提供了土壤。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 代科学的形成。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 一套政治构想。在启蒙运动的指导下,新兴的美 国开创了政治新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专制统 治和等级制度。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 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重点透析——英国《权利法案》、美国 《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的共同 历史作用。
开启了现代法制社会的先河,在 推动人类社会由君主专制转向民 主政治、由人治转向法治起了重 要的历史作用。
(完整版)世界近代史分期
![(完整版)世界近代史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e6307c564431b90d6c85c777.png)
经济:“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 展;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思想: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 动)。
世界现代史 第一阶段:1914----1945
两次世界大战下的世界 第二阶段:1945----1991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2)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政治(1)德国的统一和普法战争的爆发
美国的独立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文化(1)浪漫主义 (2)批判现实主义 (3)进化论的形成
中
国
政治: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逐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1)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 代企业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走向多极化的世界
阶段特征:
政治
世界
(1)两次世界大战;
(2)出现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
(3)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由盛转衰。 (经4济)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1)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
(2)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3)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近代史分期
第一阶段
1、时间:14世纪至16世纪
2、阶段特征:转型时期①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 渡②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③孤立走向联
3、重大历史事件:欧洲 世界 中国
欧洲
(1)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化:近代科学的兴起、文学艺术的发展
(2)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新航路的开辟
(3)政治: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宗教改革
第三阶段
1、时间:1765年至1870年(18世纪末至19世纪70年代) 2、阶段特征:工业文明的确立和扩展 3、重大历史事件:
中外历史各阶段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各阶段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86b5f90caaedd3382c4d3e5.png)
中外重要历史阶段历史阶段特点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不一样期间和每个期间的不一样阶段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文化、阶级关系、国际关系等领域表现出的带有广泛性的基本特点,它尤如一个坐标轴,纵坐标规定着历史事物的前后联系,涵盖了原由与结果、继承与发展、联系与区其他范围,横坐标规定着事物的向联系,包括着共性与个性、实质与现象、广泛与特别等历史范围,每一个历史因子都可置于这一坐标轴长进行胸怀,每个交汇点都负载着时代给予的深刻烙印。
掌握了阶段特点,就意味着建立起了线索清楚、有条有理、宏观立体的历史知识构造。
高中历史以专题的形式编排,人为割裂了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联系,致使高中学生通史意识单薄。
而高考着重观察学生的通史意识,现将高中试题中常常出现的重要历史阶段概括以下。
1、公元前8 世纪—公元前 3 世纪的中西方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期间考点政治宗法制及分封制的崩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经济铁器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及小农经济确实立思想文化百花怒放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诗经楚辞战国司南阶段特点总特点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期间,大动乱、大改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期间宗法制及分封制崩溃,各诸侯国进行称霸争雄及社会改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
政治经济开始进入“铁器时代”,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确定,小农经济开始占主导地位“百花怒放”场面,科技、文学、艺术获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文化文化顶峰,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西方处于古希腊罗马期间考点( 1)雅典民主政治政治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意义(2)罗马法:罗马法的内容与作用思想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 1)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的思想主张(2)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阶段特点西方文明的源泉总特点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泉,古代罗马形成欧洲最早较为齐备的法政治律系统,不单维系了统治并且对近现代西方的法律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界历史阶段特征
![世界历史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d3dac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3.png)
世界历史阶段特征人类历史的演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特征。
从人类的出现到今天,可以将世界历史划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和标志性事件。
本文将从古代文明的形成到现代全球化的特征,概述世界历史的阶段特征。
1. 古代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类逐渐进入农业社会,开始定居并形成了最早的文明。
古代文明的特征是城市化、农业的发展、制度的建立和知识的积累。
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的出现,奠定了人类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体系。
2. 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与宗教影响中世纪是指从古代文明崩溃到现代社会开始之间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农业经济的主导、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以及宗教的统治。
封建社会中的贵族阶层控制着土地和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封建等级制度。
同时,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欧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宗教信仰对社会生活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近代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近代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工业化社会。
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机械生产的兴起和大规模工厂的建立,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同时,工业革命也催生了帝国主义的浪潮,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和殖民扩张,控制了世界上广大的领土和资源。
4. 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重构20世纪是战争频发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多极世界格局,联合国的成立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导致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紧张。
5. 当代全球化与科技革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
当代世界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流动。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和移民流动日益增加,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综上所述,世界历史经历了古代文明、中世纪封建社会、近代工业革命、世界大战到当代全球化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标志性事件。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历程(一)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历程(一)](https://img.taocdn.com/s3/m/6f9562f87c1cfad6195fa789.png)
6、概况: 阶段 人物
但丁
作品
《神曲》
国籍
地位
文艺复兴先驱
人性的反 映
肯定人的欲 望和歌颂自 然的人性
开始
彼得 拉克 薄伽丘
《歌集》
意 大 利
人文主义之父
《十日谈》
欧洲短篇小说之父 歌颂了仁爱, 提升了人性的 高尚与尊严
扩展
莎士比 亚
《哈姆雷 特》
英国 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
7、评价: 1)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6世纪)读本P28
经济、政治、思想
2、过程与内容: ⑴、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揭开序幕)(思想主张及作用) ⑵、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⑶、英国的宗教改革 3.性质及实质: 4.作用: ①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传播 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⑴背景: 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⑵内容:批判封建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⑶形式: 借助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
