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翻译(高三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
江苏省灌南县第二中学邱玉兰考纲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解读考纲:07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高中毕业生应该能够掌握的程度。
①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
③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理解文意和文句翻译来考查。
④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高考例题。
2005年[重庆卷]阅读下文。
完成第l-5题。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
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
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
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
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日:“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
”且行,闻乡人病,念日:“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
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
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
再调华原主簿。
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
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
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
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
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
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
与田颜为友。
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
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
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常见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2.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采用实例分析法,分析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1.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4. 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和用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讲解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 分析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4.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讲解如何辨析实词和虚词,并正确使用它们。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预习下节课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水平。
文言实词教案
文言实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实词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本用法;3.能够正确运用文言实词进行写作。
二、教学重点1.文言实词的概念和特点;2.文言实词的基本用法。
三、教学难点1.文言实词的运用;2.文言实词与其他词类的区别。
四、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的概念和特点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与虚词相对,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如“之”、“乎”、“者”等。
文言实词的特点是:语义明确,表达精准,常用于叙述、描写、说明等语境中。
2. 文言实词的基本用法(1)名词名词在文言文中主要用于表示人、事、物等,常用于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中。
例如:孔子曰:“君子有三乐,取乎身,观乎俗,知乎礼。
”《论语》“君子”、“身”、“俗”、“礼”等都是名词,用于表示人、身体、社会风俗、礼仪等概念。
(2)动词动词在文言文中主要用于表示动作或状态,常用于谓语、状语等成分中。
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庄子》“思”、“学”都是动词,用于表示思考、学习等动作。
(3)形容词形容词在文言文中主要用于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等,常用于定语、状语等成分中。
例如:夫人之相与也,俯首甘言,如合符节,而日以信诺。
《左传》“甘言”、“信诺”都是形容词,用于表示言语的甜美、可信等特征。
(4)副词副词在文言文中主要用于表示程度、方式、时间等,常用于状语等成分中。
例如:夫人之不齿于人者,亦以此物矣。
《左传》“不齿”、“以此”都是副词,用于表示不受人欢迎、以此为由等意义。
3. 文言实词的运用文言实词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语境文言实词的运用需要根据语境进行选择,不能随意使用。
例如,在叙述人物形象时,可以使用形容词来描写其性格特征,但在叙述事件时,需要使用动词来表达动作。
(2)注意搭配文言实词的运用需要注意搭配,不能随意组合。
例如,在表示时间时,需要使用副词来修饰动词,不能使用名词或形容词。
高中常考文言文实词教案
高中常考文言文实词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实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
3.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实词进行翻译和写作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为高考文言文题目的解答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文言文实词的定义文言文实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与虚词相对,能够单独作为句子成分。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文言文实词的分类1.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君子”、“国家”。
2. 动词: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如“行”、“有”。
3.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或特征,如“美”、“大”。
4. 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如“一”、“百”。
5. 量词:用来计量或限定名词,如“篇”、“匹”。
文言文实词的特点1. 一词多义:许多文言文实词具有多个含义。
2. 词性转换: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作为不同词性使用。
3. 合成新词:通过合成方式形成新的词汇。
文言文实词的学习方法1. 积累词汇:通过阅读和记忆,不断扩大文言文实词的词汇量。
2. 上下文理解:结合上下文来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
3. 比较辨析:对比不同实词的用法,理解其细微差别。
4. 实践应用:通过翻译练习和创作文言文,加深对实词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案例分析选取《论语》中的一段经典文言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通过对这段文本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并理解其中的实词,如“学”(动词,学习)、“时”(名词,时间)、“习”(动词,复习)、“说”(形容词,愉快)等。
同时,教师还应指出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不同用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古今语言的联系。
总结与反思在本次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文言文实词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学生应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初中实词虚词讲解教案人教版
初中实词虚词讲解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等。
2.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2. 难点:正确运用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总结实词、虚词的使用情况。
