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童年第十章的读后感5篇
![童年第十章的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a8507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c.png)
童年第十章的读后感5篇童年第十章的读后感篇1读了《童年》这本书,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许多许多。
高尔基那悲惨、令人怜悯的故事,顿时把我吸引住了。
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故事主要写了高尔基童年时的痛苦生活,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小小的心灵因受到许多打击而深深震动。
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保护和支持了阿廖沙”……从而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_的令人窒息的生活,令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和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难历程。
这时,我的鼻子不禁一酸,为高尔基悲惨的童年生活而伤痛。
我依然含着泪水,最终把这个催人下泪的故事看完了……从那个时候起,我心里就暗暗萌生了一个念头:长大以后,要当一个万人景仰的大英雄,把千千万万个像乞丐那样可怜、无家可归的穷人从恶霸的威胁和利用下一个个地拯救出来……慢慢地,慢慢地,这颗种子不知何时从我心里缓缓地萌发了,并且那样的坚固、结实……这时,我的脑子里也随着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如果我是一个市长,那该多好啊!要是真的能实现梦想,我必定救人们于水深火热之中!能把幻想变成现实,那必须是很完美的.我期望自我忽然长大成人,当上了成都市市长,我要尽自我的本事,领导各阶层人民,把成都市建设成为第一的城市。
不再期望有高尔基那童年般的生活。
我相信那时侯的成都市必须更好、更美、更繁荣。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愿望,但我相信凭着自我的努力,这个梦想必须会实现的。
为了能早日实现这个梦想,我要认真刻苦地学习,汲取广博的知识,如同即将冲锋的战士,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童年第十章的读后感篇2《童年》是高尔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文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生活在令人窒息的黑暗天地。
可是,悲惨暗淡的童年并没有让他就此沉沦,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最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童年第十章读书心得(精选8篇)
![童年第十章读书心得(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95f3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c.png)
童年第十章读书心得(精选8篇)童年第十章读书心得【篇1】童年是一个美好的词,代表着无忧无虑,幸福快乐。
可是在高尔基的《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不但难称幸福快乐,甚至十分不幸。
读过这本书后,我不禁为阿廖沙的经历感到辛酸。
他年幼时父母双亡,冷酷暴虐的祖父经常读打他,只爱钱财的两个舅舅冷淡他,表哥萨沙总是捉弄他,除了外祖母以外,几乎没有人关爱他。
外祖母是一个善良、有爱心、能说会道的人。
这样也让阿廖沙感到温暖,为他抚去黑暗。
他的两个舅舅为了争夺财产,总是争吵斗殴。
他们自私自利,冷酷无情,不仅差点害死阿廖沙的父亲,还害死了“小茨冈”。
外祖父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怂恿伙计去偷东西,暗放高利贷,赶走的伙计格里高里,让他成为乞丐……这种成长环境甚至远远比贫困的生活条件恶劣得多。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切并没有吓到阿廖沙,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苦难,他从不轻易掉泪,更不会向命运低头。
这种苦难,反而让他成长为一个勇敢、更坚强、更正直的人。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日子就幸福多了。
我们的生活是快乐的,整天像泡在蜜罐里,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缺少关爱。
在我们的家庭中,很少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也不会发生将无辜折磨致死的可怕事件。
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老师谆谆教导。
放学后,父母会把好吃的给我们吃,我对阿廖沙感到同情,他生活在如此艰辛的环境,而我们却不知足。
因此,我们应满足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打造属于我们的一片蓝天!童年第十章读书心得【篇2】我们的童年,是无比快乐幸福的,有优质的学习教育,有父母贴心的呵护,有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有属于自己的自由,像一只小鸟在蓝天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飞翔,而高尔基笔下的《童年》恰恰相反,阿廖沙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不存在欢乐与自由,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父母的慈祥关爱,但可怜的阿廖沙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实在是让我无比敬佩。
阿廖沙在7岁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去世,与母亲一起住在外祖父的家中。
在那段时间,阿廖沙受到了外祖母的关心与呵护,外祖母讲述的优美童话也陶冶了阿廖沙。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58727e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6.png)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童年》是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通过描写自己的童年生活,展现了一个贫苦家庭孩子的成长历程。
第十章是整部小说的高潮部分,也是作者最为感人的回忆。
在这一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与母亲的最后一次分别,以及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一章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坚强和对生活的渴望,读后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在这一章中,作者高尔基回忆起了自己与母亲最后一次的分别。
母亲因为家庭的贫困而被迫去远方打工,这也意味着作者将要与母亲分离。
在母亲离开之前,作者和母亲一起度过了最后的时光,这段时光充满了温馨和感动。
母亲给作者准备了一些食物和衣物,希望能够在外面照顾好自己。
在母亲离开的那一刻,作者感到了无比的孤独和无助,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自己能否独立生活。
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让人心痛,也让人对作者的坚强和勇敢心生敬意。
