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荒漠化的治理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专题练习附答案专题: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一、选择题(一)无定河,黄河一级支流,大致以地貌区为界,上游流经风沙区,下游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无定河上游地区流量季节分配较均匀,变化小,下游地区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南部支流上兴建了许多小型水库。
据此完成1--3题。
1、无定河流经风沙区的河段,与丘陵沟壑区河段相比()A.含沙量大,水量大B.含沙量大,水量小C.含沙量小,水量大D.含沙量小,水量小2、无定河上游地区的水源补给主要是()A.大气降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3、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无定河很多支流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库,这些水库的突出作用是()A.防洪B.拦蓄泥沙C.灌溉D.发电参考答案1---3、D C B(二)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脉南段,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光、热、水、矿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
下表为元阳县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统计表。
据此完成1--3题。
侵蚀强度等级1999年2005年2010年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1.2005—2010年元阳县水土流失增长速度最快的侵蚀强度等级是()A.轻度侵蚀B.中度侵蚀C.强度侵蚀D.极强度侵蚀2.元阳县水土流失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多呈点状,其成因最可能是()A.修建公路B.居民点建设C.矿产开采D.过度放牧3.在农业生产中,该县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①调整农业结构②修建梯田③发展“处方”农业④采用滴灌技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B 2.C 3.A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005—2010年元阳县水土流失轻度侵蚀呈负增长;中度侵蚀变化比例为2.93%;强度侵蚀为1.3%;极强度侵蚀为1.52%。
故B正确。
第2题,材料显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呈点状分布。
故C正确。
修建公路造成的水土流失呈线状;一般情况下,居民点建设不会造成剧烈的水土流失;山区过度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呈片状。
2020年地理高考专题复习之荒漠化治理(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荒漠化治理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和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
据此回答1~2题。
1. 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废水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2. 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A. 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 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C. 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D. 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枯落物是植物地表器官枯死后的所有有机质的总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与径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科考纽选择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内分别均匀种植乔木、灌木、草本的三个坡面观察枯落物。
这三个坡面具有相似坡度、相同坡向,撂荒之前均为坡耕地,植被恢复年限均大于25年,植被生长过程受人类影响很小。
下图示意三个坡面不同坡段枯落物蓄积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植被类型依次是A. 乔木灌木草本B. 草本乔木灌木C. 灌木草本乔木D. 草本灌木乔木4. 枯落物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有2018年A. 增强降水侵蚀力B. 促进土壤水分蒸发C. 减小土壤孔隙度D. 增加地表水分下渗5. ①②类植被单位面积的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均是在坡中最多,其共同的原因是A. 径流在坡中的速度最快B. 径流搬运作用在坡中明显削弱C. 径流量在坡中达到最大D. 地表枯落物在坡中的产量最多我国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限制开发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 图中区域与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A. ①—土地盐碱化B. ②—环境污染C. ③—石漠化D. ④—森林资源破坏7. 图中④地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正确的是A. 封沙育草,禁止砍伐,保护野生动物B. 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C. 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开展农业的多种经营D. 开垦耕地,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业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高考地理荒漠化的防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地理荒漠化的防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合理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3.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D.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解析】第1题,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加快主要是由人为原因破坏植被等导致西北地区生态恶化,自然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第2题,A项会加剧土地沙化程度。
B项可在相对较为湿润的地区发展,但对整个干旱区而言,也会加大环境压力。
D项不现实。
第3题,沙尘暴在冬春季节多发。
【答案】1.D 2.C 3.D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④四大地形区中,中、低产田分布最广的是A.①B.②C.③D.④5.近年来,图中P区域荒漠化发展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过度放牧B.过度樵采和过度开垦C.水资源利用不当D.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解析】第4题,华北平原地区多涝洼、盐碱地,中、低产田分布广泛。
第5题,P 区域位于黄土高原产煤区,若工矿开发和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极易造成点状和线状荒漠化。
【答案】4.B 5.D2021福建高中毕业检查,18~19新疆西北部山地地势较低,有几个缺口。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搜集到的东西走向的天山某山峰部分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图下图作为探究学习天山南北坡垂直带谱差异及其原因的材料。
据此及所学知识完成6~7题。
