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后热处理(PWHT)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区别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350℃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350℃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350℃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30min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1.2焊后热处理(PWHT):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
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1.4焊接应力的危害和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焊接应力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1.4.1焊接应力只能降低,不可能完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形成的的危害:1)影响构件承受静载的能力;2)会造成构件的脆性断裂;3)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4)影响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5)应力区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6)影响构件的精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1.4.2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1)设计措施:(1)构件设计时经量减少焊缝的尺寸和数量,可减少焊接变形,同时降低焊接应力(2)构件设计时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叠加(3)优化结构设计,例将如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2)工艺措施(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3)层间进行锤击(4)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与焊接区同时拉伸(膨胀)和同时压缩(收缩)(5)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6)采用整体预热(7)焊后消氢处理(8)采用整体焊后热处理(9)利用振动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二、容器及受压元件应按材料、焊接接头厚度、结构形式、介质和设计要求确定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PWHT)工艺是指焊接工作完成后,将焊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使焊件缓慢冷却下来,以改善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的一种焊接热处理工艺。
焊后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这些过程相互衔接,不可间断。
广义的焊后热处理包括下列各类热处理:消除应力;完全退火;固溶强化热处理;正火;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析出热处理等;另外,在避免焊接区急速冷却或者是去氢的处理方法中,采取后热处理也是焊后热处理的一种。
焊后热处理可采取炉内热处理,整体炉外热处理或局部热处理的方法进行。
焊后热处理1、焊接残余应力是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伴随焊接施工必然会产生残余应力。
消除残余应力的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焊件放在热处理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和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
焊后热处理对金属抗拉强度、蠕变极限的影响与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
焊后热处理对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随钢种不同而不同。
2、热处理方法的选择焊后热处理一般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
对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热处理。
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要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
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
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去氢。
绝大多数场合是选用单一的高温回火。
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不宜过快,力求内外壁均匀。
3、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⑴感应加热。
钢材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势,因涡流和磁滞的作用使钢材发热,即感应加热。
现在工程上多采用设备简单的工频感应加热。
⑵辐射加热。
辐射加热由热源把热量辐射到金属表面,再由金属表面把热量向其他方向传导。
焊后热处理和消应力
焊后热处理和消应力
焊接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但焊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内部应力,可能会导致焊接部件变形或裂纹。
为了消除这些应力并提高焊接件的性能,通常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和消应力处理。
焊后热处理是将焊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在一定时间内冷却。
这个过程可以改变焊接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消除内部应力,减少变形和裂纹的风险。
焊后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取决于焊接材料的类型和厚度,以及所需的性能。
消应力处理是通过机械或热力学方法来消除焊接件的内部应力。
其中机械方法包括钻孔、刨削、冲孔等,而热力学方法包括高温回火和低温退火等。
消应力处理可以使焊接件保持稳定的形状和尺寸,并增强其耐腐蚀能力和机械强度。
综上所述,焊后热处理和消应力处理是保证焊接件性能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这些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参数,以确保焊接件符合要求。
- 1 -。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C〜350C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 C〜350 C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C〜350C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30min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4.5后热4. 5, 1对冷裂纹戦掖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餌挥件应采取岳热措施“4.5,2石热应在悍后立即迸行4.5,3后菸程麼一融为20010-3501:,保濃时间与訂热温度*焊魅金fl(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4. 5. 4若弊IS立即进行热处理则可不进行后热斗4.6. 1碳素钢和低合金俐低f 4?0T?的热过程*高合金钢低T3I5V的热过程,均不作为焊后热处理对待。
