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教程第三版课件)

合集下载

传播学教程图表

传播学教程图表

传播学教程图表《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综述:(符号标识:如“传播学”为名词解释,?表示识记,??表示记忆,表示重点)一、传播学概述:(第一、二、三、十四、十五章)1、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第十四章)(1)产生起源:20世纪初——40年代美国p257-258产生原因和起源于美国的原因(2)早期学术思想源流:p258-260欧洲源流:塔尔德(法国):模仿理论西默尔(德国):网络理论——舆论的厨房美国源流:芝加哥学派杜威:实用主义,《思想新闻》,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库利:《社会组织》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人的社会化——初级群体和镜中我帕克:《群众与公众》,芝加哥学派领袖——社会互动理论,为“传播”定义米德:芝加哥学派二号人物,互动理论创始人之一,《精神,社会与我》,主我与客我李普曼:《自由与新闻》、《舆论》——拟态环境、刻板成见(3)奠基者和开创者p260四大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A) 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世界历史上的宣传与传播》社会传播基本功能: 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谁媒介研究说什么内容分析传播基本过程5W 渠道 ?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对谁受众研究效果效果研究B) 卢因:群体传播问题、把关人研究C) 霍夫兰:说服效果研究D) 拉扎斯菲尔德:开创有限效果理论两级传播,伊利调查,《人民的选择》,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第五位奠基人(开创者)——施拉姆香农的信息论:概念,评价和意义p263威纳的控制论:概念,与信息论区别,贡献p265(4)主要学派p266经验学派:p266经验性方法,主要原则,缺陷p267美国经验学派p268主要研究成果(14个里程碑),意义和评价p269-2701批判学派:由来和立场p270-27流派:A)政治经济学派p272-273B)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p273-274C)意识形态霸权理论p274-275D)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p275-276 ?2、传播学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章)(1)传播学p2和传播的定义和特点p5-6(2)信息p4(3)传播的系统性p8: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4)社会信息系统运行规律和现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特点p9传播隔阂、传播障碍p11(5)研究立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p12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和物质交往理论的辩证关系p13-18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和西方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3、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章)(1)人类传播发展进程p28-34:四个阶段依次叠加的过程口语传播时代p28-30文字传播时代p30-31印刷传播时代p31-32电子传播时代p32-34(2)信息社会的定义,特点p35,37,38信息社会和信息爆炸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和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3)A哈特传播媒介发展史概略图(媒介分三类)p35-36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机器媒介系统(4)媒介进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p36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p36(与p147麦克卢汉理论联系)(5)高速信息化社会p36-40二战后社会信息化进程:a初级信息化阶段(50-80年代)b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至今)90年代后信息社会发展:p39a美国:“全国信息高速公路”(NII全国信息基础设施)“全球信息高速公路”(GII)b中国:“三金”——金桥、金卡、金关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展p40功能分化——多样化——媒介融合(“媒介是人的延伸”) ?4、符号、意义(第三章)2(1)符号p43-45两大类信号特点象征符性质语言符号符号体系非语言符号:伴生符体态符号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符号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传达,思考(2)意义p47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符号意义的分类p48: 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指示性意义与区别性意义语言符号暧昧性:模糊,多义性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传播者意义,受传者意义,情境意义(传播情境) (3)象征性社会互动p51象征性互动理论p52象征性社会互动 :共通意义空间,主我与客我(与p78主我与客我理论联系)文化的象征化p555、传播学研究方法(第十五章)(1) 调查研究p277-280类型,基本过程(2) 抽样调查法p280类型,问卷设计(3) 内容分析法p283定义,特点,课题,应用,程序,技术(4) 控制实验法p288程序,技术,用途二、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第四、五、六、七章)1、传播的基本过程p58(5大构成要素):(第四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2、传播过程模式:(1)直线模式:p59拉斯韦尔5w模式及其评价和缺陷香农-韦弗数学模式及其评价和缺陷(2)循环、互动模式:p61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3)传播过程的特点p64: 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 ?3、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1)系统模式下的传播结构p653赖利夫妇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系统模式(2)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p68日本学者传播总过程研究、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4、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第五章)p73(1)人内传播:p73主要环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性质p77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p78A)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B)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C)米德的内省式思考(2)人际传播p81动机p82:获得信息、社会协作、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满足精神和心理需要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5、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第六章)(1)群体传播 p92群体意识 p92群体压力 p94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p95-98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流言的流通量公式:R(流言的流通量)=i(问题的重要性)×a(证据的暧昧性)(2)组织传播p99功能: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正式渠道:下行、上行、横向传播组织内传播非正式渠道:组织内人际传播、非正式小群体传播媒体形式:书面,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信息输入:DSS 、MIS、POS(销售数据系统)组织外传播信息输出: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6、大众传播(第七章)(1)定义p111(2)特点p1114(3)社会功能p113:拉斯韦尔三功能说赖特斯功能说施拉姆总结三个方面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功能观(4)大众传播产生与发展过程p116产生标志: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电子媒介出现:电报、电影、广播电视:媒介特性,技术发展(5)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p120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P121 一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二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大众传播对人及信息环境的影响(A)人与环境互动过程发生了变化(B)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C)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拟态环境、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三、传播制度,媒介及媒介规范(第八、九章)1、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p129(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主要方面)p130(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p131(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p1322、传播制度的规范理论 p134 ? 