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工艺及原理归纳整理课件.pptx
染整工艺原理印花方法PPT课件
![染整工艺原理印花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d1eb675ef7ba0d4a733bcf.png)
染色半制品要有较好的毛效,以利于染料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上染,但要注意毛 效对色浆流变性的要求(染色布对前处理半制品的要求,要更均匀)。
要掌握印花半制品的缩水率
12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纺织品印花的对象
依材料 : 有天然纤维(棉、毛、丝、麻)、合成纤维(涤、腈、锦等)
混纺品(涤/棉、毛/涤、毛/腈等)。
印花是以一种更多的是使用多种类型的染料同时着色的工艺 操 作,工艺较复杂,需要协调统一。
也可以理解为同时进行多个染色。
印花和染色的异同
11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6、对前处理的要求有所不同
有白地或白花的印花布,要求其半制品有较高的白度;
半制品要防止纬斜,尤其对于花样呈格子形、横条格、 正方形、正圆形等更应注意。
印花
漏印图形
放大的金属镍
感光胶封
19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4、数字式喷墨印花
用CMYK(青、 品红、黄、黑 四色)模式。 只适应于极小 批量的生产。 常用于看样定 货。
电脑中的图案通过输出设备直接在织物上 形成图形。
20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B、按工艺分类:
1、直接印花:
在织物上直接印上印花色浆,通过一系列后处理,印花处染料上 染,从而形成花形。
印花
图 案 设 计( 艺 术 )
花 布 图 案( 技 术 )
染整技术与实用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3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色块组成的图案
晕色效果
水渍效果
染整技术与实用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四色阶调印花
4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纵 向
纤维截面 示意
印染技术-PPT课件
![印染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496a42783e0912a2162a83.png)
羊毛织物整理
一、羊毛纤维 1.结构特征: 2.防缩及抗皱机理 3.影响防缩抗皱整理的主要因素 4.纤维热性能: 二、羊毛织物的常规整理过程 1.毛织物的湿整理 2.毛织物的干整理 3.羊毛服装耐久性褶皱的处理 4.羊毛织物整理及其测试方法
三、羊毛整理用PU的基本性质 1.结构特征: 2.应用基本条件及效果: 四、PU整理及其交联理论研究 五、其它工艺因素结果 1.分析与讨论
蚕丝组成:丝素70~80%,丝胶20~30%,其他杂质:少量。 与羊毛区别:1、组成-C、H、O、N,硫很少。 2、β-折叠构象多,无∝-螺旋构象,结晶与非晶。
蛋白质性质
﹡蛋白质两性性质:
H+3N-P-COOH
OHH+
H2N-P-COOH H+3N-P-COO-
OHH+
H2N-P-COO-
等电点:蛋白质分子上正、负电荷数量相等时溶液的pH值, 不会向电极移动。羊毛的~: 4.2-4.8, 桑蚕丝的~:3.5-5.2。等电 点时纤维溶胀、溶解度最低。
其它参考文献
[1] 吕淑霖.毛织物染整[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2. [2] 上海毛麻纺织工业公司.毛纺织染整手册[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1983. [3] 上海市毛麻纺织工业公司.毛织物染整[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1987. [4] 陶乃杰主编.染整工程[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1. [5] 韦海林.混纺呢绒染整工艺路线探讨[J]甘肃轻纺科技,1994(2): 23-25. [6] 薛迪庚.织物的功能整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7] 荫怡芬.精纺毛织物机可洗整理的探讨[J].纺织科学研究,2019,(1):27. [8] 蒋少军,吴红玲.羊毛衫机可洗工艺技术的探讨[J].中国商,2019,(5):31. [9] 张善.高级丝光防缩绒线的工艺设计及生产实践.上海毛麻科技, 2019.(1):17-23 [10] 何新杰。毛织物的丝素整理剂防缩整理 .毛纺科技,2000,(2):34-36 [11] 林子务,刘菁,叶文祥等.毛织物的防毡缩整理.广西纺织科 技,2019,27(2):24-27 [12] 贾秀平.羊毛纤维的防缩及染色.北京纺织,21(6):37-39, [13]《聚氨酯树脂》李绍雄 朱吕民编著P579 [14] 聚氨酯型芳香微胶囊整理剂的研制及其应用,曹虹霞 高来宝《全国 后整理五届论文集》
