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交流传动技术

合集下载

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传动方式的分类及特点

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传动方式的分类及特点

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传动方式的分类及特点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的传动方式按照供电电源的性质及所采用的牵引电动机的不同,理论上可以分为直-直流传动、交-直流传动、交-直-交流传动、交-交流传动和直-交流传动等。

1.直-直流传动方式直-直流传动方式就是使用直流电源供电、直流牵引电动机驱动的传动方式,结构示意图如图1。

受电器从接触网或者第三轨上获取电能,通过直流电压调节装置对直流电压进行调节,从而达到调节直流(脉流)牵引电动机转速和转矩的目的。

图 1 直-直流传动方式示意图调压装置可以是:(1)电阻器:特点是简单、可靠。

维修方便,对使用和维护工人技术要求低。

但是电阻调速是有级的,调速过程中电阻器有能耗,能量损失大,调速性能差,在大功率场合长期调速运行,不仅损失的能量很大,还可能引起地铁隧道或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2)斩波器:用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特点是效率高,调速性能好。

直-直流传动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调速简单方便,但是直流供电电压低限制了其应用场合,并且直流牵引电动机体积大、维护工作量大、经济性能指标差。

早期的工矿电机车、城市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地铁动车大多采用直-直流传动方式。

此外直流电流的回流会对线路周围的金属结构产生电蚀。

2. 交-直流传动方式交-直流传动方式就是使用交流电源供电、直流牵引电动机驱动的传动方式,结构示意图如图2。

受电器从接触网获取交流电能,通过整流调压装置对输出直流电压进行调节,从而达到调节直流牵引电动机转速和转矩的目的。

图2 交-直流传动方式示意图交-直流传动方式是我国电力机车长期使用的一种电力机车传动方式,国产韶山(SS)系列和进口的6K、8K电力机车等均采用这一传动方式,这些机车的主要差别在于调压整流方式和控制方式的不同。

这种传动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接触网采用单相交流供电,可以大大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减少牵引变电所的数量。

从技术上看,其缺点主要是因为采用直流牵引电动机所引起的。

3. 交-直-交流传动交-直-交流传动方式就是使用交流电源供电,中间经过降压整流变成直流,然后再将直流逆变成为频率和电压幅值可调的交流电,驱动交流牵引电动机的传动方式。

和谐D3B交流电力传动机车

和谐D3B交流电力传动机车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技术、微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三相交流传动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交流传动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交流传动系统无论在性能指标,装置体积,设备维护还是节能乃至环保方面均体现出了巨大优势。

使用交流传动技术的机车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交流传动已成为机车、动车发展的主流。

HXD3B型电力机车的主传动系统和辅助传动系统均采用了交流传动技术和微机网络控制技术,整个电气系统的设计坚持起点高、技术领先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的实际需要,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按照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的总体要求,进行全方位设计的。

本文首先对HXD3B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特点和参数做了简要的阐述,然后然后对整车的电气系统电路部分按照主电路、辅助电路、控制电路分类做了系统的分析,尤其是对构成主电路的器件如牵引变压器、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牵引逆变器和牵引电机做了详细分析。

并对其中的关键电气部件四象限整流器的原理、结构,控制,电机逆变器的组成和原理以及异步电动机的原理、特性、调速方法做了说明。

本文的重点是结合HXD3B 电力机车,对交流传动技术以及微机网络控制技术在机车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对HXD3B电力机车的交流主传动系统、交流辅助传动系统的构成、特点、功能以及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

