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单元知识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及易错题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及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af2ee859eef8c75ebfb3c5.png)
第一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第二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时、分单位间的进率易和其他单位间的进率混淆。
误区点拨:(1)根据已有经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是10或100,受已有经验的影响,认为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或100。
(2)时、分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60。
易错点2:表示时间时,格式错误。
误区点拨:(1)两种方法表示时间,在分是一位数时,容易在“分”前漏写0。
例如,表示3时零5分时,在冒号后面直接写5,如:3:5。
(2)时间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汉字描述,如3时零5分,几时就在“时”前写几,多少分就在“分”前写多少;另一种是用数字表示,如3:15,前面是时,后面是分,分是两位数,如果小于10时,几分,就在后面一位写几,前面的0不能省略。
如3时零5分,可以写作:3:05。
第三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方向混淆。
误区点拨:(1)根据方向标来确定平面图的方向,平面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制成的。
(2)东和南之间是东南,东和北之间是东北,西和南之间是西南,西和北之间是西北。
东南和西北相对,东北和西南相对。
易错点2:观测点不清。
误区点拨:(1)辨别方向时找准观测点是关键,因为物体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如:①甲在乙的哪一面,是以乙作为观测点。
②甲的哪一面是乙,是以甲作为观测点。
(2)观测的位置不同,观测点也会变化,要灵活找准观测点。
易错集锦易错点1:计算结果出错。
误区点拨:(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会出现由于乘法口诀掌握不熟练而使商变大或变小,余数变大等错误。
(2)要熟记乘法口诀。
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应小于被除数,而且最接近被除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当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说明商小了,可以把商再调大。
易错点2: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误区点拨:(1)有余数的除法,在把被除数平均分时,要一直分到剩下的部分不够再分为止。
(2)余数要比除数小。
易错点3:忘写余数或忽略余数。
误区点拨:(1)由于初步接触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会忘写余数或忽略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
![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8df01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9.png)
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嘿,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有余数的除法啦!这可是数学里超级有趣的一部分哦!你看呀,就像分糖果一样,把一堆糖果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有时候会正好分完,一点儿不剩,这就没余数啦。
但有时候呢,分完了小朋友,还会剩下几颗糖果,这剩下的就是余数啦!比如说,有 10 颗糖果要分给 3 个小朋友,每人分 3 颗,还剩下 1 颗,这 1 颗就是余数呀。
那这余数有啥用呢?用处可大啦!它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分东西的情况呢。
有余数的除法就像是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比如说,一家人去旅游,坐汽车,一辆车能坐几个人,最后可能会剩下几个人坐不下,这和有余数的除法不是很像吗?再想想,我们排队的时候,每排站几个人,最后也可能会多出来几个人站不下一排呀。
那怎么算有余数的除法呢?这就像搭积木一样,要一层一层地来。
先看被除数里有几个除数,这就是能分出去的整份数,然后剩下的就是余数啦。
可别小瞧这个余数哦,它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呢。
比如通过余数,我们可以知道分东西有没有分完,还缺多少才能再分一份。
而且哦,余数还有一些小秘密呢!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哟,要是比除数大,那可就不对啦!这就好比你只有 3 个苹果,却要分给 4 个人,怎么分都不够呀,对不对?小朋友们,想想看,要是没有余数,那世界是不是少了很多乐趣呀?就像每天都吃一样的饭菜,多没意思呀。
有余数的除法就像是给数学加了点调料,让它变得更有味道啦!在做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哦,别把余数弄丢啦,也别把它算错啦。
就像你找宝藏一样,要小心翼翼地找到那个正确的答案。
学会了有余数的除法,以后遇到很多问题都能轻松解决啦!你可以算算自己的零花钱能买几个喜欢的小玩具,还剩多少钱。
或者和小伙伴们玩游戏的时候,也能用上呢!总之呀,有余数的除法虽然有点小复杂,但只要你用心去学,就一定能学会,还能发现它的好多好多乐趣呢!加油吧,小朋友们!。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81702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5.png)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理解除法中余数的概念。
2. 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3. 能够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当一个数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产生的余数叫做余数。
2.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被除数= 除数×商+ 余数3. 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学会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2.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中余数的概念。
3. 示范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4.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相互交流心得。
6.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和算式。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运算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在课堂中进行多次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观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算式的应用情况。
2.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在小组合作环节,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效果,评估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如烹饪时食材的分配等。
2. 设计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让学生进行口算和笔算练习。
3. 让学生总结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并以作文或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分享。
有余数的除法,总结
![有余数的除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4a4502e581b6bd97f19ea73.png)
有余数的除法,总结有余数的除法归纳总结1.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还有剩余,这个过程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其中不够再分而剩余的数就是余数。
2.有余数的除法横式中有四个数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其中商和余数两部分是算式的结果。
3.除法竖式计算步骤:1 写竖式除号2 写被除数和除数3 写商4 写商与除数的积5 写余数4.竖式要注意数位对齐。
5.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
6.余数一定都比除数小。
7.解应用题时,要注意“商”和“余数”两数的单位,余数的单位与被除数相同,最后要写回答问题。
