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论处世:交际择友(一)

合集下载

善于择友的古训

善于择友的古训

善于择友的古训古人有许多关于择友的智慧之言。

以下是部分内容:1.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篇第四》。

这句话的意思是,和仁德的人在一起,才是美好的。

如果你和不仁德的人居住在一起,哪里算得上是明智的呢?2. “人不可与不胜己者处,钝滞了人。

”——《上蔡先生语录》。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应和不如自己的人相处,这样便会使自己日益呆笨了。

3. “多为势利朋,少有岁寒操。

”——《古意论交》。

这句话的意思是,结交的朋友都说势利小人,自己就不会像青松一样具有高尚的节操。

说明朋友是相互影响的。

4.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

”——宋·陈与义《八音歌》。

这句话的意思是,丝的颜色随染料而发生变化,朋友也如染料般可影响人,故择友需要谨慎。

5. “欲知子弟成何品,但看何人共往来。

”——清·石天基《择友诗》。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知道子弟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看看他跟哪些人来往,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春秋·鲁·孔子《论语·季氏》。

这句话的意思是,益友有三种,损友也有三种。

和那些正直博学的朋友相处一定会有益处。

与那些曲意逢迎,花言巧语的小人相处是有害的。

7. “用人宜多,择友宜少。

”——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任用人才要越多越好,选择朋友要少而精。

8. “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菜根谭·闲适》。

这句话的意思是,交朋友不宜太滥,否则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就会来接近你。

9. 古人择友,以志同者为朋。

后世论交,以利薄者为友。

古人择友,以道为主。

今人择友,以利益为主,两者皆有不足取之处,故君子慎重交友,不可执于偏好。

古人择友,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择友如古,不患无人;交朋如今,不患无友。

择友不由己,交朋须达意。

古人说的真好,择友要看重自己,交朋要忠诚于自己!这些古训提醒我们选择朋友的重要性。

古今交友的名言_1

古今交友的名言_1

古今交友的名言古今交友的名言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王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没能弄清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巴尔扎克)千金易得,知音难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亲戚是不可选择的,而朋友却可以。

德·利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的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

(克雷洛夫)四海之内皆兄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我既找不到一个完全献身于我的朋友,我就必须有些能以其推动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

(卢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要这样生活;使你的朋友不致成为仇人,使你的仇人却成为朋友。

(毕达哥拉斯)一个正直的人要经过长久的时间才能看得出来,一个坏人只要一天就认得出来。

(索福克勒斯)以酒交友,与酒一样,仅一晚而已。

(罗高)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弘一法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

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亚里士多德)在欢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科林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古人与朋友交往的10句名言!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古人与朋友交往的10句名言!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古人与朋友交往的10句名言!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朋友之间的交往,就好像磁石一样。

离得太远了,吸引力就会消失;靠得太近了,反而会产生排斥。

其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两者间保持适度的距离,让引力长久地持续下去。

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这是一种能力。

古人与朋友交往的10句名言!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1. 交友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

——朱熹《教子》结交朋友一定要谨慎地选择,虽然都是同学,也不能没有亲疏的区别。

2.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现在世人之间结交,一定要用金钱,金钱不够,交情便不够深厚。

即便一时间答应了你,也不会放在心上,最后还是形同陌路。

这句话凸显出了当时交友的人情事态。

3.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佚名《增广贤文》交友要交在品德和才能等方面都超过自己的人,与自己相差无几的人,没必要交往。

4. 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论语》结交那些有道德的人,远离断绝那些没有道义的朋友。

5.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同那些虚伪的人相处,同那些鳄鱼分成的人相处,同那些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都是对自身有损害的。

6. 吾荣时招之始来,吾患时不招自来,真友哉。

——王肯堂《交友》。

当我荣耀的时候,我请他来,他才会过来。

在我患难的时候,不去叫他,他会主动来,这才是我真正的朋友。

7. 古交如真金,百炼色不回。

——唐·贯休《古意九首》前人交友,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像真金一样,不管经受什么考验,金子的色泽都不会改变。

比喻情谊永远不变。

8.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菜根谭·第十章》。

待人要宽仁,而不应太过刻薄。

如果刻薄,即便像违逆效命的人都会离去。

交友应当慎重的选择,不可以泛滥,如果泛滥,那些阿谀逢迎的人便会去接近你。

9. 若佞谀相甘,言不及义,宁独学寡闻,犹可以无悔吝。

古人择友的名言

古人择友的名言

古人择友的名言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话说得太对啦!朋友可是能对我们产生巨大影响的人呐。