极权主义理论席伯特和施拉姆 ? 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四种理论》 ? 社会责任理论(1)麦奎尔规范理论 ? 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发展中国家媒介理论(2)极权主义制度下媒介规范理论:极权主义理论(3)资本主义制度下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理论——《论出版自由》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4)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渊源苏联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及其媒介规范理论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5(5)发展中国家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3、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p147-151(1)媒介即讯息(2)地球村(3)媒介:人的延伸(4) “热媒介”与“冷媒介”(5)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4、媒介工具和技术对现实社会的影响p151(1)电视人(2)容器人——媒介依存症(3)充欲主义5、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p153(1)新媒介(2)新媒介的特点与性质(3)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6、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播(1)作为传播者的大众媒介的特点(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公共性与公益性(3)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新闻选择的“把关人”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把关过程的实质四、受众研究(第十章)1、大众与社会理论(1)大众与受众p167、p174(2)大众社会理论p168与传播学研究(受众观)p1722、受众观(1)作为群体成员的受众p174:IPP指数、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假说(2)作为“市场”的受众p176:受众即市场(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p178: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3、“使用与满足”(受众行为理论)p180(1)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p180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6(2)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p183(3)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p184五、传播效果研究和宏观社会效果(第十一、十二章)1、传播效果p187(1)双重含义p188(2)三个层面p188-189(3)研究课题p189戈尔丁4类型:短期预期效果,短期非预期效果,长期预期效果,长期非预期效果传播效果研究与具体过程要素的关系p191传播者,传播内容,讯息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4)理论与实践p192麦奎尔三理论及其评价:常识理论,现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 2、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p192(三阶段)(1)第一阶段: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0世纪30乃年代末)主要理论:刺激——反应机制、大众社会论(2)第二阶段:“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20世纪40年代起)主要领域:传播流研究,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p199,使用与满足研究(第十章) 代表著作: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强化《人民的选择》选择性接触假说传播效果概括结晶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改变《个人影响》选择性接触机制传播流卡兹、拉扎斯菲尔德媒介本身特性三部曲四种中介因素讯息内容受众本身性质《创新与普及》信息流(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罗杰斯影响流(作为效果和影响产生和波及过程)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有限效果论、五项一般定理p198(3)第三阶段:宏观效果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M.E.麦库姆斯和D.L.肖(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p213 认知、态度、行动(三层次)概要和特点p214: 中长期综合宏观效果“环境再构成作业”作用机制:0/1效果知觉模式,0/1/2效果显著性模式,0/1/2…N效果优先顺序模式理论研究议题类型:韦弗个人议题、谈话议题、公共议题媒介不同:报纸——个人议题,电视——谈话议题受众属性:经验程度,信息接触量,人际传播频度,人口统计学属性7理论意义、问题:p217沉默的螺旋理论:诺依曼(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的关系)p219 概要:三个命题p220——三个因素p221——三个要点p221特点:舆论观——“我们的社会皮肤”效果观——“创造社会现实”强大效果p221-222研究与评价:p223-224培养理论:李普曼(大众传播潜移默化效果)p224起源背景:美国暴力研究p225基本观点:共识p226-227外围研究:“文化指标研究”——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知沟理论:蒂奇诺(大众传播和信息社会阶层分化的关系)P229产生背景:60年代美国教育平等问题p230假说和反命题: “知沟”假说——“上限效果”假说 P230-232应用和意义:卡茨曼的信息沟p2323、传播效果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p201(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p201信源可信性效果休眠效果(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p203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面提示与免疫效果(接种效果)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警钟效果(恐惧诉求)——认知不和谐理论(3)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p208意见领袖的作用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的影响受传者个性与传播效果:个人的可说服性,自信心假说六、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第十三章)1、国际传播 p236-2382、全球传播 p238-2393、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全球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影响)p240-2424、世界信息传播秩序争论p242(1)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况p242(2) “新世界信息秩序”争论:三个阶段p244-2471973年《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大众传媒宣言》1978年《大众传媒宣言》——1980年《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又称《麦克布莱德报告》)81981年WPFC组织在法国发表《塔罗瓦尔宣言》导致美国退出教科文组织1984年和1985年美国英国退出教科文组织——现在5、重要课题(1)国际报道中新闻价值问题p248-250——二次把关(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p250-252——信息主权(3)文化帝国主义问题p252-2569。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教程 第三版课件)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教程 第三版课件)