8.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商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第65课时:第六单元单元小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并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有余数的除法结合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小黑板、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练习巩固: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17÷2= 31÷5=25÷6=19÷4= 27÷8=19÷5=2、用竖式计算56÷8= 37÷4=50÷7=、导入新课看来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今天我们就来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整理复习,让我们对这一单元的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看到课题你还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有什么疑问吗?请你提出来。
有余数的除法 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优秀6篇)
![有余数的除法 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0d46e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7.png)
有余数的除法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作者爱岗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6篇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详案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篇一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建立余数概念及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教具:实物图及投影片。
学具:11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用竖式计算(两人板演)84=369=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2.卡片口算(与板演同时进行)()里较大能填几?3()<22 4()<37()2<11()5<38(二)学习新课教师谈话:大家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同学们看一看,今天学的笔算除法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1.教学例1出示例1的一幅图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学生动手操作。
(用6个圆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把横式和竖式写在练习本上,并指名板演。
63=2订正时,提问:(1)在被除数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2)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分完了,没有剩余)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如果有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怎样分?分分看。
学生动手操作,用圆片代替梨。
(教师行间指导)提问:(1)出现了什么情况?(每盘放2个,还剩1个)(2)剩下的1个梨,还能再继续分吗?(剩下的1个梨,不能再分)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分的结果是每盘2个,还剩1个。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821d77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6.png)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一、知识点解读1.余数的意义(理解)知识点:平均分时,当被分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时,剩下的部分就是余数。
教学要求:该知识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学生在学习了平均分的基础上,对除法的一次更深刻的研究。
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
有余数的除法要有机地体现与表内除法的联系。
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亲动手操作,比如利用小棒或圆片等学具分一分;或者画一画、圈一圈,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知概念的形成,从而为计算教学做好准备。
2.有余数的除法的读法、写法知识点: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教学要求:在教学本知识点时,首先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也可以联系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直观地得到结果,发现生活中的“余数”,引发学生交流和思考,揭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再拿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观察,边摆边猜测,这样分层次进行,不断强化学生的表象,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相互交流,在比较、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归纳,用表象支撑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点: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操作规则,做到活泼、有序和高效)。
此外,教学该知识点时,要让学生规范其读法,读作:被除数除以除数商几余几。
规范写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要向学生强调要在商的后面点6个小圆点再写余数。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31db48002020740be1e9bc4.png)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金沙县第四小学夏永权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还有剩余,这个过程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其中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笔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商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写在除号的上面。
用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积,所得的差为余数,余数与上面的数位对齐,写在横线的下面。
4、除号是厂记心间,被在里面除在外。
上商数位要对齐,积要写在被下边。
余数要比除数小,余除关系要记牢。
第二单元时、分、秒一、认识时、分1、钟面上有12个数,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稍长稍细的针是分针,最细最长的针是秒针。
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电子表的显示屏上有个“:”,它两边的数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的右边显示的是“00”时,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走1圈就是12小时;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走1大格就是5分,走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走1圈就是60分,分针走一圈时针刚好走1大格。
1时=60分。
4、指针兄弟来赛跑,顶端12是起点。
大哥时针慢吞吞,分针腿长跑得快。
分针跑了1大圈,大哥慢慢挪一步。
二、认识几时几分1、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就是几(较小数)时多,分针指向从12数起的第几小格就是几分。
2、分针不是指向12,就不是整时,而是几时几分。
认、读几时几分时,顺着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从12起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
3、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都可以说成大约几时。
4、当钟面上不满10分时,用文字表示为几时零几分;用符号“:”来表示,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
5、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间几时多。
要问过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差几分和过几分,都说成大约几时。
三、认识秒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6、有余数的除法知识讲解
![6、有余数的除法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a66d680195f312b3169a5d5.png)
仔细观 察除数 和余数, 你发现 了什么?
