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站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JGJ60-99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3.1站址选择3.2总平面设计第4章站前广场第5章站房设计5.1一般规定5.2候车厅5.3售票厅5.4售票室和票据库5.5行包托运处、行包提取处和小件行包寄存处5.6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5.7其他用房5.8驻站用房5.9附属建筑第6章停车场第7章防火设计7.1防火7.2疏散第8章建筑设备8.1给水排水8.2采暖通风8.3电气附录一本规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建筑等级划分表1.0.3第1.0.4条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第1.0.5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1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第2.0.2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第2.0.3条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第2.0.4条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第2.0.5条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车站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第2.0.6条站房Station指车站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第2.0.7条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3.1 站址选择第3.1.1条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汽车站设计规范

汽车站设计规范汽车站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规范直接影响到乘客出行的便利性和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下面是关于汽车站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1. 功能区划:汽车站应该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为候车区、售票区、办公区、停车区、出入口等功能区域。
每个功能区应该有明确的标志和指示牌,以方便乘客和工作人员的识别和使用。
2. 设计规模:汽车站的设计规模应该符合周边人口密度、道路交通状况和城市规划等因素。
应该根据乘客出行需求和车辆进出流量确定站点内的设施数量和大小。
3. 候车区设计:候车区应该设置有舒适的座椅、遮阳棚、垃圾桶等设施。
座椅应该根据人体工学原理设计,以提供最佳的坐姿和休息体验。
遮阳棚应该能够有效地遮挡阳光和雨水,保护乘客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4. 售票区设计:售票区应该设置有足够的售票窗口和自动售票机,以缩短乘客购票时间。
售票区应该设置在候车区的进口处,方便乘客进出候车区。
5. 办公区设计:办公区应该设置在汽车站的中心位置,以便于管理和监督汽车站的运营。
办公区应该有充足的工作空间和设备,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办公和管理。
6. 停车区设计:停车区应该分为公交车停车区和私家车停车区。
公交车停车区应该设置在出入口的附近,以便公交车进出。
私家车停车区应该设置在汽车站周边,以方便乘客的自驾停车。
7. 出入口设计:出入口应该设置在汽车站的主要道路上,与周边的道路交通相连接。
出入口应该宽敞明亮,能够容纳大量乘客进出,并且应该设置通道指示和安全设施,以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8. 设施设备:汽车站的设施设备应该包括洗手间、自动贩卖机、储物柜等。
洗手间应该方便乘客使用,并且应该保持干净卫生。
自动贩卖机应该提供饮料和小吃等便利品,以方便乘客购买。
储物柜可以供乘客存放行李和物品。
9. 安全设施:汽车站应该配备视频监控设备和消防设备,以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应该设置明显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报警设备,以提醒乘客注意个人和财物安全。
汽车站设计规范

汽车站设计规范汽车站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设施,它是乘坐大巴或长途客车的乘客上下车、候车的场所。
一个合理、高效、安全的汽车站设计对于提升城市交通效率,保障乘客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介绍一些汽车站的设计规范。
首先,汽车站应具有合理的布局。
一般来说,汽车站的布局应尽量简洁、合理。
车站、候车大厅、车道、候车区等应有明确的分区,便于乘客出行和车辆停靠。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车辆需求,有不同规模的停车场,为大型客车、中型客车、小型客车等提供不同的停车位。
此外,要设立好乘客上下车的通道,并保证通道的宽度和通畅性。
其次,汽车站应具备良好的候车条件。
候车区应该遮阳、防雨、防风,并且要有充足的座位供乘客使用。
座位的布置要合理,要留有足够的通道空间,便于乘客进出。
同时,要设置好候车区的音响设备,提供实时的车辆到站、离站等信息,方便乘客了解车辆动态,并根据需要设置显示屏或广播等媒介,及时通知候车乘客。
此外,汽车站应具备良好的交通连接。
汽车站常常是多种出行方式的交汇点,因此要与城市的其他公共交通设施有良好的衔接,如地铁、公交车站等。
同时,要设置合理的出入口,便于乘客进出汽车站。
为了方便乘客找到正确的出入口,可以设置指示牌、指示标识等。
在道路设计上,要考虑到交通流量和交通状况,设置合理的车道和交通信号灯,保证车辆在汽车站周边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安全。
最后,汽车站应具备良好的服务设施。
汽车站应设置公共卫生间,并保持其干净、整洁。
另外,要设置便利店、自动售票机等设施,以满足乘客的日常需求。
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候车的乘客,可以设置休息区和充电区,提供供应电源和充电设备,方便乘客充电休息。
综上所述,汽车站设计应具备合理的布局、良好的候车条件、良好的交通连接和良好的服务设施。
一个规范的汽车站设计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一、总体规划1.选址:汽车客运站应选在城市交通要道上,便于乘客和车辆的进出,且与城市其他交通设施紧密相连。
2.场地规划:客运站的场地面积应大于或等于预计客流量所需的面积,同时还要考虑到车辆检查、维修及停放的需求。
3.道路规划:客运站周边道路设计应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接,道路宽度和排水系统应符合城市交通规划标准。
4.停车场规划:客运站应设有充足的停车位,满足乘客和车辆的停车需求,并配备良好的出入口和交通引导系统。
二、建筑设计1.总体布局:客运站建筑应简洁、明确,并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相协调。
建筑内部的各功能区域应合理布局,方便乘客出行。
2.候车大厅:候车大厅应宽敞明亮,设有充足的座位和屏幕显示乘车信息。
另外,还应设有洗手间、饮水机等基本设施。
3.售票厅:售票厅应设置在出入口附近,设有足够的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机,方便乘客购票。
4.行李寄存区:客运站应设有行李寄存区,供乘客寄存行李,保障其出行的便利和安全。
5.候车区:候车区应设有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同时要设置遮阳和防雨设施,确保乘客的舒适度。
6.出入口:客运站的出入口应设计合理,方便乘客进出。
并且要设有安全检查通道,确保乘客的安全。
7.其他设施:客运站内还应设有餐厅、便利店、ATM等其他生活设施,方便乘客在候车期间的需求。
三、设备设施1.候车信息显示系统:客运站应设有候车信息显示屏,及时显示车次、时间、站台信息等,方便乘客了解自己的乘车情况。
2.安检设备:客运站应配备安全检查设备,如行李安检机、金属探测门等,确保乘客的行李和人身安全。
4.照明设备:客运站内外应设有充足的照明设备,以保证乘客在夜间安全出行。
5.环境控制设备:客运站应配备良好的空调、通风和空气净化设备,以提供乘客一个舒适的候车环境。
总之,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的制定对于提高客运站的服务质量、保障乘客的安全和便利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在严格遵守设计规范的前提下,才能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的汽车客运站。
汽车站设计规范

汽车站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术语第2章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第4章站前广场第5章站房设计第6章停车场第7章防火设计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建筑等级划分等级发车位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一级20~24 10000~25000 二级 13~19 5000~9999 三级 7~12 1000~4999 四级 6以下 1000以下第1.0.4条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第1.0.5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1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第2.0.2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第2.0.3条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第2.0.4条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第2.0.5条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第2.0.6条站房Station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第2.0.7条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3.1 站址选择第3.1.1条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Code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Passenger Coach StationJGJ 60-99主编单位: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1999年1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9]243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1993年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建设部部分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3]285号)的要求,由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 JGJ 60-99,自1999年12月1日起施行。
