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常识

合集下载

书法基本常识介绍课件(共36张PPT)

书法基本常识介绍课件(共36张PPT)
对于初学者来说,软毫毛笔有助于提高腕力和笔力, 需要先冷水浸泡,再用清水洗净,使用时不要套笔帽, 最后悬挂晾干。
常用书法用具
02 笔有“四德”——尖、齐、圆、健

所谓尖或锐,是说笔锋尖锐,不秃。 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选购新笔时,毫毛有胶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检查旧
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

在挑选毛笔时,由于笔尖润开后需要压平,因此很难检查毫尖是否平齐。当毫尖完 全润开后,长短相等且无空隙,这样在运笔时才能达到「万毫齐力」的效果。
常用书法用具

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 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选购时, 毫毛有胶聚拢,是不是圆满,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松烟墨由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 色乌光泽差,胶质轻,更适宜书法;而中国画则常用油烟墨,其色 泽黑亮,胶质重,绘画效果更佳。
常用书法用具
(3)墨的用法:
古人论画时讲用墨有四个要素: 一是“活”,落笔爽利,讲究墨色滋润自然; 二是“鲜”,墨色要灵秀焕发、清新可人; 三是“变幻”,虚实结合,变化多样; 四是“笔墨一致”,笔墨相互映发,调和一致。
露锋的写法
与藏锋相反。 其起笔是笔锋着纸后向右下,然后抑住笔毫的转动,直
接转折角度而向右行笔。
书法作鉴赏要素
(2)正锋、侧锋
• 正锋也称中锋,其用笔是以主毫在点画之中为特征。 • 侧锋是书写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需要我们在学习的
过程中仔细体味。
书法作鉴赏要素
(3)调锋
调锋就是在书写过程中不断调整笔锋的方向和位置,始终保持笔锋的端正,以免在运笔过程中出现不协 调的偏锋,甚至导致错误。

书法考级书法常识百题

书法考级书法常识百题

书法考级书法常识百题
1. 请问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什么?
答:王羲之的《兰亭序》。

2. 书法中“永字八法”是指什么?
答: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

3. 什么是“文房四宝”?
答: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

4. 楷书的特点是什么?
答:笔画详备,点画分明,行款整齐,字体端正。

5. 什么是“篆书”?
答: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小篆则是由大篆简化而成。

6. “颜筋柳骨”指的是哪两位书法家的风格?
答:“颜筋柳骨”指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风格,颜真卿的书法筋力丰厚,柳公权的书法骨力劲健。

7. 什么是“行书”?
答: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既有楷书的端正和规矩,也有草书的快捷和流畅。

8. 书法中“一波三折”是指什么?
答:“一波三折”是指笔画线条在书写过程中,要有起伏和转折的变化。

书法鉴赏常识

书法鉴赏常识

书法鉴赏常识
以下是一些书法鉴赏的常识:
1. 字体结构:观察字体的结构是否整齐、匀称。

好的书法作品通常具有良好的字体结构,笔画的长度、粗细和间距都恰到好处。

2. 笔画技巧:注意观察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是否流畅自然。

好的书法作品笔画通常有节奏感,力度掌握得当。

3. 布局构图:书法作品的布局构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观察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间距是否合适,整体是否协调。

4. 风格特色:不同的书法家有不同的风格特色。

了解书法家的生平、时代背景以及他所擅长的书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风格。

5. 用墨:书法中的用墨也可以体现作者的技巧。

观察墨色的浓淡变化、干湿程度以及是否有晕染效果等。

6. 落款和印章: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作者的签名和日期,印章则是作者的印鉴。

它们可以为作品增添一份艺术感和鉴别价值。

7. 个人感受:书法鉴赏也涉及个人的审美和情感体验。

不同的人对同一幅作品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因此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喜好。

需要注意的是,书法鉴赏是一个主观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通过欣赏更多的书法作品、了解书法历史和理论知识,以及与其他书法爱好者交流,可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书法十大基本常识

