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立体裁剪教案部分-立体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立体裁剪电子教案

立体裁剪电子教案

立体裁剪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使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立体裁剪制作出简单的服装款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人体模型的测量与标记方法。

(3)服装样板的制作与调整技巧。

2、难点(1)复杂服装款式的立体裁剪操作。

(2)如何准确把握服装的造型和比例关系。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体裁剪的知识和技能。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交流和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个别指导,针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人体模型、布料、剪刀、大头针、针插、尺子、铅笔、橡皮擦、标记带等。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教学资料:立体裁剪教材、服装款式图片、教学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立体裁剪服装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学生对立体裁剪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区别。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立体裁剪的概念和特点,强调其直观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2)讲解立体裁剪的工具和材料,展示并介绍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3)阐述人体模型的测量要点,包括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背长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练习。

3、示范操作(约 30 分钟)(1)教师在人体模型上进行简单服装款式(如半身裙)的立体裁剪示范,边操作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2)从准备布料、固定布料到裁剪、调整造型,逐步展示整个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

4、学生实践(约 90 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款简单的服装款式进行立体裁剪实践操作。

(2)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14.线、针:线可以准备白色或其它颜色的纱线,在布料上用线标出布纹的经向和纬向,做记号时要使用醒目的彩色线。针的选择应与面料的厚薄和线的粗细相配。
15. 熨斗: 立体裁剪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整理面料。面料在使用前一般易出现皱褶或丝绺不直等现象。因此,立体裁剪之前,必须用熨斗熨平布料,找准横、竖丝绺。但不可使用蒸气熨斗,因为喷洒水蒸气,会将布料中的浆变硬,给裁剪带来困难。
16. 画粉:在人体模型上裁剪的服装,要用画粉做各部位的标记。
17. 铅笔、圆珠笔: 在人体模型上设计造型完成的服装,要用铅笔或圆珠笔,在别大头针处作记号,特别是领围、袖窿处,作为平面纸样的依据。
18. 牛皮纸:用牛皮纸打出平面裁剪样板。
19. 小铅锤: 在人体模型上用小铅锤做胸围、腰围、臀围的分隔线,使之垂直在同一水平线上。
20. 布料:立体裁剪很少直接使用实际裁剪缝制的布料在人体模型上裁剪,除非是特薄的布料或者是针织类面料。一般采用棉、麻质胚布做为假缝布。立体裁剪选用的假缝面料(坯布、棉布),应尽量选择与实际要缝制的布料性质相近的坯布。
笔记
观察
分析
讨论
归纳
笔记
布置作业(
分钟)
板书


教 学 过 程
第4页
教学
程序及时间
2. 裸体人体模型
人体模型有两种:一种是裸体人台,没有加放松量,这种模型适用于内衣、礼服、套装、大衣等不同种类和款式的服装设计与裁剪。设计师可根据设计的品种,以设计师的感觉进行造型设计,这是比较理想的人体模型。另一种是加进放松量的人体模型,可以设计造型较宽松的套装、大衣、衬衫等款式的服装。
3. 构成人体模型的材料
1、服装款式造型不规则的碎褶,波浪等形式,立体感强但又无法或极不容易用平面结构设计

衣领的立体裁剪教案

衣领的立体裁剪教案

衣领的立体裁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衣领的立体裁剪概念、方法和技巧。

掌握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和平面转换成立体的过程。

1.2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

能够独立完成衣领的立体裁剪操作。

1.3 情感目标培养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和爱好。

提高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衣领的立体裁剪概念介绍衣领的立体裁剪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区别。

2.2 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讲解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展示不同类型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案例。

2.3 平面转换成立体的过程介绍衣领平面图转换成立体裁剪的过程。

演示如何将平面图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到实际尺寸。

2.4 立体裁剪技巧讲解如何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

示范如何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操作。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材料准备准备裁剪工具和材料,如剪刀、尺子、铅笔等。

准备衣领的平面图纸和样板。

3.2 环境准备确保工作环境安全、整洁、宽敞。

准备足够的光线和通风。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衣领设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衣领设计的重要性。

4.2 讲解与示范讲解衣领的立体裁剪概念和方法。

示范如何进行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

示范如何将平面图转换成立体裁剪。

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操作。

4.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按照平面图纸进行立体裁剪。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问题。

4.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衣领立体裁剪作品。

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第五章:教学总结总结衣领的立体裁剪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进步。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衣领的立体裁剪设计。

第六章:教学延伸6.1 衣领设计创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衣领设计的创新。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材质、颜色和形状的衣领设计。

