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_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0)
第2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背景和目标这是继前一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沙和豆子的混合,看不到明显的变化,而这个活动通过加热白糖,让学生看到明显的变化。
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新物质是否产生。
因此白糖加热的活动是重点,混合沙和豆子是铺垫。
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有时会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会发生化学变化,有时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
从这点意义上来看,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二)教学准备每组一盒火柴,一枚生锈的铁钉,一根蜡烛,一张白纸,图片。
(三)教科书说明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二是“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第一部分: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沙和豆子混合后,会发生变化吗?”学生猜:不会。
这是学生的经验。
观察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发生变化了吗?豆子发生变化了吗?”学生判断:没有。
这是学生的观察结果。
这节课的重点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猜测和判断对不对,并不重要。
即使学生的看法一边倒,但是“有什么证据说明没有发生变化”这样的引导会使学生想办法分离沙和豆子,寻找证据,根据观察到的事实,确认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变化很不明显。
为了便于观察比较混合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首先要观察描述沙和豆子在混合前的特点,教科书第28页的表格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材简析】本课是继前一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从更深入更科学的角度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本课由两个实验组成,一是“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二是“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用观察结果作为证据进行判断。
这两个实验中,沙子和黄豆混合后没有明显变化,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白糖的熔化,随后发生了化学变化——白糖的炭化。
学生就是通过这种“不变”与“变”来认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科学课的学习,已经逐步具备了一些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而本课主要接触沙子、黄豆与白糖,这是他们熟悉的物质,需引导学生运用己有的经验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通过分离沙子和豆子以及用蜡烛给白糖加热,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教学准备】教师:铁丝、纸、白糖、记录表、课件。
小组:沙子、黄豆、白纸、小棒、盘子、筛网、蜡烛、火柴、勺子、白糖、记录表。
加热白糖实验记录表第小组【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材料准备:铜丝一根,纸一张]1.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身边的物质”,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且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扭、弯折铜丝。
提问:铜丝的什么发生了变化?3.教师演示一张纸,撕成两半。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科版
教师的演示实验,直观的告诉学生实验方法,降低学生自主实验的风险。
在讲述温馨提示时,教师用幕布逐条出示,使要求更醒目,加深学生的印象,降低实验风险,更能提升课堂实验探究效果。
学生汇报时,白板呈现白糖加热状态变化图,使用闪烁效果,白板兼容多媒体呈现的画面形象逼真,使学生的观察活动如虎添翼。
板书:产生了新物质,没有产生新物质。
师: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板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白糖加热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
让学生观察熟悉的豆子和沙,,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
教师示范录制为一段视频播放给学生,画面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又能让学生在看,听,思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的主动建构,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出示实验步骤:
取样——混合——分离——对比,这样的实验步骤,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了实验的有效性。
看来,我们身边的物质变化真多,大家想知道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吗?这节课老师就与你们一块儿探究探究我们身边的物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板书)
二、沙和豆的实验
同学们,首先我们今天我们来完成今天的第一项探究活动,那就是把沙和豆子这两种物质混合,看沙和豆子混合后会发生变化吗?
如果要看有没有变化,那我们首先要干什么?比较什么呢?(先观察混合前沙和豆的样子,再观察混合后沙和豆子的样子。)
教学目标: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够判断一个变化过程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从而加深对物质变化本质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变化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
2.能够理解并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能够判断一个变化过程是否属于化学变化。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特征。
2.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过程是否属于化学变化。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实验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物质变化的本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管、试剂等。
2.实验药品:氢氧化钠、硫酸铜、酚酞等。
3.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质的变化。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呈现物质变化的四个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随能量变化、产生气体或沉淀、颜色变化。
让学生初步理解物质变化的特征。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物质变化特征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一些变化过程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烹饪、制药等,让学生理解物质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物质变化的四个特征,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参考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精品资源】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教学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教学过程】: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保障。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1.实验前的观察:用豆子和沙子来做混合实验就要知道它们的本来面目,它们是什么样的呢?2.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师简要板书。
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特性。
3.引导推测: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依据是什么?怎么做来证实?建议:留取对比样本。
4.混合实验。
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5.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
怎样观察的更清晰?1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8.小结: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板书:物理变化及其特点二、糖的加热实验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
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
3.实验: 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实录与评析
程 中 ,学 生 的 前 概 念 在 不 断 经 历 检 之 间 的 本 质 区 别 — — 新 物 质 是 否 的 水 、气 态的水 蒸气 。水结 冰是 水
验 和 拓 展 ,向 新 的 科 学 概 念 转 化 。 产 生 ,以 此 建 构 和 理 解 “物 理 变 化 ” 状 态 的 变 化 。 当 然 ,像 刚 才 同 学 说
至 是错 误 的 ,但 它是 学生 建构 科学 念 。本 课设 计 了两项 探究 活 动 :沙 这是 怎样 的变化 ?
