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松胯13法一:缩胯
太极怎样练习开胯和松胯
太极怎样练习开胯和松胯开胯对学习太极拳是至关重要的,胯开的、松的程度对今后太极拳动作的规范和发劲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方法一:1、坐两脚脚心相对,两肘成90度,两手掌心按在两个膝盖上,盘地而坐。
丹田呼吸三次。
2、抬膝全身放松,丹田吸气。
随着吸气两膝盖略上抬。
3、按膝全身放松,丹田呼气,随着呼气两手往下按两个膝盖,使膝盖、两腿外侧贴到地面。
这样一吸一呼,一按一抬连续练习,几天即可彻底开胯。
随着胯开得程度,下按两膝贴地静止的时间逐渐加长,达到三分钟以上为佳。
方法二:两脚开立略大于肩,两脚尖指向身体外侧,身体正直,两手叉腰。
慢慢的下蹲,至大腿于地面平行时,在慢慢的起立。
切记蹲起一定要慢。
刚开始会有些前俯后仰,初练时可以手扶桌椅墙壁练习,慢慢的过渡到不用手扶的练习方法三:开前胯就是站外八字,最好两脚在一条线上,半蹲(别扭吧),骨盆与大腿部交接部内收。
一次练1-2分钟。
开始觉得别扭,久练就习惯了。
开后胯就是站内八字,最好两脚在一条线上,半蹲,膝盖尽量内收,脚尖不能超过膝盖,身体尽量后坐(更别扭),感觉臀部的骨盆外翻就对了。
还要把腿部肌肉内旋,使重量全吃到脚底(脚跟和脚内侧),如果吃到膝盖,会对膝盖有伤害。
一次练1-2分钟。
开始觉得别扭,久练就习惯了。
开胯后,骨盆增加了横向的移动距离,打拳时,开则骨盆向两边打开,合则骨盆从两侧往前包合,太极拳讲开合,所以骨盆也忙得很。
松胯练习我们学练太极拳双胯必须松开,裆部撑圆。
松胯哪怕松开一点点都行,不松胯或未松胯时不能使内气内劲产生。
松胯的标准:双胯能下沉,裆开圆,双腿曲膝;上身自重能通过胯膝往脚上负重,胯部相对不负重;双胯随身体重心移动胯部也能适当负重,转换灵活,下盘稳固。
松胯的感觉:人的自重已扎在膝部已下小腿及脚跟部;在膝部不前倾的前提下,胯部能上下起伏;人上身的自重往下松沉时,胯部有一种释放能量的感觉,从上往下释放;当你收缩会阴部时,胯部有一种吸的感觉。
大家通过静练和慢练,细细体悟会找到感觉。
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
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作者:陈雄来源:《少林与太极》2009年第05期近期,我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有关腰胯之轶事,文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近代太极拳重要人物杨露禅教全佑功夫,全佑成为吴式太极拳之始祖。
后来杨露禅告老回乡,全佑尾随不舍,杨便下轿对他说:“我当天发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没有一招留下,总之你记住‘圈内打人,圈外推人’便是。
”所谓“圈内”即盆骨发力范围之内,所谓“圈外”即盆骨发力范围以外。
太极拳不是只以柔劲化解对方来势的,它也可以发劲打人,而力量的终极来源就是盆骨,换句话说就是腰胯。
(原文该提法不够准确,盆骨系胯中一部分,并不完全等于胯——笔者注。
)人体最大块的骨头是盆骨,而太极拳正是用盆骨来打人,这是厉害之一;盆骨的发力,外表上不易看清楚,所以对方被打得折肢断臂仍不知为何,这是厉害之二。
基于如此原因,有些拳师流传“教拳不传胯,传胯师傅差”之说,把胯的练法与用法视为珍贵的守功之本,传授腰胯要领时不愿多作讲解,顾虑徒弟把胯练好了会在功夫上超越自己。
太极拳明师林泉宝先生在《武当太极拳行功心悟》一文中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前有一伙强盗在江河中抢劫客船财物,并把所有船上的人捆绑其手脚后抛向江中,船上许多人会游泳但均因手脚被捆而溺死,唯有一人用海豚式游泳自救而生。
通常我们习惯于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这些姿势都是以手脚的动作来游划,而豚泳是以身体的扭动来前进的,可以不依靠肢体的动作。
虽然游泳和太极拳并无直接的联系,但这个故事对我们练习太极拳强调“以身领手”,以身法来统帅太极拳走架揉手,是有一番启迪的。
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初级时是以手领手,也就是以手指挥整个太极拳运动;然后是以身领手,就是身法主宰全身的运动,一招一式一切运动之主宰皆由胯节指挥。
太极拳名家郑悟清先生曾经有这样的比喻,以此说明胯在太极拳中的重要地位。
他深入浅出地说:木偶戏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木偶在舞台上表演各种动作时,都是台下演员的手指挥的,演员的手拉得越好,木偶表演得越精彩。
如何练习开胯和松胯
如何练习开胯和松胯开胯练习方法一:1、坐:两脚脚心相对,两肘成90度,两手掌心按在两个膝盖上,盘地而坐。
丹田呼吸三次。
2、抬膝:全身放松,丹田吸气。
随着吸气两膝盖略上抬。
3、按膝:全身放松,丹田呼气,随着呼气两手往下按两个膝盖,使膝盖、两腿外侧贴到地面。
这样一吸一呼,一按一抬连续练习,几天即可彻底开胯。
随着胯开得程度,下按两膝贴地静止的时间逐渐加长,达到三分钟以上为佳。
方法二:两脚开立略大于肩,两脚尖指向身体外侧,身体正直,两手叉腰。
慢慢的下蹲,至大腿于地面平行时,在慢慢的起立。
切记蹲起一定要慢。
刚开始会有些前俯后仰,初练时可以手扶桌椅墙壁练习,慢慢的过渡到不用手扶的练习。
方法三:开前胯就是站外八字,最好两脚在一条线上,半蹲(别扭吧),骨盆与大腿部交接部内收。
一次练1-2分钟。
开始觉得别扭,久练就习惯了。
开后胯就是站内八字,最好两脚在一条线上,半蹲,膝盖尽量内收,脚尖不能超过膝盖,身体尽量后坐(更别扭),感觉臀部的骨盆外翻就对了。
还要把腿部肌肉内旋,使重量全吃到脚底(脚跟和脚内侧),如果吃到膝盖,会对膝盖有伤害。
一次练1-2分钟。
开始觉得别扭,久练就习惯了。
开胯后,骨盆增加了横向的移动距离,打拳时,开则骨盆向两边打开,合则骨盆从两侧往前包合,太极拳讲开合。
松胯练习我们学练太极拳双胯必须松开,裆部撑圆。