书法十大基本常识

书法十大基本常识书法是一门艺术,深受中国民众的喜爱。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但一些书法基本知识仍然是提升书法技艺的必备要素。

第一,严谨的书法精神。

书法家要把真善美融入作品中,追求完美,让作品反映出自己的情感和学识。

第二,忠实于书法历史。

书法形成了悠久的历史,正确的方向可以帮助书法家在表现的同时,遵循历史形式的精神。

第三,书法是一种艺术观念,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艺。

书法家应该多研究历史文化,加深对艺术哲学的理解,在写书时保留自己的特色。

第四,学习正统的书法训练。

书法应从根本上开始,从字帖上开始训练,才能培养起凝聚的书法灵魂。

第五,要学习多种书法,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丰富书法类型可以帮助书法家担负起更多的表现传达,使作品更丰富多彩。

第六,认真探索配色、笔画等书法元素。

书法有自己的标准,比如比例、笔势、水准等,要认真探索这些元素,才能更好地晋升书法水平。

第七,阐释文字和作者心情,让书法家的心灵得以释放。

书法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艺术思想,要学会从文字的内容和作者的心情去阐释书写的氛围。

第八,要经常练习书法,以培养书法灵魂。

书法虽然是一门艺术,但仍然需要锻炼才能达到更高水平,为此需要大量练习,尤其是耐心和毅力。

第九,书法家要记住,书法作品是灵魂的载体,要有强烈的表达力。

书法除了表达技艺外,更是表达思想的载体,要有深刻的内涵,在营造气氛方面,要能说服民众的心灵。

最后,提倡寻找书法的乐趣,缅怀书法的文化。

书法之美不仅在墨的完美,而且在于书写的过程和文化的内涵,要继续保持书法的精神,让书法更好地发挥作用,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学习书法必知的基本常识

学习书法必知的基本常识

人言书法三端:笔法、笔势、笔意。

攻书两个阶段:一曰临摹,二曰创新。

这里分三个问题:1、笔纸常识。

2、书写三端。

3、攻书两个阶段一、笔纸常识笔有三种:硬毫,有紫毫(兔毛)、狼毫(黄鼠狼毛),还有鼠鬓,分鬃等。

软毫,有羊毫,鸡毫(最软)。

软硬相兼,有七紫三羊,三紫七羊,五紫五羊,鹿狼毫。

根据各人习惯选择。

选笔有四个要求:圆、齐、尖、健。

圆,就是笔头周围圆聚饱满。

写字四面如意。

齐,就是将笔头润开捏扁后,毫端整齐,无参差不齐之病。

尖,就是笔毫聚拢起来,峰颖尖锐,犹如毛锥。

健,就是笔毫弹性弧度合宜,劲健有力,经久耐用不变形。

一般来说,这样的笔就可使用。

用笔前用冷水浸开,用完后用清水浸毫,洗净挂起备用。

纸以宣纸为上,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墨韵层次清晰。

有滑如春水密如茧之赞语。

宣纸分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三种。

生宣吸水性强适于书法,有夹宣、净皮、单宣等。

熟宣半生熟宣也适于书法,如玉版宣、书画笺、高丽纸等。

初学练习,一般可用毛边纸、贡纸、防风纸及白麻纸均可。

熟宣、油光纸、道林纸过于光滑,沉不住墨,难以练出笔力,更难探索墨趣。

至于墨现在一般都用墨汁,好一些的墨汁如书画墨汁即可。

用墨汁作书,砚台也不一定很讲究。

这里就不谈了。

二、书写三端;1、笔法。

2、笔势。

3、笔意。

一) 笔法:就是写字、点画用笔的方法。

包括执笔、运腕和行笔三个方面。

用笔之法,掌握三个原则:(一)是笔笔中峰,写字笔尖在字画中运行,谓之中锋,字的形态各不相同,但用笔之法都是在于善使中锋。

掌握了中锋写字,点画就圆动、饱满、并富有立体感。

书法家黄山谷说: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

(二)是万毫齐力。

即笔毫平铺,均匀着力,墨汁流畅。

(三)是逆入逆收。

即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

也就是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道理,借助反作用形成笔画,点线遒劲、矫健、充实。

赵松雪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

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书法十大基本常识

书法十大基本常识

书法十大基本常识一、简介书法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是汉字艺术中的瑰宝。

通过练习书法,我们可以欣赏到汉字的美妙之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以便更好地掌握这门艺术。

