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浅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
![浅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085200237375a417866f8f76.png)
浅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关键词】英语文化教学策略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展现教材中的英语文化素材,将文化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创设文化交流场景,使学生理解英语文化,获得跨文化的认同感,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中,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和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初中英语文化意识课程目标的内涵及意义英语新课程目标中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认为文化意识不仅是指对异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而且包括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
教师要宏观把握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课程目标,从传统的注重语言知识转变为重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使学生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增强跨文化意识,最终达到文化意识课程目标的要求。
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跳出本民族汉语言文化价值观的束缚,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获得语言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并逐渐将这些有意识的文化内化为自身一种无意识的文化感知,实现文化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策略1.把握认知特点,激发文化习得动力语言文化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学生在感受母语与目的语文化冲突的过程中,实现行为、态度、认知重新构建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认知特点和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自我调节思维活动及情感的表达,提高学习英语文化的动机水平,自觉地融入文化学习,使学生在英语语言与母语的文化冲击中内化文化信息,构建文化意识。
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3“Halloween”时,我先从我国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说起,在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之时,投影万圣节的图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What’s the story about the festivals?和How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s?这样,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不仅对万圣节的由来、时间、装饰、饮食、活动等有了清晰地了解,而且能感受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视野,加深对文化的理解感悟和认同。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9c0e4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a.png)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跨文化交流与交融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在这种大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和跨文化意识培养变得愈发重要。
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元素融入英语教学,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及方法。
我们需要认识到文化渗透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和背景,它贯穿于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文化背景介绍、文化背景音乐、文化背景视频等,来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外语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对文化差异的讨论和对比,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以此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节日习俗、美食传统、历史故事等方式来渗透文化元素,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
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设计更多的跨文化交流和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接触和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我们可以引入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活动,比如模拟英文国家的生活场景、组织英语角交流、开展文化节庆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起到了知识传授者的作用,更要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来拓展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它们可以为教学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观看英语电影、听英语歌曲、阅读英语小说等方式,来让学生感知和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
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比如各种英语学习网站、外语社交平台等,开展跨文化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与外国人进行真实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除了以上所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学科整合和校际合作来实现文化渗透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b6a2219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5.png)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这是因为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还是一种文化载体。
学生只有了解英语所承载的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应用。
