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家庭电路》教案
物理课家庭电路教案

物理课家庭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开关、电线、插座等。
2. 使学生掌握家庭电路的基本原理,如并联和串联。
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避免生活中触电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电路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家庭电路中电流的计算、安全用电。
三、教学准备1. 教具:PPT、家庭电路模型、电线、插座、开关等。
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家庭电路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 讲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展示PPT,讲解电源、开关、电线、插座等的作用。
3. 演示家庭电路模型:展示家庭电路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电路的组成。
4. 讲解家庭电路的基本原理:讲解并联和串联的概念,并用实例说明。
5. 家庭电路图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份家庭电路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了解了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原理,学会了安全用电。
课后请学生观察家里的电路,分析其结构,并思考如何合理设计家庭电路。
六、教学拓展1. 电流的计算:讲解电流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 家庭电路的故障排查:教授学生如何排查家庭电路的常见故障,如短路、断路等。
七、课堂练习1. 完成家庭电路图的设计,并标注各部分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2. 思考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八、课后作业1. 复习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原理。
2. 观察家里的电路,分析其结构,并思考如何合理设计家庭电路。
3. 学习电流的计算方法,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说出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原理。
2. 学生能设计一份完整的家庭电路图,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3. 学生了解电流的计算方法,能分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初中物理家用电器电路教案

初中物理家用电器电路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用电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家庭电路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学会阅读电路图,并能简单分析电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2)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家用电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家庭电路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 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
教学难点:1. 家庭电路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 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旧知识: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串并联电路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家庭电路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讲解家庭电路的组成:(1)电源:提供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保证用电安全。
(4)保险丝:防止电路过载,保护电路安全。
(5)导线:连接各部分,输送电能。
2. 分析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1)并联电路: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2)串联电路: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电路。
3. 讲解家庭电路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1)火线:传输电能。
(2)零线:返回电能,与火线构成电路。
(3)地线:防止电器外壳带电,保证人身安全。
4. 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家庭电路实验,加深对家庭电路组成和作用的理解。
三、巩固知识1. 让学生阅读电路图,分析电路组成。
2.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图。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家庭电路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
希望大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安全用电。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观察家庭电路,分析其组成和作用。
3. 绘制一个家庭电路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物理教案-家庭电路

物理教案-家庭电路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使学生掌握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安全用电常识。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连接方法和安全用电常识。
2.教学难点: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及安全用电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的电器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电器是如何工作的,引入家庭电路的概念。
2.家庭电路的组成讲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开关、插座、用电器等。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3.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讲解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包括串联和并联。
通过动画或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串联和并联的区别及优缺点。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连接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
4.家庭电路的布线原则讲解家庭电路的布线原则,包括安全、美观、实用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布线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
5.安全用电常识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包括电器使用注意事项、触电急救等。
通过互动问答,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6.动手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家庭电路的连接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作业布置1.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家庭电路的连接图。
五、教学反思1.学生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同学对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训练。
2.在讲解安全用电常识时,部分同学对触电急救等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补充。
重难点补充:1.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讲解串联和并联时,我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比如:“想象一下串联就像一串糖葫芦,电流只能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并联就像是多条道路通罗马,电流可以选择多条路径流动。
”对话设计:“同学们,如果家里的电视和冰箱都插在同一个插座上,它们是串联还是并联呢?如果是串联,电视关了,冰箱还会工作吗?”2.家庭电路的布线原则在讲解布线原则时,我会引入实际案例:“我们家里的电线如果裸露在外,会有什么安全隐患?怎样的布线才能既安全又美观?”对话设计:“小华,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你家的电线要藏在墙里而不是露在外面吗?”3.安全用电常识在这部分,我会用互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如果有人触电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有没有同学知道急救措施?”对话设计:“小明,如果你看到有人触电了,你会怎么办?直接去拉他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确保安全?”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我会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家里的电器是怎么工作的?有没有想过这些电器是如何和电源连接的呢?”2.家庭电路的组成在讲解组成时,我会让学生参与,比如:“谁能告诉我,家里的电源通常在哪里?开关和插座又分别在哪里?”3.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在动手操作环节,我会鼓励学生尝试并提问:“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尝试连接一个电路,你们觉得应该先连接什么,再连接什么?”4.家庭电路的布线原则我会让学生观察一些布线不当的图片,并提问:“大家看看这些图片,哪里做得不对?我们该如何改进?”5.安全用电常识我会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触电急救的场景:“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角色扮演,假设我是触电者,你们是现场的目击者,应该怎么做?”6.动手实践在实践环节,我会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同学们,你们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注意事项: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九年级物理下册《家庭电路》教案、教学设计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动手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过程,共同探讨家庭电路相关知识;
