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渔业应对台风海啸等影响的措施和技术
船舶防台风应急措施
船舶防台风应急措施夏天,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的海域经常会受到台风的袭击。
特别是东海、南海等海域,船舶往来频繁,灾害危险性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船舶必须要有一些应急措施,进行台风安全防范。
下面,我们将讲述几种船舶防台风应急措施。
一、制定船舶台风疏散计划对于任何一艘船舶而言,当台风来临时,制定船舶台风疏散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该计划可以帮助船员安装好所有可行的安全设备,如船上缆绳固定、救生筏的调整等。
而且,该计划还必须涉及乘客的安全,包括他们在谁的座位上,安全疏散路线和渡船上的紧急设施等。
二、在滞泊区更换锚链台风给人留下的恐怖印象是非常深的,因为它可以使得飞机、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瘫痪。
船舶的锚链更换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用以防止船只在强烈台风中滑动或漂流。
在滞泊区,船舶锚链长度应按台风级别调整,通常建议是:级别七要加长2倍于船身长度,级别十要加长4倍于船身长度。
此外,在碰到台风前,还应该细心检查锚链的排列情况以及链环的紧密度。
三、对船舶的燃油进行储备当台风来临时,船舶需要有足够的燃油储备,以便在尽可能地向中央地带航行时使用。
尤其是在前方有台风的情况下,船舶必须尽可能多地加注燃油,履行良好的提前存储和使用燃油的管理手段。
通过掌握船舶燃油储备量,可以大致推断出船舶的港口、运费和贸易等状况。
四、运用海事通讯设备,积累预警信息在临近台风的时候,一系统的海事通讯设备应运而生。
船舶可以通过邮件、通话和信息共享等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及时了解最新的台风信息,包括风向、气压情况等。
同时,还应该预测可能造成的灾害等级,并部署好对应的物资、人员、技术设备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五、停港搬货,避免风险在台风来临前,如果船舶停靠在港口,船舶方应及时搬运货物,尽可能地减少货物储备。
此外,若发现货舱出现严重问题,如伤痕、漏水、损坏等,应尽量避免进入风区,严格遵守制定的台风航行规定,保持航速,避免出现货物流失或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的产生。
台风一向是航运行业的一大难题,在船舶上进行应急措施,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海洋渔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但随之而来的也是许多风险和挑战。
为了保障渔民的生命安全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渔业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海洋渔业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应对策略。
一、天气风险天气是海洋渔业工作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恶劣天气条件会对渔船和渔民的安全造成威胁。
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应对:1. 提前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合理安排渔业作业计划。
渔民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选择适宜的海域和时间进行作业。
2. 加强渔船航行安全管理。
渔船在出海前应检查船只设备和技术设施,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同时,要制定渔船航行区域限制措施,避免进入潜在危险海域。
3. 提供风险警示和救援设施。
设置渔区预警系统,及时向渔民发布天气预警信息。
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和通讯装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渔业资源持续性风险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捕捞方式会导致渔业资源的衰竭和丧失,从而给渔业工作带来风险。
在面对渔业资源持续性风险时,应采取以下管理和应对策略:1. 制定可持续管理措施。
建立渔业资源管理制度和捕捞规模控制机制,严格限制渔业资源的捕捞量,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加强监测和评估。
建立渔业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渔业资源进行科学调查,了解资源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渔业管理措施。
3. 推动渔业技术创新。
发展高效、环保的渔业捕捞技术,减少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提高渔获效率。
三、环境污染风险海洋环境污染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也成为渔业工作中的一大风险。
面对环境污染风险,应采取以下管理和应对策略:1. 加强环境监管。
建立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对渔船和渔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排放的污染物符合规定标准。
2. 加强生态修复工作。
积极开展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恢复和改善受损的渔业生态环境。
3. 提倡绿色渔业发展。
推动渔业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工艺,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海洋生态破坏。
与减轻海洋灾害的措施与技术
与减轻海洋灾害的措施与技术海洋灾害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引起的灾害事件,如海啸、海洋污染、海岸侵蚀等。
这些灾害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系统都带来巨大的破坏和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来减轻海洋灾害的影响。
一、减轻海洋灾害的措施1. 加强海洋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海洋监测与预警系统对预测和及时应对海洋灾害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监测网,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海洋环境和灾害信息。
同时,完善地震、海啸、气象等专业预警机构的建设,提高预警能力和及时性。
2. 推动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海洋灾害常常跨越国界,因此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是减轻海洋灾害的关键。
各国可以分享海洋观测数据、科学研究成果和应对经验,共同应对海洋灾害的挑战。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和多边协定,加强跨国界海洋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