因此,以下是一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方法:1. 融入英语国家文化元素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元素,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元素,如英式下午茶、美国的感恩节等,并让学生了解其来源和背景。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学习英语,也可以明白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2. 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每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都与其语言息息相关。
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和英国或美国历史有关的知识,比如学生可以了解伊丽莎白一世在英国的历史地位,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等。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而这对于后续的语言学习和应用也会有很大帮助。
在英语学习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本土文化的融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介绍一些中国文化元素,比如中秋节、春节等,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英语语言运用的兴趣。
4. 创设真实情境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创设真实情境来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英语。
在学习习惯用语和成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意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01e47f0beff9aef8941e06e5.png)
英语会话 比赛等活动 ,为学生创设 良好 的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知
识 的学 习环境 , 让 学生 切身体验外 国文化 。
与此同时还应当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比如阅读英美优秀文学作品阅读英语报刊杂志等并且要积极地引导学生积累阅读中的文化知识以便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词汇的外延及内涵理解西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初中英语教学 中如何渗透文化意识
江 苏省 阜 宁县 罗桥 初级 中学 邓 照清
以后 的 学 习及 发展 奠定 坚 实 的基 础 。
一
为在 西方国家 , 除了一些特殊情况 , 一般称 呼应 当直接用“ Mr s ” “ Ms ” “ M r ” “ Mi S S " 加上家庭名字 即可 , 而不会 用我们 中国人常用 的方式 。另外 , “ Wh a t i s y o u r n a me ?” 在英语教材中有着相 当高
在初 中英语 阅读 中 ,语言知识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很重要 的因素 。只有 将语言放置在一定 的文化环境 中, 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其内涵。 所 以,在阅读 中 ,教师应 当帮助学生系统 地掌握一定 的文化知
识, 全 面了解英语 国家的传统风俗 、 历史文化 以及人们 的生活方
式、 思维 习惯等 , 以便更好地把握整个篇章的内涵 。在英语课堂 与此 同时 , 还应 当正确地指导学 生进行广泛 的课外阅读 , 比如阅
、
多途 径 地 渗 透 文 化
渗透文化 意识 的途径并不是单一 的, 而是 多种多样 的, 比如
英语 广播 、 英语角 、 英语 电影 电视等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途径
活跃 学 习气 氛 , 强 化 学 生 的 文 化 意识 。一 方 面 , 教 师 可 以在 教 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e568b063a45177232f60a24b.png)
语 言 学 习 究竟 有 什 么 意 义 ,许 多学 者 对 这 个 问题 都 有 过 精 辟 的
阐 述 。著 名 的语 言 教 育 家 拉 多 ( a o 认 为 : 不 懂 得 文 化 的模 式 Ld ) “ 和准 则 ,就 不 可 能 真 正 学 到语 言 ” 。人们 在使 用 英 语 交 际 时 , 尽
L n ug 1 2 ) 书 中 就 指 出 : a g ae(9 1 一
“ 言 的背 后 是 有 东 西 的 ,而 且 语 言 不 能 离 开 文 化 而存 在 。 ” 语 文
化 意 是 指 英 语 学 习 者 通 过 学 习和 培 养 所 具 有 的 在 学 习 、 解 、 理
交 际 中 ,特 别 是 在 交 际 实 践 中对 语 言 上 所 表 现 出的 文 化 差 异 现
英 语 的 机 会 ,鼓 励 学 生 广 泛 地 利 用 校 外 资 源 。 例 如 : 教 学 完
G et g ,n ou t n 内 容 后 , 让 学 生在 课 后 或 是 家 里 扮 演 各 r i s It d c o s en r i 可 种 角色 , 习语 言 。如 : 学 师 生 问 好 : o d m r i 练 教 G o o n n g,by n osa d g l, od m ri rM … 。学 生 向老 师 问好 时 , 是 向 一个 老 i s G o o n M / s r u g 只 师 问好 , 如换 了 一 个 老 师 也 许 又 不 知 道 该 如 何称 呼 了 ; 有 , 假 再 老 师 说 的 话 如 何 自然地 让 学 生 运 用 呢 ? 为此 , 让 学 生扮 演 老 师 我 的 角 色 向 其 它 学 生 说 : G o on g b y ad g l ”其 它 同学 “ od m ri , o s n i s n r.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0e8bc285ef7ba0d4b733b47.png)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教学摘要:之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比较重视工具性,但是随着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现在的英语教学需要满足学生对于西方文化深入了解的需求。
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自己本身的地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增强语言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 英语教学文化渗透地域文化前言:今天的英语教学中,不是简单的会英语就行,而是要拥有跨文化交流能力,这是我们现代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目的。
老师在教学中要渗透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积淀,在这个基础上提升英语能力。
这样才能达到和不同文化的人没有障碍沟通的目的。
一、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是形成文化意识的前提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英语交际往往是跨文化进行的。
这就需要把外国文化吸收进来,以及把中国文化传递出去。
只有同时掌握了中国文化和外国外化,才能达到无障碍沟通的目的。
但是现在因为考试制度的原因,大部分学校的老师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于词汇,语法等等的教学上,忽略了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文化方面的渗透。