二、毛笔的选择毛笔是书法创作的重要工具,选择一支合适的毛笔对于书法练习至关重要。

毛笔的选择应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写作的需要来进行,但一般来说,选择品质较好的狼毫、蕉叶或羊毫毛笔是较为推荐的选择。

三、字体的选择书法有不同的字体,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初学者可以从楷书入手,因为楷书字体规范,易于掌握。

当熟悉了楷书后,再逐渐学习其他字体。

选择适合自己的字体是书法学习的关键。

四、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的握笔姿势是书法练习的基础,也是书法作品美观与否的关键。

通常来说,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笔尾,右手五指合拢握住笔柄,保持轻松而稳定的姿势。

五、调节墨汁的技巧调节墨汁的技巧对于书法练习至关重要。

墨汁过浓会影响字迹的流畅度,墨汁过稀则会影响字迹的饱满度。

调节墨汁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墨的浓稠程度和水的适量。

六、掌握基本的笔画顺序书法中的每个字都是由一笔一画组成的,掌握好笔画的书写顺序对于书法的美观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横平竖直的笔画优先书写,再书写曲线状的笔画,最后书写点画。

七、严格按照字帖练习初学者应该选择一本合适的字帖进行练习,按照字帖上的字形形态进行模仿写作。

通过严格按照字帖练习,可以提高字形的规范性和笔画的准确性。

八、重视书法的心态调整书法需要细心、耐心和专注力,因此心态的调整非常重要。

书法是一种艺术创作,要静心投入其中,享受书写的过程,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而是要注重感觉与意境的表达。

九、勤于练习,保持恒心书法练习需要持之以恒,只有勤于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每天坚持练习,保持对书法的热爱和耐心,相信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十、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协调性书法作品的美感不仅仅体现在单个字的书写上,还需要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协调性。

书法常识——精选推荐

书法常识——精选推荐

书法常识⼀、知识点:1.甲⾻⽂: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上⽤于记录占⼘或祭祀活动内容的⽂字。

1899年由王懿荣发现与河南安阳⼩屯村,⼜称为“殷墟⽂字”2.⾦⽂:先秦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边的⽂字叫做⾦⽂,⼜称为“钟⿍⽂”3.盟书:⼜称“载书” 古代记载盟誓各⽅缔约内容的⽂书材料,多为⽟⽯薄⽚制成,盟书⼀式⼆份,⼀份藏于盟府,⼀份埋⼊地下或沉⼊河⾥,以取信于神⿁。

4.侯马盟书:1965年⼭西侯马晋国遗址出⼟了⼤量盟誓辞⽂⽟⽯⽚,称为“侯马盟书”. 共5000余件。

5.《⽯⿎⽂》:⼜称“猎碣⽂”发现于唐代,西周时期刻在⼗个像⿎形柱⼦上边的⽂字,主要记录王公贵族们出去游猎、⾏乐四⾔的诗。

6.⼩篆:《说⽂解字叙》云:秦始皇帝初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字和者。

(李斯)作(《苍颉篇》)中车府令(赵⾼)作(《爰历篇》),太史(胡⽏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篆,获取省改,所谓“⼩篆”也。

7.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8.裘锡圭著作:《⽂字学概要》9.我国⽯器⽂字系统中最早的代表作《安阳殷墟妇好墓》10.⾦⽂的代表作:《利簋》《⼤盂⿍》《⽑公⿍》《⼩盂⿍》《散⽒盘》《虢(yu)季⼦⽩盘》《墙盘》11.许东汉的经学家、⽂字学家许慎慎著《说⽂解字》,全书共分540部⾸,收字9353个,另有“重⽂”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传为宋代徐铉校订本。