(五)施拉姆与传播学科的创 立
• 1947-伊利诺伊大学-开创了第一个传播 学研究所,开设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课程。 1950-伊利诺伊大学-第一个传播学博士 学位获得通过,施拉姆成为传播系主任。 1、主编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大众传播学》 《传播过程与效果》 2、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 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传播与第三世界 国家发展等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 学者之一70年代末80年代初,数次访华
• 经验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与 人的行为问题上,着意探索如何通 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对 社会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 但是经验学派回避了传播学中的许 多重大课题。(信息传播与经济基 础的关系、传播制度与社会制度的 关系)
• 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是在社会科学的法 兰克福学派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学派,他们从一开始就对美国传播学 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态度抱有强烈的批判 态度,具有思辩性。拉扎斯非尔德曾将之称为 批判研究。具体分歧在于: 1. 认为促销文化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一般倾向; 2. 他们着重分析大众传媒怎样表现和强化这一倾 向的 ; 3. 关心的焦点是资本主义垄断媒介如何剥夺人的 自由和尊严的; 4. 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恢复这些被剥夺的人的基 本价值的方法和途径。 • 经验学派研究“如何”控制或在“多大程度上” 控制;而批判学派是研究“谁在控制”、“为
两大学派的形成——社会条件和思 想来源
• • • • • 社会条件: 科学主义vs人本主义 科学-进步-发展vs精神-价值-人性 思想来源 三大来源vs西方马克思主义
两大学派的形成——差异与比较
• 传播学者罗杰斯的归纳: • 经验学派的特征 批判学派的特 征 • 经验的 批判的 • 定量的 思辨的 • 功能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的 • 具体实证的 广泛联系的 • 注重效果研究 注重效果分析

3第三讲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3第三讲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二.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1. 欧洲源流 (2)齐美尔(1858-1918)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化论》、《社会学》和《社会学的根本问题》。 • 齐美尔是最早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并且最早提出了传
播网络理论,后来传播学者分析人类的传播网络提供了理论支持。
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 提出了“把关人”概念,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构
的重要理论。
3.霍夫兰(1921-1961)与说服效果实验 重点在于揭示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
• 《大众传播实验(1949)》整理战时的研究成果。《传播与说服》 (1953)。
• 贡献: 1)将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 2)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子弹论”效果观提 供了重要依据。
12
第二节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 在广义上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 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
• 在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从后者而言,它既是 一个方法论的概念,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
传播学概论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雪茵
.
1
传播学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史和主要学派(教材第十四章)
一.传播学的形成:
• 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
•产生的社会背景: •传播媒介:大众报刊和电影,广播事业,媒介影响力 •历史社会环境:世界范围的战争和革命,大众传媒发挥了重要作用 •理论基础:相关的社会科学已经有了充分发展
他对于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 1.他创立了传播学。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 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与修正,使之 系统化、结构化,并创立传播学,这是其最大的功绩。

