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大全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2配套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配套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配套教案
第一课:化学基础概念导入
1. 学习目标: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学习内容:化学的定义、化学元素、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方程式等基础概念。

3. 学习活动:
(1)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2) 观察实验:组织学生观察化学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特点。

(3) 知识梳理: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和疑惑,帮助他们建立对化学知识
的系统化认识。

4. 拓展延伸:让学生自主探索化学知识,寻找与化学相关的新闻、科技成果等,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体会,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注:以上内容仅为教案范本,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大全

乙酸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食醋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学生对醋是很熟悉的,从学生熟悉的醋引入本课,学生易于接受,同时结合黄酒中的乙酸的产生,有利于前后联系.结合在初中已经学过的有关乙酸的知识(乙酸的分子式、物理性质及酸性),说明乙酸的弱酸性设计实验加以证明.通过乙酸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理解乙酸的的酸性是乙酸分子中O—H键的断裂。

并通过实验探究酸与醇的酯化反应,利用同位素示踪法来解释酯化反应的实质,酯化反应生成物水中的水是由醇提供氢和羧酸提供羟基的。

二、教材分析:乙醇和乙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这两种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

本课题在学生对黄酒中产生乙酸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其酸性与酯化反应,并学会用有机物结构和化学键知识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用途。

②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辨证认识乙酸的弱酸性,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含义。

②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③通过洗水垢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教案
第一课: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3.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玻璃烧杯、试管、搅拌棒等。

2. 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等。

教学过程:
1. 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进行实验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

2.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关题目训练。

3. 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原因,进行讨论和展示实验数据。

4.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其原因,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完整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完整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完整教案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第一节: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4课时)第一课: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目标: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变化规律- 内容:1. 物质的基本概念2.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3. 物质的宏观和微观特征4. 物质的变化类型和规律第二课: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目标:掌握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内容:1. 元素的定义和性质2. 元素的种类和分类3. 化合物的定义和性质4. 元素和化合物的关系第三课:元素与化合物的符号- 目标:学会使用元素符号和化合物分子式表示物质- 内容:1. 元素符号的命名和规则2. 化合物分子式的命名和规则3. 元素符号和化合物分子式的应用第四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目标:理解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内容:1. 原子质量和分子质量的定义2.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3.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4.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应用第二节: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6课时)第五课: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目标:熟悉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方法- 内容:1. 化合物的离子式和分子式表示2. 化合物离子的正负电荷表示第六课: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目标: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内容: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不平衡第七课: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 目标: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 内容:1. 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特征2. 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3. 掌握简单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应用第八课: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与解答- 目标:学会应用化学方程式解答问题- 内容:1. 化学反应类型和方程式应用2. 化学方程式解答问题的基本步骤3. 化学方程式应用与解答的综合例题第三节:物质的三态和分子热机械理论(8课时)第九课:物质存在的三态- 目标:理解物质存在的三态和相应的转化规律- 内容:1. 固态的特征和性质2. 液态的特征和性质3. 气态的特征和性质4. 物质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第十课:分子热机械理论的基本概念- 目标:了解分子热机械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内容:1. 分子热机械理论的基本思想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和应用第十一课: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规律- 目标:掌握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规律和条件- 内容:1. 物质三态的转化条件和规律2. 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规律3. 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规律4. 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规律第十二课:气体实际状态方程- 目标:了解气体实际状态方程和气体的特性- 内容:1. 理想气体和非理想气体的区别2. 气体实际状态方程的表示和推导3. 气体特性对比和应用的实例第二单元:化学反应和能量(以上内容不完全,具体内容请参考教材)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完整教案》的详细内容安排。

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精选8篇)

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精选8篇)

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精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优秀7篇】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优秀7篇】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优秀7篇】篇一:教学过程篇一[新课导入]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学生实验]课本实验2-1[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学生思考回答]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铝片与酸的接触,使反应不能进行。

[分组探究]实验中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热量变化,那我们应换什么方法去了解热量变化呢?[学生思考]讨论出多种方案,同时纪录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实验步骤x 眼睛看到的现象用手触摸的感觉用温度计测量的数据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6mol/L的盐酸溶液向含有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结论[演示实验]课本实验2-2[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1、为什么要将八水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2、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3、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应如何处理?[学生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有NH3气生成用手触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反应吸热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粘到了烧杯底部反应吸收热量使体系温度降低,使水结成冰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一会儿再拿起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冰融化反应完后移走烧杯上的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有水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演示实验]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要点]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比实验,定性的抽象出“中和热”概念。