4.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九年级物理下册《家庭电路》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和插座等;
2.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学会使用测电笔、电压表和电流表等工具,进行家庭电路的检测和故障排查;
4.掌握家庭电路的接线原则,能正确连接家庭电路中的各种元件;
3.视频播放: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电路的科普视频,让学生对家庭电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家庭电路的组成:介绍家庭电路的五大组成部分,即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和插座,并讲解它们的作用。
2.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讲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1.知识巩固题:
-完成教材中关于家庭电路的练习题,加深对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的理解;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家庭电路图,标注各元件及其作用。
2.实践操作题:
-观察并记录家中电路的接线方式,分析其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尝试使用测电笔、电压表等工具进行家庭电路的检测,了解家庭电路的运行状况。
3.研究性学习题: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九年级物理《家庭电路》教案

九年级物理《家庭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家庭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其关系。
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提高学生家庭电路故障排查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等。
2. 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其关系。
3. 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4. 安全用电的原则。
5. 家庭电路故障排查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其关系。
2. 难点:家庭电路电压值的确定,安全用电原则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家庭电路的组成。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其关系。
3. 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进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安全用电意识和家庭电路故障排查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常见的家庭电路现象,引发学生对家庭电路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介绍家庭电路的组成,讲解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其关系。
3. 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家庭电路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的变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 实践:进行家庭电路故障排查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家庭电路组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电流、电压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
4. 评价学生安全用电意识和家庭电路故障排查能力的提高。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家庭电路与工业电路的区别。
2. 探讨新能源在家庭电路中的应用。
3. 深入了解电路保护装置(如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的原理及作用。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物理》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家庭电路实验装置。
3. 教学多媒体:PPT、视频资料。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家庭电路的组成。
2. 第3-4课时:讲解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其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9.1《家庭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9.1《家庭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9.1节《家庭电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状态、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2. 使学生掌握电路的状态,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状态。
难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路图、实物电路、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
学具:笔记本、笔、电路图、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家庭电路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2. 知识讲解:讲解电路的状态,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例,解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关于家庭电路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如:一个家庭电路中,有两个灯泡,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如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并填写实验报告。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家庭电路的组成2. 电路的连接方式3. 电路的状态4.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绘制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图。
2. 解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3. 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家庭电路故障,并说明故障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电路、例题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家庭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状态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讲解,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加深对这三个物理量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教案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9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9篇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和电路分析,使学生理解家庭电路中总电流随家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2通过推导把实验结论从理论上加以验证.3通过演示保险丝被烧断的实验,加深学生对保险丝作用的理解.能力目标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建立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搞清电路中有时电流为什么会过大,既能对上一节中保险丝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使学生懂得避免短路和超负荷用电的道理,也是保证家庭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常识.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本节乃至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材从实验观察与理论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讲解,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情况,理解原因.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本节的重点是分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难点是理论推导验证实验结论.教法建议本节教学应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放在首要位置,易采用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讨论在家庭电路中那些情况容易造成短路,并举出实例.然后讨论如何可以避免短路.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第一个原因讲解:短路的演示实验按课本装置进行,可选用较细的保险丝.如手头只有粗保险丝,可用小刀将保险丝削细些使用.为安全起见可以用低压电源来做.在实验的基础上,画出电路进行分析.提醒学生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支路的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直接经过导线,可以认为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这一问题运用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的原理分析,学生不难理解.最后应让学生讨论家庭用电时,在哪些情形下可能发生短路现象?如由于灯座、插座的两个接线柱接线不好,而使得火线与零线相碰;将已损坏的家用电器插在插座上等等.建议用挂图或幻灯投影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日常用电时,应怎样做才能避免发生短路,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2.家庭电路引起电流过大的第二个原因,仍可以用讲述第一个原因时的装置做演示实验.建议用低压电源演示,这时可以使用直流电流表.