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实业家简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10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实业家简介
中国近代实业家简介张謇张謇(1853—1926年),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
江苏南通人,16岁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他认为从政无望,乃致力于实业和教育。
1899年,经过数年筹办,建成大生纱厂,后相继建成大生二、三、八纱厂以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形成大生资本集团。
与此同时,他把经营实业的部分盈利,投入文化教育实业。
他先后在家乡南通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等十余所学校,尤以专科学校为有名,其中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最好,1920年三校并为南通大学。
在南通以外的其他地方,张謇还倡议和资助建立了一些学校。
在清末立宪运动中,他任江苏咨议局议长。
民国初年,先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后来先后任袁世凯政府农林、工商、农商部总长。
1915年因不满袁世凯称帝活动辞职回籍,继续从事实业活动,但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压力下,陷于窘境。
1926年病逝。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荣宗敬(1873—1938年)、荣德生(1875—1952年),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兄弟二人从十几岁起,就在上海学徒。
1896年,随其父与人合资开办钱庄,开始了经营生涯。
1902年,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德生任经理,宗敬在上海任批发经理。
1907年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
1912年,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六家。
1915年,荣氏兄弟又投资创办了中新纱厂,不久扩展为两个纱厂。
经过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其拥有的纱厂,也达4个。
荣氏家族成为当时中国有名的民族资本家。
陈启沅陈启沅(1834-1903),字芷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简村人,生于1834年四月十五日,清宣统二年《南海县志》载:“陈启沅少孤贫而好学,凡诸子百家、星学舆地诸书, 无不涉猎,尤精易理,性复颖悟,目光绝伦,深夜处暗室中能辩五色,曾以一麻子写百余字,一折扇写字汇全部,均楷法遒劲,行气整齐。
高一历史必修2_历史人物:张謇生平
张謇生平张謇(1853年5月25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人,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海门市长乐镇(即今常乐镇)。
清末状元。
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张謇作品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
1869年考中秀才,1874年(同治十三年),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今南通)知州孙云锦。
1876年(光绪二年)夏,前往浦口入吴长庆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
1880年(光绪六年)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
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
1882年(光绪八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势力扩张。
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强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领潘祖荫、翁同和等的赏识。
1884年(光绪十年)随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留朝鲜接统“庆字营”。
不久吴长庆病故,离开庆军回乡读书,准备应试。
1885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
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
1910年,发起国会请愿活动。
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
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4年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
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
1926年7月17日病逝,享年73岁。
民间称他为“四先生”张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海门民间称他为“四先生”。
张家世代务农,到张謇父亲时,已置田二十余亩,并兼营糖坊。
清咸丰六年(1856年)张謇4岁时,由父开始教识《千字文》。
爱国实业家李烛尘
素材类型
文本
类别
人物
编号
A
范围
历史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标题
爱国实业家生
内容
李烛尘,原名华榗,字竹承,永顺县毛坝乡人,他从湘西走出,后来在1949年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和毛泽东一起参加开国大典,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第一任食品工业部部长,第一任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主副主席。
他为人慈善,办事公正,发表了大量关于化学工业的学术论文。后来为天津的和平解放做了大量的工作,带着实业救国梦走进了新中国,1953年他把自己付出毕生心血的永久黄交给新中国,最先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1968年10月7日因病逝世。
出处
《百年湘西百位人杰》
备注
采集或编辑时间
2013年4月2日星期二
张謇人物介绍
黄 金 时 代