12.说⽂四⼤家:段⽟裁《说⽂解字注》桂馥《说⽂解字义证》王筠《说⽂释例》、《说⽂句读》朱骏声《说⽂通训定声》13.秦汉时期,汉字完成了由(古⽂字)向(今⽂字)的转化。

14.秦代通⾏⽂字的主要书体是:⼩篆(标准官体⽂字)⼤篆(战国遗存⽂字)⾪书(民间通⾏⽂字)三体15.秦⼩篆代表作:《峄⼭刻⽯》《琅琊台刻⽯》《会稽刻⽯》《泰⼭刻⽯》16.秦代⾪书墨迹为标本,当⾸推1975年出⼟于湖北的1100余枚的《云梦睡虎地秦简》17.永字⼋法:侧:(点)勒:(横)啄:(挑)磔:(捺)努:(竖)趯:(钩)策:(提)掠:(撇)18.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第⼆章两汉书法⼀、知识点:1.章草:这种与⾪书同步发展,带有⾪书式的波挑⽤笔的草书,被后⼈称为“章草”2.⾪变:汉字由篆书演变为⾪书的过程。

中国书法常识

中国书法常识

中国书法常识
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以下是关于中国书法的一些常识:
1. 起源:中国书法起源于商代的甲骨文,经过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今天的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2. 分类:中国书法主要分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和篆书五种。

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3. 传统工具:中国书法大多使用毛笔,这种工具由毛发制成。

墨、砚台和宣纸也是书法所必需的工具。

4. 字体特点:中国书法注重书写的笔画结构和形态美。

具有端庄、雅致、流畅和韵味等特点。

每个字的笔画都要注重用笔的力度、速度和顺序。

5. 文化意义:中国书法被视为文字的艺术,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作品常常与诗词、名人墨迹相结合,表达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以上是关于中国书法的一些常识。

书法在中国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广泛应用于文化、艺术和教育领域。

(完整版)中国书法常识集锦

(完整版)中国书法常识集锦

中国书法常识集锦1.汉字经过6000多年的演变,目前公认的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这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字七体”。

2.“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清•梁《承晋斋积闻录》3.“汉人尚气,魏、晋尚韵,南北朝尚神,隋、唐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明人尚趣,清人尚朴”。

———金开诚、王岳川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4.“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5.毛笔的“四德”:即“尖、齐、圆、健”。

6.我国最有名的笔是出自:浙江的湖笔、江苏的太仓笔以及河北的侯店笔。

7.墨的种类:主要分为固体墨(墨丸、墨锭)与液体墨(墨汁)两类。

墨锭主要分为:松烟墨、油烟墨和油松墨。

8.宣纸按性能用途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三种。

9.“四大名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的洮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

10.汉字的六书:“六书”即象形、形声、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形声、指事、会意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它是后人根据汉字的特征归纳出来的六种构造条例,而非造字条例。

11.“永字八法”:指“永”字的八个笔画:侧(点)、勒(横)、弩(竖)、趯(钩)、策(仰横)、掠(长撇)、啄(短撇)、磔(捺)。

又:所谓“永字八法”,即以“永”字的八种点画为例,形象阐述书法用笔的基本要领:(1)点为“侧”,如鸟翻然侧下;(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3)竖为“弩”,用力也;(4)钩为“趯”,跳跃也;(5)仰横为“策”。

如策马之用鞭;(6)长撇为“掠”,如蓖之掠发;(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8)捺为“磔”,如笔锋开张也。

12.楷书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

13.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内(也有先内后外的)、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

14.正确的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脚平(足安)。

书法基本常识

书法基本常识

基本常识●书写工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笔洗、笔架、笔插、镇尺、垫毡、镇纸。

●毛笔:由笔杆与笔头组成部分。

笔毛的笔尖部份叫笔锋,中间部份叫笔肚,杆脚叫笔跟。

●练字方法:读帖、临帖(对临)、摹帖(描红、仿影)、背帖(背临)。

每天定量坚持。

●书写姿势:坐姿要头直、身正、臂开、足安。

硬笔书法书写姿势“三要”:身离桌一拳,眼离纸一尺,指离笔尖一寸。

●字占格比例:以80%为宜。

●书法五体:篆、隶、楷、行、草。

●书体演变历史:甲骨、金文、石鼓、小篆、简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书圣:王羲之。