6.2 衣领与服装的整体搭配讲解衣领与服装整体搭配的重要性。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吴丽萍教学目的:学会立体裁剪的的基本方法,区别平面裁剪的不同。

教学重点;确定比例,放置裁剪线,坯布在人台上的贴身处理。

教学材料:白坯布,白色织带,线,针教学步骤:第一章概述服装立体裁剪是相对于平面裁剪而言的服装造型分析的方法,也是纸样设计的一种直观形式。

一、概念平面裁剪:通过测量人体采取尺寸,然后使用原形、比例等方法的操作来完成纸样设计。

立体裁剪:在人台上或人体模型上直接进行造型分析,确定服装衣片的结构形状,完成服装款式的纸样设计二、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立体裁剪技术并不是一种新的裁剪方法,她有着悠久的发展史。

起源:原始社会,人类将兽皮、树皮、树叶等材料简单的加以整理,在人体上比划求得大致得合体效果,加以切割,并用兽骨、皮条、树藤等材料进行固定,形成最古老得服装,这便产生了原始的裁剪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学会了简单的数据运算和绘制几何图形,于是又产生了平面裁剪技术。

由于平面裁剪方便快捷,人们渐渐淡化了立体裁剪。

发展:十三世纪,欧洲服装开始注意和谐的整体效果,在服装上表现为三维造型意识。

十五世纪,歌特时期,耸胸、卡腰、蓬松裙身,立体造型兴起。

十八世纪,洛可可服装风格确立,强调三围差别,注重立体效果的服装造型。

文艺复兴后,立体裁剪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真正运用立体裁剪作为生产设计灵感手段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设计大师玛德琳•维奥尼(Madeleine Vionnet),她认为“利用人体模型进行立体裁剪造型是设计服装德唯一途径”,并在设计的基础上首创了斜裁法(bias cut),使服装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打破了平面裁剪上用于直纱、横纱的风格。

国内情况:我国一直以平面裁剪为主,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平面裁剪理论。

随着现代服饰文化与服装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服装产品进入了个性化品牌时代,人们对服装款式、档次、品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服装设计与裁剪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服装裁剪技术已成为品牌竞争的核心技术和新元素。

《创意立体裁剪》教案

《创意立体裁剪》教案

《创意立体裁剪》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服装设计基础》第四章第三节——《创意立体裁剪》。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学习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技法、掌握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

3. 提高学生对服装设计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及设计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创意立体裁剪技法进行服装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立体裁剪示范模型、剪刀、直尺、三角板、针线等。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立体裁剪工具(剪刀、直尺、三角板、针线等)、纸张、布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创意立体裁剪的服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设计特点。

2. 理论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及设计方法。

3. 示范演示(15分钟)演示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步骤,并指导学生注意细节。

4.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一道创意立体裁剪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立体裁剪的实践操作。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道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题目。

六、板书设计1. 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2. 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技法3. 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方法4. 例题解析5. 作业布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为主题,运用创意立体裁剪技法设计一款服装。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时尚资讯,了解更多创意立体裁剪的案例,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组织学生参观服装设计展览,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实践操作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重点: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及设计方法。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部分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部分

第七章服装立体构成的艺术手法教学目的:1、了解艺术造型的构思方法,启发灵感,开阔设计思路;2、认识和掌握立体构成艺术的主要技术手法,熟练各种布纹处理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常见的几种布纹的处理方法及应用技巧。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演示操作学时:6教具:标记笔、人体模台、大头针、标记线作业:1、举例说明服装立体构成的主要艺术手法;2、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3种不同材质面料的肌理变化效果。

第一节立体构成艺术在立体裁剪中的表现将立体构成的艺术手法直观地展现在成衣的整装设计中是服装立体裁剪的优势所在,尤其是礼服设计,从各个角度都可以直观呈现服装的立体成衣效果。

本节以立体构成这种造型艺术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介绍该手法在成衣整装立体裁剪中依据不同的服装款式及创意要求所呈现的多种造型方法和技术要领。

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艺术形式::服装立体构成艺术是将布料披覆在人体模型或其他支架上,运用抽缩、折叠、堆积、绣缀、编织、缠绕等技术手法,将整块布料不通过剪切只通过大头针的固定,形成绚烂多姿的艺术造型。

一、抽褶法(一)抽褶法及其特点抽褶法亦称抽缩法,所谓抽褶,通常是将面料采用无规则的手法反复堆叠加以固定,或者将部分布料用缝线收紧固定,然后对布料进行抽缩,使其呈现丰富的皱褶肌理,从而产生必要的量感和美观的折光效果的立体构成手法。