晚清张謇还是时期立宪运动的领袖,曾主持发动了三次国会请愿运动。在民国任工商部 长时,他指出过去的措施,在“无导民兴业之心”,卒之糜费而乏效果。今后部办企业, 概行停罢,悉听民办 他生前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举办了不少工厂企业和 教育文化事业。他的“实业救国”虽不能挽救旧中国危亡,但却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和 文化的发展。张謇将大生纱厂早期的棉纱产品使用“魁星”商标,下设有“红魁”、 “蓝魁”、“绿魁”、“金魁 ”、“彩魁”等不同产品线。商标的主要部分就是魁星点 斗,独占鳌头的形象。投产后的第二年,大生纱厂得纯利5万两;第三年得纯利10万两; 到1908年累计纯利达到190多万两。在大生纱厂经营好转之后,集资招股的问题似乎再也 不存在了。 1901 年张謇等人决定再招 20 万两新股,一年之内就成功集到 20.75 万两。 1904 年,张謇决定扩张,筹建大生分厂。原来不肯出资的桂嵩庆此时也“自愿入股二 万”。当初写信指控张謇的浙江候补道朱幼鸿,此时亦入股1万两。和大生一厂筹备时的 艰难相比,大生二厂从筹备到开工仅29个月,很轻松地就收足了80万两股本。“大生纺 织股份有限公司”在商部正式注册,并且取得了“百里之内二十年不准别家设立纺厂” 的专利权,张謇的社会威望也与日俱增,成为各派争相延揽的人物。
名 人 评 价
很少有人简单地把张謇称为“商人”,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 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政治和社会声望极高,所以被称为“绅商”。 用今天的视角来看,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 职业经理人兼公益家。毛泽东主席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 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当代学者章开沅先生也指出:“在中国 近代史上,我们很难发现另外一个人在另外一个县办成这么多事业, 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由于张謇在南通的特殊地位,他的名字与南 通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 胡适认为他在建设南通的过程中“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影 响及全国”。胡适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 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 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 国 丁文江在张謇追悼会上演说时曾指出:数年前余在美时 美前总统罗 斯福死后,凡反对之者,无不交口称誉。今张先生死,平日不赞成他 的人,亦无不同声交誉”张謇在民国时期有着较高的声誉,这与他在 中国实业、教育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是分不开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9历史人物: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简介
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简介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荣宗敬(1873—1938年)、荣德生(1875—1952年),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兄弟二人从十几岁起,就在上海学徒。
1896年,随其父与人合资开办钱庄,开始了经营生涯。
1902年,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德生任经理,宗敬在上海任批发经理。
1907年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
1912年,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六家。
1915年,荣氏兄弟又投资创办了中新纱厂,不久扩展为两个纱厂。
经过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其拥有的纱厂,也达4个。
荣氏家族成为当时中国有名的民族资本家。
陈启沅陈启沅(1834-1903),字芷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简村人,生于1834年四月十五日,清宣统二年《南海县志》载:“陈启沅少孤贫而好学,凡诸子百家、星学舆地诸书, 无不涉猎,尤精易理,性复颖悟,目光绝伦,深夜处暗室中能辩五色,曾以一麻子写百余字,一折扇写字汇全部,均楷法遒劲,行气整齐。
工绘事,尤善作蝴蝶,飞跃传神,以显微镜窥之,则蝶之两须,乃两绝句缀成,其裙翅皆韵语也,自刻小章径仅二分,中容百余字,见者咸以多才之士评之。
”少时涉猎诸子百家、星象舆地诸书,曾执教于村塾。
1859年赴安南(今越南)佐兄料理商务,经商致富。
1872年回国。
翌年,在南海西樵乡简村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
该厂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雇工人六、七百人,出丝精美光洁,远销欧美,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
1881年该厂因同业竞争,被视为异端,南海知县下令停产。
遂将丝厂迁至澳门,初名和昌,后改名复和隆,历4年多时间。
1885年复将丝厂迁回南海简村,改名世昌纶,继续经营。
他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机器缫丝新理念,自行设计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机器缫丝设备——机汽大偈机汽单车,并致力推广应用,促进了当时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种桑养蚕业(农业)、机器缫丝业(工业)、生丝贸易业(商业)的经济新增长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10历史人物:张謇简介
张謇简介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
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
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
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工作;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为中国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张謇人物介绍精讲
张 謇 故 居
张 謇 纪 念 馆
江 苏 海 门 市 常 乐 镇 始 建 于 上 世 纪 年 代 80