2. 讲解实词:(1)名词:举例说明名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山”、“水”、“人”、“事”等。
(2)动词:举例说明动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走”、“跑”、“看”、“写”等。
(3)形容词:举例说明形容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美”、“丑”、“高”、“低”等。
(4)数词:举例说明数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一”、“二”、“三”、“四”等。
(5)量词:举例说明量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个”、“只”、“匹”、“车”等。
(6)副词:举例说明副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也”、“乎”、“焉”、“哉”等。
3. 讲解虚词:(1)介词:举例说明介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于”、“从”、“自”、“以”等。
(2)连词:举例说明连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且”、“而”、“乃”、“则”等。
(3)助词:举例说明助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之”、“乎”、“焉”、“耳”等。
(4)叹词:举例说明叹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哉”、“矣”、“耶”、“乎”等。
(5)语气词:举例说明语气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也”、“矣”、“焉”、“哉”等。
4.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举例说明已学过的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用法。
(2)分组讨论,分析实词、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实词、虚词讲解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6. 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实词、虚词。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第一章:实词与虚词的概念及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实词和虚词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分类。
1.2 教学内容实词与虚词的概念:实词是指有具体意义,能够表示事物、动作、状态、属性等的词,如“山”、“跑”、“快乐”、“聪明”等;虚词是指没有具体意义,主要起连接、助词、语气等作用的词,如“的”、“地”、“得”、“了”、“吗”、“呢”等。
实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代词等。
虚词的分类: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实词和虚词的概念及分类。
学生进行实词和虚词的分类练习。
第二章:实词的词义辨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实词的词义辨析方法。
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实词进行造句。
2.2 教学内容词义辨析的方法:从语境、词性、词义范围、词义轻重、词义转移等方面进行辨析。
实词造句的注意事项:选词准确、搭配得当、语义通顺。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词义辨析的方法。
学生进行实词词义辨析练习。
学生进行实词造句练习。
第三章:虚词的用法辨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虚词的用法辨析方法。
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虚词进行句子构建。
3.2 教学内容虚词的用法辨析方法:从虚词的词性、位置、功能、搭配等方面进行辨析。
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起到引导、语气、助词等作用。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虚词的用法辨析方法。
学生进行虚词用法辨析练习。
学生进行虚词在句子中的运用练习。
第四章:实词与虚词的搭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实词与虚词的搭配规则。
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实词与虚词的搭配。
4.2 教学内容实词与虚词的搭配规则:实词与虚词的搭配要符合语言习惯、语义合理、表达清晰。
常见实词与虚词的搭配实例:如“跑得快”、“快乐地生活”、“聪明的学生”等。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实词与虚词的搭配规则。
学生进行实词与虚词搭配练习。
学生进行实词与虚词搭配的应用练习。
初中实词虚词教案
初中实词虚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和虚词,理解它们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意义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如“山”、“走”、“美丽”、“三”。
2.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等,如“的”、“和”、“吗”、“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 难点:理解实词和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语境,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和理解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掌握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实词和虚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实词:介绍常见的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并通过例句讲解它们的用法。
3. 讲解虚词:介绍常见的虚词,如介词、连词、助词等,并通过例句讲解它们的用法。
4. 语境练习:提供一些含有实词和虚词的句子,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疑惑,促进互动和合作。
6. 总结与复习:对本节课学习的实词和虚词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实词和虚词,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阅读一篇文言文,注意其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提高阅读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实词和虚词的掌握程度。
3. 阅读测试:定期进行阅读测试,评估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020高考语文冲刺复习 文言实词和虚词第1课时系列教案
2020高考语文冲刺复习系列教案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目标】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高考常考查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各种意义和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教学难点】(1)常见文言实词(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通假字(5)词类活用(6)偏义复词(7)兼词【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本专题共5课时。
其中讲读课2节,练习课2节,讲评课2节。
二、教学过程第1课时【考点透析】应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一)古今异义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
如:古今异义,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的古今词义不同,尤其是后者,容易造成用今义解释古义,它也是高考常考的热点。
以《逍遥游》为例: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
了解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是为了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
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如“引”:(三)古字通假1.通假的具体情况:2.识别通假字的方法:(四)词类活用古诗文中,实词的某个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