松胯哪怕松开一点点都行,不松胯或未松胯时不能使内气内劲产生。
松胯的标准:双胯能下沉,裆开圆,双腿曲膝;上身自重能通过胯膝往脚上负重,胯部相对不负重;双胯随身体重心移动胯部也能适当负重,转换灵活,下盘稳固。
松胯的感觉:人的自重已扎在膝部已下小腿及脚跟部;在膝部不前倾的前提下,胯部能上下起伏;人上身的自重往下松沉时,胯部有一种释放能量的感觉,从上往下释放;当你收缩会阴部时,胯部有一种吸的感觉。
通过静练和慢练,细细体悟会找到感觉。
腰、腿、胯的练习方法:前述已经讲过,肩开一分,胯开一寸你就是半个武术把式,胯的活动量加大也是非经过苦练苦修很不容易得来的,胯和腰的动作是密切相关联的,如腰动,势必带动胯动,尤为在前进、后腿转换运动中,以及左顾右盼过程中,化劲走化五不以腰和胯配合就此带动全身各部活动,而发劲动作必须松胯,松胯实则为沉胯,才能发劲整壮。
太极拳实战之松肩开胯论
太极拳实战之松肩开胯论太极拳实战之松肩开胯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不仅有神奇的养生功效,还具有很强的实战功能。
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练习起来得心应手,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实战之松肩开胯论。
欢迎阅读!太极拳实战之松肩开胯论在太极拳实战中,经常会看见有的练习时间很长的人,不能做到松肩开胯,更不能体会肩胯相合。
太极拳是心脑意识拳,因而凡习拳起步就是从意道进行研习的,不然,仅仅做了一些简单的体操运动而已。
太极拳用意,宜清宜淡,以至于无。
拳之真意既不是有意,也不是全然无意,而是介于有意无意之中,是一种潜意识的、自动化的、不期然而然的、自然而然的状态。
这当中是一种极高的哲理,是辩证法。
练习太极拳要节节贯穿,太极拳运动要求以腰带动四肢,然后将身体各个部位,以及筋骨肉全部活动起来。
松肩开胯,是说要松肩关节,松胯关节,使关节周围筋腱、肌肉、软组织、神经系统等放松,让关节运动幅度加大,气血畅通,气机自然,内劲贯通无滞。
如何松?不是每个人都会明白的。
我们经常说,上阴下阳、内阴外阳、前阳后阴。
比如,手臂平展,手心向下,则整个手臂上面为阳面下面为阴面,外侧为阳面内侧为阴面。
再如,两脚虚虚一站,前面为阳面而后面为阴面,外侧为阳面内侧为阴面。
这一阴一阳是自然存在的,然而,要使之阴阳相通,即阴阳相吸相合为一,意念无偏。
也就是说,两手同一、两脚同一、手脚同一,单从一只手与一只脚而言,上面与下面同一,外侧与内侧同一。
修炼太极拳贵在坚持,很多人初学太极拳都想一蹴而成,一蹴而成的功夫会伤身,对身体很不好。
同一就能相通,同一就是一体、一个,意念均匀弥漫在它们的皮表,故内在空通为一。
因此,如果肩上面(阳)肌肉紧了,意念转至腋下(阴),则会松;如果胯外侧(阳)紧了,意念转至会阴周围,则会松。
所谓阴阳相合为一,自有道行。
当然,此意要清要淡,不能刻意、着意,下重意,即似有似无状态。
肩松后,仿若吊挂在锁骨外缘下的;胯松了,仿若胯是吊挂在髌骨下的。
太极拳的开胯和松胯练习
太极拳的开胯和松胯练习
西祠胡同——东山隐者
一、开胯练习
开胯对学习太极拳是至关重要的,胯开的、松的程度对今后太极拳动作的规范和发劲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方法:
1、坐两脚脚心相对,两肘成90度,两手掌心按在两个膝盖上,盘地而坐。
丹田呼吸三次。
2、抬膝全身放松,丹田吸气。
随着吸气两膝盖略上抬。
3、按膝全身放松,丹田呼气,随着呼气两手往下按两个膝盖,使膝盖、两腿外侧贴到地面。
这样一吸一呼,一按一抬连续练习,几天即可彻底开胯。
随着胯开得程度,下按两膝贴地静止的时间逐渐加长,达到三分钟以上为佳。
二、松胯练习
我们学练太极拳双胯必须松开,裆部撑圆。
松胯哪怕松开一点点都行,不松胯或未松胯时不能使内气内劲产生。
松胯的标准:
双胯能下沉,裆开圆,双腿曲膝;上身自重能通过胯膝往脚上负重,胯部相对不负重;双胯随身体重心移动胯部也能适当负重,转换灵活,下盘稳固。
松胯的感觉:
人的自重已扎在膝部以下——小腿及脚跟部;在膝部不前倾的前提下,胯部能上下起伏;人上身的自重往下松沉时,胯部有一种释放能量的感觉,从上往下释放;当你收缩会阴部时,胯部有一种吸的感觉。
大家通过静练和慢练,细细体悟会找到感觉。
努力吧!。
拿走不谢:太极松垮方法篇
拿走不谢:太极松垮方法篇
1
方法
坐
两脚脚心相对,两肘成90度,两手掌心按在两个膝盖上,盘地而坐。
丹田呼吸三次。
抬膝
全身放松,丹田吸气。
随着吸气两膝盖略上抬。
按膝
全身放松,丹田呼气,随着呼气两手往下按两个膝盖,使膝盖、两腿外侧贴到地面。
这样一吸一呼,一按一抬连续练习,几天即可彻底开胯。
随着胯开得程度,下按两膝贴地静止的时间逐渐加长,达到三分钟以上为佳。
2
松胯
我们学练太极拳双胯必须松开,裆部撑圆。
松胯哪怕松开一点点
都行,不松胯或未松胯时不能使内气内劲产生。
松胯的标准:
双胯能下沉,裆开圆,双腿曲膝;上身自重能通过胯膝往脚上负重,胯部相对不负重;双胯随身体重心移动胯部也能适当负重,转换灵活,下盘稳固。
松胯的感觉:
人的自重已扎在膝部已下小腿及脚跟部;在膝部不前倾的前提下,胯部能上下起伏;人上身的自重往下松沉时,胯部有一种释放能量的感觉,从上往下释放;当你收缩会阴部时,胯部有一种吸的感觉。
大家通过静练和慢练,细细体悟会找到感觉。
努力吧!。
怎样练习太极拳的胯的练法和用法
怎样练习太极拳的胯的练法和用法腰与胯是连接人体上下的中枢,所以练习太极自然少不了对腰胯的练习,那么你知道如何练习胯么?下面跟随店铺一起来详细了解了解吧。
怎样练习太极拳的胯“胯”是人体下肢三大关节之一,是下肢三节之根,胯关节是腰与腿连接的重要枢纽。
胯的技击作用很大。
拳论日:“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腰与腿的灵活性关键在于练好胯关节。
因此,有经验的拳师讲“得机势应求腰胯”。
胯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调节上下肢协调,是行气主要关卡,是产生爆发力的源泉,是体重的承担者,是技击进攻的武器。
怎样把握好胯关节呢?一、研究胯与其他关节的关系练太极拳要求裆要开,圆撑、虚撑、虚灵,实质上是对胯骨的要求,若要开裆,胯根必须松开撑圆。
胯不开,裆为人字夹裆。
既不能承受体重的重压,又不能使身体重心下降。
