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风景如画(一)-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4风景如画(一)|苏少版(2)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4风景如画(一)|苏少版(2)](https://img.taocdn.com/s3/m/615a0d6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d.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4 风景如画(一)|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风景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运用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特色的风景画。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风景画的构图原则:平衡、对比、节奏、层次感。
2. 风景画的基本色彩原理:冷暖、明暗、饱和度。
3. 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及技巧:勾勒、渲染、涂抹、点缀。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技巧,能够创作出富有特色的风景画。
2.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视角的风景画。
教具与学具准备: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优秀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风景画的构图原则和色彩原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
3. 创作指导(10分钟):分步骤讲解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及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观察,进行风景画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个性化建议。
板书设计:1. 风景如画2. 构图原则:平衡、对比、节奏、层次感3. 色彩原理:冷暖、明暗、饱和度4. 创作方法:勾勒、渲染、涂抹、点缀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风景画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展现自己的独特视角。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课后反思:1. 学生对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4.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环节。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优秀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 风景如画(一)》教学设计2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 风景如画(一)》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90a903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9.png)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风景如画(一)》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风景如画(一)》是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第4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欣赏不同风格的风景画,了解风景画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基本元素,并运用这些元素创作出自己的风景画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风格的风景画作品,以及创作风景画的步骤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感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此外,学生对不同风格的风景画可能还没有太多的接触和了解,需要通过欣赏和分析来拓宽自己的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的风景画的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风景画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风景画作品,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基本元素。
2.讲解法:讲解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步骤。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风景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风格的风景画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2.准备相关的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准备幻灯片或视频,用于展示和讲解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视频展示不同风格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风景画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基本元素。
教师简要介绍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准备好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让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风景如画(一)》教案
![《风景如画(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415f6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4.png)
《风景如画(一)》教案第一篇:《风景如画(一)》教案《风景如画(一)》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风景画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赏析风景画的能力。
操作目标:学会运用构图知识和多中技法进行风景写生,表现自然的美。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书上作品,体会风景之美,在风景写生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构图知识,多角度、多方法进行风景写生,表现风景美。
教学难点:画面上能注意适当取舍,画出动人的风景画。
教学准备教师:风景写生作品(素描、水彩、水粉、油画……)、取景框、画板、颜料、纸、笔等。
学生:画板、取景框、颜料、纸、毛笔等写生绘画工具。
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书中的大师和学生作品,了解风景画写生的一般常识,然后让学生走进自然,学会观察,细心体会,在常见景物中去发现美、表现美,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方法写生自然景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世界风景名胜,带领学生一起去“观光旅游”,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风光的优美,由此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表现自然的欲望。
二、欣赏作品探究技法欣赏教材和收集到的风景画作品,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副。
为什么?研究这些风景画是用何种形式表现的,思考如何用这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学生讨论,了解风景画的技法:单色素描、铅笔淡彩、纸版画、水彩、水粉画、油画,可以用综合材料来表现。
三、指导写生绘画实践学会取景:大自然景物多彩、纷繁,选景时既要关注新鲜奇特的景物,也要从平时的景物中发现美,做到去粗取精,提炼概括。