此时如果在灯泡两端再并接一个大功率的电热器(如电炉、电吹风等),学生将看到保险丝立即熔断,说明电路中的电流由于用电器的功率过大而过大.这一现象的理论分析,可按课本中的例题分析进行,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家庭电路中不应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用电器,从而对学生进行节电和安全用电的教育.教学设计示例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一)复习提问1.三盏灯在图9甲、乙两电路中,连接方法是否相同?2.乙图中的保险丝和闸刀开关如何在甲图的相应位置上表示出来?(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一1. 展现示教板(与(甲)电路图相对应).2.在干路上串入大电流表.3.先后闭合、、开关,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提问: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提问:为什么电路中并联用电器越多,总功率越大电流就越大呢?分析:在电路总功率过大情况下:据并联电路:又据:,所以 .所以因为一定,所以增大,则增大.演示实验二①(甲)电路干路上加保险丝.②在灯两端并联一段导线.③闭合干路开关,观察电流表指针示数很大,保险丝烧断,三灯熄灭.提问:这个实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家庭电路中出现短路也引起电流过大.提问:为什么出现短路,电路中电流就很大呢?在短路情况下,据因为一定,很小;所以就很大.探究活动【课题】调查家里的用电器【组织形式】个人、学习小组【活动方式】1. 制定子课题.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的功率各是多大?电能表的铭牌.实际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实际生中如何防止电流过大.2. 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说明书.3. 小组讨论总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和电路分析,使学生理解家庭电路中总电流随家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2通过推导把实验结论从理论上加以验证.3通过演示保险丝被烧断的实验,加深学生对保险丝作用的理解.能力目标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建立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搞清电路中有时电流为什么会过大,既能对上一节中保险丝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使学生懂得避免短路和超负荷用电的道理,也是保证家庭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常识.是本节乃至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材从实验观察与理论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讲解,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情况,理解原因.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本节的重点是分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难点是理论推导验证实验结论.教法建议本节教学应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放在首要位置,易采用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讨论在家庭电路中那些情况容易造成短路,并举出实例.然后讨论如何可以避免短路.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第一个原因讲解:短路的演示实验按课本装置进行,可选用较细的保险丝.如手头只有粗保险丝,可用小刀将保险丝削细些使用.为安全起见可以用低压电源来做.在实验的基础上,画出电路进行分析.提醒学生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支路的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直接经过导线,可以认为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这一问题运用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的原理分析,学生不难理解.最后应让学生讨论家庭用电时,在哪些情形下可能发生短路现象?如由于灯座、插座的两个接线柱接线不好,而使得火线与零线相碰;将已损坏的家用电器插在插座上等等.建议用挂图或幻灯投影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日常用电时,应怎样做才能避免发生短路,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2.家庭电路引起电流过大的第二个原因,仍可以用讲述第一个原因时的装置做演示实验.建议用低压电源演示,这时可以使用直流电流表.此时如果在灯泡两端再并接一个大功率的电热器(如电炉、电吹风等),学生将看到保险丝立即熔断,说明电路中的电流由于用电器的功率过大而过大.这一现象的理论分析,可按课本中的例题分析进行,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家庭电路中不应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用电器,从而对学生进行节电和安全用电的教育.教学设计示例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一)复习提问1.三盏灯在图9甲、乙两电路中,连接方法是否相同?2.乙图中的保险丝和闸刀开关如何在甲图的相应位置上表示出来?(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一1. 展现示教板(与(甲)电路图相对应).2.在干路上串入大电流表.3.先后闭合、、开关,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提问: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1.之一: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提问:为什么电路中并联用电器越多,总功率越大电流就越大呢?分析:在电路总功率过大情况下:据并联电路:又据:,所以 .所以因为一定,所以增大,则增大.演示实验二①(甲)电路干路上加保险丝.②在灯两端并联一段导线.③闭合干路开关,观察电流表指针示数很大,保险丝烧断,三灯熄灭.提问:这个实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家庭电路中出现短路也引起电流过大.提问:为什么出现短路,电路中电流就很大呢?在短路情况下,据因为一定,很小;所以就很大. 探究活动【课题】调查家里的用电器【组织形式】个人、学习小组【活动方式】1. 制定子课题.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的功率各是多大?电能表的铭牌.实际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实际生中如何防止电流过大.2. 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说明书.3. 小组讨论总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和电路分析,使学生理解家庭电路中总电流随家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2通过推导把实验结论从理论上加以验证.3通过演示保险丝被烧断的实验,加深学生对保险丝作用的理解.能力目标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建立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搞清电路中有时电流为什么会过大,既能对上一节中保险丝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使学生懂得避免短路和超负荷用电的道理,也是保证家庭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常识.是本节乃至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材从实验观察与理论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讲解,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情况,理解原因.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本节的重点是分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难点是理论推导验证实验结论.教法建议本节教学应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放在首要位置,易采用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讨论在家庭电路中那些情况容易造成短路,并举出实例.然后讨论如何可以避免短路.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第一个原因讲解:短路的演示实验按课本装置进行,可选用较细的保险丝.如手头只有粗保险丝,可用小刀将保险丝削细些使用.为安全起见可以用低压电源来做.在实验的基础上,画出电路进行分析.提醒学生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支路的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直接经过导线,可以认为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这一问题运用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的原理分析,学生不难理解.最后应让学生讨论家庭用电时,在哪些情形下可能发生短路现象?如由于灯座、插座的两个接线柱接线不好,而使得火线与零线相碰;将已损坏的家用电器插在插座上等等.建议用挂图或幻灯投影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日常用电时,应怎样做才能避免发生短路,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2.家庭电路引起电流过大的第二个原因,仍可以用讲述第一个原因时的装置做演示实验.建议用低压电源演示,这时可以使用直流电流表.此时如果在灯泡两端再并接一个大功率的电热器(如电炉、电吹风等),学生将看到保险丝立即熔断,说明电路中的电流由于用电器的功率过大而过大.这一现象的理论分析,可按课本中的例题分析进行,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家庭电路中不应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用电器,从而对学生进行节电和安全用电的教育.教学设计示例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一)复习提问1.三盏灯在图9甲、乙两电路中,连接方法是否相同?2.乙图中的保险丝和闸刀开关如何在甲图的相应位置上表示出来?(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一1. 展现示教板(与(甲)电路图相对应).2.在干路上串入大电流表.3.先后闭合、、开关,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提问: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1.之一: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提问:为什么电路中并联用电器越多,总功率越大电流就越大呢?分析:在电路总功率过大情况下:据并联电路:又据:,所以 .所以因为一定,所以增大,则增大.演示实验二①(甲)电路干路上加保险丝.②在灯两端并联一段导线.③闭合干路开关,观察电流表指针示数很大,保险丝烧断,三灯熄灭.提问:这个实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家庭电路中出现短路也引起电流过大.