3. 持续推进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灾害的发生与人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密切相关。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控制海洋污染、树立可持续的渔业管理模式、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可有效减少海洋灾害的发生。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运行规律,为灾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海岸线管理与防护工程建设海岸侵蚀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灾害现象,为了减缓海岸退缩和保护沿海地区,需要加强海岸线管理和防护工程的建设。
采取工程手段,如建立海堤、固定沙丘等;发展海岸防护植被,如沙草、碱蓬等,以提高防护效果。
二、减轻海洋灾害的技术应用1. 海洋灾害预测与模拟技术在海洋灾害的预测与模拟中,数值模拟技术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值模型,可以预测和模拟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过程。
同时,借助高性能计算平台,加速模型运行和数据处理,提高预测和模拟的准确性和效率。
2. 空间遥感与GIS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全面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海洋灾害的观测和预警能力。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了解和评估灾害事件的规模和影响范围,为灾后救援和抢险提供决策支持。
台风对海岸线的冲击及防护措施
台风对海岸线的冲击及防护措施近年来,台风频繁袭击海岸线,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
台风的强风和巨浪对海岸线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海岸侵蚀和海洋灾害。
为了减轻这些灾害带来的损失,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建设海岸防护工程是减轻台风冲击的重要手段之一。
海岸防护工程包括海堤、防波堤、护岸等。
海堤是一种人工建造的挡海墙,用来阻挡台风带来的巨浪冲击。
防波堤则是一种延伸到海中的长墙,能够有效地减弱台风带来的波浪。
护岸则是在海滩上修建的一种保护性结构,能够抵挡台风冲击和侵蚀。
这些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保护海岸线免受台风的侵袭,还能够为沿海地区的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其次,加强海岸线生态修复是保护海岸线的重要举措。
台风的冲击不仅会给海岸线造成物理性的破坏,还会破坏海岸线的生态系统。
为了恢复和保护海岸线的生态环境,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措施。
例如,通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可以增加海岸线的稳定性,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同时,加强海岸线的湿地保护,能够提高海岸线的抗风能力,减轻台风冲击带来的损失。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保护海岸线免受台风的侵袭,还能够促进海岸线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加强台风监测和预警系统也是减轻台风冲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完善的台风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掌握台风的动态和趋势,为沿海地区的居民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
这样,居民可以提前做好防护准备,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加强对台风的科学研究,能够提高对台风的认识和理解,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最后,加强社会救助和灾后重建也是减轻台风冲击的重要举措。
台风的冲击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受灾地区的居民带来巨大的困难和苦难。
为了帮助受灾地区的居民渡过难关,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救助和重建措施。
例如,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及时疏散受灾人员,提供紧急救助和救济物资。
同时,在灾后重建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受损房屋和道路,为受灾地区的居民提供安全和便利的生活条件。
近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监测和预防
近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监测和预防近海地区常常遭受风暴潮的袭击,这种自然灾害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和设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危害。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监测和预防风暴潮灾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近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特点、监测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近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特点风暴潮是指在强风作用下,海水形成的高度异常增大的现象。
它是由海洋动力因素与气象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近海地区在遭受风暴潮灾害时,常常伴随着强风、巨浪和海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险。
近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频率高:由于近海地区靠近大洋,气象条件的变化较为剧烈,风暴潮的发生频率较高。
每年都会有多次风暴潮事件发生,给沿海地区带来较大的影响。
2. 强度大:近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常常伴随着强风和巨浪,海水的涨幅往往超过普通的潮汐变化。
高度异常增大的海水会冲击沿海地区的堤坝、码头和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
3. 范围广:风暴潮灾害的影响范围往往超出沿海地区,波及到内陆地区。
强风和巨浪会带来海水的扩散,造成内陆地区的洪水,给更广泛的地区带来灾害。
二、近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方法为了及时掌握近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发生情况,并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需要进行风暴潮灾害的监测。
具体的监测方法包括:1. 海洋气象观测:通过布设气象观测站,实时监测气象参数,如风速、风向、气压等。
这些数据可用于分析风暴潮的形成和发展情况,提前预警。
2. 海洋波浪观测:利用波浪测量仪器,实时监测海浪的高度、周期和方向等参数。
