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曾是国民党军歌
《义勇军进行曲》这样成为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这样成为国歌](https://img.taocdn.com/s3/m/2c507e7833d4b14e84246886.png)
《义勇军进行曲》这样成为国歌作者:来源:《党的生活·青海》2020年第05期红色记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很多大咖聚集在北京,要从1000多首作品里选出一首作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
当时,从国歌歌词的征集启事发出到最后选定的时间是71天,最终当选的是《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这原来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
据史料记载,在遴选国歌的过程中,刚开始有一些人并不是很认同《义勇军进行曲》。
持反对意见者认为,《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至少是歌词里的某些词语已经有些过时了。
比如,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李立三就认为《义勇军进行曲》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不妥,因为我们用了14年时间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又用了3年多时间打败了“蒋匪军”,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欣欣向荣的,怎么会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判断?一些专家学者建议,选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的话,最好也把这句词改一下。
支持直接选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的和反对直接选用的这两部分人相持不下。
最后,毛泽东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认为不必修改歌词,“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虽然全国快解放了,但还是受帝国主义的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压迫。
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保持原有歌词好”。
安不忘危、居安思危是非常可贵的品质。
面对逆境,大家很容易抱成一团,一起奋斗,共克困难;面对顺境,也就是形势一片大好时,我们是不是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往往决定了个体或组织、国家究竟能够走多远。
《义勇军进行曲》的脱颖而出,还因为它彰显了当时的遴选主体们对以往历史和民意的充分尊重。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于全面抗战时期,是红极一时的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著名音乐教育家、画家丰子恺先生在《谈抗战歌曲》一文中说:“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
义勇行军进行曲的简介
![义勇行军进行曲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7a6fd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f.png)
义勇行军进行曲的简介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歌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侵略中国。
1934年,田汉编写了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但被国民党逮捕入狱。
夏衍接手了田汉未完成的任务,同时,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所写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进行谱曲。
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负责拟定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方案。
在众多著名人士的参与下,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征稿,最终决定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
这首歌曲在开国大典上首次演奏,并在随后的时间内被正式确定为新中国的国歌。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https://img.taocdn.com/s3/m/05c5cc65f242336c1fb95e06.png)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革命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田汉,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
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田汉早年留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
1968年,田汉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狱中。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
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https://img.taocdn.com/s3/m/361d7a2be87101f69e319580.png)
“国歌、国旗那时已经不是简单的一首歌和一面旗 帜。当撤侨进行的时候,当同胞们唱着国歌、举着国旗 通过边境的时候,国旗和国歌就是我们的力量来源,是 我们精神归宿。中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 事后,王本虎看了一部关于利比亚撤侨的纪录片。 当他看到有人下飞机后跪下亲吻脚下祖国的土地时,他 哭了,“我深深地理解那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 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铜仁二中高一(4)班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 主题曲。1934年秋,田汉为该片写了一首长诗, 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田汉被国民党当局逮 捕入狱 。1935年2月,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儿 女》的拍摄,不久后,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 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歌词, 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当时,聂耳正 准备去日本避难,得知电影《风云儿女》有首主 题歌要写,主动要求为歌曲谱曲,并承诺到日本 以后,尽快寄回歌稿。 聂耳在收到歌词后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 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后,完成了 曲谱的定稿,并在四月末将定稿寄给上海电通影 片公司。之后,为了使歌曲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 聂耳和孙师毅商量,对歌词作了3处修改,从而 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没想到国家行动这么迅速 在绝望的时候,王本虎脑海里经常闪现两个画面, 一是老家的院子,二是北京宽敞的马路。 “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回家。”可在当时,利比 亚机场关闭、港口关闭、边境关闭,手机与国内的通信 完全中断。凌晨一点,王本虎冒险爬到屋顶,在无数次 失败后终于拨通了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的电话。电话那 头的人说:“情况我已知晓,国家正在尽力协调,会尽 快接你们回家。”听到这句话,王本虎激动得眼泪都掉 下来了。