这样的结果对于学生考试成绩有好处,但是却带来了很多的隐患。
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培养他形成的文化环境,离开文化环境单纯只学习单词,词汇,是无法学好一门语言的。
所以为了学好英语,对西方国家的历史,政治,地理,民俗等这样的知识深入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可能会出现我们对所学的英语内容一知半解,觉得英语本身枯燥乏味,无法深入。
在学习以及之后的英语应用中都会出现障碍。
另一方面,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的,不同的文明以及文化都是有想通之处的。
我们只有深刻理解了自己国家的文化,才能推己及人,参照自己了解到的中国文化去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
如果孤立的只是学习西方文化,那么没有中国文化的根基,必然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
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要做的是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把文化背景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a167cc48be1e650e52ea996b.png)
曲。激发学 生对英语 文化 的兴趣 英 语原声 电影或英文 歌曲 ,不但能
使学生更直 接地了解英语 国家的文化 ,
还能激发学 生对英语文化 的兴趣 ,使学
学生 对这种差 异的认识 ,进 而养 成得体 的英 语语言 习惯 。利用对 比法进 行跨 文 化意识 的渗透 ,将英 美文化 中的形 象和
有尊 老爱 幼之传统美德 ,且 中国的老人
往往 能以 自身 的丰 富的社会 阅历及知识 技能为青 年人所佩服 。老人不惧老 ,如 果称年 长者为 “ ”还 显出敬意 。再例 老 如打招 呼 :东 西方人有 着不 同的文化传 统和风俗 习惯 ,因此 ,在见面打招 呼时
平 ,也 提高 了他们学 习跨 文化知识 的主
课 改 聚焦
KE GAI JUJAO I
的 介 绍 。 又 如 ,教 学 fr,sn wc , ok ad ih
日。为了让 学生深刻体 会 中西节 日的差 异 ,我经 常在英语课堂 向学生介绍西 方
的重大节 日,比如 “ 圣诞 节” ,我告诉 学生这是 西方 国家最重 大的节 日,就 和 中国的春 节一样 ,同时我还要求学生 上
2 适 时 地 组 织 与 英 语 有 关 的活 动 .
hmb re 等 单词 时 ,我搜 索 了大 量 的 a ugr
图片 ,使学生 更直观 、更形 象地掌握 了
如 在 “ 诞 节 ”那 天 ,我买 一 些 圣 糖果 和孩子们喜欢 的礼 物装在新 的长袜 里 ,并装扮 成圣诞老人 ,把 小礼物作 为
动 性 和 积极 性 。
文学作 品 ,不仅能使学 生眼界开 阔 ,而 且能使 他们 感受到 当中的历史和文化 背
景 ,从 而更 好地帮助学 生积累更多 的社 会文化 知识 。 初 中学生 的认 知能力相对还较低 , 针对这个 特点 ,我 向他们 推荐一些简 易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渗透文化教育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渗透文化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e97329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a.png)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渗透文化教育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除了基本的语言知识传授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渗透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将文化教育纳入其中。
具体而言,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并据此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他们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拓展教学内容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语法、词汇和句型的讲解,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的介绍。
为了更好地渗透文化教育,教师需要拓展教学内容,将文化因素融入其中。
例如,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如观看英语电影、参加英语角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异国文化。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渗透文化教育,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
这些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例如,在讲解节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节日的起源、风俗习惯等,并邀请学生扮演中外游客,模拟在不同节日中的交流场景。
四、注重评价与反馈在渗透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评价与反馈。
通过评价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如自信心、焦虑感等。
只有当学生具备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更好地融入跨文化交际中。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渗透文化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注重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227bbd9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d.png)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初中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思想和价值观,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学生的文化修养、语言交际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文化背景介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介绍一些与英语学习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龙舟竞渡等。
通过讲解这些文化活动的起源、历史、传统习俗以及当代意义等方面的内容,来增加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敬爱传统文化的精神。
2.典故、谚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其博大精深、千姿百态的谚语、典故,我们可以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引用这些典故、谚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课文中的某一个词或短语可以与某个中国典故有关联,或是在某些交际情境中,我们可以使用中国的成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3.文化交流活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不仅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内涵。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编排一些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例如学生分组在课上制作传统文化背景海报、诵读中华传统文化名篇等等。