你想想看,要是你身边都是些勤奋好学的朋友,那你是不是也会被带动着努力向上呀?就好像你在一个充满书香的屋子里,自然而然就会想拿起一本书来读。

但要是你周围都是些整天只知道玩乐、不思进取的人,那你说不定也会变得懒散起来呢,这不就像处在一个乱糟糟的环境里,你也很难保持整洁一样。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可真是至理名言呐!交到正直、诚信、博学的朋友,那可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他们就像明亮的灯塔,能为你指引方向,让你在人生的海洋中不迷失。

而那些虚伪、谄媚、巧言令色的朋友,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礁石,说不定啥时候就把你给撞得七荤八素。

就说那三国时期的刘关张吧,他们桃园三结义,那感情可是杠杠的!关羽张飞对刘备忠心耿耿,跟着他南征北战,不离不弃。

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呀,能同甘共苦,互相扶持。

要是刘备交的是些不靠谱的朋友,那他能成就一番大业吗?肯定不能呀!再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得好好挑挑朋友呢?别啥人都往身边拽。

那些总是在你面前说别人坏话的人,能是好人吗?那些一有困难就不见人影的人,能靠得住吗?咱得找那些真心对咱好,能在关键时刻拉咱一把的朋友。

你说要是交到个坏朋友,就像吃了个坏苹果,一开始可能觉得没啥,可等你发现问题的时候,可能已经晚啦,说不定还会闹肚子呢!所以呀,交朋友可得睁大眼睛,别被那些表面现象给迷惑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可不是靠金钱、利益维系的。

那些平时不怎么联系,但一有事就能挺身而出的朋友,那才是真朋友呢!咱可不能光看人家有没有钱,有没有地位,那些都是虚的。

哎呀,朋友可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存在呀!他们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能帮我们排忧解难,能让我们变得更好。

那我们是不是也得好好珍惜他们,对他们好呢?反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到呢?总之,古人的这些择友名言真的是太有道理啦!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心,按照这些标准去交朋友,这样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顺,越走越精彩呀!。

曾国藩:交友之道,择善而交,交人求专,交之以诚

曾国藩:交友之道,择善而交,交人求专,交之以诚

曾国藩:交友之道,择善而交,交人求专,交之以诚壹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朋友的质量很重要,在精不在多,狐朋狗友、酒肉之交、点头之交无数,不如知心一人。

曾国藩也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可见,选择朋友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事情,一个人是成功还是失败,跟他所结交的朋友有着很大关系。

曾国藩的一生是成功的,他的成功离不开广交朋友的处世经。

茫茫人海中,真正志同道合的好友屈指可数。

而正是众多朋友中很少的这一部分人影响了我们一生的成败。

曾国藩还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凡事皆贵专。

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

大意是凡事都必须专心。

求师不专,即使获益也不会深入;求友不专,就会朋友很多但并不亲近。

可见,他主张交友贵在专一、交心,对于那些名师益友要多虚心请教,多听取他们的良言益语。

知行合一,事实上他也确实这么做的。

贰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给诸弟的家书中写道:吾友吴竹如格物工夫颇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

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工夫极严,每日有日课册。

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

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年起,今三十本矣。

尽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著之于书,故所卖之书,句句皆切身之要药。

兹将艮峰先生日课,钞三叶付归,与诸弟看。

余自十月初一日起,亦照艮峰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

冯树堂与余同日记起,亦有日课册。

树堂极为虚心,爱我如兄弟,敬我如师,将来必有所成。

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

盖明师益友,重重夹持,能进不能退也。

本欲抄余日课册付诸弟阅,因今日镜海先生来,要将个子带回去,故不及钞。

十一月有折差,准抄几叶付回也。

余之益友,如倭艮峰之瑟僴,令人对之肃然。

吴竹如窦兰泉之精义,一言一事,必求至是。

吴子序邵慧西之谈经,深思有辨。

何子贞之谈字,其精妙处,无一不合,其谈诗尤最符契。

古人的择友观

古人的择友观

古人的择友观作者:石志刚来源:《月读》2018年第09期古代官员仕宦生活是紧张有序、丰富多彩的。

《毛诗序》中说:“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

”择友是参与仕宦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很多名臣和思想家在论述如何择友方面,有着精深的见解和独特的分析。