1940年,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 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该曲,并 在1941年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 亲自为其撰写了序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义勇军进行 曲》在东南亚地区广为传唱。1944年,马来西亚的一支由青年组 织起来的抗日队伍将《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 危险的时候”改为“马来亚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后,将其作为 抗日游击队队歌传唱。同年,美国好莱坞米高梅公司拍摄了一部反 映中国抗日的故事片《龙种》,《义勇军进行曲》英文版被选为电 影插曲。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简介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24237200b4c2e3f57276376.png)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简介《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革命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曲作者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
1918年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在校学业成绩出众,又喜爱音乐,课余从民间音乐家学习演奏笛子、胡琴、三弦、月琴等民族乐器,熟悉传统乐曲。
1922年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为该校“学生音乐团”的活跃成员。
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插班生。
时值第一次国内革命风暴在中国南方兴起,他开始受到进步书刊和《国际歌》等革命歌曲的影响。
1927年考入云南第一师范高级部英文组,参与该校学生进步组织“读书会”的活动,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并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
1928年后,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公开和秘密的革命活动。
为逃避搜捕,于1930年7月潜离昆明,经越南转赴上海。
1930年11月,聂耳在上海加入“反帝大同盟”。
1931年3月,任明月歌剧社小提琴手,师从普杜什卡接受严格的小提琴训练,还自修钢琴、和声学、作曲法等。
1932年4月,他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诗人田汉,建立了与左翼文艺界的联系,进一步坚定了走革命音乐道路的信心。
和田汉的友谊与合作,对聂耳的艺术成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32年8月前往北平,积极参与北平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音乐家联盟的演出活动和组织建设,并师从外籍教师托诺夫继续学习小提琴。
11月重返上海。
聂耳回上海不久即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
他以炽烈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等多方面的工作,积极从事创作和评论活动。
同时还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随后又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
1934年4月,聂耳进入百代唱片公司,与任光共同主持音乐部,组织录制了一些进步歌曲唱片。
1935年1月,他转入联华影业公司二厂任音乐部主任。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知识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61106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d.png)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下面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知识:
1. 《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具有浓郁革命情感和豪迈壮丽风格的军歌,由聂耳创作于1935年,用于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后来成为中共党歌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并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确立为国歌。
2. 1949年10月4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将《义勇军进行曲》正式确认为国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共有4节。
每次演奏时通常只演奏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歌曲中所表达的主题是团结、英勇和奋斗。
4. 《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被认为是极具威武雄壮感,也因其悠长而易于吸引人们注意。
它在国内外的各种庄重场合和重要外交宴会中都会被演奏。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之一,表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完整、民族团结、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愿景。
《义勇军进行曲》之前中国用啥当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之前中国用啥当国歌](https://img.taocdn.com/s3/m/671435b633d4b14e84246804.png)
首 围歌是 白话文 :亚 东开化 中华 早 ,揖美追 欧 .旧邦新 造 。飘 扬 五色旗 ,国荣 光 ,锦 绣河 山 普 照 。我 同胞 ,鼓舞 文明 ,世界和 平永 保 。
1913年北 洋政 府将 《卿 云歌 》作为 国歌 , 歌词 来 自《尚书 大传 ·虞夏 传》:“卿 云烂 兮 , L 缦缦 兮 .日月光 华 ,旦 复旦 兮 。”这又将 国歌 恢 复到 了文 言文 。
。 。。厘脚——攀 嘲 பைடு நூலகம்
翻 嫡●哺 蒯
《义勇军进行 曲》之前 中国用啥窗国歇
1982年 12月 4 日,第 五 届全 国人 大第 再 次会议 恢 复 了田汉 作词 、聂 耳作 曲的 《义 勇军 进 行 曲》作为 国歌 。以此 上溯 百年 ,当时的 中 国可 还没 有国 歌呢 。
1880年 出使英 国的 曾纪 泽 与 1896年访 问 欧西 诸 国和俄 罗斯 的 李鸿章 都 遭遇 了没 有 国歌 的尴尬 。1906年 ,清政 府成 立了 陆军部 ,谱制 一 首 陆军 军 歌 《颂 龙旗 》,词 为 :于 斯 万 年 ,亚 东 大 帝 国 !山岳纵 横独 立帜 ,江 河漫 延文 明波 :四百 兆 民神 明 胄 ,地大 物产 博 。扬我 黄龙 帝 国旗 ,唱 我帝 国歌 !