借助复兴基督教的原始教义 ⑷影响: ①打击了封建势力和天主教神学的统治
都向古代寻求 和吸取养料
②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西方人文精神 的发展,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上准备 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工业文明: 1.概念: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 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 2.特征:
工业化(经济)、城市化(社会生活)、法制化和民主化 (政治)、教育普及、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增长
【内容总论】 1.从文明史观: 世界近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向工业文明迈进(14世纪-16世纪末) 第二阶段 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17世纪-18世纪末) 第四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c88e9c32cc58bd63186bded.png)
二、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年)是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 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1.政治上: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 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 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 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 学精神,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社会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 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五、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 共存与竞争 二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
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 的变革。
1.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 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给世界和平与安宁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2.经济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文化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第三次科 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工作和价值观。
三、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及 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00~1918年)
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
1.政治上: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 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 起,都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2.经济上: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 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3.文化艺术领域: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 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 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地球历史的四个阶段的特征
![地球历史的四个阶段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f344d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9.png)
地球历史的四个阶段的特征地球历史可以被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原始时代、古代、中世纪和现代。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重要的事件,下面将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
1.原始时代(公元前5000万年-公元前3000年)原始时代是地球历史的最早时期,这个阶段发生在公元前5000万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
这是地球上生命开始出现的时代。
以下是原始时代的特征:1.1生命起源和进化:原始时代见证了地球上第一批生命的出现,包括单细胞生物和初级多细胞生物。
这些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和进化适应了地球上各种环境。
1.2地壳运动:原始时代地壳运动频繁,大陆板块的形成和分裂,造成了地球表面的地貌变化,例如山脉和火山的形成。
1.3气候变化:原始时代的气候多样且频繁变化。
从地球上最早的冰期到温暖而潮湿的气候,环境的变化影响了生命的进化。
1.4人类的出现:在原始时代晚期,智人类的进化使得人类出现在地球上。
这标志着下一个时代的开端。
2.古代(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古代是地球历史的第二个时期,该时期发生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76年之间。
这个时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以下是古代的特征:2.1农业革命:在古代早期,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从而实现了农业的定居生活,人们逐渐转变为农耕社会。
2.2城市文明的兴起:古代的时期也是城市文明的兴起时期。
城市的建立和组织使人口的增长和劳动专业化成为可能,形成了强大且复杂的社会和政治组织。
2.3帝国的崛起和衰落:在古代中期和晚期,许多大型帝国涌现,如埃及、巴比伦、希腊和罗马帝国等。
这些帝国在政治、文化和军事方面达到了巅峰,但最终崩溃和衰落。
2.4文明间的交流:古代时期也是各大文明之间交流和影响的时期。
例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通过贸易和传播知识。
3.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92年)中世纪是地球历史的第三个时期,发生在公元476年到公元1492年之间。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三世界史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三世界史](https://img.taocdn.com/s3/m/127b3af8d15abe23492f4d19.png)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模块三、世界文明:民主政治演进,资本主义发展,多极化、全球化交相辉映单元九: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制度及人文精神的起源(欧洲奴隶社会阶段)阶段特征: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1、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经济上:海外贸易和奴隶制工商业发达(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思想文化上:古希腊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单元十:工场手工业时期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阶段特征: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18世纪中后期)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
1500年前后,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社会,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
1、政治上:在荷英美法等国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西葡荷英法等欧洲国家加紧殖民扩张,相互间展开殖民争霸战争,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2、经济上: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西欧国家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发起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并得到发展(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近代文艺的繁荣(如文艺复兴中的文艺)。
单元十一: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阶段特征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指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纵深发展。
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105d7500740be1e650e9a52.png)
缓慢,美德后来居上,俄日经济也得到充分发展。
(2)资产阶级代议制成熟和完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 年)
(3)在科技领域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和方式。
(4)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帝国主义列强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形
资本主义兴起;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家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
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
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A
15
(4)生物进化论影响深远;工业革命中不断涌现出新的科技成果。 (5)文学艺术领域,19 世纪初,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 景下,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19 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的社会矛盾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贝多芬将古典音乐推向 新的高峰又开创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19 世纪 70 年代印象派 绘画产生。
A
5
3.主题:(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3)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
①经济上: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