砥砺学问钱穆在《中国五伦中之朋友一伦》中说:“朋友一伦亦与人之为学最相关。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明代的曹端在永乐年间出任霍州学正,教学有方,“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当时,有一个叫李德的人也在霍州讲学,见到曹端后,非常佩服他,嘱咐自己的学生要好好向曹端请教学问:“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

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

”说完,李德离开了讲学的教室。

曹端亦为李德的品行和学问所感佩,“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曹端与李德互相学习、礼敬,谦虚成为二人处理相互关系的润滑剂,不仅促进了学问的增长,而且加深了友谊的厚度。

宋代两大文化巨子苏轼与黄庭坚,交游“最密”。

“风节行谊,铿轰一时,炳耀千古”,二人互相了解对方,“苏公真知鲁直者”,黄庭坚“亦心契东坡”。

二人初交,始于诗文品评。

当苏轼看到黄庭坚的诗文后,“耸然异之,以为非今世之人也”,进而产生想见黄庭坚的想法:“观其文以求其为人。

”黄庭坚知道后,“传音相闻,阁下又不以未尝及门过誉斗筲,使有黄钟大吕之重”,以此表达对苏轼知遇之情的感恩。

二人随后往来诗文,友情进一步升华。

等到时机成熟,二人见面,切磋诗艺,感悟人生,虽各有所悲,然托扶帮助,寄寓深情,见出友谊真谛。

事业相助在择友的时候,如果能在内心强化道德感,在道德感的指引下去做正确的公平的事情,定会为这份友谊及事业添上一笔浓墨重彩。

嘉靖二十六年(1547),张居正考中进士,名臣徐阶非常欣赏张居正的才华,张居正亦敬重徐阶的为人。

当时,权奸严嵩为首辅,操持权柄,排斥异己,为害一时。

严嵩“忌阶”,这时,“善阶者皆避匿”。

然而,张居正不惧严嵩权势,仍旧保持与徐阶的密切关系。

中国古代交友观

中国古代交友观

中国古代交友观
中国古代的交友观主要强调交友的选择和谨慎。

以下是一些古代交友观的具体内容:
1.孔子:孔子认为,交朋友应该选择正直、诚信、博学的人,也就是益友。

他提出了“益者三友”的概念,即好朋友应该具备正直、诚信、博学的品质。

同时,他也强调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曾国藩:曾国藩的交友观也很具有代表性。

他提出了应该交往的八种人和不应该交往的九种人。

应该交往的八种人包括胜己者、德盛者、趣味者、每事吃亏者、直言者、志趣远大者、惠在当厄者、体谅人者。

而不应该交往的九种人则包括善于奉承的人、不孝敬长辈不友爱兄弟的人等。

3.益友与损友:古代的交友观还强调了益友和损友的区别。

与益友交往会使自己受益,与损友交往则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因此,在交友时需要谨慎选择。

4.交友的谨慎:古代的交友观还强调了交友的谨慎。

朋友的好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成败,因此选择朋友需要谨慎。

同时,对于朋友的缺点和错误,应该及时指出和帮助改正。

5.知己与知人:古代的交友观还强调了知己和知人的重要性。

知己是指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知人则是指了解他人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与之相处。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交友观强调交友的选择和谨慎,认为朋友
的好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成败。

同时,也强调了知己和知人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和缺点,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处。

割席断交 古代君子间的交友准则

割席断交 古代君子间的交友准则

古代君子间的交友准则1.概述在古代,人们极为重视交友之道,尤其是君子们更是注重交际准则。

古人认为,一个人所交往的朋友能够直接影响到其品行和人生的成败,因此对待交友更是慎重。

在这种背景下,古代君子间形成了一系列的交友准则,以规范人们的交往之道,追求真诚友谊,树立良好的品德和风范。

2.正文古代君子在交友之道上,有诸多的准则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1 诚信正直古代君子重视诚信正直,对待朋友从不欺瞒,言行一致。

他们认为,诚信是维系友谊的基础,而正直则是相处朋友的基本准则。

只有真诚相待,才能够建立起长久稳固的友谊关系。

2.2 忠信忠孝对待朋友,古代君子强调忠信忠孝。

他们认为,朋友间的忠诚是友谊的延续,而对家人的孝顺也是交友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忠实于朋友、孝顺于家人的人,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能够获得更多真诚的友谊。

2.3 知人善任在古代君子看来,知人善任是极为重要的。

他们在交友时,深谋远虑,慎重选择交往的对象,善于识人善待人,同时也能够在社交之中善于运用自己的才智与胸襟,为朋友们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友谊的发展。