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其《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

产生于汉代晚期,唐代定型,俗称“正楷”。

特点:以长方形为主,大小均匀,结构严谨;横平竖直,排列匀称,笔画之间讲究穿插挪让、呼应连贯;字的重心平稳,循规蹈矩。

工整、端庄。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颜体被称为楷书盖世典范。

●书法:是我国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古老的、传统的艺术,是对汉字的加工和美化;是一种抽象线条式的艺术;是“眼睛(视觉)的艺术”,造型的艺术;是把长短不等的线条,按照一定的表现规律组合在一起,构成汉字篇章的艺术;是促使汉字艺术化的一门学问;是以抽象的墨色点画及其独特的组合形态反映物象构造和运动规律的艺术。

其技法由三部份组成:一、笔法:1、执笔;2、运腕;3、用笔。

二、字法:又叫结体1、笔画(零件):(1)基本笔画;(2)变化笔画。

2、部首(部件):字头、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包围。

3、结构(简架、组装过程):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

三、章法:布势。

作品的形式、格式、布局规律、创作。

●笔法:用笔的方法(规律),是书写的基本技法,也是最重要的技法,以正确的执笔与运腕为条件,用笔是关键。

●五指执笔法:五指在毛笔笔管的中部,采用按、压、勾、顶、抵之法。

钢笔采用三指执笔法。

●执笔原则:不可太紧,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腕肘悬起。

书法知识点

书法知识点

书法知识点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毛笔书写汉字来表现美感和艺术家的情感。

以下是关于书法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书法的五种基本书体:篆书(包括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每种书体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点和艺术风格。

2.基本笔画:点(点如高峰坠石)、横(横如千里阵云)、竖(竖如万岁枯藤)、撇(撇如陆断犀象)、捺(捺如崩浪雷奔)、折等,这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

3.执笔法:通常采用“五指执笔法”,即擫(大拇指)、押(食指)、钩(中指)、格(无名指)、抵(小指)五指协同作用,使笔能灵活运动。

4.运笔技巧: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讲究力度的轻重缓急变化,形成丰富的线条韵律感,体现书法的节奏美。

5.章法布局:又称布白,是指一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要求有气脉相连、错落有致的效果。

6.墨法运用:包括浓淡干湿的变化,以及飞白、涨墨等多种技法,丰富了书法的艺术效果。

7.学习书法的意义:除了艺术审美价值外,还有修身养性、锻炼意志力、提高审美素养等多方面的作用。

8.书法流派与名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流派,行书、楷书、草书等,各自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以上是书法的一些基础知识,深入学习书法需要长期的实践和
积累。

书法常识总结

书法常识总结

书法常识总结碑帖类什么是碑?碑,原来是指竖在地上的石头。

起初碑是没有文字的,后来刻了文字,才是书法艺术中所称的“碑”、“碑刻”。

什么是帖?帖的原义是指写在帛上的字,书法中的帖是指凡晋、唐、宋人用真、行、草书作字,表现在木刻、石刻的字,都称之为帖。

什么是碑派?碑派是清代出现的新兴的书法艺术流派。

什么是帖派?帖派是相对碑学的出现而提出的概念。

它是指魏晋以后,以法帖为学习研究对象,以钟繇、王羲之为宗的书派。

北宋刻帖之风兴起,对帖派盛行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什么是刻帖?把历代书法名作摹刻在木板或石板上谓之刻帖。

在古代,刻帖使历代书法名作得以广泛流传。

什么是《淳化阁帖》?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命侍书王著将历代帝王、历代名臣、历代著名书家作品,汇编成十卷,用枣木摹刻,以澄心堂纸、李廷硅墨拓出制帖。