关键词:电力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电气线路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induction motor control technology,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three-phase AC drive technology has been a qualitative leap, the research and exploitation of AC drive system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The AC drive system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index, size devices, equipment maintain or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reflected in a huge advantage. The performance of locomotive using AC drive technolog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C drive has become mainstream of development of locomotive and EMU. The main drive system and auxiliary drive system of HXD3B electric locomotive are both using the AC drive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network control technology, the design of whole electrical system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high starting point and leading technolog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needs of high-power freight electric locomotive, using advanced, mature and reliable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standardized, serialized, modular information based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 of the all-round.Firstly, this article has don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of HXD3B electric locomotive. Then the vehicle's electrical system circuit is divided into main circuit, auxiliary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and give them the overall analysis. The theory, framework control of four-quadrant rectifier, principles and constitute of motor inverter and principle、characteristics、speed method of asynchronous motor are illustrated. The emphasis of this article is combined with HXD3B electric locomotive for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the applied of the AC drive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network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locomotives. It is also made a classification study and summarized for structure, features, functions of HXD3B electric locomotive AC main drive system and AC auxiliary transmission system.Key words:Electric locomotive AC drive technology electric circuit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HXD3B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发展背景 (1)1.2HXD3B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电气系统 (1)1.2.1HXD3B的主电路 (2)1.2.2HXD3B的辅助电路 (2)1.2.3HXD3B的控制电路 (3)1.3本文要做的研究工作 (3)第二章HXD3B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的研究 (5)2.1HXD3B变压器的概述 (5)2.2HXD3B变压器的铁心参数 (6)2.3HXD3B变压器的线圈 (6)2.4HXD3B变压器的引线 (8)2.5HXD3B变压器的的冷却系统 (8)2.6HXD3B变压器变压原理 (9)第三章HXD3B的牵引变流器研究 (10)3.1机车牵引变流器的功能 (10)3.2HXD3B的牵引变流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0)3.3机车牵引变流器的组成及作用 (10)3.4HXD3B牵引变流器的组成 (10)3.5HXD3B电力传动机车网侧变流器(4QS)的研究 (11)3.5.1HXD3B网侧变流器选择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原因 (11)3.5.2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结构及原理 (11)3.5.3四象限脉冲整流器控制系统 (15)3.6HXD3B的直流中间环节 (16)3.6.1HXD3B的直流中间环节的组成结构 (16)3.6.2二次滤波电路 (17)3.6.3HXD3B的直流中间环节的作用 (17)3.7HXD3B电力传动机车电机变流器(逆变器)的研究 (18)3.7.1牵引逆变器的概述 (18)3.7.2HXD3B逆变器的组成及原理 (18)3.7.3HXD3B逆变器的操作 (20)3.8HXD3B的牵引变流器的控制 (23)第四章HXD3B电力传动机车电机牵引电机的研究 (25)4.1牵引电机概述 (25)4.2异步牵引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25)4.3异步电动机的特性 (28)4.3.1电磁转矩特性 (28)4.3.2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31)4.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种调速方式介绍 (32)4.5HXD3B电力传动机车电机的参数及特点 (33)4.5.1HXD3B牵引电机概述 (33)4.5.2牵引电机的工作特点 (34)4.5.3牵引电机的技术参数 (34)第五章HXD3B的辅助电路的研究 (36)5.1HXD3B的辅助电路的组成 (36)5.2三相辅助电动机供电电路 (36)5.3辅助变流器 (37)5.4辅助电机供电电路 (37)5.5辅助电动机供电电路的特点 (38)5.6库用电源回路 (39)5.6.1机车库用电源要求 (39)第六章微机网络控制系统 (41)6.1机车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特点 (41)6.2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功能 (41)6.3机车定速控制模式 (41)6.4机车的牵引制动特性控制 (42)6.5机车DC110V电源回路 (43)6.5.1DC110V电源的分配形式 (43)6.5.2DC110V电源供电特点 (44)谢辞 (45)参考文献 (46)第一章绪论1.1HXD3B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发展背景在2006年“和谐型”系列交流电力机车投产以前,中国铁路普遍缺乏大功率电力机车,当时只有韶山4型电力机车能达到总功率6400千瓦(2×3200千瓦)。

HXD3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HXD3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HXD3型电力机车主要特点
9 、采用了集成化气路的空气制动系统,具 有空电制动功能。机械制动采用轮盘制动。
HXD3型电力机车主要特点
10 、采用了新型的模式空气干燥器,有利于 压缩空气的干燥,减少制动系统阀件的故 障率。
机车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工作电源
• 电流制 单相交流50Hz
• 额定电压
25kV
机车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9、机车动力学性能 • 机车能以5km/h速度安全通过半径为125m的曲线,并应
能在半径250m的曲线上进行正常摘挂作业。 • 机车动力学其它性能、参数符合TB/T2360-1993的有关
要求。
机车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0、机车单机以120km/h速度于平直道上施行紧急空气制 动时,最大制动距离
31.0 kV 31.3 kV
网压
机车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2、牵引性能参数
• 电传动方式
交-直-交传动
• 持续功率
7200kW
• 机车速度:
• 持续制速度
70km/h(23t轴重)

65km/h(25t轴重)
• 最高速度
120km/h
• 起动牵引力
520kN(23t轴重)

570 kN(25t轴重)
• 持续牵引力(半磨耗轮) 370kN(23t轴重)
2 、 辅助电气系统采用2组辅助变流器,能分 别提供VVVF和CVCF三相辅助电源,对辅 助机组进行分类供电。该系统冗余性强, 一组辅助变流器故障后可以由另一组辅助 变流器对全部辅助机组供电。
HXD3型电力机车主要特点
3 、采用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实现了逻辑控 制、自诊断功能,而且实现了机车的网络 重联功能。