2.4 谦和礼让古代君子强调谦和礼让,在朋友之间相处时,不论地位高低,要保持谦和礼让的态度,对待朋友要有尊重和体贴,不得傲慢自大,更不得蔑视他人,只有以谦和的态度对待他人,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2.5 交友慎重古代君子们在交友时非常慎重,他们认为,交友需谨慎,不能草率行事。

要想建立起真诚友谊,需要深入了解对方的为人和品行,通过深入交往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喜好,才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朋友,建立起真挚的友谊。

3.结语在古代,君子之间的交友准则并不限于以上几点,还有更多的要求和规范,比如言谈举止的优雅、态度端正、处世得体等等。

这些准则体现了古代君子们对友谊真挚和品格高雅的追求,对人际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古代文化中珍贵的精神财富。

虽然时代变迁,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些古代君子之间的交友准则依然对我们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对待朋友和人际关系的态度。

12句古人交友感悟,交友处事之道,包含人生大智慧!

12句古人交友感悟,交友处事之道,包含人生大智慧!

12句古人交友感悟,交友处事之道,包含人生大智慧!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对我们的影响之大,所以必须了解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

真正的好朋友是能互相规劝、砥砺的。

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一》【解释】大丈夫乐为知己朋友舍生,女子乐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

2.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唐代高适《赠任华》【解释】大丈夫应当结交困穷者为朋友,只有与穷困者相交,友情才会深厚久远。

3.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代杜甫《徒步归行》【解释】人生在世,结交朋友没有年老、年少之分,也不必一开始就要求彼此志趣相投。

4.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而失听。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解释】国君没有直言之臣从旁劝谏就会偏离正道,士人没有能给予自己以教诲的朋友就会双耳失聪。

5.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九【解释】以真心实意待人,虽然表面看起来疏远,但实际上亲密;以虚情假意待人,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亲密的,但实际上是疏远的。

6.与不期众少,期于当厄;怨不期深浅,期于伤心。

——《战国策·中山策》【解释】施与人的东西不在多少,要紧的是正好在他困厄的时候;惹人怨恨不在深浅,可怕的是恰恰伤了他的心。

7.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孔子家语·六本》【解释】同品质不好的人相处,就像是进入卖咸鱼的店铺里,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

比喻与人交往应当慎重,环境会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8.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三国曹植《箜篌引》【解释】长久要好的知己朋友不可忘记,最终淡忘了的老交情是道义所不能允许的。

意为老朋友要重视情谊,不要负心。

9.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解释】屋子里面住着君子,外面就会有君子找上门来。

意思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朋友。

看看古人是如何交朋友5个交友技巧要学会

看看古人是如何交朋友5个交友技巧要学会

看看古人是如何交朋友5个交友技巧要学会古人重“仁义礼智信”,为人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知书识礼”、“通情达理”方是为人之正道,故其识人亦如此。

这套方法历经千年,至今仍有重要的价值,不但可用于识人,也是用来自省的镜子。

通则观其所礼在职场上,下列一种情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原先脾气温和的某人,一经提拔,立马脾气暴涨,颐指气使,前后简直判若两人。

一个人发达了,就是所谓的“通”,这时他对旁人的态度变化很能看出他这个人的本性。

人在地位、阶层比较低的时候,一般都比较谦逊温和,脾气多会隐藏起来,以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旦地位提高了,责任必然增加,事情会多起来,人的心理负荷也随之增大,容易烦躁。

另外,这时旁人的吹捧和奉承多起来,作为常人,对自己的认知,往往是别人眼中的投射,就不容易把握住。

好听的话总是更入耳,听多了,人就会逐渐膨胀起来。

人一旦自视太高,就难以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表现为到处训人了。

如果缺乏一定的自省能力,这样的人很难有更好的发展,迟早会栽跟头。

所以,一个刚刚提拔起来的人就有架子和脾气了,这样的人心智并不成熟,应予警惕。

止则观其所好上班八小时以内,人们都戴着面具,衣冠楚楚、彬彬有礼。

八小时以外,人们卸掉伪装,会回归真实的自己。

这里的“止”是闲暇的意思,看一个人业余时间干些什么,有哪些兴趣爱好,有助于判断一个人的性情、修养和追求。

古人讲: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仁是情商,智是智商,这二者恰恰是现代心理学的两个维度。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闲暇时在家里玩什么,是修身的一部分,决定着这个人是否有能力齐家、治国。