上下肢必然变为呆滞,特别是对腰轴的旋转影响很大,影响爆发力的产生。
要使腰胯旋转一致,必须做到塌腰,脊柱骨节相对松沉。
肋骨下的腹机要放松,这样使体重落到胯骨之上。
进行运动时,只须注意胯的旋转,就能带动腰部的旋转。
下肢的外撇里扣,也全凭胯关节的松活圆转,上下肢的灵活性全靠胯的领带。
拳势中腰胯的平行旋转甚多,发力就是在胯的旋转速度加快时产生。
引化来力也只须松转而避之。
拳谚讲:“裆内自有弹簧力,灵机一动鸟难飞。
”看似强调裆劲,实际是对胯的旋转的强调,只要久练胯的松沉、圆转,速度由慢加快就能超越鸟飞之速。
臀击和髋击是直接使用的技术。
臀部训练要求“敛臀”与“泛臀”两者辩证训练。
敛臀是为了内气团聚,通过静势的收敛臀部、提肛托腹的动作,才能使“气沉丹田”。
初练时,可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的肌肉。
轻轻使臀肌肉外下方舒展,然后,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
就像用臀把骨盆包起来,又像用臀把小腹托起来那样。
敛臀须与塌腰、松胯、屈膝、开裆、圆裆、提肛等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这门功夫才能增进。
臀部的技击作用是平素练出来的,左臀、右臀或全臀技击要见机而用。
太极拳中“胯”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中“胯”的练习方法“胯”是人体下肢三大关节之一,是下肢三节之根,胯关节是腰与腿毗连的重要枢纽。
胯的技击作用很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中“胯”的练习方法。
欢迎阅读!太极拳中“胯”的练习方法胯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调节上下肢协调,是行气主要关卡,是孕育发生爆发力的源泉,是体重的承担者,是技击进攻的武器。
“胯”是人体下肢三大关节之一,是下肢三节之根,胯关节是腰与腿毗连的重要枢纽。
胯的技击作用很大。
拳论日:“有不得机不失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腰与腿的机动性要害在于练好胯关节。
因而,有经验的拳师讲“得机势应求腰胯”。
怎样把握好胯关节呢?一、研讨胯与其他关节的关系练太极拳要求裆要开,圆撑、虚撑、虚灵,实质上是对胯骨的要求,若要开裆,胯根必须松开撑圆。
胯不开,裆为人字夹裆。
既不能承受体重的重压,又不能使身体重心下降。
上下肢必然变为呆滞,特别是对腰轴的旋转影响很大,影响爆发力的孕育发生。
要使腰胯旋转一致,必须做到塌腰,脊柱骨节相对松沉。
肋骨下的腹机要放松,这样使体重落到胯骨之上。
进行运动时,只须注意胯的旋转,就能动员腰部的旋转。
下肢的外撇里扣,也全凭胯关节的松活圆转,上下肢的机动性全靠胯的领带。
拳势中腰胯的平行旋转甚多,发力就是在胯的旋转速率加快时孕育发生。
引化来力也只须松转而避之。
拳谚讲:“裆内自有弹簧力,灵机一动鸟难飞。
”看似强调裆劲,实际是对胯的旋转的强调,只要久练胯的松沉、圆转,速率由慢加快就能超越鸟飞之速。
臀击和髋击是间接使用的技术。
臀部训练要求“敛臀”与“泛臀”两者辩证训练。
敛臀是为了内气团圆,通过静势的收敛臀部、提肛托腹的行动,才能使“气沉丹田”。
初练时,可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的肌肉。
轻轻使臀肌肉外下方舒展,然后,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
就像用臀把骨盆包起来,又像用臀把小腹托起来那样。
敛臀须与塌腰、松胯、屈膝、开裆、圆裆、提肛等要求有机联合起来,这门功夫才能增进。
臀部的技击作用是平素练出来的,左臀、右臀或全臀技击要见机而用。
宁传十拳,不传一胯!太极拳内功之松胯法
宁传十拳,不传一胯!太极拳内功之松胯法三千载来逢高士,有缘有分遇英贤;无福小辈莫谈论,万两黄金贵莫言。
记得先师曾讲过:“宁传十拳,不传一胯”,由此可见,胯在内家拳中的重要性,那时候心高气盛,你不愿意教,我自己学,自己练还不行吗?于是,便到处找资料,向所谓的“明师”求教,什么弯腰、劈叉等等,练过无数功法,都是无功而返。
现在想想实在是感觉自己那时的表现十分的可笑,细想一下,自己的师父都还不肯教自己,和自己一点名分都没有的人,怎么可能教自己呢?胯的用法更是内家拳中的核心机密,无论其多么重要,多么珍贵,但更为珍贵的是他的练法!我今天试着把先师所授的部分松胯之法进行描述,大概分为三个步骤:一、认知到胯。
古人比较保守,在太极拳界,也流传有“教拳不传胯,传胯师父差”之说,这些都充分说明,胯的练法对于练好太极拳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认知到胯重要性后,在一些理论文章或是教学中,把其故意隐含起来了,只敢讲腰,不敢讲胯。
胯,实际是指腰和大腿之间的部分,是人体下肢三大关节的根节,胯关节是腰与腿连接的重要枢纽。
胯的技击作用很大。
拳论日:“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李派的秘谱《艺学十二条分目》里也说:“胯致胜于中间,未发宜含而不露,有撞胯、挫胯、摔胯、撩胯之别。
”可见,腰与腿的灵活性关键在于练好胯关节,因此,有经验的拳师常讲“得机势应求腰胯”。
二、感知到胯。
太极拳传人张志俊先生在《太极技击功夫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一文中谈到腰胯时说:“有不得机不得势时,腰腿求之。
我认为这里少了一个字,应该是腰腿间求之,这个腰腿间就是胯”。
其实,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调节上下肢协调,是内气运行的主要通道,也是行气过程中的重要关卡,是产生爆发力的基础。
胯唯有通过内气上行至大椎,下行至尾闾后,才能感知到。
当感知到胯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松胯的功法了。
三、开始松胯。
先师授我松胯之法有:“前后、上下、内外”之说,前后用掰、上下用错、内外用注。
习练太极拳,怎样松腰松胯?