辅助交流传动技术在东风4C机车上的运用

辅助交流传动技术在东风4C机车上的运用
关 键 词 :交流 传 动 机 车 运 用
一 、 东风 型机车辅助传动 系统 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内燃机车辅助传动系统仍 以机械传 动方式为 主 ,东风4c型内燃 机车辅助传动系统 采用 的是静液压传动系 统 。该传 动方式故 障率高 、效率低 ;设计复杂 、管路 纵横 密 布 ;系统压力高 ,管压高达 20Mpa,管路振 动大 ;对油脂要 求 很 高 ,跑 、冒 、滴 、漏 等 问 题相 当严 重 。 乌 鲁 木 齐 铁 路 局 哈 密 机务段在运用东风4c型机车过程中,每年 因静液压系统故障 造成机故 、临修多 达三十 多起 ,安全阀卡滞 故障频 繁发生 , 管路裂漏故障在 2002年发生八 十多起 ,严 重影 响了机车的 正常运用 。东风 型机车静液压系统故障后 ,乘务员在运用 中无法有效处理 ,检修时 又需投入大 量 的人 力 、物力 ,因此 交流传动 以其高效 、维护量小等优点获得推崇 。 二 、辅 助 交 流传 动 系统 简 介 辅助交流传 动技术 在东 风 型机 车 上的运 用 ,是将 东 风4c型内燃机车冷 却风扇的驱动装置 由原有静 液压传动系 统改造为交流变极电机驱动传动 系统 ,运用 微机 闭环控制 . 实时监控机车水温 ,自动控制大风扇的投入或切除 ,使系统 工作在高效运行 的模式下。该项 目的应用将彻 底改变原有 静液压系统布局 紧密 、检修难度大的弊端 ,根 除静液压管路 裂漏 ,静液压泵 及静液压 马达轴 承烧 损 ,静液压 泵、马达配 件拉伤 ,安全阀 、温控 阀卡滞等惯性故 障问题。同时因取消 了静液压系统传动箱 及大量 的静液压管 路 ,使 得柴 油机 自 由端及冷却室下部 的检修可接 近性得 到很大程 度 的提高。 同时传动箱 由原来的飞溅润滑改为压力 润滑 ,改善 了齿轮、 轴承 的润滑条件 ,降低 了齿轮 、轴承的工作 温度 及传动箱的 噪音。该系统采用三套独立控制装置 ,具有性能稳定 、操作 简便 、检修方便等优点。 1.系统组成 :包 括变速传 动箱 、交流发 电机 、交 流变极 电机 、冷却风扇 、辅助控制装置电器柜 1—26 作者简介 :郭 晓华 (1972一)女 ,甘肃平凉人 ,新疆铁路 高级技术学校讲 师。

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课件

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课件

受电弓
检查受电弓的运行轨迹是否正常, 清理积碳,更换受损的零件。
CHAPTER
机车的故障诊断与处理
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流程
故障诊断流程
故障诊断方法
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电气系统故障
机械系统故障 油路系统故障
故障预防及措施
定期维护和检查 建立故障数据库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
CHAPTER
机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前沿技术融合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与前沿技术融合,如物联网、大 数据等,提高机车的性能和竞争力。
WATCHING
机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01 02 03 04
CHAPTER
机车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机车的基本结构
车体
受电弓
转向架
制动系统
牵引电机
机车的工作原理
01
02
电流供应
牵引力产生
03 速度控制
机车的牵引与制动系统
牵引系统
制动系统
CHAPTER
机车的电气系统与控制
电气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01
电源系统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功能
速度控制:通过调节 电机的电流或电压, 控制机车的加速和减 速,实现恒速行驶。
电流控制:通过控制 电机的电流,防止过 载和短路等异常情况 对电机和机车的损害。
制动控制:通过制动 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协 同作用,实现机车的 快速制动和停车。
CHAPTER
机车的维护与检修
机车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每日检查
清洁维护
润滑
机车的定期检修与大修
定期检修
根据机车的运行状况,定期进行全面检修,包括机械、电气、制动系统等部件。

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的发展

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的发展

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的发展
机车电传动技术是指用电力来驱动机车的一种技术。

我国在机车电传动技术方面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采用的是直流电机驱动,由于技术限制,机车功率和速度都较低。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第一代电力机车——“东方红1号”,它于1958年投入使用,最大功率为1,200千瓦,最高时速为80公里。

第二阶段是7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交流电机驱动技术,如日本的三菱公司和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高功率和高速,同时也更加节能。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第二代电力机车——“和谐号”系列,它于1999年开始研制,最大功率为9,600千瓦,最高时速为350公里。

第三阶段是9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大力发展自主研发的机车电传动技术,如采用IGBT(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的交流电机驱动技术,可以实现更高效率和更高可靠性。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第三代电力机车——“复兴号”系列,它于2014年开始研制,最大功率为22,800千瓦,最高时速为400公里。

总的来说,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直流电机驱动到交流电机驱动,再到自主研发的高效率、高可靠性技术的变化。

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机车
的功率和速度,也为我国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交流传动技术

交流传动技术

432
固定闭塞 连续速度控制 可实行自动 控制(ATC)
1832
固定闭塞 提前式分级阶梯 设备控制优先,人控为 辅
媒介:无绝缘模拟轨道电 媒介:无绝缘模拟轨道 媒介:数字电道交叉环 媒介:有绝缘模拟轨道 路; 电路; 线; 电路; 方向:地对车单方向; 方向:地-车间双方向; 方向:地对车单方向; 安全信号传 方向:地对车单方向; 输 载 频 : 1700 、 2000 、 载 频 : 1700 、 2000 、 载频:(36±0.4)kHz、载频:750、850、900、 2300、2600Hz; 2300、2600Hz; (56±0.2)kHz; 1000Hz; 信息量:18个 信息量:27bit 信息量:83.4bit 信息量:10个
点式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它也叫点式ATP,采用点式传递信息、车载计算机处理 信息的方式达到列车超速防护。我国京津客运专线(前期) 采用该系统 分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几乎所有高速铁路均采用这种 模式
连续式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按信号传输 方式分类
这种系统是在连续式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中增加点式应答 器作为线路数据的输入、进路信息和临时限速信息的输入, 点连式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这种方式有效利用了轨道线路和点式设备。日本ATC和我 国第六次提速所采用的CTCS-2级ATP采用这种模式
关门控制:
入门关闭的时间是7~8秒(不包括脚蹬)。
入门的关闭指令下达时会听到声音信号。声音信 号在门开始移动前1秒开始。
入门可在以下地点关闭:司机室。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打开的门将发出牵引阻塞信 号。
超出正常时间2秒时,发出关门时间错误的信号。
机车车组装备有用于一人操作的规定。该程序包括以下内容: 1.出发时,司机走到驾驶室窗前一侧,开窗,检查并确认站台和门 前无障碍,可以关闭。 2.司机按“关门”按键。该按键安装在司机写字台的一侧。 3.门关闭蜂鸣器发出的警报声(间歇性信号)针对所有门。 4.“关门”按键按下1秒钟后,门开始关闭,同时,“门闩”信号 被取消。被关闭的门将被联锁。 5.门信号蜂鸣器在“关门”按键按下之后5秒钟停止。 6.当所有门被关闭和锁定之后,“关门”按键(的照明)熄灭。此 时,适用司机写字台上的按键和司机写字台旁边的按键。 7.大约在确认信号显示所有的门均已联锁之后2秒钟,列车可以发 车。