在实验中要注意:(1)三组实验所处条件要相同,如使用的仪器、外界环境中温度和压强要相同;(2)三组实验酸和碱的用量要相同,以保证生成水的量相同;(3)控制相同的反应时间。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精品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精品

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精品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关键特点。

4. 掌握利用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求解平衡位置及反应物质的浓度。

5. 能够分析并解决与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

2. 化学平衡的特点和平衡常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 根据平衡常数求解平衡位置和反应物质的浓度。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示范实验。

2. 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3. 学生练习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定义。

2. 利用实验示范来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兴趣。

二、化学反应速率1. 向学生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三、化学平衡1. 向学生讲解化学平衡的特点和平衡常数的含义。

2. 解释如何利用平衡常数表求解平衡位置和反应物质的浓度。

四、实验演示1. 进行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 老师对实验过程进行解释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与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位置之间的关系。

五、学生练习1. 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题的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2. 确认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2.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领域的知识。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让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教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教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教学内容: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晶格常数以及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等知识。

教学重点: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晶格常数及晶体结构的理解。

教学难点: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的分辨。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教材、投影仪、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举例引入化合物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2.讲解:讲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3.实验: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晶体的性质,比较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差异。

4.讨论:分组讨论晶格常数和晶体结构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6.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和晶体结构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合物的结构展开教学,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化学结构的兴趣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其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教案第一课时:原子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的组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2. 掌握原子核的结构和布局;3. 能够解释原子的大小和质量。

教学内容:1.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2. 原子核的结构和布局;3. 原子的大小和质量。

教学活动:1. 观察原子结构模型,理解原子的组成;2. 进行原子尺寸和质量实验,加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3. 讨论原子核的结构和电子分布方式。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3. 实验:测量原子的大小和质量;4. 总结:讨论原子核的结构和电子的分布。

课堂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研究原子结构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化学键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结构与特点;3. 能够解释化学键在物质性质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2.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结构与特点;3. 化学键在物质性质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观察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模型,加深对化学键的理解;2. 进行化学键性质实验,探究化学键的作用;3. 讨论不同类型化学键的应用和实例。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原子结构知识,引出化学键的概念;2. 讲解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3. 实验:观察化学键的性质;4. 总结:讨论化学键在物质性质中的作用。

课堂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检查对化学键的掌握程度;2. 研究不同类型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教案设计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
X 质量数 —— A
核电荷数 —— Z
——元素符号
(核内质子数)
请看下列表示
a——代表质量数; b——代表质子数既核
核外电子
Z个
3、阳离子 aW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 bYn-: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n

二.核素、同位素

1、定义:
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原子)互为同位素。
【回答】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中的最小粒子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那么,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电子
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一、原子结构
1、 原子核的构成
【投影】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原子结构
1. 原子核的构成 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2、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

原子核
质子 Z 个


中子 (A-Z)个
与 板
பைடு நூலகம்
原子 AZX
教案
课题: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 1 页 共 127 页
授课班级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高二年级化学优秀教案(6篇)

高二年级化学优秀教案(6篇)

高二年级化学优秀教案(6篇)高二化学教师教学教案篇一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内容和进度:第二节醛、酮及习题讲评第一课时:(1)以乙醛为例学习醛基的化学性质;甲醛的反应及相关计算。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简单介绍酮的性质。

第三课时:《步步高》醛的练习讲评。

第四课时:《步步高》酮的练习讲评2、教学目标:认识醛类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主要通过醛类的典型代表物──乙醛,介绍了乙醛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主要通过实验来归纳乙醛的性质;结合乙醛的结构特点,复习和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图;结合乙醛的加成反应,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3、资料准备: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实验药品、仪器、视频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第一课时醛学生已经掌握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掌握了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化学反应中可能的变化,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在对比羟基和醛基官能团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落实“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最后通过小结醛基的结构和性质,帮助学生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并掌握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首先提示讨论乙醛的结构特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然后开展实验探究,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探究乙醛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银氨溶液、与cu(oh)2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规律。

讨论小结实验现象,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学习:边讲、边讨论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讨论反应规律,1 mol 醛基(—cho)可还原2 mol ag+或2 mol cu(oh)2,醛基(—cho)转化为羧基(—cooh)。