但是,也是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可以改变,它的用法可以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①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②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③名词、动词作状语;④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用方法;⑤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等。
本书在后文“专题9”有专题论述,在此不一一赘述。
(五)偏义复词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偏义复指”。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文言虚词教案
文言虚词教案引言:文言虚词是指在句子中起辅助语义功能,并且没有明确实指的词语。
其作用是连接句子成分、表示语气、调整句子结构等。
掌握文言虚词的使用对于学习和理解文言文非常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文言虚词,提高其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一、目标:1. 学习文言虚词的基本种类和用法。
2. 分辨文言虚词与实词的区别。
3. 进一步理解古代文言文章。
4. 提高对文言语境的理解能力。
二、知识点:1. 文言虚词的基本种类和用法。
2. 文言文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三、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种类:a) 助词:如之、者、乎等,用以连接或修饰实词。
b) 虚词:如耳、尔、非等,起到语气助词的作用。
c) 结构助词:如所、之等,用以调整句子结构。
d) 经验助词:如有、无、实等,用以表示作者主观评价或推测。
2. 文言虚词的用法:a) 助词的用法和作用说明。
b) 虚词的语气功能和意义解析。
c) 结构助词的作用和使用。
d) 经验助词的应用和理解。
3. 文言虚词的辨析:a) 和实词的区别与辨析。
b) 不同文言虚词的对比分析。
4.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a) 运用文言虚词的知识,进行文言文阅读。
b) 分析文言文中的虚词使用和文法结构。
c) 推测文言文中的含义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解释:通过讲解文言虚词的种类和用法,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2.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文言虚词与实词的区别,加深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
3. 练习与巩固: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和巩固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文言虚词的定义和作用。
(5分钟)2. 讲解:详细讲解文言虚词的种类、用法和意义。
(20分钟)3. 对比:通过例子和练习题,对比文言虚词与实词的区别和运用。
(15分钟)4. 练习: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文言虚词的知识进行练习。
(10分钟)5. 总结:总结文言虚词的重要性和应用,加深学生对于文言虚词的理解。
(10分钟)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表现。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人教版高三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以虚词,实词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3.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设想】1.依据福建省考纲对文言文的要求着重落实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意思,4种文言句式的运用,常见的通假字的运用。
2.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3.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4.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时数】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高考对文言文的要求及主要题型教学重点: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高考文言文的几种题型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一、导入:这节课我们进入高考文言文阅读古文翻译专题的复习。
文言文是对学生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分值基本保持不变,共计15分,设两至三题选择题,每题3分;设一道翻译题,每题两到三句,此题为9分。
那么针对于这些题型,怎么做好复习呢?二、考纲阐释: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层次均为B级。
分别要求做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文言文实词与虚词讲课教案
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 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
名一一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
5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
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 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皇上)
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翁》
(身体上的)
(8)见
昨日见军帖。
(看见)
曹刿请见。一一《曹刿论战》
(拜见)
才没不外见。一一《马说》
“现”,显露)
(9)比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裙中。——《核舟记》
(靠近)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一一《陈涉世家》
(等到)
(10)少
宾客意少舒。——《口技》
(稍微)
少时,一狼径去。《狼》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事业,功业)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职业)
(16)犯
作奸犯科。
(触犯)
(17)达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到,达到)
不求闻达于诸侯。
(做官,显贵)
(18)当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抵充,相抵)
木兰当户织。
(对着,面对)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应当)
(19)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之后)
(20)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砍伐)
齐师伐我。
(攻打,讨伐)
伐无道,诛暴秦。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之实词虚词(全国通用)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之实词虚词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明确理解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掌握解答文言文实虚词的题型特点、答题规范、一般技巧和规范的答题格式.3.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将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有机地运用于自己的考试答题中.教学重点:1.让学生分清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意义多指含义,用法多指词性和使用情况.2.让学生能够掌握解答文言文实虚词的题型特点、答题规范、一般技巧和规范的答题格式。
教学难点:通过本节教学,掌握解答文言文实虚词的题型特点、答题规范、一般技巧和规范的答题格式能够将本节所学有机地运用到考场答题实际中。
教学方式:归纳演绎常见实虚词。
以例证分析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几年,校园里流传着这一样个段子:“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不错,周树人(鲁迅)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再加个时代隔膜,理解起来确实不易,而作文又是我们中学生必须写作但又最让人头痛的事,而文言文则离我们生活的实际太远,语言过于简练,更由于在生活中使用较少,所以,同学们怕文言文也是可以理解发。
要读懂并理解浅显的文言文,第一个关键就是必须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虚词,如果这个关过不了,我们就无从谈起读懂文言文了,更不用提理解文言文了。
所以,我们首先要对文言文的实虚词进行一个梳理,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并联系课本实际。
下面我们就从高考实虚词的角度作一解读。
二、“文言文实虚词”的解读。
文言文实虚词的考查是一个传统的题目,常考而不衰.属理解类题目,能力层级为B级。