提问:为什么出现短路,电路中电流就很大呢?在短路情况下,据因为一定,很小;所以就很大.探究活动【课题】调查家里的用电器【组织形式】个人、学习小组【活动方式】1. 制定子课题.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的功率各是多大?电能表的铭牌.实际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实际生中如何防止电流过大.2. 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说明书.3. 小组讨论总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和电路分析,使学生理解家庭电路中总电流随家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2通过推导把实验结论从理论上加以验证.3通过演示保险丝被烧断的实验,加深学生对保险丝作用的理解.能力目标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建立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搞清电路中有时电流为什么会过大,既能对上一节中保险丝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使学生懂得避免短路和超负荷用电的道理,也是保证家庭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常识.是本节乃至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材从实验观察与理论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讲解,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情况,理解原因.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本节的重点是分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难点是理论推导验证实验结论.教法建议本节教学应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放在首要位置,易采用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讨论在家庭电路中那些情况容易造成短路,并举出实例.然后讨论如何可以避免短路.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第一个原因讲解:短路的演示实验按课本装置进行,可选用较细的保险丝.如手头只有粗保险丝,可用小刀将保险丝削细些使用.为安全起见可以用低压电源来做.在实验的基础上,画出电路进行分析.提醒学生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支路的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直接经过导线,可以认为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这一问题运用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的原理分析,学生不难理解.最后应让学生讨论家庭用电时,在哪些情形下可能发生短路现象?如由于灯座、插座的两个接线柱接线不好,而使得火线与零线相碰;将已损坏的家用电器插在插座上等等.建议用挂图或幻灯投影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日常用电时,应怎样做才能避免发生短路,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2.家庭电路引起电流过大的第二个原因,仍可以用讲述第一个原因时的装置做演示实验.建议用低压电源演示,这时可以使用直流电流表.此时如果在灯泡两端再并接一个大功率的电热器(如电炉、电吹风等),学生将看到保险丝立即熔断,说明电路中的电流由于用电器的功率过大而过大.这一现象的理论分析,可按课本中的例题分析进行,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家庭电路中不应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用电器,从而对学生进行节电和安全用电的教育.教学设计示例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一)复习提问1.三盏灯在图9甲、乙两电路中,连接方法是否相同?2.乙图中的保险丝和闸刀开关如何在甲图的相应位置上表示出来?(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一1. 展现示教板(与(甲)电路图相对应).2.在干路上串入大电流表.3.先后闭合、、开关,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提问: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1.之一: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提问:为什么电路中并联用电器越多,总功率越大电流就越大呢?分析:在电路总功率过大情况下:据并联电路:又据:,所以 .所以因为一定,所以增大,则增大.演示实验二①(甲)电路干路上加保险丝.②在灯两端并联一段导线.③闭合干路开关,观察电流表指针示数很大,保险丝烧断,三灯熄灭.提问:这个实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家庭电路中出现短路也引起电流过大.提问:为什么出现短路,电路中电流就很大呢?在短路情况下,据因为一定,很小;所以就很大.探究活动【课题】调查家里的用电器【组织形式】个人、学习小组【活动方式】1. 制定子课题.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的功率各是多大?电能表的铭牌.实际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实际生中如何防止电流过大.2. 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说明书.3. 小组讨论总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5(一)教学目的1.理解短路是造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
初三物理家庭电路教案

初三物理家庭电路教案
一、课程内容
1、家庭电路的概念
2、家庭电路中不同电器的用途
3、开关控制电路及其结构
4、来自开关的复杂电路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家庭电路的概念,可以让学生了解电路并引出其他更多的内容
2、认识电器,让学生熟知每台电器的功能,并熟悉各自原理
3、分析在家庭电路中各开关控制电路的运作原理,并引出复杂电路
4、运用复杂电路解决家庭电路问题
三、教学方法
1、分组讨论、抢答论述:通过分组讨论和抢答论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握更多的新知识
2、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搞清楚本节课的知识点,增强学生知识的理解力
3、团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团体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准备
1、主持人:教师/学生,要有良好的讲解能力
2、课本:《初三物理》,本节课使用第七章家庭电路部分
3、实物:电子元件、手按开关和触点、电阻、电容、灯等
4、其他教学手段:视频及其他形式,用于让学生理解学习新知识
五、教学步骤
1、教师引入:让学生了解电路的概念
2、研究对象:让学生介绍不同电器的用途
3、开关控制电路:让学生了解开关控制电路以及其结构分析
4、复杂电路构成:让学生介绍来自开关的复杂电路
5、小组合作:让学生组成小组,利用复杂电路解决家电电路问题
6、教师简介: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习理解
六、本堂课考核
1、提问:让学生回答和原理有关的问题,分析准确度
2、小组合作: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评估解决使用复杂电路的能力
3、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评估学习情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19章第1节《家庭电路》教学设计

2.家庭电路的安全使用与故障排查:培养学生具备安全用电意识,掌握故障排查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节能环保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电路中的节能措施,将节能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例,如家庭用电器的使用,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本章节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设计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掌握家庭电路检测和故障排查的方法。
4.通过对家庭电路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原理有一定了解,但在实际操作和故障排查方面,大部分学生仍缺乏实践经验。此外,学生在安全用电知识和节能意识方面有待加强。因此,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引导他们运用物理原理分析家庭电路问题,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2.分步骤讲解,突破重难点:
a.家庭电路组成:通过图示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理解各元件的作用。
b.家庭电路原理:运用类比法,将复杂电路简化为易懂的模型,帮助学生掌握电路工作原理。
c.安全使用与故障排查: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使用测电笔、电压表和电流表,掌握故障排查方法。
3.目的: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家庭电路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初中初三物理下册《家庭电路》教案、教学设计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应用。
2.教学策略: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电路的计算方法,最后关注安全用电问题;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安排相应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家庭电路中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b.如何正确使用测电笔、电压表和电流表?
c.家庭电路的节能措施有哪些?
2.讨论: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整理出讨论结果。
3.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4.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以致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通过学习家庭电路,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并遵循安全用电的原则,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a.若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某用电器的功率为1000W,求该用电器的电流;
b.若家庭电路中两个并联的用电器,一个电阻为10Ω,另一个电阻为20Ω,求总电阻。
-分析家庭电路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3.思考题:
-家庭电路中,为什么需要安装开关和插座?