铁道机车车辆新技术培训班(交流传动技术讲稿文档)

铁道机车车辆新技术培训班(交流传动技术讲稿文档)

铁道机车车辆新技术培训班讲稿(文档)主要内容●一、交流传动技术发展综述●二、交流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三、交流传动系统的核心技术主讲人:冯晓云第一讲、交流传动技术发展综述●交流传动技术发展的经纬●交流传动机车的技术分类●国内外交流传动技术的最新进展●交流传动技术的展望1、交流传动技术发展的经纬●运输的需求●各种限制●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交直流传动的特点●电力牵引传动方式分类●交流传动机车的发展1.1 运输需求●运输意味着什么?●旅客需要什么?–安全–实用–可靠–性能费用–灵活–舒适1.2 现实条件的各种限制1.3 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传动诞生于19世纪,20世纪初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中,受当时科学技术的制约,直流电传动用于高性能的可调速传动系统,而交流传动多用于不须调速的传动系统。

自1879年世界上出现第1条电气化铁路以来,电力牵引经历了将近60年的交流传动的初期探索。

20世纪50年代初整流器电力机车的诞生,使交流传动的研究暂告一段落。

从此直流传动和交直传动机车成为电力牵引无可争辩的主体。

1.4 交直流传动的特点●直流传动(牵引电动机为直流电机)●交流传动(牵引电动机为交流电机)①直流传动时电机的矩速特性②交流传动电机(异步)的矩速特性机车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突破–电力电子 (晶闸管, GTO, IGBT等)–微电子(µP, DSP, i960等)–新材料1.5牵引电传动方式的分类电力牵引传动方式主要可分四类:直流传动(直流供电加直流驱动)交直传动(交流供电加直流驱动)直交传动(直流供电加交流驱动)交流传动(交流供电加交流驱动)1.6 交流传动机车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更新和迅猛发展,为采用交流电机驱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通过大功率变频变压变流器实现了交流驱动的优良调速性能,交流电机驱动装置的优越性由此得到完整体现,从而使以交流驱动技术为核心的交流传动机车——交直交传动机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和谐1型系列交流传动重载高速电力机车轮对技术

和谐1型系列交流传动重载高速电力机车轮对技术
拉快跑 是实现铁路和谐发 展 、为 国民经济添砖 加瓦的重 要途径 。由南车株洲 电力机车有 限公 司生产 的 10 m h 2 /、 k
及承受来 自车体 、 钢轨 的各种力 的作 用 。简单 的讲 , 轮对
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和导 向。 轮对将机 车 的绝 大部分 垂直 载荷 直接作 用于 轨道 ,
机车成功 实现单 一列车牵 引 2 吨 的国内历史 记 录 , 万 使 得我国铁路在 真正意义上进人世界铁路重载运输行列 。 机车实现重 载高速运输 ,轮对重 载技术 的突破 功不 可没。 轮对是转 向架乃 至机车的重要关键部件 , 直接关 系
W ANG n - u Pi g h a
( S h zo l tcLcmov o,t. Z uhu 4 2 0 , hn ) C RZ uh uEe r oo t e .Ld, hzo 10 1 C ia ci i C
Ab t a t e e f y e HXo lcrcl o t e i t e man t p f o o t e i o si e v a i g a d h g p e s r c :S r so p i t lAC ee t i o moi i y e o c mo i n d me t h a y l dn n ih s e d c v sh l v c o t n p r t n i d s y Aso eo ec r a t,t etc n lg f e le r o tn . h sp p rp e e t te a p ia i t f r s o t i u t . n f h o ep r a ao n r t s h h oo yo es t s e wh i mo ei mp r t T i a e r s n sh p l b l yo a c i c reaie tc n lg n mn a d o e le fs re ft e HXo . n l z g o h e n xe e e o i g ma e a n o rl t e h oo y a d s d r fwh es t e s o v o i p y 1 By a a y i n w e la d a l ,d v lp n trl a d n i tsi gs mee a n t n, t n so t h t h es t a e er q i me t n e e c n i o f ih s e d a d h a y la a d et n o x mi a i o i f d u a e le n me t h e u r i t w C t e n d rt o d t no g p e e v d, n u h i h n o