1 928年张 学 良宣布 东北 易帜 ,北 伐胜 利 结束 ,国 民革命 告一段 落 ,中华 民国在 形式 上 达 成 了统 一 。1930年 国 民党 中 常会 通 过 议 案 ,决 定在 中华 民国 国歌未 正式确 定 前 ,以国 民党 党歌 代用 。党歌 以孙 中 山在黄埔 军校 的 训词 为 歌 词 ,由程 懋 筠 作 曲 :三 民主 义 ,吾 党 所宗 。以建 民国 ,以进 大 同。咨尔 多士 ,为 民前 锋 。夙夜 匪懈 ,主 义是 从 。矢勤 矢勇 ,必信 必 忠 。一心 一德 ,贯 彻始 终 。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背后的中共因素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背后的中共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6c893e155270722182ef7c1.png)
专题报道Z党的生活国歌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
《义勇军进行曲》自1949年9月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正式成为国歌后,又在2004年3月颁布实施的宪法修正案中被赋予宪法地位。
2017年9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并于同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由田汉与聂耳分别作词、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最初问世是作为电通影业公司拍摄的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歌曲的诞生与我们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电通影片公司是在党的影响下建立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众抗日救亡呼声日趋高涨。
1932年秋,夏衍等文艺界知名人士受党组织的指派,进入上海电影界。
1933年3月,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衍担任组长。
在此之前,在党的建议和筹划下,上海已先后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社会科学家联盟、戏剧家联盟、美术家联盟、教育家联盟。
这些联盟都是党在文化领域宣传抗日救亡主张的舆论阵地。
电影小组的建立,也是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负责拍摄《风云儿女》的电通影片公司,其成立与党的电影小组直接相关。
电影小组成员司徒慧敏有个堂兄叫司徒逸民,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名为电通电影器材制造公司的私人企业。
该公司成功研制的三友式录音机打破了外国在电影录音方面的垄断地位。
此后,司徒慧敏根据夏衍的指示,和司徒逸民等人集资成立了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1934年春,在电影小组的支持下,公司改组为电通影片公司,司徒慧敏担任制片主任,夏衍等人负责影片选题。
随着左翼电影界人士的陆续加入,该公司成为上海左翼电影的阵地。
电通影片公司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桃李劫》,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片中的主题曲《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影片号召广大青年担负起天下兴亡的重任,上映后大受欢迎。
《毕业歌》也成为当时热传的抗日救亡歌曲,许多青年高唱着《毕业歌》投笔从戎,奔赴抗战前线。
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
![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5ec47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f.png)
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首著名军歌。
它以优美的旋律和
激昂的歌词,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象征之一,激励着中国人民在困境中勇往直前。
这首歌的故事背景可以追溯到1935年,当时中国各个抗日根据地的民众纷纷
响应抗日的号召,自发组成了许多义勇军。
他们虽然武器装备简陋,但内心充满了对抗日的决心和信念。
而这首歌的创作则是源于1938年,当时延安时期的作家田汉应毛泽东的邀请,为抗日战争写一首鼓舞人心的军歌。
田汉带着写作任务回到了延安,他经过多次的创作与修改,终于完成了这首气势恢弘的军歌。
歌词中体现了抗日战争的主题,歌唱了国家和人民的英勇斗争。
它表达了中国
人民决不屈服于侵略的意志,以及坚定的爱国情怀。
歌词中也融入了对困境中的中国人民的关怀与鼓舞,激励着大家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进行不懈的努力。
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日战争期间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共同歌曲。
人们通过这首歌感受到了团结和力量,它不仅成为了士兵们战斗中的动力,也成为了各地民众心中的信念。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义勇军进行曲依然被保留下来,并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国歌。
它继续激励着中国人民向前奋进,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
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缩影,它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抗
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信念。
这首歌的故事也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面前保持勇气和坚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义勇军进行曲聂耳简介
![义勇军进行曲聂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eca02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f.png)
义勇军进行曲聂耳简介
聂耳(1912年12月2日-1935年12月25日),原名聂云冰,笔名聂耳,别名世昌,山东莱芜人,中国作曲家。