谢 谢 观 赏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 的眼光。”张謇的理念决定了他事业的规模,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 国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空间。1913 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 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仅1919年两厂赢利就高达380多万两,创下最高纪录。总计从 1914年到1921年的8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润有1000多万两。1920~1921年,上海报纸天 天刊登大生的股票行情,是当时市场上最抢手的股票之一。此时,大生已拥有纱锭13.7 万多枚,张謇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兴 办 实 业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促使帝后两党矛盾有所激化。以翁同 龢 为首的“清流”拥戴光绪帝,好发主战议论,其主要抨击目标为畏日如虎 的李鸿章,实际上都是借以冲击主和的后党,企图为虚有“亲政”其名的皇 帝争取若干实权。名噪一时的新科状元张謇,由于历史渊源和政见相近,很 快就成为“清流”的佼佼者,是“翁门”弟子中的决策人物。然而正在主战、 主和两派斗争激烈之际,张謇因父丧循例回籍守制。光绪二十一年( 1895 年) 初,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奏派张謇举办通海团练,以防御日本海军随时可能 对长江下游的侵犯,由于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落败并签订了《马关条约》, 通海团练半途而废。同年底,加入康有为组织的上海强学会 光绪二十四年( 1898 年),大生纱厂正式在通州城西的唐家闸陶朱坝破土动 工,次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到1899年开车试生产时,运营资金仅有数万两, 没有资金购买棉花当原料。张謇情急之下以每月1.2分的高利向钱庄借贷。向 股东告急,无人响应;而打算将厂房出租却又遭到恶意杀价。最后作为张謇 多年挚友和忠实助手的沈敬夫提议破釜沉舟,全面投产,用棉纱的收入来购 买棉花,维持运转。幸而随后几个月里,棉纱的行情看好,纱厂的资金不断 扩展,使工厂得以正常生产还略有结余。大生纱厂终于生存了下来。
中国工业博物馆人物故事
中国工业博物馆人物故事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内,有一群为我国工业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故事令人敬仰。
这篇文章将带领大家了解这些人物,感受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工业精神。
一、引言中国工业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现代、未来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展现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这座博物馆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两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张謇和卢作孚,他们为我国工业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国工业博物馆的历史人物1.张謇:实业家、教育家,博物馆创建者之一张謇,字季直,江苏南通人。
他是一位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积极投身于纺织、电力、矿业等产业,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他还是中国工业博物馆的创建者之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2.卢作孚:著名企业家,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卢作孚,四川合江人,他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社会活动家。
卢作孚曾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社长,致力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和实业发展。
他参与了中国工业博物馆的建设,为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工业历史提供了重要平台。
三、当代工业人物代表1.徐工集团创始人王民:从一家小厂起步,凭借创新精神和不懈努力,王民带领徐工集团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他的事迹体现了当代中国工业家的担当和智慧。
2.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李书福白手起家,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将吉利汽车打造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佼佼者。
他的事迹彰显了中国工业家的拼搏精神。
四、博物馆内的展品与互动体验1.展品分类:历史文物、现代工业成果、互动体验区中国工业博物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展品,既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有现代工业成果。
展品分为三大类:历史文物、现代工业成果和互动体验区。
2.互动体验项目介绍:VR模拟驾驶、智能制造互动等为了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工业,博物馆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项目。
如VR 模拟驾驶,让游客在虚拟环境中感受驾驶乐趣;智能制造互动,让观众了解现代智能制造的技术和应用。
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简介
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简介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桂莘,号蠖公、蠖园。
中国北洋政府官员,爱国人士。
中国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朱启钤生平简介朱启钤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曾经是北洋政府的高官,做过总理,后来器官从商成为著名的实业家,新中国成立以后致力于保护文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朱启钤简介,朱启钤幼年清贫,但是在读书上非常用功,后来在清光绪年间中了举人,被任命为知县,后来又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和北京外城警察厅厅长。
在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开始在北洋政府中任职,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可谓身份显赫。
但是在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候他做了一件错事,那就是拥护袁世凯称帝,袁世凯失败以后被通缉,两年后被赦免。
在南北议和时期是北方总代表,但是因为最终谈判破裂,所以辞职后自此再不从政,进而潜心著述。