余数和除数
除数是5, 余数总是1、2、3、4。
余数 < 除数
余数和除数之间 有什么关系呢?
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 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最小是(A)
A4 B7
C6 D2
还有其它的除数吗?
根据算式中的余数,猜一猜,除数 可能是几?最小是几?
÷( 4 )= …… 3 ÷( 9 )= …… 8 ÷( 5 )= …… 4 ÷(13)= …… 12
考考你!
1、在下面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可能是几?
2、在下面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是几? ÷ ( ) = ……5 ÷ ( ) = ……8
3个
2盒
13÷5=2(盒)……3(个) 答:能放2盒,还剩3个。
把20个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3个, 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还剩几个苹果?
20÷3=6(个)……2(个) 答:可以分给6个小朋友,还剩2个苹果。
圈一圈,填一填。
1. 17个 ,2个2个地圈。
2. 23个 ,3个3个地圈。
圈了( )组, 剩下( )个。
读作:28除以6商4余4.
45÷7= 6……3 读作:45除以7商6余3. 78÷8= 9……6 读作:78除以8商9余6.
“余数”的来历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刚刚从猿猴转变成人,他 们以打猎为生.可是猎物常常太少,他们必须把 食物平均分开,否则就会有人饿死.但是在分食 物的时候,人们经常发现:每个人分到相同数量 的食物以后,还会剩下一些,可是这些食物又不 够再分一次,于是这就启发了后来的人们认识到 数学除法运算中的余数。
最新二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知识讲解
![最新二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556e9e3ddccda38376baffc.png)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例1:有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包含除法”有余数)圈一圈(1)列横式:13÷4=3(组)……1(根) 答:可以分成3组,还剩1根。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 4表示每4个分一组; 3表示可以分成3组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1表示分完后还剩下1根小棒。
例2:有12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包含除法”没余数) 圈一圈(1)列横式:13÷4=3(组) 答:可以分成3组。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2表示一共有12根小棒; 4表示每4个分一组; 3表示可以分成3组;4 1 3 13 1 2……(商)……(被除数)……(4乘3的积)……(余数) (除数)…… 4 1 2 03 1 2……(商)……(被除数)……(4乘3的积)(除数)……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例3:有13根小棒,平均分成4组,结果怎样?(“等分除法”有余数) (1)列横式:13÷4=3(根)……1(根) 答:每组3根,还剩1根。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 4表示平均分成4组; 3表示每组3个;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1表示分完后还剩下1根小棒。
例4:有12根小棒,平均分成4组,结果怎样?(“等分除法”没余数) (1)列横式:12÷4=3(根) 答:每组3根。
(2)把上面除法写成竖式,填写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12表示一共有12根小棒; 4表示平均分成4组; 3表示每组3个;12表示已经分掉的12根小棒; 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5a791a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6.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一、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各局部的名称,理解各局部表示的含义。
2、能够比拟熟悉的笔算有余数的除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逐步养成书写工整,计算仔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竖式各局部的含义,以及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局部的含义,以及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20÷430÷624÷635÷7注意:〔1〕被除数、除数和商在竖式中的位置;〔2〕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3〕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必须标准。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计算》教案(三篇)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计算》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36ac7c0740be1e650e9ab3.png)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对除法竖式进一步的学习。
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进行除法的计算。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及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课前活动,复习旧知1.课件出示习题,看谁算的快。
2.卡片上最大能填几。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一)实际操作,感受新知1. 教学例题3。
(1)利用课件演示例3:一共有16根小棒,摆成正方形的形状,能摆几个?(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6根小棒来摆一摆。
(找学生到前面来演示)(3)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列出算式吗?正好分完,没有剩余、(课件演示)16÷4=4(组)(4)加减法都有竖式,除法的竖式会是怎样的?昨天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怎样列竖式,找一名同学上黑板列出来。
并结合学生写的竖式,具体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写竖式要注意什么,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16÷4=4的竖式和各部分的名称.)2.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1)课件演示例2:这里有13根小棒,每四根分一组,可以摆几组呢?(2)动手操作:拿出13根小棒摆一摆。
每4根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根?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找学生到前面来演示摆的结果)(课件演示)(3)认识余数:13里面最多有几个4?这余下的1根不够再分一组,它的名字叫余数(4)尝试列式:13÷4=3(组)……1(根)(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常用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常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94987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e.png)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常用知识点1. 什么是除法?2. 除法中的基本概念: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3. 怎样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4. 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会发生什么?5. 余数是什么呢?有没有余数的除法?6. 除数的整除特性和举例说明。