因此,一个人在家琴棋书画、情趣优雅,还是吃喝嫖赌、声色犬马,是古时选拔人才的一个依据。

没有业余爱好的人,内心世界是苍白的。

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反映人不同的精神追求。

当今人们的选择更加丰富,有的人喜欢看书读报、健身郊游、逛博物馆,有的去学一门外语,或学一项手艺,而有的人只会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吃吃喝喝,最终所属的阶层和境界肯定有所区别。

中国古代择友之道

中国古代择友之道

中国古代择友之道择友,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

有句古语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即是说,一个人身边的朋友圈子会影响到他的品行与修养,而朋友的选择,则是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品质与命运。

所以,古代中国人对于择友,早已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标准和方法。

本文将针对中国古代择友之道进行探讨,并介绍古代所重视的择友标准和技巧。

在中国古代,择友的标准主要有五个方面: 品行修养、学识能力、交际圈层、品德操守和家世背景。

首先是品行修养,这是择友最为基本的要求。

在中国古代,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包括了他的诚实守信、礼让待人、正直豁达等多种方面。

古人常常看重一个人的品行,认为品行代表了一个人的人品,是一个人能否称为好友的关键。

第二是学识能力,古代中国人普遍崇尚文化,所以对于朋友的学识能力也十分看重。

有句古话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

" 这就是古人对知识的重视,因此在择友时,古人往往会选择与自己知识水平相当的人作为朋友,以便于相互学习。

第三是交际圈层,这是指一个人的朋友圈和社交活动。

在古代中国,一个人的交际圈往往决定了他的背景和社会地位。

因此,在选择朋友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对方的交际圈层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第四是品德操守,这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在古代中国,一个人的品德操守往往决定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声誉,因此在选择朋友时,往往也会考虑对方的品德操守是否值得信任。

第五是家世背景,这是指一个人的家族出身和社会地位。

在古代中国,家世背景往往被认为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尊严的象征,因此在选择朋友时,古人也会考虑对方的家世背景是否适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除了以上的标准以外,中国古代人在择友时还有一些技巧和方法。

第一是见贤思齐,这是指在选择朋友时,往往会选择那些自己欣赏和尊敬的人作为朋友。

古人认为,和优秀的人相处,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品行,所以在选择朋友时,往往会选择那些优秀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

谈交友文言文翻译

谈交友文言文翻译

世之交友,犹如筑室,非一木一石之所能成。

盖交友之道,亦需五德兼备,方能稳固长久。

五德者,仁、义、礼、智、信也。

是以交友之道,贵在择友,慎于交友,勤于交心。

仁者,慈爱之心也。

交友之道,首当以仁为本。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以交友,当推己及人,以仁心待人。

朋友之间,应以诚信相待,互相关心,相互扶持。

若遇困厄,当鼎力相助,共渡难关。

此乃仁者交友之道。

义者,正义之心也。

交友之道,次在以义为重。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是以交友,当以义为准则,不为利所诱,不为名所累。

朋友之间,当共守道义,秉持正道,不辱斯文。

如此,方能友谊长存。

礼者,谦恭之心也。

交友之道,再在以礼相待。

礼尚往来,方能长久。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是以交友,当以礼待人,谦逊有礼,不卑不亢。

朋友之间,当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方能共度时光。

智者,明辨是非之心也。

交友之道,又在以智为尚。

智者交友,能辨是非,识人善地。

故交友,当择善而从,不与愚者为伍。

朋友之间,当以智慧相长,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信者,诚实不欺之心也。

交友之道,终在以信为本。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是以交友,当以信为重,言行一致,信守诺言。

朋友之间,当坦诚相待,相互信任,方能无间。

择友之道,贵在明辨。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益友者,友直、友谅、友多闻也;损友者,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也。

是以交友,当择益友,远离损友。

慎于交友,方能免于祸患。

古人云:“交友不慎,害莫大焉。

”是以交友,当慎之又慎,不可轻信他人。

孔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之交,淡而久远;小人之交,甜而短暂。

勤于交心,方能友谊长存。

孔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是以交友,当勤于交心,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朋友之间,当相互扶持,共度风雨,共享荣光。

总之,交友之道,贵在五德兼备,慎于择友,勤于交心。

如此,方能友谊长存,共度美好人生。

君子之交淡如水,看古人教你如何交朋友!

君子之交淡如水,看古人教你如何交朋友!