概 念 的 基 础 。 在 科 学 课 上 ,教 师 就 和 豆 子 的 混 合 ,看 不 到 明 显 的 变
生 :水 的 形 态 变 了 。
要 以此为 起点 ,引导 学生 经历 科学 化 ;加 热 白糖 活动 ,让 学 生 看 到 明
综 合 ,才 能 发 展 学 生 的 思 维 ,从 而 根 搅 棒 、两 张 白 纸 、一 个 筛 网 、一 支 化 有 什 么 显 著 的 不 同 吗 ?
理 解 概 念 。
蜡 烛 、一 把 金 属 勺 、一 把 小 药 匙 、白
生 :煤 燃 烧 后 成 了灰 烬 。
教 科 版 《科 学 》六 年 级 下 册 第 糖 、火 柴 、小碟 子 、实 验 记 录 单 。)
生 :水 结冰后 体积会 变 大 。
探 究 过 程 ,为 建 立 科 学 概 念 收 集 丰 显 的 变 化 。课 堂 侧 重 于 观 察物 理
师 :是 的 ,水 在 自然 界 里 有 三
富 的 事 实 。 在 经 历 科 学 探 究 的 过 变 化 和 化 学 变 化 的 过 程 ,发 现 它 们 种 状 态 — — 固 态 的 冰 、液 态 的流 动
2020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附反思含板书 【共两套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变化一、教学内容:《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课。
本课的教学将为后几课的教学打下基础,是本单元的一项重要学习探究活动。
本课内容分为“混合沙和豆子”、“观察白糖的变化”两部分,继上节课观察了一些我们身边的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沙与豆子的混合和加热白糖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即是不是产生了新物质。
二、教材分析: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二是“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这节课的重点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猜测和判断对不对,并不重要。
引导学生想办法分离沙和豆子,寻找证据,根据观察到的事实,确认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变化很不明显。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一白糖的熔化,随后发生了化学变化一白糖的炭化,在白糖炭化的过程中,物理变化是伴随着化学变化进行的。
引导学生在加热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记录现象,从现象的变化中,分析、比较白糖发生的两种变化,体会两种变化的区别。
三、教学背景:这是继前一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沙和豆子的混合,看不到明显的变化,而这个活动通过加热白糖,让学生看到明显的变化。
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新物质是否产生。
因此白糖加热的活动是重点,混合沙和豆子是铺垫。
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有时会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会发生化学变化,有时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
从这点意义上来看,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
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科版(3)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内容】《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2课的内容。
本课为第2课时,继上节课观察了“沙和豆子的混合和分离”变化后,继续观察白糖加热的变化,以及加热过程中蜡烛的变化,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它们的区别,即是不是产生新物质。
【学情分析】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正确的实验研究方法、规范的操作行为,以及良好的科学课堂习惯。
学生对本节课出现的物质白糖、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所以都比较熟悉。
本节课通过观察白糖加热和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学生能够体会到物质变化的奇妙和有趣。
这一课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应该能够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并且能够从中达到课标要求,乐学善学。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①通过加热白糖的实验和加热过程中蜡烛的变化使学生懂得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②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简单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③知道化学变化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物理变化。
2、过程和方法①引导学生学习用蜡烛给白糖加热;②体验小组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3、情感状态和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并及时记录的习惯;②体会到在实验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不是产生了新物质。
难点:观察加热白糖和蜡烛燃烧的过程,分析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法学法】本课以教师引导启发为主,讲解示范为辅的教学方法,学生则以合作探究,小组实际操作、交流、讨论等为主的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记录纸、白纸、火柴、蜡烛、小铁勺、白糖、水、搅拌棒、盘子、玻璃杯、手套、多媒体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不断地变化1.回顾沙子和豆子混合与分离的实验。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科版(4)
小结: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并没有发现沙和黄豆有多大变化,黄豆还是黄豆,沙子还是沙子。在科学实验中,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和观察到“有明显变化”同样重要。我们再来做个实验,看看物质有什么变化?