从朱启钤简介中了解到,朱启钤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辞职后开始兴办工业,不久以后就成为了著名的工业家,他还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主要从事古建筑研究。
我国著名的建筑家梁思成夫妇都是社员,在这里他们接受了很大的帮助。
朱启钤还热心公益事业,很多人都听说过中山公园,但是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实际上这个公园是最早由朱启钤发起的捐款,建设的一所公园,后来几经演变成为了现在的中山公园。
朱启钤还和周总理有交集,两位总理在一起进行过交谈,朱启钤先生在1964年因病去世。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正阳门箭楼在2006年6月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一次修缮,这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也是人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的见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箭楼为什么能保存到现在。
这要感谢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他是著名政治家梁启超的儿子,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出名的我国第一批建筑学家,他除了在建筑上有很高的造诣,在保护文物上也有很大的成就。
盛宣怀:晚清天下第一官商
盛宣怀和红顶商人胡雪岩同为晚清时代的人,也是红极一时的官商。
盛宣怀不但有着富可敌国的惊人家产,一度成为晚清首富,而且还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第一家电报局、第一家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第一所国立大学等11个“中国第一”。
由于种种原因,世人对盛宣怀的了解远远不如胡雪岩。
不过,饱读诗书,深谙历史的南怀谨却没有冷落他,对他另眼相看,多次向金融界、工商界的朋友介绍盛宣怀。
盛宣怀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商人?盛宣怀(1844年11月—-1916年4月),字杏荪,号次沂,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是清末企业家、政治家、福利事业家和官僚买办。
盛宣怀出身在书香门第,祖父盛隆是举人,父亲盛康为进士出身,当过布政使。
盛家虽是书香门第,但祖、父两人都比较注重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对孩子的“学历”教育抓得不是很紧。
盛宣怀少时学业平平,在1866年考中秀才后,乡试三次不中。
然而,盛宣怀落榜不落志,1870年,26岁的盛宣怀经人推荐进了李鸿章幕府当文书,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
盛宣怀认为,中国要强盛最迫切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盛宣怀在李鸿章军前当幕僚时,恰遇李鸿章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盛宣怀为其起草的章程思路前瞻、见解独到、条理清晰,得到了李鸿章的认可。
由此,盛宣怀以襄助李鸿章主办洋务企业逐步起家,跟随李鸿章一步步从军营文书做到了一品尚书,成为晚清政府的重要官员。
同时,也从典当掌柜变成掌握大清十几家垄断企业的实业家。
盛宣怀地位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官位的高低,而在于他掌握和控制了当时主要的企业。
旧中国第一家自办最大近代航运公司招商局,第一家自办的也是唯一的电报局,规模宏大的煤铁钢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最大的纺织厂——华盛纺织厂,旧中国自办的主要铁路干线和第一家银行—一通商银行等,都是由他创办、主持和控制的。
此外,盛宣怀还兴办了旧中国最早的天津北洋大学堂、上海南洋公学等新式学校。
旧中国近代化第一阶段中创建起来的主要近代工矿交通运输和金融企业,大半通过盛宣怀之手。
近代历史人物事迹
近代历史人物事迹近代历史人物事迹篇1宋庆龄(1893——1981)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
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好朋友,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年少时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
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
革命的`大潮已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
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70年的革命生涯。
19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跟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了孙中山他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
与此同时,她的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
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
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主席。
近代历史人物事迹篇2宋庆龄小时侯的一天,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宋庆龄忽然停下脚步。
“怎么了,孩子?”爸爸希奇地问。
“我不能往了。
我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
”宋庆龄答道。
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
“哦,是这样。
”父亲松了口气。
“以后再教她吧,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不都可以吗?”“不行不行,我跟她约好的。
”宋庆龄忙说。
“没关系,明天再向她解释一下,要不,道个歉也可以嘛。
”爸爸继续劝说着。
“不,你说过,做人要取信用。
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
可是,我并没有忘记呀,我不能言而无信。
”宋庆龄坚定地说。
宋庆龄送家里人出门后,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起来。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实业救国,我辈楷模
实业救国,我辈楷模作者:高艳来源:《求学·新高考版》2022年第02期“办学狂人”张謇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