1.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内涵,从而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学生在掌握初中英语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国家,从而更加坚定自身文化身份和意识。
2.促进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互动能力。
因为传统文化涵盖了语言、思想、哲学、人文等方面的内容,学习传统文化可以锻炼学生的词汇积累、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英语基本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cf4547d976a20029bd642dca.png)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一、教什么“文化”成功的英语交际不仅需要语言知识,而且需要文化知识。
对中学英语教学而言,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教学中要注意中西方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异同。
很多学生认为,学英语只要学好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
而事实上,即使是词汇量非常大,语音、语调、语法都没有问题,若不了解西方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常识,在交际中还是会出现不得体的言行。
例如:在汉语称谓中,职务、部分职业和职称均可被列为头衔,而英语中则不然,如英语中就没有teacher wang (王老师)这种称呼。
第二,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意识到词汇的不同的文化内涵。
如linell davis所说的那位女士由于不了解“责任”一词中英文的不同文化内涵而词不达意。
再如“dog”一词在英语中,尤其在英语谚语中,往往隐含褒情善意,这时它的字面意义发生了转化,用来喻指某种人,相当于fellow。
如:a lucky dog(幸运儿),what a lazy dog you are(你这个家伙真懒)!但在汉语中,“走狗”,“哈巴狗”等,都含有贬义。
而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他们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
第三,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一些中西方文化基本的价值观。
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行为的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事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
了解一些中西方文化基本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理解西方人的某些行为方式。
在当今中国社会,尽管传统的群体主义已远远超过了它原有的意义,但人们对集体或群体仍有很强的归属感。
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
在群体取向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可以牺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习“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渗透”的反思”(1)
![学习“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渗透”的反思”(1)](https://img.taocdn.com/s3/m/306ab8cd50e2524de5187e8e.png)
学习《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渗透》的反思在本次国培项目活动中,9月22,23曰有幸听到了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熊莺的课,该教授的朴实,内涵,渊博的学识,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丰富的人生经历,精彩的授课令我折服,人生中遇到这位好老师是我的幸运。
一.熊莺教授以自身在国外的经历告诉我们语言交际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与人交往时所必须遵循的语用规范。
在汉语中,可以问一些私人问题,如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表现彼此的关心,而在西方文化中则属于个人隐私,对这几方面的询问是触犯了英语中的禁忌。
二.词汇中的文化渗透。
由于文化的差异,两种语言指称意义相同,但文化涵义不同。
比如汉语中的“红色”是喜庆象征,而美国人却习惯用“red”表示“气愤”、“罪行”。
还有blue的基本意是“蓝色”,但在i have blue feeling句子中,就不是“蓝色”的意思,而是“我心情很郁闷。
”黄色在中国是尊贵的意思,是皇权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它却是卑微,低贱的意思,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讲词的基本含义,更要让学生懂得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
三.教材梳理中的文化渗透熊莺老师让我们分析教材,看看什么话题中蕴藏着文化,如,我们的生日父母会为我们煮长寿面,而西方国家是吃蛋糕,唱生日歌。
见面时我们中国人常问的是,你吃饭了吗?或是握手,但在西方国家却是面吻。
所以文化是存在于我们的教材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提醒学生注意文化信息等等,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来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又使学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形成真正的世界意识。
总之,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相当注意文化知识的渗透,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出发,既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又重视文化知识的讲授,多层次、多方面地帮助学生从语言学习中发现文化,并通过了解文化来指导学生学好外语。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c43be7986bec0975f465e282.png)
情、 传 统习俗 、 文学艺 术 、 行为规范等。 语言是文化传播 的主要途径 习异 国文化的积极性 。中国的传统佳节在学生印象 中应该是 比象 也是文化传 承的重要载体 。而文化寓于语 言 , 语言不能独立 于文 熟悉的 , 而对西方传统的圣诞节 、 万圣节 、 感恩节等重要节 日, 可 化之外 。因此 , 要掌握英语这 门语言 , 就必须理解英语 中所蕴 含的 利用一些 图片或者录像等形象地 展示给学生看 , 有助 于学生更 汤 文化 ,英语文化的渗透对于初 中英语教学尤为重要 ,对文 化的了 入地 了解传统节 日文化。
治 学 之 法
2 0 1 3 一 O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文/ 浦 晓红
摘
要: 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中, 一个 明显的特 点是增加 了很 多关 于英语 国家的社会 文化背景知识 、 风俗 习惯 以及 社交足