纺织印染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纺织印染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53eea75acfa1c7aa00ccf3.png)
羊毛 骆驼毛 蚕丝
粘胶 Tencel纤维 Modal纤维 大豆纤维 竹浆纤维 醋酯纤维
涤纶纤维 锦纶/尼龙 腈纶 丙纶 氨纶 维纶等
纺织纤维的市场
羊毛2% 棉花38%
化纤59%
涤纶60%
棉花 羊毛 丝、麻等 涤纶 丙纶 锦纶 腈纶 粘胶等再生纤维 PVA、氨纶及其他
棉
优点:穿着柔软、舒适,色泽鲜艳,颜色丰富,耐热,吸水性强,透气性好。 缺点:易起皱 ,需整烫,易染色,易发霉,耐酸性较差。
邮箱:
1
纺织材料简介——纤维及织物
2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及产品介绍
3
涤纶织物染整工艺及产品介绍
4
锦纶弹力织物染整工艺及产品介绍
纺织材料简介— 纤维及织物
纺织纤维的定义
一、什么是纺织纤维? 细度很细,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细长物质称为
纤维,如棉花、叶络、肌肉、毛发等。 可以用来制造纺织品的纤维称为纺织纤维。
缺点:耐磨性是合成纤维中最差的。
织物的分类
----机织物、针织物
机织物 ----由互相垂直的纱线按一定规律交错沉浮而成的织物。 基本组织结构 ----平纹、斜纹、缎纹。
织物的分类
针织物 ----由纱线弯曲成线圈,相互按一定规律串联而成。
基本组织结构 ----经编:玩具绒、汽车顶蓬、泳装等。 ----纬编:双面、单面、罗纹、汗布、横编、手工毛衫。
氨纶
优点:具有高伸长,高弹性。其断裂伸长率可达 480%-700%,且在断裂伸长以内的弹性恢复率 在95%-98%。
缺点:吸湿性较差,强度低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 种弹性纤维。
腈纶
优点:吸湿能力比涤纶好,强度比涤纶、锦纶低,断裂 伸长率则与涤纶、锦纶相似,弹性较差些,耐日晒性特 别优良,在常见纺织纤维中居首位。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8783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0.png)
后整理工艺包括:柔软处理、硬挺处理、防皱处理、抗菌处理等,这些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选择和组合。
后整理工艺对于提高织物的舒适性、耐用性和功能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考虑环保 和可持续性问题。
04 染整工艺设备与技术
染整设备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染整工艺的不同阶段,染整设备可分为前处理设备、染色设备、印花设备和 后整理设备等。
特点
染整设备具有自动化、连续化、高效化和节能环保等特点,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 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新型染整设备与技术介绍
新型染色技术
如数码印花、活性染料染色、分散染料染色等,具有颜色鲜 艳、色谱齐全、色泽均匀等优点,能够满足个性化、小批量 、多品种的生产需求。
染整工艺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重要性
染整工艺是纺织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对提升纺织品品质、增加附加值、 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应用领域
染整工艺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 纺、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是纺织产 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染整工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历史
染整工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古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染整工艺不断改进和完 善,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染整工艺体系。
