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你更具有说服力的八种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你更具有说服力的八种技巧
使别人听从自已的看法是极有价值的一套本领。在日常的情况下,诸如交际场合,解决和邻居的争端,帮助子女作较难的选择,都需要有很强的说服力。
一`权威性说服。一位口渴的旅行家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个绿洲上,看到阿拉伯人从这口井里打水喝,那么他同样也会喝这口井里的水。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研究已经证明:一个人觉得对方越有“权威”,知道自已不知道的东西越多,他服从此人带领`服从此人的可能性就越大。(名人效应) 二`运用暗示的技巧。威肯博士说:“我们冷静地来假设,如果我们做了暗示,对方就能做出我们希望的事,这会成为强劲无比的武器。“将这种技巧运用得出神入化的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社主编。有位专栏记者来到《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社,他环视四周都找不到一块“禁烟”的牌子,就问:“这里有没有禁烟的规定?”总编辑回答:“不没有这个规定,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抽过烟。”这位专栏记者的烟隐很大,虽然知道了这个地方没有禁烟规定,但不知什么原因,他始终没有办法抽一支烟。这就是因为总编辑的暗示说服了他。
三`让你的穿着说话。如果两位推销员同时向你推销他们各自公司的干洗剂,一位推销员穿着油腻的花格衫,领带松散,袖口已磨损,裤子没烫。另一位推销员穿着一件朴素大方的外出服装,剪裁合身`熨烫平整-------你会选择哪位推销员的干洗剂呢?
英国首相邱吉--曾经说过:“衣着是最好的名片。”
四`褒奖对方。褒奖对方是一种很有效的说服术。心理专家认为“褒奖的方向最好是针对对方的潜在力,夸奖他本人暗自注意的事,这样他一定会非常感激,下决心要把这事做得比以前更出色”。
五`给对方接受的准备。驾驶员驰车转弯时,会有一个准备动作-------减缓速度;我们在说服对方时也要“减缓速度”,给对方一个接受的准备,这样可使说服更有力。在登陆诺曼底之前,蒙哥马利元帅在英国海岸某军事基地给全师的官兵打气当时大雾弥漫,气候寒冷,许多官兵都感冒了。咳嗽声此起彼伏,使人觉得部队士气不够旺盛,他在正式讲话前,抓住麦克风严正地说:“各位,从现在开始给你们30秒的咳嗽时间,逾时不准再咳”。蒙哥马利从容地望着手表计算时间,30秒一到,果然鸦雀无声,他便开始讲话。
六“登门槛”策略。澳大利亚墨尔本最近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女记者帕兰要去采访一位很有地位的重要人物,想请他就海洋问题发表十五分钟的广播讲话。但这位重要人物非常忙,如果知道采访要占用他一刻钟,很可能就会拒绝。帕兰该怎么办?
有时我们为了说服对方接受一个重大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服从性的一个办法是先让对方首先同意一个容易接受的很小要求,一但他同意了这项小要求,就有可能同意那项更大要求。这种先提出小要求,然后提出较大的要求,以增加说服性的做法,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登门槛”策略。
现在让我们回到前面的话题,帕兰并不是一开始就说她的采访可能要十五分钟(大要求),因为这样说肯定会被拒绝。所以帕兰先是打了个电话:“在百忙中打搅你很过意不去,我们想请你就海洋动物保护问题谈谈看法,大概三分钟就够了。听说你日常工作安排极有规律,每天下午四时都要走出工作室,到户外散散步。如果可能,我想是不是可以在今天下午的这个时候去拜访你。”结果帕兰的三分钟小要求被接受了。
七让对方参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说:“如果你想让人们对一件事物形成积极的态度,就要让他们去参与那件事物。
有一位母亲,她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这个小女孩每次回家进门脱鞋子的时候,一定是东一只,西一只。这位母亲便对女孩说:“要养成好习惯,脱鞋之后,一定要把鞋子摆放整齐,懂不懂?”母亲说着打了一下女孩的屁股以示警告。但是,这种方法似乎并不能达到效果。于是这位母亲便采纳一位朋友
的建议,要来一支粉笔,在门口一角,按照她女儿的鞋子,描出图形,并告诉她女儿:“以后进门一定把你的鞋子,放在粉笔画的图形上面,好不好?”这个小女孩觉得很有趣,以后便规规矩矩`一点不差地把自己的那双小鞋子,放在粉笔画出的鞋底图形上。偶尔,有人来访,若他们不小心把那双鞋子碰歪了,这个小女孩还会立刻过去把鞋子移正。大约过了一个星期,粉笔的痕迹逐渐消失了,但是,小女孩鞋子不乱摆的好习惯,却逐渐形成了。
八.“位置”互换。在美国,频繁的车祸使交通部门很感到头痛,他们曾想过用罚款和其他法律手段来处理那些车祸肇事者,但收效微乎其微。后来交通部门在专家门建议下,采纳了一个新的办法,他们让那些违章的司机换个“位置”——换上护士服,到医院去照料那些因交通事故住院的受害者,体验他们的“痛苦”。结果这样做后收到了奇效,那些违章的司机从医院出来后判若两人。他们不仅模范遵守驾驶规章,而且还成了交通法规的积极宣传者。
许多说服工作遇到困难,并不是我们没有把道理讲清楚,而是由于被说服者只是站在他那个方向和角度来看问题,因而对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本能有一种“拒绝”。如果换个位置,让他站在说服者的位置对问题重新审度,说服和沟通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