-家庭电路的并联和串联连接方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方式:
九年级物理《家庭电路》教案

九年级物理《家庭电路》教案第一章:家庭电路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电路的定义、组成和作用,理解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1.2 教学内容:(1)家庭电路的定义:家庭电路是指家庭用电系统中,从进户线到用电设备之间的电路。
(2)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丝、开关、插座、用电设备等。
(3)家庭电路的作用:为家庭提供照明、动力和加热等用电服务。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家庭电路的定义、组成和作用。
难点: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形、实物等辅助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概念。
1.5 教学步骤:(1)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用电系统的组成。
(2)讲解家庭电路的定义、组成和作用。
(3)分析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4)举例说明家庭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2.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基本知识,理解电压、电流的概念及其关系。
2.2 教学内容:(1)电压的概念:电压是指电势差,是电流流动的驱动力。
(2)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3)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电压是推动电流流动的力量,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压、电流的概念及其关系。
难点: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压和电流的基本知识。
2.5 教学步骤:(1)复习电压和电流的概念。
(2)讲解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3)演示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4)举例说明电压和电流在家庭电路中的应用。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家庭电路的用电器3.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电路中常用用电器的种类、结构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用电器。
3.2 教学内容:(1)用电器的种类:照明电器、动力电器、加热电器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九章19.1家庭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九章19.1家庭电路一、教学内容1. 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
2. 掌握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特点,如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电流为交流电等。
3. 学会使用测电笔,并能判断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4. 掌握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如串联和并联。
5. 了解家庭电路中常见的故障及其原因,如短路、断路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压和电流的特点。
2. 培养学生使用测电笔的能力,并能正确判断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3. 使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并能分析常见故障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庭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特点,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
2. 教学重点: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测电笔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电路,并描述其基本组成部分。
2. 讲解教材内容:介绍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
讲解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特点,如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电流为交流电等。
3. 示范测电笔使用方法: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测电笔,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会正确判断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4. 讲解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介绍家庭电路的串联和并联连接方法,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5. 分析家庭电路中的常见故障:讲解短路、断路等家庭电路故障的原因。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测电笔判断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并连接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家庭电路1. 基本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2. 电压和电流特点:电压220V,电流交流电3. 测电笔使用方法:正确判断火线和零线4. 连接方法:串联、并联5. 常见故障:短路、断路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测电笔判断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并连接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
九年级物理上册《家庭电路》教案、教学设计

6.课后拓展,深化理解: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和实践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设计家庭电路设计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自己家设计合理的电路。
-鼓励学生在家中实际操作,观察家庭电路的运行情况,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4.对比法:比较不同电路元件的特点,了解其功能和用途。
5.讨论法:针对家庭电路安全用电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安全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3.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2.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师点评:“刚才各小组都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下面我来总结一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测量、替换元件等方法来排查和解决家庭电路故障。”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家庭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动手操作,检验他们对于家庭电路连接方式的理解。
-任务:“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连接图。”
4.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沟通、协调。
5.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他们对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对家庭电路的组成、连接方式及安全用电知识相对陌生,需要在本章节中进行深入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喜欢动手操作,这为开展家庭电路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不足,需要教师关注并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安全意识。
九年级物理《家庭电路》教案

九年级物理《家庭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让学生知道家庭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家庭电器。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电线、插座、电器等。
2. 家庭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U/R。
3. 家庭电器的使用:选择合适的电器,正确接线,避免电器损坏和触电事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计算。
2. 难点:家庭电器的安全使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电路的组成。
2. 讲解家庭电路的组成:讲解电源、开关、电线、插座、电器等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 讲解家庭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介绍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讲解电流的计算公式I=U/R。
4. 演示家庭电器的安全使用:通过实物演示,讲解电器的正确接线方法和注意事项。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家庭电路的搭建,亲身体验家庭电路的运行原理。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和感受,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观察自己家的电路,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六、教学拓展1. 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家庭电路问题,如电路短路、电器损坏等,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 讲解智能家居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现代科技的认识。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家庭电路的组成、电压和电流的计算以及家庭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2. 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电安全。