维方式的 内容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 学过程 中要深刻挖掘英语教材 中的文化信息 , 帮助 学生学 习课文 中所渗透 的英语文化 , 引导- q 生注意比较英美 文化 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从初 中英语教 学过程 中所涉及 的文化进 行挖掘, 分析其 内在 的文化含 义及其如何在初 中英诟 课堂教学 中渗透透英 美文化展开教学, 让教师懂得在 初中英语课 堂教学 中, 既要 重视语言知识 的传授 , 又要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t 学 生认识到英语学 习的意义和价值 , 体验英语学 习的乐趣 。 关键词 : 初 中英语教学; 文化渗透; 文化意识
知 识 融 入 教 学 实践 中 去 。 三、 比较 中西 文 化 差 异 。 渗 透 课 堂 英 语 教 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08d2c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9.png)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1. 引言1.1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In the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ultural penetr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Cultural infusion in English teaching can 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promote mutual respect amo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It can also help students develop empathy, tolerance, and appreciation for diversity.2. 正文2.1 提倡多元文化教育提倡多元文化教育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一环。
多元文化教育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帮助他们建立开放包容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各种文化背景的素材和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
通过播放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展示各地道地的美食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带来的乐趣和魅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例如组织文化交流展览、举办文化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促进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通过提倡多元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仅获得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打开心灵的视野,促进全球化时代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d81ba5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e.png)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策略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决定了学习外语不能单纯的学习语言知识,必须注重外语的文化内涵。
而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必须注重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放在与语言知识与技能培养同等重要的位置。
长期以来我们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一直没能得到重视。
教师往往很重视中学生的语法,语音,应试技巧等的应用,而忽略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导致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能力中常常出现中文式英语。
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化意识,初中英语教学,渗透英语作为当今最流行的语言,被广泛使用,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语言技能。
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也是与来自另一种文化的人接触的过程。
语言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决定了外语学习不能简单地学习语言知识,而须注重外语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渗透1、通过词汇教学传播文化意识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文化负荷最大的部分。
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许多词语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词汇来渗透学生的文化背景。
例如,在古代,皇帝会称自己为“天子真龙”。
我们也会称自己为“龙的后裔”。
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威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财富和未来。
它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英语中,“龙”这个词的意思是凶猛的长翅膀的怪物、魔鬼、鼩鼱等。
西方国家的人害怕龙,把他们视为不祥的动物。
龙在英语词汇中是一个贬义词。
再比如,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我们经常用它来做一些不好的比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区分这些词语,并比较中西文化差异。
2、通过阅读文章传播文化徐国章教授曾经说过,只有通过阅读,你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练习,享受学习外语的真正好处。
而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我们的文化意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722b1a4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d.png)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初中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
首先,可以通过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文化背景等内容进行讲解,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古代文学作品等。
同时,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将英文与中文进行对照,让学生对比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相似,了解中英两种文化的异同。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通过活动形式传递传统文化。
