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历史文化与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历史文化与旅游
题目:漫话三峡地质地貌
学院名称: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2 0 1 3 级 1 班
学号:1 2 0 2 0 3 0 1 0 9
姓名:吴艳红
提纲
一、三峡地质地貌
(一)三峡地质地貌总体情况
二、三峡地质地貌形成过程
(一)三峡地区随着“扬子古陆”的出现第一次露出海面(二)古生代及印支运动对三峡地貌形成的影响
(三)三峡地质地貌的基本成型
三、三峡地质地貌基本特征
(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差异显著
(二)山脉平行延伸,岭谷相间分布
三)喀斯特地貌发育
四、三峡地区地质景观
(一)山岳
(二)岩溶景观
(三)水域风光
(四)生物景观
五、三峡地区地质地貌在旅游中的发展前景
六、参考书
摘要:杜甫云“峡开四千里,水合数百源”,非常形象地描绘了三峡地区长江水系的地理风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神州大地上精心塑造出了雄奇壮丽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止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长88公里,宽谷段长105公里。峡谷段自上而下,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大峡谷组成。
关键词:三峡地质地貌形成过程特征地质景观发展前景
三峡地质地貌奇特而典型,是一部充满神奇魅力的大自然教科书。一些游客在游览长江三峡时,面对雄伟壮美的自然风光,可能心生疑惑,三峡是如何形成的?在渴望了解三峡成因的同时,也可能对一些地质地貌问题产生兴趣。在距今25亿年以前,三峡地区是一片汪洋,属于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漫长而稳定的浅海环境,使得三峡地域接受沉积,形成了深厚而广布的石灰岩地层。这些石灰岩是广泛分布于三峡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如溶洞、峰林、石林、石芽、伏流及漏斗等)形成的物质基础。
一、三峡地质地貌
(一)三峡地质地貌总体情况
长江三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地形地貌是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的河谷地形。峡谷总长约有90公里,宽谷总长约有103公里。其中包含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个峡谷,也是长江三峡的核心部分。
二、三峡地质地貌形成过程
(一)三峡地区随着“扬子古陆”的出现第一次露出海面
在距今八亿年时的震旦亚代后期,由于几次大的构造运动的发生,在我国北东部出现了具有原始稳定地核的大片古陆,与此同时,在南方辽阔的海洋中也出现了“扬子古陆”,三峡地区也随着“扬子古陆”第一次露出了海面。
但扬子古陆的出现并不长久,在距今6亿年左右的古生代早期,地球上曾发生了普遍的海侵,因此重新沦为了浅海。
(二)古生代及印支运动对三峡地貌形成的影响
直到4亿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纪末期,全球性的加里东构造运动,三峡地区大部分地区随着上扬子古陆的出现而出现,但东部的鄂西地段因地壳的下陷而侵泡在海水之中。距今2.85至2.3亿年的古生代二叠纪时期,又出现了“海西运动”,三峡地区依旧侵泡在海水里面。直到距今约为2亿年的古生代三叠纪晚期,三峡地区随着印支运动的出现在此露出海面。
(三)三峡地质地貌的基本成型
距今约1.95亿年至6500万年的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它使我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成型。三峡地区也由于燕山升降运动的影响,原有老地层,包括形成于三叠纪的盐岩层发生了褶皱。
大约距今2500万年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晚期,海水方全部退出喜马拉雅地区。在后来的喜马拉雅运动作用下,四川盆地东部及渝东三峡地区自震旦纪以来的地层,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初步形成了东部低、西部高的地貌雏形;另外还使四川盆地自震旦纪以来沉积盖层全部褶皱隆升。彻底结束了湖盆沉积的历史。初步的形成了如今的三峡地质地貌。
三、三峡地质地貌基本特征
(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差异显著
三峡地区在地势上处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东部边缘地带,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大巴山断褶带、川东褶皱带和川鄂湘黔隆起带三大构造单元交汇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多在500~1500m之间.西连华燕山地及四川盆地,东接江汉平原·大巴山脉横贯西北部,武陵山、大娄山的余脉斜贯南部,中部为巫山山脉横断。在地貌区划上,奉节以东属力,东鄂西山区,奉节以西属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西南部高原属于云贵高原东北的一部分,西部丘陵、平原属四川盆地东缘的一部分,东部平原属江汉平原西缘的一部分。山区面积广大,地势巍峨高峻,山地约占64.1%,丘陵约占27.4%,平地(含平原、盆地及河谷阶地)约占8.5%地表高差悬殊.最高处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4m,最低处枝江市的杨林湖海拔仅35m。地势差异非常显著。地形态势上,大致以长江为界,东部地区北高南低,西部地区南高北低。境内峡谷众多,著名的长江大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小三峡(猫儿峡、铜锣峡、明月峡)以及大宁河小三峡、嘉陵江小三峡、清江三峡等均位于本地区。
(二)山脉平行延伸,岭谷相间分布
三峡地区的地貌发育深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山脊线与构造线基本一致,多呈东北一西南走向,背斜多发育成谷地和丘陵、台地。境内山脉纵横,主要山脉有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华莽山、铜锣山、明月山、南华山、黄草山、方斗山、齐跃山、巫山等山脉,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大巴山脉以及弧状的观面山等山脉。这些山脉大多彼此平行展布,平行山脉之间多河谷延伸,岭谷相间分布的特征比较明显。
(三)喀斯特地貌发育
三峡地区多石灰岩地层出露,加之气候温暖多雨,喀斯特地貌发育比较完善,残丘、石芽、石林、溶洞、伏流、盲谷、溶蚀洼地及漏斗多有分布。长江三峡中的神女峰、牛肝马肺峡、灯影峡、清江上游的“饿龙吞江”清江于利川城关东北7km处入落水洞形成伏流,经skm左右至黑洞复出地面.故称为“饿龙吞江”)以及奉节小寨“天坑”大漏斗、云阳“龙缸”岩溶大竖井、芙蓉洞、腾龙洞、金狮洞、万盛石林、格子河石林、柴埠溪峰林等是喀斯特地貌奇观。
四、三峡地区地质景观
(一)山岳
1、石柱方斗山
方斗山是石柱的第二高峰,是土家族人厚实的脊梁。过去它承载了太多厚重的历史,今天它又以奇异的喀斯特地貌和原生态的高山牧场风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横跨方斗山脉的商贸生命线--川盐古道浸透了先民的汗水和希望,崇山峻岭的悬崖陡壁间开凿出来的险道奇路。
2、武隆白马山
(二)岩溶景观
1、武隆芙蓉洞
武隆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全长2700米,洞内景观壮丽辉煌,又玲珑剔透,已发现的钟乳石类有20多种类型,占世界已知种类的绝大多数。其中有些类型在世界上极为罕见。中国洞穴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