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验报告
211246011_利用电通量试验分析高性能混凝土抗渗透性能
0引言水泥混凝土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结构材料,其性能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如2021年我国砂石骨料消耗178.94亿t,水泥混凝土消耗达到32.93亿m³,随着我国对大型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水泥混凝土的用量将显著增加,其中高性能混凝土因具备良好的韧性、耐久性而被推广应用,成为未来建筑材料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肖换芳等[1]研究蒸养护环境下对多元掺合料配置的超高性能混凝土(STC)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硅灰-纳米SiO2复合材料降低STC的拌和工作性,水泥/微珠胶凝体系能够较好地改善结构的力学性能,高温蒸养时间过长将增加STC内部结构的孔隙率,降低其密实性。
文韬等[2]分析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受弯性能的影响,指出聚丙烯纤维掺量与抗折强度呈正比关系,当纤维用量超过3%时,其抗折强度逐渐下降,通过增加纤维模量和控制掺量方式能够较好地提高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
张平等[3]采用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复合配置高性能混凝土,通过优化水胶比(0.20)和石英砂用量(20~40目与40~120目的比例为2.06∶1),提出水泥、矿粉、硅灰的基本配置比例为70∶15∶15,其抗折、抗压强度达到35MPa和130 MPa。
刘洋等[4]分析聚乙烯醇(PVA)纤维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拉伸性能、弯曲性能的作用原理,总结了聚乙烯醇纤维(PVA)的施工工艺和工程应用经验。
李庆华等[5]研究超高韧性水泥混凝土(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UHTCC)、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和UHTCC/ RPC3种混凝土的抗剪性能,对于不同材料制备的高性能混凝土均表现出良好的韧性,未出现脆性破坏,通过改进浇筑工艺,优化黏结面的粗糙度,可有效地提高UHTCC/RPC的界面剪切强度。
江世永等[6]研究不同高厚比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ECC)立方体试件的受压、弯拉性能,ECC混凝土的裂缝发展模式较为缓慢,与纤维的焊接点存在密切关联,并且高厚比大于1时,力学抗压强度对尺寸的敏感性逐渐下降,ECC混凝土的弯拉能量与纤维的分布情况、水泥胶浆的黏结效果有关。
抗氯离子渗透性
评价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综合指标-抗氯离子渗透性及其研究现状摘要:结合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现状,在近年来基于氯离子渗透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模型,分析了将抗氯离子渗透性作为评价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指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于制定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规范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氯离子抗渗;综合指标Aggregative indicator evaluating the durabil ity of HPC:Chloride ion resistance and present status BA Heng jing ,ZHA N G Wu man ,DEN G Hong wei(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 ,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6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models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ent status of the durability of HPC, the chloride ion resistance was used as an aggregative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durability of HPC. The importance and the feasibility were analyzed, which had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constituting standard of the durability of HPC.Key words :HPC;durability ;chloride ion resistance ;aggregative indicator1 引言近年来,国内外土木工程界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十分关注,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认识程度也不断加深。
混凝土结构实体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报告
混凝土结构实体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报告
页码共页编号: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合 同 段
监理单位
单位工程
检验单位
工程部位
送样日期
检验日期
使用部位
报告日期
桩号范围
构件名称
检测方法
检验依据
温度(℃)
湿度(%)
仪器设备
设计强度
设计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指标(c)
混凝土配合比每立方米材料用量(kg/m³)
配合外加剂
胶凝材料组分(%)
加气剂
减水剂
粉煤灰
硅灰
磨细矿渣
检验结果
序号
试件编号
试件尺寸
试验日期
龄期
单块值(C)
单块折合标准值(C)
平均值(C)
1
2
3
1
2
3
说明
结论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验报告
混凝土类型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验报告
1 检验单位: (检测报告专用章)
年月日 环境条件
检验日 期:
报告编号:样品编号:年月日检验类别: 监督登记 号:
报告日期:
生产单位
浇筑日期
年月日 强度等级
年月日
混凝土材料用量(kg/m3)
审核:
主检:
水
砂
水泥
石
1.掺合料 2.掺合料 1.外加剂 2.外加剂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单项判定
结论
备注
声明: 1、本检验报告涂改、换页无效。未经本单位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本检验报告。(完全复制除外)
2、对本报告如有异议,应在收到报告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本单位提出,过期不予受理。
检验单位地址:
电话:
批准: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摘要:本文通过不同水胶比,不加掺和料、掺粉煤灰、硅灰、纤维以及不同粗骨料等,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水胶比越大,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差;掺加粉煤灰、硅灰、纤维能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相同的级配下,花岗岩粗骨料混凝土比石灰岩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要好。
关键词: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1 前言由于水泥混凝土具有生产能耗低、适用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现代建设工程中无法替代的主要建筑材料。
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可能潜在着有害因素,而混凝土本身脆性大,抗拉强度低,抗冲击性能差,特别容易开裂,直接影响其抗渗、抗冻、抗化学介质侵蚀、抗钢筋锈蚀等性能,造成混凝土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混凝土的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可能对混凝土构成威胁。
因此要求水泥混凝土不仅要有良好的强度性能,还应有优异的耐久性能和适宜的工作性能,以满足目前和未来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需要。
氯离子侵入混凝土内部后,将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是氯离子借混凝土中毛细孔孔壁吸附水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迁移。
因为氯离子可以同时通过扩散、渗透和吸附等不同机理侵入混凝土内部,并在传输过程中可能有部分氯离子与胶凝材料及其水化产物相结合,所以通过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研究,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本文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硅灰、纤维,使用花岗岩粗骨料等试验,研究不同掺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2 试验材料(1)水泥:广东某公司生产的P.0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花岗岩粗骨料,针片状颗粒总含量3.5%,含泥量为1.2%,泥块含量为0。
石灰岩粗骨料,表观密度为2692kg/m3,针片状颗粒总含量4.4%,含泥量为1.5%,泥块含量为0。
(3)细骨料:河砂,细度模数2.74,含泥量1.5%,泥块含量为0。
(4)外加剂: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30%,固含量不小于20%。
解析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解析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耐久性能优异的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混凝土的耐久性向来是材料科学以及技术探究的重点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而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性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另外,当前通常用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性能来表示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
本文就针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进行简要的解析。
关键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一、氯离子对混凝土产生的负面影响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一般分为化学腐蚀以及电化学腐蚀,其中的电化学腐蚀的危害更为强大。
碱性条件下,由于钢筋表面有一层钝化膜,能够自我保护,进而不被锈蚀。
但是当混凝土中的碱度降低的时候,钝化膜就会变得不稳定,腐蚀微电池就会形成,进而锈蚀钢筋。
如果钢筋所处环境中存在着氯离子,那么氯离子就会加快电化学腐蚀的速度,其中的作用机理是:1.损坏金属钝化膜——金属表面的氯离子吸附在钝化膜上面,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局部碱性,进而损坏钝化膜;2.导电——一方面,氯离子能够降低混凝土的电阻,这样一来就加速了钢筋的电化学腐蚀速度,另一方面,氯离子会提高混凝土的吸湿性,这样也会降低混凝土的电阻,进而加快电化学腐蚀速度;3.氯离子能够产生电化学腐蚀当中的阳极去极化作用,最终加快电化学腐蚀速度。
二、影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主要因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主要和混凝土的配合比、内部孔隙率以及空隙液组成等等相关,下面简要地讨论一下影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主要因素。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如果水灰比增大的话,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就会随之提高,进而会导致氯离子的扩散系数增大。
所以,混凝土的水灰比务必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混凝土自身的密实度,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合。
(二)混凝土的孔隙碱度研究学者通常认为氯离子会损坏金属的钝化膜,不单单只是取决于钢筋周遭混凝土孔隙中氯离子的浓度,更为重要的是[Cl ]/[OH ]。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RCM法)试验方法研究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RCM法)试验方法研究摘要:通过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的方法(RCM法)对高钙粉煤灰和低钙粉煤灰在混凝土之中掺用的时候,抗氯离子扩散能力区别的研究。
通过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的方法(RCM法)对掺有一定硅灰和硅渣微粉以及粉煤灰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能力之间差异的研究。
本篇文章主要就是使用RCM法,研究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研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上给行业内人士带来一定的帮助或者是借鉴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RCM方法引言:在最近这一些年之中,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人们开始慢慢形成了一种共识: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跟其强度相比,耐久性显得更加重要一些。