他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状元,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他主张“实业救国”,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是个不折不扣的“办学狂人”。
他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的复旦公学,是复旦大学的前身。
他创办的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因地处吴淞,曾一度称“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这是上海海事大学前身;在老西门创办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是今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河海大学前身。
1917年,在张謇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的前身)在吴淞复校。
1920年国立东南大学成立,张謇是主要创建人之一。
……而南通大学,亦是由他于1912年创办的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发展而来的。
在这里,我们邀请了一位南通大學的学姐,就让她来为大家讲讲张謇与南通大学的故事吧!第一次看到“张謇”这个名字,是在高中历史书上,那时我们只知道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他主张“实业救国”,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而真正开始了解他,是在我考入南通大学后。
犹记得报到那天从老师手里接过校园卡,老师对我们说:“欢迎来到南通大学,凭你们的校园卡可以免费参观学校南边的啬园哦!”“啬园?那是什么?”我有些惊讶。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老师微笑着说。
我原以为,这不过是学校旁边一个普通的公园,便约了朋友闲暇之时去啬园散心。
去了之后,只觉得见园子里曲径通幽,景色很美,很适合学生们来走走。
而在我们看到了张謇先生的雕像和墓志铭之后,才恍然大悟:这是一座墓园,是张謇先生的墓地。
时光回到1912年,张謇先生创办了南通大学的前身——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开始本科教育。
他分别为这两所学校题写训词“祈通中西,以宏慈善”和“忠实不欺,力求精进”,今天的南通大学校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正是分别取自其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10历史人物:张謇生平
张謇生平张謇(1853年5月25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人,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海门市长乐镇(即今常乐镇)。
清末状元。
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张謇作品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
1869年考中秀才,1874年(同治十三年),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今南通)知州孙云锦。
1876年(光绪二年)夏,前往浦口入吴长庆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
1880年(光绪六年)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
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
1882年(光绪八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势力扩张。
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强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领潘祖荫、翁同和等的赏识。
1884年(光绪十年)随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留朝鲜接统“庆字营”。
不久吴长庆病故,离开庆军回乡读书,准备应试。
1885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
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
1910年,发起国会请愿活动。
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
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4年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
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
1926年7月17日病逝,享年73岁。
民间称他为“四先生”张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海门民间称他为“四先生”。
张家世代务农,到张謇父亲时,已置田二十余亩,并兼营糖坊。
清咸丰六年(1856年)张謇4岁时,由父开始教识《千字文》。
历史上的盛宣怀
历史上的盛宣怀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出生於江苏武进,死于上海),字杏荪、幼勖,号次沂、补楼,清末官员,官办商人,借督办实业之便,聚敛大量财富;盛宣怀一生贪腐逐利,而无视道德原则,1911年盛宣怀任邮传部大臣期间,不顾全国人民反对而贸然下令铁路收归国有,引发四川保路运动,导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
一、综述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汉族,出生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逝世于上海),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还有思惠斋,东海,孤山居士,紫杏,愚卿等号。
清末官员、官办商人,官僚买办。
1879年,署天津河间兵备道。
1884年,赴粤办理沙面事件;同年,署天津海关道。
1885年,任招商局督办。
1886年,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道台兼东海关监督。
次年,在烟台独资经营客货海运,航运范围不仅扩大到山东整个沿海,而且还开辟了烟台至旅顺的航线。
1891年春,在烟台设立胶东第一广仁堂慈善机构。
次年,任直隶津海关道兼直隶津海关监督。
1895奏设北洋大学堂于天津(现天津大学) ,1896 年,任铁路公司督办,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奏设南洋公学于上海。
1902年,任正二品工部左侍郎。
二、生平出身官僚地主家庭。
1866年,应童试,补县学生。
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是清朝的官员,与李鸿章有交。
盛是六兄弟之长。
1870年(同治9年)盛被李鸿章招入其幕府,受到李的赏识,第二年就已升到知府的官级。