1.2焊后热处理(PWHT :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
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⑷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咼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⑺提咼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1.4焊接应力的危害和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焊接应力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焊后热处理类别
焊后热处理类别
焊后热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后对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的工艺。
它通过调整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消除焊接应力和组织缺陷,提高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
焊后热处理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退火处理
退火是一种常用的焊后热处理方法,它通过加热焊接接头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使焊接接头组织发生变化,消除焊接应力和组织缺陷。
退火处理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减少硬化现象,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
二、正火处理
正火是一种将焊接接头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正火处理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提高其强度和硬度,增加其耐磨性和耐蚀性。
三、淬火处理
淬火是一种将焊接接头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然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处理可以使焊接接头的组织发生相变,形成硬度高、韧性低的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焊接接头的硬度和强度。
四、回火处理
回火是一种将焊接接头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保持一段时间后,再
进行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回火处理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减轻淬火应力,提高焊接接头的韧性和强度。
焊后热处理的选择要根据焊接接头的材质、焊接方法以及要求的性能等因素来确定。
不同的焊接接头需要不同的热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性能要求。
焊后热处理是焊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热处理方法,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焊接工艺中,焊后热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应用。
焊后热处理和消应力
焊后热处理和消应力
焊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金属材料的方法。
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和塑性变形,焊接区域产生了残余应力。
这些残余应力可能会导致零件变形、裂纹和材料疲劳。
因此,对于某些应用,焊接后需要进行热处理和消应力。
热处理通常涉及将焊接部件加热到高温,使其达到均匀化、回火和淬火的目的。
这些过程可以减少材料的硬度和脆性,从而使焊接区域更加均匀且具有更好的耐久性。
在热处理过程中,温度的控制非常关键,因为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材料的不均匀性和变形。
消应力是另一种常用的焊后处理方法。
在消应力过程中,焊接部件被暴露在低温下,以使其产生热应力。
这些应力可以逐渐释放,从而减少残余应力和变形。
消应力的方法包括钝化、震动、切割和冷却。
在进行焊接和焊后处理时,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焊接参数和处理条件等因素。
合理的焊接和焊后处理可以提高零部件的品质和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 1 -。
焊后热处理的四种方法
焊后热处理的四种方法
焊后热处理是为了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和组织结构,常用的四种方法包括:
1. 回火处理(Tempering):通过加热焊接接头至临界温度以上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目的是降低焊接接头的硬度和脆性,提高其韧性和强度。
2. 热处理(Annealing):将焊接接头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改善晶粒结构,提高接头的塑性和韧性。
3. 正火处理(Normalizing):将焊接接头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将其迅速冷却至室温,主要目的是使接头的组织结构均匀化,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4. 淬火处理(Quenching):将焊接接头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并迅速冷却至室温,通过快速冷却来形成具有良好强度和硬度的组织结构,但可能会导致较高的残余应力和脆性。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焊接接头的材料、设计要求和应用环境等因素。
在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并注意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等参数,以确保焊接接头获得良好的性能和组织结构。
1。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与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350℃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350℃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350℃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 一般不少于30min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1、2焊后热处理(PWHT):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
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与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就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与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1、4焊接应力的危害与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焊接应力就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1、4、1焊接应力只能降低,不可能完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形成的的危害: 1)影响构件承受静载的能力;2)会造成构件的脆性断裂;3)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4)影响构件的刚度与稳定性;5)应力区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6)影响构件的精度与尺寸的稳定性。