交流传动的优越性及发展概况

交流传动的优越性及发展概况

一.交流传动的优越性交流传动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但其本质的特点是牵引电动机采用了交流异步电动机,其一系列的优点都是由此而表现出来的。

交流传动机车所以成为现代机车发展的方向,正是由异步电动机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

和传统的串激直流电动机驱动系统相比,交流异步电动机驱动系统的优越之处表现在机械、绝缘、耐热、耐潮、粘着、维修、效率、重量尺寸等诸多方面。

1.构造简单,转速高,可靠性高,维修简便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中无换向器、无电刷装置;所以相同功率的电机,异步电动机的重量轻,体积小,可使机车转向架簧下部分重量相应减少,在机车通过曲线时,轮轨之间侧向压力也就相应减少,这对高速行车尤为重要;同时,由于电动机体积减少,便能选择更为合适的悬挂方式,从而简化了转向架结构;除轴承外无磨擦部件,密封性好,防潮、防尘、防雪性能好;全部电气部件均是绝缘的,且所用绝缘材料均为H级或F级,绝缘性能好,耐热性能好。

因此故障率低,可靠性高。

控制装置是模块结构,故障率也很低,驱动系统的全部运行过程和控制过程均由无触点电子元件完成,所以不存在传统系统中经常发生的触点磨损、粘连、接触不良、机械卡滞等问题。

据美国伯灵顿北方铁路介绍,该公司直流电动机的大修期一般在4万公里至48万公里之间,而交流牵引电动机的大修期可高达120~160万公里。

另外,交流传动机车有完备的微机监视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可随时监视系统的技术状态,进行故障诊断。

由此可知交流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是很高的,维修量很小,且检修简便,维修费用大大降低。

加拿大CP4744型交流传动机车的应用实践表明:不仅延长了计划修间隔,而且减少了计划外修理次数,每台机车每年可减少计划外修6次。

2,功率大,牵引力大,机车可以发挥较高的输出功率异步牵引电动机不存在换向的问题,所以高速行车时电的效率也就较高;同时,牵引电动机因无换向器,空间利用好,使机车功率得以进一步提高,再生制动时亦能输出较大的电功率。

SS4电力机车

SS4电力机车

SS4电力机车1. 简介SS4电力机车是中国铁路货运列车中常用的一种电力机车型号。

它由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和制造,广泛用于中国铁路系统的重载货运列车。

本文将介绍SS4电力机车的技术特点,设计原理和应用情况。

2. 技术特点2.1 动力系统SS4电力机车采用交流传动系统,配备了强大的牵引功率。

它采用了现代化的IGBT转流器控制技术,具有较高的整机效率和优异的牵引性能。

电力机车的动力系统是其核心部分,它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来驱动列车行驶。

2.2 控制系统SS4电力机车的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微机控制技术。

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能通过与列车信号系统的联锁,实现列车进路的自动控制。

控制系统还包括了列车保护系统,可以对各种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和处理,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2.3 车体结构SS4电力机车的车体采用了钢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它拥有封闭式驾驶室和舒适的司机座椅,为机车驾驶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车体还采用了一些减振和降噪措施,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3. 设计原理SS4电力机车的设计原理是根据中国铁路货运的需求而制定的。

它采用了大功率交流传动技术,可以提供较大的牵引力和动力输出。

电力机车的动力系统由主变压器、整流变流器和牵引变压器组成,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力机车的各项功能进行控制。

在设计过程中,SS4电力机车还考虑到了能耗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它采用了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并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为了提高电力机车的可靠性,设计中还考虑了各种安全措施,确保列车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4. 应用情况SS4电力机车在中国铁路系统的货运列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用于长距离和重载货物运输,可以牵引各种类型的货车组成的列车。

电力机车的高功率和可靠性使其成为货物运输的理想选择。

目前,SS4电力机车已经运营在中国铁路系统的许多重要货运线路上。

它不仅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效率和运力,还降低了物流成本。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变流器原理及功能介绍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变流器原理及功能介绍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变流器原理及功能介绍摘要:本文详细介绍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变流器的电路原理、结构特点、工作方式、理论基础、安全保护方法与实施情况。

关键词:交流传动;机车主变流器;四象限整流器、PWM逆变器。

一、引子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变流器是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核心构成。

在正常的牵引/制动工况下,主变流器内的牵引控制单元接收司机控制指令,控制各变流器单元实现电源从工频、高压不可控单相交流电源到三相可控变压、变频的交流电源的转化,拖动异步牵引电动机,实现对牵引电机的控制。

二、主变流器的电路原理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采用交—直—交电传动方式,主变压器的次边牵引绕组向主变流器中的四象限脉冲整流器供电,实现电源从交流到直流的转换;四象限脉冲整流器输出形成一个中间直流电路,变流器直流环节实现二次谐波吸收、直流储能、各种保护;中间直流电路向电压型牵引逆变器供电,实现直流到3相交流的VVVF变换,拖动一台异步牵引电动机,实现机车牵引电机轴控方式。

牵引时能量从电网流向电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制动时过程相反,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回馈电网。