②政治上: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
③思想上: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
(4)按近代化经营模式,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国
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资产阶 文 级革命的发展,也推动了近代 化 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的产生与
发展
(2)1848年,《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
世界近代史的时段特征
![世界近代史的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397a2025f0e7cd184253699.png)
思想上
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 动相继发生
科技文化
资产阶级代议 资本主义世界市 制民主政治逐 场的雏形和拓展 步确立
(1)1500年前后新 航路开辟成为世界 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 对孤立的状态,日 益连成一体。欧、 亚、非经济联系进 一步增强。出现以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 市场雏形。加速封 建制度的解体,促 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1)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 (1)达尔文进化 善。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君主立 论、爱因斯坦相 宪制趋向成熟;1871年德意志德国 对论、普朗克量 宪法颁布,确立君主立宪制;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 子理论,是这一 和政体在法国确立。(2)工人运动 时期科技发展的 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共 重要表现。(2) 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浪漫主义文学、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 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建立了人 现实主义文学成 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 为主要形式。(3) 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3)落 音乐美术佳作不 后国家的改革。中国洋务运动、埃 断。(4)电影、 及阿里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俄国 电视在很大程度 1861年农奴制改革,顺应了工业文 明的发展趋势,推动了本国的近代 上改变了人们的 化。 生活。
制政体。 了重大影响。
(2) 新古 典主 义美 术诞 生。
二、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20世纪初)
【阶段特征】 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 向纵深发展,欧美一些先进国家先后确立了 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出现和逐步扩展, 工业文明时代到来。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 革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 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 工业文明时代向纵深方向发展。
世界史阶段特征【提纲】
![世界史阶段特征【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974b09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2.png)
世界史阶段特征中古时期(5—15世纪)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取得进步。
拜占庭一度强大;俄罗斯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大学得以发展,但基督教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中古亚洲,伊斯兰文明影响下的阿拉伯人通过扩张建立的大帝国,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影响的中古时期印度先后建立了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
古代日本和朝鲜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圈”的组成部分。
3.中古非洲随着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东非出现了一系列国家,西非的马里和桑海一度强大。
中美洲、南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中世纪末及资本主义发展早期1.政治:①欧洲处于天主教会神权统治之下,教权高于王权;②新兴资产阶级形成,但力量尚弱;③早期反封建斗争往往披着宗教外衣;④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时代开始;⑤殖民争霸战争连绵不断;⑥宗教改革后新教国家增多,各国王权影响扩大。
2.经济:①十四、十五世纪,意大利出现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②欧洲进入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致力于殖民扩张与掠夺③新航路开辟后,国际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④世界走向会合,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形成,并逐渐得到拓展⑤西欧各国重商主义政策盛行⑥欧洲出现“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3.文化:①神学世界观处于统治地位,但逐渐受到严重冲击;②欧洲经历多次思想解放运动,逐渐形成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的社会风气;③文艺复兴逐渐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人文主义思潮兴起;④宗教改革席卷欧洲,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⑤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并取得进展;⑥科学与宗教的分歧与斗争逐渐加剧。
启蒙运动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1.政治:①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摆脱教权与王权的愿望日益强烈;②欧美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③资产阶级代议制开始在少数国家逐步确立;④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⑤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逐渐胜出。
第五讲: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
![第五讲: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3ed5d68a5e9856a57126024.png)
第二阶段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7-18世纪中期)工场手工业时期-现代化起步--
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时期
㈠核心内容:构想、构建理性王国,革命时代, 科学诞生。
㈡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制度矛盾尖锐,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
政治: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 17-18世纪),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40-1689年)、 美国独立战争和共和制的确立(1775-1787 年)、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4年) 工 业资产阶级还未真正掌权,处于劣势,世 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
2、以现代化主题,
西方的现代化历程
思想领域:首先获得了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 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化,最终完成了现代化历程。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 创新,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 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
(行政权 部分立权,财政权)
内
阁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形式任命 君主
负 责
组多 阁数
任 命
下院
选 举
选
组成议会 (权力中心 行政监督权 立法权)
上院
(贵族世袭)
民
司 法独 立
(司法权)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虚 君
二、世界近代史通史结构 (一)内容总论 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经历了四个 阶段: 15、16世纪: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17、18世纪: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 19世纪:是工业文明时代确立和扩展的世纪。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文明进一步深化。 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 融合,共同推动了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 治
经 济 科 技 文 化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初步建立,社会主 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
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 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 艺术、电影等艺术形式出现了新的成就。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1.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方文明 阶段特征: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6世纪前后—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 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政 治
经 济 思 想 文 化
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 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 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近代科技的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 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2.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 阶段特征: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 主义的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