二、白糖的加热实验
1.白糖我们都见过,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用蜡烛(酒精灯)给白糖加热,白糖会发生什么变化?(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让我们一起仔细的观察白糖,并认真做记录。
1.师:现在请同学们来比较混合沙和黄豆、白糖加热这两个实验有什么不同?生述。
2.师: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什么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9页最后一个自然段,解决这个问题。
3.师:你现在知道沙和黄豆混合是什么变化?加热白糖是什么变化?
师: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学
情
分
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对科学课程三年多的学习,已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正确的实验研究方法、规范的操作行为,以及良好的科学课堂习惯。关于本课学生接触的4种主要物质:豆子、沙、白糖、蜡烛,这几种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学生认识。而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黑色的炭一样的物质则是本课学生重点认识的新物质。
教
学
目
4.眼睛不能靠碟子太近;
5.第一阶段实验观察发现到有一点点变化就请熄灭酒精灯,暂停实验,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白糖的变化(状态、颜色、气味等),并及时记录。
6.记录完毕,开始第二阶段实验请一直持续加热到不再变化。仍然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白糖的变化(状态、颜色、气味等),并及时记录。
四、实验现象:
白糖
加热前
有一点点
3.第三组实验材料:玻璃片、蜡烛、火柴、记录表。
教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_教科版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一、导入师: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做了很多有关物质变化的实验。
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做过的实验出现了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变化?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淀粉与碘酒之间是什么变化,伴随的什么现象出现?生:淀粉与碘酒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颜色改变了。
(板书:淀粉和碘酒颜色改变)师:颜色改变改变又说明了什么?生:颜色改变说明产生了新的物质。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生:是化学变化,同时出现的现象是发光发热,产生新的物质。
(板书:蜡烛燃烧发光发热)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什么变化,出现什么现象?生:发生了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产生气体、产生新的物质。
(板书: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气体)师:请一位同学说说铁生锈了是什么变化?出现什么现象?生:铁生锈了是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颜色改变。
(板书:铁生锈颜色改变)师:刚才这几个实验中,物质都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生:产生了新的物质。
(板书:产生了新的物质。
)师: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并且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的现象出现。
(板书课题: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现象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二、新课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做一个新的实验,看在这个实验中还会出现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杯液体是下面实验中要用到的材料。
谁认识它?(出示硫酸铜溶液)生:是硫酸铜溶液。
师:你对硫酸铜溶液了解多少?(不知道)。
师: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接触到它,所以对它了解的非常少。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硫酸铜溶液是什么样的?(是蓝色的)。
师:除了是蓝色外,还有什么特点?(还是透明的。
)师:我们对硫酸铜溶液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老师介绍一段小资料,我们再来进一步的了解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口服有害,铜离子是重金属,人体吸收多了会重金属中毒。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实录
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前谈话:出示铁丝,然后弯折铁丝成弹弓状师:变成什么了?生:弹弓状。
出示一张神奇的纸条,剪一刀师:我从中间剪开来,最后会怎样?生:变成两条。
师:只变成了一条,我说过是一张神奇的纸条,有什么变化?生:宽度变了师:还有什么变化?生:长度变长了。
师:形状,大小都发生了变化。
师:接下来我把它点燃,看看点燃后的纸条(师点燃纸条),看到了什么?生:有白色的烟,变成烟,变成灰了。
一、导入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豆子和沙子,熟悉吗?生:熟悉吗?师:如果我把沙子和豆子混合,你们觉得会发生变化吗?生:不会师:到底会还是不会,我们可以?生:试一下师:你怎么来做?生:把沙子放到黄豆里。
师:你的意思是混合在一起。
师:它们混合后到底会不会发生变化呢?今天就来研究《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探究活动一:观察沙子和豆子的混合师:是不是把所有的沙子和豆子都混合在一起?生:把一部分沙子放到豆子里。
师:为什么呢?生:如果全部混合在一起,就不能和之前的豆子和沙子比较了。
师:也就是混合之前,要对沙子和豆子进行观察。
师:好,待会我们做实验要留样,然后把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实验15:01—15:07(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师:混合前后,对沙子和豆子有什么发现吗?生1:我觉得混合前和混合后的豆子的颜色不一样,混合前,颜色比较暗淡,混合后比较光亮.生2:我发现豆子混合前比较粗糙,混合后比较光滑.生3:沙子混合前像小石子,混合后变小了,变细了.生4:混合前豆子比较完整,混合后有点破碎.生5:豆子混合前颜色是黄色的,混合后颜色有点变白了.生6:豆子混合后,有点白白的灰.师:我们发现,混合后,豆子发生了变化。