君子之交淡如水,看古人教你如何交朋友!
古人认为,人生在世,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人际关系好,人脉资源丰富,就意味你得到的机会就会越多,能利用的资源也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曾国藩曾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选择朋友是人生最关键的一件事情。

一个人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跟他所结交的朋友是否才华出众、品性优良紧密相关。

而古人把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好几种,你和你的朋友是下面哪种关系呢?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关于人际交往的谚语

古人关于人际交往的谚语

古人关于人际交往的谚语导读: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漓。

2、千千万万匹走马,换不来真正的友情。

3、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合者,利尽则散。

4、去时留人情,转来好相见。

5、跟好人,学好人,跟着老虎学咬人。

6、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7、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心最难寻。

8、以仁会友,以友辅仁。

9、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10、珍珠挂在颈上,友谊嵌在心上。

1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2、小人交友,香三天,臭半年。

13、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14、酒肉朋友易找;患难之交难逢。

15、友直,友谅,友多闻。

16、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17、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18、失友快,交友慢。

19、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

20、节令不到,不知冷暖;人不相处,不知厚薄。

21、跟好人,学好人,跟虎狼,学妖精。

22、卑鄙与狡诈的开始,就是友谊的终结。

23、朋友多了路好走。

24、情愿挨一刀,不和秦桧交。

25、虚伪有朋友,遇事常点哈腰。

2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7、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访友。

28、交友应学人长;处事当克己短。

29、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世难求。

30、贵易交,富易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看古人如何择友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看古人如何择友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看古人如何择友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对于交朋友古人一向是十分看重的,我们总说,一辈子有一个知心朋友也就够了,因为现代人交际应酬实在繁多,酒肉朋友太多了,接下来就看看古人是如何选择朋友的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样的朋友。

古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古人交朋友也有很多学问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们都是如何交朋友的,他们交朋友的准则是什么。

01. 居视其所亲。

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交,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02. 富视其所与。

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可交,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交。

03. 达视其所举。

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交。

04. 窘视其所不为。

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交,反之,则不可交。

05. 贫视其所不取。

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交,反之,则不可亲。

交朋友是我们很重要的一项人际交往,其实小编觉得交朋友就是交心,有着共同的喜好自然会成为朋友,古人不是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话不投机半句多,真心把人当朋友,人家也不会辜负于你的,不过还是要注意其人品,误交损友。

古代名人交友的故事

古代名人交友的故事

古代名人交友的故事古代名人交友的故事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名人交友的故事,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1、管宁割席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

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

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

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

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感悟:“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意思是说有的人可以跟他一起学习,未必可以同他一起追求真理。

人的思想或品质不同,是很难在一块儿共事的。

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范仲淹与王质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

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

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

在那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和那些见利忘义之徒相比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感悟:“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说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信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

患难之中见真情。

在坎坷和磨难中,友情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前程。

真正的友情所产生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3、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是中国诗歌史上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李白自幼聪明过人,饱读诗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一度被称为神童。

少年时代,李白仗义豪爽,好剑术,好交友,喜欢结交四方豪雄,执剑游历天下。

二十岁时,李白只身出川,开始了遍游天下的旅游生涯。

他南到洞庭湘江,东到吴越。

广交朋友、拜谒名流,希望能得到引荐一步登上高位以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诗歌理想和政治抱负。

古人的择友观

古人的择友观

古人的择友观对古人来说,择友并不是随便就能够做到的。

他们强调了择友之前要预先谨慎考虑,要有一套完整的择友观来帮助自己选择跟自己称兄道弟、有着同样理念和目标的朋友。

古代的文献中,出现了许多关于如何择友的论述。

首先,古人尊重人格素养。

古人认为,选择朋友要以素质为首要考量,因为一个朋友的人格素养会影响另一个人的行为。

《论语》中有这样的言论:“君子与朋友,必慎其选。

”古人相信,若能够和有素养的人交往,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行为规范。

其次,古人爱好与有志者交往。

古人认为,跟有目标的朋友交往对自己有益,因为他们可以相互学习、互相鼓励,助力自己一起实现自己的抱负。

《孟子》中有这样的言论:“与贤者交,虽晚必明,与不贤者交,虽明必暗。

”这句话提出了友谊的重要性,它也暗示了跟有着相似抱负的朋友之间的友谊更能够给予彼此必要的启发。

此外,古代文献还谈到了友谊的宽容性,同时也强调了不能够跟不合适的朋友交往。

有一句古语“朋友必须经得起考验”,它提出了友谊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互相宽容,但也不能够忽视共同的知识和价值观。

