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识字 2 传统节日(共7张PPT)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识字 2 传统节日(共7张PPT)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 小巷人如潮。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 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1.选文都写了哪些传统节日?请用“ ”在文中画出 来。 2.把下面词语的解释与对应的词语连起来。
3.连一连。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7/222021/7/22Thur sday, July 22, 2021

六、传统节日我知道。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 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小年、除 夕。
我知道 端午节 (什么节)是 农历五月初五 ( 什么时间)。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7/222021/7/222021/7/227/22/2021 3:09:48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222021/7/222021/7/22Jul-2122-Jul-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222021/7/222021/7/22Thursday, July 22,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222021/7/222021/7/222021/7/22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二年级语文下册2传统节日课件(共24张PPT)

二年级语文下册2传统节日课件(共24张PPT)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2) 按照时间顺序给这些传统节日排一排。
春节(农月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月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农历七月七)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节七月七中秋节
自由表达
你是怎样过这些传统节日的?当时有什么感 觉?选择其中一幅图联系自身实际说一说。
泼水节
火把节
斗牛节(苗族) 雪顿节(西藏)
学写汉字
tiē
jìng
贴敬
zhuǎn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贴转

艾热
团闹
“闹”是半包围结构,注意“门”的笔顺,先 写点。“团”是全包围结构,注意写完里面的 “才”之后再封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2课 传统节日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写“艾、舟、 热、闹”这4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 的先后给这些节日排序。
3.有感情朗读课文,当堂背诵一、二两句。 4.联系生活,选春节和元宵节,说说自己 是怎么过节的,激发对传统佳节的爱好之情。
导入新知
同学们,中国传统节日多种 多样,它们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 日,也是我国悠扬历史文化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认读生字
读一读
xiàng jì ài

táng shǎng
巷 祭艾菊 堂赏

qiǎo láng zhōu
乞巧郎舟
zhōu

甲骨文
朗读课文
(1)民谣中提到的中国传统节日有哪 些?
课后练习

课文传统节日

课文传统节日

课文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7课的一个选
学内容。

这个故事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重阳节等传统节日。

文章在简单介绍节日的由原后,重点在描述节日
的习俗,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一种自豪感和民族自豪感,从
小学会感恩,了解传统习俗的来历,知道其中的蕴涵的道理。

在学习传统节日时,可以了解和欣赏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增强对民族
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ppt精讲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ppt精讲课件
(清明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中秋节)
传统节日歌
正月初一是新年,饺子吃得笑容满。 正月十五元宵节,花灯元宵庆团圆。 清明时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寄思念。 五月初五是端午,粽子飘香赛龙舟。 七月初七乞巧节,牛郎织女鹊桥会。 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团圆月饼甜。 九月初九重阳节,踏秋赏菊登高去。
2、传统节日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 》ppt精 讲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 》ppt精 讲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 》ppt精 讲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 》ppt精 讲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 》ppt精 讲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 》ppt精 讲课件
猜一猜:
苗头不对
(打一字)
ài

艾香
táng

shǎng


qǐ qiǎo
乞巧
láng
牛郎
bǐng
月饼
饭、馒、饺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王安石《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 牧《清明》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 》ppt精 讲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 》ppt精 讲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 》ppt精 讲课件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认的 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传统节日》全文课件1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传统节日》全文课件1
节日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让 一家人一起,幸福永相伴。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望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1.江 南 应 该 是 多雨 的,雨 丝接连 不断, 时长时 短,却 量出了 天地的 距离。 披着布 衣裳的 小镇里 的人们 撑着一 把把油 布伞, 脚板在 磨得光 亮的石 板上踩 出好听 的声音 。
七夕节 乞巧节
②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
七月七,来乞巧,贴窗ຫໍສະໝຸດ ,放鞭炮。牛郎织女会鹊桥。
元宵节,看花灯,
过中秋,吃月饼,
大街小巷人如潮。
十五圆月当空照。
清明节,雨纷纷,
重阳节,要敬老,
先人墓前去祭扫。
踏秋赏菊去登高。
过端午,赛龙舟,
转眼又是新春到,
粽子艾香满堂飘。
全家团圆真热闹。
七夕节 乞巧节
②传统节日
táng
shǎng
堂赏
ài