什么是《三希堂法帖》?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命梁诗正将清宫内府所藏历代法书编次摹勒,历时三年刻成。

自魏晋至明末共三十二卷。

因乾隆收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殉《白远帖》三种墨迹,这三种墨迹也包括在刻帖内,所以就将刻帖称为《三希堂法帖》。

什么是传拓?传拓也称椎拓。

把金石竹木器上的字画用纸墨捶拓下来,便于广泛流传,叫做椎拓。

什么是拓片?已经从碑碣上捶拓下来的字画称为拓片。

86.《兰亭序》是谁的书法作品?风格特征是什么?《兰亭序》又称们临河序》《禊帖》等。

序文描写了绍兴兰亭聚会时流觞曲水的盛况以及作者王羲之的感慨。

此帖书文并佳,充分体现了王羲之潇洒俊爽、飘逸遒美的书风,世称“天下第一行书”。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集于什么时代?《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为唐代行书刻碑。

《祭侄文稿》是谁的书法作品?风格特征是什么?《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季明在“安史之乱”中惨遭杀害而写下的一篇祭文。

其用笔遒劲、浑厚,结字大小相间,变化无端。

用墨枯润相间,天真烂漫。

后世将《祭侄文稿》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书法考试书法常识百题

书法考试书法常识百题

书法考试书法常识百题1.书法是什么?2.中国书法起源于哪个时期?3.书法有几种基本字体?4.楷书是什么字体?5.行书是什么字体?6.草书是什么字体?7.隶书是什么字体?8.篆书是什么字体?9.什么是"临摹"?10.什么是"章草"?11.什么是"砚台"?12.著名的中国古代书法家有谁?13.什么是"气韵神韵"?14.什么是"墨香书法"?15.抄写和创作在书法中有何区别?16.书法中常用的纸张有哪些种类?17.什么是"潇洒飘逸"的书法风格?18.书法中的"骨法"是指什么?19.书法的五行指的是什么?20.什么是"水墨画"?21.书法作品常用的印章有哪些种类?22.仿古书法的作用是什么?23.书法艺术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24.中国传统书法对于现代人的意义是什么?25.书法的基本功包括哪些方面?26.初学者如何进行书法练习?27.书法家常用的工具有哪些?28.如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29.书法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有何关系?30.书法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有哪些?31.什么是"练字"?32.什么是"硬笔书法"?有哪些代表性的书法字体?33.什么是"软笔书法"?有哪些代表性的书法字体?34.什么是"龙飞凤舞"的书法风格?35.什么是"逸致飘逸"的书法风格?36.什么是"随心所欲"的书法风格?37.什么是"接景点"的书法技法?38.什么是"点画结合"的书法技法?39.什么是"横平竖直"的书法技法?40.什么是"仿古"的书法风格?41.什么是"点画毫骨"的书法技法?42.书法中的"气势"如何体现?43.什么是"字体结构"?44.什么是"笔法"?45.书法中的"意境"如何表达?46.什么是"章法"?47.什么是"边笔"与"轴笔"?48.书法中的"书意"如何表达?49.什么是"龙飞虎跃"的书法风格?50.什么是"神韵生动"的书法特点?51.书法作品中的"白描"和"重描"有什么区别?52.书法中如何控制"浓淡"和"干湿"?53.什么是"笔力"?54.书法作品中常用的"托腕"和"悬腕"有何不同?55.什么是"分笔顾头"和"连笔顾尾"的技法?56.什么是书法的"构图"?57.书法作为艺术如何体现个人的情感和审美?58.书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9.书法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是什么?60.如何通过书法培养专注力和修身养性?61.传统的中国书法与西方书法有何不同?62.书法如何反映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63.书法中的"书法四君子"是指哪四种字体?64.什么是"纵横结构"的书法技法?65.书法中如何表现"动"和"静"?66.什么是"韦驼书法"?67.书法中的"朝圆夜方"是什么概念?68.书法中的"得意结"是指什么?69.什么是"意法"?70.书法家常用的颜料有哪些?71.书法初学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字帖?72.什么是"悬针"和"点针"的书法技法?73.什么是"追求神韵"的书法风格?74.书法中的"衬墨"和"镇墨"有何作用?75.书法作品中的"磨墨"和"丢墨"有何区别?76.什么是"文房四宝"?77.书法中如何表现"顿挫"和"连绵"?78.书法中的"方寸之间"是指什么?79.什么是"苍劲"的书法特点?80.书法中如何处理"虚实"关系?81.什么是"倩影法"的书法技法?82.书法中如何体现"气魄"和"雅致"?83.什么是"云韵"的书法特点?84.书法中如何运用"点画相生"的技法?85.什么是"法度"在书法中的意义?86.书法中的"点、横、撇、捺"分别指什么?87.什么是"万草一节"的书法风格?88.书法中如何表达"魂动"和"神采"?89.什么是"挥洒自如"的书法特点?90.书法中如何通过间架处理"有韵"和"无韵"?91.什么是"寓形于神"的书法理念?92.书法中如何处理"拓片"和"乾拓"?93.什么是"青石"和"赤绫"的书法用纸?94.书法中如何运用"传统"和"创新"的相互作用?95.什么是"纤秋瘦翰"的书法特点?96.书法中如何表现"清韵"和"浑厚"?97.什么是"倾斜"和"正立"的书写方式?98.书法中如何体现"意蕴"和"墨品"?99.什么是"舒畅达观"的书法风格?100.书法中如何利用"斜笔"和"正笔"营造不同的效果?【参考答案】1.书法是通过使用毛笔或其他写字工具,以特定的笔画和结构技法来书写汉字的艺术形式。

