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知道了朱鹮濒临灭绝

合集下载

走进朱鹮栖息地

走进朱鹮栖息地

走进朱鹮栖息地作者:胡成弟来源:《西部大开发》2008年第10期洋县,坐落在汉中盆地的秦岭南麓。

秦岭作为我国南方北方两类气候和黄河、长江两大水域的重要分界,有个明显的特点:北坡陡峭短促,如宝鸡市区距秦岭山顶仅40公里;南坡舒缓绵长,长达200多公里。

高大多重的山岭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流和风沙,南方的暖流却在这儿徘徊,使环绕汉中盆地的秦岭南麓成为一片得天独厚的乐土。

这儿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植物种类繁多,近百种珍稀动物悠然生息。

悬泉瀑布飞挂,轻纱白絮般的云雾在山间缭绕,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山区之一。

朱鹮就生活在秦岭南麓的洋县,它那洁白的羽毛点缀着红色的长颈,当它飞越绿野时,仿佛给大自然带来一种神奇的灵光。

这种几乎被认为消失了的飞禽,1981年在秦岭南麓被重新发现,目前已由发现时的7只繁殖到了400多只。

在当今世界的鸟类中,朱鹮是最为珍稀濒危的种类之一。

据记载,早在18世纪,大群的朱鹮在日本随处可见。

20世纪初,俄罗斯乌苏里江流域及西伯利亚地区仍可经常见到朱鹮,20世纪中叶,我国的陕西、甘肃省的一些地方的稻田、河坝附近也可见到朱鹮营巢。

不幸的是,大面积湿地环境遭到破坏,森林砍伐,人为猎捕,天敌的侵害等,20世纪70年代,朱鹮相继从俄罗斯、朝鲜、日本消失。

虽然在我国17个省份有朱鹮分布的历史记录,但自从1967年采集到最后一个标本后,在将近20后的时间里没有发现朱鹮的踪迹。

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一个存活了2500万年的物种从兴盛直接走向了衰亡。

为了寻找朱鹮,在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刘荫增先生行程5万公里,于1981年4月在陕西洋县偏僻山村找到7只野生朱鹮,一时间竟成了世人瞩目的新闻。

陕西电视台及时拍摄了电视记录片《最后栖息地的朱鹮》。

1993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野生动物电影、电视节上荣获3项国际大奖,让世人认识了洋县,了解了朱鹮。

今日的朱鹮情况又怎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了洋县山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朱鹮飞回来了 4-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朱鹮飞回来了 4-最新教学文档

学生情况: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通过找重点字词、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四年级学生已对环境保护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可让学生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对珍稀动物有进一步的了解,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及他们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真挚情感。

、教学目标:1、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鹤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与碰撞中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引发疑问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看我板书课题(朱鹮飞回来了)。

2、请同学来读一下课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就怎样读,谁来试试?(生读,或高兴,或惊喜,或如释重负。

)3、什么是朱鹮?你对朱鹮有哪些了解?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吧。

(介绍朱鹮)4、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可能的问题是:朱鹮飞走过吗?朱鹮为什么飞回来了?是谁让朱鹮飞回来了?相机板书。

)看来同学们对课题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会理解得更深刻,感受更丰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容易出错的生字词,给你的同伴们提个醒。

(按捺[nà] 腼腆孵[fū]化等)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3、谁愿意来说一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

(记叙了一支科考队来到大山里,依靠当地群众寻找到濒临灭绝的朱鹮,并想方设法保护朱鹮,使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内顺利繁衍、健康生长的事)4、同学们,课文以《朱鹮飞回来了》为题,那朱鹮原来是飞走了吗?课文中“飞走”指的是什么?(飞走,其实是指濒临灭绝)(1)从哪里知道了朱鹮濒临灭绝?你能从书中找到依据吗?我看哪一位细心的同学最先找到了(第四自然段中的一些句子:“1978年,一份有关野生动物的紧急报告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

什么是朱鹮,为什么会有濒危物种?

什么是朱鹮,为什么会有濒危物种?

什么是朱鹮,为什么会有濒危物种?
一、什么是朱鹮?
朱鹮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鸟类,它们的羽毛呈现出亮丽的暗红色,
白色肚皮,长长的嘴部和狭窄的尾翼。

朱鹮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之一,分布在中国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和湖南地区。

二、为什么会有濒危物种?
1.毁灭性的人类活动
高速公路修建、水坝建设、城市化、农业和林业活动以及其他人类活
动吞噬了朱鹮的一些生存栖息地,并对其食物来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非法活动
人们经常猎杀朱鹮和盗取其蛋,这也可能造成这种珍稀鸟类的灭绝。

朱鹮的羽毛和肉还经常出现在黑市,也被认为是威望的象征。

3.自然灾害
朱鹮的数量还受到了自然灾害的影响,像洪水、干旱、暴风雨等都可
能造成朱鹮大量死亡。

三、保护朱鹮的方法
1.宣传教育
通过教育人们学习朱鹮的知识以及对这些鸟类的尊重,可以提高人们
的环保意识,从而减少危害朱鹮的人类活动。

2.生态保护
为朱鹮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且严格限制人类干预这种生态系统,还可
以向农民提供奖励,以鼓励他们保护朱鹮所在的自然环境。