艾菊
端阳
粽子香,香厨房。 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端阳,处处吉祥!
端阳
粽子香,香厨房。 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端阳,处处吉祥!
我的家乡龙泉,也会举办赛龙 活动。端午
春节到,人欢笑,
七月七,来乞巧,
贴窗花,放鞭炮。
牛郎织女会鹊桥。
元宵节,看花灯,
过中秋,吃月饼,
大街小巷人如潮。
十五圆月当空照。
清明节,雨纷纷,
重阳节,要敬老,
先人墓前去祭扫。
踏秋赏菊去登高。
过端午,赛龙舟,
转眼又是新春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课件)

与第一句相呼应
春节
朗读指导
重读佳节名称,声音要欢快,传递 出期盼全家团聚的急切和喜悦之情 。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 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课后第二题)
④端午节 ③清明节 ②元宵节 ①春节 ⑥户贴对联,
放鞭炮,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大年初一拜访亲朋好友,互送祝福,相互 祝贺。
课文小结
本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国七个传 统节日和相关习俗。我们从中感受到了 祖国灿烂的 民族文化 ,增强了民族 自信心 和 自豪感 。
课堂演练
一、把对应的节日习俗连一连。
清明节
贴窗花
端午节
吃月饼
中秋节
踏秋赏菊
春节
赛龙舟
重阳节
祭扫
二、说一说:你和家人年年都过哪些节日? 你们是怎么过节的?
示例:我和我的家人每年都过春节、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的时候, 我们一家人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去 给爷爷奶奶拜年。
大街 宽
小巷 窄
看看花花灯灯
想一想,看花灯的人们挤满了大街小 巷是什么样的场面呢?除了可以说“人如 潮”,还可以怎么形容呢?
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人头攒动
除了看花灯,你们家还会怎样过元宵节?
吃元宵
猜字谜 逛庙会
春节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看花 灯,人们的心情怎样?带着感情读一读。
朗读指导
每个节日的习俗。
互动课堂
朗读课文1-5句,画出句中提到的传统 节日和习俗。
正月初一
春节到了,人 们喜欢做些什么呢?
做做贴窗花这个动作,说说你还贴过什么。
贴创可贴 贴福字
贴贴画
除了贴窗花、放鞭炮,春节还有哪些 习俗?
贴春联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第一课时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第一课时

书写指导:门要写的方正、市 不要超出门。
我的记忆方法:






口 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团 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词语理解
窗花:剪纸的一种,多做窗户上的装饰。 造句:过年时,人们喜欢剪各种窗花贴在窗户上。
乞巧:旧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陈 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 的技巧。 造句:七夕之夜,一个小姑娘在庭院里向织女星乞巧。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每个节日的风俗民情。
随堂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án tǒnɡ yuán xiāo qǐ qiǎo
( 传 统 ) ( 元 宵) (乞 巧 )
yuè bǐnɡ shǎnɡ jú
rè nào
( 月 饼 ) (赏 菊 ) (热 闹 )
2、把拼音和生字连起来。 zhōu tuán xiàng táng zhuǎn shǎng
音画欣赏:说说视频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听范读,圈画生字词,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生字学习
chuán tǒnɡ tiē
xiāo
xiànɡ
传统 贴窗花 元宵 大街小巷

zhōu ài
tánɡ
祭扫 赛龙舟 艾香 满堂飘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qǐ qiǎo
乞巧
shǎnɡ jú
赏菊
lánɡ
牛郎 状元成才路
初读课文 认真朗读,注意生字词,读出节奏。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 清明节,雨纷纷, 贴窗花,放鞭炮。 先人墓前去祭扫。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二十四节气》PPT课件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二十四节气》PPT课件部编版
练习的设计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讨论方式,讨论的主要内容是: (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
父惊母飞对 远自映己碧的山爱去。,)一树梨小花落寒晚风太。阳运行到黄经285°为小寒。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
小 满
公历5月20-22日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度。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 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 满。
芒 种
公历6月5-7日
芒种北斗指向己。太阳黄经为75度。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 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 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夏 至
2、他在想挖不到木匣的原因,总结同学们的想象,有这几种可能:木匣可能找不到,算术可能不管用,挖的方向可能不对,自己的步子可能有问题? 1、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五、布置作业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你愿意到这所民族小学来学习吗?为什么?
3、指名反馈:读了这公些语历句1,月你的5脑-海6里日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雨水斗指王。太阳黄经为330度。这时春风吹遍,冰雪融化, 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 暖,雨水送肥忙”。
惊 蛰
公历3月5-7日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度。这个节气表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春”以后 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 苏醒过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 化。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大 暑
公历7月22-24日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度。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 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 达顶点。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会出现40度的高温天气。 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 (5)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 (5)