风景表现:风景写生,空间层次表现要丰富,注意近、中、远景的表现,掌握近大远小的规则。
教师可提供几张风景照片和相对应的风景写生画,让学生比较领会老师是怎样构图和取舍景色的。
四、学生写生帮助学生找位置,明确所画目标。
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风景(如素描、铅笔淡彩、纸版画、水彩、水粉画等,也可以用综合材料表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让其自由作画,根据画面需要,将眼前景物适当增减,也可移动物体,力求完美动人。
五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如画》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如画》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04805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9.png)
3.学生对透视原理和空间关系的理解尚浅,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练习,逐步提高画面层次感。
4.学生在美术鉴赏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评价风景画作品的能力有待提高,需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进行赏析。
5.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缺乏创新意识,需要教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个性化表现。
(1)线条:讲解线条在风景画中的作用,如勾勒轮廓、表现质感等。
(2)色彩:介绍色彩的基本原理,如何运用冷暖、明暗对比表现风景画的氛围。
(3)形状:讲述如何运用几何形状描绘自然风景,使画面更具有立体感。
(4)透视:讲解透视原理,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风景画的远近、高低、大小等空间关系。
3.教师示范:现场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风景画的创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步骤。
3.名画欣赏:请同学们课后欣赏一幅著名的风景画作品,了解其作者、创作背景、风格流派等,从多角度进行赏析。并在下次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小组合作:鼓励同学们在课后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风景画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总结风景画创作的技巧和方法,形成一份学习报告,供全班同学交流学习。
五、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自然风景,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绘画语言进行创作。要求注意透视原理的运用,使画面具有空间感。作品规格不限,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现个性化表现。
2.观察日记:请同学们在课后观察身边的自然风景,记录下自己觉得美丽的景色,用文字描述其特点,并尝试分析可以如何运用绘画技巧来表现这一风景。通过观察日记的形式,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小学美术《风景如画一》教案
![小学美术《风景如画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39ba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c.png)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风景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表现景物的远近、光影效果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描绘自然风景。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风景如画一》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风景画的兴趣非常浓厚。他们在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的风景画作品时,能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几点反思: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风景关注,这一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加关注他们的表现,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课后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通过个别辅导或课后作业等方式,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其次,在新课好地理解风景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通过示范和讲解,学生们对构图、色彩运用等难点内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然而,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绘画练习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更好地指导他们突破难点,提高绘画技能,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计划增加个别辅导环节,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风景画的基本特点: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的风景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风景画的构图、色彩运用、光影处理等基本特点。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风景如画|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风景如画|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fc02b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1.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风景画作品,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风景画的定义和分类2. 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3. 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4.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风景画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风景画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画册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风景画的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风景画的定义、分类、创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的基本知识。
3.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如何创作一幅风景画,讲解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一幅风景画作品。
5. 课堂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风景画的定义和分类2. 创作方法和技巧构图:主次分明、层次清晰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处理3.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风景画作品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风景画作品,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协调。