抽褶法成衣效果如图7-1-1所示。

抽缩法所使用的材料广泛,通常以丝绒、天鹅绒、丝光棉及涤纶长丝织物为好,这些织物的折光性好有厚实感,形成的皱褶立体感强。

图7-1-1 抽褶法(二)抽褶法的工艺技术要领:1、先依据款式图确定面料,并根据造型的需要和布料厚薄程度确定布料的长度,即所需抽褶的线的轨迹长度。

一般情况下为成型长度的2~3倍。

薄料多在成型长度的2~2.5倍之间,厚料则在成型长度的2.5~3倍之间,个别特殊的面料可达到3倍以上。

2、在布料上确定要抽褶的位置,画出标示线。

常见的抽褶部位有肩部抽缩造型,腰两侧抽缩造型,及前中线抽缩造型等。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原理。

2.学会分析服装立体裁剪的步骤和技巧。

3.掌握一些基本的服装立体裁剪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原理和步骤。

2.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切割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教学板书、教学投影仪。

2.教材:《服装立体裁剪教程》。

四、教学过程1.引入与概念讲解通过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作用。

通过分析,解释服装立体裁剪的原理和目的。

2.步骤和技巧讲解介绍服装立体裁剪的步骤和技巧,包括衣型分析、纸样调整、剪裁布料等。

3.实例分析以一件上衣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演示服装立体裁剪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方法和技巧。

4.操作实践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用实际布料进行服装立体裁剪。

教师进行辅导指导。

5.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

教师进行点评和互动交流。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原理。

2.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服装立体裁剪的步骤和技巧。

3.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一些基本的服装立体裁剪方法和技巧。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是在实际操作环节,由于时间较为紧张,学生进行裁剪的时间较短,有些学生可能未能完全掌握技巧。

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该加强相关练习和巩固,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方法和技巧。

立体裁剪教案(三)衣身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教案(三)衣身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教案(三)衣身的立体裁剪一原型的立体裁剪(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纸样,是一切款式的基础。

立体裁剪原型是衣身立体裁剪的基础。

操作步骤如下:1 将确定好前中心线、胸围线和基准线布料覆于人台上与人台上的同名线条符合,在前中心和B.P点处用大头针固定在人台上。

2 将胸围线以下多余的量推到B.P点下面,形成腰省量并用大头针固定腰省,同时确定侧缝线的位置并固定。

3 将胸围线以上的余量推向肩部,在领口处需打剪口,以消除领口处的牵扯力,根据领围、肩部、袖窿的基础线在布料上作出点影线。

4 后片的操作方法与前片相同。

(二)原型宽放量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1 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宽处推出一定的松量,并用大头针临时固定。

2 放置法:在立体裁剪完成之后,直接在侧缝处加放松量。

3 衣身的修正:由于立体裁剪的技术难度角度较大,裁剪部位较难保证精确,因此,对于左右对称服装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则根据右衣身进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1)将布样从人台上取下,置于平台上,用熨斗熨平;(2)用打样尺重新描顺领窝、袖窿弧线以及侧缝、肩缝等;(3)检查相关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据右衣身剪裁左衣身;(4)将左右衣身用手针连接起来并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关部位如口袋、纽扣均按实样裁剪并置于相应的部位,以检查服装的整体造型是否完善。

二立体裁剪中省的运用在原型的立体裁剪中我们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现出两中基本状态:宽松式与合体式。

宽松式表现为面料与人体是一种离体状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而合体式则是面料与人体的符合,呈现出贴体状态,这种贴体状态的产生关键就在于省的运用。

1 省的概念与意义省是服装制作中对余量部分的一种处理形式,省的产生源自于将二维的布料置于三维的人体上,由于人体的凹凸起伏、围度的落差比、宽松度的大小以及适体程度的到低,决定了面料在人体的许多部位呈现出松散状态,将这些松散量以一种集约式的形式处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产生使服装造型由传统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立体造型。

立体服装裁剪课程设计教案

立体服装裁剪课程设计教案

立体服装裁剪课程设计教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立体服装裁剪的基本原理与技巧。

2. 学生能掌握服装款式图的分析与立体裁剪图的绘制方法。

3. 学生能了解不同材质面料在立体裁剪中的应用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原理,独立完成一款简单立体服装的设计与裁剪。