3.朱鹮人工繁殖计划
为了解决朱鹮繁殖的难题,有专业团队开始研究如何解决朱鹮的繁殖
问题。

尝试用多种方法,如改变孵化方法,辅助配对,甚至在收容所
中人工孵化孵化朱鹮幼鸟。

四、结论
朱鹮是地球上非常特殊且濒危的物种之一,但我们有希望能够保护它。

我们需要意识到朱鹮面临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保护这
些羽毛绚烂的珍贵生物。

有关朱鹮的研究

有关朱鹮的研究

有关朱鹮的研究摘要: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156个科9 000余种。

有许多鸟类频临灭绝了。

现在我们就来了朱鹮别名朱鹭,属于鹮科,学名为Nipponia nippon。

1朱鹮的分布范围世界的分布范围1978年,一份有关野生动物的紧急报告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

报告里说被称为“吉祥之鸟”和东方宝石的朱鹮已陷入灭绝的境地。

在日本,最后一只野生朱鹮已经死去,动物园里饲养的六只已经失去了繁殖能力。

我国自从1964年在甘肃捕获一只朱鹮以来,一直没有发现朱鹮的踪迹,为了查明朱鹮在我国的生长。

[1]2朱鹮的生长繁殖朱鹮3岁性成熟之后便开始配对繁殖,每只朱鹮都有固定的配偶。

交配繁殖季节,雌、雄朱鹮日夜厮守在一起,十分亲热,互不分离。

朱鹮的交配一年四季均有出现,而主要集中在春季2~3月的每日6~9时。

它们倚于巢树侧枝上,采用尾压式交配。

每次交配3~8秒,交配频数很高,一般每日3~6次。

交配时,往往雄鸟要用长喙使劲夹住雌鸟的喙,专家称这种姿势犹如人类的接吻。

这种固定的配偶和频频的交配,是提高受孕率的有力保证。

3~4月产卵,每窝产卵1~4枚,而3枚者较多。

卵呈淡青绿色,布有褐色斑点,雌、雄鸟轮流孵化;孵化28天后幼鸟开始出壳。

育雏期1个月,雏鸟由亲鸟共同抚养,亲鸟将未消化的食物吐往幼鸟嘴里。

幼鸟生长迅速,30~ 40天离巢活动。

繁殖期亲鸟不离巢区;育雏期间只在巢区附近活动,最远不超过10平方千米。

幼鸟7~8月离巢游荡,在高大的落叶乔木上休憩及夜宿,在水域地区觅食软体动物;冬季成群向低山区及平川地区游荡。

3岁性成熟,开始配对。

朱鹮种群数量发展速度较快,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

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的资料显示,亲鸟配对1982年为2对,1992年为4对,1997年、1998年各为10对,1999、2002年各为18对。

2001年野生朱鹮配对31对,产卵71枚,育雏鸟61只,成功飞出55只;2002年野生朱鹮配对30对,雏鸟成活65只,其中省抢救饲养中心配对29对,繁殖幼鸟47只,连同野生幼鸟,共新增102只,创历史最好水平。

《朱鹮飞回来了》教案

《朱鹮飞回来了》教案

《朱鹮飞回来了》教案《朱鹮飞回来了》教案1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拼音和字典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濒临灭绝的朱鹮,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1、2)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朱鹮鸟的标本)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认识朱鹮鸟。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一件什么事?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小光路遇科考人员。

2)科考工作得到村民的支持。

3)发现并保护朱鹮,使它得到繁殖。

4)成群的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快乐地生活着。

三、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小光生活在哪儿?向往的是什么?小光的腼腆说明了什么?2.理解“向往”、“腼腆”的意思。

3.小光路上遇到的是些什么人?4.路人想小光问了哪些问题?5.路人跟爸爸说了些什么?6.是什么事情引起亚洲国家的关注?7.科考人员做了哪些工作?8.理解“寻觅”、“推敲”的意思。

9.小光和小朋友做了些什么?10.考察中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对待的?11.这两只鸟是什么样儿?发现朱鹮后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划出有关词语)12.小朱鹮的出生说明了什么?四、总结课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小光和伙伴们为寻找、保护朱鹮,做了哪些工作?3.他们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五、布置作业。

1.把这故事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2.学会保护珍惜动物。

《朱鹮飞回来了》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2.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3.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语文教案-朱鹮飞回来了。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介绍“朱鹮”。

朱鹮:鸟类的一科,身体大,嘴细长而弯曲,腿长,生活在水边。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

朱鹮保护,让世界见证中国奇迹

朱鹮保护,让世界见证中国奇迹

朱鹮保护,让世界见证中国奇迹作者:暂无来源:《决策探索(上旬刊)》 2021年第5期又见朱鹮飞舞,40年间,朱鹮从7只繁衍至5000多只文/严冰潘旭涛叶子一群白衣红裙的舞者,轻盈旋转跳跃,犹如朱鹮在山水间翩翩起舞……今年央视春晚,舞蹈《朱鹮》惊艳了观众。

很多人不知道,美丽优雅的朱鹮,曾濒临灭绝。

1981年5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被重新发现。

今年是朱鹮重新发现40周年。

40年间,朱鹮从7只繁衍至5000多只。

它们飞出洋县,飞越秦岭,飞向全国,飞到海外。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郭立新表示:“保护朱鹮是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功案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寻找一种罕见鸟类,犹如大海捞针”3月,又到了朱鹮筑巢的时节。