1、4、2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1)设计措施:(1)构件设计时经量减少焊缝的尺寸与数量,可减少焊接变形,同时降低焊接应力(2)构件设计时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叠加(3)优化结构设计,例将如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2)工艺措施(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3)层间进行锤击(4)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与焊接区同时拉伸(膨胀)与同时压缩(收缩)(5)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6)采用整体预热(7)焊后消氢处理(8)采用整体焊后热处理(9)利用振动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二、容器及受压元件应按材料、焊接接头厚度、结构形式、介质与设计要求确定就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和消应力
焊后热处理和消应力
焊接是制造过程中常见的操作,但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热变形和残余应力,对焊接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焊后热处理和消应力技术应运而生。
焊后热处理是将焊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以改善焊接件的组织结构,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减轻残余应力,提高焊接件的使用寿命。
消应力技术是通过将焊接件分割成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内产生的应力与其他小区域无关,从而实现应力的消除。
常用的消应力技术有振动应力消除、热应力消除、化学作用消除、机械应力消除等。
总之,焊后热处理和消应力技术是重要的焊接后处理工序,可以提高焊接件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1 -。
【焊接热处理】关于焊后消氢及热处理
【焊接热处理】关于焊后消氢及热处理(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
同时也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
(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
均匀地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焊接区域被焊工件之间的温度差(也称为温度梯度)。
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
(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对降低角接接头的拘束度尤为明显,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裂纹发生率下降。
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选择不仅与钢材和焊条的化学成分有关,还与焊接结构的刚性、焊接方法、环境温度等有关,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确定。
另外,预热温度在钢材板厚方向的均匀性和在焊缝区域的均匀性,对降低焊接应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局部预热的宽度,应根据被焊工件的拘束度情况而定,一般应为焊缝区周围各三倍壁厚,且不得少于150-200毫米。
如果预热不均匀,不但不减少焊接应力,反而会出现增大焊接应力的情况。
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有三个:消氢、消除焊接应力、改善焊缝组织和综合性能。
焊后消氢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后,焊缝尚未冷却至100℃以下时,进行的低温热处理。
一般规范为加热到200~350℃,保温2-6小时。
焊后消氢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焊缝及热影响区中氢的逸出,对于防止低合金钢焊接时产生焊接裂纹的效果极为显著。
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加热和冷却的不均匀性,以及构件本身产生拘束或外加拘束,在焊接工作结束后,在构件中总会产生焊接应力。
焊接应力在构件中的存在,会降低焊接接头区的实际承载能力,产生塑性变形,严重时,还会导致构件的破坏。
消应力热处理是使焊好的工件在高温状态下,其屈服强度下降,来达到松弛焊接应力的目的。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整体高温回火,即把焊件整体放入加热炉内,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在空气中或炉内冷却。
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80%-90%的焊接应力。
焊后热管理组织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350℃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350℃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350℃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30min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1.2焊后热处理(PWHT):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
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1.4焊接应力的危害和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焊接应力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1.4.1焊接应力只能降低,不可能完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形成的的危害:1)影响构件承受静载的能力;2)会造成构件的脆性断裂;3)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4)影响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5)应力区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6)影响构件的精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1.4.2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1)设计措施:(1)构件设计时经量减少焊缝的尺寸和数量,可减少焊接变形,同时降低焊接应力(2)构件设计时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叠加(3)优化结构设计,例将如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2)工艺措施(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3)层间进行锤击(4)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与焊接区同时拉伸(膨胀)和同时压缩(收缩)(5)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6)采用整体预热(7)焊后消氢处理(8)采用整体焊后热处理(9)利用振动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二、容器及受压元件应按材料、焊接接头厚度、结构形式、介质和设计要求确定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WHT)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区别
焊后热处理(PWHT)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区别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后热处理(PWHT)工艺是指焊接工作完成后,将焊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使焊件缓慢冷却下来,以改善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的一种焊接热处理工艺。