传播学的三大学派 ppt课件

传播学的三大学派 ppt课件

2020/10/28
10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控制论思想在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中起着核心 作用。
也是在1948年,申农的老师维纳发表了《控制论或动 物和机器的控制与通信》。这篇论文和他次年发表的《人有 人的用处》奠定了控制论的理论基础。
控制论重视的是原因对结果的决定作用。
控制论的另一个概念是“系统平衡”。如果一个系统由 于环境变化而导致正常状态的严重偏离,那么它就需要信息 的充分交流。
2020/10/28
15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学者, 英尼斯的学生。
•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因在《理解 媒介》等著作里提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 观点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
•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 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 “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 他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 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正是系统论给予了控制论和信息论以整体大于各孤 立部分之和的思想,把研究对象视为有动态反应的整 体。找寻一种从整体上的理解,比仅仅从物理或智力 现象上简单分解更重要。
在政治传播、国际传播研究中,系统论思想发挥了 显著的整合传播现象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中期,索勒普尔(1917-1984)通过
分析有线电视技术对组织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进一
2020/10/28
6
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
经验—功能学派主张从外部环境的变量出发,来揭 示事实和行为的原因或规律;依赖自然科学方法的精确
性和客观性,来研究渗透着人的主观意识的社会现象和 事实。其方法论有其合理性和一定程度的有效性,但其
机械性也显而易见。
首先,社会现象和行为并不都具有可经验性及观察性,面对 复杂的意识活动,经验的方法显得很无力;

《传播学教程》课件

《传播学教程》课件

第五章:社会与文化传播
探讨社会和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包括意识 形态、价值观和符号系统。
学习资源
1 课本和参考书籍
2 网上资料和资源
推荐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 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扩展阅 读。
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 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 获取相关材料。
3 交流和讨论平台
创建学习群体和讨论小组,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 作。
评估与考核
1 课堂参与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展示对传播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作业和项目
完成个人和团队作业,包括案例分析、研究报告和媒体项目。
3 期末考试
通过综合考试评估对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习动机
1 为什么选择学习传播学
掌握传播学知识有助于对社会、媒体和人际互动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2 实用性与应用前景
传播学技能在广告、公关、媒体和市场营销等职业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和职业发展机会。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
课程介绍
《传播学教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传播学领域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并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学习传播学对于理解现代社会中的信息传播和 沟通至关重要。

为什么学习传播学
传播学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媒体和社交网络的作用,还能提高你的沟通技巧和媒体素养。掌握传 播学的知识将成为你在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中的巨大优势。
课程内容
第一章:传播学基本概 念
介绍传播学的起源、定义和 基本理论,为后续章节的学 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传播理论与模 型
探索不同的传播理论和模型, 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播的原 理和过程。
第三章:传播媒介与技 术
研究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影响, 包括印刷媒体、广播、电视 和互联网。

《传播学教程》课件

《传播学教程》课件
起源:19世纪末,美国学者提出传播学概念 发展:20世纪初,传播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成熟:20世纪中叶,传播学理论体系逐渐完善 应用:20世纪末,传播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传播学主要理论
传播学五大理论:传播学五大理论包括传播学、传播学、传播学、传播学和传播学。
传播学四大理论:传播学四大理论包括传播学、传播学、传播学和传播学。 传播学三大理论:传播学三大理论包括传播学、传播学和传播学。 传播学两大理论:传播学两大理论包括传播学和传播学。
报纸: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 权威性和公信力
传统媒介
电视:通过图像和声音传播信息, 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广播: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具 有及时性和广泛性
书籍:通过文字和图片传播知识, 具有深度和持久性
新媒体
定义: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渠道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
传播效果指标法:通过收视率、 点击率、阅读量等指标评估传 播效果
内容分析法:分析传播内容 的特点、形式、主题等
实验法:通过设置对照组和 实验组,对比分析传播效果
广告学
广告学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广告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制作、广告投放等 广告学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品牌推广、产品销售、市场调研等 广告学在非商业领域中也有应用,如公益广告、政府宣传等
分析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
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建 议和改进措施
实践操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 中,不断优化和改进
小组讨论与互动
讨论主题:选择与传播学相关 的话题进行讨论
互动方式:通过提问、分享、 辩论等方式进行互动