在洋县的树林间、田埂边,时常有一位白发老人缓缓踱步。

在他不远处,朱鹮低空翻飞,紧紧跟随,就像在陪他散步。

这位老人是刘荫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

3年前,刘荫增在洋县安了家。

洋县北依秦岭,南屏巴山,被称为“朱鹮之乡”。

接受记者采访时,84岁的刘荫增正在自家小院里喂鸟。

他撒下粮食,不时有鸟儿飞来吃食、玩耍,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不过,让刘荫增感到最亲切的鸟儿还是朱鹮。

“我和朱鹮有特殊的缘分,就像命中注定。

”他说。

1981年,正是在洋县,刘荫增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

刘荫增的讲述仿佛将记者带回到40多年前。

那是197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受国务院委托组成专家考察组,在中国境内寻觅野生朱鹮。

接到任务,刘荫增的第一感受是:“这个课题挺难的。

”难在哪儿呢?问同行,没人见过朱鹮;找标本,都是20多年前的了。

刘荫增感慨说:“要在偌大的中国寻找一种已经失踪了20多年的罕见鸟类,犹如大海捞针!”自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环境破坏,加之食物匮乏、缺乏筑巢树木等原因,朱鹮的数量急剧下降。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朱鹮相继绝迹。

中国自1964年在甘肃省捕获一只朱鹮后,再无朱鹮的消息。

朱鹮——来自秦岭的世界珍宝寻鹮记——朱鹮再发现纪实

朱鹮——来自秦岭的世界珍宝寻鹮记——朱鹮再发现纪实

朱鹮——来自秦岭的世界珍宝寻鹮记——朱鹮再发现纪实几只朱鹮在汉江边飞舞。

记者赵晨摄记者乔佳妮见习记者陆晟朱颜墨腿的鸟儿,雪白的羽毛里晕染着夕阳般的橘红色,轻盈起舞时,仿佛天空中灵动的舞者。

6月22日,当83岁高龄的刘荫增再次踏上洋县这片土地时,回忆起与朱鹮初遇时的情景依然令他感慨万千。

38年前,在动物研究专家刘荫增和团队成员的努力下,一场苦苦寻觅的遇见,让世界有幸得见“东方宝石”这一自然界的美丽精灵;也是这场遇见,开启了日后中日多年共同守护这一精灵的友谊之路;更是这场遇见,让世人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所在。

初遇时世界仅有的7只朱鹮,如今已发展到3000余只。

今天的它们,是人们镜头里争相追逐的靓丽主角,是画家笔下翩翩起舞的精灵仙子,也是国与国交往中的文化使者。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38年前的那次寻找。

生死边缘100年前,朱鹮还种群繁盛,遍布东南亚地区。

它们是鸟类中的“贵族”,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

当它们凌空而起时,惊艳的舞姿让人心神飞动。

然而就是这样美丽的精灵,曾经却面临着快速消亡的命运:1963年,苏联朱鹮在哈桑湖灭绝;1979年,朝鲜朱鹮在板门店销声匿迹;1980年12月,日本对境内最后55只野生朱鹮进行笼养繁殖失败,日本本土朱鹮绝迹……当周边国家的野生朱鹮相继消亡时,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野生朱鹮存活的最后希望之地——中国。

尤其是日本,找寻朱鹮的愿望尤为迫切。

在日本,朱鹮被视为“圣鸟”。

1952年日本将朱鹮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

1972年,日本环境厅向中国正式提出在中国寻找野生朱鹮的请求。

中国还有朱鹮吗?当时林业部、中科院给国务院的答复同样不容乐观:1930年以前,我国14个省份普遍可以见到朱鹮;1950年前后,在陕西、甘肃一些地方的稻田和河坝还可以见到觅食的朱鹮;到了1960年,我国的鸟类学家只在秦岭采集过标本;1964年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朱鹮的消息。

朱鹮,会和爪哇虎、渡渡鸟、猛犸象一样,作为大自然的记忆,被封存在博物馆里,成为人类永远的遗憾吗?不,只要有一线希望,人类就永不放弃。

濒危动物之朱鹮

濒危动物之朱鹮

濒危动物之朱鹮摘要:朱鹮曾普遍散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域。

后来接踵灭绝,目前只栖息于我国,为我国所特有,是我国四大国宝之一,现今世界极濒危级鸟类。

在通过数十年的尽力我国在保护朱鹮这一物种上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笔者想借朱鹮这一例子,鼓舞社会加大对生物的保护,坚决通过人为尽力能够拯救、改善动植物生存状况这一信念。

关键词:朱鹮濒危保护成绩1朱鹮简介朱鹮又称朱鹭,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世界珍禽之称,被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

在我国更是四大国宝之一。

朱缳属缳形目,成鸟似雁,一种中型水禽,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

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

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脸颊部皮肤袒露,呈鲜红色。

低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

嘴细长而结尾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

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

由于朱鹮的性格温顺,我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

朱鹮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

在周围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

性情孤僻而沉静,胆怯怕人,平时成对或小群活动。

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

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

4-5月份开始筑巢,每一年繁衍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

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

2生存现状上世纪初,朱鹮还普遍散布在俄罗斯、朝鲜、日本和中国大部份地域。

但到上世纪50年代,朱鹮数量急剧下降。

1981年5月于陕西秦岭南麓洋县的姚家沟、金家河一带海拔1200—1400m处发觉2个朱鹮巢区2对成鸟,3只幼鸟,共7只。

其他国家大体绝迹。

陕西省政府于1986年决定成立了“陕西省朱鹮保护观察站”全面对朱鹮实施保护、观察、拯救、繁衍。

二十连年来,我国前后投资百万元人民币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增强对朱鹮的保护和拯救,截止2000年末,野外朱鹮共营巢119处,产卵360枚,出壳268只,目前野外可见数量约100余只,成立了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约占地2公顷,十年来,共抢救病、伤、残朱鹮幼鸟29只,成活14只,人工繁衍朱鹮97只,为拯救这一濒危珍禽作出了突出奉献。

什么是朱鹮,为什么会有濒危物种?