在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场馆,如博物馆、古建筑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此外,在学生英语学习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
比如,在英语口语比赛中要求学生朗读中国古诗词或传统故事,或者编写英文作文,结合传统文化叙述个人所见所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最后,教师要成为传统文化意识的传承者。
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特色,并且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文化意识传递给学生。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行为示范来引领学生走向文化自信的道路,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通过教材内容、课外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地传承和普及,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文化的陶冶,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c21c6e6c1ed9ad51f01df230.png)
的 文化 知识 , 渗透 交 际文化 。 如夏 天学 生买饮 料 , 我 让学 生知道 英语 国家 中最 常见 的饮 料和食 品 : Ppi l 百事 可乐)i - em( 淇淋 )cfe es o ( ca 、 e ra 冰 cc 、o e f ( 啡)hm ugr汉堡 包 )s d i ( 明治) 咖 、a b r ( e 、 n wc 三 a h 、 h t o ( 狗) … o- g 热 d … 3 . 态语 入手 , 从体 渗透文 化意 识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湖北 省武汉 市黄 陂 区蔡店 中学 钟迎 生
【 要】 摘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 内容。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 中学英语教学 中渗透文化意识。 【 键词 】 言 文化 教 学 文化 意识 跨 文化 交际 关 语
《 语课程 标准 》 实验稿 ) 英 ( 强调外 语教 育 的 人文性 , 培养 学生 的跨文化意 识 , 高对 中外 文化 提 差异 的敏 感性 和鉴 赏力及 其 人格修 养和 文化 修 养 。《 准》 调教 学 中要 逐步 渗透 文化 意识 , 标 强 培 养 学生综 合运 用语 言 的能力 。为此 , 笔者 认为可 以进 行 以下 尝试 : 创设 文化 氛 围, 引导感 受语 言文 化 1 . 教室环境的设计 在我国中学教室中经常是前后各一块黑板 , 四周为一 些名 人名 言 , 英语 国家 的教室 布置 则 而 更像 是个 展 览会 , 求与 众不 同 、 出心裁 。 追 别 鼓励 学 生 自己动手 来创设 教室环 境 , 贴书法作 品、 张 手 工英 语卡 片、 英语 谚语集锦 , 展览他们 收集的有关 英 语国家 的风 景名胜 图片 、 民族文 化 、 俗 习惯等 风 方 面 的资料 。 当他们对 这 些丰 富多彩 、 充满浓 郁 异 国色 彩 的文化越 了解 时 , 们对 英语 和英语 国 他 家 的兴趣 也 就越 浓厚 , 英语 学 习也就 变得 更加 对 积极。 2 桌摆放 . 课 传 统 的课 桌摆 放 不利 于教师 和学 生 、 生和 学 学生之 间 的交流 。我 尝试 对课 桌 的摆 放进 行调 整, 把教 室 的课 桌摆 成U 型 或模块 型 。这样 一 字 来, 教师和学生的距离缩短了,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 交流 更多 、 方便 了 , 更 而且 教室 中 间留 出了一块 “ 台” 可供 学生 自由表 演和 展 示 。 舞 , 注重文化教学, 渗透文化意识 1 . 行文 化入 手 , 从流 渗透 文化 意识 流行文化(ouaC l r) P pl u ue就充斥于青少年 r t 学生 的生活之 中, 又被 称为大 众文化 、 闲文化和 休 商业 文化 。 常见 的形 式有 : 乐 、 曲、 它 音 歌 电影 、 电 视连 续剧 、 电子游 戏 、 畅销 书 、 卡通 片 、 乐杂 志 、 娱 英特 网 、 广告等 。流 行 文化通 俗 易懂 , 尚前 卫 , 时 易于 为青 少年 学生接 受 。在平 常教 学 中 , 利用 我 健康积极的流行文化 , 介绍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 密切相 关 的英语 国家 的文 化 知识 , 发他们 学 习 激 英语 的兴趣 。 2从 生活 入手 , 透文 化 意识 . 渗 我 注 意结合 学生 的生 活实 际 , 介绍 英语 国家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探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f6302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9.png)
- 178-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研究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探究江苏省常州市清潭中学/王冰堰【摘要】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文化意识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从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原则和策略,以及教学中渗透的文化意识所涵盖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初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原则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就必须遵照“相关性”、“实用性”、“循序性”几个原则,对文化素材进行必要的筛选。
1.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
特别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与语言教学同步。
例如第三模块第二单元,有关英语的历史,笔者认为这是一篇选材很好的文章。
对于现在的髙中生来说,他们不理解英语的变化史实际上就是英国国家的形成和扩张史。
2.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一方面是指教学内容要注重与日常交际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应作详细解释,举一反三,做到学以致用。
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指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比较,仔细体会所碰到的一切材料与现象,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获得知识,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实际交流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障碍。
3.循序性原则。
循序性原则则要求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尤其注意其知识与趣味的并举。
例如,高一上学期模块二第三单元有关法老的诅咒,可适当增添一些有关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和金字塔的一些未解之谜。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610172f7c8d376eeaeaa313b.png)
【 2 】郭 冬梅 .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文 化 教 育 [】 论 J. 泰 州 职 业技 术 学 院学 报 ,0 3 1:3 2 0 ()9 .