1871年畿辅大水,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捐助衣物粮食,由盛宣怀购买并运到天津散发,这是盛宣怀第一次从事福利事业。
十一个第一:1. 1872年拟定中国第一个集商资商办的《轮船招商章程》;2. 1880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3. 188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4. 19世纪70年代在湖北“勘矿”;5. 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逐渐发展为真正称得上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6. 90年代后期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7. 1897年建成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8. 1895年创办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1897年在南洋公学首开师范班,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高等师范学堂;9. 1902年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10. 1904年在上海创办红十字会并于1907年被清政府任命为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11. 1910年办成私人的上海图书馆1、航运1872年他建议李鸿章用建造商船来提供建造兵舰的费用,被李采纳,李委任盛办理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这是盛办理轮船航运的开始。
实业救国,民国十位顶级实业家
实业救国,民国十位顶级实业家20世纪初,随着清朝统治的结束,民国时代到来,中国市场经济有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与其他国家的市场演变和进化类似,中国市场经济也是从各大城市的精英阶层开始的!在这一时期,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企业家,有的是继承先辈辉煌而来,如闪耀一时的荣氏家族,但是但部分新崛起的企业家是抓住机遇,勇于奋斗而成。
他们最强大的时候,甚至对政府的相关决策都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企业家大都是实业出身,有着极为浓郁的家国主义情怀,对于我国企业制度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我国工业、商业、交通业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民国实业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盘点一下,民国时期那些各行业的一些实业巨头们。
当然民国著名实业家很多,类似荣氏家族第二代和严裕棠、张謇、聂云台等实业家,还有刘文彩等富可敌省的商人,在社会的影响力巨大,但是我们并没有将他们列入榜单中,我们只是简单的择选了十位各行业有代表性的人物,当然,他们未必就是当时唯十的最顶端的实业家!1、刘鸿生(1888年-1956年)'中国火柴大王'和'毛纺业大王'刘鸿生,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以经营开滦煤炭起家,后将资本投资火柴、水泥、毛织等业。
是中国民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实业家,集'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毛纺大王、水泥大王'等于一身的'企业大王',经营领域遍布轻重工业、运输业、商业和金融业,创立了近代中国数一数二的民族企业集团。
以一代人的力量,建立起财富仅次于历经数代人打造的荣氏家族的商业帝国。
刘鸿生少年,家道中落,艰难考上大学,后来因各种缘由而辍学,当过教师,做过翻译,干过销售员,后来开始转运煤炭,赚取了第一桶金。
五四之后,积极投身民族实业,先是设华商鸿生火柴公司,后来又设立华商上海水泥公司﹑中华煤球公司﹑大华保险公司﹑华丰搪瓷公司﹑章华毛绒纺织公司﹑中华工业公司﹑华东煤矿公司﹑中国企业银行等,称为当时国内最顶级的实业家。
近代史名人简介
1891
1962
徽州绩溪县
-18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著《天演论》,是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毛泽东
1893
1976
湖南省
-20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傅斯年
1896
浙江杭州
81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魏源
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州志》编成《海国图志》50卷。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徐继畲
1795
1837
山西代州
78
徐继畲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学、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蔡元培
1868
1940
浙江绍兴
5
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提倡民权与女权,倡导自由思想,致力革除“读书为官”的旧俗,开科学研究风气,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附带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章太炎
1869
1936
汪精卫
1883
1944
广东三水
-10
早期革命家,青年时代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成为孙文的得力助手。辛亥革命前一年,因谋刺大清帝国摄政王载沣失败而下狱问死,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汪兆铭宣称主张“和平救国”的路线,与日本合作,出任日本在南京组建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因此国共两党皆把汪兆铭定性为“汉奸”而极力批判。
中国近代实业家张骞和他的诗
中国近代实业家张骞和他的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张骞,字子舆,号段城,浙江苍南县人,清朝末年著名实业家。
他生于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
张骞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商业头脑和决策能力,很快在商界中崭露头角。
张骞在经商的也是一位热爱诗歌创作的文人。
他的诗作深受当时社会风气和历史事件的影响,表现出他对国家兴衰、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感慨。
张骞的诗作多以写实为主,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和他自身的思想感情。