习练太极拳,怎样松腰松胯?松腰松胯是太极拳⼊门的最基本要求和考量标准,能做到松腰松胯也就跨⼊太极拳的⼤门了,松腰松胯是太极拳最重要的⼀步!腰胯松不下来全⾝都是拙⼒。
(⼀)怎样松腰?①想松腰⾸先要先学会松命门很多⼈习练太极拳时,松腰松错了位置,⽤软肋松代替腰松。
命门是⼗⼆正经和奇经⼋脉的交汇处,是吸收能量与消耗能量的集散中⼼,所以要松腰必须先学会松命门,命门⽳位于两肾之间,属督脉,有⽣命之门,先天之根本的含义,命门⽳与任脉的神厥⽳(肚脐)⼜前后对称,与腰的带脉⼜缠绕⼀周。
【国强太极院】的⽼师第⼀天教基本功,就是站桩,⼀般会⽤⼿去摸摸你的命门,那是⽼师看看你的命门的坑是什么情况,正常⼈命门那都有个坑,站桩就是⼀个填坑的过程,这样你的⾝⼸才能练出来,才能形成上下的整劲,有坑的,⼀定不是⾼⼿。
(由七仙⼥⽼师做⽰范,李国强⽼师讲解站着松腰松命门)松命门实际上并不复杂,也很简单,其根本在于腰部能否放松,所以浅显的说,松腰与松命门是⼀个东西。
其实,我们的腰部放松⽅法⼈⼈都会,我们每天都在做,只不过你没注意罢了。
⽐如,当我们坐下休息时,我们的腰部是最放松的,此时,命门很⾃然的处于松的状态,故习练太极拳有如坐在凳⼦上⾏拳之说。
(七仙⼥⽼师在指导学员坐着松腰松命门)②想松腰还要学会提裆裹腹先要明确提裆裹腹中的提裆对男⼥拳友的要求是有分别的,⼀般要求男提睾丸,⼥提会阴,在提裆的同时向肚脐翻裹,有点这个符号>的意思,所以叫提裆裹腹。
有⼈说卷尾闾,说提肛,都不够确切,当提裆裹(⼩)腹做正确后,卷尾闾,提肛的感觉⾃然就出来了,卷尾闾也就有了,这和单纯的提肛或卷尾闾是两回事。
卷尾闾实质上会感到尾巴⾻向前卷,就象字母J。
能把松开命门和提裆裹腹⼆合为⼀,那么腰就松开了。
(⼆)怎样松胯?很多⼈习练太极拳时,松胯松错了位置,⽤膝松代替胯松,造成向下受⼒的⽀点在膝盖,造成膝盖受损。
胯为⼤腿根部,左右各⼀,胯⾻由髂⾻、坐⾻和耻⾻组成,它与尾⾻、骶⾻共同组成⾻盆,起着⽀撑脊柱和上体的作⽤。
太极拳开胯训练-深度分析“腰胯”虚实转换与重心移动!
太极拳开胯训练-深度分析“腰胯”虚实转换与重心移动!练好太极拳腰胯是关键,“腰为一身之主宰”“太极不动手,圆用腰来走”,“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要求用腰带动四肢。
”(陈鑫)用“腰”还是用“胯”?看到很多朋友在打拳的时候,强调用“腰”发劲,这个“腰”如果单指“腰椎”部位的话,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从人体结构来讲,每节腰椎的拧转度才1-2度,五节腰椎加起来也就是不到10度,如果用腰椎作为拧转的主体,首先拧转的角度不够,其次就是腰椎不擅长横向的拧转,害怕的就是“横切劲”,容易伤害到腰椎。
有朋友问:为什么我们可以拧转到90度,甚至更大的角度?一方面是盆骨的运动,另一方面是胸椎的代偿运动。
我们肯定有过这样的体会,打拳的时候,发横向拧转角度大的劲力,有时会感觉到胸闷,造成这种状况,就是因为胸椎的过度拧转,使得肋部夹合,压迫到肺的功能,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用腰椎发劲,不但会造成以上的问题,还会形成膝关节的拧摆,使得关节的稳定性变差,令关节两侧的肌腱韧带松驰和损伤,造成损伤性关节炎,这种炎症一般很难根除。
膝关节要支撑人体一百多斤的重量,在这个前提下,再违背人体结构拧摆,伤害是巨大的,不正确的练习会落下永久的伤害。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用“胯”来发劲。
胯就是盆骨,往下衔接两腿,往上衔接脊柱,是人体劲力转换的重要环节。
同时盆骨是人体关节中,最大的一个关节,即可以横向拧转,又可以前后翻动,是人体产生劲力的核心环节。
拳谱云:”“无胯一身空”,说明了一旦胯都不使用了,身体上下劲力的衔接就会中断,不能形成整体劲,当然劲力也大不了。
我们把胯称之为“一个大拳头”,说明了在发劲的时候,劲力的发放需要依赖胯的调整和积蓄,才能产生人体最大的劲力效果,是攻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太极拳里提到的腰胯可以促进上下肢的协调,是行气的主要关卡,产生爆发力的源泉。
练拳时要求双胯能下沉、裆要圆,上身的重量要通过胯传到脚上,双胯随重心移动,转换灵活,偏沉则随,下盘才稳重!一、腰腹与骨盆腰腹是放在骨盆上的,是以骨盆为依托进行运作的。
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