波浪观测数据与风暴潮的形成和变化密切相关,可提供重要的监测信息。
3. 海洋水位观测:通过布设水位测量站,实时监测海面水位的变化。
水位观测数据可以反映风暴潮灾害的严重程度,提供预警依据。
4. 卫星遥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近海地区的影像数据。
通过对海浪和海水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可以获得风暴潮的信息,辅助监测和预警工作。
以上监测方法可以相互结合,形成风暴潮灾害的全面监测体系。
海上恶劣天气处置方案
海上恶劣天气处置方案概述海上恶劣天气是指风力、浪高、降雨等自然灾害现象对海上交通、渔业、游艇等活动造成的影响。
对于从事海上活动的人员来说,如何有效地处理海上恶劣天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海上恶劣天气处置方案,希望能够为从事海上活动的人员提供帮助。
风暴风暴是海上恶劣天气中最具危险性的一种。
在遇到风暴时,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人身安全。
避风港避风港是风暴时的最佳避风之地。
在进行海上活动时,应该提前了解附近的避风港位置以及当地的天气预报,以便在风暴来临之前及时找到避风港。
减缓船速当船只遭遇风暴时,应当减缓船速。
减速可以帮助船只更好地控制方向,降低倾覆风险。
同时也可以减小波浪对船只带来的冲击。
躲避浪头在遇到大浪时,船只应当尽量迎向浪头。
这样可以减小浪对船只的侧向影响,降低侧翻的风险。
如果无法迎向浪头,船只也可以选择侧向与浪头平行,但汹涌的浪面仍会对船只造成冲击。
雾海上雾天时能见度一般较低,往往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因此,在遇到雾天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安全行驶。
提高警觉在雾天时,船员应该密切关注周围的动静,并适当提高警觉。
在此基础之上,船员可以选择使用雷达等设备增加视觉上的帮助,避免碰撞事故发生。
维持正常航速尽管能见度受到影响,但在雾天时,船只也需要维持正常航速。
若减速过多,容易引起后面船只追尾等事故。
加强通讯在雾天时,由于视线受到限制,通讯的重要性就显得特别突出。
船员需要加强内部和外部的通讯,及时了解周围的情况。
在必要时,可以通过GPS等定位设备确定自己的位置,及时调整航向。
海浪海浪是海上恶劣天气的主要体现之一。
遇到巨浪时,可能会导致船只侧翻、受损、甚至沉没。
尽量避免穿越巨浪区在海上航行时,应该尽可能避免穿越巨浪区。
如果必须要穿越,则船只应保持平衡,迎着浪头以最小的角度进入巨浪区。
做好防护措施在遇到海浪时,船员应当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比如胡桃绳等,确保货物不会滑动,乘客和船员不会失足或摔落等。
渔业风险管理识别和应对渔业行业中的各种风险
渔业风险管理识别和应对渔业行业中的各种风险渔业作为一项与海洋资源直接相关的产业,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为了保护渔民的利益,维护可持续渔业发展,渔业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渔业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措施,以帮助渔业行业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推动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渔业风险的识别是渔业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
只有准确识别渔业中的各种风险,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渔业风险,可以作为识别渔业风险的参考:1. 自然灾害风险:包括台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对渔业带来的损失。
2. 气候变化风险: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洋温度升高、海洋酸化等环境变化,对渔业的影响日益明显。
3. 生物多样性丧失风险: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对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风险。
4. 公共卫生风险:包括水产品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对渔业行业声誉和信任度的影响。
5. 市场风险:包括市场需求变化、价格波动等因素对渔业产品销售带来的风险。
识别了渔业中的各种风险后,接下来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渔业风险应对措施,供参考:1. 强化渔业保险及金融支持:建立渔业保险机制,为渔民提供风险保障,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渔业发展。
2. 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通过科学研究和监测,及时掌握渔业资源状况和环境变化,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 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制定合理的渔业政策,加强资源管理,控制渔业捕捞量,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渔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市场信息化系统,提高渔业市场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风险。
5. 加强渔民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渔民的自我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加强渔业技术创新,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总之,渔业风险管理是渔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识别渔业中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降低渔民的风险损失,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渔业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渔业生产安全,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渔业生产的影响,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渔业船舶安全管理规定》4. 《渔业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条例》5. 国家及地方有关渔业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渔业生产领域的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渔业生产安全事故;2. 突发自然灾害;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 其他影响渔业生产的突发事件。
四、组织体系1. 成立渔业生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渔业主管部门、公安、交通、海事、气象、卫生、环境保护、水利、林业等部门。
五、应急响应1.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事发地渔业主管部门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组织开展救援、处置和恢复工作。
