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整合课程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合集下载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制度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建立健全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体系,促进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 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3. 激发教师创新意识,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4.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课程资源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 设立课程资源开发办公室,负责课程资源开发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3. 各学科组成立课程资源开发小组,负责本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应用。

四、开发原则1. 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地方特色,注重课程资源的本土化。

3. 注重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实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4. 强化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五、开发内容1. 教材资源:包括国家课程教材、地方课程教材、校本课程教材等。

2. 数字资源:包括网络资源、电子图书、教学软件等。

3. 实践资源:包括校内外实验室、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等。

4. 人际资源:包括教师、家长、社区人士等。

六、开发程序1.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课程资源的需求。

2.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课程资源开发方案,明确开发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

3. 实施开发:按照方案要求,组织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力量,开展课程资源开发工作。

4. 评估反馈:对开发成果进行评估,收集各方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资源。

七、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课程资源开发工作顺利开展。

2. 加大经费投入,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3.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大单元理念的背景和意义

大单元理念的背景和意义

大单元理念的背景和意义大单元理念是一种以大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设计、组织与评估的理念。

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以大单元为抓手,整合教材、课程、资源、情境、评价等要素,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单元理念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1. 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以知识点为单位的碎片化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同时,新的课程标准也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而非单一的知识点的记忆。

因此,大单元理念应运而生,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2. 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需求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学生更倾向于通过主题探究、项目学习等方式,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大单元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符合当前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需求。

3.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大单元理念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包括对教材的整合能力、对课程的开发能力、对资源的利用能力等。

同时,还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组织能力和评价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

因此,大单元理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意义1.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单元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单一的知识点的记忆。

通过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可以整合各种要素,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同时,大单元理念还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2.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大单元理念注重对教材的整合和课程的开发,可以减少重复教学和无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同时,大单元理念还注重对资源的利用和评价的整合,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

3.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大单元理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同时,大单元理念还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整合课程资源服务课堂教学

整合课程资源服务课堂教学

整合课程资源服务课堂教学在大力推进课改的今天,我认为课改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总和。

在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教师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的整合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让这些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一、拓展教材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主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

在新课程改革中,新教材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

它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认知潜能,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和情感。

这样的教材为教师发挥教育机智,施展才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同时,为教师学习新知,与时俱进,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但是,教材在编排上考虑到普遍性和兼顾性,使其丰富的内涵不能一一呈现。

因此,教师要领会编者的意图,要理解教材背后所隐藏的丰富内涵,为学生创设即富有生活情趣又蕴含知识冲突的教学情境。

既能体现新课标中学生认知规律,又体现对教材的再创造过程。

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后,这时教师可对教材进行有效拓展。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怎么计算出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小组合作,集思广益,想出用分割法把它们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然后把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加在一起,求出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二,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堂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的广泛应用,这些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疑惑,会产生认知误区,更可贵的是会进发智慧的火花。

而各种各样的信息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教学资源。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会聆听,敏锐的捕捉信息资源,并巧妙地加以转化和有效运用,使其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例如,我在《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中,按照教材编排用“量”和“拼”这两个环节来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学生“量”或“拼”都存在着误差,这时,我就及时鼓励学生是否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呢?大家跃跃欲试,通过知识迁移,大胆创新,把长方形的纸片从对角线对折,就得到直角三角形,从而提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方案

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方案

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方案教育资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而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关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介绍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的方案。

一、校内外资源互通有无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可以通过建立校内外资源互通的机制来实现。

学校可以与各类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中。

同时,在校内设立专门的公共信息平台,将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整合到一起,让学生和家长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和利用教育资源。

二、课程整合提升综合能力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还可以通过课程整合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校可以与社会机构合作,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锻炼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师培训提升专业水平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学校可以邀请校外专业教师来进行教育教学指导,同时也可以在暑期等时间段组织教师到校外进行交流学习。

这样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四、网络平台打破时空限制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平台成为了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工具。

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校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共享教育资源。