正如《易经》里所说:“与其他人交往,不能够同他们共有相同的意见,必须要自己有保持清醒的认识。

”古人认为,友谊也是要共同维护的,如果朋友的价值观观念落的远离自己的话,也不能够忘记这一点。

总之,古人关于择友的观点可以总结如下:1、重视朋友的素质,君子与朋友必慎其选;2、尊重有志者,与有志者交往,虽晚必明;3、体会友谊的宽容,不能够和不合适的朋友交往;4、保持清醒的认识,朋友必须经得起考验。

以上所述表明,古人受传统价值观影响,倡导着严格谨慎地择友,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宽容的友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论处世:交际择友(一)●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邶风·绿衣》古人:此指故人。

我思念我的故人,只有你最合我的心意了。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的鸣叫声。

苹:可食的一种草。

嘉宾:友好的宾客。

鼓瑟吹笙:指以奏乐欢迎客人。

这是欢宴宾客的著名乐歌,以鹿吃苹草起兴,格调优美轻快。

●投我在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比喻彼此之间的互相酬赠或礼尚往来。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嘤:鸟鸣声。

友声:同类的声音。

喻朋友之间同气相求。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周易·乾》应:应和,共鸣。

求:寻求。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情投意合。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说明信仰或观点不同的人,没有共同语言,难以商量共事。

●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孟子·梁惠王》警惕啊,警惕!你怎样对待人,人也怎样对待你。

出尔反尔,现指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韩非子·大体》疵:小毛病。

垢:灰尘,污秽。

难知:难以看到的隐微之处。

意为不故意挑剔别人的差错,不苛察隐微的事情。

●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

《战国策·齐策》志趣相同的人聚合在一起。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国语》德:品德。

同志:志同道合。

●同志为友。

《说文·又部》志同道合的称为朋友。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老子》第81章既:最终。

最终因为帮助别人,而自己更富有;最终因为把东西给与人,而自己的财产更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所染》比喻人会受到环境习俗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涅:矿物一种,可作黑染料。

蓬草生在大麻中,不用扶它也能挺直;白沙在黑矿中,混在一起也会成为黑的。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苦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山水》醴:甜酒;或甜美的泉水。

意谓君子之间的交往,象水一样淡泊;小人之间的交往,象甜酒一样甘美。

君子之交虽然淡泊但亲切,小人之交虽看起来甜美但很快会断绝。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庄子·渔父》同类互相跟从,相近的声音互相呼应,实在是自然的法则。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比喻有同样遭遇的人互相同情,互相救援。

●类同相召,氯同则合,声比则应。

《吕氏春秋·应同》比:靠近。

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意思。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楚第一》华:花,比喻容颜。

因钱财而结交的,钱财尽交情就绝了;因美色而结合的,容颜象鲜花凋谢衰落,情感也就改变了。

●苟富贵,毋相忘。

《史记·陈涉世家》苟:假使。

毋:不要。

假使以后富贵了,彼此之间不要忘记。

●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

《史记·吴王濞传》恶:憎恨。

好:爱好。

情:性情。

同是坏人就会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爱好相同就会互相挽留;志同道合就会互相成全。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史记·郑世家赞》意谓为了追求钱财、权势而结交的朋友,一旦权势、钱财不存在交往就疏远了。

●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

《史记·管晏列传》相识的人很多,知心朋友却极少。

《儒林外史》“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意与此同。

●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汲郑列传》生死、贫富、贵贱的差异和变迁,最能体现朋友之间交情的深浅、真伪。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汉·《古歌辞》交朋友在于互相了解,不一定骨肉才是最亲的。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令人痛惜的不仅是歌者的苦痛,而是歌者的苦痛难以有人理解。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汉·李陵《答苏武书》人们的互相了解,贵在互相能够知心。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孔子家语·六本》不知他的儿子看看他的父亲,不知他的为人看看他所交的朋友。

●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家语·六本》推:赞许。

长:长处,优点。

违:避开。

短:短处,缺点。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孔子家语·六本》丹:朱砂。

漆:黑色的涂料。

慎其所与处者:谨慎地选择自己与之交往相处的人。

●君看金尽失颜色,壮士灰心不丈夫。

汉·马臻《前结交行》不丈夫:不是男子汉。

金尽失颜色:钱财散尽就遭到冷落。

●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

汉·韩婴《韩诗外传》同明:同样的发光华。

同音:同样的语音。

同志:志趣相同。

志同道合的人能结成深厚的友谊。

●带不厌新,人不厌故。

《淮南子·秦族训》带:佩带,泛指穿着。

故:此指故交。

穿衣服不厌恶新的,人不厌恶旧交。

●行同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淮南子·说山训》行为相同则趋向相同,虽相距千里也彼此接近;行为不合则趋向不同,虽对门也不会来往。