迁移提高:根据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规律,写出甲醛、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范例精选6篇

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范例精选6篇

择、有所侧重。

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范例精选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范例篇一一、指导思想在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

在教学中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过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课程观。

二、教材分析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化学2》有三个一级主题: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对应的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包括四章,分别是:第一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2.《化学2》在《化学1的基础上突出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强调化学变化与能量的关系,同时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来进一步认识化学结构和反应的关系。

最终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大背景相联系,更加显现化学对于现实社会的重要性。

3.《化学2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化学理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元素知识为基础,将其应用于理论:化学反应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与社会等。

4.《化学2》在整个高中化学教材中起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是指《化学1》所学的元素知识在《化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在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又遇到,《化学2》的学习是对前面知识的一种复习和拓展。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工作方法第一节:化学的研究对象1. 确定认识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种类及其性质。

2. 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3. 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化学的工作方法1. 了解化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探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第一节: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1. 了解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方程式的写法。

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 学习利用实验数据研究化学反应速率。

第三节:化学平衡1. 了解化学平衡的条件和特征。

2. 掌握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和确定化学平衡的方法。

3. 学习运用Le Chatelier原理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第三单元: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反应1.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极反应。

2.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化学现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

第四单元:离子反应第一节:离子溶液的电离和电导性1. 了解溶液中的电离和电导性。

2. 掌握酸、碱、盐离子溶液的电导性及其实验表现。

第二节:离子反应的基本过程1. 学习酸碱中离子反应的基本过程。

2. 探究酸碱滴定中的离子反应。

第三节:硅酸盐溶液的电导性1. 了解硅酸盐溶液的电离和电导性。

2. 学习硅酸盐溶液的反应特点和实验方法。

第五单元:化学计量第一节: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1. 了解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2. 掌握物质的量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原理。

第二节:质量守恒定律1. 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实验。

第三节:摩尔反应1. 了解摩尔反应及其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7篇)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7篇)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7篇)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 知识目的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消费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才能目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及理论联络实际的应用才能和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情感目的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消费理论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理论相结合的思想认识;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

本节教材表达了化学反响速率和平衡挪动原理等理论对工业消费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等知识,并考虑合成氨消费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合成氨的消费条件。

第二部分是拓宽思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讨论合成氨的开展前景。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针对合成氨的反响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响,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讨论为使合成氨的化学反响速率增大所应采取的方法。

在此根底上,又据实验数据讨论为进步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

在两个讨论的根底上,教材又结合合成氨消费中动力、材料、设备、催化剂的活性等实际情况,较详细地分析^p 了合成氨时压强、温度、催化剂等的选择情况。

此外,还结合合成氨消费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浓度等条件对合成氨消费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进步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第二部分教学在第一部分的根底上讨论合成氨的开展前景,拓宽学生的思路,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更多地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训练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第一部分“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的教学:1.提出问题:针对合成氨的反响,首先需要研究如何在单位时间里进步的产量,这是一个化学反响速率问题。

2.复习提问: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影响的结果。

高中化学必修二总结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总结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总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化学平衡的表达式和实验条件。

2. 了解溶液的溶解平衡,掌握饱和溶液的概念和饱和度的表达。

3. 掌握动态平衡的概念和表达式,学会利用动态平衡原理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慢快和反应的方向性。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的计算2. 溶解平衡- 溶解度的概念和表达- 饱和溶液的概念和表示- 饱和度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3. 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的概念和表达- 动态平衡的特点- 利用动态平衡原理解释反应速率的快慢和反应方向性- 影响动态平衡的因素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溶解平衡和动态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操作: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化学平衡和动态平衡的规律。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4.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整理和归纳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1. 教师进行化学平衡、溶解平衡和动态平衡的概念讲解,引导学生建立整体的认识框架。

2. 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探究平衡常数、溶解度和动态平衡的规律。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化学平衡、溶解平衡和动态平衡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4. 教师进行知识梳理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5. 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和总结,准备学习笔记和答疑。

五、教学评价:1. 考试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和平时作业,评估学生对化学平衡、溶解平衡和动态平衡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思维导图等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4. 学习态度评价:评估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探究和合作。

高中优秀化学教案必修2

高中优秀化学教案必修2

高中优秀化学教案必修2
课题: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速率方程、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等内容。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速率方程的确定和反应级数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询问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了解,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
目标。