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的因素有非常的多,并且作用的机理也是及其的复杂,但是混凝土大部分的耐久性都是和混凝土本身的传质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混凝土材料受到腐蚀的情况,一般就是在水里面或者就是离子侵入进去的条件之下导致的。
混凝土的渗透性跟其耐久性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可以这样说。
混凝土的抗渗性好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混凝土耐久性的好坏。
有关于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试验方法,经常看到的试验方法包括水渗透试验的方法、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的方法以及气体渗透性试验的方法等等。
气体渗透性试验的方法,是一种比较适用于在现场进行试验测试的方法,这一种方法在我们国家受到的应用是比较少的。
对于实验室来说,在试验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测试方法主要就是以水渗透试验的方法跟抗氯离子渗透实验的方法为主。
在这其中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包含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的方法(RCM法)和电通量法两种。
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的方法(RCM法)的原理也就是外部的电势沿着轴的方向通过试件,推动试件外部氯离子向内部迁移,持续一定的时间过后,把试件沿着轴的方向劈开,再用硝酸银溶液喷洒在刚才劈开后的断面上面。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通过可以看见的白色氯化银沉淀,去对氯离子渗透的深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
水泥中氯离子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氯离子含量的 检测与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同时,加强 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氯离子控制的重视程度和 操作技能。
06
结论与展望
验证结论
氯离子含量验证
经过精确的化验和测试,我们成功验证了水泥中氯离子的 含量,这为确保水泥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01
验证方法的可靠性
具中,振动密实,最后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养护,达到规定龄期。
02
实验操作
在试件表面涂覆氯化物溶液,模拟氯盐环境。然后通过电化学方法测量
氯离子在试件中的迁移速率和扩散系数,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03
安全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佩戴实验服、护目镜等安全防护用品,避免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确保实验安全。同时,对废液、废弃物等进行妥善
验证背景
•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水泥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生产 工艺等因素的影响,氯离子含量往往难以控制。因此,为确保水泥品质和工程安全,需要定期对水泥中氯离子 含量进行检测和验证。本次验证基于这一背景开展,采用标准的试验方法和流程,对水泥样品中氯离子含量进 行了准确测量和评估。
感谢观看
工程要求
在特定工程中,如海港、桥梁 等,对水泥中氯离子的含量要 求更为严格,以确保工程的耐
久性和安全性。
03
氯离子能力验证实验
实验原理
氯离子渗透性
水泥中的氯离子渗透性是影响其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实验通过模拟氯盐 环境,评估水泥抵抗氯离子渗透的能力。
电化学原理
采用电化学方法测量水泥试件中氯离子的迁移速率和扩散系数,以评价其抗氯 离子渗透性能。
燃料带入
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和总碱量测定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和总碱量测定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工程质量问题也随之增多。
混凝土施工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旦发生材料质量或者施工技术不达标,则会给整个建筑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需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总碱量;测定能力验证;结果分析引言与普通混凝土、沥青、面包砖等路面相比,透水混凝土具有连续的孔隙,具有消除路面积水、减小城市雨季的路面地表径流、降低城市热岛、雨岛效应、降低路面噪声、防滑、美观的功能,是实现“海绵城市”关于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的重要功能性材料。
目前,国内透水混凝土施工,基本上采用施工现场搅拌、运输、摊铺的施工模式。
为保证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防止浆体下沉,采用低水灰比设计。
这种工艺特点是:拌合料粘度大,施工和易性差,可操作时间短,材料不能进行预拌。
各地区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城区可提供的拌和场地也越来越少,现场搅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
因此,研究出能够预拌的透水混凝土显得尤为重要。
1氯离子、总碱量对混凝土性能质量的影响分析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可知,氯离子所致钢筋混凝土锈蚀问题严峻。
氯离子进入混凝土材料的途径,其一,是作为拌合物成分掺入到混凝土当中,其中就包括外加剂中掺加的氯盐物质;其二,环境氯盐通过混凝土裂缝缺陷,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从而损伤内部钢筋。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已经成为建筑领域高度关注问题。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氯离子腐蚀环境范围扩大,必须重视氯离子对混凝土、钢筋材料的腐蚀伤害影响。
混凝土中碱含量的超标,产生碱骨料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会破坏混凝土结构,缩短混凝土使用寿命,同时对工程质量影响非常大2混凝土试验检测中常见的问题第一,混凝土试件制做不标准。