实 用 方 法 [ 】 中小 学 外 语 教 学 与 研 究 , J.
2 0 () 3~5 0 57: .
利 用英 语 进 行 交 流 , 成 了我 国 当 前 初 中 造 哪里 , 很一 般 了 。 在 英语 国家 里 当 别 人赞 而
对其 讲 授 英 语 国 家 文 化 背景 时 也 要 遵 守 这 据 自 己 的 条 件 选 择 不 同 的 课题 展 开 研 究 ,
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可 能被视为无礼 。 这 个 原 则 , 样 才 能 让 学生 更 好 的 理 解 。 这 就 使 得 学 生 不 能 准 确 的利 用 英 语 进 行 交 2 2 初 中英 语教 学 文化 导入 策略 . 流 , 生 文化 意 识 的形 成 缺 少 一 定 的 积 累 。 学
2 1 N . 7 00 O
0hne i Ed aton n va l He sI ua l lno ton r d
科 教 论 坛
论初 中英语教学 中文化 意识 的渗透
郭 洪 洁 ( 山东省 日照市实验 中学 山东 日照 2 6 0 ) 7 8 0 摘 要: 文亿 与语 言有 着紧窘的联 系, 掌握一定 的文化 背景知 识有助于促进语 言应用能 力的提 高。 同的民族 有 着不 同的文化背景 , 导 不 这 致 中西方语 言存 在很 大 的差异 , 为初 中英语教 学带来 了 定的 困扰 , 克服这种 障碍就要培 养学生的文化 意识和社会 文化能 力。 也 一 要 本文 分析我 国初 中英语文 化教 学中存在的 问题, 井提 出在 初 中英语教 学中渗透文化 意识的 策略 。 关键词 : 英语教 学 文化意识 渗透 中图分 类号 : 6 . G 3 4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9 9 ( 0 0O ( ) 0 7 —0 l 7 — 7 5 2 1 ) 6b 一 l 4 1 ‘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a4580a6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8.png)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了英语教学应注意文化意识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学会克服这种差异,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并将英语应用于实际。
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初中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渗透策略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江苏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张蔚莹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长期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因此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应熟练掌握正确的发音、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理论知识,同时应注重外语的文化内涵。
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中西方语言存在较大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实际应用带来较大困扰,若想要加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了解西方国家的国民性格、礼仪习俗、价值取向、家庭模式以及思维方式等差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体的使用英语语言。
1.当前初中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和教师都只看重考试成绩,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只重视词汇、语法、结构等与考试挂钩的知识讲解,而忽视了英语语言文化背景对语言交际的重要影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是习惯从本土中式思维角度学习英语,导致学生虽然掌握大量的词汇量以及丰富的语法知识,从考试成绩来看可以算是“人才”,可是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准确理解英语语句的现实意义,导致无法灵活地运用英语与人交流,很多学生都成为英语“哑巴”,并没有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开车时不慎发生车祸,坠入山崖,在美国警察赶来救援时问道:“How are you ?”出于惯性思维,中国学生脱口而出“I ’m fine.Thank you !”而美国警察听到这样的回答信以为真,将这个重伤学生留在了原地。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71f16d1ed9ad51f01df256.png)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实践证明,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渗入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与熟悉英美文化,从而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达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互相促进的目的。
英语教学文化渗透情境教学一、前言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而独立存在的。
初中是学习外语知识的基础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初学者来说只学习语言的发音、单词以及语法、结构是不够的,他还需要了解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知识。
没有对其所学语言文化背景的充分了解,那么他对语言的学习永远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上文化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就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强调“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一点的提出,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教授语言知识,还要重视文化教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以后的交际中消除各种障碍。
二、问题的提出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什么?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回答,但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肯定是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
然而,从我国有外语教学以来,文化知识的教学都处于次要的地位甚至直接被很多教育者所忽略,这就导致老师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外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使许多人只会应试,而无法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中国学生在美国开车时出了交通事故,坠入了一个山崖,警察赶到后问他:“how are you?”该学生脱口而出:“fine,thank you!”听完这话,警察真的以为他没事就走了,留下这个受了重伤的学生。
这个故事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真实性我们也无从考证,很多人把它当成一个笑话来看,可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看到就觉得特别讽刺,多年来的英语学习竟然使学生在生死关头都有着强烈的思维定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基础。
其中,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运用语言。