但是豆子还是豆子,沙子还是沙子,有没有变成其他的物质?生:没有师:其实在我们实验的过程中,有发现明显的变化和没有发现明显的变化同样重要。
三、探究活动二:白糖加热师:今天我们还要观察一种物质。
(出示白糖)师: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变化吗?生:会师:有什么变化?师:都有想法,好,请小组把我们的想法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并且把白糖的特点写下来。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0-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资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小节内容。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继前一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深入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豆和沙的分离、加热白糖的变化,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学情分析“物质的变化”这节课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会并理解初三化学的知识,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学会知识,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本课的教学中,应通过实验,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预测—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归纳得出结论”这样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喜欢科学,尊重事实,愿意尝试新的实验方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等等。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教法:启发引导学法:观察实验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谈话: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身边的物质》,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能说几种变化着的物质吗?这些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研究。
(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种物质,看看杯子中是什么?请用描述下这两种物体的特点。
如果把这两种物质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要知道实验前后有没有变化,需要知道什么?全部混合吗?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了混合和分离,能用过去的方法将这两种物质混合并分离吗?如果把这两种物质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要知道实验前后有没有变化,需要知道什么?全部混合吗?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了混合和分离,能用过去的方法将这两种物质混合并分离吗?2、观察比较:观察分离出的黄豆沙子和我们留下的样本,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哪些变化?黄豆还是不是黄豆?沙子还是沙子吗?小结: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黄豆和沙子只是发生了些细微的变化,但是本质没变,黄豆还是黄豆,沙子还是沙子。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物质变化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教材简析: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二是“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这节课的重点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猜测和判断对不对,并不重要。
引导学生想办法分离沙和豆子,寻找证据,根据观察到的事实,确认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变化很不明显。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一白糖的熔化,随后发生了化学变化一白糖的炭化,在白糖炭化的过程中,物理变化是伴随着化学变化进行的。
引导学生在加热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记录现象,从现象的变化中,分析、比较白糖发生的两种变化,体会两种变化的区别。
二、教学背景:这是继前一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沙和豆子的混合,看不到明显的变化,而这个活动通过加热白糖,让学生看到明显的变化。
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新物质是否产生。
因此白糖加热的活动是重点,混合沙和豆子是铺垫。
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有时会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会发生化学变化,有时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
从这点意义上来看,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科学词汇:混合明显变化加热燃烧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二)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科学方法:分离加热分析综合概括比较归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科学版)六年级科学的课程计划第二单位:材料变化2.材料发生了什么一,教材分析:这个类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观察变化后的混合砂和豆;第二是观察加热糖的变化。
本课的重点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确定材料混合物不改变,或改变,学生猜测和判断正确,不重要。
指导学生找到分离砂和豆的方法,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寻找证据,证实没有变化或变化不明显。
在加热糖的过程中,糖的熔化的第一次物理变化,随后碳化过程中糖,糖的碳化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伴随着化学变化。