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明快畅怀为特点,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他的诗作常常展现出一种豪情壮志,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
张骞的诗作中有一首《山西民谣》,写出了当时山西民生疾苦和人们的苦难境遇。
诗中所写的贫穷、饥饿、疾病等社会问题,展现出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和关注。
张骞的诗作中还有一首《春江花月夜》,描绘了一幅春江边花朵盛开、月光皎皎的美丽画面。
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对世间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张骞还创作了许多描写军事、商业、官场等各个领域的诗歌,展现出他对各种人文风景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备受瞩目,也被后人传颂,成为经典之作。
第二篇示例:中国近代实业家张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他不仅在商业界取得了巨大成功,还是一位爱好诗歌的诗人。
张骞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厚意,还反映了他对人生的领悟和感悟。
在他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商人,同时也是一位感怀者和文艺爱好者。
张骞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家,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勤奋。
他在商业上有过多次成功经验,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
他并没有被商业的功利所束缚,而是将自己的心灵释放在诗歌中。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领悟,展现了他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
张骞的诗歌篇目广泛,形式多样,风格独具特色。
晚清许达生简介
晚清许达生简介许达生(1839年-1920年),字葆真,江苏宜兴人。
晚清政治家、江南制造局总办。
是晚清时期有名的实业家之一。
他致力于工业现代化和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许达生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父亲是当地的首富,他很小就开始接触家族生意,很快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
但许达生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商业成功,他希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他认为“国家之兴在于工业发展”,自己也应该走上工业发展的道路。
许达生曾在江南制造局工作了40年之久,期间他推动了许多先进的工业技术和设备,使得江南制造局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一家机器制造厂。
他还积极推动火车和电讯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引进和使用。
此外,许达生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他成立了南洋实验局,引进了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引入新设备、新技术,为工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的威胁,国家实力几乎边缘化。
许达生深知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想摆脱列强的压迫,中国必须借鉴西方工业技术,加强自己的实力。
因此,许达生始终致力于以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为中心,推动中国走向繁荣昌盛。
许达生不仅在工业领域有所成就,还在政治、社会等方面贡献颇多。
他曾与其他民主派人士一起成立宜兴教育会,宣传普及新式教育。
他还积极支持《大公报》,倡导自由民主,最终成为清朝后期的出版事业之一。
许达生的思想影响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
他提倡人才教育、科学技术,在工业、教育、宣传等方面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对中国近代史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他在日本和欧洲旅行时,积极观察和学习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树立了先进的范例。
总之,许达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
他深刻理解工业发展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努力推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中国近现代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实业家简介
张謇
张謇(1853—1926年),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
江苏南通人,16岁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他认为从政无望,乃致力于实业和教育。
1899年,经过数年筹办,建成大生纱厂,后相继建成大生二、三、八纱厂以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形成大生资本集团。
与此同时,他把经营实业的部分盈利,投入文化教育实业。
他先后在家乡南通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等十余所学校,尤以专科学校为有名,其中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最好,1920年三校并为南通大学。
在南通以外的其他地方,张謇还倡议和资助建立了一些学校。
在清末立宪运动中,他任江苏咨议局议长。
民国初年,先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后来先后任袁世凯政府农林、工商、农商部总长。
1915年因不满袁世凯称帝活动辞职回籍,继续从事实业活动,但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压力下,陷于窘境。
1926年病逝。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荣宗敬(1873—1938年)、荣德生(1875—1952年),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兄弟二人从十几岁起,就在上海学徒。
1896年,随其父与人合资开办钱庄,开始了经营生涯。
1902年,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德生任经理,宗敬在上海任批发经理。