●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俦:同伴。

立志于正道的少有朋友,随波逐流的却有许多气味相投的同伴。

●譬如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

汉·王充《论衡·率性》练丝:经过加工,被煮得柔软洁白的丝。

以染丝为喻,说明人们的思想、性格因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启示人们重视环境的影响。

●与喜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汉·刘向《说苑·杂言》肆:店铺。

比喻好、坏环境都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分甘共苦,共若弟兄。

《后汉书·应詹传》同欢乐共患难就象兄弟般亲爱。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糟糠:酒糟和谷物的外皮。

在贫卑贱中结识的朋友不要忘记;和自己共度艰难岁月的妻子不应抛弃。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后汉书·爱延传》嘉训:美好的教育。

邪情:不正当的感情。

与好人结交能增教益,与坏人结交会熏染邪念。

●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

《后汉书·陈元传》卞和泣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谓春秋时楚人卞和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璞玉献给厉王,玉工说是石头因断卞和左足。

后武王继位,卞和又献玉,又以欺君罪断其右足。

后文王继位,卞和抱玉哭泣于荆山,文王命人剖璞果得宝玉,即和氏璧。

慨叹知己难以寻觅,才能难被赏识。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第五》策:驾驭。

驰:驰骋。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三国·蜀·诸葛亮《论交》建立在权势和私利基础上交的友情,难以持久。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志合:志同道合。

乖:不合谐。

咫只:比喻距离很近。

志同道合的,千山万水也隔不断他们的联系;志趣不合的,并肩而处也不能使他们亲近。

●清源不与浊潦混流;仁明不与凶暗同处。

晋·葛洪《抱朴子·交际》清澈的源头不与浑浊之水混流,仁义贤明的人不与凶恶愚昧的人共处。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晋·傅玄《何当行》声音相同的自然会互相呼应,思想相同的自然会互相了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朱:朱砂,红色养料。

谓接近朱砂就会被染成红色,接近墨就会被染成黑色。

喻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

●外合不由中,虽固终必离。

晋·傅玄《何当行》貌合神离的朋友,虽然看起来友情牢固,但终究会分手的。

●祸莫大于无信。

晋·傅玄《傅子·义信》祸患没有比不守信用更大。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善人:指道德高尚的人。

居:相处。

芝兰:均为香草名。

肆:店铺。

●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外界环境人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人生感意气,相知无富贵。

南朝·梁·荀济《赠阴梁州》但求意气相投,深交不论贫贱。

●上善若水,至人若镜。

南朝·梁·萧绎《释尊祭孔子文》善:美好。

谓道德高尚的人心地如水那样清澈,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心地象镜子那样明亮。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

北朝·北周·庚信《拟咏怀》尺璧:直径一尺的璧玉,言其珍贵。

顾:顾遇,被常识而受到优厚待遇。

顾遇之恩重于尺璧,重视诺言而轻千金。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

隋·王通《中说·魏相》有才德的人先经过选择然后与人建立友谊,浅陋的人先匆忙与人定交然后才有所选择。

●兽同足者相从游,鸟同翼者相从翔。

隋·王通《文中子》从游:一起嬉游。

从翔:一起飞翔。

比喻朋友相交往往是气味相投。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隋·王通《文中子·礼乐》为了谋求权势而结交的朋友,在没有权势的时候就会绝交;为了谋求财利而结交的朋友,在没有财利时就会离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相隔万里也象近邻一样。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相知无远近之分,即使相隔万里仍然象近邻一样。

●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

唐·张谓《赠乔林》会应:应当。

悠悠:从多貌。

大丈夫必定会遇到知己,而人世间那些芸芸众生哪有什么值得云谈论它。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由来:向来。

直:特、但。

彼此向来意气相投,只爱你的性情真率。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缘:为。

蓬:草。

客鲜临门,今朝忽到,作者高兴之至,而吟此诗。

两句流水对,十分工整,语气自然。

●常慕正直人,生死不相离。

唐·王建《交友》常常仰慕正直的人,这样的人作为朋友能同生死、共命运。

●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

唐·贾岛《不欺》结交朋友要善始善终。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升、沉:地位上升或下降。

结交朋友要始终如一,不要因为地位的变迁而中途分手。

●结交淡若水,履道直如弦。

唐·杜淹《寄赠乔公》与朋友结交象水一样淡泊,履行道义象弓弦一样正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