《传播学教程》(第2版 郭庆光著)章节题库(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圣才出品】

《传播学教程》(第2版 郭庆光著)章节题库(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一、概念题1.信息论(南开大学2019年研)答:信息论是一种将信息的传递作为统计现象来考虑,并给出估算通信信道容量方法的理论。

1948年,学者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学刊》10月号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较全面地提出了他的信息论。

香农认为,我们对事物的反应或决策都是基于对事物的认识,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内在的属性或规律,这些属性或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或能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现形式,如重量、形状、颜色、温度、质感、声音等,便是反映事物内部属性的信息。

在我们获得这些信息之前,对象事物具有不确定性,而我们的行为决策也是盲目的,只有获得了这些信息,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决策。

因此,信息具有帮助我们消除对事物的不确定性的功能,并影响着我们选择或不选择某种行为的概率。

2.媒介霸权主义(浙大2018年研)答:媒介霸权主义指借助媒介推行的霸权主义。

霸权原指国家的霸权或政治运动的主导权,由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最早将其作为社会分析的一个主概念加以使用。

霸权是指统治集团可以使用的各种社会控制模式,使得被统治阶级接受其道德、政治、文化价值,自愿服从、参与、同化到统治阶级世界观中。

大众传媒时代,大众媒体推行着统治阶级政策,维护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在国际传播中也存在着霸权主义,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技术的优势地位,通过媒介对其他国家推行文化。

霸权理论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新的研究视角,用一种动态的权力斗争的观点取代了原先静止的单向的文化观。

3.拉扎斯菲尔德(华东师大2019年研;广西大学2016年研;辽宁大学2015年研;华南理工2011年研;南京大学2008年研)答:拉扎斯菲尔德,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最早将社会调查法系统地应用于受众研究。

基于对研究方法做出的贡献,他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toolmaker)。

他对传播研究方法的贡献在于提出统计调查、抽样分析、数据整理等科学主义研究方法。

传播学教程整理 第十四章 传播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传播学教程整理 第十四章    传播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十四章传播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经验学派①定义:从经验事实出发,以经验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

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

经验性方法:运用一种可观察可测量可量化的经验材料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三个基本前提:1.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的客观性,这些客观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揭示2.人类有能力开发设计出揭示社会现象之客观性的科学方法 3.任何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和假设都能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证明或否定。

主要原则:1.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用于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为其他学者提供验证的手段。

2.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和假设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3.通过公开的科学讨论,构建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②缺陷:a.许多情况下,社会现象和人的理性或精神活动不能用经验材料加以说明;b.问卷调查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精确和严谨性,控制实验说明不了复杂而丰富的社会现实;c.小范围的经验材料仅适用于研究微观现象,难以考察社会历史过程和宏观社会结构;d.受个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纯客观”的态度在现实中很难做到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a.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b.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批判学派①定义: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

强烈批判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

②特点:a.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和否定态度;b.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经验学派所忽视和回避的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c.方法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③分歧:a.(关键是社会观对立)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便能消除社会矛盾,传播是控制人的行为和实现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资本主义制度连同其传播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大众传媒本质上都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b.经验性的“管理研究”,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c.主张在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方法∽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变革对象;d.关心“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关心“谁在控制”“为了谁的利益在控制”“为什么存在着支配和控制”。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资料.ppt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资料.ppt
反对本能论观点,提倡 社会互动理论。
4.米德(芝加哥学派) “主我”与“客我”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之一
(二)美国源流
❖ 5.李普曼(1889—1974),美 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
❖ 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
所谓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 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 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 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第二,从历史和社会环境来说,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战争与 革命的时代。信息心理战在战争进程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 大影响,使得社会科学家对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在战争和社 会变革中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关心。
第三,在这个时期,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 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都 已经有了充分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一)欧洲源流
❖ 2.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和他的网络理论 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
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 播链中的位置,也就是与谁有着信息传播的关系。 齐美尔把这个传播网络描述为“舆论的厨房”。
(二)美国源流
❖ 1.杜威(1859—1952)是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 和教育学家。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 主要学派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 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是由许 多因素促成的。
第一,传播媒介的发展迅速。媒介的增加和社会影响力不断 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
❖ 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 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 革社会的重要工具。