在混凝土检验中,要检验配合比和试件,有时会存在试件的尺寸和强度不达标或者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检验人员若不仔细检验,则可能造成隐患。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水泥、砂、石等。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主要功能是承受和传递结构的荷载,因此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而氯离子渗透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确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对于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二、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氯离子是混凝土中最常见的有害离子之一,它可以进入混凝土内部并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反应,形成氯化钙,导致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下降,从而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因此,要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必须控制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是指混凝土对氯离子渗透的阻力能力,通常用氯离子扩散系数来衡量。
氯离子扩散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的距离,它与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孔隙度、孔径分布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孔隙度和孔径分布越小,氯离子扩散系数就越小,抗氯离子渗透性就越好。
三、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1.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是反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外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标准不尽相同,但一般都要求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小于某个特定值。
例如,美国ACI 318-14标准规定,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应小于1.0x10^-12 m^2/s;欧洲标准EN 206-1则规定,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应小于1.0x10^-12 m^2/s。
2.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等级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等级是指混凝土对氯离子渗透的阻力等级,通常用P值来表示。
P值是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混凝土厚度的比值,它反映混凝土对氯离子渗透的抵抗能力。
一般来说,P值越大,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就越好。
国内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等级的标准是GB/T 50082-200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其中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P8、P10、P12、P15。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评定标准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评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评定标准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它对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评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结构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定义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指的是混凝土中氯离子的穿透能力。
混凝土中如果存在大量的氯离子,会引起混凝土钢筋的锈蚀,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下降,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标准内容1、检测方法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的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化学分析法等。
其中,电化学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电势变化来判断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性能。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检测方法,可以直接测量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浓度,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特点。
化学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检测方法,需要对混凝土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具有检测精度较高的优点。
2、检测参数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的参数主要包括:氯离子浓度、氯离子渗透深度、氯离子传输系数等。
其中,氯离子浓度是衡量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重要参数,其单位为mg/L。
氯离子渗透深度是指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深度,其单位为mm。
氯离子传输系数是衡量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速度的参数,其单位为cm2/s。
3、评价标准根据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检测结果,可以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优良、一般、较差、差、极差。
其中,优良等级指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极低,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极差等级指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极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非常短。
四、应用范围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评定标准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包括建筑物、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