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教育资源,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家校合作促进资源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还需要家校合作的支持和配合。

学校可以加强家校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需求,根据家长的建议和意见调整教育资源的整合方案。

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促进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共享。

六、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实现。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如学术讲座、文化体验、艺术展览等,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社会和文化,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在当今教育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学校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以便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特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形成此报告。

一、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分布(一)教材资源教材是课程教学的核心资源。

我校选用的教材均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并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筛选。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补充教材和参考资料,分布在图书馆和各学科教室。

(二)人力资源1、教师队伍我校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将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2、专家学者学校定期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讲座、培训和指导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

(三)网络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成为我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建设了校园网,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电子图书等资源。

同时,教师们也善于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最新的教育资讯和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四)实践资源1、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学校配备了各类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场所。

例如,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以及计算机编程实践基地等。

2、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企业参观、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情况(一)教师自主开发教师们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自主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和教学资源。

例如,语文教师编写的阅读拓展材料、数学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英语教师录制的口语练习音频等。

(二)团队合作开发学校成立了多个课程开发团队,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开发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资源。

例如,“科学与艺术融合”课程,将科学知识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开发特色学校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发特色学校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开发特色学校课程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区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2012年4月20日)各位主任、各位校长、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圆满完成庄浪、静宁以及我区平凉二中、平凉铁中学校课程建设现场考察后,隆重召开崆峒区学校课程建设推进工作会议,目的是总结我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明确我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推动各校积极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强化地方、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拓宽课程开发的内涵与实施渠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全区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刚才,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学校和个人作了典型发言,后面朱局长还要作重要讲话。

下面我就全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现状做以分析,并就进一步加强学校课程建设讲几点意见.一、目前我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我区义务教育阶段自2003年秋季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高中阶段自2010年秋季开始实行新课程实验以来,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为增强全区广大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提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区教育局于2009年2月下发了《崆峒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区教发〔2009〕30号),在多次下校检查中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作为落实素质教育内容之一进行了检查考核;2009年推荐平凉铁中申报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实验校,在4月1日召开的全省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推进会上,平凉铁中作为崆峒区唯一的一所项目校被授予“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建设示范学校”称号.经过全区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区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推出了一批有特色、实效性比较强的校本课程,如平凉二中刘复荣老师的《实用电子技术》、平凉七中代冬霞老师的《中国古代励志诗鉴赏》、平凉铁中高丽娟老师的《剪纸》、汪惠琴老师的《丝网花》、峡门学区张玉虎老师的《伊斯兰知识简本》等,涌现出了平凉二中、平凉铁中等一批校本课程很有特色的学校。

学校课程资源共享与优化整合方案

学校课程资源共享与优化整合方案

学校课程资源共享与优化整合方案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课程资源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课程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就如何实施学校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优化整合方案进行探讨。

一、引言学校课程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共享课程资源,学校可以避免每个教师单独准备课程的时间和精力浪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学校可以形成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学校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方案来实施课程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二、建设和维护课程资源库学校首先需要建设一个课程资源库,以便教师们可以将自己创建的课程资源存放在其中。

这个资源库可以是一个在线平台,教师们可以通过上传、下载和分享课程资源来实现资源的共享。

同时,学校还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维护课程资源库,确保资源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三、规范资源上传和分享为了保证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学校需要制定一套规范,对教师们上传和分享的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

这样可以避免低质量的资源进入资源库,影响教学效果。

同时,学校还可以给予教师们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鼓励他们积极上传和分享优质的课程资源。

四、培训教师使用课程资源库为了确保教师们能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库,学校需要组织培训活动,教师们可以学习如何使用这个平台,如何搜索和下载资源,如何将资源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

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及在线学习工具的使用等。

五、建立课程资源整合机制除了共享课程资源,学校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

可以通过制定课程大纲、教材编写、课程设计等方式来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

六、开展教师交流与合作为了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交流与合作活动。

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资源,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一、内容概览我们将讨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当今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背景下,校本课程资源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基础文本,直接影响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加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我们将分享一些实用的校本课程资源整合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课程设计、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等。