聂耳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开拓者之一,代表作品是《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在青年时期曾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加
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赴苏联跟随大学音乐课程。
1932
年回到中国,开始从事音乐创作。
1935年,聂耳因患肺结核离世,年仅23岁。
他虽然生命短暂,但留下了一些重要的音乐作品,给中国音乐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这首歌曲曾经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民,成为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象征之一。
田汉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
![田汉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https://img.taocdn.com/s3/m/b8eeff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0.png)
田汉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1913年-1991年),本名田友田,祖籍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家、词作家、艺术教育家。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在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党校任教,并积极参与革命文艺创作,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田汉的创作历程中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这首歌是抗日战争时期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歌,广泛传唱,被誉为中国革命歌曲的经典之作。
《义勇军进行曲》的词创作始于1938年。
当时,田汉应延安中央党校音乐课教员唐维炯的邀请,为一首曲调取名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进行曲》的歌曲填写歌词,用以教导红军战士关于纪律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曲调太过于复杂,无法通俗易懂地表达出纪律的内容,唐维炯创作了另一曲调,即现今广为人知的《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在填写《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时,秉承了中国陕北民歌的特色,运用了朴实、激昂、深情的语言,向广大革命战士表达了革命的豪情壮志和坚定的信仰。
词的内容主要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歌颂了中国军民对抗日救亡的英勇事迹,以及坚决用人民战争反对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他用直接明了的语言,让每一个人都能迅速理解和接受这首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传唱开来,鼓舞了无数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了一首激励人心的军歌。
田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歌词创作家,也是音乐教育家和艺术教育家。
他曾在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多所高等艺术院校担任教职,并为中国革命文艺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艺术人才。
他的创作和教育成就为中国音乐发展,尤其是中国歌曲创作和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引领下,中国音乐创作呈现出独立自主、民族风格浓郁的特点。
田汉的作品不仅流传于中国,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总而言之,田汉是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和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
他的作品《义勇军进行曲》正是他创作生涯中的巅峰之作,不仅为中国的抗战岁月增添了英勇的氛围,也激励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田汉通过他的音乐和词作,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颗耀眼之星。
义勇军进行曲简介
![义勇军进行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b1e6d0f763231126edb11d2.png)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与确定为国歌的过程田汉词聂耳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这部影片描写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它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
因此,它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把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后又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很多人对这首歌想追根寻源,报刊上也多次刊登过介绍文章,但说法不一。
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是说这首歌的歌词,是田汉同志于1935年在上海被捕以后,在国民党监狱里,用一张包香烟的纸写的。
不久,他托人带出了监狱,转给了孙师毅和夏衍同志,另一说法是田汉被捕前写的,在他的“凤凰的再生”文学剧本之后,他为了证实这几种说法哪一种更确切,更真实,有人问过田汉同志,田汉同志说他也记不清了,直到1983年1月27日,夏衍同志为此专门给《北京晚报》编辑部写了一封信,这件事才算有了可靠的依据,夏衍同志在信里这样说:“这支曲子是聂耳于1935年在日本谱写后寄回上海的”。
1934年,“电通”公司在上海成立,请田汉同志写一个电影剧本,到这一年冬天,“电通”公司向田汉同志征稿。
田汉同志就先交了个简单的,名叫《凤凰的再生》的文学剧本,给“电通”公司的孙师毅同志。
1935年2月,田汉同志就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了。