书法常识120个(学书必备)

书法常识120个(学书必备)

书法常识120个(学书必备)1,书法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

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

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风格等。

一般要求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宜,通篇贯气;并崇尚个性、风貌和意趣。

书画艺术同源于线条,各具有气(刚性)韵(柔性)生动的美感。

绘画有线条,有形象与色彩;书法则不代表物象,不用色彩,只有抽象的线条,故其线条的气质和韵致的表现更求强烈,因此晋唐间称书法为“书势”。

书法艺术要求有微妙叠见的变化,能达到“戈戟銛锐可畏,物象生动可奇”(转引沈尹默《书法论丛》)。

但字形非具象,要使其具有可畏可奇之技能,尤须讲究笔法、笔势、笔意,才能达到尽美。

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历史。

商周的金文已富于艺术性;秦篆、汉隶、魏碑、唐楷、宋行、明人小楷等更是丰采多姿。

著名书法家如东晋王羲之创妍美流便新体,又备精诸体,为历代书学者所崇尚;唐代有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而怀素、张旭之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宋代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四大家;清代分为碑派(崇尚碑刻)与帖派(崇尚字帖);“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融合真、草、隶、篆,创有“板桥体”;现代有于右任、沈尹默等。

2,法书书法术语。

指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书法作品。

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

《书法三昧》:“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

”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诗句。

今通称所作之书法作品为法书,还含有尊重作者之意。

3,翰墨义同”笔墨”。

原指文辞。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后世亦泛指书法和中国画。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语文考试书法常识

语文考试书法常识

语文考试书法常识(一)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小篆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秦代的李斯被称为中国书法鼻祖、小篆第一人,代表作品是《峄山刻石》。

(二)隶书隶书,有秦隶、汉隶等,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代表作家有东汉时期的蔡邕,代表作品是《熹平石经》。

(三)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1. 欧阳询书法特点:字形稍长,整齐严谨;主笔伸长,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平正,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稳固。

代表作品楷书有 《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等。

2. 颜真卿书法特点: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代表作品楷书有 《多宝塔碑》《颜勤礼碑》《自书告身帖》;行书有 《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等。

3. 柳公权书法特点: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显得英气逼人。

代表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4. 赵孟頫书法特点:用笔不含混,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笔圆架方,流动带行。