这些建议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资源,从而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

文章还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成功实施校本课程资源整合的实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从初级阶段的区域性资源整合到高级阶段的综合性资源整合,展示了校本课程资源在不同层次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我们将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将更加注重跨界融合、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也将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校本课程资源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1.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校本课程资源是指在学校本土范围内,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地域特色、文化传统等因素开发的具有多样性和实用性的课程资源。

这些资源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石,对于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有助于激发学校的创新活力。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丰富现有的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这种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参与度。

通过参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教师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的精髓,还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水平。

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整合和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整合和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整合和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在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的课程整合和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关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那么,如何切实提高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呢?首先,教师自身要有强烈的意识和积极的态度。

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整合和资源开发利用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

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在行动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加强相关的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课程整合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

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学术期刊,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

比如,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如何将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明白各种教学资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便能够精准地选择和运用。

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提高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整合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活动。

可以从一些小的项目入手,比如针对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资源优化。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逐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团队合作也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之间可以组成合作小组,共同探讨课程整合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案。

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聚在一起,思维碰撞,往往能够产生更多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在团队中,还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资源。

学校方面也应该为教师提供支持和保障。

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让教师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理念和方法。

同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例如多媒体设备、在线教育平台等,为教师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能力。

评价机制不应仅仅关注教学的最终成果,还应该注重教师在课程整合和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努力和创新。

通过合理的评价,给予教师正面的反馈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创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原来的两级管理转向三级管理,使学校有了一定的课程权利,并赋予了相应的责任。

我校经过几年的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改进,努力探索,锐意创新,初步构建了实验中学学校课程的基本框架。

一、统一思想,整体设计1.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我们学校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课程设置上“以生为本”、“以需定位”,校本课程尽量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学生征询,以获取学生需求信息,为学校构建自主性课程的框架提供决策依据。

2.立足学校资源条件。

学校成立了的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条件,音乐教室、舞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图书室等多个专用教室,充分调动德高艺精能力强的教师的积极性。

我们为教师提供了表现与创造的空间,尊重每位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展现他们的才能并把自己的特长应用到工作之中。

3.以生为本,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家长的期望、教师的特长确定课程,供学生选择。

学习形式是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减轻了思想压力。

二、大胆尝试,积极实践1.组织教师培训。

学校组织有的放矢、优质高效的学习培训,营造了开发校本课程的浓厚氛围。

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为开发校本教材蓄势。

编写《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

2.发挥教研作用。

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教研组,确定校本课程教研组长,负责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深入课堂听、评课,定期召开校本课程会议,及时对教师和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和建议;而在课程时间安排上,各级部及时做好配合工作并有力支持。

3.规范校本课程开发流程。

(1)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学生需求、家长期望和教师的意愿,自主申报开发课程。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现对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并形成如下报告。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程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校积极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类型1、教材资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我校教师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教材,而是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和拓展。

同时,积极引入优秀的补充教材和参考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2、人力资源我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此外,还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来校举办讲座、指导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视角。

3、网络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收集各类优质的教育网站、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网络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支持。

4、实践资源依托学校周边的社区、企业和文化机构,建立了多个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校本资源结合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如传统文化课程、科技创新课程等,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需求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开放性原则打破学科界限和校内外界限,广泛收集和整合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

3、实用性原则注重课程资源的实用性,确保资源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4、创新性原则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创新,开发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资源。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1、教师自主开发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个人专长,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例如,教师编写教学案例、制作教学课件等。