印花原理
印花基本概念
印花是将花纹或文字等特定图案印在织物上的过程,通过将色浆或染料涂在特制的版面上,再通过压力将色浆或染料 转移到织物上,从而达到装饰和美化的目的。
印花基本要素
印花需要用到印花浆或染料、印花版、印花机和织物等基本要素。印花浆或染料是带有颜色的物质,用于给织物上色 ;印花版是印制图案的模板;印花机是将色浆或染料转移到织物的设备;而织物则是被印制的对象。
印染基础知识 PPT课件
![印染基础知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c62303767f5acfa0c7cd18.png)
热定型
合纤织物在一定张力下进行热处理,使其尺寸,形态稳定 的加工工艺。目的在于消除织物上已经存在的皱痕,防止织 物在湿热条件下产生难以去除的皱痕,提高织物热稳定性。
热定型的意义是:①尺寸定形: 尺寸热稳定性提高,缩水率下 降②平整定形:消除皱痕,提 高抗皱性③改善服用性能:弹 性、手感和起毛球现象得到改 善④染色性能改变
连续轧染机 1—进布装置 2,6—均匀轧车 3—红外线烘燥机 4—横导辊热风烘燥机
5—烘筒烘燥机 7—透风辊 8—还原蒸 9—平洗槽 10—皂洗箱 11—长蒸箱 12—平洗槽 13—烘筒烘燥机 14—落布装置
浸染 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 上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内部的染色方法。
特点 ➢ 适用于各种形态的纺织品染色 ➢ 间歇式生产,生产效率低 ➢ 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
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各类染料已有七千多种, 常用的也有两千多种。由于染料的结构、类型、性 质不同,必须根据染色产品的要求对染料选行选择, 以确定相应的染色工艺条件。
天然染料分植物染料,如 茜素、靛蓝等;动物染料, 如胭脂虫等。
合成染料又称人造染料, 主要从煤焦油分馏出来 (或石油加工)经化学加 工而成,习称“煤焦油染 料”。
的异离子相结合,从而纤维吸收了染料。 B 渗透:纤维中有空隙,把染料高温高压后压入或者渗入
分子空隙中使之着色。 C 粘合:纤维分子中没有亲和染料的因子,故加粘合剂,
使染料粘在纤维上。 方法: 纤维染色——色纺(纺纱中加颜色,如雪花纱、花式纱) 纱线染色——色织(色织面料) 布匹染色——着色(匹染)
染料
1.轧车 织物浸轧染料的主要装置。 2.烘干装置 包括红外线、热风和烘筒烘燥三种。 3.蒸箱 有的染料染后要汽蒸,在蒸箱内通入饱和蒸汽,使纤维膨化,染料及其他化学 药品扩散进入纤维内部。 4.平洗装置 它包括多格平洗槽,可用于冷水、热水、皂煮以及根据不同染料进行的后处理 5.染后烘干装置 染后的烘干都采用烘筒烘干。
染整工艺原理介绍课件
![染整工艺原理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a9ec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1.png)
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环保 型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
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环保 型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智能化染整工艺
自动化控制: 利用计算机 技术实现染 整工艺的自 动化控制, 提高生产效 率和质量
节能环保: 采用节能环 保技术,降 低能耗和污 染,实现绿 色生产
01
02
03
04
后整理
定型:使织物保持稳定的形态和尺寸 抗皱整理: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 阻燃整理:提高织物的阻燃性能 抗菌整理:提高织物的抗菌性能 环保整理:提高织物的环保性能
柔软整理:提高织物的柔软度和舒适性 防水整理:提高织物的防水性能 抗静电整理:提高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抗紫外线整理:提高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其他功能整理:如抗起球、抗勾丝、抗磨损等
漂白:去除织物 上的色素,提高 白度
丝光:提高织物 的光泽度和弹性, 改善手感
染色
染料选择: 根据面料和 颜色要求选 择合适的染 料
染料配制: 将染料与助 剂按比例混 合,制成染 液
染色工艺: 根据面料和 颜色要求选 择合适的染 色工艺,如 浸染、轧染、 喷染等
染色条件: 控制温度、 时间、pH 值等条件, 确保染色效 果和质量
理的过程。
03
染整工艺包括前处理、 染色、印花、后整理 等工序,每个工序都 有其特定的工艺要求
和技术要点。
02
染整工艺的目的是提 高纺织品的色牢度、 耐磨性、抗皱性等性 能,使其更加美观、
舒适、耐用。
04
染整工艺的发展趋 势是朝着环保、节 能、高效、智能化