焊后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这些过程相互衔接,不可间断。
广义的焊后热处理包括下列各类热处理:消除应力;完全退火;固溶强化热处理;正火;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析出热处理等;另外,在避免焊接区急速冷却或者是去氢的处理方法中,采取后热处理也是焊后热处理的一种。
焊后热处理可采取炉内热处理,整体炉外热处理或局部热处理的方法进行。
焊后热处理1、焊接残余应力是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伴随焊接施工必然会产生残余应力。
消除残余应力的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焊件放在热处理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和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
焊后热处理对金属抗拉强度、蠕变极限的影响与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
焊后热处理对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随钢种不同而不同。
2、热处理方法的选择焊后热处理一般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
对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热处理。
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要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
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
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去氢。
绝大多数场合是选用单一的高温回火。
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不宜过快,力求内外壁均匀。
3、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⑴感应加热。
钢材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势,因涡流和磁滞的作用使钢材发热,即感应加热。
现在工程上多采用设备简单的工频感应加热。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350℃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350℃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350℃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30min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1.2焊后热处理(PWHT):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
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1.4焊接应力的危害和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焊接应力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1.4.1焊接应力只能降低,不可能完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形成的的危害:1)影响构件承受静载的能力;2)会造成构件的脆性断裂;3)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4)影响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5)应力区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6)影响构件的精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1.4.2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1)设计措施:(1)构件设计时经量减少焊缝的尺寸和数量,可减少焊接变形,同时降低焊接应力(2)构件设计时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叠加(3)优化结构设计,例将如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2)工艺措施(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3)层间进行锤击(4)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与焊接区同时拉伸(膨胀)和同时压缩(收缩)(5)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6)采用整体预热(7)焊后消氢处理(8)采用整体焊后热处理(9)利用振动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二、容器及受压元件应按材料、焊接接头厚度、结构形式、介质和设计要求确定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
焊缝的冷却方法有几种
焊缝的冷却方法有几种焊缝冷却是在焊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对焊接质量、焊接性能以及焊接工艺等方面均有很大影响。
为了确保焊缝冷却的有效性,多种冷却方法被广泛使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焊缝冷却方法。
1. 自然冷却:焊缝冷却的最基本方法就是自然冷却。
在焊接完成后,焊缝会从高温状态逐渐冷却至室温。
自然冷却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和材料,但其缺点是冷却速度较慢,会导致焊接区域热影响区(HAZ)过长,从而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
2. 冷风冷却:冷风冷却是在焊接完成后,使用冷空气或气体进行焊缝冷却的方法。
它可以提高焊缝的冷却速度,减少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域。
冷风冷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手动扇风:使用手持或台式扇风机向焊缝吹风,以加速焊缝冷却。
- 气体喷射:使用压缩空气或其它气体向焊缝喷射,以降低焊接接头的温度。
这种方法常用于焊接大型结构或厚板焊接。
- 水喷淋:在焊接完成后,使用喷水系统对焊缝进行喷淋,以加速冷却速度。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水冷焊接。
3. 冷却剂冷却:冷却剂冷却是利用冷却剂的特殊性质对焊缝进行冷却的方法。
常见的冷却剂包括水、酒精和液氮等。
冷却剂冷却的过程中,焊缝与冷却剂接触后,由于冷却剂的高热传导性和吸热性质,焊缝的温度会迅速降低,从而加快冷却速度。
4. 焊接后热处理(PWHT):有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可以在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后热处理。
焊接后热处理是指将焊接接头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再冷却,以达到消除焊接应力和改善焊接组织以及性能的目的。
这种方法常用于焊接高强度钢、不锈钢等难焊材料的焊接中。
在实际焊接中,常会采用上述冷却方法的组合应用。
具体采取哪种冷却方法取决于焊接材料、焊接接头的类型和要求以及焊接设备等因素。
不同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对冷却方法也会有不同要求。
总之,焊缝的冷却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优缺点。
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
焊后热处理(PWHT)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区别