二、讲授(30分钟)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义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速率方程的确定方法
4.反应级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
三、练习(20分钟)
1.让学生完成一些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的计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习题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资料:化学教材、习题集、实验器材。

教学建议: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多个方面,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并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3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7篇)

2023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7篇)

2023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7篇)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一、教材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

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乙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乐于去探究物质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从科学探究和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

通过这样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

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以“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为话题,请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

化学高中必修2人教案设计

化学高中必修2人教案设计

化学高中必修2人教案设计主题:化学中的化学键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
3. 能够通过化学键的性质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教学重点:
1. 化学键的定义和种类
2. 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性质
教学难点:
1. 学生需要理解不同类型化学键的区别
2. 学生需要掌握化学键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或教材内容
2. 实验材料:氯化钠、糖、铁粉等
3. 黑板、粉笔、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化学键的概念,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15分钟)
1. 共价键的形成和性质
2. 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3. 金属键的形成和性质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实验一:氯化钠的电解质实验
2. 实验二:糖的加热反应
3. 实验三:铁粉的溶解实验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针对实验结果展开讨论,总结不同类型化学键的性质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习题和思考题,巩固今天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增加了对不同类型化学键的理解,并能够通过化学键的性质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在实验环节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化学键的认识和理解。

在讨论与总结环节,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了化学键的特点和应用,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酸教学设计路桥中学陈彩莲一、设计思想:食醋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学生对醋是很熟悉的,从学生熟悉的醋引入本课,学生易于接受,同时结合黄酒中的乙酸的产生,有利于前后联系.结合在初中已经学过的有关乙酸的知识(乙酸的分子式、物理性质及酸性),说明乙酸的弱酸性设计实验加以证明.通过乙酸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理解乙酸的的酸性是乙酸分子中O—H键的断裂。

并通过实验探究酸与醇的酯化反应,利用同位素示踪法来解释酯化反应的实质,酯化反应生成物水中的水是由醇提供氢和羧酸提供羟基的。

二、教材分析:乙醇和乙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这两种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

本课题在学生对黄酒中产生乙酸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其酸性与酯化反应,并学会用有机物结构和化学键知识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用途。

②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辨证认识乙酸的弱酸性,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含义。

②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③通过洗水垢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五、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2、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实质六、课前准备:教具及用品:乙酸分子模型、冰醋酸、稀醋酸、乙醇、浓硫酸、石蕊、碳酸钠、饱和碳酸钠溶液、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

七、教学过程:[引入]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到这里上课,相信我们能够成功合作。

听说三门有句老话,我说上句,不知道大家能否接上下一句:“好---做---酒,坏---做---?”(学生接上:“坏做醋”。

)对,在酒中存在着某些微生物可以使部分乙醇氧化,转化为乙酸,酒就有了酸味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和醋有关的知识。

[板书]——乙酸[引导]大家能否结合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说说对醋的了解与用途学生展开。

(调味品、流行性感冒时期或非典时期用醋消毒杀菌)[讲述]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所以乙酸又叫醋酸。

乙酸在初中的时候就提过,即有机酸。

有机酸中都含有一个基团羧基(-COOH),类似与醇中都含有羟基(-OH)。

醛中含有醛基(-CHO),像这些基团反映了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特性的,我们把它叫做官能团。

副板书(羧基-COOH –OH –CHO,官能团)[问]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组成。

乙酸是有机酸,含有羧基。

既然它称作乙,那乙酸分子中应该总共有几个碳?(2个),那与羧基相连接的应该是甲基还是乙基?(甲基)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让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板书]一、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文字自己先写上,再让一个学生上台来写)[投影]乙酸的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COOH[讲述]注意羧基中的-OH受碳氧双键的影响,其不同于醇中的羟基,所以应该把它与碳氧双键一起看成一个整体.[过渡]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乙酸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一瓶乙酸。

[实验] 让学生打开无水乙酸的试剂瓶瓶塞,闻气味,观察其颜色状态。

学生描述(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问]在日常生活中,一打开醋瓶或刚才打开乙酸的瓶子就能闻到它的气味,说明了什么?(易挥发)[讲述]乙酸沸点117.9℃,熔点16.6℃。

假如把乙酸试剂瓶浸入冰水混合物中,乙酸就呈现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问]乙酸可以调配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食用醋,说明它的水溶性如何?(能溶于水)[讲述]乙酸易溶于水,且也易溶于乙醇。