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2011-08-19 15:47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北京太极拳培训,太极拳,北京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武术北京太极拳,北京太极拳培训,太极拳,太极拳培训近期,我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有关腰胯之轶事,先不辨文中轶事的真假程度,且信它腰胯的重要性。
文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叙述的:近代太极拳重要人物杨露禅,教了吴全佑功夫。
是为了吴氏太极拳之始,后来杨露禅告老回乡,吴全佑尾随不舍,杨便下轿对他说:"我当天发誓,全部功夫都己教你,没有一招留下,总之你记住'圈内打人,圈外推人'便是"。
所谓圈内即盆骨(人体解剖学称下肢带髋骨--笔者注)发力范围;所谓圈外即盆骨发力范围以外。
太极拳不是只以柔劲化解人家来势的,它可以发劲打人。
而力量的终极来源就是盆骨,换句话说就是腰胯(原文该提法不够准确,盆骨系胯中一部分,并不完全等于胯--笔者注)。
人体最大块的骨头是盆骨,而太极拳正是用盆骨来打人,这是厉害之一;盆骨的发力,外表上不易看清楚,所以对方被打得折肢断臂,仍不知何事,这是厉害之二(基于如此原因,有些拳师流传"教拳不传胯,传胯师傅差"之太极拳名师张志俊先生在《太极技击功夫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一文中谈到腰胯时说:"太极拳理日'不得机不得势时,腰腿求之'。
我认为这里少了一个字,应该是'腰腿间求之'。
腰腿间是胯,其位置格外重要。
脚把地面的反作用力通过膝盖送到了胯上,松胯便可在刹那间将力量送到腰部。
不能松胯将会瞬间断劲,功亏一篑。
会松胯可卸掉对方来力之一部分乃至一大部分,降低了自身的重心,使下盘稳固,为裆走下弧创造了条件;可加大腰部转动的幅度,便周身协调;松胯是形成浑元之力的必要条件;松胯有利于调整身法、步法、得机得势使下肢运行变得轻灵"。
本人基本认同张志俊先生对松胯的看法。
松是太极拳的灵魂,整个放松功夫最难练的部位应是中、下盘,就是胯、膝、踝。
十三种松胯状态,太极拳中“胯”的练习方法
十三种松胯状态,太极拳中“胯”的练习方法每天与和美太极不期而遇热爱太极,传播健康!很多太极拳有在练习的时候,会认识到,把胯的功夫练好了,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能把腰胯练好,那么太极拳的功夫就到了一定的级别,但是如何才能将腰胯的功夫练好,以及为什么练习太极腰垮如此重要,下面就随和美太极一起来看看吧!太极拳腰胯功夫的意义网络上有这样一篇有关腰胯之轶事,先不辨文中轶事的真假程度,且信它腰胯的重要性。
文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叙述的:近代太极拳重要人物杨露禅,教了吴全佑功夫。
是为了吴氏太极拳之始,后来杨露禅告老回乡,吴全佑尾随不舍,杨便下轿对他说:“我当天发誓,全部功夫都己教你,没有一招留下,总之你记住‘圈内打人,圈外推人’便是”。
所谓圈内即盆骨(人体解剖学称下肢带髋骨——笔者注)发力范围;所谓圈外即盆骨发力范围以外。
太极拳不是只以柔劲化解人家来势的,它可以发劲打人。
而力量的终极来源就是盆骨,换句话说就是腰胯。
人体最大块的骨头是盆骨,而太极拳正是用盆骨来打人,这是厉害之一;盆骨的发力,外表上不易看清楚,所以对方被打得折肢断臂,仍不知何事,这是厉害之二(基于如此原因,有些拳师流传“教拳不传胯,传胯师傅差”之说,把胯的练法与用法视为珍贵的守功东西,传授腰胯要领时,不愿多作分解,顾虑徒弟把胯练好了会在功夫超越自己)。
太极拳明师林泉宝先生在《武当太极拳行功心悟》一文中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前有一伙强盗在江河中抢劫客船财物,并把所有船上的人捆绑其手脚后抛向江中,船上许多人会游泳但均因手脚被困而溺死,唯有一人用海豚式游泳自救而生。
通常我们习惯于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这些姿势都是以手脚的动作来游划,而豚泳是以身体的扭动来前进的,可从不依靠肢体的动作。
虽然游泳和太极拳并无直接的联系,但这个故事对我们练习太极拳强调“以身领手”,以身法来统帅太极拳走架揉手,是有一番启迪的。
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初级时是以手领手,也就是以手指挥整个太极拳运动;然后是以身领手,就是身法主宰全身的运动,每一招一式,一切运动之主宰皆由胯节指挥。
干货!怎样练习开胯和松胯,看完豁然开朗!
干货!怎样练习开胯和松胯,看完豁然开朗!