原部标准《公路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 60-89 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负责管理,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9年10月10日1 总则1.0.1表1.0.3 建筑等级划分1.0.4 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 A Year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发车位 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业标准民共和国行中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1999年10月10日范1 总则Code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of1.0.1Passenger Coach Station表1.0.3 建筑等级划分JGJ 60-99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发车位等级次)主编单位: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级 20~24 10000~25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二级 13~19 5000~9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三级 7~12 1000~4999 月年施行日期 :199912 日1四级 6以下 1000以下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建筑1.0.4 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设计规范》的通知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建标号[1999]243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年工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 1993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程建设行业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准的规定。
(建标的通知》(建设部部分第一批)的要求,由甘肃省建筑号)[1993]2852 术语《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设计研究院主编的,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计规范》2.0.1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Average121999,自年60-99 JGJ 标准,编号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公路汽车客日起施行。
原部标准1月In A Year同时废JGJ 运站建筑设计规范》60-89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止。
量。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负责管理,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Passenger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1 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2 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Passenger 发车位 Seat of Delivery 入方便;Vehicle3 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参考Word)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3.1站址选择3.2总平面设计第4章站前广场第5章站房设计5.1一般规定5.2候车厅5.3售票厅5.4售票室和票据库5.5行包托运处、行包提取处和小件行包寄存处5.6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5.7其他用房5.8驻站用房5.9附属建筑第6章停车场第7章防火设计7.1防火7.2疏散第8章建筑设备8.1给水排水8.2采暖通风8.3电气附录一本规范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建筑等级划分表1.0.3第1.0.4条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第1.0.5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 2.0.1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第2.0.2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 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第2.0.3条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 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第2.0.4条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第2.0.5条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第2.0.6条站房Station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第 2.0.7条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3.1站址选择3.2总平面设计第4章站前广场第5章站房设计5.1一般规定5.2候车厅5.3售票厅5.4售票室和票据库5.5行包托运处、行包提取处和小件行包寄存处5.6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5.7其它用房5.8驻站用房5.9附属建筑第6章停车场第7章防火设计7.1防火7.2疏散第8章建筑设备8.1给水排水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建筑等级划分表1.0.3第1.0.4条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第1.0.5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 2.0.1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第 2.0.2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 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第 2.0.3条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 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第 2.0.4条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 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第 2.0.5条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 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第 2.0.6条站房Station 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第 2.0.7条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