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也是这一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母亲离开后,作者时常想起母亲,想起母亲为他所做的一切,也想起母亲对他的期望。
母亲是作者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的离去让作者感到了无比的失落和悲伤。
在这种思念中,作者对母亲的爱和对未来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希望母亲能够在外面过得好。
在这一章中,作者对未来的憧憬也是非常强烈的。
尽管作者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未来的憧憬。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希望能够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这种对未来的憧憬让人感到作者内心的坚强和勇敢,也让人对作者的毅力和决心心生敬意。
通过阅读《童年》第十章,我深切感受到了作者高尔基内心深处的孤独、坚强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一章让我深刻地明白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并让我对作者的坚强和勇敢心生敬意。
在这个物质丰富、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生活中的温暖和感动,而《童年》第十章正是通过作者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这一章让我深刻地明白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也让我对作者的坚强和勇敢心生敬意。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d9fa05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1.png)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哎,说起《童年》这本书,特别是读到第十章那会儿,我心里头那个滋味儿啊,真是五味杂陈,跟打翻了调料罐似的。
这一章,就像是老照片里泛黄的一页,带着点岁月的尘埃,但画面里的故事,却清晰得让人心疼。
记得那会儿,小阿廖沙的日子可真不好过。
他外公家那氛围,简直就像冬天的冰窖,冷得能冻住人心。
大人们一个个板着脸,说话跟吵架似的,动不动就摔盘子砸碗,那声音,听得人心惊胆战。
小阿廖沙呢,就像个夹心饼干里的馅儿,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往哪儿躲。
最让我揪心的,是那些关于小茨冈的片段。
小茨冈啊,他就像是家里的一缕阳光,温暖又明亮。
他力气大,心眼儿好,总爱逗小阿廖沙开心。
可偏偏命运弄人,这么好的一个人,最后却因为一场意外,说走就走了。
读到这儿,我眼泪差点儿没绷住,心里头那个难受啊,就像是自己失去了最好的朋友一样。
还有那些个亲戚们,一个个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却勾心斗角,为了点蝇头小利就能翻脸不认人。
小阿廖沙夹在中间,看得清清楚楚,却无能为力。
这种感受,就像是吃了一口没熟透的柿子,又涩又苦,还咽不下去。
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小阿廖沙的坚强和乐观。
尽管生活给了他这么多的磨难和不幸,他却没有被打倒。
他就像是一棵小草,哪怕长在石头缝里,也要努力向上生长,寻找那一丝阳光。
这种精神,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读着读着,我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儿。
那时候虽然没有小阿廖沙那么苦,但也有一些不开心的时候。
可每次想起小阿廖沙的故事,我就觉得自己的那些烦恼简直不值一提。
人家那么小就能面对那么多困难,我这点小事儿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啊,我觉得《童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也照出了我们内心的脆弱和坚强。
它告诉我们,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光,有希望,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现在回想起来,第十章的那些情节,就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一样。
小茨冈的笑容、大人们的争吵、小阿廖沙的坚强……这些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300字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af3dd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9.png)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300字《童年》主要写了高尔基在童年的不幸遭受, 与外公的贪心、自私,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300字该怎么写的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童年第十章读后感300字, 盼望大家喜爱!童年第十章读后感300字1我经常会翻阅家里的图书。
有一次, 放假的时候, 闲着没事做, 便去找书看。
无意间, 我看到了一本书叫《童年》, 就从书架里拿出来看。
之后我就爱不释手, 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
这本书看到一半, 我感受很深刻。
感受到高尔基一家过得很苦痛。
这本书主要跟我们描述了高尔基幼年丧父, 母亲改嫁。
于是, 高尔基跟着脾气急躁的, 日渐破落的小染坊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时间。
高尔基每天都要受外公的责骂, 每天就只能做家务。
就连小挚友都欺压她, 外婆看了不忍心让高尔基受苦, 但是帮不了他。
看完这本书, 我知道高尔基的童年是很凄惨的。
我和他比起来, 我可是华蜜多了。
我诞生在一个漂亮的城市——梅州。
父母无微不至的照看我, 呵护我, 亲人无比的关爱, 伙伴们一起和我玩, 在山上摘花, 入溪水游戏、追蝴蝶、抓螃蟹还有捡田螺, 玩的快乐极了!我的童年是充溢华蜜和快乐的。
这本书主要让我们知道要好好珍惜此时此刻的生活, 好好学习, 好好工作。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300字2同学们, 你的童年欢乐吗?坚信大多数同学的答复都是:欢乐!但是, 当我读了文学家高尔基的《童年》以后, 深深地陷入了深思, 因为那是时代的多数孩子, 他们的童年都不欢乐。
书中的主子公从小就失去了父母, 在苦难中成长, 受到了各种不同等的待遇和压迫, 但是阿廖沙仍旧坚守本心, 不断的学习和努力, 他经过不断的奋斗, 最终成为了一位有学问的青年。
这是一本关于励志的书籍, 同时也是对沙皇黑暗统治的揭露和批判, 描绘了旧时代的俄国的社会面貌。
通过阅读这本书, 让我们学习到了许多深刻的哲理, 关于对待人生苦难的思索, 关于对待人生方向的探究, 都是可以从中得到启发的。
名著, 自然有其深刻性的一面, 虽然我们往往外表上看到的是一些简洁的刻画和描写, 但背后影射出来的社会本质, 却显露无疑, 这就是大作家的高超之处。
《童年》第十章阅读感想20字左右
![《童年》第十章阅读感想2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988536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d.png)
童年第十章阅读感想《童年》是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通过对自己童年的描述和回忆,展现了贫苦家庭中儿童的成长经历。
第十章是整本书的最后一章,也是作者回忆童年的结束篇章。
在第十章中,作者讲述了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离开家的情景。