1907年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
1912年,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六家。
1915年,荣氏兄弟又投资创办了中新纱厂,不久扩展为两个纱厂。
经过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其拥有的纱厂,也达4个。
荣氏家族成为当时中国有名的民族资本家。
陈启沅
陈启沅(1834-1903),字芷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简村人,生于1834年四月十五日,清宣统二年《南海县志》载:“陈启沅少孤贫而好学,凡诸子百家、星学舆地诸书, 无不涉猎,尤精易理,性复颖悟,目光绝伦,深夜处暗室中能辩五色,曾以一麻子写百余字,一折扇写字汇全部,均楷法遒劲,行气整
齐。
工绘事,尤善作蝴蝶,飞跃传神,以显微镜窥之,则蝶之两须,乃两绝句缀成,其裙翅皆韵语也,自刻小章径仅二分,中容百余字,见者咸以多才之士评之。
”
少时涉猎诸子百家、星象舆地诸书,曾执教于村塾。
1859年赴安南(今越南)佐兄料理商务,经商致富。
1872年回国。
翌年,在南海西樵乡简村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
该厂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雇工人六、七百人,出丝精美光洁,远销欧美,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
1881年该厂因同业竞争,被视为异端,南海知县下令停产。
遂将丝厂迁至澳门,初名和昌,后改名复和隆,历4年多时间。
1885年复将丝厂迁回南海简村,改名世昌纶,继续经营。
他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机器缫丝新理念,自行设计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机器缫丝设备——机汽大偈机汽单车,并致力推广应用,促进了当时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种桑养蚕业(农业)、机器缫丝业(工业)、生丝贸易业(商业)的经济新增长点。
1872年从安南(今越南)回国,1873年,在家乡广东南海西樵简村堡开办继昌隆缫丝厂,办起了中国第一家蒸汽缫丝厂,成为中国第一位采用机器缫丝新法,并使中国缫丝业从手工作坊式走向企业规模化管理、机械化生产、系统化经营,掀起了纺织业的第一轮工业革命,开创了当时广东、珠江三角洲甚至全中国纺织业的新篇章,因而被作为中国第一位采用机器缫丝的民族资本家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他还是一个敢于与传统抗衡的先驱。
他在安南经商期间,筹集资金建起洁净砖屋,请国际红十字会医护人员,免费为被视为不祥物的临产土人孕妇接生(此前,土人孕妇待产被逼至郊野或河边破旧荒凉的草寮去,分娩完才得回家)。
为革除“鸡米酒”乡俗,他先从自己做起,规定凡“百豫坊人”(即启沅父亲所衍生的后人)不论男婚女嫁,一律不准搞“鸡米酒”,亦不得参加别人的“鸡米酒”,穷人拍手叫好,相继仿效,一改此常令贫穷人家深感头痛的陋习。
这些种种,都足以证明陈启沅是一位极具革新精神的人。
他在中国生丝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日渐低弱之时,怀着“还哺祖国”(陈启沅语)的心愿,率先引进新法,与沿用了几千年的手工缫丝法的乡人势力斗争,使“厂丝”竞争力远远高于“土丝”,为中国丝业继续立于不败之地创下了奇功。
1903年在南海去世。
陈启沅是我国近代的爱国华侨、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和发展,标志着继缫丝工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促进了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缫丝工业的发展,增强了我国丝的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一业兴,百业旺。
缫丝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各有关行业的兴旺。
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合发展,为我国民族资本的投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继昌隆缫丝厂由此驰名于世。
但这新生的近代工业却遭到土法缫丝业主的妒忌,封建官府也视此为异端。
即使陈启沅以开办杂货、米店、药店来繁荣简村经济,以办学、兴建水利,对乡民施米赠药来争取乡人的支持,也无法冲破封建势力。
1881年,继昌隆缫丝厂被迫停办,陈启沅只好将厂迁至澳门。
周学熙
周学熙,字缉之,号止庵,安徽至德人,是中国近代实业家。
其父周馥曾任两广、两江总督。
周学熙最初在浙江为官,后为山东候补道员。
1900年入袁世凯幕下,主持北洋实业,是袁世凯推行新政的得力人物。
1903年赴日本考察工商业,回国后总办直隶工艺总局。
1905年,他出任天津道,1907年任长芦盐运使,办商品陈列所、植物园、天津铁工厂、高等工业学堂等。
他开办的滦州煤矿公司在数年后与英商投资的开平煤矿公司联合,组成开滦矿务总局。
1947年,周学熙病逝。
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实业家。
字缉之,别号止庵。
安徽至德(今安徽东至)人。
生于1866年 1月12日(清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六)。
其父周馥清末曾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职。
举人。
袁世凯幕僚。
清末民初实业家,政治家。
开滦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公司、耀华玻璃公司的创办人。
现在的山东大学(时称山东高等学校)校长。
周学熙十六岁中秀才,1894年中举,最初在浙江为官。
1898年报捐候补道,派为开平矿务局会办,次年升总办。
1900年为山东候补道员,入袁世凯幕下,后随袁来天津,主持北洋实业。
1901年任山东大学堂总办,次年转往直隶候补,7月经直隶总督袁世凯委派总办银元局。
1903年赴日本考察工商业,归国後任直隶工艺总局督办,并创办北洋工艺学堂(今河北工业大学)兼任督办(校长)。
1905年,出任天津道,办商品陈列所、植物园、天津铁
工厂、滦州煤矿公司、天津造币厂、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天津高等工业学堂等。
其中1906年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公司,获利颇丰。
因振兴工艺有功,由候补道﹑直隶通永道﹑天津道.1907年任长芦盐运使,又官至按察使。
1908年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
袁世凯窃国后,于1912年和1915年为陆征祥内阁和1915年徐世昌内阁财政部长。
参加签订善后借款合同。
1918年1916年4月脱离政界,任华新纺织公司总理,先后创办华新所属的天津﹑青岛﹑唐山﹑卫辉四家纱厂。
1919年创办中国实业银行,任总经理。
1922年与比利时商人合办耀华玻璃公司。
1924年成立实业总汇处,任理事长,管理所属各企业。
周以兴办实业成绩卓著,与南方实业家张謇齐名,有“南张北周”之说。
1927年周学熙以年高引退,晚年以读经﹑赋诗和念佛自遣。
1947年9月26日卒于北平寓所。
周学熙的一个妹妹嫁给了袁世凯八儿子袁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