贴窗花 元宵
赛龙舟 艾香
牛郎 月饼
转眼
团 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大街小巷 满堂飘 敬老 热闹
贴传
宵统 舟 巷祭 艾
传统节日
堂巧
乞郎 饼赏 菊
节日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贴窗花,点鞭炮,回家过年齐欢笑。 摇 啊摇, 赏花灯, 我们一起闹元宵。 清明节, 雨纷纷, 大地开始冒春苗。 赛龙舟,过端午,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夕节,看今朝,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 吃月饼,十五月圆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转眼又是新春到。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福星高照。
读一读: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农业谚语、歇后语。
与清明节有关的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中秋歇后语: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 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
傣族的泼水节
彝族的火把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传统 祭扫 乞巧 赏菊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第四关:问读记住节日名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七月七,来乞巧,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过端午,赛龙舟,
重阳节,要敬老,
农历五月初五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节日名称:端午节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活动形式:赛龙舟 吃粽子
七月七,来( ),
( )会鹊桥。
乞巧节(又称七夕)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完整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完整课件

ài
艾香
组词:艾草 艾灸
造句:艾草可以用于针灸。
音序:A 部首:艹
结构: 上下
书写指导:右边首笔撇的收笔,末笔捺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中心,末笔捺要写舒展。

jìng
敬老
组词:敬爱 敬重
造句:敬爱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音序:J 部首:攵
结构: 左右
书写指导:第三笔是竖,右边“专”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我会读课文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学习课文
过春节人们要做什么呢?
节日名称
sú传统习俗

﹏﹏﹏ ﹏﹏﹏
你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春节到了,人们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贴春联
拜年
农历正月初一
自由朗读其余课文,思考:1.文中还写了哪些传统节日? 用“—”画出来。2.不同的节日各有哪些传统习俗?用“﹏”画出来。
读一读,想一想。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不同的节日,不同的心情。
读一读古诗,猜一猜它们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
元 日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zhè luó dù juān zhǎi yù
jiān yí é lù rǔ
sǔn duān yuán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浙”,形声字,左边是“氵”,右边是“折”。不要多写一点。
课后作业
书写指导:贝字旁的撇要写长,最后一笔是“点”,要收在竖中线左侧,避让“占”。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二十四节气》PPT课件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二十四节气》PPT课件部编版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歌天连降寒谷相霜大清暑寒小春夏秋冬惊芒露雪雨满处雪春夏秋冬立春斗指东北口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斗指王中太阳黄经为330度。

这时春风吹遍,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口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a P一.惊蛰公历3月5-7日惊蛰斗指丁。

太阳黄经为345度口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所以叫惊蛰。

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口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口分公历3月20-21日春分斗指王。

太阳黄经为0度,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

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口清明斗指丁口太阳黄经为15度口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口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斗指癸。

太阳黄经为30度口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中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斗指东南口太阳黄经为45度口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公历5月20一22日太阳黄经为60度。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小质小满斗指甲。

等夏收作物,》两口芒种公历6月5—7日芒种北斗指向己口太阳黄经为75度口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口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夏至北斗指向乙口太阳黄经为90度口太阳在黄经90度“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中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口小暑公历7月6-8日小暑斗指辛中太阳黄经为105度。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第二课时)

要读出人们春 节团聚的热闹 景象。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结尾这一句呼应了开头的一 句。又一次写到春节。
品读描写节日风俗的句子,看看这些节日有 哪些民俗活动? (串珠问题2)
每个节日的民俗活动各不相同:春节里人们贴窗花, 放鞭炮;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七月七,乞巧,中秋节赏月 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踏秋,尊老。
写出了元宵节人们到大街小 巷看花灯的习俗。
重读“雨纷纷、 祭扫”等词语, 声音低沉,读出 缅怀之情。
“雨纷纷” 是环境描写, 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的 天气,也代表人们的哀
清明节,雨纷纷, 伤的心情。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以热情、稍微紧 张的语气读本段, 读出人们过端午 的热闹景象。
要读出对“牛郎
织女”相会的喜 悦之情。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这句话写了七月七的民俗活动和相关传说。“乞 巧”是中国传统习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 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 他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积累: 写出几个和《牛郎织女》类似的民间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哭长城》 《白蛇传》
这些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是什么?(核心问题) 团圆、喜庆、吉祥和希望。
哪些句子是描写这些传统节日的 特有风俗的?(串珠问题2)
重读“欢笑”,要
读出人们过春节的 无比高兴的的心情。
“人欢笑”写出过春节时,人 们的心里很高兴。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说一说:
本句介绍了春节的哪些典型习俗?你知道春节的 习俗,除了这些习俗外还有什么?
要读出一家人 团圆的热闹、 祥和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2 传统节日
生字学习
chuán tǒnɡ tiē
xiāo
传统 贴窗花 元宵 大街小巷
xiànɡ