4. 应急响应级别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六、应急处置措施1. 渔业生产安全事故:(1)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及时救治受伤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3)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确保渔业生产安全。
2. 突发自然灾害:(1)加强气象、水文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组织渔民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3)采取紧急措施,减轻灾害对渔业生产的影响。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加强防疫宣传。
(2)组织医疗救援力量,开展疫情防治工作。
(3)加强渔民健康教育,提高防疫意识。
4. 其他影响渔业生产的突发事件:(1)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措施,减轻事件对渔业生产的影响。
渔船防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应急预案
渔船防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应急预案引言台风和暴雨等恶劣天气条件对渔船的航行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为了减少风险并保护船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针对渔船在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下的应急预案。
1. 预警和监测- 监测天气预报和气象警告:及时获取官方气象预报和警报,包括台风警报和暴雨预警。
确保接收渠道畅通,如电视、收音机和手机短信等。
- 船上气象监测设备:装备船舶上必要的气象监测设备,如气象雷达、气象仪器等。
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做好预警和准备。
2. 船舶准备- 预先维护和检查:确保船舶在恶劣天气前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查工作,如检查船体结构、电力系统、通信设备、发动机等。
- 防护设施准备:在船上储备应急用品,如防水胶带、绳索、救生圈、救生衣、手持浮标等。
确保这些设备良好充气或维修。
3. 安全操作- 船员培训和意识提高:为船员提供相关的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下的安全操作培训,包括紧急情况下的应对和避险技巧。
提高船员的自救能力和应变能力。
- 航行计划调整:及时根据气象预报和警报,进行航行计划的调整。
避免进入危险海域,寻找安全的避风港,避免恶劣天气。
4. 紧急处置- 落实紧急通信和救援措施:确保船上的通信设备和救生设备正常工作。
熟悉和了解使用无线电台和卫星电话等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
- 安全撤离和求救:在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到来之前,制定好撤离计划和求救程序。
确保船员了解紧急撤离的步骤和位置,以及如何进行适当的求救。
结论渔船在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下的应急预案是确保航行安全和船员生命安全的关键。
需要及时获取天气预警和警报信息,做好船舶准备和安全操作,熟悉紧急处置措施。
只有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护船舶和船员安全。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渔业防台风应急预案的通知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渔业防台风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公布日期】2020.05.15•【字号】闽海渔〔2020〕33号•【施行日期】2020.05.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渔业防台风应急预案的通知闽海渔〔2020〕33号各设区市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根据我省渔业防台风工作实践要求,为更好地做好渔业防台风工作预案的有效衔接,我局对《福建省渔业防台风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福建省渔业防台风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原《福建省渔业防台风应急预案》(闽海渔〔2019〕78号)同时废止。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2020年5月15日福建省渔业防台风应急预案⒈总则⒈1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渔业防台风应急响应机制,积极应对台风灾害,保证渔业防台风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依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农业农村部《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简本)》等。
1.3工作原则⒈3.1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省政府和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领导下,适时启动本级渔业防台风应急预案,落实渔业防台风各项应急处置工作任务。
⒈3.2 以人为本,减少损失。
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在处置台风灾害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应首选保障渔民群众生命安全且对财产损害较小的措施。
⒈3.3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在当地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加强与本级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协作,加强系统上下的沟通协调,建立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⒈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省发生台风灾害及其次生海洋灾害时渔业系统的预防、应急处置和渔业灾后恢复生产。
船舶防台风应急措施
船舶防台风应急措施台风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对于在海上航行和作业的船舶来说,台风可能带来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船舶的安全,减少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制定并执行有效的防台风应急措施至关重要。
一、台风预警信息的获取与评估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应密切关注气象预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台风预警信息:1、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这是船舶获取气象预警的重要渠道,能及时接收来自相关机构发布的台风警报和航行警告。
2、海岸电台:定时收听海岸电台的广播,了解最新的台风动态和相关航行建议。
3、卫星通信:利用卫星通信设备获取气象卫星云图和专业气象服务机构提供的台风预测信息。