他离开了娘亲和家庭,在街头困顿了一夜后,来到一个贵族家庭工作。
在这个家庭中,作者看到了贫富差距的悬殊,看到了贵族们的虚伪和冷漠。
他们生活在富足的环境中,却对贫苦的人们毫不关心。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向读者展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认知。
他对贵族们虚伪的态度产生了怀疑,认为他们并不真正关心贫苦人们的命运。
同时,作者也意识到自己的困境和无助,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社会边缘的人,看到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回忆,作者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他所经历的苦难和挣扎。
这种对贫穷和孤独的刻画,让人感到心酸和无助。
但与此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渴望拥有一份温暖的家庭和真正的友谊,他还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在整本书中,作者以自传的方式展现了一个穷苦家庭儿童的成长经历,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追求,获得了一些帮助和机会,逐渐走出了贫困的生活。
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知识的重要性。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反思了社会的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它展现了一个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和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让我感受到了贫穷和孤独的痛苦。
同时,它也给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
通过阅读《童年》,我深刻地理解了贫富差距对人的影响,以及教育的重要性。
这本书在呈现现实问题的同时,也给了我对未来的希望和勇气。
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奋斗,就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童年》是一本令人感动和振奋人心的书,它让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作者童年的回忆和思考,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坚定。
童年第10章读后感
![童年第10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e8e855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a.png)
童年第10章读后感(原创版3篇)目录(篇1)1.童年第10章概括2.文本主题分析3.写作思路及结构4.写作技巧及语言特色5.童年第10章读后感正文(篇1)1.童年第10章概括《童年》是著名作家高尔基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全书共九章,以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为主线,通过描述他的成长历程,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生活画卷。
第十章是全书的高潮部分,描述了阿廖沙的反抗精神和成长过程。
2.文本主题分析《童年》的主题深刻而广泛,包括人性、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
第十章则集中探讨了儿童的成长过程,展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
通过阿廖沙的成长经历,我们看到了童年的美好与苦涩,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坚强成长。
3.写作思路及结构作者采用了自传体写作手法,以阿廖沙的视角叙述故事,同时穿插了大量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生活细节。
结构上,前半部分描述了阿廖沙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后半部分则深入探讨了阿廖沙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对他的影响。
4.写作技巧及语言特色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将阿廖沙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语言上,作者采用了朴实自然的写作风格,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5.童年第10章读后感读完《童年》第十章,我被阿廖沙的成长历程所感动。
他勇敢地面对家庭和社会现实的压力,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断追求自我成长和进步。
目录(篇2)1.童年第10章读后感2.本文主要讲述了童年第10章的内容和主题3.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分析童年第10章,探讨其主题和意义4.本文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背景介绍、深入分析和结论总结正文(篇2)童年第10章读后感童年第10章是小说中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它讲述了小男孩童年的经历和成长。
本章主题是家庭关系,重点探讨了童年时期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纽带。
通过小男孩童年的视角,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童年第10章读后感
![童年第10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a74f33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f.png)
童年第10章读后感【原创版3篇】篇1 目录1.童年第 10 章的主要内容2.对童年第 10 章的感想3.童年第 10 章对我们的启示篇1正文【童年第 10 章的主要内容】《童年》是高尔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他的童年生活。
第 10 章主要描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和他的祖父在乡间的生活。
在这一章中,阿廖沙的祖父是一个勤劳、善良、智慧的老人,他教会了阿廖沙许多生活的道理和技能。
他们一起劳动,一起嬉笑,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阿廖沙的祖父因为年事已高,身体逐渐衰弱,最终去世。
这对阿廖沙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深感失去亲人的痛苦。
【对童年第 10 章的感想】这一章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祖父对阿廖沙的爱是无私的,他用自己的言行教会了阿廖沙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他们的感情是如此深厚,以至于祖父的去世让阿廖沙感到如此痛苦。
同时,这一章也展示了生活的残酷。
无论你多么不愿意,生老病死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然而,我们也应该像阿廖沙的祖父那样,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用乐观的精神去迎接挑战。