2. 写一篇关于风景画的观后感,内容包括作品欣赏、创作心得等。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风景画的定义和分类是否掌握清楚?2.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风景画作品?3. 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 风景如画(一)|苏少版 (3)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 风景如画(一)|苏少版 (3)](https://img.taocdn.com/s3/m/30e3760d5acfa1c7ab00cc1a.png)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风景如画》重点学习活动案例分析一、重点学习活动设计【学习内容】:欣赏感受风景画的美,能灵活选景构图,画出有层次美的风景画。
【学习目标】:1.认知领域:让学生欣赏、了解两位中外风景画大师的作品。
了解风景画构图方法和要点。
2.操作领域:学生能自由选景,灵活构图,画出有层次美的风景画。
3.情感领域:让学生欣赏美、感受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1.重点:欣赏感受风景画的美,能灵活选景构图。
2.难点:构图的设计和层次的处理。
【主要学习策略】:欣赏观察、交流探讨、尝试发现【学习过程】:一、欣赏美景1.“天寒地冻,让我们去洒满阳光的自然中走走看看,感受一下美,温暖一下心灵。
”配乐欣赏风景图片2.学生举手发言:这些美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揭示课题:风景如画二、了解名画画家们都醉心于风景,来欣赏他们的风景画。
请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介绍这两幅画作。
1.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2.法国,柯罗《孟特芳丹的回忆》三、观察思考1.大师们的画很美,不过太难了,我们可以画的更简单、可爱点,来欣赏卡通风景画。
2.学生边欣赏边观察,思考“风景画和平时的人物画、动物画相比,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举手回答,教师从旁引导,得出“空间层次”的特点 ,板书“层次”。
3.学生思考交流“如何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感?”要画出近景、中景、远景三大层次。
板书4.学生抢答:物体从近处到远处还会发生什么变化?近大远小。
板书四、尝试绘画1.同桌交流:要开始画画了,你准备选什么景物来作画?(出示步骤一、选景。
并出示参考资料图)2.学生抢答:选好景之后我们要做什么?(出示步骤二、构图)3.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哪些构图方法适用于风景画,能体现它的层次感?4.我邀请了几位嘉宾登场,你认识它们吗?学生报出以下构图的名称。
5.学生尝试构图用两分钟时间,在小块练习纸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构图方法来布置你的景物。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 风景如画(一)》说课稿1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 风景如画(一)》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c1aff0a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a.png)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风景如画(一)》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风景如画(一)》是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的内容。
本节课以大自然为题材,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绘画技法和案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绘画实践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景物的构图、色彩搭配和细节处理等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绘画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风景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学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描绘大自然的美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评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风景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学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描绘大自然的美景。
2.教学难点:如何处理景物的构图、色彩搭配和细节,使画面富有变化和生动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风景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注重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评价激励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案例分析:分析优秀风景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
3.技法讲解:讲解风景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和细节处理等。
4.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关注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4课 风景如画(一)-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4课 风景如画(一)-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6114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6.png)
第4课风景如画(一)-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画家的作品和实地观察绘画对象,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艺术潜能和创造力。
3.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重点1.理解风景画的表现手法,见物如见人,注重气氛和意境。
2.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艺术潜能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法把风景画描绘出来。
2.如何理解风景画背后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并表达出来。
四、教学过程1. 画家作品欣赏通过欣赏莫奈的《睡莲》,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在画面中似乎引入了风、花香、阳光等因素,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艺术上称为气氛。
- 让学生自由欣赏这幅画作,提出感受: - 画中夸张的展现了花园,不论是第一层水面,还是第二层的草地和树木,都已经趣味性地处理了。
- 画中所呈现的莲叶、莲花,都把花园中天然的美景描绘出来。
- 画中恰到好处的光影处理,营造出了清新欢乐的氛围。
2. 学生实地观察带着学生实地观察园林中的花草树木,感受自然风景的呼吸,感受风景所表达的特定情感和意境。
- 让学生在园林中自由观察,找到他们认为最美的角度。
然后让学生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学生留意一处事物,谈谈他们的感受。
3. 学生作画根据所观察的自然景色,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尽可能贴近自然地,进行绘画创作。
- 讲解构图技巧:规划好画面主题,确定画面主块,观察自然景色时画面的主次区分并传达画面所要表达的感情。
- 提供素材:让学生自由选择构图素材,并利用上述技巧进行构图。
- 进行内省性画作:让学生自由发挥,尽量运用他们所感受到的美感,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风景画。