获取到台风预警信息后,船长和船员应立即对台风的路径、强度、移动速度等进行评估,结合船舶的位置、载货情况、航行计划等因素,判断台风对船舶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防台风措施提供依据。
二、船舶航行中的防台风措施1、调整航线如果船舶在台风可能影响的区域内,应根据台风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合理调整航线,尽量避开台风中心。
在调整航线时,要充分考虑船舶的续航能力、海况、障碍物等因素,确保航行安全。
2、控制航速根据台风的影响和船舶的性能,适当控制航速。
在台风来临前,可适当加速航行,争取在台风到来之前到达安全区域;在台风接近时,应减速慢行,以减少风浪对船舶的冲击。
3、加强瞭望增加瞭望人员,保持不间断的瞭望,密切观察海面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海浪、漂流物等,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4、检查和加固设备对船舶的航行设备、通信设备、系泊设备、舱盖、通风口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对可能受到风浪冲击的设备和部位进行加固,防止在台风中受损。
三、船舶在港口的防台风措施1、选择合适的锚地在港口内,船舶应选择水深适宜、底质良好、避风条件好的锚地抛锚。
避免在狭窄水道、浅水区、水流湍急的区域抛锚。
2、抛锚与系泊根据港口的要求和船舶的特点,正确抛锚和系泊。
增加锚链长度,使用足够数量和强度的缆绳,并均匀分布在船舶的各个方向,确保船舶在台风中保持稳定。
渔业防台风工作方案
渔业防台风工作方案一、方案背景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达,台风季节给渔业生产带来极大的风险。
为了确保渔业生产安全和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防台风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1.降低台风对渔业生产的影响。
2.确保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提高渔业抗灾能力。
三、具体措施1.建立预警机制(1)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
(2)利用渔民群、广播等渠道,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每一位渔民。
2.加强渔民培训(1)开展渔业防台风知识培训,提高渔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2)组织渔民学习防台风技能,如正确使用救生设备、紧急撤离等。
3.完善基础设施(1)加固渔港设施,提高抗风能力。
(2)配备足够的救生设备,如救生衣、救生筏等。
4.制定应急方案(1)明确应急响应流程,确保在台风来临前迅速行动。
(2)设立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救援力量。
5.实施风情渔业生产(1)根据台风预警,及时调整渔业生产计划,减少损失。
(2)加强渔业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渔业资源。
6.建立信息共享机制(1)与气象、海洋、渔业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2)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渔业防台风提供决策依据。
四、工作步骤1.预警阶段:加强气象监测,发布预警信息,组织渔民进行应急准备。
2.防御阶段: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渔民撤离,加强渔港设施防护。
3.救援阶段:台风过后,及时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渔民救助和渔业恢复生产。
五、组织保障1.建立防台风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
2.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3.落实责任制,对防台风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追责。
六、时间安排1.5月-6月:开展渔民培训,完善基础设施。
2.7月-8月:加强气象监测,发布预警信息。
3.9月-10月:实施风情渔业生产,组织渔民撤离。
这份渔业防台风工作方案,是我多年经验的结晶,希望能为我国渔业生产安全和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在这个多变的季节,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度难关。
台风对渔业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台风对渔业的影响及保护措施台风在我国沿海地区经常发生,给渔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
本
文将探讨台风对渔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台风对渔业的影响
1. 损失捕捞设备和渔船:台风带来的强风和大浪会造成渔船被摧毁
的风险增加,捕捞设备也可能会被毁坏,造成渔业生产的中断和经济
损失。
2. 破坏渔业生态环境: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能导致土壤和污染物流入
海洋,污染水质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进而影响渔业资源的生长和繁殖。
3. 破坏渔港和渔村设施:台风的狂风大浪容易破坏渔港码头、船舶
修理设施以及渔村的住房和公共设施,给渔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和困扰。
二、保护措施
1. 加强台风监测和预警: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台风的监测力度,提前
预警渔民和渔船避风,并采取措施确保及时、准确的预测信息传达给
渔业从业人员。
2. 建设渔船避风港:提高渔船避风的能力,增加避风港的数量和规模,建设温馨、安全的渔船避风港,让渔民在台风来临时能迅速避风。
3. 完善渔船安全设备:加强对渔船的安全监管,确保渔船具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救生圈、生命救助设备等,提高渔船在台风中的安全性能。
4. 加强渔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渔区生态环境的监管和保护,减少土壤和污染物流入海洋的风险,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提供灾后救助和恢复支持:加强对受灾渔民的援助和支持,提供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的资金和物资,帮助受灾渔民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
总之,台风对渔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通过加强预警、建设避风港、完善安全设备、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供灾后救助和恢复支持等措施,可以减少台风对渔业的损失,提高渔业的抗灾能力,保护渔民的利益和安全。
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及防护工程
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及防护工程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台风频发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居民和政府日益头痛的问题。