【童年第 10 章对我们的启示】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珍惜亲情,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其次,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用乐观的精神去迎接挑战。
最后,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谢生活给我们的一切,无论是好是坏。
篇2 目录1.童年第 10 章的主要内容2.作者的观点和态度3.对童年第 10 章的读后感想篇2正文《童年》是高尔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他的童年生活。
而第 10 章,是其中最为动人的一章,它描述了主人公阿廖沙父亲去世后的生活。
在这一章中,阿廖沙的父亲离世,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他不再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而是开始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他开始工作,开始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然而,尽管生活艰辛,阿廖沙却从未放弃希望。
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作者通过这一章,展示了一个孩子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如何在生活的重压下保持乐观和希望。
童年第十章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
![童年第十章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1c05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6.png)
童年第十章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童年第十章的读书心得(精选篇1)今年寒假,我读了《童年》这本书。
《童年》是高尔基所著,它与《在人间》及《我的大学》被人们称为“自传体三步曲”。
高尔基悲惨、令人怜悯的童年故事,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高尔基的童年,是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度过的: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
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
幼小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小小的心灵因而受到许多打击。
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保护和支持了高尔基。
故事生动展示了一个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体会到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以及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难历程。
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
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
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
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最让我久久难忘的是高尔基从小就善良的内心,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
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
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高尔基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道路。
我要象他一样,认真刻苦地学习,汲取广博的知识,如同即将冲锋的战士,做好出发前的准备,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ac245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c.png)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第十章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1主人公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
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
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还有两个都叫的表哥。
朴实、深爱着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
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时给活活的压死了……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
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
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
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
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
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2读完《童年》这本书后,使我认识到二十世纪俄国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特征,特别是阿廖沙的成长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变化,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普通人的灵魂。
刚开始读的时候,由于阿廖沙家境的变化便使我也有一种压抑的感觉,阿廖沙幼小的心灵还不懂失去亲人的痛苦,他看到母亲的悲恸只是感到困惑和惊愕。
随着他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认识了本不应陌生的姥爷一家人。
没有温暖,没有和谐,他看到的.是姥爷的暴躁、喜怒无常,舅舅们的粗野自私。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精选20篇)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精选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e5d2b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a.png)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精选20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第十章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篇1在阳光的照耀下,我读完了这本厚厚的《童年》,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惭愧与懊悔,想到自己与高尔基生活得巨大悬殊。
四岁丧父,跟随慈祥的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家中。