一、进行文化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人文精神,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新课程理念的特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英语教学的基点。
英语语言的学习,就是英语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
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
中国与英语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了语言现象的差异,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用系统中也会有所反映。
学生如不了解文化,在交际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
加强文化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和得体地使用语言,能够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用语失误,从而更好地与使用英语的人进行交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英语真正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具。
二、进行文化意识教育对老师的要求
1、教师要全面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比较深刻地认知英语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发展不同认知途径和培养多种思维方式
以及了解各种文化的作用,了解教学涉及的中外文化知识。
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3、教师应当综合考虑《英语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及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内容,采用恰当形式。
三、文化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课堂上的文化意识教育利用教材、课堂出现的文化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专门进行教学活动。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人文修养,言传身教,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不仅是学生成长的舞台,也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和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
1、阅读中的文化意识教育教师要发挥英语阅读课的特点,充分挖掘以教材为主线的课程资源,进行文化意识教育。
就英语知识本身,很多英语文章中都寓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就会在人文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效果。
要加强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中,训练方法,陶冶性情,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达到人文精神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自然整合。
2、词汇中的文化意识教育。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由于文化的差异,有时在一种语言中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
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
在词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讲词的基本含义,更要让学生懂得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
3、语法中的文化意识教育。
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各自语言的语法上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记。
因为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是由思想反映现实的角度以及人们思维方式
决定的,它也属于文化之列。
例如,汉语语法关系主要靠次序和语意关系来表达。
而英语则注重句子结构和逻辑的合理。
在讲时间和地点时,中国人习惯是从大时间、大地点到小时间、小地点,而西方人士则正好相反。
因此,教师只有通过语法中的文化渗透等形式,才能有效地使学生加深对英语句子结构的理解,排除母语干扰,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4、口语交际中的文化意识教育。
中西方语言交际中存在着很大差异。
例如:在汉语中,”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了?)”are you married? “(结婚了吗?)“where are you going? “(你要去哪里?)”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做啥?)。
这些对个人情况的询问,在中国体现了亲密与关怀,而在西方文化中则属于个人隐私,对这几方面的询问是触犯了英语中的禁忌。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使学生在交际中避免语用错误,更加得体地运用语言。
与此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称呼、打招呼、告别、询问、致歉、打电话等方面不同的用语习惯。
所有这些知识,只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一点一滴的渗透,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并熟练运用。
(二)课堂外的文化意识教育
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属于课前积淀和课后延伸过程,
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阅读活动,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英文报刊、文学作品、电子读物等,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过阅读了解有关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还要特别关注这些国家的最新科技文化动态,随时捕捉最新的语言文化信息。
2、视听活动,指导学生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有选择地收看、收听各种英文节目,充分调动视听感官,从不同角度去品尝”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领略异国风情文化,领悟英语的乐趣和其中的文化内涵。
3、办报活动,指导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视听中积累的素材加以整理,办出手抄报,一般每月办一张,展示在教室或学校的橱窗中。
这样既起到了交流传播的作用,又活跃了校园文化。
4、表演活动,就是指导学生编排形式活泼的节目,寓教于乐。
当然,这些节目必须符合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如举止言行、待人礼仪、服饰习俗等等。
学生在表演的同时,也就体验到了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异同。
表演的形式主要有:歌舞、课本剧、讲故事、朗诵、演讲等。
总之,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教育就像班主任工作一样,无时无刻都可以。
我们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挖掘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情感因素等,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高品位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成为
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