台风带来的暴风雨、风暴潮和洪水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保护沿海地区的居民和财产安全,防护工程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1. 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台风作为一种强烈的风暴天气系统,它带来的飓风暴雨和强风经常在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灾害。
台风雨量巨大,造成的洪水往往导致城市内涝,农田受损,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此外,台风带来的强风也会破坏建筑物、架空设施以及电力线路,使得交通中断、电力供应中断等后果难以估量。
2. 防护工程的意义为了应对台风带来的灾害,沿海地区需要建立完善的防护工程体系。
防护工程通过修建堤坝、挡风林、海堤等设施,起到减缓风速、隔离风暴潮和抵挡洪水的作用。
这些防护工程不仅可以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3. 防护工程的相关设施(1)堤坝:修建堤坝是防止台风暴潮侵袭的重要手段。
堤坝通过抵挡风暴潮的进入,有效减缓潮水位升高的速度,起到隔离岸线的作用。
(2)挡风林:挡风林是利用植被来抵挡台风强风的设施。
树木可以减缓风速,降低风对建筑物的冲击力,保护城市和居民的安全。
(3)海堤:海堤是一种可以抵挡台风风暴潮和洪水的重要设施。
它可以防止潮水进入沿海地区,并起到隔离的作用,保护城市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4. 防护工程的挑战与展望尽管防护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台风灾害的影响,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防护工程需要大量投资,而且维护和管理费用也较高。
其次,随着台风强度和频次的增加,单一的防护工程已经不能满足全面的防护需求。
未来,我们需要整合海绵城市、生态防洪等新概念,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防护工程建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台风威胁。
综上所述,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巨大,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应对台风灾害,沿海地区需要建设完善的防护工程体系,包括堤坝、挡风林、海堤等设施,以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台风对海洋渔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台风对海洋渔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引言台风是一种强热带风暴,经常在夏秋季节影响亚洲地区,对海洋渔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台风对海洋渔业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台风对海洋渔业的影响损失捕捞船只和设备台风带来的强风和大浪会造成捕捞船只的航行困难,并对渔业设备造成损害。
捕捞船只和渔网可能被摧毁,导致捕捞活动暂停,造成捕获量和收入的减少。
影响渔业生物多样性台风带来的强风和大浪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渔业生物多样性。
海洋中的鱼类、贝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可能被冲走或死亡,导致渔业资源的减少。
污染海洋环境台风带来的降雨可能导致土壤和水源中的污染物流入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这可能导致渔业产品受到污染,影响其质量和安全性。
扰乱渔业生产活动台风的来临会导致渔业生产活动的暂停或中断。
渔民们不得不停止捕捞和养殖活动,以保护自己和船只的安全。
这将对渔业产量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应对台风对海洋渔业的策略建立及时预警系统为了减少台风对渔业的影响,建立及时准确的台风预警系统非常重要。
这可以使渔业工作者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避免损失和意外。
提高船只和设备的抗风能力提高渔船和渔具的抗风能力是减少台风影响的关键措施。
改进船只的设计,增强稳定性和抵御风浪的能力可以降低损失风险。
此外,使用更坚固和耐用的渔具和渔网也可以减少损害。
高效利用渔业资源为了减少对海洋渔业的依赖和减少损失,需要高效利用渔业资源。
这包括优化捕捞活动的时间和位置,避免台风来临时进行捕捞。
此外,发展渔业多样化也可以减轻台风对特定渔业的影响。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海洋环境可以减少台风对渔业的影响。
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沿海湿地和珊瑚礁,维护生态平衡,有助于提高渔业的复原能力和抵抗力。
提供灾后救助和恢复支持为受台风影响的渔业提供灾后救助和恢复支持非常重要。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提供资金和资源,帮助渔民重建损毁的船只和设备,恢复渔业生产活动。
结论台风对海洋渔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括损失船只和设备、影响渔业生物多样性、污染海洋环境和扰乱渔业生产活动等。
台风与渔业探究台风对渔民生计的影响与保护策略
台风与渔业探究台风对渔民生计的影响与保护策略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气象灾害,经常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在渔业中,台风也对渔民的生计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究台风对渔民生计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台风的保护策略。
一、台风对渔业的影响1. 渔业捕捞活动的中断台风来临时,海上狂风暴雨使得渔民无法进行捕捞活动。
他们必须在港口寻找避风的地方,以免遭受风暴带来的巨大危险。
这导致了捕鱼量的急剧减少,给渔民的收入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2. 损坏渔船和渔具台风带来的强风和巨浪会对渔船和渔具造成损害甚至毁坏。
渔船和渔具是渔民们的重要工具,损坏会导致渔业活动的中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修复或更换。
这对于贫困的渔民来说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
3. 水域生态系统的改变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可能改变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丰富度。
例如,台风可能造成水质污染,导致鱼类死亡或迁移。
这也会对渔民的捕鱼业务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他们可能无法找到足够的渔获来维持生计。
二、台风对渔民生计的保护策略1. 加强台风研究和预警系统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台风的研究,并建立高效的预警系统。
及时的台风预警可以让渔民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工作,从容地将船只驶离危险区域,并采取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2. 提供渔业保险和补贴政府可以设立渔业保险制度,为渔民提供损失的赔偿。