“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把田汉同志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同志同意,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
在处理主题歌歌词时,他仅仅修改了几个字,这就是原词第六句:“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成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当时,聂耳同志正准备去日本,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向孙师毅、许辛之要求,把谱曲的任务交给他,并表示到日本以后,歌稿尽快寄回,决不会耽误影片的摄制。
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
![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e5713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d.png)
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标题:《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承载着无数中国人民的情感和共和国的荣耀。
然而,这首雄壮的乐曲背后,隐藏着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见证了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这首歌的诞生,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救亡运动。
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蹂躏下,中国各地的抗日游击队和地下党组织奋起抵抗。
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在这样的抗战环境中应运而生的。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田汉应周恩来之邀,为红军创作了这首歌曲。
田汉深入了解了红军战士的生活、情感和理想,将这些真挚的情感融入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之中。
歌词中那慷慨激昂的词句,道出了中国人民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激励着无数抗战将士英勇奋战,为国家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长期的抗战岁月里,《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中国人民斗志昂扬、奋勇争先的精神旗帜。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后方,这首歌都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勇敢抗战,坚定不移地与侵略者作斗争。
在这首歌的鼓舞下,无数英雄人物涌现,许多抗战典故也由此产生,成为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抗战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这首歌更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行曲。
它见证了中国人民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奋斗。
如今,《义勇军进行曲》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它的旋律在全国各地的广场、学校、军营中响彻不息。
每当听到这首歌,中国人民都会想起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想起那些为国家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甘愿舍身的英雄们。
这首歌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国人民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因此,我们应该铭记《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珍视这首歌所传达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让这种精神代代传承,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来源是什么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来源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545373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a.png)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来源是什么义勇军军歌首现抚顺“九一八”事变后,生于辽宁清原,曾任直隶临、抚、昌、卢、迁五县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的孙铭武动员哥哥孙铭久、弟弟孙铭宸(别名耀祖)等将150亩水田和15间房子典押出去,以所得资金购买了100支枪械、1万余发子弹,征召400多人齐聚清原大苏河城隍庙,高唱孙铭武等人创作的《血盟救国军军歌》,宣布成立“血盟救国军”。
2005年10月1日,抚顺新闻网报道说,抚顺发现了我国最早一首义勇军军歌。
孙铭武将军的遗孤、90高龄的孙起老人仍能完整地高唱这首军歌。
1932年4月21日,包括桓仁、清原在内的辽东14个县一万多人在桓仁举行誓师大会,驻防桓仁的张学良部下、团长唐聚五被公推为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孙铭宸被委任为第六路军第六旅旅长。
两天后,唐聚五发布《告武装同志书》,又通过北京邮电局发到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义勇军进行曲》刊发始末1932年夏,东北义勇军组建形成高潮,发展到30余万人。
东北义勇军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士气。
据著名作曲家孟波回忆,1934年春,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专拍有声电影的左翼电影公司,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特殊关系。
电通公司邀请田汉编写抗日题材的电影剧本。
当年秋末冬初,田汉完成了以古北口保卫战为背景的《凤凰涅槃》(也称《凤凰再生》)故事梗概,并交给了电通公司负责人孙师毅。
梗概写在旧式10行红格纸上,约10余页,总计15个章节,田汉写的主题歌《军歌》歌词附在最后一页。