在这里,他认识了许多东西,也看清了许多东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粗野的两位舅舅;朴实的朋友“小茨冈”;吝啬、小气、贪婪、专横、残暴的外祖父;每一天都生活在残忍、愚昧、亲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和争吵,从善良与邪恶之间,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与他相比起来,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幸福的;没有痛苦与斗争,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就从这一点上看来我们就与阿廖沙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我们拥有了许多,但是我们还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间更好,更多想要的东西。
是啊,我们经常对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用顾着让父母为自己遮风挡雨,从不用自己独自在“人间”闯荡。
现在,我们应该悔过曾经的奢望,应该不再浪费任何东西,学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便足够了。
从现在考试,我们要自立起来,遇到困难时别只想着这样退缩,逃避或走捷径,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人生中总有事或有人会令你痛苦甚至绝望,但我们应该要像一下作者是怎么样坚持的。
这样,你就可以再痛苦中寻找快乐,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是的,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你仍然保持对任何事物都有不灭的信心,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那么你的光明一定会到来,因为你懂得珍惜。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篇2读了这本书,了解了高尔基的童年后,给我的感触就是,我要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在这之前我认为名人肯定都是非常有权有势又有钱的人,但是没想到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童年生活竟然如此曲折艰辛。
高尔基4岁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在这个家里只有外祖母真心疼爱他。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c4d671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8.png)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童年》第十章主要讲述了童年时期的作者,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游戏活动,对自然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和对人生的一种完美均衡的向往。
在这一章中,作者回忆起自己在冬天和春天的一些有趣的经历。
他谈到了在冬天里冷风肆虐的日子里,自己在玩滑冰时摔倒、彷徨的情景。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对冰天雪地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说:“寒风扩大了我的视野,增高了我的情趣。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冬天的独特见解,他用心灵感知寒冷带来的乐趣和启迪。
作者还以一种细腻的表现力,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情景,他说:“一切被阳光照耀,空气里弥漫着花香。
”在他的心中,春天是一个美丽、温暖、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
他把春天与快乐、无忧的童年时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对童年幸福和纯洁的记忆。
《童年》第十章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迷恋。
他在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的田野中自由奔跑,与蝴蝶追逐,享受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他形容自己是“一只狂奔的小鸟”,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中飞翔。
他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这些游戏、观察和亲密接触悄然形成和加深,他的灵魂和大自然相互融合在一起。
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不仅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推崇,更是一种对生活的一种美好追求。
《童年》第十章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大自然能给人带来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情趣。
就像作者在冰天雪地中,通过摔倒、彷徨而得到对冬天的深入体验。
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力量,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向往,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成长和成功。
其次,童年时期的游戏和亲密接触对我们的成长和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培养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童年时期的记忆对我们一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追求完美和幸福的源泉。
最后,从《童年》第十章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他追求生活的完美和均衡,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都反映了他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童年第10章读后感
![童年第10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0c48e0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2.png)
童年第10章读后感在罗曼·罗兰的回忆录《童年》中,第10章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章节。
通过这一章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对于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同时也思考了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这篇读后感将详细描述我对这一章节的理解与思考。
罗曼·罗兰在童年回忆录中将童年作为自己的主题,他通过描绘自己的幼年时光,让读者深入感受到成长带来的喜悦与痛苦。
在第10章中,他描述了在父母离婚后,他被迫离开了他熟悉而温暖的家庭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
这一转变不仅对年幼的罗曼·罗兰产生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让他开始思考成长与改变的关系。