的方向发展。
染整工艺的原理
01
染料吸附:染料分子与纤维 表面发生化学或物理吸附, 形成染色效果。
民间染整课件纺织基础知识
![民间染整课件纺织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a6c461a59eef8c75fbfb313.png)
作用
使棉条 变粗
把棉线初 粗纱 略捻细 捻细
进一步伸直 和平行,除 杂减少棉结, 提高各种质 量指标 精梳纱线
产品
粗棉条
粗纱卷装 精纱 卷装
纺纱基本概念
牵伸:使纱达到所需要的细度,纺纱的各道工艺过程均具有把半成品拉
三、织物
织物(布):由两组互相垂直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织物
的过程,织物就是布。纵向一组纱线叫经纱(线),横向的一组纱线叫 纬纱(线)。线编织的是比较粗糙的布,通常叫帆布。 织物组织:经纱和纬纱交错的规律 纱线的验收:品种、等级、重量、捻向和捻度。 紧度:分为经向紧度,纬向紧度、和织物总紧度,松紧程度。 密度:以10厘米内的经纱或纬纱根数表 织造:是把一定形式卷装的织轴和纬纱,在织机上按照织物组织的要 求,制成一定结构的织物——棉布。
长拉细的作用,同时也有使纤维伸直和平行的作用。这叫牵伸。牵伸倍 数 轧花 锯齿棉 籽棉 皮棉 皮轧棉 原棉检验:水分,杂质,重量,品级。(细度、长度、回潮率,强力, 含油率) 品级:分为一至七级,级别越小质量越好,三级为标准级,七级以下为 级外棉。 纤维材料代号:棉C、粘胶R、富强纤维F、涤纶T、晴纶A、维纶V、锦 纶P几种纤维混纺时,多的写在前面,少的写在后面。如:T65/C35。 捻线工程的作用是指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在一起,进行加捻成 为股线。 成包:将棉纱打成包。有大、中、小包之分。 成包质量:注意纱枝是否混错,成包重量是否准确。回潮率不能过大或 过小,规定棉纱不超过10.5%,粘纱不超过16%。
上浆率=
《染整技术培训》课件
![《染整技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aaa3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c.png)
设计图案→制版→调色→ 印花(平网印花、圆网印 花、转移印花等)→后处 理(蒸化、水洗、干燥等 )。
选择合适的印花方法和染 料,控制印花压力、温度 和时间,以保证印花质量 和效果。
某丝绸围巾采用转移印花 工艺,通过精湛的印花技 术,实现了复杂的花纹和 色彩效果,并具有良好的 色牢度和质感。
毛织物的整理工艺案例
新染料与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活性染料的研发
活性染料是染整行业常用的染料,新型活性染料的研发将 进一步提高染色性能和环保性能,为染整行业带来新的发 展机遇。
纳米技术在染整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将其应用于染整中,可以提高 染色的均匀性和鲜艳度,同时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
数码印花技术的推广
数码印花技术具有快速、环保、个性化的特点,未来将在 纺织品印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纺织品印染行业带来革 命性的变革。
THANK YOU
总结词
整理原理
整理工艺流程
整理工艺要点
案例分析
毛织物整理工艺是提高 毛织物品质和附加值的 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整 理工艺的处理,可以赋 予毛织物柔软的手感、 华丽的外观和优良的服 用性能。
毛纤维具有天然的卷曲 和弹性,通过整理工艺 的处理,可以改善毛织 物的外观和性能。
预处理(除尘、除杂) →柔软整理(柔软剂处 理)→抗静电整理→防 缩整理→抗皱整理→涂 层整理等。
通过具体实例展示整理工艺在不同面料和 功能上的应用效果。
04
染整技术案例分析
棉织物的染色工艺案例
总结词
染色原理
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工艺要点
案例分析
棉织物染色工艺是染整 技术中的基础工艺,通 过不同的染色工艺,可 以赋予棉织物丰富的色 彩和质感。
印染基础知识PPT演示课件
![印染基础知识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176b5ef111f18582d05a12.png)
料、化学药品和纤维的接触,增大染化料的耗 用量,增加练漂加工的负担,而且还会造成印 染疵病,影响印染产品质量。所以要靠退浆去 除坯布上的大部分浆料及少部分天然杂质,以 利后加工的进行,保证印染产品的质量。
15
退浆方法: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氧化退浆 在我国应用较广的是碱退浆法:
涤纶纤维及长丝织物 有很强的疏水性,通常 的染料与染色方法几乎 都无法染上色,只能用 分散染料染色。但这样 的染色的全过程要在高 温高压下才能完成。