焊后热处理(PWHT)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区别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后热处理(PWHT)工艺是指焊接工作完成后,将焊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使焊件缓慢冷却下来,以改善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的一种焊接热处理工艺。
焊后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这些过程相互衔接,不可间断。
广义的焊后热处理包括下列各类热处理:消除应力;完全退火;固溶强化热处理;正火;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析出热处理等;另外,在避免焊接区急速冷却或者是去氢的处理方法中,采取后热处理也是焊后热处理的一种。
焊后热处理可采取炉内热处理,整体炉外热处理或局部热处理的方法进行。
焊后热处理1、焊接残余应力是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伴随焊接施工必然会产生残余应力。
消除残余应力的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焊件放在热处理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和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
焊后热处理对金属抗拉强度、蠕变极限的影响与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
焊后热处理对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随钢种不同而不同。
2、热处理方法的选择焊后热处理一般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
对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热处理。
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要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
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
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去氢。
绝大多数场合是选用单一的高温回火。
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不宜过快,力求内外壁均匀。
3、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⑴感应加热。
钢材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势,因涡流和磁滞的作用使钢材发热,即感应加热。
现在工程上多采用设备简单的工频感应加热。
消氢处理与后热处理
消氢处理与后热处理消氢处理与后热处理目的不一样。
消氢是加热后让焊接时填充金属中的氢在高温下逸出,后热是改善强度,消除产生裂纹的可能。
消氢加热温度低于后热处理温度,同时保温时间短于后热保温时间。
消氢大约300-350度,后热大约200-300度NB/T47015-2011对后热的说明如下:4.5.1 对冷裂纹敏感性校对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应采取后热措施。
4.5.2 后热应在焊后立即进行。
4.5.3 后热温度一般为200℃~350℃,一般不少于30min。
4.5.4 若焊后立即进行热处理则可不进行后热。
百度搜到的相关内容:在焊接过程中,来自焊条、焊剂和空气中的氢气在高温下被分解为原子状态,溶于液态金属中。
焊缝冷却时,氢气在钢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由于焊缝冷却较快,氢来不及逸出而留在焊缝金属中。
经一段时间后会在焊缝和熔接线处聚集,当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在焊接应力下导致焊缝热影响区产生裂纹,由于氢导致的裂纹往往是在焊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发生故称为延迟裂纹。
焊缝与金属材料中吸收的氢,可以通过后热处理扩散出来。
所谓后热其目的就是加快焊接接头中的氢的逸出,简单说就是消氢,是防止冷裂纹的有效措施。
后热温度根据不同钢种有所不同,一般为200~350℃,应在焊后立即进行,后热温度太低,消氢效果不好,温度过高若超出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则容易在焊接接头中保留残存的马氏体组织。
应当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金属材料焊接时都会产生延迟裂纹,只有强度级别高的低合金钢才可能产生,如鉻鉬钢等。
后热处理和焊后热处理有区别后热处理--焊后对焊缝和热影响区加热缓慢冷却热处理防止快速冷却出现裂纹和过大的拘束应力的方法焊后热处理--焊接完成后为改善接头机械性能的各种热处理的总称,包括后热处理,消氢处理低温回火处理等,一般指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AC3以下的消除应力热处理。
消氢处理DHT dehydrogenation heat treatment中间消应力热处理 ISR intermediate stress relief最终焊后热处理 PWHT postweld heat treatment这三个API上就是这么定义的。
PWHT 焊后热处理
制造过程中,存在由于过量的冷卷、冷矫形等冷加工引起的冷作硬化。
由于焊接引起的焊缝区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由于焊接产生残余应力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应力腐蚀裂纹的产生和发展。
焊接时,当母材相邻区域产生一温差大于100度的急剧温度梯度时,在铁素体钢或相当的其他材料中引起不均匀的塑性应变,而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将产生一个峰值应力达到屈服点的残余应力场。
另外,由于压力容器制造中的不均匀塑性应变导致在弹性-塑性材料中产生残余应变,而残余应变可以是来自机械的(主要是冷卷、冷矫形等冷加工)热力的(主要是焊接过程产生的),或者两者兼有的原因,也就是热机械的原因。
因此,在压力容器加工完成的最终产品中将留下残余弹性应变场,并承受相应的弹性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的存在,将影响压力容器的使用性能。
为了消除焊接区峰值应变,达到内应变均匀分布这一目的,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机械震动法、焊后加热法等。
然而,由于压力容器中许多潜在的问题主要来自焊缝区的冶金损伤,所以,采用机械方法以降低内应变的手段已经不足以预防日后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
另外,金属的氢脆现象已经比较为人们所关注。
氢进入钢以后,机械性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坏。
强度和塑性明显降低,溶解于金属晶格中的氢,使钢在缓慢变形时发生脆性破坏。
金属材料中的氢可以是在金属材料生产工艺过程中吸收的,如金属在焊接时液态金属吸收的氢保留在焊缝中,也可能是材料在氢环境中服役吸收的氢。
对于焊缝中吸收的氢,比较有效的消除方法就是进行焊后热处理,它既可以达到松弛和缓和焊接残余应力,改善因焊接而被硬化及脆化的焊接热影响区,提高焊缝金属的延性和断裂韧性,也可以使焊接区及附近的氢等有害气体扩散逸出。
压力容器采用的热处理方法有两类:一类为改善机械性能的热处理,一类为焊后热处理(PWHT)。
广义地说,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
起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析出热处理等。
PWHT 模拟焊后热处理
1. 模拟焊后热处理目的:消除焊接应力,提高焊缝质量。
2. 进行模拟焊热处理是为了保证产品的机械性能不发生变化,热处理的次数以及热处理的温度有制造者提供。
3. 模拟热处理就是事先模拟材料将要进行的实际热处理。
用来预先判断该材料经过热处理后是否能保持应有的力学性能,比如CrMo钢的材料,由于冷裂纹倾向大,每焊一道缝都要立刻进炉做热处理,这样先焊的焊缝就要陪着每次新焊的缝多经历一次热处理。
最后焊的一道缝只有一次热处理,而第一道缝要经历很多次。
这时需做模拟最大和最小时间的热处理,由于热处理会增加冲击功减小强度,那么只要最大模拟热处理试板强度合格,最小模拟热处理试板冲击功合格,就可说明该材料母材或焊缝在实际热处理当中不会出现问题。
主要是针对比较厚的碳钢板材,用试板模拟材料的热过程,一般根据实际制造过程热循环数量确定模拟热处理时间.$ C; l( A/ p: Y |
模拟热处理结束后做机械性能分析.
