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概况
重点与难点
1.掌握班级和班主任的概念,知道什么是班级和什么是班主任。
2.掌握班级团体的特征,会用班级团体特征分析一个班级是不是形成了班级团体。
3.掌握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在实践中能够判断哪些工作是班主任的职责。
【理论概要】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成长的主要教育空间。班主任制度诞生后,无论从事实上还是从制度上,班主任都是班级的核心管理者。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其他科任教师对班级管理的职责和义务,但是相比之下,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更全面、更持续、更细致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本专题将对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进行基本介绍,包括班级的概念演变,班级管理的意义;国内外班主任制度的发展、我国班主任的角色价值、工作内容和我国班主任面临的困境几个方面。
一、班级的演变
近代意义上的班级是近代教育发展的产物。班级之所以产生于西方近代学校教育实践之中其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两种力量在班级这一教学组织的产生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宗教组织传播教义实践的推动。由于宗教传播的需要,17世纪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首先使用了班级授课的方式传播宗教。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才的生产知识和能力普遍提高提出了客观要求。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规模培养生产所需要的人才,而传统的教育难以满足规模化培养人才的需求。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量对班级组织的出现和之后的制度化具有重要作用。班级这个概念最早见诸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57)。17世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将儿童按年龄划分为六个班级,分别为各班级配备适合的教科书,并提出了与这些教科书相应的教学方法。
但是教育传统的力量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班级组织在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更多受到19世纪初在英国出现的“导生制”的影响。“导生制”的基础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同时进行教育。系统性地开设科目,编制班级。除教师之外,还配备“导生”,由他们在教师指导下从事低年级学生的教学与管理。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近代国家教育的发展,班级制度才逐渐取代以往的个别教学,成为一种主流的教育形式。1862年,
北京京师同文馆开启我国班级授课制度的实践,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之后,班级授课制才在全国推广。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发展,许多教育理论家对班级组织都进行过论述和研究,赫尔巴特和凯洛夫在发展和完善班级组织的相关理论方面是重要代表人物,他们为班级组织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班级的特征
班级作为同龄儿童的学习组织,首先是一个群体。但是,班级群体又与普通群体意义上的团体有很大区别。根据学者的研究,其具体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班级的制度化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中对班级组织有着制度支持和制度限定,班级是一个高度制度化的存在。当一个孩子提到班级,我们首先会问你是哪个年级哪个班级的。然后我们就会知道他大体的年龄、学习的内容。
我们基于班级对孩子情况所做的推断,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好班级是高度制度化的,容易找到制度依据。我推算孩子年龄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尽管许多人可能会说,我们推算孩子年龄时没有想到教育法。其实这不过是法律的常期执行使人们把这个规定当成常识以至于不知道它的出处而已。但当你想送一个五岁的孩子入学时,你可能会更直接地体验到班级年龄的制度化限制。
宏观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对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评价方式做出宏观规定的同时,会通过更具体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对处于特定年级的班级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做出明确规定,进一步细化对班级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具体规定。
(二)班级的稳定性
班级是一个组织,不会经常改变,也不能频繁变动,具有相对稳定性。也正是这样,家长往往把分班看成一个大事。班级组织之所以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首先是由班级组织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班级,不是由几个学生拼凑到一起的松散团体。班级应该有相对完整的组织机构,有相对完善的职能,而相对完整的组织机构的具备和相对完善的职能的发挥都是以班级的稳定性为前提的,稳定性是班级的内在规定性,没有稳定性就很难称得上是一个班级集体。
之所以保持班级组织的相对稳定性,是因为班级组织需要稳定。无论从教育发展史看,还是从教育现实教育实践看,建设班级组织的实践从来都不是为建立班级而建立班级。班级对学生个体而言是一个教育空间,这个教育空间要具有教育意义和教育氛围。班级的相对稳定性能够保证教师对这个班级的整体认知,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班级的相对稳定性也便于学生对这个班级产生认同,有利于学生互动交流的学习需要、心理发展需要和社会性发展需要。
(三)班级的适应性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适应是个体对生活环境变化的调整。从教育学意义上讲,适应是个体对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调适。教育学意义上的适应,不仅研究个体被动的适应,也强调适应的积极的教育意义。学生适应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首先包括他们对班级、教育和社会的相关行为规则的熟悉和遵守,在熟悉和遵守班级、学校和社会的行为规则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或在教师以及其他成人帮助下了解班级、学校和社会的行为规则及其遵守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价值,逐渐接受价值教育,这是学生社会化的第一步。
当然,在适应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对孩子的引导,变被动机械适应为主动适应,变强制性要求的适应教育为主动引导性的适应教育。要引导孩子认识规则,理解规则,遵守规则,反思规则,最终创新性地完善规则。同时,在适应中,要克服学生的极端利己主义倾向,培养孩子的基本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不仅要孩子看到法律法规和规则对自己行为的限制,也要认识到法律法规和规则对自己的基本权利的保护。
(四)班级的教育性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建立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班级的教育性就是时刻以学生的发展为工作出发点,时刻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班级是学生发展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班级环境中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都是班级的教育意图的物质体现。
班级文化环境,是班级主流的信念、价值观以及班级愿景的复合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班风。虽然与班级物质环境一样,班级文化环境同属于隐性课程建设的内容,但是班级文化对个体影响的力度更大。当班风与个体的行为方向矛盾时,个体会发现做什么事情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班风良好会对个别个体的不良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如果班风不好也会对个体的良好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五)班级的人本化
班级建设的关注对象是学生,班级建设应该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为本位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理解。从群体特征上讲,班级建设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社区特征。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年龄基本相当,具有基本相同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考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