主变流器内部设置有向加热装置提供交流电源的接口,使机车电传动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主变流器电路原理如上图1所示,按照功能可分为:四象限变流电路(输入电路)、中间直流电路、VVVF逆变电路(输出电路)。

2.1四象限变流器2.1.1 四象限变流器电路构成如图1所示,四象限变流器通过主变压器的牵引绕组得电,每组四象限变流电路由1个充电电阻、1个预充电接触器、一个主接触器及1个四象限变流器构成,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由一个功率模块单元构成,其每一臂IGBT模块组成。

四象限变流器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向中间回路供电。

2.1.2 四象限变流器工作原理正常情况下,主变流器刚启动工作时,中间电压为零,所以首先开始预充电,此时主接触器断开,预充电接触器闭合,四象限以自然整流方式向中间回路电容充电,预充电电阻的作用在于限制充电电流。

机车交流传动与直流传动的分析比较

机车交流传动与直流传动的分析比较

班级机车车辆0932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论文)题目机车交流传动与直流传动的分析比较主要研究内容(1)从机车的传动形式了解交流传动的发展优势;(2)以HXD3型机车为例,深入分析交流传动的特点及电路结构,与SS4改机车做出对比分析。

(3)从传动主电路及相关保护、辅助电路等不同角度,探讨新技术在交流传动机车上的应用。

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1)比较分析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的区别及优缺点。

(2)针对机车变流器存在的区别,深入分析交流传动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3)围绕主电路的传动形式,对交流传动与直流传动进行深入分析并比较优缺点。

(4)初步掌握交流传动机车上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

基本要求深入了解交流传动的使用为铁路机车带来的优势,初步掌握交流传动机车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熟悉交流传动机车的基本原理及组成结构。

主要参考资料及文献电力机车控制华平主编机车新技术张中央,刘敏军 HXD3型电力机车张曙光目录1 电力传动形式的发展 (1)2 交流传动与直流传动的比较 (1)2.1 机车工作原理的比较 (1)2.1.1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1)2.1.2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3)2.2 交流传动与交直流传动机车主电路的比较 (4)2.2.1 HXD3型机车和SS4改机车主电路特点比较 (5)2.2.2 HXD3型机车和SS4改机车变流装置比较 (7)2.2.3 HXD3型机车和SS4改机车牵引电机比较 (8)3 新技术在交流传动机车上的应用 (10)4 总结 (11)致谢 (15)参考文献 (16)1 电力传动形式的发展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就一直努力探索机车牵引动力系统的电传动技术。

1879年的世界第一台电力机车和1881年的第一台城市电车都在尝试直流供电牵引方式。

1891年西门子试验了三相交流直接供电、绕线式转子异步电动机牵引的机车, 1917年德国又试制了采用“劈相机”将单相交流供电进行旋转、变换为三相交流电的试验车。

对交直交传动的机车中间直流

对交直交传动的机车中间直流

交直交传动(AC-DC-AC)是一种用于机车和电力驱动系统的传动技术,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来驱动机车的牵引电动机。

在交直交传动中,中间直流指的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中间环节。

下面是交直交传动中间直流环节的基本工作原理:
变压器:在交直交传动中,输入的交流电首先通过变压器进行降压变换,以适应牵引系统的电压要求。

整流器: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接入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整流器通常采用可控整流技术(如硅控整流器或脉宽调制器),以调节输出直流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中间电路滤波器:直流电由整流器输出后,通过中间电路滤波器进行滤波和平稳化处理,以去除电流中的脉动和噪声,确保直流电的稳定性和质量。

逆变器:经过中间电路滤波器的直流电接入逆变器,逆变器将直流电再次转换为交流电,以驱动机车的牵引电动机。

逆变器通常采用高频开关技术(如IGBT开关)来实现高效的交流电转换。

通过中间直流环节的转换,交直交传动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驱动系统的有效控制和调节,提供高效、可靠的牵引能力。

同时,中间直流环节还具备能量回馈的功能,即在制动过程中将机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回馈到电网中,实现能量的节约和回收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型号和厂家的机车交直交传动系统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中间直流环节设计和实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应用和使用中,还需参考相关的技术文档和设备说明,以了解具体的技术细节和操作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车交流传动技术一、简要的历史回顾人所共知,机车发展按其动力来分,最早出现的是蒸汽机车,以后由蒸汽机车发展到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在电传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中,开始是直-直传动,尔后是交-直传动,70年代以后又出现要交-直-交传动,即所谓的交流传动。

这种传动型式被认为是现代机车的标志,日益风靡世界。

这样的发展道路是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机车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变的必然结果。

每种机车的出现和存在都是与当时的技术发展相适应的。

比如随着大功率硅整流技术的出现,直-直传动很必然地被更优越的交-直传动所取代。

同样,随着大功率的晶闸管特别是大功率可关断晶闸管(GTO)的出现和微机控制技术等的发展,交直传动很自然地被交-直-交传动所取代。

二、交流传动技术的特点和优点人们很早地认识到交流传动的优越性。

交流传动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但其本质的特点是牵引电动机采用了交流异步电动机,其一系列的优点都是由此而表现出来的。