开发整合课程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开发整合课程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二、 合理有效开发整合课 程资源
在教育教学活动 中开 发与利用 的资源广泛 , 需要明确 的 是并不是所有 的资源 都是课 程资 源 , 只有那些进 人课程 , 与 教学活动联系起来 的资源 , 才是课程资源。正确理解课程资
等具有独特性 , 相应 的课 程 资源 也各 有 特 色 ; 学校 性质 、 规
不是形成课程本身 的直接来源 , 它不是学生学 习和收获的对
1 课程资源 的概念 .
课程资源 的概念分 为广义 和狭 义。广义 的课程 资源 指 有利于实现课程 目标的各种 因素 , 狭义 的课 程资源则仅指 形 成教学内容 的直接来源 。课 程资 源是指 形成 课程 的 因素来 源与实施课程必要 的直 接条件 , 是为课 程设 计 、 施和评 它 实
之 间的差异 , 计 大量 方案 , 设 组织 多种 活动 , 备丰 富的 材 准 料 。因材施 教 , 使学生 的发展 空间得 到拓宽 , 让学 生的个性
21 0 0年 1月 第 2u a o eogi g oeeo d ct n or l f in jn U g f uai n H l a C E o
Jn 2 1 a.0 0
V0 . 9 No 1 12 .
开发整合课 程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教师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也有差异; 学生个体的家庭背
景、 智力水平 、 生活经历不 同 , 以开发与利用 的课 程资源也 可
会有所区别。它们包括 自 资源 、 然 实物资源 、 动资源 、 息 活 信
资源 。 3 课程资源 的功能特点 .
收稿 日期 : 0 2 9—1 — 0 0 1 2
模、 位置、 传统以及 教师 素质 和办 学条 件 、 平不 同 , 水 学校 和

积极整合课程资源 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积极整合课程资源  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积极整合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我校地处古典家具一条街成为再现老北京古文化风采的重要景观和北京市重要旅游文化风景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很多外国参观团、考察团和旅游团队来参观古家具街后,都会带着好奇心走进校园参观、了解北京的基础教育。

如何把这个资源转变成学生学习资源、课程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习空间,怎样利用好这些资源为开展好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服务,就成为我们近些年来一直思考和实践探索的课题。

恰逢其时,2006年底我校与地区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学校被批准为北京市定点旅游单位,可以随时向国际友人开放。

2010年我校又与国家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中设立的“世界中国之家”建立了联系,通过参与欧盟的成员国的文化交流活动推进学校的课程建设。

以此为契机,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课内外、校内外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师生欢迎国际友人走进校内,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我校成为北京市旅游局参观点后,每年接待外国参观团、考察团和旅游团队几十个。

许多中外宾客在参观了高碑店古典家具一条街后,走进了我校。

他们被我校古朴的校园文化景观所吸引,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师生的文化修养所折服。

2011年2月10日,虽然还在寒假中,但在这一天我校师生热情的接待了来自德国的教师团到我校的参观交流活动。

活动中德国的老师们与我校的领导和教师针对中、德两国的教学方式、学校设置的课程、学生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不仅使双方对两国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增进了中、德学校之间的友谊。

学生们也参与了交流活动,他们不仅用流利的英语向德国的老师们做了自我介绍,还向德国的老师们了解了德国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们朴实、大方的礼仪风范赢得了德国教师的高度赞赏。

交流结束后在校长的陪同下德国教师团参观了我们的教学楼、教室、教师办公室,他们对学校的校园文化感到十分赞叹。

参观中他们还针对课程设置、学生教育、办学经验等方面进行了询问,还向校长了解朝阳区的学校的情况。

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规定

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规定

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规定一、背景介绍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发展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要课题。

因此,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成为关注的重点。

二、定义与意义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指的是学校根据本地教育实际情况,为学生成长提供有效的、丰富多样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资源。

这对于提升学校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资源规划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应从教育目标、学科特点、学生需求出发进行规划。

学校需要明确资源的类型、种类和用途,合理安排教师、专家等人力资源,确保资源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四、资源开发与整合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资源开发,包括校内教师开发、校外专家合作、网络资源整合等。

资源整合要求将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一体化的课程资源体系。

五、资源共享与交流学校应鼓励教师之间资源的共享与交流,通过教研活动、教学研讨会等形式,促进教师间的资源开发与分享,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六、资源评估与优化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评价机制,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优化。