2. 学生能通过实践操作,熟练使用相关裁剪工具,提高裁剪技能。

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合理分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服装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工匠精神。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学生在前期课程中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对立体裁剪有初步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立体裁剪基本原理- 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与分类- 学习服装与人体的关系,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2. 立体裁剪实践操作- 分析服装款式图,绘制立体裁剪图- 学习并运用不同材质面料进行立体裁剪- 掌握相关裁剪工具的使用方法3. 立体裁剪设计与团队协作- 设计并完成一款简单立体服装的制作- 学习在团队协作中合理分工,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一周:立体裁剪基本原理学习,分析服装款式图,绘制立体裁剪图。

2. 第二周:实践操作,学习不同材质面料的立体裁剪方法,熟悉裁剪工具的使用。

3. 第三周:设计并制作简单立体服装,进行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服装设计与制作》中关于立体裁剪的章节,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服装立体裁剪基础篇课程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基础篇课程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基础篇课程设计一.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围绕服装立体裁剪这一基础知识进行设计。

立体裁剪是指在服装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考虑到服装的平面设计,还包括服装的三维空间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立体裁剪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包括不同部位的立体裁剪方法、立体剪裁效果的评价标准等,为以后的服装设计与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课程目标1.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学习不同部位的立体裁剪方法,并能进行立体裁剪操作。

3.了解立体剪裁效果的评价标准。

4.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和对服装设计的理解。

三. 课程安排第一周:课程介绍1.讲解本课程的内容、目标和安排。

2.介绍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二周:立体裁剪的基本技能1.讲解服装的三维空间效果。

2.介绍立体裁剪的基本技能。

3.进行立体裁剪的实践操作。

第三周:上衣、裤子、裙子的立体裁剪方法1.讲解上衣、裤子、裙子的立体裁剪方法。

2.介绍不同部位的立体裁剪方法。

3.进行不同部位的立体裁剪实践操作。

第四周:立体剪裁效果评价标准1.介绍立体剪裁效果的评价标准。

2.讲解不同裁剪方法对立体效果的影响。

3.进行立体效果评价实践操作。

第五周:综合实践1.进行综合实践。

2.学生独立完成一件服装的立体裁剪设计。

3.互相评价,分享心得体会。

四. 课程评价1.平时成绩占50%。

2.期末考试占50%。

3.学生完成的作品将作为重要评价因素之一。

五. 参考资料1.《服装立体裁剪入门教程》2.《手工裁剪与缝纫技能》3.相关网络视频教程六.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为未来的服装设计与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课程也将大大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和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服装制作的技巧。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许丽莎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使同学们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及其历史与发展2、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3、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4、了解立体裁剪的用具并做准备教学重点:1、立体裁剪的优点以及如何学习立体裁剪2、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3、人体模型的补正教学方法:讲述法、举例法、图示法学时:2教具:粉笔、人体模台、大头针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2、收集立裁图片教学内容:第一节立体裁剪简介一、立体裁剪的含义立体裁剪是主要采用立体造型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服装结构的形状,完成服装款式的纸样设计。

具体的说,立体裁剪就是以立体的操作方法为主,直接用布料在人台或人体上进行服装款式的造型,边裁边做,直观地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的一种裁剪方法。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与发展立体裁剪诞生于西方,人类从比拟身材式样的仿效裁剪,到科学合理的平面裁剪,前后经历了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立体与平面并存的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

平面与立体相辅相成,兼而用之。

三、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1、确定基本服装款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形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初步造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平面布样整理。

6、假缝。

7、试样修改。

8、划样、裁剪、缝制。

四、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同为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二者殊途同归、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立体裁剪离不开平面裁剪的支持。

立体裁剪的最终目的是平面纸样。

在批量化的工业生产中,还要结合平面推档技术将纸样进行系列化平面裁剪离不开立体裁剪。

平面裁剪来源与人体的原型,而原型的确定就是大量立体裁剪原型结构的分析与归纳。

另外,立体试样又为观察修正服装和累积平面裁剪经验提供了参考和源泉。

五、立体裁剪的优点1、立体裁剪造型直观准确,既适合初学者的掌握,也适合专业人员的提高。

立体裁剪教案

立体裁剪教案

立体裁剪教案教案标题:立体裁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创造性地运用立体裁剪技巧进行艺术创作。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熟悉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b. 准备教学所需的裁剪工具和材料。

c. 准备一些示范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学生准备:a. 准备裁剪工具和材料。

b. 带来一些参考资料或图片,以便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a. 向学生介绍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应用领域,如纸艺、装饰品等。

b. 展示一些立体裁剪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解释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折叠、剪切等。

b. 示范一些基本的立体裁剪技巧,如剪纸花、剪纸人等。

3. 操作实践(30分钟):a.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立体裁剪练习。

b.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剪切方式和角度,创造出不同的立体效果。

4. 创作实践(30分钟):a.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所学的立体裁剪技巧进行个人创作。

b.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高作品质量。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b.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运用立体裁剪技巧,进行更复杂的创作。