一、开胯练习开胯对学习太极拳是至关重要的,胯开、松的程度对今后太极拳动作的规范和发劲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方法:
1、坐两脚脚心相对,两肘成90度,两手掌心按在两个膝盖上,盘地而坐。
丹田呼吸三次。
2、抬膝全身放松,丹田吸气。
随着吸气两膝盖略上抬。
3、按膝全身放松,丹田呼气,随着呼气两手往下按两个膝盖,使膝盖、两腿外侧贴到地面。
这样一吸一呼,一按一抬连续练习,几天即可彻底开胯。
随着胯开得程度,下按两膝贴地静止的时间逐渐加长,达到三分钟以上为佳。
二、松胯练习
我们学练太极拳双胯必须松开,裆部撑圆。
松胯那怕松开一点点都行,不松胯或未松胯时不能使内气内劲产生。
松胯的标准:双胯能下沉,裆圆,双腿曲膝;上身自重能通过胯膝往脚上负重,胯部相对不负重;双胯随身体重心移动胯部也能适当负重,转换灵活,下盘稳固。
松胯的感觉:人的自重已扎在膝部以下小腿及脚跟部;在膝部不前倾的前提下,胯部能上下起伏;人上身的自重往下松沉时,胯部有一种释放能量的感觉,从上往下释放;当你收缩会阴部时,胯部有一
种吸的感觉。
大家通过静练和慢练,细细体悟会找到感觉。
太极拳的松胯
太极拳的松胯太极拳在练习的过种中,非常讲究松胯。
那么松胯应该怎么练习才能练好呢?1、稍息站立,将虚腿(右)松开,慢慢轻提右膝,膝盖似有细线向上牵引。
2、使右腿慢慢离地。
保持立身中正,不可因提膝而身体有些微歪斜,胯始终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位置。
3、大腿、小腿肌肉松开,小腿自然垂直地面,脚腕松开。
4、每向上提一分,就重新检查腿上的肌肉是不是松开了。
5、直到提腿至大腿小腿夹角90度。
6、此时着意松开腿上的肌肉,也就是骨架子支撑着,而意念扒掉腿上所有的肌肉。
(跟起式抬臂的意思一样。
)7、放下腿,让腿自由落体运动。
就在腿落的一刹那,听听是否感觉到了胯关节的存在。
放松时抬腿,站得很稳,地不平也一样;腿自由落地的一刹那,胯关节有响声。
这些都是关节开始松的表现。
一开始响声可能比较频繁,后来就渐渐少了。
再来一个动作帮助松胯。
1、左腿弓步站好。
2、将左腿意念成实腿。
右腿虚掉。
3、左腿小腿垂直地面。
4、重心慢慢前移。
收右腿。
要求:1、运动的时候,尤其是收腿的时候,注意尾闾托丹田。
尾闾托丹田,就是尾椎骨的尖端微微向前向上托。
比较容易感受的是:屁股下面有椅子,在落座一瞬间的尾椎骨。
2、收腿的时候,左腿10分力,右腿0分。
仿佛从泥沼里拔右腿一样。
体会右腿胯关节。
高低架都可以,高架易松好找,低架对腿的要求比较高。
拖地收回。
好像从烂泥塘中艰难的拔腿。
松开全身,全靠左腿拖带。
1。
太极拳达到松腰胯的做法要如何做
太极拳达到松腰胯的做法要如何做太极拳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
同时太极拳的松腰跨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达到松腰胯的做法。
太极拳达到松腰胯的做法《太极拳说十要》中的第三要和第五要中指出,要“松腰”,要“沉肩坠肘”,本人理解就是“松”及“沉”。
首先是“松”,练拳时全身放松,所有的关节、肌肉均放松。
特别是要松“腰胯”。
因为“腰胯”为一身之主宰,“腰胯”松了,两足才有力,下盘才稳固,腰腿之力才能相连。
杨澄甫宗师常说,“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
”还说,“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处必于腰腿求之。
”本人多年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也深有体会,所有动作皆由腰胯带,就是腰胯先动,四肢才动。
如出右拳,不是手先动,而是腰胯先动。
要认识松“腰胯”,首先应懂得什么是放松。
要放松首先从身法上要做到肢体柔顺,不僵滞,周身非常协调;在呼吸上做到和畅自然,不短促,不气喘;在面相上不紧张;在动作上自然和谐,不是参差不齐。
能注意这几方面并尽量做到,就初步达到太极拳放松的要求。
僵滞、短促、紧张、参差不齐等,都是练习太极拳不能放松的表现。
怎样做才能达到松“腰胯”呢首先要弄清楚太极拳的腰在哪里,才好讨论腰如何来主宰。
太极拳家所说的腰,应该包括人体躯干肋下胯上部位。
具体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应是腰椎至尾椎这个范围,包括腰椎、骶椎、尾骨、双髋关节、骨盆及其附着的肌肉、神经、血管等。
要松腰胯,具体做法是先“顶头悬”,因为腰椎上接胸椎及颈椎,是上下一条线的主要负重部位,能顶头悬,这条线就能放松,上下就能无形中被拉长。
接着配合呼气、沉肩胛、松落胸背肌肉、松腹,使气落丹田、沉于骶髋,再贯于两脚心。
因脊椎拔长,腰部松活,也使周身关节和肌肉放松,腕、肘、臂、胸、腰、胯、膝等也无一处无放松,无一处留有丝毫之拘滞之力。
从而使两足有力,下盘稳固,并产生腰腿之力相连之感。
其次是意念上要放松意念上不放松,就是紧张,初学太极拳时很容易紧张,思想上紧张,动作上就僵硬。
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太极拳的“松胯”
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太极拳的“松胯”“练拳不懂胯,拳架一定乱”,胯关节(髋骨)在各项运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太极拳对胯的训练运用可以说是关键的关键。
练拳伊始,听见老师、拳友讲的是腰,看看各种拳书说的也是腰,练拳的过程中也是简单的理解为腰。
随着练拳深入逐渐的感受到了胯,对胯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松胯的条件:松胯的首要条件是良好的腿力,在太极拳的模式里腿力的训练就是放松,用松开之后身体的重量,也就是所谓的松沉训练身体增强腿力。
有了腿力就有支撑上身重量的能力,初步具备胯松开的要求。