8
锦纶
具有无毒、质轻、优良
也叫尼龙,其基本组成 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及 物质是通过酰胺键— 较好的耐腐蚀性,广泛
[NHCO]—连接起来的 应用于代替铜等金属在
的异离子相结合,从而纤维吸收了染料。 B 渗透:纤维中有空隙,把染料高温高压后压入或者渗
入分子空隙中使之着色。 C 粘合:纤维分子中没有亲和染料的因子,故加粘合剂,
漂白方式:浸漂、淋漂、轧漂。
18
丝光
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浓 的烧碱溶液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碱的处理过 程。
丝光的目的: I. 改善织物表面光泽和
手感 II. 提高染色得色率 III. 提高尺寸稳定性 IV. 提高强力及延伸性能
19
棉纤维在丝光过程中截面的变化
1-未丝光棉纤维截面形态 2~5-溶胀中的纤维截面
PP、
人造棉和人造毛 ——合成纤维:涤纶 PET / POLYESTER、丙纶
腈纶 ACRYLIC、锦纶 POLYAMIDE /
NYLON、氨纶
3
棉
优点:穿着柔软、舒适,色泽鲜艳,颜色丰 富,耐热,吸水性强,透气性好。
印染工艺及原理归纳整理课件(PPT 46页)
![印染工艺及原理归纳整理课件(PPT 46页)](https://img.taocdn.com/s3/m/952693747375a417866f8f6c.png)
内容:将退浆、精练和漂白相结合,减少加工环节。
可行性:三者目标一致,去除杂质。
加工条件接近,皆使用烧碱。
问题:工艺较难控制,纤维易受到损伤,对助剂要求高,
必须使用高效精练剂和特殊稳定剂。
特点:产品质量可能不高,成本可能增加。
工艺:退煮一浴法、练漂一浴法和退煮漂一浴法等。
三种工艺比较
退浆目的:上浆后浆料透入纤维之间,部分附 于经纱表面,在提高纱线性能的同时,浆料污 染染整加工液,阻碍纤维与染化料的之间化学 作用,使染整加工难以进行。
一、常用浆料简介
浆料分类
天然浆料:淀粉、海藻胶、树胶等。 淀粉性质:①遇酸分解,②遇碱稳定,发生溶胀,③遇
氧化剂可分解,④被淀粉分解酶分解。
丝光前:横向结构:耳状;纵向结构:干瘪扭曲带状, 表面粗糙,光漫反射量较高。
丝光后:横向结构:类椭圆状;纵向结构:扭曲减少。 表面光滑,光漫反射量减少,光泽提高。
丝光前后棉纤维横截面形态结构变化如图5-1
丝光前
丝光后
第二节 丝光设备
1. 布铗丝光机(Chain mercerizer or Clip mercerizing range)
第四章 漂白
经过精练后,织物上的天然和人工的杂质已极大 部分去除,但对于漂白和浅色织物来讲,还要经 过漂白。即要进行去除色素,提高白度为主要目 的的漂白加工。
化纤不含色素,经精练后已很洁白,而棉纤维经 精练后色素仍然存在,白度差,因此漂白主要是 针对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所进行的。
漂白剂:
o 氧化型:次氯酸钠、双氧水和亚氯酸钠等,主要用于 棉纤维及混纺织物。
全棉机织布轧染
废气
废气
白坯
烧毛
纺织品染印原理染色基本理论介绍PPT课件
![纺织品染印原理染色基本理论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9db0dff111f18582d05a09.png)
i
G ni
T
,P,n
j
i
0
RT ln X i
第19页/共66页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染 料 上 染 纤 维 的 原 因 / 动 力 •染料在染液中的化学位( μs)和纤维上的化学位( μf ) :
第4页/共66页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染料上染纤维要通过一定的染色介质来完成,染料在介质中的存在状态直接影响染色的速度和程度。 • 纤维中的微隙很小,只有单分子或离子状态的染料才能顺利进入纤维内部。染料分子的尺寸与其在纤维上
的可及度有很大关系。
第5页/共66页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 • 溶于水
第16页/共66页
染色基本理论
•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纤维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 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
第17页/共66页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 动力/原因 • 评价指标 • 吸附模型 • 影响因素 • 应用
第18页/共66页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染 料 上 染 纤 维 的 原 因 / 动 力 •物 质 由 一 种 相 或 一 种 状 态 转 移 到 另 外 一 种 相 或 一 种 状 态 时 , 必 然 伴 随 着 化 学 位 的 变化。