2. 引导学生了解立体裁剪在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中的应用,如中国剪纸、西方雕塑等。

3. 组织学生参加立体裁剪比赛或展览,以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操作实践和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包括技巧的掌握程度、创造性思维和作品质量等。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注重鼓励和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六、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今后的教学改进。

2.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的评价,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具体操作步骤;3.运用立体裁剪技术制作简单的服装。

二、教学内容:1.立体裁剪的原理和特点;2.立体裁剪的工具和材料;3.立体裁剪的步骤和技巧;4.制作简单的立体裁剪服装。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些服装设计师的作品展示视频,引发学生对服装立体裁剪的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介绍立体裁剪的工具和材料。

3.实践操作(50分钟)步骤一:选择合适的服装款式根据学生自身的喜好和能力,选择一件适合练习的立体裁剪款式。

步骤二:取材和准备根据所选款式,选择合适的面料并进行预洗。

在准备材料的同时,制作相应的裁剪零件。

步骤三:裁剪和拼接将裁剪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裁剪,并通过拼接将零件缝合在一起,形成服装的整体形状。

步骤四:修剪和调整通过试穿和细节修剪,调整服装的尺寸和结构,使之更符合个体需要。

步骤五:成品加工进行裁剪收尾和辅助处理,如加钮扣、缝线或装饰等。

4.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回顾整个制作过程,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

5.展示(2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成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实践环节中的操作和表现;2.评价学生对立体裁剪原理和技术的理解程度;3.评价学生的成品制作质量和创意程度。

五、教学资源:1.视频素材:服装设计师作品展示;2.工具和材料:裁剪刀、剪刀、布料、纸板、缝纫机等;3.教材:相关的服装设计与制作教程。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室或服装制作工厂,加深对服装制作工艺的理解;2.组织学生参加服装设计和制作比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使学生既了解知识又能够动手实践;2.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练习题目和难度,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和挫败感;3.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表达,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成绩。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原型的立体裁剪一、教学要求了解与掌握原型立体裁剪的原理、操作步骤与方法;了解制板的方法;了解布料的使用纱向对服装成形与板型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提要1. 原型的立体裁剪2. 立体裁剪中省的运用1. 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胸省及变化的操作方法;掌握衣身立体造型的手法及板型制作。

2.解决方法:给学生做示范,并安排4学时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

四、课时安排12学时五、检测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实际操作六、教学内容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1、基本确定服装款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形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初步造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平面布样整理。

6、假缝。

7、试样修改。

8、划样、裁剪、缝制。

第一节原型的立体裁剪与制版(4学时) 原型衣是指覆盖人体躯干,且位于腰节线以上部分的纸样造型。

它既不是人体体表的展开,也不是服装的具体款式,而是构成各种服装造型的基本型,是服装样板设计的基础。

胸部是衣身设计的重点,胸、背部的自然形态为其结构的依据。

立体裁剪原型衣的目的,旨从根本上了解原型结构的真正由来,使我们对服装结构设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熟悉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过程,也为掌握成衣的立体裁剪奠定基础。

1原型的立体裁剪1.1布料的准备1、确定长度:根据需要决定衣长,可按模型上的颈肩点到腰节处的长度为基本长度,再加上3~4cm(缝份与松份)。

2、确定宽度:按模型1/4胸围为基本宽度,再加上6~8cm(前中心的预留量、松份与缝份)。

3、整理布纹:按布料纵横向打剪口并将布边用手撕开,同前一章整理布纹的方法把布纹整理好,保证布料的丝绺横平竖直。

4、标记基准线:用2B铅笔在布料上标记出相应基准线。

前衣片的基准线有前中线、胸围线,后衣片的基准线有通过肩胛骨最高处的水平线、后中线、背宽线。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名称:服装立体裁剪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用的服装立体裁剪技巧;3.进行实践操作,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服装设计;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手工制作能力。

教学内容:1.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原理;2.常用的服装立体裁剪技巧;3.实践操作: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服装设计。

教学资源:1.剖析不同服装款式的裁剪方法的教学视频;2.织物、纸板、布料和裁剪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介绍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原理1.引入:与学生讨论服装立体裁剪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示范:通过展示一些立体裁剪的服装样品,向学生介绍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3.分析:剖析不同服装款式的裁剪方法,并通过教学视频向学生展示裁剪过程和技巧。