zhōu ài
tánɡ
祭扫 赛龙舟 艾香 满堂飘
qǐ qiǎo
lánɡ
bǐnɡ
乞巧 牛郎 月饼 敬老
shǎnɡ jú
赏菊 转眼 团圆 热闹
我会读 传统 节日 节目 花灯 菊花 先人 龙舟 龙船 中秋 赏菊 圆月 转眼 全家 团圆 课堂 热闹 新春 元宵 小巷 热闹 艾香 七巧 牛郎 月饼 粘贴
三: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你知道哪些?
傣族泼水节
彝族火把节
最后,请闭上你们的眼睛,我们试着一起 背诵这篇文章,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拓展延伸
读一读下列古诗,说一说它们分别与哪 些传统节日有关。
元宵节,看花灯, 节日名称: 元宵节 大街小巷人如潮。 活动形式: 看花灯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
你知道元宵节是哪一天吗? 农历正月十五 你知道元宵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吃什么吗?
猜灯谜
汤圆 :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扫墓。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节日名称:清明节 日期:公历4月4日 目的:怀念先人。 活动形式:扫墓。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飘满堂。
过端午,赛龙舟, 节日名称:端午节 粽子艾香满堂飘。 日期: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形式:吃粽子 赛龙舟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饮雄黄酒 在门
贴传
宵统 舟 巷祭 艾
堂巧
乞郎 饼赏 菊
初读课文
认真听朗读:
春节到,人欢笑, 清明节,雨纷纷, 贴窗花,放鞭炮。 先人墓前去祭扫。 元宵节,看花灯, 过端午,赛龙舟, 大街小巷人如潮。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重阳节,要敬老, 牛郎织女会鹊桥。 踏秋赏菊去登高。
过中秋,吃月饼, 转眼又是新春到, 十五圆月当空照。 全家团圆真热闹。
七月七,来乞巧, 节日:乞巧节(又称七夕)
日期:农历七月初七
牛郎织女会鹊桥。 相关传说:牛郎织女会鹊桥
•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当 天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 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 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 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 味。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
课文解读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文中一共有几句话? 2.提到了哪些节日? 3.你知道这些节日的日期吗? 4.不同的节日各有哪些活动形式?
我问你答:
节日名称: 春节
春节到,人欢笑, 活动形式:
贴窗花,放鞭炮。
畅所欲言: 你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 春节到了,人们还有哪些活动?农历正月初一
贴春联
收红包
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天, 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 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牛郎和 织女结婚后,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强行把织女带回天 上,恩爱夫妻被拆散。牛郎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 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 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 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 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乞巧,汉族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 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 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 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 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 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 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 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拜访亲友
吃团圆饭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 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 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 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 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 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 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 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 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 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 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 春节"。
插茱萸。 具备杀虫消 毒、逐寒祛 风的功能。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拓展延伸 一、连一连。
放 赛 看 贴 吃
花灯 窗花 月饼 龙舟 鞭炮
二:请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
端午节
4
清明节
3
元宵节
2
春节
重阳节
1
6
中秋节
5
请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 名称后打“√”。
春 节( ) 端午节( ) 圣诞节( ) 重阳节( ) 清明节( ) 国庆节( ) 儿童节( )中秋节( ) 元宵节( ) 五一劳动节( ) 乞巧(七夕)节( )
过中秋,吃月饼, 节日: 中秋节
日期: 农历八月十五
十五圆月当空照。 活动形式:吃月饼 赏月亮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月圆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节日名称:重阳节
日期: 农历九月初九
踏秋赏菊去登高。 活动形式:踏秋 赏菊 登高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重阳节=老人节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重阳节的习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