指导学生在加热过程中,仔细观察,记录现象,从变化现象,分析,比较糖的两个变化,体验两者之间的差异变化。
二,教学背景:这是为了在观察上一课中某些材料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材料的变化,并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来理解物理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差异。
沙子和豆子混合,没有看到显着的变化,这个活动通过加热糖,让学生看到显着的变化。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否是新材料。
所以糖加热的活动是焦点,混合沙和豆是床上用品。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物理变化,有时化学变化,有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时变化没有发生。
在这个意义上,观察到没有显着的变化与观察明显的变化现象同样重要。
三,教学设计:教学习目的(一)科学概念:材料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大类,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新材料。
2.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科学词汇:混合变化显着加热化学变化的物理变化(B)工艺和方法:1.学会用筛分离混合物,并使用蜡烛加热糖。
科学方法:分离加热分析综合概要比较分类(C)情绪,态度,价值观:1.进行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习惯。
2.在实验操作中的经验,细致而实用的报告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结论是很重要的。
核心价值观:细致现实的现象观察。
很难专注于教学:通过分离沙子和豆类和蜡烛到糖加热,让学生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他们的差异。
难度:通过分析糖加热的现象,知道化学变化的过程是伴随着物理变化。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科版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1.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准备每组一杯沙子、一杯豆子,一根蜡烛,2个小盘子,一个勺子,一小盘白糖、一个筛网、一个盘子、一个放大镜、一块玻璃片。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难点:观察加热白糖的过程,分析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物质)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沙子和豆子,你们以前仔细观察过豆子和沙子吗?2.那我们今天就来认真的观察一下,请大家把它们分别倒一些在两个小绿盘子里,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沙子:细小、颗粒状、棕色等;豆子:椭圆形、黄色等)3如果我们把杯中的沙倒入装有豆子的杯中进行混合、搅拌,沙和豆会不会发生变化?4.小组混合、搅拌。
5.混合后的豆子和沙子发生变化了吗?有什么方法能进一步说明它们有没有发生变化?(用筛子分离沙子和豆子进行观察)6.请大家用筛子分离沙子和豆子,把沙子筛在盘子里,与原来小绿盘子的沙和豆进行比较、对照,看有没有发生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7.小结: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并没有发现黄豆和沙子有多大变化,黄豆还是黄豆,沙子还是沙子,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在科学实验中,没有明显变化和有明显变化同样重要。
.三、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1. 导入:是不是所有的物质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都不产生新物质呢?今天我们再来做一个有趣的白糖加热的实验。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教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教案《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知道一些化学实验中要有安全防范措施。
体会运用证据的规则,寻找足够的证据证明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即证据越多证明聚就充分结论也就越可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教学准备:记录纸、火柴、蜡烛、一把小铁勺、镊子、玻璃皿、白糖、搅拌棒、烧杯(装清水)、一张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今天给大家上课,没有带什么好礼物,只带来一样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方糖。
说说方糖的特点(指导从状态,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观察)师板书(观察方糖的特点是为后面的观察比较作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二、观察糖被夹碎的变化。
1、如果要让方糖发生变化,你有什么好方法?学生说方法。
(打碎,切,吃等)用锤子把方糖敲碎。
2、材料员领取方糖,观察,交流,教师板书。
像刚才大家说把糖敲碎等方法改变的是白糖的形状和状态,它的本质变了吗?还有同学说把糖放在火上加热,你们认为能发生变化吗?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揭示课题 (让学生说说让方糖变化的方法,并且进行变化现象的推测,这既是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同时也将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 三、观察糖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1、猜测碎糖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教师指导学生从形状、状态、颜色、气味各个方面猜测) 2、讨论给白糖加热要注意什么?学生说注意事项,教师进行补充和强调。
课件出示:安全提示: 3、讨论:这个实验中,我们要观察什么?(出示实验记录表)探究手册P29 (学生对加热碎糖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了预测,这时让学生用蜡烛给碎糖加热,学生验证预测的积极性很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优秀实验报告单(含答案)
家乐园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时间()班级()组别()
组长()任课老师()
实验名称混合沙和豆子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沙子和黄豆混合,不会发生变化,仍旧沙子是沙子,黄豆是黄豆。