第13页/共66页
纤维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纤 维 在 水 溶 液 中 的 双 电 层 •纤 维 在 水 溶 液 中 会 获 得 负 电 荷
•纤维分子中基团的电离 •纤维选择吸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 •纤维定向吸收水分子
•纤 维 表 面 的 双 电 层 结 构
染整工艺技术课件(PPT 107页)
![染整工艺技术课件(PPT 107页)](https://img.taocdn.com/s3/m/f1f08abf172ded630b1cb68e.png)
一、常用浆料的结构与性能
羧甲基纤维素(CMC)
鉴别方法:遇硫酸亚铁—赤血盐(铁氰化钾) 呈蓝色,遇CuSO4出现蓝色胶状物,加HCl沉 淀消失
热水:低粘度能溶于水 热碱:膨化 氧化剂:氧化降解
热水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
一、常用浆料的结构与性能
聚丙烯酸酯类(PA)
外观疵点——缺经、断纬、跳纱、异型纱、 油污纱等。
另外,检验有无铜、铁片等杂质夹入织物中
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
分批分箱:同规格、同工艺坯布划为一类进行分 批分箱。
原则:根据设备容量,布箱大小 分箱卡:注明品种、批号、箱号等 翻布:
注意点:两个布头拉出、布边整齐、正反面(斜纹织 物)
注意事项:要求火焰光亮有力呈蓝色;加大绒毛和 布身间的温差,合理加快车速;落布温度要低。
二、铜板烧毛机
烧毛工艺
铜板温度:700-900℃ 车速:厚织物为50~80m/min;一般织物为
80~120m/min。 烧毛次数:根据不同织物可烧二正一反或三正等。 织物与铜板的接触长度:厚织物为5~7cm;一般织物
节,稀薄织物密些,厚重织物可稀些。
第二节 烧毛
一、气体烧毛机 二、铜板烧毛机 三、圆筒烧毛机 四、烧毛质量的评定
烧毛录像片
概述
纤维在纺纱织布时的摩擦,使布面形成长短不一 的绒毛层,不仅使织物表面不光洁,影响外观, 而且给染整带来麻烦。
烧毛——是织物印染加工的头道工序,原布以平 幅状迅速通过烧毛机的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 面,利用绒毛和织物本身的升温速度不同的原理, 把表面绒毛烧去,而织物本身未受到损伤。
酶退浆特点 优点
方法简单 退浆效率高(90%) 速度快 适于连续生产 对纤维无损伤,环保
印染工艺及原理归纳整理
![印染工艺及原理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f589d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e.png)
印染工艺及原理归纳整理印染工艺是将颜料、染料等通过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将图案、色彩等转移到纺织品上的一种手工或机械化加工过程。
它是纺织品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也是赋予纺织品美观和个性化的重要工艺。
印染工艺主要可以分为平面印花和特种印花两大类。
平面印花是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印染工艺。
它通过印花机将颜料或染料直接印在纺织品上,形成图案或色彩。
平面印花的原理是利用传统的腹式印花机,通过网纹滚筒将颜料或染料传送到网纹上,再通过与纺织品接触的辊筒将图案转移至纺织品上。
平面印花工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颜料和染料,实现各种效果,如均匀印花、局部印花、渐变印花等。
特种印花是印染工艺中的一种发展较新、技术含量较高的工艺。
它与平面印花相比,具有更高的印染效果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特种印花除了具备平面印花的基本原理外,还应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和特殊工艺。
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图案的设计和色彩的调配,并将图案直接印在纺织品上。
特种印花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工艺实现,如热转印印花、喷墨印花、数字印花等。
印染工艺的原理基本上都是利用颜料或染料与纺织品发生化学反应,或通过压力和温度的作用将颜料或染料转移到纺织品上。
这些颜料或染料在接触纺织品后会与纺织品上的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使颜色牢固地附着在纺织品上。