五、教学总结通过观察画家作品和实地体验,学习了风景画的表现手法、构图技巧以及运用色彩等,让学生感受到美感的魅力,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美学意识和创造力,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艺术潜能。
教学设计风景如画
![教学设计风景如画](https://img.taocdn.com/s3/m/4898c1cc4afe04a1b071def0.png)
教学设计:风景如画(一)1.认知目标:了解风景画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赏析风景画的能力。
2.操作目标:学会运用构图知识和多种技法进行风景写生,表现自然的美。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书中作品,体会风景之美,在风景写生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构图知识,多角度、多方法进行风景写生,表现风景美。
教学难点:画面上能注意适当取舍,画出动人的风景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风景写生作品(素描、水彩、水粉、油画……)、绘画工具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地方去看一看,好不好?(播放九寨沟视频)2.大家在语文课上学习过《九寨沟》这篇课文,你能用美丽的词汇来形容一下刚才所到的风景吗?……(美不胜收、诗情画意、……风景如画)3.教师板书:风景如画二、教学新授:1.其实,美丽的风景不仅九寨沟有,在我们的祖国,在世界各地,城市和乡村,都有美丽的风景。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摄影图片,请思考:这些风景美在哪里?(山、水、城、林……)2.一块草地、一片树林、一道河湾、一排屋顶……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
见到这如画的风景,你最想做什么?(把美景留住,摄影、录像、写诗、画画……)3.同学们的想法和大师不谋而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师笔下的美景。
(欣赏大师作品)凡高作品;巴黎街景——透视近大远小优美恬静的色彩;强烈斑斓的色彩——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近景、中景、远景——景物的层次感黑白效果——黑白灰的处理4.朝霞夕照、阴晴雨雪、春夏秋冬,我们平日里看惯的风景,在画家笔下都展现出变化多端的风貌。
细心的观察才会发现新鲜的美。
其实也有许多学生作品值得我们学习。
(欣赏学生作品)构图饱满主体突出疏密对比层次分明5.教师范画看到这里,老师也跃跃欲试,准备来画一画这如画的美景。
(出示取景框)取景——近景——中景——远景——上色——调整三、课堂练习:用喜欢的绘画工具画一幅风景画。
注意取景、构图、取舍、层次等。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4风景如画(一)|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4风景如画(一)|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b8d4a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4.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自然风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感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风景画作。
2. 学习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创作一幅表现自然风景的画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自然风景的能力。
2.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生动、形象地表现自然风景,创造出富有诗意的画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画板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画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风景画作,引起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兴趣和热爱。
2. 讲解:讲解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如色彩的运用、线条的勾勒、形状的描绘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创作一幅风景画,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自己动手创作一幅表现自然风景的画作。
5.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色彩的运用、线条的勾勒、形状的描绘。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写一篇简短的创作心得,包括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风景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生动、形象地表现自然风景?3. 学生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珍惜环境的感情是否有提高?4.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珍惜环境的感情是否有提高?”。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 风景如画(一)|苏少版 (5)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 风景如画(一)|苏少版 (5)](https://img.taocdn.com/s3/m/5480ed110b1c59eef9c7b41a.png)
课题:地方文化与苏少版教材美术整合课——《风景如画》课时:1课时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课属于将书法水墨与现有教学内容整合的课程,涉及到的造型·表现类课程《风景如画》大部分内容和《感觉肌理》部分内容,是以学生学习生活中"秋”字形和字义作为联想的契机和出发点,通过视觉接触、欣赏感悟、多维想象、趣味表现等步骤,整合中外美术作品(特别是我国著名画家的典型书法和山水画作品)中的对比与和谐,巧妙地利用书法汉字的笔画、字义来进行美术字形象的联想,表现出有趣的美术汉字“秋”字造型。
再通过底纹肌理的装饰方法,讲“秋”字的联想从单个字变成字画相结合的画面,激励学生进行前所未有的创新。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学生对此内容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本节课拟通过学习毛笔书法基础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比、协调的办法学习“秋”字的装饰,积极营造轻松愉悦、新奇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
所以,“书法为基,字画结合”的画面美感是本节课师生追求的目标和课程重点。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文字的无限魅力。
学习汉字“秋”的联想创意。
2、技能目标:尝试书法“秋”字的写法,体会传统汉字书写之美。
通过欣赏与讨论,运用改变字形、替换笔画、增添色彩和背景等手法,使学生经历替换“秋”字的联想创意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全新有趣的汉字“秋”字新形象。
通过水印法的学习,让学生基本掌握肌理底纹的装饰方法,创造出新的字画结合的画面。
3、情感目标:通过书法“秋”字的书写方法,体会汉字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文字的造型美,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汉字联想中替换笔画及变化外形、添加色彩背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水墨的特征、方法变化汉字的外形,装饰出具有对比与统一的和谐美的、富有个性和想象力的“秋”字新形象。
教学准备:1、教具:ppt课件、水墨画演示工具、背景若干张等。
《风景如画》教案
![《风景如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fc949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e.png)
《风景如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表现自然风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风景绘画的基本技巧:色彩的运用、构图的安排、线条的表现等。