最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过关习题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及答案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过关习题一、选择题1下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读图完成第1~2题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①盆地边缘地区②河流上游地区③盆地中央④绿洲地区A①②B②③③④D①④2近几十年,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工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解析第1题,塔里木盆地中部为自然荒漠,盆地边缘地区和绿洲地区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第2题,近几十年,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答案1D 23内蒙古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研人员在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读图完成第3~4题有关图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是草地退化B土地利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土地利用问题的后果是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D草地退化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4.针对上述土地利用问题,尔沁地区恢复生态环境的正确措施有( )①控制人口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③发展单一放牧,规定只放一个畜种④实行轮牧、退牧⑤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舍饲养畜为游牧⑥依法加强草原保护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①③④⑤D①②④⑥解析第3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第4题,要恢复草场生态,应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改变单一放牧,开展多种经营;实行轮牧、退牧;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舍饲畜牧;依法加强草原保护答案3B 4D5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尾闾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B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中上游地区工农用水数量增加D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答案6 (2013·海南高考,18~20)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第6~8题。
高三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试题答案及解析1.(10分)读澳大利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区域西部地区沙漠形成的气候原因。
(3分)(2)说出该区域高度发达的商品农牧业主要分布的地区,并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4分)(3)墨累河流域是澳大利亚荒漠化发展很快的地区之一,分析其原因。
(3分)【答案】(10分)(1)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1分)盛行下沉气流,(1分)降水少(或气候干旱)。
(1分)(2)东南部地区(或墨累-达令盆地)。
(1分)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任3点得3分)(3)降水较少(1分),高强度开发(过度开垦、过度放牧),(1分)不合理用水。
(1分)【解析】(1)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沙漠为热带沙漠,热带沙漠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或气候干旱)形成热带沙漠。
(2)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从气候(降水、热量、光照)、地形、土壤、水源四方面分析。
澳大利亚高度发达的商品农牧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的墨累-达令盆地。
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3)荒漠化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
墨累河流域荒漠化发展很快主要是因为降水较少,高强度开发、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用水。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形成条件、影响农业因素、荒漠化成因分析。
2.石漠化是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和岩溶及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贵州山区农村薪柴比例占生活能源比重较大。
图甲为贵州石漠化面积百分比,表为山区坡度与土层厚度及侵蚀状况关系,图乙为贵州某小区域农业生产布局新颖模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3分)表:山区坡度与土层厚度及侵蚀状况关系表(2)图乙中显示该地区发展沼气是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的重要措施。
说明该地农村发展沼气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3分)(3)分析图乙中大力建设水利设施的原因。
2020年地理高考专题复习之荒漠化治理包含答案
2020年地理高考专题复习之荒漠化治理(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荒漠化治理米的水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和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2题。
域。
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
据此回答1~2018年1. 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废水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2. 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A. 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 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C. 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D. 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枯落物是植物地表器官枯死后的所有有机质的总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与径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科考纽选择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内分别均匀种植乔木、灌木、草本的三个坡面观察枯落物。
这三个坡面具有相似坡度、相同坡向,撂荒之前均为坡耕地,植被恢复年限均大于25年,植被生长过程受人类影响很小。
下图示意三个坡面不同坡段枯落物蓄积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植被类型依次是A. 乔木灌木草本B. 草本乔木灌木C. 灌木草本乔木D. 草本灌木乔木4. 枯落物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有9/ 12020年地理高考专题复习之荒漠化治理(包含答案)A. 增强降水侵蚀力B. 促进土壤水分蒸发C. 减小土壤孔隙度D. 增加地表水分下渗5. ①②类植被单位面积的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均是在坡中最多,其共同的原因是A. 径流在坡中的速度最快B. 径流搬运作用在坡中明显削弱C. 径流量在坡中达到最大D. 地表枯落物在坡中的产量最多我国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限制开发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 图中区域与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A. ①—土地盐碱化B. ②—环境污染C. ③—石漠化D. ④—森林资源破坏7. 图中④地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正确的是A. 封沙育草,禁止砍伐,保护野生动物B. 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C. 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开展农业的多种经营D. 开垦耕地,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业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第2课时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第2课时练习【含答案及解析】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选择题1. 读“我国荒漠化土地类型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完成下列问题。
1. 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 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C. 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D. 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2.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有()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⑤地表水缺乏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②③④2. 非洲的萨赫勒地带(下图)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