文言文实虚词的范围很广,但并不是说没有目标,《考纲》规定,我们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只有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所以,划定了这个范围,我们在学习中就能够有的放矢,缩小范围。
具体文言实虚词,我们将在PPT中予以展示。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如实词推断、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等。
2.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通过对文言文的复习,提高学生的中考文言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复习与实践。
2. 文言文词语的推断与理解。
3. 文言文句子的分析与翻译。
4. 文言文篇章的理解与分析。
5. 中考文言文题型的复习与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 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文言文动画、视频等,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4. 进行模拟测试,让学生熟悉中考文言文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
4. 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
2. 第二周:推断文言文词语,理解文言文篇章。
3. 第三周:练习文言文翻译,翻译经典文言文篇目。
4. 第四周:模拟中考文言文考试,讲解答题技巧。
5. 第五周:进行中考文言文模拟测试,评估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指导书籍,用于参考和辅助教学。
2. 中考文言文真题集,用于模拟测试和学生练习。
3. 在线文言文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文言文篇目和资料。
4. 文言文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词推断和翻译练习。
5. 教学课件和教案,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理解和翻译能力。
2. 教学难点:推断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结构,翻译文言文。
文言虚词初中讲解教案
文言虚词初中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定义及其作用。
2.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举例。
3.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及其意义。
4. 练习题及解答。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提醒学生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2. 提问:“什么是文言虚词?”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及其作用(15分钟)1. 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不表示具体意义,起连接、助词等作用的词语。
2. 讲解文言虚词的作用:文言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作用,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表达更加准确。
三、举例讲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20分钟)1. 举例讲解“之”、“乎”、“焉”、“于”、“也”、“矣”、“哉”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2. 通过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这些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及其所表示的意义。
四、练习题及解答(1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虚词知识,分析句子中的虚词用法。
2. 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答练习题。
3. 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正确理解虚词的用法。
五、总结与复习(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文言虚词知识,加深记忆。
2. 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文言虚词的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题答案,评估学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文言虚词的复习提问,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文言文片段,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文言虚词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
2.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起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虚词的用法,使学生掌握了文言虚词的基本知识。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具体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意义。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复习教案教学博苑09-14 1226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复习教案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于、与、则、者、之《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二、基础知识。
1.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唯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2.见参考书。
3.复习重点: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即可作为虚词用也可作为实词用。
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
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3.通晓古今。
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呗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
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
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三、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1.【而】。
七年级语文文言实词虚词
七年级语文文言实词虚词【复习目标】1.了解本册常见的实词、虚词并准确翻译。
2.重点了解常用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培养学生分析虚词用法的能力。
文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一.重要实词:(一)通假字:1、尊君在否:“不”通“否”,不在。
2、不亦说乎:“说”通“悦”表越快。
3、《兑命曰》:“兑”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4、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
(二)一词多义:1、知:①人不知而不愠_②温故而知新_2、为: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②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_③众服为确论:_3、学:①弗学,不知其善也:学习②“学学半”:教(三)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友人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感到惭愧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4、其家甚智其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四)古今异义:1、去:太丘舍去:古义:今义:2、儿女: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3、可以: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4、匹夫: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今义:5、困: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6、是:是非木杮:古义:今义:7、亡:暮而果大亡其财:古义:今义:8、人皆吊之:古义:今义:实词积累: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俄而雪聚(不久)4.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5.