评估结果可作为资源改进的依据,提供教学改革的反馈和参考。

七、资源管理与维护学校校本课程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

学校应负责对资源进行分类、标注和更新维护,确保资源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八、资源培训与教育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资源培训与教育,提升教师的资源开发能力和资源利用水平。

通过培训,教师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校本课程资源。

九、资源建设常见问题学校在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资源质量不高、资源应用不充分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需要及时调整策略,做好资源建设的质量控制和资源利用的指导。

十、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可以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方式,获取国外优质课程资源。

通过与国外学校的交流,学校还能够了解国外先进的课程建设经验,提升校本课程资源的水平和质量。

十一、成效与效果评估学校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成效与效果进行评估。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模板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模板

一、前言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学校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四、课程设置1. 课程类别: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2. 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

- 选修课程:书法、绘画、摄影、舞蹈、音乐、戏剧、武术、科技制作、心理健康教育等。

3. 课程安排:每周安排一定的课时,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五、课程开发原则1. 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 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意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多样性原则: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 实践性原则: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课程实施1.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开发能力。

2. 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校外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3. 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校本课程进行定期评估,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方法。

七、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经费保障: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项经费,确保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规范课程开发流程。

如何有效开发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促进五育并举发展

如何有效开发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促进五育并举发展

如何有效开发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促进五育并举发展摘要: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是以教学日结束后的时间为基础,以适宜的课程资源为抓手,使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活动。

课后服务重在解决课后托管和综合素质培养问题。

而五育并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从课后服务内涵可见,适宜的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课后服务的关键。

鉴于此,在开展初中课后服务时,教师要以课程资源为重点,挖掘资源,灵活应用,组织多样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促进五育并举发展。

关键词: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五育并举课后服务课程资源具有育人功能,能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同时,课后服务作为提质增效、整体减负的重要一环,面临“升级”新要求。

为了做实“课后育人”好文章,将课后服务真正转型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激发学生潜能、个性成长的活舞台,教师有效开发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促进五育并举发展。

一、师生携手,挖掘美育资源(一)教师挖掘资源教师挖掘资源是其专业能力的彰显。

大部分教师在不断执教的过程中,早已体验了多样的课程资源挖掘活动,积累了经验,发展了专业能力。

因此,在开展课后服务时,教师要发挥专业能力,迁移已有经验,挖掘适宜资源。

例如,在课后服务期间,学生要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师可发挥专业能力作用,挖掘相关资源。

具体来说,为了使学生有效地认识传统音乐文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调查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特点、文化内涵等,获取丰富的文字信息。

在获取信息后,教师认真梳理,选取有价值的内容,如“羌笛、琵琶等均带有民间艺术特征”。

针对此内容,教师可次登录网站,收集文字、图片等,从不同角度了解羌笛、琵琶等民间传统乐器的民间艺术特征,并进行整合,图文结合,呈现有关内容,使学生开阔视野,正确认知传统音乐文化,并受到音律美、乐器美的熏陶,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

(二)学生挖掘资源学生挖掘资源既可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还可以因此建构良好认知,提高综合素质。

比如说,在挖掘资源的过程中,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由此建构认知,切实开阔视野。

学校资源整合合作方案

学校资源整合合作方案

学校资源整合合作方案教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而学校资源整合合作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利用学校资源整合合作,以实现教育的最大化效益。

一、优化课程资源学校资源整合合作的第一步是优化课程资源。

学校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或机构合作,共享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例如,学校可以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大学教师来学校授课,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内容。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外部教育机构合作,引进一些特色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整合学科团队学校的学科团队是实施资源整合合作方案的关键。

学校可以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各个学科教师的专长。

不同学科教师可以互相协作,开展跨学科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机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业界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与学科团队共同开展教学工作。

三、提供学术支持学校资源整合合作方案还应注重提供学术支持。

学校可以与研究机构或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建立学术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与学术领域的专家合作,学校可以获得学术资源和研究成果的支持,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术活动,如学术讲座、研讨会等,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四、开展社区合作学校资源整合合作方案还应注重与社区的合作。