此外,政府还可以给予渔民一定的补贴,以帮助他们渡过台风期间的困难。
这将减轻渔民的经济压力,使他们更能够面对和适应台风带来的挑战。
3. 促进渔民技能培训和转型政府可以提供渔民技能培训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掌握其他生计方式。
例如,可以培训他们从事渔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如渔业物流、船只维修等。
这给予了渔民更多的选择,减轻了台风对他们生计的影响。
4. 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可持续渔业发展可以减少台风对渔民生计的冲击。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限制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
推广科学养殖和渔业管理实践,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减少台风对捕获量的影响。
渔业灾害与事故防范措施
渔业灾害与事故防范措施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渔业灾害和事故时有发生,给渔民和渔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保障渔业的稳定发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渔业灾害的主要类型和事故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一、渔业灾害类型1. 自然因素引发的渔业灾害渔业灾害中,自然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例如,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温度升高和海水酸化对渔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和渔业资源减少。
此外,暴风雨、洪水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也容易损害渔业设施和渔船,造成捕捞活动的中断。
2. 人为因素引发的渔业灾害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是引发渔业灾害的重要原因。
过度捕捞、污染排放和非法捕鱼等行为对渔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过度耗竭,污染排放引起水域环境恶化,非法捕捞损害到渔民的合法权益。
这些人为因素不仅损害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渔民带来了经济和生活上的困扰。
二、渔业事故防范措施1. 提高事故预警和监测能力渔业事故防范的一个关键是提高事故预警和监测能力。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获取海洋环境和气象信息,通过预警系统提醒渔民避开灾害区域和恶劣天气,有效减少渔船和人员的伤亡风险。
2. 加强渔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渔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渔民权益和渔业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关部门应加大惩治非法捕捞、污染排放等违法行为的力度,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同时,加强渔业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渔业法规的认知和遵守程度。
3. 推广先进的渔具和船舶设施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渔具和船舶设施,有助于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引入渔业无人机和智能渔具,能够远程监测捕捞情况和海洋环境,有效降低渔船事故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4. 加强渔民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加强渔民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在灾害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渔业安全知识的普及、应急演练和船舶维护保养等方面,以提高渔民的安全意识、技能和应变能力。
台风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台风对渔业资源的影响自古以来,渔业一直是人类获取食物和经济来源的重要行业之一。
然而,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挑战时,渔业资源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台风作为一种猛烈的自然灾害,经常给沿海地区的渔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台风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渔民应对台风带来的挑战。
一、台风对渔业资源的破坏1. 损失渔船和装备台风的强风和大浪常常导致渔船倾覆、破损甚至沉没,使渔民失去了宝贵的财产和作业工具。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收入,还可能导致失业和生计困难。
2.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台风引起的海浪冲击和剧烈的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强烈的气候波动可能破坏浅海生态环境,导致渔业资源减少或灭绝,从而影响渔民的捕捞能力和收入。
3. 损失渔业产量台风经过的海域通常会导致水域混浊,海洋温度和盐度的变化,以及底层水层的搅动,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因此,台风通常会导致渔业产量的急剧下降,给渔民带来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二、台风对渔业资助和应对措施1. 应加强预警系统建立完善和精准的台风预警系统,对渔民的安全和财产进行保护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应提供高质量的台风预警信息,包括预计路径、风力和风浪高度,以便渔民提前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损失。
2. 提供灾后援助和补贴当台风过后,政府和相关机构应积极提供灾后援助和补贴,帮助渔民重建损失和维持正常生活。
这可以包括修复或替换受损的船只和渔具,提供生活必需品和基本的生活费用支持。
3. 发展多样化的渔业经济模式为了减少对单一渔业资源的依赖,渔民可以考虑发展多样化的渔业经济模式。
例如,发展养殖业、海洋旅游业和渔业加工业,以分散风险,并提供更稳定的收入来源。
4. 推广渔业保险制度引入渔业保险制度,可以为渔民提供一定的损失赔偿,帮助他们应对台风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风险。
政府和保险公司可以共同合作,设计出适合渔民需求的渔业保险产品,并提供相关支持和培训。
三、结语台风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渔港防风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以保障渔港安全、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重于抢、有备无患”的原则,提高渔港防风抗灾能力,确保渔港在遭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渔港防风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渔港防风抗灾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信息收集、应急物资管理等。