什么是朱鹮,为什么会有濒危物种?

什么是朱鹮,为什么会有濒危物种?一、什么是朱鹮?朱鹮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鸟类,身体呈红色,带有黑色和白色的羽毛。

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鸟类之一,因其种群数量极度减少,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之一。

朱鹮身长约110厘米,翼展高达230厘米,嘴长12厘米,与其他鸟类相比异常巨大。

它们在栖息地内靠寻找草、树枝、鲜花等大量自然食物为生。

由于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严重,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

二、朱鹮为何面临濒危危机?1.栖息地受到威胁朱鹮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西南部等地区,受到了城市化的威胁。

面对为空气和土地污染等环境问题,其生存环境也受到严重的威胁。

越来越多的废弃物积累在它们的栖息地上,这使这个物种的数量逐渐减少。

2.非法捕猎由于它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一级保护动物,并且在中国境内有着极高的售价,所以很多人非法捕杀朱鹮并售卖。

这种情况非常严重,使得朱鹮的数量逐渐减少。

3.开垦森林朱鹮是喜欢栖息在森林中的鸟类,随着人类对森林的不断热情,森林地区的开垦越来越多,朱鹮失去栖息地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三、我们应该怎么做来保护朱鹮?1.加强法律保护要想减缓朱鹮数量不断减少的问题,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

当有人发现非法捕杀、贸易朱鹮的行为,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2.增加知识普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有很多生态保护组织也在为朱鹮等珍稀动物进行宣传和保护。

我们应该向更多的人传播关于朱鹮的知识,使人们更加了解它们的生态价值,从而形成更强的环保意识。

3.展开科学研究为保护朱鹮的数量,需要合理科学研究和探索。

我们要加强对朱鹮生存环境的研究,保护它们的栖息地。

同时,我们还应该研究朱鹮的繁殖方式,通过科学手段来提升朱鹮的繁殖生产率,促进这个珍贵物种数量的增加。

4.积极参与保护朱鹮的保护工作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

我们可以从小时候开始培养环保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例如,在自己周围的环境中,注意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合理处理垃圾,努力保护朱鹮的生存环境。

大秦岭解说词六-万类霜天

大秦岭解说词六-万类霜天

大秦岭第六集万类霜天画家万鼎所说的这个鸟,名字叫朱鹮,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朱鹭。

唐代诗人张籍曾有诗云: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

羽毛如剪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

这首诗是张籍游历秦岭时,看见朱鹮身姿华彩后有感而写的咏物诗。

朱鹮是古老的鸟类之一,它比人类历史要久远得多。

据考古发现,油页岩中的类化石表明,它生活在距今约6000万年的始新世时期。

因此,朱鹮是难得的“活化石”。

1960年,第十二届世界鸟类学会议将其列为“国际重点保护鸟”。

成年的朱鹮体长约77厘米,长长的嘴像一根弯管,嘴端呈朱红色,身体背部的羽毛呈灰白色。

朱鹮的翅膀后部和尾下侧都泛出朱红色,在阳光下飞翔时,翅膀透着淡红色的光芒。

朱鹮曾经是分布非常广泛的一个鸟种,历史上西伯利亚、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东部北部的很多省份都有朱鹮分布的记录。

人类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人口膨胀、森林破坏、战争和人类狩猎,已经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了六千万年的朱鹮,栖息地越来越小,种群也越来越少。

1963年朱鹮首先在俄罗斯踪迹全无,当时沉浸在前苏联西伯利亚开发成功中的人们却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

1975年,朝鲜半岛最后一只朱鹮在人类的视野中消失了。

朝鲜诗人泪流满面地唱道:依稀可见,仿佛看见,但又看不见的鸟。

1952年,在日本进行的全国鸟类调查中,仅佐渡县和能登半岛发现32只朱鹮。

日本政府立即将朱鹮上升为“特别天然纪念物”强化保护。

然而到了1979年,日本全境只剩下8只朱鹮。

1981年为了使朱鹮摆脱濒临灭绝的境地,日本政府决定把最后6 只野生朱鹮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

同时也向世界宣告日本野生朱鹮从此绝迹。

日本的诗人同样哀叹道:烧炭的烟随风飘落在山岭上,朱鹮的栖身之处将不复存在。

国见山旁的溪谷和原野里,朱鹮的身影将渐渐消失。

朱鹮在日本被视为圣鸟,他们对在自己国土上消失的朱鹮表现出了无限的哀伤,越过海洋穿过高山,日本人把寻找朱鹮的一线希望寄托在中国大陆上,他们深知唯有这片广袤的土地,是朱鹮继续生存下来的希望所在。