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片圈租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少。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冋题可能是()A. 土壤污染_________B. 水土流失C. 湿地萎缩_________D. 土地沙化2. 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该措施的目的是()①减小风的侵蚀力②增加土壤肥力③保持土壤水分④减轻流水冲刷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A. 调整农作物熟制B. 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 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 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4.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在一年中,塔里木河的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A. 6 月__________B. 7 月____________C. 8 月___________D. 9 月2. 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A. 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B. 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C. 往返迁移D. 向两侧迁移3.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高中地理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5)含答案
必修三2。
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5)一、单项选择题:1.由于形成荒漠化的原因不同,图4-2一l甲图中A、B、C、D多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的是( )图4一2—l2.乙图说明了()A.我国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面积缩小B.自然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C.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D.荒漠化土地都有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3.内蒙古哲里木盟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回答9~1 5题:4.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本土流失面积的62.5 %,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5.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1 600万公顷,占全国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B.西部地区毁林开荒严重C.西部地区水蚀严重D.西部地区鼠害严重6.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7.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A.生态效益为核心B.消除贫困为核心C.社会效益为核心D.经济效益为核心8.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类型是()A.风蚀荒漠化B.冰蚀荒漠化C.水蚀荒漠化D.盐渍荒漠化9.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 )A.固定沙漠B.削减风力C.吸收地下水D.增加降水10.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二、综合题:11.我国科技部提出中国防沙活动技术方案,其中左侧为重点防沙、治沙的地区,右侧为分别采取的技术措施.将你认为搭配正确的组合用直线连接起来:重点防沙、治沙的地区分别采取的技术措施a.农牧交错带①以建立生态屏障为重点b.京津周边地区②以退耕还草、以草定畜为重点c.草原带③土地绿化、硬化、发展高效农业,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d.荒漠绿洲带④以退耕还草、还林为重点课外延伸题12.读图4—2—2,回答有关问题:图4-2—2(1)将图中A、B、C代表的地区填在横线上:A (灌溉农业区),B (灌溉农业区),C 沙漠。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荒漠化的防治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荒漠化的防治(一)高考频度:★★★★☆难易程度:★★★☆☆我国的国土面积幅员宽阔,在进行国土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三个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问题是A.甲——防治荒漠化;乙——防治土壤盐碱化;丙——防治水土流失B.甲——治理沙尘暴;乙——爱护沿海红树林;丙——治理“红色沙漠”C.甲——预防低温冻害;乙——治理水土流失;丙——防治暴雨洪涝D.甲——治理水土流失;乙——防治土壤盐碱化;丙——改良酸性土壤2.乙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也必需加以重视。
解决此类问题,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A.将凹地改为丘陵,便于流水排泄B.大规模降低土温,削减增发C.增加需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D.增加农业机械投入,兴修水利工程【参考答案】1.D 2.D低土温,不切实际,B错。
西北地区缺水,应增加需水量小的农作物种植面积,C错。
故选D。
荒漠化的防治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潮湿地区的①,是气候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②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自然特征。
(1)位置: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③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亚欧大陆的腹地。
(2)地形:东部是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
(3)气候:干旱为主的④气候,降水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⑤,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随之削减。
(4)植被:自东向西形成以⑥、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2.生态环境脆弱。
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⑦,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植被⑧,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⑨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⑩经常起确定性作用。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试题(定稿) 新人教版选修5
“荒漠化的防治”专项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读“某地区略图”,回答1—3题。
1.该地区城市所在的地形属于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2. 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 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 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D. 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3.“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自然原因是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请结合内蒙古高原地势剖面示意图,回答4—6题。
4.有关上图中地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桌子山库布齐沙漠黄河层状高原大青山波状高原高原残丘河套平原锡林郭勒高原阴山山地鄂尔多斯高原理事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河套平原的形成与黄河有关B.图中该段黄河为西北—东南流向C.风力作用导致了波状高原中的许多碟形洼地的形成D.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原退化,荒漠化现象严重5.锡林郭勒盟的传统农业按投入和产出分类属于A. 商品农业B. 畜牧业C. 粗放农业D.密集农业6.要感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之美,旅游主体应A.置身其中B.把握观赏时机C.远眺D.以情观景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7—10题。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7.沙源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沙尘暴沙源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采矿产生的废弃物 ②过度放牧造成土地沙化加剧 ③冬季的干旱使土壤中的水分减少④原有的沙地 ⑤西部灌溉农业的发展⑥西部天然气的开发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⑤⑥D.①②④⑥8.离北京以北70千米处的巨大“天漠”沙丘,正在向北京“挺进”,请指出下图中符合沙丘移动规律的图是:C9.造成该沙尘天气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冷锋B.