交流传动机车所以成为现代机车发展的方向,正是由异步电动机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

和传统的串激直流电动机驱动系统相比,交流异步电动机驱动系统的优越之处表现在机械、绝缘、耐热、耐潮、粘着、维修、效率、重量尺寸等诸多方面。

1、构造简单异步电动机是所有电机中结构最简单的电动机,除轴承外,没有其他机械接触部分。

串激直流电动机则不然,结构复杂。

定子、转子都有绝缘要求很高的绕组,有换向器装置和电刷机构,磨擦部分多,接线复杂,机械转速受换向条件和机械强度的限制,只能达到2500r/min左右。

而交流异步电动机转速可达4000r/min 以上,试验转速甚至可达6000r/min,这是直流电机所忘尘莫急的。

2、粘着性能好(1)异步电动机有很硬的机械特性,所以当某电机发生空转时,随着转速的升高,转矩很快降低,具有很强的恢复粘着的能力。

空转发生时,转速上升值不大,即使是同步转速,与原工作点的转速差不会超出5%以上。

串激电动机则不然,转矩变化一点,转速就有很大的变化。

(2)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点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平滑调节,以实现最大可能的粘着利用,不会出现粘着中断情况。

根据检测有关粘着控制的信号,准确、迅速地改变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和频率,寻求最佳工作点,使驱动系统既不能发生空转,又能充分发挥最大的牵引力。

(3)可实现各轴单独控制。

当某台电机发生空转时,可调节该台电机,这样能充分利用机车的粘着性能。

在交—直传动系统中,某轴空转时,需要使所有各轴电机卸载,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机车的牵引能力。

由于上述特性和良好的控制功能,交—直流传动系统的粘着系数可以利用得很高。

1992年美国铁路协会(AAR)在向四家机车制造厂提出的26台交流传动机车投标建议书中提出的粘着指标是:起动粘着系数45%,全天候牵引粘着系数是32%(GE公司在交—直传动机车上,采用“SENTRY”粘着控制装置后,全天候粘着系数是0.25~0.30)。

如此之高的粘着利用,正是针对交流机传动机车所具有的良好的粘着控制而提出的,这对于交—直传动系统是不可想象的。

德国四轴120型机车,可满足以往六轴机车的全部要求。

3、功率大,牵引力大这个概念是指在其它条件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在机车结构所提供的空间条件下,可以装更大功率的异步电动机。

如加拿大改造的CP4744号机车,在给定的设计空间条件下,直流电动机的功率大约被限制在600~700kW/轴。

装用BBC6FRA40B异步牵引电动机,其功率可达1492kW/轴以上。

正因如此,才可使机车的牵引功率大大提高。

牵引功率大导致牵引力大,而又由于粘着性能好,大的牵引力能充分发挥其牵引能力。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ND5型交直流传动机车和SD60MAC交流传动机车的牵引力情况:ND5机车的柴油机的标定功率为2940kW,起动牵引力为533.6kN,持续速度为22.2km/h时的持续牵引力为359.8kN;SD60MAC机车的柴油机的标定功率为2835kW,起动牵引力为781kN,持续速度为20.5km/h时的持续牵引力为521kN。

后者与前者相比,不论起动牵引力和持续牵引力都高出45%。

目前,从国外统计资料来看,不同类型电机其单位重量功率可达到的比值为:直流电动机为0.33kW/kg,同步电动机为0.5kW/kg,异步电动机为0.68kW/kg。

随着科技的发展,异步电动机的单位重量功率将越来越高。

如日本新干线300系列原型试验车,所采用的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其功率达到300kW,而其重量不足400kg,单位重量功率可达0.75kW/kg。

这一经济技术指标,对世界各国正在大力发展的重载和高速机车尤为有利。

4、可靠性高,维修简便交流异步电动机无换向器、无电刷装置;除轴承外无磨擦部件,密封性好,防潮、防尘、防雪性能好;全部电气部件均是绝缘的,且所用绝缘材料均为H级或F级,绝缘性能好,耐热性能好。

因此故障率低,可靠性高。

控制装置是模块结构,故障率也很低,驱动系统的全部运行过程和控制过程均由无触点电子元件完成,所以不存在传统系统中经常发生的触点磨损、粘连、接触不良、机械卡滞等问题。

CP4744型机车的运用实践表明:只发生过极少的故障,而这些故障无一件与逆变器或牵引电动机一类的主要硬件有关。

MaK公司制造的交流牵引电动机连续工作7年没有发生过一件烧损事故。

据美国伯灵顿北方铁路介绍,该公司直流电动机的大修期一般在4万公里至48万公里之间,而交流牵引电动机的大修期可高达120~160万公里。

另外交流传动机车有完备的微机监视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可随时监视系统的技术状态,进行故障诊断。

综上所述,可知交流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是很高的,维修量很小,且检修简便,维修费用大大降低。