濒危物种朱鹮

濒危物种朱鹮

濒危物种朱鹮摘要:朱鹮,隶属于鹳形目鹮科朱鹮属是我国四大国宝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00年前,被IUCN列为国际极危物种(CR)。

20世纪50年代之前,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朝鲜半岛、西伯利业以及日本等地。

但是,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开发和对朱鹮栖息地环境的破坏,从而使西伯利业、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的朱鹮种群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相继灭绝。

在中国,曾经被认为已经灭绝的朱鹮种群,经过科研人员3年的野外考察,于1981在洋县姚家沟被重新发现,中国政府和科研保护人员经过29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朱鹮在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野化放飞、再引入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截止2009年底,朱鹮种群数量已由当初7只的弱小群体发展到了1300余只,其中野生种群600余只。

朱鹮的保护管理工作所取得显著的成绩已经成为国家和国际上拯救其他濒危物种的成功范例。

关键字:朱鹮,生物学特性,分布,保护措施。

一、朱鹮的基本特性1.外形特征朱鹮是一种体型中等的涉禽,体长60-80 cm,体重1400-1600 g。

朱鹮成鸟为白色或灰黑色(繁殖期),羽干略带粉红色,飞翔时飞羽下面红色。

嚎黑色较长略向下方弯曲,先端部分红色;头顶、脸部、额、下领裸露部为均被鲜红色的皱褶的皮肤所覆盖;附踉、爪及下腿裸出部位均呈红色;虹膜橙红色;颈后羽冠呈细长柳叶形矛状羽。

繁殖期成鸟的上背、翅、颈和冠羽的颜色转变为灰黑色;幼鸟羽色浅灰,羽冠较短,嘴短而稍直;6个月龄后,幼鸟的体型和形态基本与成鸟相似。

2. 食性朱鹮的食物主要为州蚌、蛙、嵘蚜等两栖类;泥鳅、黄鳝、鳃鱼等鱼类;虾、蟹等甲壳类;田螺、蜗牛、贝类等软体动物;蚯蚓等环节动物;水生昆虫及蝗虫、蜡蛤、蟋蟀、甲虫、昆虫的幼虫等,以及小豆、谷类、草籽、芹菜、稻米、嫩叶等植物性的食物。

朱鹮的觅食活动在白天,通常在浅滩、河边或水稻田中觅食。

3.生活习性鸟类有留鸟和候鸟之分,很多鸟类具有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往返迁移的特性称之为候鸟,而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随季节迁徙的鸟类叫留鸟。

朱鹮发现始末

朱鹮发现始末

朱鹮发现始末今天,有关朱鹮的好消息,层出不穷。

但这个生活在距今约6000万年前,比人类历史还要久远的“古老之鸟”,从30多年前在地球上近乎“灭绝”,到“发现”、“复活”、“保护”、“繁殖”、“兴旺”,一路走来,坎坎坷坷。

这一“奇迹”,令整个世界感到欢欣鼓舞。

据最新数据统计,33年前发现的“全球最后7只野生朱鹮”,如今已繁衍至2000多只,活动范围已达1.3万平方公里……在人们深感欣慰的同时,越发对当初的“发现”及“发现者”感到好奇。

“中国还有野生朱鹮?”——整个世界的期待朱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被称为“活化石”。

历史上西伯利亚、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东部北部的很多省份都有朱鹮分布的记录。

1960年,第十二届世界鸟类学会议将其列为“国际重点保护鸟”。

人类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人口膨胀、森林破坏、战争和人类狩猎,朱鹮的栖息地越来越小,种群也越来越少……1963年朱鹮首先在俄罗斯踪迹全无。

1975年,朝鲜半岛最后一只朱鹮消失。

1981年,日本为了使朱鹮摆脱濒临灭绝的境地,决定把最后6只野生朱鹮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

同时,也向世界宣告日本野生朱鹮从此绝迹。

朱鹮相继在其主要分布国家消失,引起世界的震惊。

当时,广袤的中国是唯一没有“过滤”过的国家,于是整个世界就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国,尤其是日本。

朱鹮在日本被视为圣鸟和国鸟,1952年日本将朱鹮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

1972年,出于无奈,日本环境厅向中国正式提出在中国寻找野生朱鹮的请求。

中国还有朱鹮吗?当时中国林业部、中科院给国务院的答复是:1930年以前,我国14个省份可以普遍见到朱鹮;1950年前后,在陕西、甘肃一些地方的稻田和河坝还可以见到觅食的朱鹮;到了1960年,我国的鸟类学家只在秦岭采集过标本;1964年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朱鹮的消息。

“无消息并不是绝迹,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指示到。

1978年9月,受国务院委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受命组成专家考察组,正式拉开了在中国境内寻觅野生朱鹮的序幕。