4.提问:与学生讨论不同款式对裁剪技术的要求和影响。

第二课:常用的服装立体裁剪技巧1.回顾:复习第一课的内容,确保学生对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原理有基本了解。

2.介绍:详细介绍常用的服装立体裁剪技巧,如平面裁剪、曲线裁剪、对称裁剪等。

3.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用纸板和布料尝试不同的裁剪技巧,并检查实践结果。

第三课: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服装设计1.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服装设计的主题。

2.讨论: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和设计服装款式,包括图案、颜色和裁剪技巧等。

3.制作: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使用布料和裁剪工具制作自己的服装设计。

4.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让其他学生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估:1.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2.学生对服装立体裁剪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3.学生对常用的服装立体裁剪技巧的掌握程度;4.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服装设计的创新度和实用性。

拓展延伸:1.邀请专业服装设计师来讲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趋势;。

服装立体裁剪基础篇教学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基础篇教学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基础篇教学设计前言服装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通过立体剪裁能够让衣服更加贴合身体,提高穿着舒适度。

本篇教学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基础的立体剪裁技能,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立体剪裁术语和技巧,为今后的服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了解常用的立体剪裁术语和定义•掌握基本的立体裁剪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基础款式的裁剪教学内容1. 立体剪裁的基本术语•片型:指服装各部位的剪裁形状和大小。

•放大:指根据人体不同的比例关系,在某些部位(如肩部、腰部、臀部等)将片型放大或缩小。

•起衣裳线:该线表示衣服在肩线上与领口相交的点,是后颈点和肩位线交点向下延长到前胸的位置。

•侧缝线:即衣服两侧直线的位置。

•竖线:是通过衣服的起衣裳线,分别指向前胸中心点、胸高、腰高、臀高等位置,是裁剪时非常重要的线条。

2. 基础款式的立体裁剪•立领外套:首先根据自己的尺码确定片型,然后在相应的位置放大或缩小。

在确定好片型之后,根据该片型剪裁出领子、衣前、衣后和袖子等部分,然后进行拼接缝合。

•无袖上衣:同样根据自己的尺码确定片型,放大或缩小,然后剪裁出衣身,并进行侧缝和肩部拼合缝合。

•衬衫:起衣裳线和侧缝线是该款式非常重要的线条。

根据自己的尺码确定片型,然后在相应位置放大或缩小。

然后剪裁出领子、前胸、衣袖和下摆等部分,并进行拼合缝合。

3. 立体裁剪的注意事项•注意挑选合适的面料,以免导致效果不佳。

•在剪裁前要仔细测量自己的身体尺寸,以确保所剪裁出的片型的准确度。

•不同的款式需要根据片型的不同进行放大或缩小,这需要非常细致地进行测量和计算。

教学步骤1.介绍立体剪裁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2.展示基础款式的立体剪裁步骤,并分别进行演示和示范。

3.学生根据自己的尺码和实际情况,进行基础款式的剪裁。

教师在旁边逐一指导和纠正。

4.教师进行结语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教学评价•学生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剪裁的基础术语和定义。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部分-立体结构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部分-立体结构设计

4第六章下装立体裁剪教学目的:1.熟练基础裙子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变化裙型的立裁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下装松量的基本设置方法。

2.掌握臀腰省的基本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演示操作。

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和教师个别指导,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学时:8教具:标记笔、人体模台、大头针、标记线作业:1、基本裙型1款例;2、变化裙型2款例。

(要求先绘制款式图,按照款式图进行立体裁剪制作)第一节直身裙的立体裁剪裙装的造型变化丰富多样,是主要的下装款式,也是女装的主要构成,搭配不同的上装和运用不同的造型设计组合方法,能够在服装整体造型上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效果。

此外,裙装通过本身工艺结构的改变也可以进行千变万化的款式造型设计。

其剪裁多采取收省、抽褶、打裥及分割等手段来配合完成,因此较为适合运用立体裁剪的手法进行制取。

裙装立体裁剪的重点主要在腰、臀部位的处理上,同时还要注意满足下体运动需要及功能性设计。

其造型款式如图6-1-1所示:图6-1-1直身裙造型款式图一、直身裙的立体裁剪直身裙也称直筒裙、一步裙,其款式特征为腰部收省,臀部贴体,裙摆量与臀部大小基本相同,是裙装中最基本的款式。

使用的材料大多为较厚实,挺括的织物。

其造型款式图如图6-1-1所示。

下面以直身女裙款式为例来介绍立体裁剪制作女裙的方法。

(一)准备工作1、布料准备根据款式需要确定直身裙长度,腰围线上加放4cm,裙摆下加放5cm,前后片用布长度为:裙长+9cm;直身裙宽度为前后半臀围加1cm松量,再在前后中心线加放3cm,侧缝处加放3~4cm,前后片用布宽度为前后半臀围+7~8cm。