2月19日夜,电影分镜头脚本还没开写,田汉就被逮捕。
随后,电通公司决定由夏衍(当时为中共地下党“电影小组”组长)接手,赶写成电影文学剧本,并改名为《风云儿女》。
夏衍回忆道:“《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主题歌,写在原稿的最后一页,因在孙师毅同志桌上搁置了一段时期,所以最后一页被茶水洇湿,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了。
”夏衍就请词作家孙师毅一起辨认,将看不清的字句填补上去,原稿上的“冒着敌人的××××前进”,原文××××已很模糊,两人反复琢磨,认为是“飞机大炮”四个字。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简介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e3cf7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a.png)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简介《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之一。
这首雄壮而激昂的曲调,饱含着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而奋斗的豪情壮志。
《义勇军进行曲》于1935年由康世恩谱曲,田汉填词。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侵略和压迫,国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为了响应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号召,康世恩以及田汉共同创作了这首雄壮的进行曲,激励着全国人民奋勇抵抗侵略者,呼唤着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组成抗日义勇军,为保卫家园而奋斗。
整首曲子以D大调谱写,充满着威风凛凛的感觉。
曲调高亢激昂,极富爆发力和动感。
从曲子一开始,就以鼓声和号角声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接着,乐曲中强有力的主旋律和雄壮的和声交织在一起,表达出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战斗精神。
整首曲子旋律简洁明快,既易于传唱,又富有吸引力,使人们听后充满激情,激发壮志豪情。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也非常鼓舞人心,激发着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歌词中描述了抗战时期的英雄形象和民族精神,讴歌了英勇善战的中国军人和人民群众的顽强斗志。
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抒发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悲壮情感和民族自尊心。
歌词中还提到了民族解放和民主进步的理想,表达了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义勇军进行曲》自问世以来,一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与发展。
此曲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成为了壮志凌云、斗志昂扬的象征。
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勇敢的中国人民,投身于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
而且,这首歌曲也成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的风采的重要途径之一。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国的国歌,珍藏着宝贵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它鼓舞着我们,使我们时刻铭记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是在无数英勇的抗战将士和无数普通民众的拼搏奋斗中取得的。
这首国歌告诉我们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新时代的今天,《义勇军进行曲》的精神早已超越了时空,不仅代表着中国人民的英雄主义情感,也成为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象征。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名字,竟是这位国军上将给定的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名字,竟是这位国军上将给定的](https://img.taocdn.com/s3/m/0e9dbda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0.png)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名字,竟是这位国军上将给定的历史客栈原创视频: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名字,竟是这位国军上将给定的————下面是文字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其实是一位国民党上将定的。
那是在1935年4月,聂耳根据田汉写的词,谱写了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寄回国内。
田汉给这首歌起名为《军歌》,聂耳起的名是《进行曲》,但电影公司觉得这两个名都和电影《风云儿女》不搭。
最后,这家电影公司的投资人朱庆澜给定了个名字,叫《义勇军进行曲》,就成了我们今天唱的国歌。
朱庆澜和东北王张作霖的私交很好,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战而逃,东北落入日本人之手,朱庆澜非常气愤,在事变的第三天,分别向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以及共产党通电,呼吁各方势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通电中有一句写的特别感人:“呈请各方当轴冷静思维,时至今日,有何恩怨不可冰释?有何政见不可牺牲?举国团结,一体奋兴,同舟风雨,共济艰危!”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第一份主张抗日的电报。
当时朱庆澜在上海,还成立了东北义勇军后援会,用自己在国民党上层的人脉,筹集了36万大洋,送到东北给抗日将士。
有人不想捐款,朱庆澜痛斥道:“平时锦衣玉食,临事则走肉行尸,国民将何所托命?东北义勇军奋勇杀敌,是我民族之英雄,你们一毛不拔,对得起谁!”东北义勇军后援会迁到北平后,改名为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朱庆澜自任总司令,几乎是拼尽全力,为前线将士筹集到了大量物资。