主要要考虑的热循环过程有: 热成型,焊接,焊后热处理,现场返修后热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后热处理(PWHT)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区别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后热处理(PWHT)工艺是指焊接工作完成后,将焊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使焊件缓慢冷却下来,以改善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的一种焊接热处理工艺。
焊后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这些过程相互衔接,不可间断。
广义的焊后热处理包括下列各类热处理:消除应力;完全退火;固溶强化热处理;正火;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析出热处理等;另外,在避免焊接区急速冷却或者是去氢的处理方法中,采取后热处理也是焊后热处理的一种。
焊后热处理可采取炉内热处理,整体炉外热处理或局部热处理的方法进行。
焊后热处理
1、焊接残余应力是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伴随焊接施工必然会产生残余应力。
消除残余应力的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焊件放在热处理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和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
焊后热处理对金属抗拉强度、蠕变极限的影响与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
焊后热
处理对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随钢种不同而不同。
2、热处理方法的选择焊后热处理一般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
对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热处理。
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要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
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
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去氢。
绝大多数场合是选用单一的高温回火。
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不宜过快,力求内外壁均匀。
3、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⑴感应加热。
钢材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势,因涡流和磁滞的作用使钢材发热,即感应加热。
现在工程上多采用设备简单的工频感应加热。
⑵辐射加热。
辐射加热由热源把热量辐射到金属表面,再由金属表面把热量向其他方向传导。
所以,辐射加热时金属内外壁温度差别大,其加热效果较感应加热为差。
辐射加热常用火焰加热法、电阻炉加热法、红外线加热法。
焊后消除应力处理:
1、整体热处理:消除应力的程度主要决定于材质的成分、组织、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低碳钢及部分低合金钢焊接构件在650度,保温20~40h,可基本消除全部残余应力。
另外还有爆炸消除应力。
2、局部热处理:大型焊接结构,受加热炉的限制或要求不高时采用这种方法。
可采用火焰、红外、电阻、感应等加热方式,应保持均匀加热并具有一定的加热宽度。
低合金高强钢,一般在焊缝两侧各100~200mm。
3、机械拉伸、水压试验、温差拉伸、振动法等这几种方法只能消除20~50%的残余应力,前两种方法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焊接后进行去应力处理,有自然时效处理(时间长,去应力不彻底,)、震动时效(效率高,费用低,只能去除焊接应力的70%左右)人工加热时效(时间短费用较高,能100%去除焊接应力,同时能进行去氢处理)。
采用大型燃油退火炉,进行焊后退火处理。
采用多点加热、多点温度控制方式,温控采用热电偶自动控制仪表控制加热,使炉内各部温度均匀的控制在退火温度,保证工件的退火,同时能去除焊接过程中渗入焊缝中的H原子,消除了焊接件的氢脆。
在冷热加工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高者在屈服极限附近。
构件中的残余应力大多数表现出很大的有害作用;如降低构件的实际强度,降低疲劳极限,造成应力腐蚀和脆性断裂。
并且由于残余应力的松弛,使零件产生翘曲,大大的影响了构件的尺寸精度。
因此降低构件的残余应力,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的时效方法有:热时效、振动时效、自然时效、静态过载时效、热冲击时效等。
后两种方法应用较少,这里不作介绍
自然时效(NSR)是将工件长时间露天放置(一般长达六个月至一年左右),利用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和时间效应使残余应力释放,在温度应力形成的过载下,促使残余应力发生松弛而使尺寸精度获得稳定。
由于周期太长和占地面积大,仅适应长期单一品种的批量生产和效果不理想,目前应用的较少。
热时效(TSR)是将构件由室温(或不高于150℃)缓慢、均匀加热至550℃左右,保温4~8小时,再严格控制降温速度至150℃以下出炉,达到消除残余应力的目的,可以保证加工精度和防止裂纹产生。
振动时效(VSR)又称振动消除应力法,是将工件(包括铸件、锻件、焊接构件等)在其固有频率下进行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振动处理,以振动的形式给工件施加附加应力,当附加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后,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工件发生微观或宏观塑性变形,从而降低和均化工件内的残余应力,使尺寸精度获得稳定的一种方法。
这种工艺具有耗能少、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
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振动时效艺具有耗能少、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
与热时效相比,它无需宠大的时效炉,可节省占地面积与昂贵的设备投资。
因此,目前对长达几米至几十米和桥梁、船舶、化工器械的大型焊接件和重达几吨至几十吨的超重型铸件或加工
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较多地采用了振动时效。
生产周期短。
自然时效需经几个月的长期放置,热时效亦需经数十小时的周期方能完成,而振动时效一般只需振动数十分钟即可完成。
使用方便。
振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由于振动处理不受场地限制,振动装置又可携带至现场,所以这种工艺与热时效相比,使用简便,适应性较强。
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在工件共振频率下进行时效处理,耗能极少,能源消耗仅为热时效的3~5%,成本仅为热时效的8~10%。
其他。
振动时效操作简便,易于机械化自动化。
可避免金属零件在热时效过程中产生的翘曲变形、氧化、脱碳及硬度降低等缺陷。
是目前唯一能进行二次时效的方法。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相关内容,就在深圳机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