印染工艺在纺织品加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美化纺织品,增加纺织品的附加值,还可以为纺织品赋予特定的功能,如防水、防腐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印染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纺织品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印染工艺是纺织品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使得纺织品得以拥有丰富多样的色彩和图案,提升了纺织品的美观度和卖点。
印染工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手工印染,如古埃及的托特卡门染色法和古印度的木刻印花法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染工艺经历了从手工到机械化的演变,并逐渐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工艺和技术。
平面印花是最常见的印染工艺之一,它可以通过机械设备将颜料或染料直接印在纺织品上。
2024年度染整工艺原理印PPT课件
![2024年度染整工艺原理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fd608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0.png)
2024/3/24
20
常见后整理技术介绍及实践应用举例
2024/3/24
树脂整理
利用树脂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改善织物的抗皱性、挺括性 和尺寸稳定性。实践应用如衬衫、西装等服装的免烫整理。
柔软整理
通过添加柔软剂,降低纤维间的摩擦系数,使织物具有柔软、滑爽的 手感。实践应用如内衣、床上用品等织物的柔软整理。
包括印花机、烘干机、蒸化机等 ,各设备需相互配合,实现连续
生产。
操作要求
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保持 设备清洁,定期维护和保养,确
保生产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防火、 防爆、防毒等安全措施,确保生
产安全。
2024/3/24
18
05
后整理技术与实践
2024/3/24
19
后整理目的和任务概述
2024/3/24
23
质量检测指标和方法论述
01
02
03
04
外观质量
检测产品色泽、色差、色牢度 、表面瑕疵等。
物理性能
测试产品的拉伸强度、撕裂强 度、耐磨性、抗皱性等。
化学性能
分析产品的PH值、甲醛含量 、重金属含量等有害物质。
微生物指标
检测产品的抗菌性能、防霉性 能等。
2024/3/24
24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和实施步骤
建立质量检测实验室
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 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强化供应商管理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核 ,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
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需求,制 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2024/3/24
实施生产过程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O2对纤维的氧化性 强酸、碱条件下氧化最严重,如图4-3。
漂白工艺分析 1.pH值
o 氧化型:次氯酸钠、双氧水和亚氯酸钠等,主要用于 棉纤维及混纺织物。
o 还原型:NaHSO3和保险粉等,主要用于蛋白质纤维 织物
第一节 次氯酸钠漂白
1. 溶液性质与漂白机理 次氯酸钠(NaOCl)属弱酸强碱盐,具有较强的氧化力,在
水中发生水解.
次氯酸钠水溶液的组成受pH值的影响很大,如图4-1.
一、烧毛目的
①改善布面光泽;提高光洁度;②改善抗起毛起球性能( 特别是化纤织物);③改善风格,烧毛会使织物变得挺括 、有身骨。
二、烧毛机与火口
❖ 烧毛机的分类:气体烧毛机(目前广泛应用)和铜板 (热板)烧毛机(现已少用)。
❖ 气体烧毛机的组成:进布装置-刷毛箱-火口-灭火 部分-落布装置。
❖ 气体烧毛机又称燃气烧毛机或火焰烧毛机。是将织物 快速通过气体燃料产生火焰的上方,能够瞬间除去织 物表面之毛羽。火口4~6个,双层烧毛机则加倍。 如图1-1。气体烧毛机的热源一般为煤气、石油气和汽 油等几种。
❖ 火口(Burner)是主要部位,燃气(天然气或煤气) 与氧气或空气在此混合后发生燃烧时喷出火焰。
❖ 铜板(热板)烧毛机以热铜板与织物表面接触,去除 (烫)绒毛。
图1-1.气体烧毛机示意图
图1-2.火口示意图
第二章 退浆
为增加经纱在织造中的耐磨性、平滑性以及抗 静电性,提高其强力和抱合力,改善其可织性 ,在织造前要进行上浆加工,简称浆纱.