八、课后作业1. 绘制一个家庭电路的简单图示,标明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结合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知识,计算一下家中某个电器的电流大小,并说明计算过程。
初三物理《家庭电路》教案

初三物理《家庭电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2.懂得火线、零线的概念.3.理解保险丝的作用.4. 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的接地.5. 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能力目标会解决有关家庭电路的简单问题.情感目标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阐述家庭电路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教材介绍了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材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根据家庭电路的特点.指出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接入电路的.然后给出家庭电路图和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图,介绍了什么是零线和火线,使学生认识家庭电路.再分别介绍电能表、保险丝、插座的作用、连接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关于电能表,说明了其作用和规格.保险丝与生活用电联系很密切,对其原理教材作了说明.教材详细说明了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以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的道理,使得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教材最后介绍了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的方法,符合生活实际需要,也为第三节安全用电知识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本节的另一个难点是虽然学生对家庭电路有一定的了解,但家庭电路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应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教授给学生.同时也由于现在施工日益注重美观,所以家庭电路中的许多线路都埋在墙内,讲解起来可观察性差,应努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教学建议本节课教学内容可以主要采取问答形式教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情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时避免理论化,要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确实可以解决实际问题.1.家庭电路的组成,教学时应先演示示教板,让学生观察任何一个家用电器的通断都不影响其他用电器.或者可以依次通断教室内的各盏电灯,看它对其他电灯有无影响.然后可提问学生: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还是串联的?这样连接有什么好处?2.在讲述电能表时,应让学生观察表盘上的铭牌,从而计算出电能表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并举出数字实例让学生分析许多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刻的印象.3.保险丝的作用和原理在本节课里是重点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1)保险丝的作用,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值前,能立即自动切断电路,串联在电路中的保险丝就可以起到这种自动切断电路的作用.以保证电路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2)保险丝为什么能在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呢?这是因为选做保险丝的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电阻率大.这样电流通过保险丝时发热多,温度能迅速上升;②熔点低.电流过大,温度上升到熔点时能及时熔断,使电路切断.(3)保险丝的实际应用,这里可以简要说明,保险丝越粗,熔断的电流就越大;实际中应根据电路设计的安全电流,选择合适的保险丝.(4)保险丝熔断实验,为了使学生对保险丝的作用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可利用示教板演示保险丝的作用.4.插座的作用是本节的又一要点时,演示家用电器是怎样插到插座上的.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及家电的金属外壳接地的问题,应该用实物、挂图或幻灯投影片予以具体说明,使学生认识电冰箱、洗衣机等具有金属外壳的电器,为什么其电源插头必须使用三脚插头.教学设计示例家庭电路(一)提问引入:(1)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冬天家里开着电暖器,微波炉也正在工作,突然冰箱启动制冷,结果家里所有电器一下子都停止了工作.有时当你打开台灯准备做功课时,灯泡闪了几下便灭了,但其它电器却仍能正常工作.为什么有时所有电器一起停止工作,而有时某个电器坏了却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呢?(2)如果你家中所有的电源插孔都被占满了,但又添置了新电器,怎样做才能使新电器也能工作起来?若能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则需要知道我们家庭电路的组成.(二)新课教学过程演示家庭电路组成板.(1)进户线.进户线有两极,如图1中所示A和B.其中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家庭电路中的零线一般是接地的,因此零线与大地(地线)之间不存在电压;但火线与零线之间存在220V电压,只是一会儿电流由火线经用电器流入零线,一会儿电流又由零线经用电器流入火线,如此按一定频率变化,即我们家庭电路使用的是交流电.为了保证某个电器发生故障后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各个电器都应是一端接在火线上,另一端接在零线上,即这些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一个支路发生故障其它支路仍能工作,所以台灯坏了,并不会影响电视机等其它电器的工作.(2)保险丝(如图1中的D).提问: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各种电器,但我们能否无限制地增加家用电器呢?讲解:由于各个电器是并联的,同时使用的电器越多,干路(即进户的'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就越大.但进户线是有一定规格的,只能允许某个值以下的电流通过,若通过的电流超过此值,就会使电线过热,有可能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的危险.在火线和零线上分别串入两根保险丝,就可以在电流超过进户线的允许值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干路电流,使所有电器停止工作,避免发生火灾,同时提醒用户:你目前同时使用的电器过多了,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干路电流的允许值,不能无限制增加同时工作的电器数量.提问:保险丝是怎样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讲解:保险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做成的.当干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很快,温度急速上升,到达其熔点时,保险丝熔断,干路就成为断路,支路上一切电器都停止工作.因此在供电正常情况下,家中所有电器同时停止工作,往往意味着保险丝熔断了.有些用户为了自家用电方便,私自将保险丝换成粗的(允许通过的电流大)或干脆换成铁丝或铜丝,这样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保险丝就不会断了.但这种做法引起的后果是极其危险的,曾经就有这样的事例;干路中电流大到已使火线和零线成为两条火龙,并且沿着各个支路蔓延开去,而保险丝却安然无恙,根本没有切断电源,起到保险的作用.(3)插座(见图1中的E)提问:既然各个电器都是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我们怎样才能将电器并联上去呢?在我们房间的墙壁上往往有电源插孔(可看教室中的实物)这就是插座(如图2中的甲和乙).插座的每个孔中都有金属片,若插孔是两个孔的,那么其中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接火线,另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零线.当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的金属片与插座的金属片相接触,电器就通上电了.对于三孔插座(如图2中的乙),一般孔“2”接火线,孔“3”接零线,孔“1”接地,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插座呢?我们家中的洗衣机、饮水机等电器的外壳本来是与火线绝缘的,但如果天长日久绝缘被破坏,外壳就会与火线相连,人站在地上,人与外壳间会存在电压,此时一触外壳便会触电.若将电器外壳与地线相连,人与外壳间没电压,就安全了.由于上述原因,这种电器的插头是三脚的(如图2中的丙),最上方的一脚接电器外壳,此脚插入插座的孔“1”,外壳便与地线相连了.如果多个电器都要用同一个插座,就必须用插座板了(出示实物插座板),这样可以解决多个用电器的用电问题.观察打开的插座板,提问:①插座板中哪些地方是导电的、哪些地方是绝缘的?②怎样安装插座板?③安装插座板时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两根导电的弹簧片间必须绝缘)④插座板外壳上的数字有什么意义?(4)照明线路(如图1中的F)①让学生观察线路的接法,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连接?灯和开关的位置能否互换?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灯与开关互换后,即使开关断开,灯也与火线相连,与站在地上的人之间存在电压,人若触摸电的产绝缘处便会发生危险.②让学生课后观察螺口灯与卡口灯的灯泡及灯座,分析它们的工作电路,并说明哪种更安全些?(5)电能表(如图1中的C)提问:①电能表能否安装在图1的“E”和“F”之间?②某电能表上标有“220V,10A”字样,这是什么意思?③电能表上的“1500r/kWh”字样表示什么意思?要求学生明确:该字样说明用户用电能1度时,此电能表的转盘会转1500转.例题某电器单独工作30分钟的过程中,该电能表的转盘转了500转,则该电器的功率应为多少?可否根据此题设计一个测未知功率电器额定功率的方案?需测哪些数据?(6)测电笔.讲解:在连接家庭电路时,首先应区分零线和火线.我们可以用测电笔来完成这项工作.测电笔的构造如图3所示:由金属笔尖、大电阻、氖管和笔尾金属体依次相连而成.在使用测电笔时,用手捏住笔尾金属体,将笔尖接触进户线,若碰到的是火线,则氖管发光.这是因为火线与人所站的大地之间存在电压,而大电阻和氖管的电阻比人体电阻大很多,所以大部分电压加在了大电阻和氖管上,使氖管发光.若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就不会发光.测电笔分为高压测电笔和低压测电笔,一般一千伏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我们家庭电路的电压属于低压.千万不要用低压测电笔去测高压火线,因为此时人体按比例分得的电压会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