加拿大CP4744型交流传动机车的应用实践表明:不仅延长了计划修间隔,而且减少了计划外修理次数,每台机车每年可减少计划外修6次。

5、效率高,利用率高、使用灵活性强交流传动系统的总效率约为0.90,而交直流传动系统的总效率约为0.86。

E120交流传动机车在长期应用对比中发现,客运作业时可节能3~6%,货运作业时可节能8~10%。

由可靠性、耐久性和易于维修的结合,使交流传动机车的利用率显著提高。

与直流传动机车相比,BBC交流传动机车的利用率提高了10%。

对铁路运营管理来说,在计算所需数量时,机车利用率起着重要作用,对所需投资有决定性的影响。

交流传动机车有很强的使用灵活性,它既可满足货运的大的起动牵引力的要求,又可满足客运高速度的要求。

5.动力性能好、制动性能好异步电动机结构紧凑、重量轻,同时采用特殊的悬挂装置,簧下重量小,有较高的曲线通过能力,对轨面的冲击力小。

可在广阔的速度范围内实行电制动,甚至可以制动到零,制动功率大。

一部分电制动的能量可用于其它辅助设备。

三、交流牵引电动机三相交流牵引电动机(包括变频异步牵引电动机和自控同步牵引电动机)是随着现代大力率变流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除工业上应用以外,现已被成功地应用于铁道干线车和高速动车上。

异步牵引电动机转子上没有换向器及带绝缘的绕组,不存在换向火花和环火稳定性问题,因此,它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可以以更高的圆周速度运转,使机车具有很宽的调速范围。

1.交流牵引电动机的技术优越性由于交流牵引电动机没有换向器工作面圆周速度的限制,因而可以选用高的转速和大的传动比,这样,能显著减轻电机的重量,以获得较大的单位重量功率。

另外,交流电动机充分利用了原直流电机换向器所占的空间,热量能沿定子圆周均匀散发,改善了电机的冷却效果,明显地增长了电机的寿命。

交流电机的优越性可由下表所示的德国电力机车用的两种电机参数比较中得到证实,也可由日本东洋电机公司制造的交流、直流牵引电机参数比较得到证明。

通下工作的。

而异步牵引电动机却经常工作在变化的频率、电压和磁通下,同时机车牵引的性质要求它在宽广的调速范围内恒功率运行并具有较高的过载能力。

异步牵引电动机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它有如下设计特点。

(1)普通异步电动机,仅对其额定工作状态进行计算即可。

在设计异步牵引电动机时,仅限于计算某一个工作状态是不够的。

因为当变频调节时,电机的机械特性、功率因数及过载能力都会发生变化。

另外,当恒功调节时,其恒功特性的获得与调节方式有关,不同的调节方式所要求的牵引电动机尺寸不同,正如前面曾介绍过的最大逆变器最小电动机和最小逆变器最大电动机方案那样。

所以电动机的设计不能脱离对整个传动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来考虑。

(2)因为异步牵引电动机是由逆变器供电的,为了使电机参数和逆变器换流性能相配合,不同类型逆变器要求电机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对于具有辅助晶闸管换流的电压型逆变器,为了抑制谐波电流的影响,希望电动机设计具有较大的漏抗。

对于具有串联二极管电路的电流型逆变器,为了减小换流时产生的过电压,则希望电动机设计时具有较小的漏抗。

两种漏抗的设计方案可以通过调整电磁参数和槽形结构形式的方法来实现。

(3)一般说来,带换向器的牵引电动机的最大传动比受换向器允许的圆周线速度及抗电势限制,而异步牵引电动机不受上述因素限制,且通常只取决于小齿轮所允许的最小齿数,所以有可能选用较高的传动比(大于4)。

(4)当一台逆变器供电给几台电动机运行时,如果电机转矩特性不相同,就会使各电机承受转矩不一致。

为避免转矩不平衡,其额定转差率通常设计得比普通电机为大。

(5)当几台电机并联运行时,要求各电机的转矩特性尽量接近,而影响异步电动机特性的主要因素是转子电阻。

因此,必须选取电阻率分散性小、温度变化率小、截面尺寸均匀的导条材料。

(6)异步牵引电动机的最大频率fmax是和机车最高运行速度以及电动机的极对数P一起考虑的。

由机车最高运行速度Vmax。

决定的牵引电动机的最高转速为式中μ—齿轮传动比;Dd—动轮直径,m;Vmax一机车最高速度,Km/h。

牵引电动机的最高频率为由式可见,fmax的选择和电动机的极对数np有关。

极对数较小时,电机磁通量增大,从而使定子铁芯外圆尺寸加大;但极数较多时,相应的供电频率要提高,而频率的提高受到逆变器经济技术指标的限制。

通常,异步牵引电动机的极数2P=4、6、8极,4极电动机有较好的效果。

电动机功率较大时,可选用较多的极数。

(7)设计异步牵引电动机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转矩条件Tq/TN≥1.8~1.9式中TN—电动机的额定转矩;Tq—按照粘着条件起动所发的转矩。

Tq的计算值为式中P0—机车每个轨对钢轨的正压力,N;—起动时的粘着系数。

从稳定性考虑,最大转矩Tm对起动转矩应有一定的储备裕量,即要求Tm/Tq=1.15~1.20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牵引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应达到Tm/Tq=1.6~2.0在相应于机车最高速的频率下,上述比值也不应小于1.25(8)对于现代干线电力机车来说,希望每根动轴上牵引电动机的功率能达到1000kW~1200kW或更高,这就迫使异步牵引电动机取用较高的电磁负荷和机械负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