五、结论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评定标准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它对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评定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以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结构的安全。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标准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能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试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测试标准的适用范围、测试方法、测试设备、测试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测试。
其中,混凝土指的是按照GB/T 50080《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定义制作的各种混凝土,包括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等。
三、测试方法1.试件制备试件制备应符合GB/T 17671-1999《混凝土试件制备规范》的要求。
试件尺寸应为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试件或Φ100mm×50mm的圆柱体试件。
试件制备完成后,应进行养护,待试件养护期满后方可进行测试。
2.试验设备(1)电导率计:用于测试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电导率。
(2)荧光光度计:用于测试混凝土中氯化物离子含量的荧光光度。
(3)真空饱和装置:用于将试件进行真空处理,以排除试件内部空气。
(4)氯离子扩散装置:用于测试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包括扩散电极和电源、温度计、电容器、电压源等。
3.测试程序(1)氯离子含量测试①取试件表面1cm²处的混凝土样品,将其放入电导率计中测量电导率。
②将取样处的混凝土样品挤压成片状,放入荧光光度计中测量荧光光度。
③根据荧光光度和电导率的值,计算出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浓度。
(2)氯离子扩散系数测试①将试件进行真空处理,排除试件内部空气。
②将试件置于氯离子扩散装置中,进行扩散测试。
③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
四、测试结果的判定根据GB/T 50081《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判定应根据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进行。
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数值越小,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能越好。
五、注意事项(1)试件制备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试件的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检验报告
年月日
强度等级 颗粒级配
生产厂名 细度模数
牌号
出厂日期
试样编号
年月日
含泥量(%) 泥块含量(%) 试样编号
品种
筛分析
含泥量(%) 泥块含量(%) 试样编号
等级
试样编号 外 加 剂
名称
掺量(%) 试样编号
水泥:水:砂:石
检验结果
混凝土 拌合物
氯离子 含量%
1、试验规程:JTJ 270-1998。
备注
2.见证单位/监计强度等
级
设计坍落度
检测环境 温度:
其他技术要求
水泥
品种
砂
原
材 料
石
掺合料
产地 产地 品种
其他 材料
配合比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检验报告
市政试·施-52
试验类别
普通送检
工程名称 使用部位
001-市政试·施-52 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检 验报告
搅拌方式
℃湿度:
% 检测日期
3.见证人/证号/监督编号:
批 准:
审核:
试 验:
试验单位地址:
声明:未经本公司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试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第 页,共
页
年月日
(盖章)
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混凝土性质实验报告
混凝土主要力学性能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实验实验报告学号: 2010010131班号:结 02实验日期: 2011.12.14实验者:陈伟同组人:吴一然建筑材料第六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混凝土主要力学性的测试方法。
2.学习用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方法3.评定混凝土的渗透性。
二、实验原理1.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原理1)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概念: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 mm2 计)表示。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
2).试验依据标准: GB/T50081-20023).试验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C60,试件周围应设防崩裂罩。
4.6.1钢垫板的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压面积,厚度应不小于25mm.4.6.2钢垫板应机械加工,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4 mm;表面硬度不小于55HRC;硬化层厚度约为5 mm.当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不符合4.6.2条规定时,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应各垫以符合4.6.2条规定的钢垫板。
4).加荷速度:<C30 0.30---0.50MPa/S≥C30 0.50—0.80 MPa/S≥C60 0.80—1.0 MPa/S5).换算系数:100×100×100 (mm) 0.95150×150×150(mm) 1.00200×200×200(mm) 1.0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宜采用标准试件; 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应由实验确定。
单位:MPa N/ mm26)实验设备:(1) 压力实验机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应为±1%,试件的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全量程的80%左右。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建筑材料,它的耐久性与工程结构的寿命密切相关。
然而,在某些环境下,特别是海洋和盐湖地区,混凝土会受到氯离子的侵蚀,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损坏和强度降低。