在陌生的城市里,罗曼·罗兰经历了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他与一位新朋友结为好友,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通过这个朋友的陪伴,他渐渐融入了新生活,找到了新的快乐和结识了更多的小伙伴。
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人们不得不面对变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成长中的重要性。
虽然成长中的转变可能会带来痛苦和困惑,但如果能够积极适应,就能够找到新的乐趣和机遇。
与此同时,罗曼·罗兰在新环境中也面临其他的挑战。
他遇到了不友善的同龄人,也经历了朋友离去的伤痛。
这些困境让他思考了成长过程中需要克服挫折的能力。
尽管有时候困难会让人变得沮丧和失望,但若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挑战,就能够从中学到更多,并变得更加强大。
第10章中,罗曼·罗兰还描述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
尽管他的父亲不再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他们之间的联系依旧紧密。
通过与父亲的信件往来,他接受到了关心与指导,并从中汲取了成长的力量。
这段描写让我深刻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自我的努力,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忽视家人的爱和指导,因为他们始终是我们强大背后的一支力量。
通过阅读童年第10章,我深刻感受到了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变化、适应、困境和家人的重要性。
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道路,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7f8c1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2.png)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读完《童年》的第十章,我仿佛跟着阿廖沙一起经历了那些或悲伤、或喜悦、或无奈的瞬间。
这一章里,阿廖沙的生活依旧充满了波折,但也有一些温暖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烁。
这一章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阿廖沙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场景。
那时候的他们,没有什么昂贵的玩具,也没有豪华的游乐设施,但他们却能在简单的游戏中找到无尽的快乐。
他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你追我赶,笑声响彻整个角落。
阿廖沙总是跑得气喘吁吁,但脸上却洋溢着最纯真的笑容。
记得小时候,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那时候,我们住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小区里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空地。
每到放学或者周末,那就是我们的乐园。
我们会一起玩“捉迷藏”,大家争着抢着要当那个找人的。
我总是特别紧张地躲在某个角落里,心砰砰直跳,生怕被发现。
有一次,我躲在了一个废弃的大纸箱里,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
心里想着:“这次他们肯定找不到我。
”结果等了好久好久,都没有人来找我。
我实在忍不住了,悄悄探出头去看,才发现小伙伴们早就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
当时我那个气呀,觉得自己被抛弃了,气鼓鼓地跑出去找他们理论。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幼稚得可爱。
阿廖沙的外婆在这一章里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总是那么慈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能给阿廖沙带来温暖和安慰。
她会给阿廖沙讲那些古老而又美好的故事,让他在艰难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希望。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听奶奶讲故事。
奶奶的故事不像外婆的那样充满了神话色彩,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温暖。
她会讲她小时候的事情,讲那些艰苦岁月里的坚持和努力。
我总是听得入神,想象着那个我从未经历过的时代。
还有阿廖沙在学校里的经历,也让我感同身受。
他努力学习,却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老师不理解他,有时候同学会欺负他。
但他依然坚持着,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我考得特别差,拿到试卷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童年第10章读后感
![童年第10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615311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7.png)
童年第10章读后感
【实用版】
目录
1.童年第 10 章概述
2.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3.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4.结论
正文
【童年第 10 章概述】
《童年》是高尔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描绘了他从生活的底层攀上文化顶峰的历程。
第 10 章是全书中的一个重要篇章,主要讲述了高尔基童年时期在祖父家的生活,以及他与祖父之间的深厚感情。
【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在阅读第 10 章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高尔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祖父在一起的日子,表达了对祖父的感激和敬意。
祖父不仅是高尔基的亲人,更是他的启蒙老师,引导他走上了求知的道路。
这一章节中,高尔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也引发了我对于童年生活的思考。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童年》第 10 章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高尔基的童年时期,他的祖父并没有强迫他学习,而是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让他对知识产生兴趣。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高尔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知识,培养了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较之下,现代教育往往过于强调应试,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从高尔基的童年经历中汲取经验,改进教育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的童年时光
中茁壮成长。
【结论】