1总则1.0.1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1.0.3汽车客运站的建筑等级应根据车站的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表1.0.3建筑等级划分1.0.5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 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 A Year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2.0.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2.0.3 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2.0.4 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2.0.5 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2.0.6 站房Station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2.0.7 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3站址和总平面3.1站址选择3.1.1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2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3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4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3.2总平面设计3.2.1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车场、附属建筑、车辆进出口及绿化等内容;2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应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3布置紧凑,合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与周围建筑关系应协调;4应处理好站区内排水坡度,防止积水。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详]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d3be63fbf7ec4afe05a1df37.png)
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Code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ofPassenger Coach StationJGJ 60-99主编单位: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国交通部施行日期:1999年1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的通知建标[1999]243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1993年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建设部部分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3]285号)的要求,由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 JGJ 60-99,自1999年12月1日起施行。
原部标准《公路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JGJ 60-89 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负责管理,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国交通部1999年10月10日1 总则1.0.1 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1.0.3 汽车客运站的建筑等级应根据车站的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表1.0.3 建筑等级划分.word资料.1.0.4 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1.0.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 A Year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2.0.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

1 总则1。
0。
1 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1。
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1。
0。
3 汽车客运站的建筑等级应根据车站的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1。
0.3的规定。
1.0.4 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1.0.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2。
0.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2。
0.3 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2.0。
4 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2.0.5 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2.0。
6 站房Station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2。
0.7 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3 站址和总平面3.1 站址选择3。
1.1 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2 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3 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4 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3.2 总平面设计3。
2.1 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车场、附属建筑、车辆进出口及绿化等内容;2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应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3 布置紧凑,合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与周围建筑关系应协调;4 应处理好站区内排水坡度,防止积水。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3.1站址选择3.2总平面设计第4章站前广场第5章站房设计5.1一般规定5.2候车厅5.3售票厅5.4售票室和票据库5.5行包托运处、行包提取处和小件行包寄存处5.6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5.7其他用房5.8驻站用房5.9附属建筑第6章停车场第7章防火设计7.1防火7.2疏散第8章建筑设备8.1给水排水8.2采暖通风8.3电气附录一本规范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建筑等级划分表1.0.3第1.0.4条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第 1.0.5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1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第2.0.2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第2.0.3条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第2.0.4条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第2.0.5条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第2.0.6条站房Station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第2.0.7条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语: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再战人数的平均值。
发车位: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站前广场: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停车场: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站房: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行包装卸廊: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汽车站进站口出站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二级车站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独立设置,三、四级站宜分别设置。
汽车站进站口、出站口宽度不应小于4米。
2.汽车站进站口、出站口与旅客主要出入口应设不小于5米的安全距离,并应有隔离措施。
3.汽车站进站口、出站口距公园、学校、幼托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出入口距离不应小于20米。
4.汽车站进站口、出站口应保证驾驶员行车安全视距。
候车厅规范:
1.候车厅使用面积指标应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人1.10平方米计算。
2.候车厅室内应符合采光、通风、卫生要求。
采用自然通风时,室内净高不宜小于
3.6米。
3.一、二级站候车厅内宜设母婴候车室,母婴候车室应临近站台并单独设检票口。
4.候车厅内应设检票口,每三个发车位不得少于一个。
当检票口与站台有高差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得大于1/12。
5.候车厅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窗地面积比不得小于1/7。
6.候车厅室内空间处理应采取吸声减噪措施。
7.候车厅应设置座椅,其排列方向应有利于旅客通向检票口,每排座椅不应大于20座,二端
并应设不小于1.5米通道。
8.候车厅应设饮水点;候车厅附近应设男女厕所及盥洗室。
售票厅规范:
1.售票厅除四级站可与候车厅合并外,其余应分别设置,其使用面积应按每个售票口15平方
米计算。
2.售票厅应设于地面层,不应兼作过厅。
售票厅与行包托运处、候车厅等应联系方便,并单
独设置出入口。
3.售票口数应取旅客最高聚集人数除以120.