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7.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8.期日中(正午时分)9.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到;离开)10.去后乃至(才)11.相委而去(丢下,舍弃)12.尊君在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13.下车引之(拉)14.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15.学而时习之时习(按时)16.不亦说乎(通“悦”,愉快)17.人不知儿不愠(生气,发怒)18.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回顾1.1 文言文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文言文的定义分析文言文的特点:简洁、典雅、古朴1.2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学习如何抓住文言文的主题思想1.3 文言文的词汇与语法复习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汇与短语掌握文言文的句式与语法结构第二章:文言文阅读技巧训练2.1 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与虚词学习识别文言文中的实词与虚词掌握实词与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2.2 把握文言文中的句式与句型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倒装、被动、判断等掌握句型转换的方法与技巧2.3 推断文言文中的隐含意义学习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与句意培养对文言文隐含意义的敏感度第三章:文言文阅读实践3.1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分析与解读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练习解题技巧与策略3.2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选取适合高考水平的文言文篇目进行阅读练习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阅读理解题目3.3 阅读理解题型训练分析与解读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型练习解题步骤与答题技巧第四章:文言文翻译技巧4.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准确传达文言文的原意与风格遵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4.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学习直译与意译的方法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常见技巧与策略4.3 文言文翻译实践练习将文言文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提高文言文翻译的速度与准确性第五章:文言文阅读模拟测试5.1 模拟测试的目的与作用通过模拟测试检验学习成果提高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的信心与能力5.2 完成模拟测试题目的步骤掌握模拟测试题目的解题步骤与策略培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文言文阅读的能力5.3 分析与反思模拟测试的结果分析模拟测试中的错误与不足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与策略第六章:文言文阅读题型分析6.1 题型分类与特点分析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型的分类理解不同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技巧6.2 题目解析与答题策略学习如何解析不同题型的问题掌握文言文阅读题目的答题策略6.3 历年高考题型回顾回顾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型分析题型趋势和应对方法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7.1 理解文章大意培养快速把握文言文文章大意的技巧练习通过阅读抓住文章核心思想7.2 分析文章结构学习分析文言文文章结构的方法掌握从文章结构中获取信息的技巧7.3 评价文章观点与表达培养评价文言文文章观点的能力练习分析文章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第八章: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提升8.1 文化背景知识学习了解文言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理解深度8.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习文言文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提高在文言文阅读中理解和运用跨文化交际的能力8.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培养对文言文文学价值的鉴赏能力学习从文学角度分析和欣赏文言文第九章: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9.1 制定复习计划制定适合个人情况的文言文阅读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任务9.2 强化薄弱环节分析自己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练习和复习9.3 定期自我检测定期进行自我检测,检验复习效果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和方法第十章:文言文阅读考前冲刺10.1 模拟考试训练进行全真模拟考试训练适应考试环境和时间压力10.2 考前心理调节学习考前心理调节技巧10.3 考前复习要点梳理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关注考试大纲的变化和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文言文阅读题型分析6.1 题型分类与特点6.2 题目解析与答题策略6.3 历年高考题型回顾重点和难点解析:历年高考题型的回顾和分析,以及对题型趋势的把握,这对于备考非常重要。
文言文实词教案
文言文实词教案文言文实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实词,学会区分实词和虚词;2. 学会辨别文言文中的实词,并能正确运用;3. 培养学生对实词的敏感性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实词在文言文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中的实词,培养学生的辨别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文言文中的实词。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多张图片并让学生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发现描述中使用的实词,并介绍实词的概念。
2. 探究实词(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词的特点,帮助学生区分实词和虚词,并通过例子进行辨析。
3. 学习实词(15分钟):教师以教材中的实词为例,逐个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如“人”、“事”、“言”等,并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4. 实词辨析(20分钟):教师将教材中的几个实词列举出来,并让学生进行辨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5. 实词运用(20分钟):教师出示一篇文言文短文,让学生找出其中所有的实词,并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短文的翻译。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要求学生掌握实词的特点和运用技巧。
七、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文言文短文,并找出其中的实词;2. 引导学生进行实词的运用练习。
八、教学评估:1. 课堂上观察学生对实词的辨析和运用情况;2. 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实词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由于时间有限,只能介绍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对于一些生僻的实词和特殊用法还需要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此外,教师可以设置更多的思考题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2. 理解并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解析文言文的能力。
4. 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教学内容:- 文言文常用实词与虚词的归纳总结。
- 典型句式的识别与应用。
- 经典文言文篇章的学习与分析。