总之,《童年》第 10 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快乐、探索和成长的童年。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高尔基对祖父的感激之情,还能够从中汲取现代教育的启示。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精选9篇)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9be90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f.png)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精选9篇)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精选9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不会这样,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童年第十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篇1】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和高尔基的童年相比,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里。
5岁时,父亲病故了,生活就更加艰难了,他和妈妈住在外祖父家。
由于家境贫寒,高尔基上学只好穿母亲和外祖父的衣服。
想到这儿,我不禁有点惭愧。
因为尽管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经常挑三拣四。
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捡破烂换钱,每逢不上学的时候,他一大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破纸片卖给废品加工。
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比的收入,假如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着落。
我们现在上学什么也不用担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美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学习呢?捡破烂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反而嘲笑他身上有“臭”味。
我觉得不是高尔基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有“臭”味。
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催促自己学习的动力。
他发奋学习、刻苦钻研,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我合上书,不禁思绪万千。
这就是我的读后感。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篇2】在暑假里,我读了《童年》这本书,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
这本书大概意思是: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童年的岁月。
在外祖父家里,阿列克谢、表哥、表姐和外祖母都受到外祖父毒打。
然而庆幸的是外祖母对孩子的爱像一盏明灯一样伴随他们整个童年。
也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她善良、聪明能干。
在阿列克谢的童年,他在圣像作访当过学徒;在船上帮厨;在大街上做过脚夫;在工厂里锯木头;在花园里当园丁;厨房里做面包师……,尽管他非常努力地工作,也仅仅只能维持生计。
童年第10章读后感
![童年第10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37713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9.png)
童年第10章读后感
摘要:
1.回顾《童年第10 章》的内容
2.对书中主题的思考
3.个人对童年时期的回忆与反思
4.总结全书对自己的启示
正文:
《童年第10 章》这本书,以一个小男孩的成长历程为主线,描绘了他在童年时期的各种经历。
从他的出生、成长,到进入学校、结交朋友,再到离开家乡去往城市,这一路上,他经历了许多人生的酸甜苦辣。
书中所描绘的主题是成长与变化。
通过小男孩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从一个无知的小孩,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少年。
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要面对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压力,还要努力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这种成长与变化的主题,引发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和反思。
当我回顾自己的童年时,我发现自己和小男孩有许多相似之处。
我们都是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都曾经历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也都在成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然而,与小男孩不同的是,我没有离开家乡去往城市,而是在家乡度过了我的童年。
这使得我对家乡的人和事有着更加深厚的感情。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成长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也会不断收获新的知识和经验。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
学会去理解这个世界,去理解我们自己和他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长,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总之,《童年第10 章》这本书不仅让我回顾了自己的童年,还让我对成长与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童年第10章的读后感想
![童年第10章的读后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d33bb13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3.png)
童年第10章的读后感想
哇塞,读完《童年》第 10 章,我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儿啊!阿廖沙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成长,真的太让人心疼了!就像一只小雏鸟,努力在狂风暴雨中扑腾着翅膀,想要找到一片温暖的港湾。
想想咱们现在的生活,那简直是太幸福了,不是吗?我们有温暖的家,有充足的食物,还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和娱乐。
可阿廖沙呢,他只有无尽的苦难和折磨。
在这一章里,阿廖沙经历的那些事儿,不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大难题吗?他得面对外祖父的暴躁脾气,得忍受那些不公平的对待,这得多难啊!这就好比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一道怎么都解不开的难题,急得抓耳挠腮。
但阿廖沙没有放弃啊,他就那么顽强地坚持着,努力着,这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吗?我们遇到点困难就想退缩,那怎么行呢?我们难道不应该像阿廖沙一样,勇敢地去面对,去挑战吗?