第14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14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14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1.传播学形成于什么时期?有哪些因素推动了传播学的诞生?答:(1)传播学的形成时期传播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形成一门学科是在四五十年代的美国。

传播学的形成是有基本前提条件的,它最初在美国出现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2)推动传播学诞生的因素传播学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这主要包括:①大众传播媒介快速发展。

从传播媒介的发展情况来说,在这个时期的西方国家,大众报刊和电影已经高度普及,作为新的电子媒介的广播事业发展也十分迅速。

媒介的增加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并开始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来研究这些问题。

②大众传媒在世界范围的战争与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从历史和社会环境来说,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信息心理战在战争进程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东欧各国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报刊宣传在动员和组织民众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有这一切,都使得社会科学家对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在战争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关心,对宣传的研究成了这一时期的热点课题。

③与传播学有许多衔接点的学科已经充分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在这个时期,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都已经有了充分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例如,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以及初期的大众社会理论等等,都对早期的传播学研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传播学之所以诞生在美国,也有两个直接的原因:①美国是世界上传播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为媒介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和社会条件;②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许多著名的传播学家(如拉扎斯菲尔德、卢因等)本人就是流亡者,其他美国出生的学者也大多在欧洲接受过教育。

16传播学主要学派 ppt课件

16传播学主要学派 ppt课件

2020/12/2
15
6 霍夫兰等人在二次大战期间关于电影的说 服效果的实验,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 和制约因素。
7 二次大战后至60年代的“耶鲁项目”,进 一步从传播的主体条件、内容条件、对象条件 等方面对传播的说服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心 理实验。
8 50年代《个人影响》是对《人民的选择》 提出的各项理论假说的进一步验证,其意义在 于揭示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交织性。
2020/12/2
6
二、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
(一)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 (二)卢因与“把关人”研究; (三)霍夫兰与说服效果实验; (四)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五)施拉姆与传播学科的创立。
2020/12/2
7
三、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一)香农的信息论与传播学 香农的信息论使信息与人的行为发生了 密切的联系,从而为传播学研究开辟了 更广阔的视野。
2020/12/2
13
(二)美国的经验学派
1.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
2.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2020/12/2
14
(三)经验学派的主要研究成果
1 20年代的培恩基金会关于电影对少年儿童 影响的研究。
2 对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广播引起的 社会恐慌研究。
3 1940年的“伊里调查” 。 4 40年代关于昼间广播剧听众的调查研究。 5 40年代艾奥瓦大学的农村社会学家对玉米 良种推广与普及过程的考察,推动了对新事物 的“创新—扩散”传播过程研究。
2020/12/2
17
12 60年代至70年代由格伯纳等人进行的关于 媒介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的研究。
13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国会拨款实施 的关于电视与社会行为的大型研究,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教程第三版课件)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教程第三版课件)

01
播效果的实证研究。
受众是具有主动性的主体,媒介和信息是受
02
众选择的对象。
传播内容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应注
03
重对传播内容的分析和研究。
REPORT
RESUME
C ATA LOG
D AT E
ANAL YSIS
批判 学派
03
SUMMARY
代表人物
马克斯·韦伯 德国社会学家,被认为是现代社 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传播学批 判学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符号和文本进行 比较研究,揭示文化 差异和传播规律。
符号是社会文化的基石,具有表征 意义的功能。
符号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变化。
传播的本质是符号的交流和意义的 共享,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
主要观点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传播学的发展阶段
初创期(1930s-1950s)
这一阶段主要关注传播效果研究,代表人物有 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等。
批判期(1950s-1970s)
这一阶段主要关注传媒内容和社会结构的关系,代表 人物有默多克、麦克卢汉等。
多元期(1970s至今)
这一阶段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涉及文化研究、 媒介效果、受众研究等多个方面,代表人物有 费斯克、布尔迪厄等。
REPORT
ANALYSIS
SUMMARY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 教程第三版课件)
RESUME
CATALOG DATE
目 录CONTENTS
1 传播学研究史 2 经验学派 3 批判学派 4 认知学派 5 社会符号学派
CONTENTS