但是,朱庆澜的举动也得罪了蒋介石,强行解散了后援会。
朱庆澜无法再为抗日做贡献,非常郁闷,每年的九月十八日这天,朱庆澜都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绝食一天,以示勿忘国耻。
因为郁郁不得志,朱庆澜得了重病,于1941年1月13日病逝,终年67岁。
义勇军纪念曲
![义勇军纪念曲](https://img.taocdn.com/s3/m/5387b3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2.png)
义勇军纪念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也是中国国民党的党歌,作为一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歌曲,广泛用于纪念活动、庆典和国家场合。
以下是这首歌的歌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築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5年,是为了激励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民而作。
作词是田汉,作曲是聂耳。
歌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成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首经典之作。
在中国,这首歌曲常常在重要场合,如升国旗仪式、国庆节、纪念日等活动中奏响。
义勇军进行曲简介
![义勇军进行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001496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2.png)
义勇军进行曲简介《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革命歌曲,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国国歌。
下面就跟随店铺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义勇军进行曲》的相关内容吧!《义勇军进行曲》的歌曲创作背景1934年春,上海电通公司为了支援抗日救亡,聘请田汉写了一个文学剧本,田汉创作了名为《凤凰的再生》的剧本梗概,但就在影片筹拍之时,田汉被反动当局以“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夏衍把田汉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的同意后,将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
1935年2月,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一段歌词,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
聂耳得知后,主动要求谱曲并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
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又修改了《风云儿女》主题歌的初稿并三次修改歌词,曲谱定稿后,寄回中国。
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便在“进行曲”3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3个字,歌曲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成唱片,于1935年5月16日公开发行。
““””期间,田汉受到“_”迫害,他写的歌词不能再唱,正式场合只能演奏国歌的曲谱。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新词。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曲鉴赏这是一首极富于创造性的歌曲。
这首进行曲在战争年代曾激励着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去战斗。
作曲家以巨大的激情投入此歌的创作。
成功地把这首散文诗般的歌词,按照音乐的规律,处理得异常生动、有力和口语化;在旋律创作上,他既吸收了国际上革命歌曲的优秀成果和西欧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又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而使此歌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发挥其战斗作用。
与义勇军进行曲相关的历史事件
![与义勇军进行曲相关的历史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2f53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3.png)
与义勇军进行曲相关的历史事件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最著名的歌曲之一,它的创作与历史事件息息相关。
这首歌曲诞生于1935年,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期间为鼓舞士气而创作的。
与这首歌曲相关的历史事件共有以下几个方面。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放弃中央根据地,进行全面转移。
为了鼓舞士气,中共领导人之一李涛负责创作一首歌曲,歌名取自“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前身。
1936年,《义勇军进行曲》在延安通过。
当时,中共正在进行长征,队伍不断壮大,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军歌,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我国的国歌。
在国庆典礼上,《义勇军进行曲》被演奏出来,表达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1950年,《义勇军进行曲》被首次用于电影《智取威虎山》的片头,使得这首歌曲更加深入人心。
如今,《义勇军进行曲》已经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歌曲之一,它的旋律和歌词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符号。
在各种场合,《义勇军进行曲》都会被演奏出来,它已经成为了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
《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与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勇军进行曲曾是国民党军歌?