实验器材黄豆50克、沙子500ml、烧杯2只、白纸3张、筛网1个、玻璃棒、(或筷子、搅棒)1支
我的猜测沙子和黄豆混合,不会发生变化,仍旧沙子是沙子,黄豆是黄豆
实验过程1、观察沙子、豆子在混合前的颜色、
形状、气味、状态,它们都是颗粒
状态,固体,较硬,黄豆是黄色,
沙子黄色,均没有什么特别气味。
2、将它们混合,搅拌,静置一段
时间。
3、用筛子将黄豆和沙子分离,沙
子漏下来,黄豆留在了筛子里。
实验结论
黄豆和沙子混合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分离后,沙子还是沙子,黄豆还是黄豆。
六年级科学下册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教学实录 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材:教科社修订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物质的变化”单元第2课教学过程: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在变化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物质的变化。
师: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要混合一些物质,比如说:巢菜的时候要将调料与菜进行混合。
那么物质之间混合在一起会不会发生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研究的: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今天是以实验为主的,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观察,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这是一杯的豆子和沙子,如果将他们混合在一起会不会发生变化?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生:豆子和沙子的原来样子?/豆子和沙子混合后的样子师:全部都混合在一起吗生:先放一部分样品在那里。
漫漫混合师:为什么要先留一部分?生:可以与后来的进行对比,看到底有没有发生版画。
师:怎么样才能更观察的清楚些?生:搅拌(已经搅拌了)用筛子将它们分离开来。
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来观察豆子和沙子在混合后的样子。
将表格1填写好。
学生观察。
汇报师:经过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生:混合前是………我们的预测是。
混合后的样子是。
(东西粘在黄豆上。
教师板书)生:黄豆味道变咸了师:你怎么知道味道变咸了生:尝了师:你的精神是好的,但这样是不卫生的生:我们认为没发生变化。
原先是黄略带灰,我们的预测是没变化,混合后颜色不变化生:我们认为有变化只是微小的变化。
并且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师:我们不能简单的说觉得,我们需要有事实为依据。
其实刚才很多同学都发现了细微的东西,比如豆子的皮裸露出来了。
不管是大小,形状都会发生变化。
那么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混合前与混合后的沙子与豆子的性质有没发生变化?生:没师;原先是豆子,现在生:还是豆子,沙子还是沙子师:板书:向这种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也只是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
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变化也属于这种物理变化生:沙子与绿豆生:好的铁定与生锈的铁钉?师:我现在问的是,像豆子和沙子这样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
教科版六年级《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实验记录单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实验记录单
实验一:
观察原方糖
1、用镊子将1号袋子里的方糖加夹在黑色卡纸上,观察方糖的特点,填写记录单。
实验二:
夹碎方糖
1、用剪刀直接在袋子外面敲碎方糖,封好袋口,动作轻柔。
2、将敲碎后的方糖倒在黑色卡纸上观察方糖的特点。
实验三:
加热方糖
1、点燃酒精灯。
2、用镊子将三号带的方糖夹到勺子中间放置酒精灯外焰加热。
3、观察加热方糖1、2、3分钟时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4、两次盖灭酒精灯,勺子放进铁盘里,用夹子夹一夹勺子中间的物质,观察记
注:(可选填)
形状:方形、块状、颗粒、无定形……颜色:白、黄、褐、黑……
气味:无、焦味……状态:气体,固体,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科版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身边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又是不断在变化的,比如水结冰、铁钉会生锈,那么当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今天来看一看。
”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是大家所熟知的两种物质,黄豆和沙,在你们的印象中,黄豆和沙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生:“黄豆是圆的,黄色,颗粒较大,表面光滑。
”
生:“沙的颗粒比较小,表面比较粗糙。
”
师:“如果我们将两者混合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两者会发生变化吗?”
生:“不会。
”
师:“是吗?那我们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看看,看看它们是不是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
学生混合黄豆与沙
师:“黄豆与沙混合后,黄豆发生变化没有?沙发生变化没有?”
生:“没有。
”
师:“没有?是么?可以证明吗?”
生:“我们可以把它们分开,这样就可以证明黄豆还是黄豆,沙还是沙?”
学生分离黄豆与沙
师:“黄豆与沙分开后,我们看到黄豆变化没有?沙变化没有?”
生:“没有。
”
师:“它们的原有属性发生变化没有?”
生:“没有。
”
师:“黄豆与沙混合后它们的原有属性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称作它们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
那么同学们请看,我把这张纸折叠,纸张发生了变化没有?它的本质发生了变化了没有?”
生:“没有。
”
师:“确实,纸张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它的本质如同黄豆与沙的混合一样,并未发生变化。
下面我们来看看把白糖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白糖会不会出现新的变化。
”
出示白糖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白糖在加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吗?”