松胯的关键是腰(脊柱)的松开,简单地说就是胯坐正的时候,背肌、腰肌是松弛的,反之背肌、腰肌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必然产生肌力的牵拉,出现松不开不敢松的问题。
背肌、腰肌的松开也是松沉练拳的结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腹肌的松开,腹肌的松开是整个肌肉群的放松,往往我们只是注意到腰肌的放松,腹肌注意的不够。
腰腹的放松,才能做到气沉到脚底。
二、胯的中正:胯能够松开的目地就是胯要坐正,像坐在高凳之上的练拳,脊柱----尾闾自然垂直向下。
自然坐正就是胯要稳稳当当的放到大腿(股骨)上,能够自由的没有牵拉的运转。
胯落正才能上下合为一体,膝盖才能够不会受到上身重量的压迫,胯的中正可以说就是拳架的中正,就是身体骨骼的中正;骨骼的中正就是骨架没有被筋肌的牵拉,自然地落稳。
如果把胯落正,还会有向后凸起或胯的周遭还需要用力才能扶正的话,说明胯还没被真正的放正。
胯落正可以在定式中调整,更重要的是在拳架运行中落正,需要在练拳中一遍一遍的体会纠正。
三、落胯的作用:1、胯正能够更加的放松。
2、当胯能够落正,身体的重量和受力能够更好的被传递到脚底。
3、四肢能够被胯带动运转,拳架的运转都是在胯的带动下运行。
4、拳架的球体感更加清晰,腰旋转的感觉出来了,能够体会到腰胯一家的整体感。
5、虚实更加清晰,拳架的流动性明显增强。
6、“胯骨头大拳头”这是一句很早就听到的话,现在能够体会到胯的引擎作用,胯可以带来强大的能量。
陈氏太极拳松胯练习方法
陈⽒太极拳松胯练习⽅法陈⽒太极拳松胯练习⽅法 太极拳胯部的松沉增加了腰腹部⽴体螺旋的活动范围和⽓⾎流通对肝、肾等部位的按摩效果,并且通过这种活动和按摩进⼀步激活了⼈体各类⽣命腺体;从⽽起到滋阴补阳、阴阳调和的保健作⽤。
下⾯由⼩编为⼤家分享陈⽒太极拳松胯练习⽅法,欢迎⼤家阅读浏览。
1.松胯有利于⾎⽓贯通,下盘沉稳。
⽼架陈⽒太极拳对下盘的要求极⾼,不仅要求重⼼倒换是锅底形,更有在⼋仙桌底下打拳之说。
但太极下盘要稳⽽不滞,只有以意带⽓,以⽓引⼒,要求周⾝⽓⾎畅通,⽓沉丹⽥,并透过丹⽥,直抵涌泉,⼗趾抓地,涌泉⽳虚,这就不得不要求⼈体上下盘的交汇点、“⽓海”之所在——胯部的松沉。
2.松胯有利于内⽓⿎荡,丹⽥内转。
丹⽥内转是由于陈⽒太极拳讲究周⾝内外⽴体螺旋⽽形成的独特内劲功夫。
太极拳胯部的松沉,盆⾻的.外翻及两臀的翻沉⽆疑都有利于⽓沉丹⽥,也增加了丹⽥容量。
在这⼀基础上,练习拳架时注意周⾝尤其是腰腹部的⽴体螺旋,这对于带动丹⽥内转,增加丹⽥内转空间及活动能⼒,加强周⾝⽓⾎的上通下达,增强内⼒极为有效。
3.松胯有利于延年益寿,⼈体保建。
太极拳胯部的松沉增加了腰腹部⽴体螺旋的活动范围和⽓⾎流通对肝、肾等部位的按摩效果,并且通过这种活动和按摩进⼀步激活了⼈体各类⽣命腺体;从⽽起到滋阴补阳、阴阳调和的保健作⽤。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肾属⿊⽔,历来被认为是⼈体⽣命之祖,《拳经》中所说的“出肾⼈肾是真诀”也就是这个道理。
这也是太极拳运动之所以风靡全世界的主要原因之⼀。
开胯练习 开胯对学习太极拳是⾄关重要的,胯开的、松的程度对今后太极拳动作的规范和发劲都起到很关键的作⽤。
⽅法: 1、坐 两脚脚⼼相对,两肘成90度,两⼿掌⼼按在两个膝盖上,盘地⽽坐。
丹⽥呼吸三次。
2、抬膝 全⾝放松,丹⽥吸⽓。
随着吸⽓两膝盖略上抬。
3、按膝 全⾝放松,丹⽥呼⽓,随着呼⽓两⼿往下按两个膝盖,使膝盖、两腿外侧贴到地⾯。
这样⼀吸⼀呼,⼀按⼀抬连续练习,⼏天即可彻底开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的松胯13法一:缩胯
太极拳的松胯13法一:缩胯缩胯是前脚至后脚的髋骨和肌肉韧带向后向内收缩,与腰腿合胯为一,而不是屈胯凸臀。
缩胯在以守为攻(前半部分为防守,后半部分为进攻)的动作中运用较多。
一般情况下前半部分做缩胯动作,既能形成身整退化,又能使下盘稳如泰山,并为后半部分进攻发劲提供足够的动力矩。
缩胯运用于揽雀尾的按势后推,及如封似闭、倒撵猴、海底针,或是其他弓步转为半马步的动作中。
太极拳的松胯13法二:落胯落胯是指在放松腹股沟的状态下,髋骨和肌肉韧带向下落。
落胯时前脚宜内扣一些,在胯关节松开时腹部下沉,胯以下肢体松沉至涌泉穴,胯以上肢体向上领劲(即虚灵顶劲)。
落胯要沉稳,要与脚蹬腰发协调顺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足够大的反弹力,在稳固的下盘支撑下将劲道作用于目标上,产生预期的发放效果。
落胯是放松境界的层次,而非表面姿势的技巧。
因为技巧无论多高,摆出的落胯一旦受到外力仍会习惯本能地去顶。
然而进入松透的落胯境界,外力进来时不是被吞入身体,而是被轻松化掉。
太极拳名师林文涛先生应邀在广西钦州太极推手辅导站教学中说:接劲就是落胯,落胯要敏捷。
落胯用于揽雀尾、栽捶、指裆捶等动作中。
太极拳的松胯13法三:坐胯坐胯是在落胯的基础上,臀
部再加点下坠的意思。
臀部下坠的时候注意胯仍保持下落,不能挺出去。
坐胯时要立身中正,臀部肌肉、胯骨自然下垂,膝盖要朝着脚尖的方向微微顶一点儿,实脚脚尖有回扣之意,体悟下肢在放松状态下的对拉。
要领做对了,脚尖、小腿肚、腿弓、胯根都会有沉胀的感觉。
太极拳名家陈微明先生教授太极推手时指出:化劲首以松腰坐胯,以腰松沉之转动为主。
坐胯用于揽雀尾、搂膝拗步等动作中。
太极拳的松胯13法四:塌胯塌胯与顶头同是太极拳身法立身中正的重要规则,从作用上说它与沉劲、化劲、发劲等关系密切。
太极拳名师张义敬先生在《太极拳拳理传真》一书中谈到塌胯时说:“太极拳多用弓箭步,初练塌胯,后腿髋关节必然紧张,很不自然,这正是不松的缘故。
”
弓箭步的后腿膝关节应微屈,膝关节僵直不对,但弯曲过多髋关节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这真是说来容易做时难。
弓箭步后腿粗看似直非直,其实胯根撑开而松沉,后腿似弓膝微屈。
松腰塌胯,目的是求得髋关节的灵活,特别是求得在立身中正下身体的灵活。
小腹是人体重心所在,所谓气沉丹田、松腰塌胯、开裆、沉气等等说法,都不过是在强调降低重心而又灵活安稳。
在髋关节灵活之后,再加以腰部的旋转自如,才有可能化解对方的来力,求得安稳不败。