1949年9月28日的《人民日报》发布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消息,从此这首歌响彻新中国。
当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以“新华社答读者问”的方式回答为什么采用这首歌为国歌时,用了个简洁的说法:“《义勇军进行曲》是十余年来在中国广大人民的斗争中最流行的歌曲”。
成为国歌前,聂耳的这最后一首作品就已是中国最流行的歌曲了吗?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史册,寻找当年的记录——
到了全面抗战的第三个年头,1939年,国际著名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当年写成的《人民之战》一书里以这样的言辞形容这首抗日歌曲的流行程度:
“东北人民为摆脱日本的枷锁而英勇斗争,在他们那勇敢精神鼓舞下,产生了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曲,使举国奋起,众志成城……《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就是抵抗日本侵略的浪潮不断高涨的历史。
这首歌的曲和词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之中。
从前线到大城市,从城市到最遥远的乡村,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首歌,都会唱。
”
同样是在1939年,著名音乐家李抱忱先生应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之约,主持编辑了英文版的《中国抗战歌曲集》。
他于次年写了《编辑英文版中国抗战歌曲集的经过》一文,发表于桂林版《新音乐》1940年4月1卷4期。
文中指出了编此歌集的目的是“使外人知道我们广大的民众都在唱些什么歌”,“选择的条件主要有两个:第一必须流行,第二必须优良”。
那么,这本歌集选出的“广大的民众都在唱”的许多首歌里面,是否注明了哪首最流行呢?答案正是《义勇军进行曲》。
歌集的注解是这样写的:
“此歌原用作电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这激动人心的…痛苦和愤怒的呐喊‟像大火席卷全国,现在仍然是中国最流行的抗战歌曲。
”
《义勇军进行曲》甚至还成为别的抗战歌曲流行程度的标杆,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注解这样写道:“此歌的普及程度可能仅次于《义勇军进行曲》”——如果套用时下的网络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义勇军进
行曲》在当时已是最普及的歌曲,是“没有之一”的。
实际上,《人民之战》一书里说人人会唱《义勇军进行曲》,这并不是孤证,就在此前一年的1938年,著名的教育家丰子恺写出了《谈抗战歌曲》,可以成为一个佐证:
“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于村夫牧童之口。
都市里自不必说,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战时期也成为了国民党军队的军歌。
曾在远征军担任上尉参谋的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回忆道:
“取用为国歌之前,早经国军选用为标准军歌之一;我们在成都草堂寺青羊宫做军官的年代也唱过不知多少次了。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其音节劲拔铿锵,至今听来还令人想念当日抗战时的气魄。
”
而根据远征军二百师师长戴安澜将军的作战秘书张家福少校的回忆,著名的二百师的军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抗战时期,《义勇军进行曲》不仅在中国深入人心,在别国盟友心中,也成为代表中国军民抗战形象的歌曲。
1944年,美国好莱坞米高梅公司拍摄了一部反映中国抗日的故事片《龙种》(《Dragon Seed》,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提名、最佳摄影奖提名)。
《龙种》根据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同名小说改编,得过4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凯瑟琳·赫本是影片的女主角。
《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这部电影的插曲。
到了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歌时,国人欣喜地发现刚刚选出的新国歌,竟是人人能唱的歌曲。
1989年9月15日的《人民政协报》刊登了曾担任粤桂边纵队参谋长的杨应彬回忆开国庆典的文章,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1949年9月底,在深圳东南部大鹏半岛的王母圩,参加接管广州工作的近千名干部筹备开国的庆祝活动,“少不了国旗和国歌”。
大家“头疼的是国旗样式”,9月30日新华社才发出样式,“由于没有传真照片,不知怎么设计,只能按新华社的电稿说明,仔细绘图,然后缝制”;
而“《义勇军进行曲》大家都会唱”,庆祝活动上唱国歌是丝毫不成问题的。
即使是开国大典举行时尚未解放的地区,到了后来,人民也可以齐唱《义勇军进行曲》迎接解放大军的到来。
例如:1949年12月1日《大公报》的报道《重庆解放了》有一段关于“满街人民群众同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描述:
“昨晚当一队解放军在炮竹欢呼声里行抵校场口、上武巷口时,街口一家…良友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满街人民同时随声合唱,那雄壮的歌声,表现出中国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高昂斗志是多么坚强。
”
另外,《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天安门前作为主旋律奏响,其实并不是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此前7月7日晚8时,北平市二十万群众举行“七七”抗战12周年集会,大会就是在《义勇军进行曲》军乐声中开始的。
“巨大的礼炮声中,主席台上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每个人都激动紧张地回忆起十二年来的斗争……”只有当时国人心中最熟悉的歌曲,才能作为“抗战之声”的最杰出代表成为此仪式的主题曲。
而这首歌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斗争事迹中产生,成为国歌前已红遍大江南北,也将永远激励国人们从危难中“起来”,向胜利“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