7. 什么是除法的余数定理?8. 同余定理:怎样将算式转换成可运用的形式。
9. 除数和被除数的奇偶性质的关系和应用。
10. 如何进行长除法运算?1. 什么是除法?除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是指用一个数去除另一个数,求出商和余数的过程。
其中被除数为原数,商为原数和除数的商,余数为原数除以除数后剩下的数。
2. 除法中的基本概念: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被除数:除数与商的乘积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除数:用来除被除数的数。
商: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商。
余数: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余数。
例如计算 8 ÷ 3 ,被除数是 8 ,除数是 3 ,商为 2 ,余数为 2 。
3. 怎样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简单的除法运算可以直接使用手算,将被除数按位从左到右逐步除去除数,得到商和余数。
也可以使用计算器等工具帮助进行。
例如计算 31 ÷ 5 ,被除数中最高位是 3 ,不足 5 ,向后取一位得到 31 ,除数为 5 ,商为 6 ,余数为 1 。
因此结果为 31 ÷5 =6 余 1 。
4. 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会发生什么?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那么商就会是 0 ,余数就会是被除数本身。
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整除特性来进行计算,也可以直接确定结果。
例如计算 3 ÷ 7 ,被除数 3 比除数 7 小,因此商为 0 ,余数为3 。
因此结果为 3 ÷ 7 = 0 余 3 。
5. 余数是什么呢?有没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是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以除数后,得到的余下的数。
有些除数可以整除被除数,如 6 可以整除 18 ,这种情况下余数为 0 ;而有些除数不可以整除被除数,如 5 不能够整除 18 ,这种情况下余数为 3 。
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be6ed7b770bf78a64295446.png)
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单元知识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一、知识点回顾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1.租船问题: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租船问题时,商加1才是最后的结果。
2.周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出现,这样的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解决周期问题时,可以根据题中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易错题总结分析易错点1:余数大于除数【例题1】用竖式计算29÷7 错误答案: 29÷7=3 (8)正确答案: 29÷7=4 (1)错点解析: 此题错在商小了,导致余数8比除数7大了,应该把商加1再除。
规避策略: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易错点2:没有掌握余数表示的意义,不能正确配带单位名称【例题2】有27个苹果,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错误答案:27÷5=5(袋)……2(袋)答:可以装5袋,还剩2个。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ab86ecbe1e650e53ea9953.png)
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归纳: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 、积累正确的试商方法。
3、能用竖式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例题1:写算式如(23个苹果,每人分5个,可以分给4人,还剩3个)()÷()=()人……()个练习1:说出每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17÷5=3......225÷7= 3 (4)()()()()()()()()知识点二:基本的除法算式: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这里回忆: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例题2:“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应用1.()÷()=()……5除数最小是()2.()÷5=()……()余数可能是(),余数最大是()练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
1.35里面最多有()个8;52里面最多有()个8;60里面最多有()个9;20里面最多有()个6。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5<246×()<34()×8<46()×9<7033>()×749>()×83.用竖式计算40÷6=47÷9=72÷8=52÷7=例题3:解决实际问题1.二(1)班有33个人去春游,每辆汽车坐9人,需要几辆这样的汽车?2.每支铅笔3角,2元钱可以买几支,还剩多少钱?练习:1.四月份有30天,是几个星期,还多几天?2.有43个苹果,最少拿出几个后,就正好可以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知识点三:错题分析:易错类型1、列竖式计算错点:①算式上得数忘记写;②得数只写了商,没有写余数;③余数比除数大了。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5篇)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ba231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f.png)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5篇)《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5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学校二班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讨论了正好分完的状况后,再讨论分后还余的状况。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两个大知识点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同学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3、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4、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纳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操作、体验感悟,为了让同学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究新知,我设计了摆小棒的活动,让同学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体验欢乐三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谈话和让同学动手操作,让同学初步感受余数。
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什么叫平均分吗?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2、让同学来分一分小棒。
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7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
在分好后说一说,两次分有什么不同?同学会说出第一次分分完了,第二次怎么分都有一个剩下。
然后告知同学像这种有剩余的状况,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我们就把这种状况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目的让同学明白我们这节课所要掌控的知识点。