参见图6-1-2。

2、布纹标示线的标定将准备好的布料整理好,并标示前后中线及臀围线。

3、标记腰围线和臀围线的位置根据款式要求,用粘带纸在人体模型上标示好腰围线、臀围线的位置。

图6-1-2(二)操作方法与技巧1、铺前片。

将前中心线和臀围线分别对好人体模型上的同名线条,用大头针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第六章下装立体裁剪
教学目的:1.熟练基础裙子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变化裙型的立裁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下装松量的基本设置方法。

2.掌握臀腰省的基本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演示操作。

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和教师个别指导,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学时:8
教具:标记笔、人体模台、大头针、标记线
作业:1、基本裙型1款例;
2、变化裙型2款例。

(要求先绘制款式图,按照款式图进行立体裁剪制作)
第一节直身裙的立体裁剪
裙装的造型变化丰富多样,是主要的下装款式,也是女装的
主要构成,搭配不同的上装和运用不同的造型设计组合方法,能
够在服装整体造型上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效果。

此外,裙装通过本
身工艺结构的改变也可以进行千变万化的款式造型设计。

其剪裁
多采取收省、抽褶、打裥及分割等手段来配合完成,因此较为适
合运用立体裁剪的手法进行制取。

裙装立体裁剪的重点主要在
腰、臀部位的处理上,同时还要注意满足下体运动需要及功能性
设计。

其造型款式如图6-1-1所示:
图6-1-1直身裙造型款式图
一、直身裙的立体裁剪
直身裙也称直筒裙、一步裙,其款式特征为腰部收省,臀部贴体,裙摆量与臀部大小基本相同,是裙装中最基本的款式。

使用的材料大多为较厚实,挺括的织物。

其造型款式图如图6-1-1所示。

下面以直身女裙款式为例来介绍立体裁剪制作女裙的方法。

(一)准备工作
1、布料准备
根据款式需要确定直身裙长度,腰围线上加放4cm,裙摆下加放5cm,前后片用布长度为:裙长+9cm;直身裙宽度为前后半臀围加1cm松量,再在前后中心线加放3cm,侧缝处加放3~4cm,前后片用布宽度为前后半臀围+7~8cm。

参见图6-1-2。

2、布纹标示线的标定
将准备好的布料整理好,并标示前后中线及臀围线。

3、标记腰围线和臀围线的位置
根据款式要求,用粘带纸在人体模型上标示好腰围线、臀围线的位置。

图6-1-2
(二)操作方法与技巧
1、铺前片。

将前中心线和臀围线分别对好人体模型上的同名线条,用大头针固定。

臀围线提平,预留1cm臀围松量,在臀围线与侧缝交接处固定,再于腰侧处将布纹提直,抚平固定。

(见图6-1-3)
2、将腰部形成的臀围差量大致均分为三份,用大头针暂时别插固定,再将其中腰侧处的臀围差量转移到侧缝处。

腰侧由此产生少许横向松量,大致在腰围线与臀围线的中间位置,与胯骨点和前腹部位置基本保持水平,这部分松量可用归烫或缝缩的工艺方法进行处理。

通常,臀围差越大,产生的横向松量就越大,但在实际应用中,应依据面料的特点来决定转移的臀围差量大小。

3、做出前腰省。

将余下的臀围差量预留出0.7~0.8cm的腰围松量,然后再设置出间隔均等的两个腰省,要注意省尖的朝向和省道的长度。

省道与腰围弧线垂直,略
向外偏斜,且内侧省比外侧省略长出1.5~2cm。

(见图6-1-4)
图6-1-3 图6-1-4
4、铺后片。

后裙片与前裙片的铺法基本相同,同样要预留1cm 臀围松量。

(见图6-1-5)
5、将后腰形成的臀围差量分为三份,用大头针暂时别插固定,再将其中腰侧处的臀围差量转移到侧缝处。

为满足后臀立体形态,后腰侧产生的横向松量大致在侧缝线与臀围线交接的位置,因此后片的横向松量比前片位置要低。

6、将余下的臀围差量预留出0.2~0.3cm 的腰围松量,然后设置两个间隔均等的后腰省。

要注意腰省长度和省尖方向。

后片省长度应略长于前片省,方向呈放射状指向臀围线。

(见图6-1-6)
在这里还要注意的是,裙腰围的总松量大致为2cm ,其中大约有1.5cm 是设置在前腰位置,后腰位置只需0.5cm 左右即可。

图6-1-5 图6-1-6
7、将前、后片侧缝在臀围线处打剪口,剪至侧缝线止。

再把臀围线以上的侧缝翻折,将预先设置好的前后片横向松量处理好,可使用手针缩缝住这部分松量,以保证臀侧部位的裙造型符合人体相应部位的曲线造型,然后做对位标记,若设置裙开衩,也要标记开衩位置。