我觉得这一章真的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就像有人在我心里重重地敲了一下警钟。
让我明白,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得学会在困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变得坚强。
难道不是吗?。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精选41篇)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精选41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c73d6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3.png)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精选41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童年》第十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篇1第十章写“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
一个年轻丧夫、留有幼子、任性好强的不幸女人,在多年离家之后带着痛苦回到替她抚养儿子的、孤苦年迈的父母家长住,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是不言而渝的。
尤其是她的婚姻大事,过去就是、现在仍然是父女矛盾、冲突、争吵、闹架的焦点和导火线。
小说先是详细地写了母亲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接着写了母子之间因为“背诗”而爆发的一次争吵;最后又重点写了父女之间因婚姻问题而爆发的一次大闹架,外祖父气得跪在女儿面前,接着又无故把外婆打伤。
争吵和闹架成了家常便饭;打了再好,好了再打,一家四口就是这样打发日子!《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篇2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
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
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
我想这大概就是高尔基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批判俄国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气,痛斥小市民的卑鄙灵魂。
让这种卑鄙灵魂消失,正是无产阶级努力的方向,直至今天还在继续……而我所要说的就是不要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你想想,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
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的光明定会到来。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篇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在所有人的眼中,他是一位成功的、伟大的作家,然而,在他童年时代,却隐藏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他把它们记录在《童年》这本书中,当我认真地拜读完后,思绪万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导读: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一)
第十章写“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
一个年轻丧夫、留有幼子、任性好强的不幸女人,在多年离家之后带着痛苦回到替她抚养儿子的、孤苦年迈的父母家长住,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是不言而渝的。
尤其是她的婚姻大事,过去就是、现在仍然是父女矛盾、冲突、争吵、闹架的焦点和导火线。
小说先是详细地写了母亲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接着写了母-子之间因为“背诗”而爆发的一次争吵;最后又重点写了父女之间因婚姻问题而爆发的一次大闹架,外祖父气得跪在女儿面前,接着又无故把外婆打伤。
争吵和闹架成了家常便饭,一家四口就是这样打发日子!
《童年》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
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
他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
着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哭命运的开始。
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
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
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
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
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
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而现在的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
而小阿廖沙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
悲惨的一幕又一幕,让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们生活俄-国沙皇时期又会怎么样?会认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吗?
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越发变得懦弱了,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
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
”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生命匆匆的交错,它再短我也盛开过生命如此的美好,有些苦一定要经历过。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二)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着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
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
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
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
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童年第十章读后感(3篇)作文。
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
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
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吗呢?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