-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训练。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 组织模拟练习,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2. 讲解重点:系统讲解文言文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强调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篇章,逐句进行解读,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中的文化内涵。
4.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就文中的某些观点或表达方式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翻译练习和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确保学生对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
- 定期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 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探索更多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洪海宁
教学类型:复习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
引语:
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
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
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吧。
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
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
本节课,我们就前两项内容做一次复习。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实词。
一、文言实词辨析(板书)
1.通假字辨析。
(板书)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还如:A.甚矣,汝之不惠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A项中的“惠”通“慧”,B项中的“亡”通“无”,C项中的“畔”通“叛”。
复习通假字时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
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
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很好,下面请大家根据这种格式来分析几道题,分析出来的请直接起立回答。
(出示题目)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一厝朔东
③百废具兴④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⑤将军身被坚执锐⑥为天下唱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师:除了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之外,哪位同学能再列举出几个你所熟悉的通假字?请举手。
(教师提问)……
教师点拨:
【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请一个同学先翻译这个句子,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
(板书:古今异义词)
这类词是考察的重点,也是我们容易失误的地方。
下面请同学们做练习。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②越明年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老师与学生共同分析)
师:以上只是文言文里古今异义词的一小部分。
除去这些,哪位同学能再举出几个古今异义的词呢?请想到的举手回答。
(学生答略)
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指导复习方法:好,大家回答的很好。
其实,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但如果一个一个去找,可能太麻烦(啦),我建议大家在复习中要进行合作:三个人一组分年级整理,最后再汇总,这样能很好的发挥集体的优势,做的更好一些。
3.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道题。
【例题】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②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师生共同分析:。
①句中的“就”是“接近、靠近”的意思,②句中的“就”是“完成”的意思。
同样是“就”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
象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板书:一次多义)师:在文言文里面,一次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
请同学们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做下面的练习,做完后请举手回答。
【练习】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①今以蒋氏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④广故数言欲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拨:【复习方法】复习过程中①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
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4.文言实词里我们要复习的第四个知识点是词类活用辨析。
(板书)词类活用辨析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
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
再请看下面几道例题:
【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这两道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的辨析。
①句中的“坚、锐”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
;②句中的“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活下去”;下面我们相互讨论再做几道这样的题。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并说明其活用情况。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④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⑥公将鼓之
师生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以上是文言实词的一些用法,接下来我们复习文言虚词的有关内容。
(板书:文言虚词辨析)
二、文言虚词辨析
文言虚词的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
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如【例题】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虽我之死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而乡邻之生日蹙
D.殚其地之出
这道题要求将“之”的用法区别开来。
“之”有时做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B、C、D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有时做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只补充音节,A句中的“之”就是语气助词。
【练习】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苛政猛于虎也战于长勺积于今六十岁矣
②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④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时习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请学生进行解释。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①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
②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
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
同学们,文言文的复习是要求我们从基础知识抓起,做好知识的积累。
本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要进行“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和“名句分析默写”的复习,请同学们下去后对
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对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预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