气旋、暖锋C.反气旋、暖锋D.反气旋、冷锋10.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华北地区种植小麦最佳时期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D.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11--13题11.右图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 过度放牧自然因素B.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C. 过度樵棌水资源利用不当D. 过度开垦自然因素12.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13.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核心是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的荒漠化土地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14—16题:14.该地最可能属于A.太行山脉B.秦岭山脉C.台湾山脉 D.天山山脉15.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A.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B.南坡海拔800—1600米处C.南坡海拔400—1600米处D.北坡海拔700米处16.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B.南坡降水大于北坡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D.夏季牧场在山麓地带,冬季牧场在林带以上下面是我国某两省(区)的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3 第2章第1节 荒漠化的防治 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 ( )A. 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B. 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C. 往返迁移D. 向两侧迁移2.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 ( )A. 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 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 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 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2. 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森林破坏________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草地退化________D. 土壤侵蚀2. 甲、乙两地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分别是 ( )A. 甲: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 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 甲:防风固沙、吸烟除尘;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 甲: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乙:吸烟除尘、保护农田3. 丙、丁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丙,其理由不包括( )A. 地形起伏大,土层薄________B. 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C. 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________D. 土地生产能力高3.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①华南②华东③华北④东北⑤西北⑥西南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③④⑤D. ③⑤⑥2. 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B. 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C. 降水减少,蒸发加剧D. 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4.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荒漠化的治理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高三区域地理复习荒漠化的治理练习一、单选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
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沙丘1-2米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C.坡中>坡脚>坡顶D.坡脚>坡中>坡顶3.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6.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
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8.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A.风速快B.植被多C.坡度缓D.降水多9.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③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如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肚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黑河是我国其次大内流河,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
读图回答1—2题。
1.黑河下游地区水草丰美变成荒漠戈壁的主要人为缘由是A.陡坡修筑梯田B.水库拦截蓄水C.工业规模扩大D.全球气候变暖2.复原黑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①下游推广节水农业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③上游修建水库储水④全流域用水量协调管理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1.B 2.C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建条件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有,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建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样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确定性因素人为因素分布区及破坏缘由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樵采自然植被作为燃料草药材分布区: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严峻破坏草场,易造成风沙侵蚀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浇灌农业区:大水漫灌次生盐渍化2.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浇灌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开土壤盐渍化牧区草原削减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安排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爱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训练27荒漠化的防治一一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 2014 •广东卷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 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 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 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 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被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植被条件越好,地表受侵蚀作用影响越小,沉积作用越强,故植被可以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
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
据此完成2〜3题。