退浆目的:上浆后浆料透入纤维之间,部分附 于经纱表面,在提高纱线性能的同时,浆料污 染染整加工液,阻碍纤维与染化料的之间化学 作用,使染整加工难以进行。
一、常用浆料简介
浆料分类
❖ 天然浆料:淀粉、海藻胶、树胶等。 淀粉性质:①遇酸分解,②遇碱稳定,发生溶胀,③遇
氧化剂可分解,④被淀粉分解酶分解。
❖ 化学浆料:纤维素衍生物如羟甲基纤维素(CMC)、 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类、聚酯类等。
图4-1. pH对NaOCl水溶液的组成的影响
▪
当PH<5时,开始有Cl2放3.5-7.5时,HOCl为主要组分。
▪ 当PH>10时, NaOCl为主要组分。
NaOCl在不同的pH条件下都可发生漂白作用。
3.漂白工艺分析 pH值
❖ 当PH<5时,漂白速度非常快,纤维损伤不大,但Cl2大 量逸出,污染严重。
染整工艺原理
纺织工业要览
前处理
全棉织物前处理包括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 工序。
化纤织物前处理包括退浆去油、预缩、碱减量。
目的: 去除杂质:天然杂质、人工杂质 提高性能:光洁度、润湿性、白度、尺寸稳定性。
第一章 烧毛
通常,从纺织厂进入印染厂之后,坯布首先应经过检验 、翻布、分批、打印和缝头等工序,然后进行烧毛加工。 原因:①未烧毛的布面上绒毛过多,长短不一;②光洁度 差,易沾污;③在后序染整加工中易掉毛,导致印染疵。
▪ 采用两步法:碱退浆—酸退浆。
▪ 酸退浆可使淀粉水解,去除矿物盐等作用,相 互弥补。
4.氧化退浆
✓ 氧 化 剂 : NaBrO 2 ( 亚 溴 酸 钠 ) H2O2 、 Na2S2O8 、(NH4)2S2O8等。
✓ 原理:氧化剂可以氧化降解各种浆料,其分子 量和粘度大为降低,水溶性增加,防止浆料再 附着纤维,然后经高效水洗,除去水解产物。
2.(淀粉)酶退浆
酶又称酵素,生物催化剂。特点:退浆率高 ,不损伤纤维,只适用淀粉,不能去除杂质。
特性:a.高效性。b.专一性,某种酶只能催 化一种反应甚至某个特殊反应。c.活性受温度 和PH值影响。
对于淀粉浆料或淀粉混合浆料(淀粉含量占 优势)都可用淀粉酶退浆。
3.酸退浆
▪ 国内应用不多,因使用时易损伤纤维,多与其 它法联合使用。
PVA性质:①对酸、碱稳定,粘度不降低。②被氧化剂 降解。③适用性广,相容性好,拼混无反应。
二、常用退浆方法
1.碱退浆
❖ 国内染厂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但是退浆率不高,在退 浆的同时尚可去除其他杂质。
❖ 机理:采用氢氧化钠稀溶液处理,淀粉浆料在碱作用下发 生溶胀(或膨化)现象,并不发生化学反应,使浆料从凝 胶状转化为溶胶状,降低纤维与浆料间的结合力,然后利 用水洗和机械力将其除去。对于PVA和聚丙烯酸酯类浆料 ,其能够溶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中。
第三章 精练
精练又称煮练,其目的是去除纤维杂质,改进织物加工 性能,尤其是润湿性能。 天然杂质:对于纯棉织物,主要是纤维共生物或伴生物,
包括油蜡、果胶、蛋白质、灰分、色素和棉籽壳。
人工杂质:在纺丝织造加工中添加的油剂、抗静电剂以 及油污、铁锈和残余浆料等杂质。
这些杂质严重影响织物润湿性而阻碍织物染色整理等加 工的进行,必须在氢氧化钠为主、表面活性剂为辅的精 练体系中去除之。
第四章 漂白
❖ 经过精练后,织物上的天然和人工的杂质已极大部 分去除,但对于漂白和浅色织物来讲,还要经过漂 白。即要进行去除色素,提高白度为主要目的的漂 白加工。
❖ 化纤不含色素,经精练后已很洁白,而棉纤维经精 练后色素仍然存在,白度差,因此漂白主要是针对 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所进行的。
❖ 漂白剂:
❖ 当PH = 5-9时,漂白速度较快,但纤维损伤严重。 ❖ 当PH = 9-11时,漂白速度慢,纤维损伤较少。
综合考虑, pH保持在10左右适宜,图4-1中红色部分。
第二节 过氧化氢漂白H2O2
国内主要用于T/C织物和棉针织物,采用常压平幅汽蒸设 备,对精练要求低,可将与精练结合加工。白度高,不泛 黄,手感好,无公害,但是成本较高。
其目的是保护经纱,尤其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高 速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更是如此。
可织性:经纱在织机上承受反复摩擦、拉伸、弯曲作用而不致引起 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
我国唐代出现的经纱整经后的“过糊”技术可以认为是最早的经纱 上浆。18世纪末英国出现动力织布机后,使浆纱和织布分开而形 成独立的工序。20世纪40年代,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淀 粉及其简单衍生物作为棉纱上浆的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