4.窗口中距不应小于1.2米,靠墙窗口中心距墙边也不应小于1.2米。
5.窗台高度不宜高于1.1米,窗台宽度不宜大于0.6米。
6.售票窗口前宜设导向栏杆,栏杆高度宜为1.2米到1.4米。
7.售票厅除满足自然采光及自然通风外,宜保留一定墙面,用于公布各业务事项。
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
1.汽车客运站应设置站台。
2.站台设计应应有利旅客上下车、行包装卸和客车运转,站台净宽不应小于2.5米。
3.发车位为露天时,站台应设置雨棚,雨棚净高不应低于5米。
4.站台雨棚承重柱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静距不应小于3.5米;2.柱子与候车厅外墙静距不应小于2.5米。
3.柱子不得影响旅客交通、行包装卸和行车安全。
5.汽车客运站可设行包装卸廊,其长度及开口数应与发车位相适应。
6.行包装卸廊宽度不应小于3.6米。
7.行包装卸廊应高于客车,与车顶行包平台行对高宜大于0.3米。
8.行包装卸廊的栏杆应考虑承受向外水平推力时的整体构造强度。
9.行包装卸廊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2米,车位处应设推拉门,宽度不宜小于1.2米。
10.行包装卸廊与站场间应设简捷的垂直交通设施。
11.客流不得通过行包装卸廊。
12.发车位地面设计应坡向外侧,坡度不应小于5%O 。
其他用房:
1.问讯处应临近旅客主要入口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平方米,问讯处前应设不小于8平方
米的旅客活动场地。
2.一、二级站宜设计计算机控制室,其他面应有防静电措施。
3.无监控设备的广播室宜设在便于观察候车厅、站场、发车位的部位,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
平方米,并应有隔声措施。
4.调度室应临近战场、发车位,应设外门。
一、二级站的调度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20平方米;
三、四级站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平方米。
5.一、二级站应设医务室。
医务室应临近候车厅,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平方米。
6.站内应设工旅客使用的通讯设施。
7.旅客使用的厕所及盥洗室除应按表计算其设备数量外,尚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前室,一、二级站应单独设盥洗室;
停车场规范:
1.停车场的停车数大于50辆,其汽车疏散口不应小于两个,停车总数不超过50两时可
设一个疏散口。
2.停车场内的车辆宜分组停放,车辆停放的横向间距不应小于0.8米,每组停车数量不宜
超过50辆,组与组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米。
3.发车位和停车区前的出车道净宽不应小于12米。
4.停车场的进、出站通道,单车道净宽不应小于4米,双车道净宽不应小于6米,因地
形高差通道为坡道时,双车道则不应小于7米。
5.停车场应合理布置洗车设施及检修台。
通向洗车设施及检修台前的通道应保持不小于
10米的直道。
6.停车场周边宜种植常绿乔木绿化环境及降低周边环境噪声。
疏散:
1.候车厅内安全出口不得少于两个,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
2.候车厅安全出口必须直通室外,室外通道净宽不得小于3米。
3.候车厅安全出口净宽不得小于1.4米,太平门应想疏散方向开启,严禁设锁,不得设门槛。
如设门槛应距门线1.4米处起步,入社坡道,坡度不得大于1/12,并设有防滑措施。
4.候车厅内带有导向栏杆的进站口均不得作为安全出口计算。
5.楼层设置候车厅时,疏散楼梯不得小于两个,疏散楼梯应直接通向室外,室外通道净宽不
得小于三米。
6.安全出口必须设置面线标志及事故照明设施。
7.候车厅及疏散通道墙面不应采用具有镜面效果的装饰面及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