学校可以与社区组织、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服务的平台。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五、加强师资培训学校资源整合合作方案还需要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可以与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师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互访、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与合作。

六、利用信息技术学校资源整合合作方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

学校可以建立在线教育平台,将课程资源数字化,在线分享和交流。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学、虚拟实验等创新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方案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方案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方案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校教育正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利用各类资源,开发和整合课程内容的挑战。

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学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推广等角度,提出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方案。

二、课程资源开发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与相关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材。

这些资源包括学术论文、教学视频、教案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互动学习平台建设其次,学校可以建设互动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学习的机会。

通过互动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平台上可以发布课程讲义、作业、实验指导和讨论题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

四、游戏化教学应用除了传统的教学资源,学校还可以开发一些游戏化的教学应用。

通过将知识点融入到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历史课上,可以开发一个虚拟历史考古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解决历史难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校应建立资源整合的机制,对各类课程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并实现跨学科的资源共享。

例如,一些关于环保的资源可以在不同科目的教学中共同利用,增加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教学的协同性。

六、师生互动与合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利用资源开发和整合课程内容。

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资源的创造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成为资源开发和整合的主体的能力。

七、资源评估和更新学校应建立起完善的课程资源评估和更新机制。

评估可以通过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来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资源存在的问题。

同时,学校还应关注教学资源的更新,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融合学校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融合学校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探索篇•课题荟萃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融合学校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杜娟云(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西固城第二小学,甘肃兰州)在国家教育教学方针和政策的引导下,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实施和开展着,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创造优越的教学条件和发展空间。

我国教育部门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缩短小学生的在校时间,相应地也为家长接送带来很多的困扰,各个小学学校,为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积极地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同时注重学科课程的学习与此项工作的密切交融,采取各种教学方式,推动课后服务工作的全面落实,从而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服务功能,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幸福感和成就感,提高小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就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具体的实施意见和措施如下:一、有效地发挥和施展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优势,拓展与课程融合的渠道广大小学管理机构,面对修订后的小学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地研究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坚持以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己任,探索全新的课后服务思想,融入各种有效的服务手段和措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全面拓展服务体系与课程知识融合的渠道,强化和完善课后服务工作的制度,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实施与之相吻合的服务模式,统筹规划各项服务制度,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体系和框架,切实解决小学生的实际困难,协调当地教育机构,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行之有效地开展和进行,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展示课后服务工作的无限魅力。

二、构建家校完美结合的课后服务工作体系,严格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课下时间的延长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喜也有忧,喜的是能早早地回家和父母在一起,忧的是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们的内心感受,甚至没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这种现实存在的问题,致使小学生面对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参加课后服务活动。

课程资源开发方案

课程资源开发方案

课程资源开发方案引言: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提出一个课程资源开发方案,以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背景介绍: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现状课程资源的开发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而且,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不足、素材缺乏的问题。

因此,开发优质的课程资源对于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二、课程资源开发目标1. 丰富课程内容:通过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案、PPT、实验方案等,将学科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资源,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生活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3. 增加学生参与度:通过开发互动性强、多媒体资源丰富的课程,例如网络课程或学习平台上的资源,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在课堂之外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

三、课程资源开发策略1. 教师培训:学校应提供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授课。

2. 资源共享:学校应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开发的优质资源共享给其他教师使用,以便更好地满足学校大纲和教学需求。

3. 多媒体教具:学校应购置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如智能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以便教师在授课中能够更好地使用多媒体资源。

4. 深入探索:学校应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以探索适合学校特色和教育需求的课程资源开发方法,推动教学改革。

五、课程资源保障机制1. 资金支持:学校应加大对课程资源开发的投入,提供充足的经费,以保障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

2. 管理监督:学校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对课程资源开发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资源的质量和及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月第29卷第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 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 on Jan .2010Vol .29No .1 收稿日期:2009-11-20作者简介:石秀竹(195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师。