3. 指挥部成员包括:渔港管理局局长、渔政执法大队队长、气象局代表、公安消防部门代表、卫生部门代表、渔业协会代表等。
4. 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1)渔港管理局:负责渔港防风抗灾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渔政执法大队:负责渔船回港避风、渔港巡查、渔民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
(3)气象局:负责提供台风预警信息,为渔港防风抗灾提供决策依据。
(4)公安消防部门:负责渔港火灾扑救、人员搜救等工作。
(5)卫生部门:负责渔港卫生防疫、伤病员救治等工作。
(6)渔业协会:负责组织渔民参与防风抗灾工作,提供渔业生产技术指导。
三、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阶段: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后,渔港防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预备阶段:渔政执法大队组织渔船回港避风,渔民做好安全撤离准备。
3. 应急响应阶段:(1)渔港管理局发布防风抗灾指令,要求渔船停航、渔民撤离。
(2)渔政执法大队加强对渔港巡查,确保渔船停泊安全。
(3)公安消防部门做好火灾扑救、人员搜救等准备工作。
(4)卫生部门做好卫生防疫、伤病员救治等工作。
4. 恢复阶段:台风过后,渔港防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渔港修复、渔民生活安置等工作。
四、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防风抗灾物资,如救生衣、救生圈、绳索、水泵、沙袋等。
2. 人员保障:组建专业救援队伍,负责渔船搜救、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
3. 通信保障:确保渔港、渔船、相关部门之间通信畅通。
4. 技术保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渔港防风抗灾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海渔业应对台风海啸等影响的措施和技术
一、台风对鱼群的影响
台风与渔业关系非常密切,尤其在捕鱼生产中,台风与鱼群的分散、集群、鱼发息息相关。
大风大浪强烈地扰动着海水,把密集的鱼群打散而四处逃窜,纷纷游向较平静的深水区域,如果这时把船开到附近岛屿或礁石的背风一侧,那里风浪较小,正是下网捕鱼的好地方。
海水在台风的强烈搅动下,还会使近岸或岛屿附近造成上升水流,把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海水表层,吸引一些鱼群来觅食,使之成为捕鱼的良好场所。
在生产实践中,渔民们掌握了一些台风与捕鱼的规律,他们常利用许多鱼类在台风前和台风后比较集中的这一规律,抢风头、赶风尾,从而夺高产。
大风大浪会使海水温跃层减弱甚至消失,造成鱼群分散不易捕捞;台风引起的海水激烈搅动会使鱼卵和仔鱼大批死亡,从而影响来年的渔业产量。
二、台风对渔业带来的损失
1、人员伤亡。
每年到台风季节都有渔民因遭遇风浪而失踪或死亡的现象。
例如:2004年的台风"云娜"就造成死亡164人,失踪24人。
而在2006年台风"桑美"登陆之前,渔民群众以及管理部门对即将到来的台风强度预见不够,没有要求在避风港内压船的渔民上岸,导致台风过境时,强大的风浪使避风港内船舶互相碰撞,造成大批船只沉没,一些木船更是被海浪打碎,造成船内渔民死亡,许多跳水逃生的渔民被碎木板击伤溺水而死。
据官方报道:受"桑美"袭击,仅福建省福鼎三沙镇和沙埕镇两个地方就造成当地渔民死亡失踪人数达200人以上。
2、直接财产损失。
气象灾害对海洋渔业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捕捞业生产的渔船在灾害中损毁。
另一类直接财产损失是海洋渔业中的养殖业生产由于气象灾害造成养殖设施破坏、水产品流失而形成的经济损失。
主要表现在海水网箱养殖和滩涂养殖上。
一旦发生台风,伴随着暴雨洪灾,摧毁堤坝,冲垮鱼塘,损坏网箱。
一次台风袭击,往往使经营者前几年内的辛苦毁于一旦。
3、后续污染损失。
渔业生产具有自然再生产属性,同种植业和畜牧业相比,生产对象个体小而分散,更加难以管理和控制。
因此在气象灾害事故发生以后,常常伴随着后续的损失及污染事故。
比如灾害造成的水质破坏,造成养殖鱼类、贝类死亡,无法打捞,腐烂后将会造成进一步的水底污染,很难恢复再生产,对周围人民的健康生活也形成一定的威胁。
三、应对措施
1.平日应对措施——主要针对海港防台风建设、渔具抗风设计
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容易冲毁海塘、涵闸、码头、护岸等设施,甚至可能直接冲走附近的人。
风暴潮还会冲毁渔具,鱼群死的死、逃的逃,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a.渔港防台风建设内容——防波堤设计(还在整理)
b.渔具抗风设计(丹妮那部分已经做了不再重复)
2.台风来临时的应对措施
(1).台风来临之前
a、做好滩涂、船舶、水库下游、易受涝地等高危地方人员的撤离工作。
b、加强电力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确保用电安全。
c、做好渔业设施设备的准备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d、做好养殖产品的防逃工作。
加强河蟹、甲鱼等养殖防逃设施的检查、整固工作。
同时,做好因暴雨袭击造成堤坝、塘坝塌方的应急准备工作。
e、台风天气来临之前,施一些厌氧或兼性厌氧的有益微生物,如光合细菌、乳酸菌、链球菌等。
这些有益微生物进入水体后,把水中残饵、粪便、其他水生动物代谢产物等有机质迅速降解成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同时,自身迅速繁殖而成为优势菌群,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
(2).台风来临前后水产养殖措施
做好水产养殖品种浮头及台风过后疾病暴发的应急准备工作。
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造成含氧量急剧下降,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浮在水面吞食空气,称之为浮头。
轻微的浮头可影响鱼类生长速度,严重浮头会造成大批鱼类死亡。
a、施片状增氧剂。
据观察,这种增氧剂能在10-12小时内高效增氧,持续增氧时间48小时左右。
b、施生石灰以稳定水体pH。
水体中泼洒水产专用VC或在对虾饵料中拌VC、免疫多糖等,以增强对虾体质和免疫能力,从而避免对虾疾病。
c、全天开增氧机,有条件的可使用微管增氧。
使用这种新型的微孔增氧技术,通过底部充气增氧,改善池塘底部的水质条件,增加底部溶氧,减少有害气体的存在,能有效地改良池塘生态环境。
(3).海上渔船遭遇台风时
a.要坚持编队生产,以增强海上抗风互救能力,同时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船体好、马力大的渔船作为队长船,形成海上抗风整体的核心。
b.小马力船一般采用下死锚办法避风,并禁止强行收港,以防造成进退无路的被动局面。
c.正确使用声号、救生设备和通迅工具,及时与当地水产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实施抗风统一调度指挥。
d.设法确定台风的具体位置,然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一般在台风前进方向的右侧常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边缘,是台风风力最大的部位,因此,在台风移动的方向上右半圆是危险半圆,右半圆的前半部风力又最大,可称其为“危险象限”。
而台风的左半圆风力相对较弱,是“可航行半圆”(或称可航象限)。
采取脱离或避开“危险半圆”的方法,可以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