因此,研究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建筑结构的寿命,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一、氯离子侵蚀对混凝土的影响氯离子是造成混凝土侵蚀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能够渗透进混凝土中并与混凝土中的钙化合物反应,生成溶解钙化合物,进而破坏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氯离子的渗透还会引起混凝土中的锈蚀物质的产生,如氧化铁和氯化铁,导致混凝土中的裂缝和脆化。
此外,氯离子的侵入还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的电化学反应,如阳极和阴极反应,导致钢筋的腐蚀和混凝土的剥落。
二、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方法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措施:1.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方:在设计混凝土配方时,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氯离子阻滞剂或氯离子吸附剂,如碱激发材料、硅酸盐以及矿物掺合料等,以降低氯离子的渗透率。
此外,适当调整水灰比和砂浆中水泥的掺量,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2. 加强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在混凝土建筑物的设计中,可以加强对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和保养。
保护层的作用是防止氯离子和其他侵蚀因素进入混凝土内部,可以采用表面涂层、防水材料或防渗材料等方式进行保护。
3. 控制混凝土的含氯量: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氯离子含量,避免使用含有氯离子的原材料。
此外,要确保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避免受到外界含氯介质的污染。
4. 采用防腐蚀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防腐蚀剂或涂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氯离子的进一步侵蚀。
这些防腐蚀剂或涂层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降低混凝土表面钢筋的腐蚀速率。
三、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目前,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已经成为多个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观测,探索了不同混凝土配方和施工措施对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方法B.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以快速氯离子扩散系数法(或称RCM法)测定氯离子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非稳态迁移的扩散系数来确定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B.2 试件尺寸和数量B.2.1试件尺寸:直径为(100±1)mm,高度为(50±2)mm的圆柱体试件。
B.2.2 试件数量:每组试件数量为3块。
B.2.3试件成型时应使用不含钢纤维、碳纤维等导电物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
B.3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溶液和指示剂试验所用仪器设备、溶液和指示剂应符合GB/T 50082的有关规定,其中RCM装置的电源应能稳定提供(0~90)V的可调直流电。
B.4 试件制作B.4.1试件制作应符合本标准7.1节的规定,在试验室制作试件时,宜采用Φ100mm×200mm试模。
B.4.2应在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前7d加工成标准尺寸的试件。
应先将试件从正中间切成相同尺寸的两部分(Φ100mm×100mm),然后从两部分中各切取一个高度为(50±2)mm 的试件,并应将第一次的切口面作为暴露于氯离子溶液中的测试面。
B.4.3试件加工后应采用水砂纸和细锉刀打磨光滑,加工好的试件应继续浸没于水中养护至试验龄期。
B.5 试验步骤B.5.1RCM法试验应按下述步骤进行:a)首先应将试件从养护池中取出来,并将试件表面的碎屑刷洗干净,擦干时间表面多余的水分。
然后应采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应精确到0.1mm。
应将试件在饱和面干状态下置于真空容器中进行真空处理。
应到5min内将真空容器中的气压减少至(1~5)kPa,并应保持该真空度3h,然后在真空泵仍然运转的情况下,将用蒸馏水皮遏制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注入容器,溶液高度应保证将试件浸没。
在试件浸没1h后恢复常压,并应继续浸泡(18±2)h。
b)试件安装在RCM试验装置前应采用电吹风冷风档吹干,表面应干净,无油污、灰砂和水珠。
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混凝土性质实验报告
混凝土主要力学性能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实验实验报告学号: 2010010131班号:结 02实验日期: 2011.12.14实验者:陈伟同组人:吴一然建筑材料第六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混凝土主要力学性的测试方法。
2.学习用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方法3.评定混凝土的渗透性。
二、实验原理1.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原理1)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概念: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 mm2 计)表示。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
2).试验依据标准: GB/T50081-20023).试验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C60,试件周围应设防崩裂罩。
4.6.1钢垫板的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压面积,厚度应不小于25mm.4.6.2钢垫板应机械加工,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4 mm;表面硬度不小于55HRC;硬化层厚度约为5 mm.当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不符合4.6.2条规定时,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应各垫以符合4.6.2条规定的钢垫板。
4).加荷速度:<C30 0.30---0.50MPa/S≥C30 0.50—0.80 MPa/S≥C60 0.80—1.0 MPa/S5).换算系数:100×100×100 (mm) 0.95150×150×150(mm) 1.00200×200×200(mm) 1.0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宜采用标准试件; 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应由实验确定。