2. 风景绘画的表现方法:写生、创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风景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他们表现自然风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色彩的运用、构图的安排、线条的表现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风景绘画作品的示例、相关理论知识资料、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风景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风景绘画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风景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包括色彩的运用、构图的安排、线条的表现等。
3. 示范:教师进行风景绘画的示范,展示绘画的过程和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风景绘画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6.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幅风景绘画作品,可以是写生或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色彩搭配、构图、线条运用等方面的表现。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度: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3. 学生对风景绘画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风景绘画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 邀请专业画家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风景绘画的艺术魅力。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风景写生,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风景的美妙,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八、教学安全:1. 确保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使用安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学生的行为安全,防止学生误食或接触有毒物质。
3. 保持教室环境整洁,避免发生滑倒、摔伤等安全事故。
九、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服务。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风景如画(一)|苏少版(5)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风景如画(一)|苏少版(5)](https://img.taocdn.com/s3/m/7398808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b.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 风景如画(一)|苏少版 (5)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 风景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3. 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4. 风景画的实践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景画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构图和色彩,创作出有美感的风景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视频。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风景画,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讲解风景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让学生对风景画有初步的了解。
3. 示范教学:通过视频或现场示范,展示风景画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风景画的创作步骤。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风景画的实践创作。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 风景如画(一)2. 内容:风景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创作方法、构图和色彩运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风景画。
2. 要求:构图合理,色彩丰富,能表达出风景的美感。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教学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对风景画有了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也要注意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都能在创作中找到乐趣,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2. 理论讲解在理论讲解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解释风景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介绍风景画的基本概念,包括风景画的定义、历史发展和分类。
讲解风景画的特点,如写实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等,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手法。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风景如画(一)-苏少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风景如画(一)-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250eb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d.png)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风景如画(一)-苏少版1. 美术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学习欣赏自然风景并运用色彩、形状、线条等表达感受。
•学习绘制简单的风景画,包括树木、山、水等元素。
•增强学生对色彩、形状等美学概念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教学准备•教学工具:彩色画笔、毛笔、压克力颜料、颜料盘、毛巾、纸张等。
•教学素材:风景图片,绘画作品,书籍,PPT等。
3.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课:风景画的欣赏和构成课程目标•学习欣赏风景画,并了解其构成和表现技巧。
•学习风景画的基本要素和构图方式。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后续绘画活动做准备。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展示一张风景画,让学生观看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幅画的印象和感受。
2.讲解通过PPT讲解风景画的类型和常见的构成方式。
让学生了解绘画中常见的概念,如亮度、色彩、形状、线条等。
3.情趣阅读让学生阅读相关绘画作品,并讲述作品中的色彩、形状、线条的使用方法。
4.课堂实践让学生尝试绘制一个基本的风景构图,包括山、水、草等元素。
老师可通过讲解和演示,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第二节课:色彩的运用课程目标•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和组合方法。
•学习在绘画中运用色彩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教学过程1.引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绘制的风景画,并请他们谈谈其中运用的颜色和色彩的作用。