8、将前、后片臀围线以下部分自然交叉叠放,调整裙造型,假缝侧缝或用大头针别合固定。

延续臀围线以上的侧缝线,用粘带向下顺滑地贴出臀围线以下的侧缝造型线。

(见图6-1-7)
9、假缝,观察整体效果并调整。

用粘带纸为腰围线做标记,其余部位采用标记笔点影描线。

裙底摆部位可使用丁字尺水平围测一周,做标记。

(见图6-1-8)
第二节斜裙的立体裁剪
斜裙也称波浪裙。

腰口没有省道,裙摆量较大,在臀围处较宽松,从腰到下摆呈纵向
波浪状下垂。

其使用材料宜选用轻薄、悬垂性良好的织物,并可以
根据波浪量的变化来表现各种不同造型,从而形成不同的斜裙摆
度,其制作过程比直身裙简单,斜裙的造型款式如图6-2-1所示:
图6-2-1
(一)准备工作
1、布料准备
用布量要考虑摆度的大小和面料的丝缕方向,最好采用经纱与
纬纱弹力平衡性好的布料。

(见图6-2-2)
2、标记前后腰围线、臀围线的位置
图6-2-2
根据款式要求,用粘贴带在人体模型上分别粘好腰围线、臀围线的位置。

(二)操作方法与技巧
1、固定前中心线。

将前身裙片的中心线对齐人体模型的前中心线,臀围线也与人体模型标记的臀围线对齐,大头针暂时固定。

将腰部顺势抚平,在第一个有波浪的位置打剪口。

如图6-2-3所示。

2、形成第一个波浪。

一只手沿剪口方向顺势向下捏住下摆,并向外拉,别一只手将坯布顺势向下垂,同时将腰部的面料向上拉伸,形成一个自然波浪,用大头针固定。

如图6-1-4所示。

图6-2-3 图6-2-4
3、按同样的手法,用一只手将坯布身左下方移动,形成前身另一道波浪,可在臀围线位置处将两道波浪用大头针暂时固定。

注意波浪要均匀、自然。

同时将腰线以上的波浪位置打剪口,以保持平整。

如图6-2-5、图6-2-6所示。

图6-2-5 图6-2-6
4、固定后裙片。

将后裙片按前片的方法固定在人体模型上。

5、形成后身波浪:依照前身裙片波浪的制取方法,在后身裙片相应位置制取两个波浪。

然后从各个角度观察并修正。

如图6-2-7所示。

6、在侧缝处将后裙片与前裙片按自然下垂的形态进行重叠固定。

在确定裙片波浪平衡后,在侧缝位置粘好标志线。

如图6-2-8所示。

第三节圆形裙的立体裁剪
圆形裙为腰部合体,裙摆展开后为圆形摆度造型裙款。


据款式需要,可以自由设计裙摆的展开量。

其造型款式如图
6-3-1所示:
圆裙平面裁剪结构的变化能够较直观地反映出裙款式立
体裁剪的造型轮廓。

图6-3-2 为圆裙摆度的平面展开分析图,
图中虚线表示进行面积裁减的的裙摆和轮廓造型线。

如图中
所示,圆形面积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裙的轮廓线造型。

当圆面
积逐渐减少的同时,裙造型
的摆度相对缩小,轮廓范围
也相对缩小。

面积缩减过后
的裙在摆度和裙斜度上都会
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图6-3-2圆裙摆度平面展开图图6-3-1圆形裙款式图下面以标准的360°圆形裙为例进行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以裙长为半径裁出裙片。

以腰围长为圆周在裁片中心裁出腰围。

2、如图6-3-
3、图6-3-4所示,根据需要设计剪开线位置,当侧缝线在45°角时,裙片的前后中心线就在正斜纱向,斜裁的特性会给圆形裙带来特有的弹性,是圆裙裁剪的首选。

3、将裙片固定在模台上,调整好裙摆,留出缝量后缝合裙缝,并装上腰头布。

观察调整造型,如图6-3-5所示。

图6-3-6为正方形裙裁片所制取的圆形手帕裙。

图6-3-3 图6-3-4
图6-3-5圆形裙图6-3-6圆形手帕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