单位:MPa N/ mm26)实验设备:(1) 压力实验机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应为±1%,试件的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全量程的80%左右。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方法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方法一、概述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评估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验测试。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规格,介绍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1. 氯离子离子选择电极2. 恒流源3. 恒压源4. 恒温水槽5. 电阻计6. 氯离子浓度计7. 电位计8. 计算机三、实验材料1. 混凝土试件2. 水3. 氯化钠四、实验流程1. 制备混凝土试件混凝土试件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制备,规格为150mm×150mm×150mm。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试件的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缺陷。
2. 浸泡试件试件浸泡时间应根据具体要求确定,一般为28天。
试件应浸泡在恒温水槽中,水温应控制在20℃±2℃,浸泡期间应保持试件表面湿润。
3. 测量试件质量浸泡试件取出后,应用纸巾擦干表面水分,然后测量试件的质量。
4. 测量试件体积将试件放入恒温水槽中,测量试件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水位的高度,然后计算试件的体积。
5. 测量水中氯离子浓度在试件浸泡的过程中,应定期测量水中氯离子的浓度,以确定试件中氯离子的扩散量。
6. 实验测试将试件放入测量装置中,通过恒流源和恒压源在试件上施加电流和电压,使试件中的氯离子向外扩散,经过一段时间后,测量试件中氯离子的浓度,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系数。
7. 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出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系数。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水温应控制在20℃±2℃,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 试件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缺陷。
3. 恒流源和恒压源应使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设备。
4.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电击等危险。
5. 测试数据应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试,可以得到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系数,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评估。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深度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深度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然而,氯离子是混凝土中常见的一种致腐蚀物,其会加速混凝土的老化和破坏,因此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深度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技术规程旨在介绍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深度检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和相关标准。
二、检测原理及方法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是通过测量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来确定的。
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荧光法、电化学法和化学分析法。
其中,电化学法是最为常见和准确的方法。
本规程主要介绍电化学法的检测方法。
1.准备工作(1)仪器设备:电化学氯离子渗透仪、电极、电池等。
(2)试样准备:将待检测的混凝土切割成标准的棱柱体试样。
试样的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
(3)试样养护:在试样切割之后,需要进行充分的养护。
通常情况下,试样需要在水中养护28天。
2.检测步骤(1)试样表面处理:将试样的表面打磨平整,并用无油棉布擦拭试样表面,确保试样表面干净。
(2)电极安装:将电化学氯离子渗透仪的电极安装在试样的正面和反面。
(3)电化学处理:在试样的正面施加电压,产生氯离子的电化学反应。
反应时间通常为6小时左右。
(4)电化学测量:在反应结束之后,使用电化学氯离子渗透仪进行测量,记录试样中氯离子的含量。
3.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
通常情况下,渗透深度的计算需要结合试样的尺寸和氯离子的含量。
三、注意事项1.试样的制备和养护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试样的表面必须充分清洁和平整,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电化学氯离子渗透仪和电极必须进行正确的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4.电化学处理和测量过程中,试样的温度和湿度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记录。
5.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避免电极和试样的接触面积过小或过大,以避免测量误差。
四、相关标准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 50082-2009)2.《混凝土结构材料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3.《混凝土结构检验规程》(JGJ/T 23-2011)五、总结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深度的检测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和检验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委托编号:
报告编号:共页第页
委托单位
送样日期
工程名称
检验日期
工程部位
报告日期
检验类别
取样地点
见证单位
见证人
检验依据
试验条件
温度(0C):湿度:
仪器设备:
混凝土技术条件
强度等级
配合比编号
配
合
比
水
胶
比
胶凝材料用量(kg/m3)
坍落度
(mm)
含气量
(%)
外加剂
掺合料
品种
品种
掺量(%)
掺量(kg/m3)
检验结果
试件
编号
试件
尺寸
龄期
(d)
单块试验结果(C)
电量代表值
(C)
折合标准试件电量
(C)
1
2
3
备注
试验单位(章)批准:审核: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