第十四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PPT精选文档

第十四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PPT精选文档

(二)卢因的把关人研究 1、主要专业领域-群体力学,具有很 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2、提出了把关人概念,成为揭示新闻 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构的重要理 论
• (三)霍夫兰与说服效果实验研究 • 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的作用和效果, 重点在于揭示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 • 《大众传播实验》-整理战时的研究成果 《传播与说服》贡献 • 将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揭示了 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 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施拉姆与传播学科的创立
• 1947-伊利诺伊大学-开创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 所,开设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课程。1950-伊利 诺伊大学-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获得通过,施 拉姆成为传播系主任。 1、主编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大众传播学》 《传播过程与效果》 2、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 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 展等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70年 代末80年代初,数次访华
• 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5W模式) • 2。心理学家卢因(Kurt Lewin)团体动力学 研究(Group dynamics);把关人研究 (gatekeeper) •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 两级传播 •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Carl Hovland) 劝 服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 学派
• 孕育于20实际上半叶 形成于20世纪 下半叶 • 借鉴了大量学科:政治学 经济学 社会学 符号学 语言学 新闻学
20世纪初至40年代-美国传播媒介-大众报刊和电影高度 普及,广播事业发展迅速,媒介影响力不断扩大 历史社会环境-世界范围的战争和革命,使得大众传播在 战争变革中的作用得到关心理论基础-相关的社会科学 已经有了充分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 基础 直接原因 美国是传播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为媒介和传 播研究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和社会条件 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 国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 美-罗杰斯-《传播技术》1986-总结了传播学产生和发 展的历史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与主要学派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与主要学派
• “文化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 • 第一,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
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 对的独立性。 • 第二,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 品的消费过程。 • 第三,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支 配性的”价值体系、“从属性”价值体系、“激进的”价值体系第四, 由于符号的多意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作 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 第四,研究者难以做到“纯客源自”的态度。• 美国的经验学派 • 经验学派的主要研究成果
• 三、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 1、批判学派的由来及其立场 • 拉扎斯菲尔的评价。 • 罗杰斯的评价。
• 2、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
• 政治经济学派 • 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 • 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 经验性方法论有三个基本前提
• 1、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的客观性,这些客 观性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加以揭示;
• 2、人类有能力开发或设计出揭示社会现象之客观性 的科学方法;
• 3、任何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和假设,都能够通过一 定的科学方法得到证明或否定,因此,经验性方法论 与社会科学中的实证立场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传播学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 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 思想源流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欧洲源流,二是美国 • 欧洲源流中包括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和他的模仿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西默尔和他的网络理论。 • 杜威对传播学的影响。 • 库利在传播学中地位。 • 帕克 和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 米德的贡献。 • 李普曼 对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贡献

传播学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及主要学派

传播学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及主要学派

二、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二)美国源流
2、库利: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1909年《社会组织》中, 他开设了《传播》一章。,从传播的概念、意 义、社会心理功能、传播与人际关系、印刷媒 介与近代社会、舆论的形成等重要问题做了深 刻的论述。关注的主要课题是人的社会化问题。
引申:初级群体
镜中我——个人的行动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 种认识是通过与他人互动形成的,他人的评价或态 度是“自我”的一面镜子。传播是“镜中我”形成 的主要机制,特别是人际传播。
三、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
4、拉扎斯菲尔德: 奥地利籍犹太人,从事广播研究后转向传
播学研究。1944年《人民的选择》
贡献:开创了有限效果论;对传播学研究方法 的贡献“工具制作者”——经验性研究,抽样 调查法和量化分析法。
(1)政治既有倾向性假说
(2)选择性接触假说
(3)意见领袖;(4)两级传播
1、拉斯韦尔:
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1927年《世 界大战的宣传技巧》,刺激了两次大战期间的 宣传研究,认为宣传就是“运用象征符号来控 制人们的群体态度”。
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 中,最早总结了传播的三项功能(环境监控、 社会协调、文化传承);考察了传播过程,提 出五个W理论,提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 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 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具 有重要意义。1980年出版《世界历史上的宣传 与传播》。
二、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二)美国源流
3、米德: 社会心理学的互动理论的创始人,芝加哥
学派重要人物。 贡献:
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以及社会自我理 论,“主我和客我”对人内传播的意义。 (P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