初中物理教材家庭电路教案

教案:家庭电路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2. 了解家庭电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 了解三线插头与漏电保护器和安全用电的关系。
教学重点:1. 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
2. 了解家庭电路的连接。
教学难点:1. 通过实验了解家庭电路及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插座、电灯、开关、电线、试电笔、漏电保护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电器,那么你们知道家庭电路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与开关等组成。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请学生翻到教材第93页,自主学习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2.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与开关等。
2. 讲解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各用电器和插座间是并联的,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3. 讲解三线插头与漏电保护器和安全用电的关系。
四、实验操作(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插座、电灯、开关等的连接方式。
2.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请学生用试电笔判断火线和零线。
2. 学生操作,教师点评。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家庭电路的组成、连接方式以及三线插头与漏电保护器和安全用电的关系。
2. 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验操作、课堂练习、总结与反思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家庭电路的组成、连接方式以及三线插头与漏电保护器和安全用电的关系。
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动手操作,增强了实践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用试电笔判断火线和零线,提高了安全用电的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安全用电教育,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九年级物理《家庭电路》教案

九年级物理《家庭电路》教案第一章:家庭电路的基本概念1.1 学习目标:了解家庭电路的定义、组成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电路的定义,包括电路、电源、负载等基本概念。
讲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包括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护设备等。
说明家庭电路的作用,包括供电、照明、用电器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家庭电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家庭电路组成和作用的理解。
第二章: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2.1 学习目标:掌握家庭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2.2 教学内容:介绍串联和并联的定义及特点。
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串联和并联在家庭电路中的应用。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式,学生跟随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忆。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实例。
第三章: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3.1 学习目标:了解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基本概念。
3.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定义,包括电压、电流的单位及换算。
介绍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常见数值。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基本概念,学生跟随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忆。
学生通过实验或模拟电路,观察和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数值。
第四章:家庭电路的安全知识4.1 学习目标:掌握家庭电路的安全知识,预防电路事故的发生。
4.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电路常见的安全问题,包括触电、短路、过载等。
介绍家庭电路的安全设备,如漏电保护器、熔断器等。
讲解家庭电路的安全操作规范,如使用电器、检修电路等。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家庭电路的安全知识,学生跟随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忆。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家庭电路的安全设备和操作规范。
第五章:家庭电路的节能与环保5.1 学习目标:了解家庭电路的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提高节能意识。
5.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电路的节能措施,如选择节能电器、合理使用电器等。
介绍家庭电路的环保知识,如减少电器废弃物、合理回收等。
物理家庭电路教案设计(4篇)

物理家庭电路教案设计(4篇)《家庭电路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作用,有初步的安全用电常识;(2)了解用试电笔判断火线、零线的方法;(3)了解三线插头与漏电保护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认识家庭电路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二、教学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功能。
三、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各部分功能。
四、课堂准备家庭电路示教板、多媒体课件、保险丝、试电笔五、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家庭电路的图片,然后依次点击墙上的三个开关,提出以下问题:1、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伏?所需要的电能是怎样来的?2、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连接的呢?二、教学互动: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作用(1)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家庭电路组成部分,一一介绍各部件的名称。
然后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让学生逐一说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并演示各部分的功能。
(2)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原件,做出自我介绍:进户线:是家庭电路的电源。
有零线和火线两根。
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伏的电压;火线和大地之间也有220伏的电压;零线和大地之间没有电压。
电能表:显示用户一定时间消耗的电能。
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保险盒:如果电流过大,或出现短路现象,就会自动切断电路。
电灯:用电器,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和它串联的用电器。
(3)教师补充说明:A保险丝熔点低(可以把相同粗细的保险丝和铁丝放在火上烤,保险丝会熔断),当电流过大时就会熔断,“牺牲自己,保全别人。
”B而空气开关,使用方便,而且“在保护别人的同时,也保全了自己。
” C保险丝和开关都要接在火线上(并通过作图说明原因。
)火线:零线:2、试电笔作用:判断火线和零线。
使用方法:手指按住笔卡,笔尖接触被测导线,如果为火线,氖管就会发光,如果是零线,就不会发光。
但手指千万不能碰笔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家庭电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
2.懂得火线、零线的概念.
3.理解保险丝的作用.
4. 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的接地.
5. 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会解决有关家庭电路的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阐述家庭电路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教材介绍了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材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根据家庭电路的特点.指出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接入电路的.然后给出家庭电路图和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图,介绍了什么是零线和火线,使学生认识家庭电路.再分别介绍电能表、保险丝、插座的作用、连
2.在讲述电能表时,应让学生观察表盘上的铭牌,从而计算出电能表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并举出数字实例让学生分析许多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刻的印象.
3.保险丝的作用和原理在本节课里是重点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
(1)保险丝的作用,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值前,能立即自动切断电路,串联在电路中的保险丝就可以起到这种自动切断电路的作用.以保证电路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2)保险丝为什么能在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呢?这是因为选做保险丝的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电阻率大.这样电流通过保险丝时发热多,温度能迅速上升;②熔点低.电流过大,温度上升到熔点时能及时熔断,使电路切断.
(3)保险丝的实际应用,这里可以简要说明,保险丝越粗,熔断的电流就越大;实际中应根据电路设计的安全电流,选择合适的保险丝.
(4)保险丝熔断实验,为了使学生对保险丝的作用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可利用示教板演示保险丝的作用.