开发整合课程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石秀竹(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 要:通过对怎样合理有效开发整合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研究,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成长服务。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整合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0)01-0070-02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及结构11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必要的直接条件,它是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的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21课程资源的分类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校内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和重点,是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保证。

校外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对于充分实现课程目标具有重要价值,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更多地起到一种辅助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课程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建立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强化各种公共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共享是关键。

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不同的地域,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不同,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具有独特性,相应的课程资源也各有特色;学校性质、规模、位置、传统以及教师素质和办学条件、水平不同,学校和教师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也有差异;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经历不同,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会有所区别。

它们包括自然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资源。

31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可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

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它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

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和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

条件性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而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它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

如财力、人力和物力、时间、场地、媒介、环境和设备等因素。

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线。

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也包含着课程条件,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络和学习环境等资源。

41课程资源的载体课程计划、课程指南、教学用书、参考资料、学习辅导材料和练习册等纸制印刷品和电子音像制品。

计算机房、语音听力室、实验室、图书馆、电教馆、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体育馆和实验基地等等。

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等教育研究人员、学生家长、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士等均为课程资源的载体。

二、合理有效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广泛,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课程资源。

正确理解课程资源,对于实现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特别是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1课程资源的筛选课程资源要通过筛选过滤才能确定。

(1)教育哲学,课程资源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求和进步方向;(2)学习理论,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07—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3)教学理论,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师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开发素材性课程资源,必须反映教育的理念和目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需求、学习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

要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资源只有共享,其价值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尽量用最少的开支和财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

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考虑一般学生对象的共同情况,也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特殊情况。

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及能够提供条件的课程资源背景。

除了考虑学生群体的情况外,还要考虑教师群体的情况。

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21课程资源开发开展社会调查,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和选择有效参与社会活动和把握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

研究和确定学生的素质现状,了解学生已经具备或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养,以确定制定学校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以及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专门人才的资源,有选择地加以利用,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资源调查,编制调查工作手册或方案,制订工作计划,组织实地调查,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制定相应的策略。

建立课程资源管理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资源共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规划资源,促进资源的分流、整合与共享,建立保障管理机制,注重条件代替与资源整合。

三、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就学习而言,研究学生的种种活动兴趣,从中可以归纳出能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各种教学方式、手段、工具、方案、问题、设施,以及怎样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众多要素,辅助学生尽快掌握课程要点。

如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社区资源,引导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

11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各门课程的选择应该取舍得当,不但要了解所教学生目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应该兼顾他们之间的差异,设计大量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准备丰富的材料。

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1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给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和分析原因的信息反馈资料,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高质量的互动,通过师生的有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误区,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31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有机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合理地运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

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发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41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很多技能都具有通用价值,经过调查、整理,可以列出一张对各门学科和多种课外情境都有参考价值的清单。

至于态度、兴趣和接受能力等,必须结合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作为课程组织成分之一的素质标准。

51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教学工作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需要不断地学习、总结与思考。

教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策略来源于研究新教材和新手段、先进教学法的报道,对教学的自我总结,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思考、同事、督导员等等。

教师要不断地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善于通过自我表现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不断提高这种能力。

通过工作日志、录音带或录像带以及个人教学心得记录等自我总结的方式和策略记录教学互动过程。

这可以使教师给自己的教学实况留下记录,又可以对教学发展作长期的跟踪,还可以对自己的进步作长期分析,从中找出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方向。

通过组织研究小组,开展经验交流,加入各种专业活动网络等,更好地了解教学研究的动态,逐步使自己成长为教学知识的生产源。

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中,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学校领导的能力和素质是关键。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素质的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我们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优化放在首位,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通过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毫无疑问,学生的发展必须依靠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教师必须做好准备以便能给在能力、需要、经验和学习法等方面各有不同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

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工作人员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

因此,加强对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研究,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成长服务。

(责任编辑:朱 岚)—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