《朱鹮飞回来了》拓展写作

《朱鹮飞回来了》拓展写作

走 近 朱 鹮
ZOUJINZHUHUAN
该币的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名”和“1997”字样的年号。它的背面图案为一只朱鹮鸟 站在树枝上,“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朱鹮”的主题文字和“5 元”字样的面值。
走 近 朱 鹮
ZOUJINZHUHUAN
洋县城北15公里,这里有茂密的松树林供朱鹮营巢,山间小溪边还 保持着一些原始的一季耕作制度的冬水田供朱鹮觅食,山下有几户人家 作伴,这就是朱鹮特有的生存环境。朱鹮之乡自然风景得天独厚,朱鹮 倩影点缀着秦巴山间,显现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怡人景观。在这里 你可耳闻目睹朱鹮动听的鸣叫声,朱鹮觅食、戏水、飞翔时翅下特有的 粉红色,朱鹮的“一夫一妻”制被人们喻为爱情忠贞的吉祥鸟,它们共 同叨柴营巢,轮换孵化和育雏,以及朱鹮羽色一年两次的神秘变化,宝 贵的朱鹮卵和可爱的小雏鸟,一定会令你心旷神怡。
走 近 朱 鹮
ZOUJINZHUHUAN
珍禽朱鹮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 鲜、独联体东部。由于栖息地环境逐渐恶化,朱鹮 数量急剧减少
ZOUJINZHUHUAN
朝鲜:1978板门店最后一次见到;
独联体境内:1963年哈桑最后一次见到; 日本:1996年底随着最后一只老龄朱鹮死去, 朱鹮在日本绝迹。 中国:1981年5月仅发现了7只。
朱鹮飞回来了 (赏析与拓展)
提起“朱鹮”,对你来说可能是个陌生的名字。我们也是在刚学灭 绝的珍禽。20世纪70年代,这种生活在亚洲的“东方宝石”,曾消失 得无影无踪。日本最后一只已经死去,动物园里的七只也失去了繁殖 能力。前苏联、朝鲜等国家的朱鹮早已灭绝。在我们中国,还有朱鹮 吗?语文课本告诉我们,1981年,经过国家考察队和几个少先队员的 辛勤努力,终于在我国陕西省的洋县,发现了仅有的 7只,这个消息 震惊了世界!“中国还有朱鹮!” “中国还有朱鹮!”当时,我们在 课堂上一起欢呼起来。为中国还有朱鹮而欢呼,为极其负责的中国科 学考察队而欢呼,为我们少先队员这个光荣的称号而欢呼!

加拿大朱鹮灭绝及其原因探析

加拿大朱鹮灭绝及其原因探析

加拿大朱鹮灭绝及其原因探析加拿大是一个被称为“自然王国”的国家。

然而,现在在加拿大的一些地方,朱鹮已经不再是常见的鸟类,而是极为罕见的。

据统计,朱鹮在加拿大的数量已经接近灭绝边缘。

为了探究朱鹮灭绝的原因,本文将逐一阐述。

一、养殖业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加拿大的养殖业越来越发达。

养殖业的发展引发了对农作物的大量使用,例如杀虫剂、除草剂等。

这些农药不仅会杀死害虫和杂草,也会对周围的生物造成伤害。

朱鹮是一种食草鸟,它的食物包括小鱼、昆虫和其他小型动物。

如果周围的环境中大量使用农药,朱鹮的食物链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而对其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二、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地区迁徙到城市。

在城市中,当地政府大量使用农药除草,为城市里的建筑和道路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

此举使得周围的环境越来越不适宜朱鹮繁殖。

此外,城市中的房屋建设也给朱鹮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由于人类活动频繁,朱鹮在繁殖期时难以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从而使得整个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三、人类破坏人类的生活方式对朱鹮生存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例如,大量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随着道路的不断扩建,朱鹮的栖息地被进一步破坏。

人类的生活方式中不时出现的垃圾也对朱鹮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大量的塑料和其他垃圾会随风而起,对鸟巢和鸟食产生威胁,从而导致朱鹮的数量急剧下降。

四、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加拿大,随着气温的变化,朱鹮的生存条件不断恶化。

例如,冬季的降雪量减少,从而影响了朱鹮的食物链。

此外,春季的降雨量也越来越少,从而使得朱鹮的栖息地变得更加干燥。

因此,气候变化也成为影响朱鹮生存的重要因素。

五、人类保护力度不够朱鹮的数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人类对它的生存环境的不当行为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自然现象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是无法使朱鹮得到有效的保护的。

为了逆转朱鹮数量下降的趋势,需要人类的强有力干预。

关于保护朱鹮的作文

关于保护朱鹮的作文

关于保护朱鹮的作文
《保护朱鹮,守护我们的美丽朋友》
嘿,大家知道朱鹮吗?那可是超级珍贵的鸟儿呀!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朱鹮,哇,它们真的好漂亮啊!洁白的羽毛,还有那红色的头冠,就像戴着一顶小红帽,可爱极了!我当时就被它们深深吸引住了。

我赶紧叫爸爸妈妈过来看,我兴奋地说:“你们看呀,朱鹮多好看呀!”爸爸笑着说:“是呀,朱鹮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呢。

”妈妈接着说:“它们曾经都快灭绝了,还好现在人们努力保护它们,数量才慢慢多了起来。

”我一听,着急地问:“那要是不好好保护它们,它们会不会又变少了呀?”爸爸妈妈都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我就特别关注朱鹮。

我去图书馆找了很多关于朱鹮的书来看,还上网查了资料。

我知道了朱鹮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很高,它们需要干净的水源、大片的树林。

我不禁想,我们是不是应该为它们做更多的事情呢?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呀!比如,不乱扔垃圾,这样就能让朱鹮生活的地方更干净;爱护花草树木,给它们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

这难道很难做到吗?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行动起来,去保护朱鹮,那它们就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那该多好呀!我们的大自然不就更加美丽了吗?
保护朱鹮,就是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朱鹮的遗言读后感