〔三〕、实践操作,自主探究1、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6个苹果,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①、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75256ffd1f34693dbef3e17.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练习题一、知识点回顾: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解决问题(1)余数比除数小。
例:43÷7=( )…( ),余数可能是( )或者余数最大是( )(2)至少问题(进一法):商+1例: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
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3)最多问题(去尾法)例: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4)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例:第68页例6.(5)练习十五第8题第11题(特别讲,更要让学生弄懂,很可能会考)二、小试牛刀填一填。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 )一定要比( )小。
2、★★★★★★★★★★★★★★★★★★★★★★★★★★★★(1)把这些★每8个8个的圈,圈()组,还剩()个。
(2)把这些★每6个6个的圈,圈()组,还剩()个。
3、( )里最大能填几?( )×7<36 8×( )<75 42>( )×654>( )×9 4×( )<31 39>( )×54、18朵花平均放在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放( )朵,还剩( )朵。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a652db3186bceb19e8bb74.png)
《有余数的除法》是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有余数的除法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是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及分数小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灵活地掌握试商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商的定位、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小数除以整数》是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认识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一个数除以小数》是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数学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
![数学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f4c187a21614791611285a.png)
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姓名:班级:本单元知识点的重中之重:①余数要比除数小,不能等于或大于。
②余数最小是1,最大是除数减1.③被除数=余数和商的积+余数。
第一单元除法一、基本概念(回顾除法的基本知识)1、平均分的含义:每个人分得一样多,每份分得一样多。
只有平均分的时候才能用除法!2、除法的2种含义:①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个数。
②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个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4÷4=6读作:24除以4等于6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如32÷8=4,32被8除,所以32是被除数,8是除数。
)5、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如27÷3=?,想三()二十七。
6、“求一个数(大数)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用除法计算,用“大数÷小数=倍数”。
【如问18是6的几倍,就是问18里面有几个6,列式为18(大数)÷6(小数)=3.】7、分清使用乘法和除法的问题,当问题是求总数时,用乘法计算;当问题是求份数或每份个数,用除法计算。
8、在题目要求“请你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把物品平均分给……一定强调是平均分!也可提有倍数关系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算式的意义: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或者把(45)每(9)份为一组,可以分成(5)组。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30e884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e.png)
沪教版⼆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汇总江苏版⼆年级:第⼀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1.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当平均分⼀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除数⼩。
3.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4.⽤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法。
在列竖式除法时⼀定要按照书写顺序,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和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写在除号的⾥⾯和外⾯),接着再写商,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最后写余数。
温馨提⽰:在计算商是⼀位数的除法时,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
知识拓展:(1)解决租船问题。
运⽤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租船等问题时,商加1才是最后的答案。
(2)解决周期问题。
解决周期问题时,可以根据题中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必须⽐除数⼩。
2.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时,余数的单位名称要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3.在⽤竖式计算商是⼀位数的除法时,商应写在除数个位的上⾯。
4.在解决“租车(船)”“装载”等问题时,计算后如果有余数,⽤“商+1”求得的结果才是所求问题的答案。
5.在解决“购物”“制作”等有余数的问题时,余下的已经不够再“买”或“做”⼀个,所以商不要加1。
本单元重难点内容: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重点)。
2.理解余数⽐除数⼩的道理(难点)。
3.掌握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重点)。
4.准确判断有余数的除法的商是⼏(难点)。
本单元知识重要考点:1.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4.运⽤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第⼆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余数的除法单元知识》知识结构图
1、有余数除法的读法。
2、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通常问题前半部分找商的单位名称,问题的后半部分找余数的单位名称,但具体找的时候还是要看看商求的物品的量词,剩下物品的量词,有的问题没有问剩余的,如果有余数,答语要主动写完整。
3、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5、解决问题的进一法;解决问题的舍去法。
6、两类拓展题:(1)等量代换;(2)不需要知道总数为多少,只需要根据除数和除数的倍数关系去观察余数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