生:“老师,我觉得白糖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加热后白糖不是白色的了,会变成红色或者棕色。
”
生:“老师,我觉得白糖的状态会变,白糖是固态的,加热后,会变成液态的糖浆。
”
师:“刚才,几位同学猜测了白糖可能会发生的变化,现在请各组在组内自行进行猜测,并且把你观察到的白糖,和所猜测的加热后的白糖,一同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
学生小组讨论,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猜想与同学们相互分享。
”
学生上台,用实物展台展示本组猜想,教师总结。
师:“在刚才几个小组的发言中,同学们普遍认为,在加热过程中,白糖的状态,会发生改变,会由固体变为液体,颜色会又白色变为红色、棕色甚至
是黑色,气味会发出一股香甜味,味道还是甜的,待会我们就实际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但在实际观察前,本次试验有一些注意事项我需要提醒大家。
”
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1、酒精灯灯芯不要拔太高,以免火焰太大,造成危险。
2、熄灭酒精灯时请用灯帽,不要用口吹。
3、放置白糖不要过多,一汤勺的一半为最佳。
4、加热时请拿汤勺尾端。
5、加热时请使用酒精灯外焰。
6、实验时请注意分工合作,并及时记录。
7、如看到未曾见过的现象,请不要过于惊讶,保持实验时的课堂纪律。
学生开始试验,教师指导并参与
师:“请问,哪一个小组愿意上台来和大家分享你们的观察记录。
”
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生:“首先,开始冒泡泡,然后开始冒烟,颜色变成棕红色,闻到加热时散发出来的香味,伴随有呛人的烟,最后糖浆开始燃烧,被碳化非常的脆弱,像渣滓一样,没有了以前的香味,只有呛人的烟子的味道。
”
生:“我们组首先看到的是糖慢慢的化为液体,颜色偏黄,随后看到它开始起泡、起烟并且颜色逐渐变为深红色,最后看到变为有点闪亮的黑色。
”
师:“在白糖加热的过程中,请问大家是否看到了明显现象?我们看到明显现象没有?”
生:“看到了。
”
师:“它的原本属性改变没有?”
生:“变了。
”
师:“原本属性变了,也就是本质改变了,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它的本质变了?”
生:“我把它烧完之后在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
师:“把它烧完之后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所以你认为原有属性,本质变了。
”
生:“加热之前,是小颗粒,可以倒出来,而加热之后就变得像碳一样的。
”
生:“加热之后,白糖的颜色变了,不在是白色的了,味道也发生了改变,不甜了,变成了苦味。
”
师:“白糖之所以是白糖,是因为它的颜色是什么颜色?”
生:“白色”
师:“如今还是白色的吗?”
生:“不是”
师:“所以,它的本质发生了改变。
”
师:“混合黄豆与沙,我们没有看到明显现象,本质也没有发生改变,这两者的混合也未产生新的物质,而加热白糖,我们看到了明显的现象,比如颜色变化,状态改变等等,白糖的本质发生了改变,最终有没有新物质产生?”
生:“有。
”
师:“哪些现象告诉你,有新的物质产生了?你有哪些证据来说明?”
生:“变成碳状,这是新物质产生。
”
生:“冒出烟,烟是新物质。
”
生:“有燃烧现象,这是新物质。
”
师:“加热白糖有新物质产生,混合黄豆与沙没有新物质产生,这两种变化,第一种,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我们称作物理变化,第二种,有新物质产生,我们称作化学变化。
有哪位同学愿意归纳一下什么叫物理变化?什么叫化学变化?”
生:“物质发生了改变,但本质没变,新物质没有产生这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改变,本质改变,有新物质产生,这是化学变化。
”
师:“好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9页,我们看看课本上是怎样归纳这两种变化。
”
学生看课本,教师同时用课件出示两种变化的定义。
师:“知道了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我们再来看看白糖加热这一过程,这当中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
生:“是化学变化。
”
师:“是吗?除了化学变化,还有其它变化吗?”
生:“还有物理变化。
”
师:“哪一现象说明白糖在加热过中发生过物理变化?”
生:“融化。
”
师:“确实,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出现过融化现象,我们来看一段视屏,请同学们注意看,在加热过程中白糖是不是出现了融化现象,是不是先由固体变为液态。
”
生:“是的。
”
师:“白糖加热最主要,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生:“化学变化。
”
师:“在化学变化发生时,还有什么变化伴随发生了?”
生:“物理变化。
”
师:“在化学变化发生时,可能会伴随有物理变化的发生。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看到过很多变化,你们能说说,这些看到的现象,哪些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吗?”
下课铃响,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