4.插座的作用是本节的又一要点时,演示家用电器是怎样插到插座上的.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及家电的金属外壳接地的问题,应该用实物、挂图或幻
灯投影片予以具体说明,使学生认识电冰箱、洗衣机等具有金属外壳的电器,为什么其电源插头必须使用三脚插头.
教学设计示例
家庭电路
(一)提问引入:
(1)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冬天家里开着电暖器,微波炉也正在工作,突然冰箱启动制冷,结果家里所有电器一下子都停止了工作.有时当你打开台灯准备做功课时,灯泡闪了几下便灭了,但其它电器却仍能正常工作.为什么有时所有电器一起停止工作,而有时某个电器坏了却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呢?
(2)如果你家中所有的电源插孔都被占满了,但又添置了新电器,怎样做才能使新电器也能工作起来?
若能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则需要知道我们家庭电路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过程
演示家庭电路组成板.
(1)进户线.
进户线有两极,如图1中所示A和B.其中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家庭电路中的零线一般是接地的,因此零线与大地(地线)之间不存在电压;但火线与零线之间存在220V电压,只是一会儿电流由火线经用电器流入零线,一会儿电流
又由零线经用电器流入火线,如此按一定频率变化,即我们家庭电路使用的是交流电.
为了保证某个电器发生故障后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各个电器都应是一端接在火线上,另一端接在零线上,即这些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一个支路发生故障其它支路仍能工作,所以台灯坏了,并不会影响电视机等其它电器的工作.
(2)保险丝(如图1中的D).
提问: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各种电器,但我们能否无限制地增加家用电器呢?
讲解:
由于各个电器是并联的,同时使用的电器越多,干路(即进户的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就越大.但进户线是有一定规格的,只能允许某个值以下的电流通过,若通过的电流超过此值,就会使电线过热,有可能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的危险.在火线和零线上分别串入两根保险丝,就可以在电流超过进户线的允许值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干路电流,使所有电器停止工作,避免发生火灾,同时提醒用户:你目前同时使用的电器过多了,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干路电流的允许值,不能无限制增加同时工作的电器数量.
提问:保险丝是怎样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
讲解: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做成的.当干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很快,温度急速上升,到达其熔点时,保险丝熔断,干路就成为断路,支路上一切电器都停止工作.
因此在供电正常情况下,家中所有电器同时停止工作,往往意味着保险丝熔断了.
有些用户为了自家用电方便,私自将保险丝换成粗的(允许通过的电流大)或干脆换成铁丝或铜丝,这样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保险丝就不会断了.但这种做法引起的后果是极其危险的,曾经就有这样的事例;干路中电流大到已使火线和零线成为两条火龙,并且沿着各个支路蔓延开去,而保险丝却安然无恙,根本没有切断电源,起到保险的作用.
(3)插座(见图1中的E)
提问:既然各个电器都是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我们怎样才能将电器并联上去呢?
在我们房间的墙壁上往往有电源插孔(可看教室中的实物)这就是插座(如图2中的甲和乙).插座的每个孔中都有金属片,若插孔是两个孔的,那么其中一个
孔中的金属片连接火线,另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零线.当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的金属片与插座的金属片相接触,电器就通上电了.
对于三孔插座(如图2中的乙),一般孔“2”接火线,孔“3”接零线,孔“1”接地,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插座呢?我们家中的洗衣机、饮水机等电器的外壳本来是与火线绝缘的,但如果天长日久绝缘被破坏,外壳就会与火线相连,人站在地上,人与外壳间会存在电压,此时一触外壳便会触电.若将电器外壳与地线相连,人与外壳间没电压,就安全了.由于上述原因,这种电器的插头是三脚的(如图2中的丙),最上方的一脚接电器外壳,此脚插入插座的孔“1”,外壳便与地线相连了.
如果多个电器都要用同一个插座,就必须用插座板了(出示实物插座板),这样可以解决多个用电器的用电问题.
观察打开的插座板,提问:
①插座板中哪些地方是导电的、哪些地方是绝缘的?
②怎样安装插座板?
③安装插座板时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两根导电的弹簧片间必须绝缘)
④插座板外壳上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4)照明线路(如图1中的F)
①让学生观察线路的接法,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连接?灯和开关的位置能否互换?
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灯与开关互换后,即使开关断开,灯也与火线相连,与站在地上的人之间存在电压,人若触摸电的产绝缘处便会发生危险.
②让学生课后观察螺口灯与卡口灯的灯泡及灯座,分析它们的工作电路,并说明哪种更安全些?
(5)电能表(如图1中的C)
提问:
①电能表能否安装在图1的“E”和“F”之间?
②某电能表上标有“220V,10A”字样,这是什么意思?
③电能表上的“1500r/kWh”字样表示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明确:该字样说明用户用电能1度时,此电能表的转盘会转1500转.
例题某电器单独工作30分钟的过程中,该电能表的转盘转了500转,则该电器的功率应为多少?可否根据此题设计一个测未知功率电器额定功率的方案?需测哪些数据?
(6)测电笔.
讲解:在连接家庭电路时,首先应区分零线和火线.我们可以用测电笔来完成这项工作.
测电笔的构造如图3所示:由金属笔尖、大电阻、氖管和笔尾金属体依次相连而成.在使用测电笔时,用手捏住笔尾金属体,将笔尖接触进户线,若碰到的是火线,则氖管发光.这是因为火线与人所站的大地之间存在电压,而大电阻和氖管的电阻比人体电阻大很多,所以大部分电压加在了大电阻和氖管上,使氖管发光.若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就不会发光.
测电笔分为高压测电笔和低压测电笔,一般一千伏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我们家庭电路的电压属于低压.千万不要用低压测电笔去测高压火线,因为此时人体按比例分得的电压会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