一般化劲功夫不好的人,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塌胯训练,是髋关节未能松柔灵活的结果。
弓步时先落胯,后塌胯。
塌胯时腰背部、臀部肌肉放松,胯骨自然下垂,胯骨与脚底涌泉穴形成弹弓势。
太极拳名家林墨根先生在四川省太极推手教练员学习班上说:
发劲时松腰塌胯,对方就跌出去了。
塌胯用于揽雀尾的按势前推,及搂膝拗步、撇身捶等动作中。
太极拳的松胯13法五:开胯这里说的开胯,不是广义的开胯,而是狭义的开胯,是指左右两胯的对拉松开、膝盖外展。
胯的对拉松开是以意气带动形体,是胯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内藏匀劲的掤松,不是松懈式机械的拉开。
开胯后,其势产生一种既沉稳又灵活的弹力,与意念一起形成整体劲。
开胯发劲时应是瞬间爆发的,不宜延时僵滞。
开胯用于单鞭掌、扇通臂等动作中。
太极拳的松胯13法六:合胯合胯是指组成胯关节的各部分向命门穴至会阴穴之间聚合,与腰和腿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做好合胯能使身势整体稳固,若合胯与意、气、劲合理配合,必然使根基如泰岳之稳固。
合胯是从外向里合,不是胯关节自身的紧缩和僵死。
合胯发劲时应是瞬间爆发的,不宜延时僵滞;合胯化劲时则慢些,合至对方来劲化净即可。
合胯用于打虎势、弯弓射虎等动作中。
太极拳的松胯13法七:转胯转胯是指前脚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沿水平方向由内转外或由外转内的状态,常用于进退行步时中间过渡的提脚动作,或直劲转横劲或横劲转直劲的动作中。
若是行步时转胯,则以胯领起虚脚提起迈出,前实脚转胯的幅度,以后脚跟、后脚掌、后脚趾先后提起离地为准,转多了会使身势歪扭而影响重心,转少了则提脚不自然,要周身协调,实脚沉稳,虚脚轻灵。
拳谚说“腰胯微转鸟难飞”,既强调了腰胯在技击发化劲时的
重要性,也说明了部分动作最终的劲力是由身体单侧作用到目标上的。
在完成技击过程中,胯关节为了协调整体动作的完成,必须做出相应的转胯动作。
太极拳的松胯13法八:旋胯旋胯是指虚脚一侧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沿立圆方向由下转上的状态,用于横向行步中间过渡时的提脚、收脚动作,譬如云手、十字手等。
旋胯就是以胯领起虚脚提起横向移步靠拢或迈出,虚脚旋胯的幅度以旋至脚跟、脚掌、脚趾先后提起离地为好,旋多了会使身势变形而影响重心的稳定,旋少了则提脚不顺,要周身协调,实脚沉稳,虚脚轻灵。
太极拳的松胯13法九:脱胯脱胯是指髋臼和股骨头好似脱开一样的感觉,有“胯松欲脱”之说,常用于右左分脚、踢脚、蹬脚等动作中。
太极拳的起脚击打动作主要是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的髋关节来完成,又有胯关节周围的韧带、髂骨股韧带、耻骨囊韧带、坐骨囊韧带等和腰肌、腹肌、盆带肌、大腿肌等的参与辅助完成,是一个复杂的协调工作。
踢脚或蹬脚时把部分注意力放在脚尖或脚跟上,以脚的末端上领,这样做可以减少胯关节的支配意识,无意间就把胯关节放松了。
整个身势的虚实变换,若能配合丹田内气发放则效果更好。
太极拳的松胯13法十:提胯提胯是指实脚一侧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向下松沉,同时虚脚一侧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向上提起,形成上下相争的松胯状态。
提胯用于提手上势、金鸡独立等动作中。
提胯利用上下折叠的劲道,能较好地传递地面反作用力,达到借地之力又借人之力来打击对方的目的。
太极拳的松胯13法十一:送胯送胯俗称跟胯,指对应前脚膝关节前面的胯部向前挺出,意念命门穴把胯向侧前送去,或者想着骶骨托起胯关节向侧前推去,如太极拳名家叶大密先生所说“尾闾如行舟之舵”的意思。
此时注意放松会阴穴和腹股沟、膝关节,让腰、胯、腿的肌肉、韧带恰到好处。
送胯前脚是虚脚时有虚脚的用法,是实脚时亦有实脚的用法,目的基本相同,但中间过渡动作不一样。
送胯由胯将劲力传达至腰部,以爆发内劲将对方击打、发放。
如果将送胯动作做成缩胯(除了用于引化的缩胯之外),会使胯关节本身及附着在胯关节上的腰、大腿的某些肌肉、韧带产生负功,将起于脚的部分气力在胯关节处抵消或使其改变方向,而错失机会和势能,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击打、发放的效果。
恰到好处的送胯,是得机得势的表现。
送胯用于斜飞势、白蛇吐芯、边化边发等等动作。
太极拳的松胯13法十二:抽胯抽胯是指左胯部或右胯部用意向前送出一点(但是不能着意用力而向前挺),同时髋关节向上翻的松胯状态,如水泵抽水吸上之意。
抽胯能把虚脚从脚跟、脚掌、脚趾很自然地带起离地,用于进、退行步的虚实转换。
太极拳的松胯13法十三:扣胯实脚的胯根内扣,俗称扣胯。
实脚胯根内扣能带动虚脚掌、虚脚趾离地(虚脚跟先由实脚转胯带动离地),比如用于掤手上势与揽雀尾中间的过渡动作,单鞭掌与提手上势中间的过渡动作等等。
初学者扣胯时常见毛病是凸臀。
扣胯的要领是胯根内扣时放松腹股沟,放松臀部和腰背的肌肉,做到含胸拔背、垂臀,放松大椎穴往上领,同时放松腰背,臀部往下沉。
扣胯时,实脚沉稳,虚脚轻灵。
以上介绍了13种松胯状态,便于习拳者在盘拳架、练推手时对号入座自查。
起落犹似猫行的太极步包含落胯、塌胯、转胯、扣胯、抽胯、送胯等,多练太极步,练好太极步,对于体悟松胯很有帮助。
太极拳是门内家拳,有看得见的形体动作,亦有不易观察的内功运行。
腰胯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用文字词句来准确描述如何具体运作,其难度是很大的,故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
由于本人掌握太极拳技艺有限,文字整理水平亦有限,恕有某些细节内容文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