2.讲解通过PPT讲解色彩的构成方式和常见的色彩组合方法。
3.情趣阅读让学生阅读相关绘画作品,并讲述作品中颜色的使用方法和其表达的意义。
4.课堂实践让学生选择自己心仪的色彩组合,并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老师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色彩运用技巧。
4. 教学评估方法在本课程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1.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以便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评价和分享。
2.班内自评:提供一份评分表给学生,让他们评价自己的作品,并描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第4课 风景如画(一)1-苏少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第4课 风景如画(一)1-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6fe7b3f5335a8103d22013.png)
风景如画——水墨竹情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扬州竹的有关知识、水墨竹画的历史及墨竹画的绘画方法。
操作目标:运用传统水墨技法表现竹子的特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学习竹子高风亮节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扬州竹的有关知识和竹子的水墨绘画方法。
难点:竹子的特征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扬州竹的有关知识及课件、毛笔、宣纸、学生作品等。
学生:毛笔、毛毡、宣纸、笔洗、抹布等。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关于竹子的成语并配图)竹报平安、罄竹难书、金鸡报竹、金石丝竹、胸有成竹、势如破竹、茂林修竹、青梅竹马、武昌剩竹、哀丝豪竹、成竹在胸、竹苞松茂、破竹建瓴、调丝品竹、丝竹之音、名垂竹帛、竹马之交、竹篱茅舍、竹林之游、丝竹八音、丝竹陶写、垂名竹帛、竹篮打水一场空……二、导入师:刚刚我们听到的都是关于竹的成语,“虚心竹有千千节”,我们扬州自古以来就与竹有着不解之缘,早在战国时期扬州就有大面积的竹林分布,现在扬州有将近上千处的竹景,他们宛如一幅幅美妙的画卷,把我们的家乡装扮得更加别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些独特的竹风景吧!三、新授1、欣赏、探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竹子扬名天下的个园,就连个园的名称也是因为竹叶的形状像汉字“个”而得名,园内有许多“竹子小明星”,这是龟甲竹,竹节像乌龟的外壳,所以叫做龟甲竹,是最贵的竹子。
这些竹子以盆栽的形式种植,是最矮小的竹子——菲白竹。
它们的竹竿上有许多的斑点,像人的眼泪,所以有着最感人之竹的美誉,它是湘竹。
这里的竹子围成一圈,像孩子围绕着母亲,中间的是母竹,四周的是子竹,是最讲孝道的竹子,叫孝顺竹。
现在园内共有45种,两万多株竹子,果然不负“四大竹园”的美誉。
谈到竹,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个园,其实扬州竹子最多的地方并不是个园,而是位于江都区丁伙镇的大禹竹园,园内郁郁葱葱的满是竹子,共有126种、500亩之多,“四大竹园”:扬州个园、上海古猗园、北京紫竹院公园、成都望江楼公园的竹子大多来自这里。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 风景如画(一)|苏少版 (4)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 风景如画(一)|苏少版 (4)](https://img.taocdn.com/s3/m/4ad25abda1c7aa00b42acb1a.png)
《风景如画》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风景写生”基础上进行装饰风景画的创作练习,也就是在学生风景写生,体验生活的基础上,以自己协商呢感的风景作品为素材,或结合现有图片进行想象创作,完成一幅夸张变形、色彩丰富的风景装饰画。
在欣赏、创作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表现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装饰性风景画与写生风景画的异同,了解装饰风景画的艺术特征。
2、操作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能以风景画写生作品或图片为素材,创作一幅夸张变形的装饰性风景画。
3、情感目标:感受装饰风景画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增强学生创作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装饰性风景画的艺术特征,掌握其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利用点、线、面元素,黑、白、灰层次和夸张变形的方法创造出生动和谐的装饰风景画。
四、学习内容通过欣赏,比较风景写生画与装饰风景画,了解装饰画的艺术特征,并能以自己写生的风景作品或图片为素材创作装饰性风景画。
建议1—2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欣赏导入教师出示一组风景写生作品和装饰性风景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二)讨论比较引导学生对比欣赏,研究这两种类型的作品在形象、色彩、艺术手法等方面有何不同。
通过比较、观察、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在形象上,写生风景画忠实于描绘景物本身的形体结构;装饰风景画不拘泥于原有物象,多采用夸张、变形手法,强化景物特征。
在色彩上,写生风景画多依照客观景物本身的色彩作画,装饰风景画不受对象本身的色彩限制,多以画面色彩的和谐为目的。
在艺术手法上,写生风景画多反映客观现实,装饰风景画多利用点、线、面元素,黑、白、灰层次,强化主观感受。
(三)欣赏感受用学到的装饰风景画知识欣赏部分艺术大师作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格;欣赏以前学生装饰画作品,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心。
(四)构思创作学生拿出自己的写生作品或风景图片按照装饰画特点进行构思,把自己对客观景物的夸张变形手法,色彩的主观处理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在作业展示评价环节中,也应该以学生的自我介绍和同学间的互相评价为主。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赏析作品,提升审美,为下一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反思和总结
本节课一开始就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欣赏大量风景图片,感受自然之美,唤起学生表现美的欲望。在方法指导上,结合大师作品及其他范作让学生掌握多种表现方法,并能积极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自然的美。他们兴趣盎然,作品也充满灵动。在构图指导时,教师精心安排,注意方法的趣味性,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会取景,学会构图,学会用透视方法表现有层次的风景。
6.欣赏几张风景照片和相对应的风景写生画,让学生进一步比较领会构图和取舍景色的方法。
7.儿童美术馆
欣赏平面绘画作品,分析作品的构图、色调、表现手法。
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思考如何用这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8. 教师示范
步骤:取景——近景——中景——远景——上色——调整。
三、创作表现
作业要求:
用喜欢的绘画工具画一幅风景画作品。
学生准备:各种绘画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风景画的基本知识及其表现方法,培养赏析风景画的基本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基本的构图知识和丰富的绘画手段表现自然风景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体会风景之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构图知识,多角度、多方法进行风景写生,表现风景美。
2.板书课题:风景如画(一)
二、欣赏作品 探究技法
1.欣赏风景摄影图片,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思考这些风景美在哪里?