观看漫画,用醋洗水壶中的水垢。

[讲述]这个是利用了醋的什么性质呢?(酸性)[板书]二、化学性质 1、酸性[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学生设计实验]1.醋酸中加指示剂;2.与活泼金属反应;3.与Na2CO3反应。

等在叙述中,注意现象和结论的描述,如往醋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出现红色,说明乙酸呈酸性。

向醋酸溶液中加Na2CO3溶液,产生气泡。

学生分组实验。

在两试管中各加入3ml稀醋酸溶液,分别滴加石蕊溶液、碳酸钠溶液。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问]乙酸中有4个氢,是如何电离的呢?比如甲烷能否电离?(不能),所以是羧基中的氢电离[板书]CH3COOH CH3COO—+H+(在添加可逆符号的时候讲述。

乙酸是弱酸,因此是不完全电离用可逆符号)[问]如何从实验中得出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还是弱?[回答]从与碳酸钠的反应中可以得出,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投影书写下列反应方程式:Na2CO3+2CH3COOH →2CH3COONa+H2O+CO2↑Mg+2CH3COOH →(CH3COO)2Mg+H2↑OH-+ CH3COOH→CH3COO-+H2O [讲述]北方大多是黄土高原,其水质中含有丰富的镁和钙离子,常喝很容易得结石病,因此在他们饮食中就经常喝大量的醋,他们为什么喝大量的醋?现在你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吧。

(酸性,溶解钙镁)[过渡]。

看漫画。

喝醋能解酒[讲述] 台州人以豪爽著称,经常以酒会友[讲述]为什么喝醋能够解酒,下面让我们用实验来解释一下这个原理吧[活动与探究][讲述]实验的第一步是什么?(首先要检查其气密性)(说明一下现已经检查过了。

搭装置注意从左到右,从下到上,此实验要面向学生。

)[演示] 在1支大试管中加入两小块碎瓷片、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连接好装置。

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再在另一支试管中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和石蕊试液,再将产生的物质通入其液面上。

投影思考:1、为什么导管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是防止发生倒吸)2、反应原理如何?3、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促进乙酸乙酯的生成)4、盛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中的现象是什么?5、饱和Na2CO3溶液有什么作用?注意:在实验过程中,先讲解此反应物是什么,产物是什么?并板书2、CH3COOH+HOC2H5 CH3COOC2H5+H2O[讲述]像这种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板书]酯化反应[讲述]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浓H2SO4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作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作吸水剂,促进乙酸乙酯的生成)实验结束观察[描述]有透明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教师走下讲台。

(观察滴有石蕊试剂的试管,石蕊有三种颜色,通过振荡,石蕊变蓝[回答]从使石蕊变红看出,此物中含有乙酸,从乙醇易挥发推理还含有乙醇。

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乙酸饱和Na2CO3溶液作用是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投影][思考探究]反应中是乙醇中的C2H5O-取代了乙酸中OH的位置,还是乙醇中的C2H5-取代了乙酸中H 的位置?[讲述]在生物学家们为了研究海豚或某类鱼的活动情况。

常采用的方法是将一个跟踪器安装在其身体部位。

同样在化学上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跟踪器安装在分子里。

这种方法称为同位素示踪法。

例如将含18O的乙醇与乙酸反应。

反应后18O在乙酸乙酯的位置。

证明,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板书]酸脱羟基醇脱氢[重点重复一遍。

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并让学生大声念一遍)[设问]绍兴女儿红非常有名,为什么酒越陈越香?小结:投影乙酸结构式,讲述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羧基(-COOH),性质:1、呈酸性(在水溶液中)断O-H键;2、酯化反应(在有机溶剂中)断C-O键官能团的结构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教学设计高一化学组胡春彦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乙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常见的两种有机物.学好这一节,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炔、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酚、醛、羧酸、酯和糖类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带动了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1)乙醇是醇类物质的代表物,因而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节的难点。

(2)重点、难点的突破,可设计两个突破点:①乙醇结构的特点可通过问题探究、化学计算和分子模型来推导,电脑展示来确定,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掌握乙醇结构的同时,也学会逻辑推理的严密性;②通过实验探究和电脑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办法认识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二、教法活用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3.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乙醇化学反应的本质。

4.归纳法:通过学生的归纳和逻辑推导,最终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

三、教学辅助手段1. 说实验:①乙醇与钠反应,可作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对比实验,且取用的金属钠尽量大小一致,表面积相差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