朱鹮的遗言读后感

朱鹮的遗言读后感篇一朱鹮的遗言读后感最近读了《朱鹮的遗言》这本书,哎呀妈呀,心情那叫一个复杂!你说这朱鹮,曾经多美的鸟啊,那姿态,那毛色,简直就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可怎么就落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呢?也许是人类的贪婪和无知吧,不断地侵占它们的栖息地,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

书里那些保护朱鹮的人,真的让人感动又敬佩。

他们拼了命地想留住这些美丽的生命,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他们的努力有点傻,有点不切实际。

但我觉得,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傻人”,世界才多了那么一点希望,不是吗?我就在想啊,我们人类总是口口声声说要保护大自然,可实际行动呢?有时候不就是说说而已嘛!朱鹮的命运难道不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物种因为我们的过错而消失。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一会儿愤怒,一会儿又觉得愧疚。

愤怒的是那些只为了眼前利益而不管不顾的人,愧疚的是自己好像也没有为保护环境做太多实际的事情。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能做点啥呢?总之,这本书让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真希望我们能早点醒悟,别让更多的“朱鹮”留下遗言!篇二朱鹮的遗言读后感《朱鹮的遗言》,读完这本书,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这朱鹮多漂亮啊,可咋就快要没了呢?我觉得吧,人类得负很大的责任!咱们老是喊着要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结果呢?还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把朱鹮的家都给毁了!书里描写朱鹮生存的艰难,那场景,就好像在我眼前似的。

它们无处可去,无食可觅,这难道不是人类作的孽?也许有人会说,发展是必然的,可难道发展就一定要以牺牲其他生物为代价吗?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还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鸟儿,现在呢?少得可怜!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朱鹮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还有多少物种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走向灭绝?再说那些努力保护朱鹮的人,真心不容易!他们可能不被理解,可能面临各种困难,但还是坚持着。

我就问了,我们普通人难道就不能做点啥吗?比如少用一次性筷子,少浪费点资源,这很难吗?这本书让我心情沉重,也让我不断自问:我们到底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是一个物种丰富、生机勃勃的地球,还是一个满目疮痍、毫无生机的荒漠?篇三朱鹮的遗言读后感读了《朱鹮的遗言》,我这心里啊,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朱鹮啊朱鹮,你咋就这么惨呢?曾经在天空自由翱翔的身影,如今却难觅踪迹。

从哪里知道了朱鹮濒临灭绝共33页文档

从哪里知道了朱鹮濒临灭绝共33页文档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从哪里知道了朱鹮濒临灭绝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科学考察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保护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朱鹮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珍爱。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在指导朗读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培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构想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朱鹮的资料。

课上,县引导学额胜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再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础上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朱鹮的资料,投影片教学时间一课时学生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请看一组数字:1=1;1=8760;1=?1=1,表示每一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

1=8760,告诉我们一年里有8760中物种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消灭。

1=?你们知道一只熊猫的价格吗?猜猜?(学生自由发言)熊猫是无价的。

在我国山西秦岭一带,有一种鸟,它的数量比熊猫还要少,它比熊猫还要珍贵,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板书课题)二、读懂“阅读提示”,把握学习目标1 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要在一节课中读懂、学会,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谈办法)我们可以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来进行阅读,也可以使用自己习惯的学习方法。

2 引导朗读阅读提示3 提示告诉我们可以怎么读?(1)读读想想,课文是怎么一步一步叙述的。

(2)在课文中找一找小光和小伙伴们为了寻找、保护朱鹮都做了哪些事。

(3)想想他们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同学们,小光等人为拯救朱鹮所做的努力 我们有目共睹,他们的行为又给了我们一 些什么启示呢?
•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又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做 些什么呢?
• 文章的题目饱含了作者的感情,通过我们 对课文的学习,你从题目中读出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
ZOUJINZHUHUAN
鹮走 近 朱
1983年在陕西洋县建立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2000公顷。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林业部与日本政府环境厅订立了《中日共同 保护研究朱鹮 及其栖息地》合作项目。保护区位于陕西洋县境内,地处 秦岭南坡中段的中山带地区。 保护区为山地向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带,坡 缓谷宽,沟底溪水纵横,河谷两岸有成片的水田。气候年均温14.5℃, 最冷月均温2.1℃,极端低温零下9.7℃,年降水量800毫米,7~9月降水 量占年降水量的50%,无霜期240天左右。土壤主要为黄褐土、黄棕壤。
• 3、从哪里知道了朱鹮濒临灭绝?你能从书 中找到依据吗?
• 1978年,一份有关野生动物的紧急报告引 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
• 4、朱鹮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原因可能都有 哪几个方面?
• 污染、捕杀……由此可见,朱鹮是即将濒 临灭绝的动物,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 5、那为什么科考队又会来到陕西洋县呢? • 他们认为那里森林茂密……因此,在那儿
实验二小
严漂娥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单元
溪边散步,多快乐! 我的本领棒不棒?
看 ! 我 多 威 武 !
鹮走 近 朱
我喜欢飞翔!
11
ZOUJINZHUHUAN
ZOUJINZHUHUAN
珍禽朱鹮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 鲜、独联体东部。由于栖息地环境逐渐恶化,朱鹮 数量急剧减少
朝鲜:1978板门店最后一次见到;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81年 1999年 2003年
鹮走 近 朱
朱鹮总数 量
20
ZOUJINZHUHUAN
朱鹮的诉说
我是一只小小的朱
ZOUJINZHUHUAN
鹮,有的人叫我朱鹭,
其实我的学名叫 Nipponia nippon 。
看!我长得漂亮吗?一身洁白的羽毛,红红的面颊,
16
ZOUJINZHUHUAN
鹮走 近 朱
洋县城北15公里,这里有茂密的松树林供朱鹮营巢,山间小溪边还 保持着一些原始的一季耕作制度的冬水田供朱鹮觅食,山下有几户人家 作伴,这就是朱鹮特有的生存环境。朱鹮之乡自然风景得天独厚,朱鹮 倩影点缀着秦巴山间,显现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怡人景观。在这里 你可耳闻目睹朱鹮动听的鸣叫声,朱鹮觅食、戏水、飞翔时翅下特有的 粉红色,朱鹮的“一夫一妻”制被人们喻为爱情忠贞的吉祥鸟,它们共 同叨柴营巢,轮换孵化和育雏,以及朱鹮羽色一年两次的神秘变化,宝 贵的朱鹮卵和可爱的小雏鸟,一定会令你心旷神怡。
思考
•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比较简练 的语言概括一下。
• 记叙了一支科考队来到大山里,依靠当地 群众寻找到濒临灭绝的朱鹮,并想方设法 保护朱鹮,使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内顺利繁 衍、健康生长的事
• 2、课文以《朱鹮飞回来了》为题,那朱鹮 原来是飞走了吗?课文中“飞走”指的是 什么?
• 飞走,其实是指濒临灭绝
鹮走