2.见到这如画的风景,你最想做什么?
(把美景留住,摄影、录像、写诗、画画……)
3.访问艺术家:
欣赏大师作品,研究这些风景画是用何种形式表现的。
(速写、油画、国画……)学生讨论,了解风景画的技法:单色素描、铅笔淡彩、纸版画、水彩、水粉画、油画,也可以用综合材料来表现。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风景如画(一)
作者
张红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册教材中风景画的第一课,前面学习的构图知识为本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课就是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在自然景物中去发现美、表现美。城市、乡村、田野、农舍、山坡、草地等等,处处可以入画,通过观察,发现自然风景之美,通过学习,表现自然风景之美。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学会尊重和保护自然,并产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学生情况:
五年级学生由中年段跨入高年段,正是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转型阶段,也是两极分化极其明显的阶段。部分同学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已具备很强的绘画表现力,也有极少数学生绘画能力很弱,但又眼高手低,这给教师在备课时增加了很高的难度。
教学方式、手段:
1. 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自己美好的旅游印象,激发兴趣。
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处理。
复习近大远小的知识,重点分析景物的层次处理方法。(近景、中景、远景)
优美恬静的色彩;强烈斑斓的色彩——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4. 学会取景:大自然的景物缤纷多彩,选景时既要关注新鲜奇特的景物,也要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做到去粗存精,提炼概括。
5. 取景游戏:在教师的风景图片上运用纸质取景框,进行取景游戏,并进行简单的构图练习。
2.注意画面的取景、构图、取舍、层次。
3. 也可以运用剪贴、组合等方法创作不同风格的风景画作品。
教与学的评价
1. 在教的环节中,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欣赏,感受自然的魅力;通过对大师作品欣赏,体会风景画的艺术魅力;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欣赏,了解风景表现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对积极参与的孩子给予充分的肯定。
不同教学策略设计
1.可以以本地区的特色风景为主要内容,尝试表现。
2.可以采用本校学生擅长的形式表现。
3.可以与摄影教学整合。
2.化难为简,提升创作激情:在具体学习和表现过程中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采用有趣的取景游戏,培养和提升学生对于构思、取材、构图、配色等综合的艺术表现能力。
3.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大量的视觉赏析,诱发联想,使学生领悟风景画意境创造的同时,更增加了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范画,风景写生作品(素描、水彩、水粉、油画……),绘画工具等。美术教室四周张贴各类学生平面绘画作品或手工作品,增加氛围。
注意画面的取景、构图、取舍、层次。
也可以运用剪贴、组合等方法创作不同风格的风景画作品。
四、作品展示 快乐评价
举办“风景画展”相互观摩、评价,进一步激发的学生的创作热情。
五、拓展与延生 激发兴趣
欣赏运用其他材料和方法表现立体风景画作品,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作业要求
1.用喜欢的绘画工具画一幅风景画作品。
教学难点:注意画面的层次,适当取舍,画出动人的风景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世界风景名胜,带领学生一起去“观光旅游、表现自然的欲望。
1.(播放九寨沟视频)语文复习课上学习过《九寨沟》这篇课文,你能用美丽的词汇来形容一下刚才所到的风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