2. 下列荒漠的分布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一地形B. 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一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C. 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一地形D. 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一深居内陆3. 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 大面积植树造林B.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C. 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 退耕还草【答案】 2.C 3.B【解析】第2题,南美洲的西海岸分布着秘鲁寒流,在该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下,其附近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并且荒漠沿着洋流的方向延伸至赤道附近。
第3题,塔里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降水较少,不宜大面积植树造林,也不宜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而应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2015 •陕西联考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完成4〜5题。
4. 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B. 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C. 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D. 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5•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B. 重点治理石漠化等级高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牧业为主C. 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D. 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答案】 4.D 5.A【解析】第4题,该地主要是进行粮食种植,生态环境效益差,且治理时间短,因此治理效果最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三区域地理复习荒漠化的治理练习
一、单选题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
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沙丘1-2米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
C.坡中>坡脚>坡顶D.坡脚>坡中>坡顶
3.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6.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
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B.偏南风
C.偏西风D.偏北风
8.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B.植被多
C.坡度缓D.降水多
9.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如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肚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该沙丘位于中国西北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1.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B.种草C.裁灌木D.自然演化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
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
光伏产业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13.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最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14.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15.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自然地理环境东西差异显著,东部多阴雨,植被覆盖率较高;西部多晴天,降水相对较少,局部地区形成了稀树草原环境。
地表土地沙化严重,土地沙化严重影响着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交通和经济的发展。
下图为海南岛西部沿岸土地沙化分布示意图。
(1)说明海南岛西部沿岸地表沙物质的主要来源。
(2)分析海南岛西部沿岸土地沙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3)针对海南岛西部沿岸土地沙化问题,请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莱州湾沿岸浅层地下卤水(高盐分地下水)资源丰富,盐碱地多(图甲)。
山东省寿光市近年利用滨海盐碱荒地种植盐生植物海篷子,并尝试对海篷子进行产业化项目开发(图乙)。
(1)简析莱州湾沿岸盐碱地形成的自然原因。
(2)比较该盐碱地春、夏季含盐量高低并说明理由。
(3)海篷子等盐生植物的种植能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试分析原因。
(4)简述该地海篷子产业开发模式的优点。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土沟位于甘肃敦煌阳关镇西南,其上游沟道均发育于阿尔金山北麓,流域相对高差达4349m。
以往当地一年中发生十几次洪水泥石流,全年1/3的时间刮着风沙,严重影响阳关地区生产生活。
从2001年起,当地开始在西土沟流域实施“沙漠都江堰”工程。
该工程集洪水利用—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循环经济于一体。
其最为核心的治沙原
理是粘土固沙法,即利用洪水带来的泥浆与沙漠中的盐分凝固在一起,在沙子表面形成厚实坚硬的泥壳。
利用这种泥壳固定沙丘,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并对沙漠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下图1为西土沟流域和附近水系及其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
下图2为西土沟流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图。
(1)试分析西土沟每年夏季都会发生泥石流的原因。
(2)说明“沙漠都江堰”工程是如何实现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泥浆和盐壳形成的坚硬泥壳为什么能起到固定沙丘。
参考答案
1.A2.D3.B4.C5.A6.B7.C8.B9.C10.C11.D12.A13.C14.C15.D 16.(1)地质时期地层中埋藏的古残留沙;河流从中上游挟带来的泥沙;近岸海水上涌潮带来的泥沙;地表岩石风化成沙。
(2)毁林开荒(砍伐海防林);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开采矿产。
(3)加快沿海防护林建设恢复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功能;加大交通线两侧植树造林的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实施退耕还林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经济果林;加强对矿区覆土复耕和植树的监督,保护矿区生态环。
(答出三点即可)
17.(1)滨海地带,海水入侵及浸渍土壤;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卤水分布,地下水含盐度高;蒸发旺盛,盐分随地下水上升,并在地表积累。
(任答3点)(2)春季高,夏季低。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蒸发强烈,盐分聚积;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可溶性盐被淋洗带走,盐分降低。
(3)盐生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盐分,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盐碱地的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分蒸发,减少盐分在地表积累;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根系生长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微生物量。
(4)不占用田地、少消耗淡水(利用盐碱地和海水生产),原料成本低;产品多元化,经济效益高;带动加工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资源重复利用,废弃物排放少,环境负担小。
18.(1)①夏季,山地降水及周围高山冰川积雪融化,带来充沛的水源;②当地有多条河流汇集,集水面积大;③流域内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④流域内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沙化严重,一遇暴雨,洪水携带着大量泥沙奔泻而下,形成泥石流。
(2)①该工程将洪水拦蓄、分流到沙漠,减轻洪水泥石流对阳关镇的影响;②分流后饱含泥浆的洪水能在沙漠形成泥壳,固定沙丘,利于防沙治沙。
③分流后的洪水渗入沙漠地下含水层,增加沙漠地下水量;④经砂层过滤后的洪水,在下游低洼区溢出出,成为清洁可利用的水源;⑤充足干净的水源利于当地进行生态修复和发展循环经济。
(任答4点)
(3)①泥壳覆盖了下面的流沙,限制和减缓了流沙的移动;②泥壳能降低了沙漠地下水的蒸发,提高了地下水的水位,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③泥壳为沙生植物提供了附着物,减少了大风对固沙植物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