独联体境内:1963年哈桑最后一次见到;

日本:1996年底随着最后一只老龄朱鹮死去, 朱鹮在日本绝迹。
中国:1981年5月仅发现了7只。
14
生字新词我掌握
1、给下列字注音。
pín miǎn tiǎn dīng zhǔ

腼腆
叮嘱
fū xí shǎn
孵袭陕
2、词语我能读。
按捺 小心翼翼 腼腆 频繁 隐蔽
●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巣边 搭起了窝棚,忍受着风吹雨打、 日晒虫叮,精心地观察、守护 着这几只朱鹮。Fra bibliotek积累运用
1、静候一旁的考察队员( )住激动的心情,像 守候着( )一样,( )地观察着,( )地拍 摄照片,生怕( )了这两只( )的鸟儿。 2、考察队员和村民们认真仔细地( )、( ),在 附近一共发现了七只成年朱鹮,他们立即投入到紧 张的( )朱鹮的工作之中。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巢边 搭起了窝棚,忍受着风吹雨打、日晒虫叮,( ) 地观察,( )着这几只朱鹮。在考察队员的( ) 照料下,一对朱鹮开始产卵( )下一代了。
鹮走 近
健壮的脚爪,长长的的黑嘴,配上颈部那柳叶似的羽毛, 朱
难道不像一位高贵的公主吗?
听说,我的祖先是多么的兴旺。群起能遮日月,群落
能盖江河。嬉戏能招林中同伴,吟歌能请四海宾朋。曾 几何时,我喜欢吃溪边的田螺、小鱼和小虾,可惜很多 小河不再那么清澈!我喜欢将家筑在高高的树上,可惜 有些森林不再那么宁静!是随意开发森林,随意捕捉我 们,使我们失去了生活的家园。
找到朱鹮的希望较大。
• 6、它们找到了吗? • 找到了
想一想
• 1、课文中为什么说是踏破铁鞋,千辛万苦 的寻觅?
• 我国自从1964年在甘肃捕获一只朱鹮以来, 一直没有发现朱鹮的踪迹。为了查明朱鹮 在我国的生存情况,一支科考队到全国各 地寻找朱鹮。
• 2、保护朱鹮的仅仅是科考队员和小光吗?
• 还有老师、同学、村民们。所有的人都积 极的参与到保护朱鹮的活动中来。
踏破铁鞋 千辛万苦 按捺 叮嘱 搜索
huán 朱鹮
pín 频繁
zhōu 亚洲
hè 红鹤
sì 饲养
sāo 骚扰
bǔ 捕获
nà 按捺
▲自由读课文,了 解课文先讲了什么? 又讲了什么?最后讲 了什么?
▲小光和小伙伴为了寻找、保 护朱鹩都做了哪些事?用简要的词 句概括。
● 积极发动 ● 耐心寻找 ● 全力保护
● 小光和 小胖也非常兴 奋,要不是事 先叮嘱过,恐 怕此刻他们早 就跳起来了。
▲找出课文中描写朱鹮的有关 句子,读一读,再摘抄下来。
● 这两只儿背上 的羽毛是洁白的,两 颊的羽毛则是鲜红鲜 红的。它们的脑枕部 呈柳叶状,长着一排 突起的羽毛……
默读课文思考:
1、小光和小伙伴为了寻找、保护朱鹮都做 了哪些事?
2、用——画出12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读一 读,并和下面这句比较一下,你能体会到什 么?
他们守在这两只鸟旁边,观察着,拍摄照片
*3、“朱鹮飞回来了 ”这句加在12自然 段中的那句后边比较合适,并谈谈自己的看 法。
提示:先自学并在书上做简要的批注 ,5分钟后在组内 交流,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
考考你
▲科考队员们是怎样辛勤工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