代表作品有《汲黯传》等。

(四)行书代表:“书圣”王羲之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其特点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飘逸而端庄。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古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书法常识大全

书法常识大全

书法常识大全怎样磨墨磨墨要轻而慢,要保持墨的平正,要在砚上垂直地打圈儿,不要斜磨或直推。

磨墨用水,宁少勿多,磨浓了,加水再磨浓。

要用清水磨墨,不可用茶或热水。

墨要磨得浓淡适中,不要太浓或太淡。

磨毕要把墨装进匣子,以免干裂。

磨墨时间比较长,为了避免右手酸累,最好能练会左手磨。

何谓连贯“连贯”是指点画之间的气势相连,互相呼应,笔道之间有机联系,而不是每一笔都单摆浮搁、互不相干。

注意了笔道之间的连贯呼应,就能使整个字显得有气势而生动。

何谓抄帖“抄帖”是练字过程中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虽然对着帖,但只抄字,不顾间架、点画,自作主张,任意为之。

这种毛病,最要不得,必须注意避免。

何谓匀称“匀称”,是指按照字形笔画,对每字、每笔作适当安排,而不是"均匀"的意思。

因为字形有长短、大小的不同,笔画有多少、斜正的不同,如每字都依方格,四平八稳地写成同样大小,每笔都写得一样长短,均匀是均匀了,可是看上去不顺眼。

总的说,笔画多的,宜写得瘦些;笔画少的,宜写得肥些;每个字里,点画的安排要长短合宜。

何谓长短长短”是指根据字形本身的长短不一,而安排不同的结体。

字形长的,写得长些;字形短的,写得短些。

如“东、自、目、耳、茸”等字,字形比较长,“西、白、曰、臼、四”等字,字形比较短,就不能作同一安排。

何谓平正“平正”,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平竖直”,这是点画结构的一个基本原则。

但要注意,“横平竖直”的“平”,不是一般的平,而是带斜势的平。

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横画真正画得平了,由于眼睛的错觉,看去就像向右倒了下去。

所以横画必须稍带斜势,但又不可斜得过分。

大致横画斜度应为5°-7°左右。

超过这个角度,就是太斜;不及这角度,就是太平,都不好看。

所谓竖直,就是每一个直画,不论中间、左右、上下,都要画得很直,不可歪斜倾侧(但“门”的左直,“亻”“彳”等的直画例外)。

怎样摹印在临刻前,我们应做一项重要的基本训练──摹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掭:又称笔砚,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常制成片状树叶形。

臂搁:又称秘阁、搁臂、腕枕,写字时为防墨沾污手,垫于臂下的用具。

呈拱形,以竹制品为多。

诗筒:日常吟咏唱和书于诗笺后,可供插放的用具。

多以竹制,取清雅之意。

笔架:又称笔格、笔搁,供架笔所用,这个相对熟知。

往往作山峰形,凹处可置笔。

也有人物和动物形的,或天然老树根枝尤妙。

笔筒:笔不用时插放其内,这个相对常用。

材质较多,瓷、玉、竹、木、漆均见制作。

或圆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

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他形。

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用。

墨匣:用于贮藏墨锭。

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

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纹,或用螺细镶嵌。

镇纸:又称书镇,作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书面的平整,这个比较实用,也相对常用。

常作各种动物形。

水注:注水于砚面供研磨,多作圆壶、方壶,有嘴,也常作辟邪、蟾蜍、天鸡等动物形。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

砚匣:又称砚盒,安置砚台之用。

以紫擅、乌木、豆瓣摘及漆制者为佳。

印章:书法必备,用于钤在书法,绘画作品上,有名号章、闲章等,多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制成,也有铜、玉、象牙章等。

印盒:又称印台、印色池,置放印泥。

多为瓷、玉质,有圆有方,分盖与身两部分。

强吸墨纸适合配健毫笔强吸墨纸类以宣纸为代表,因为它吸墨性强,笔一碰触到纸,墨汁即迅速化开,若行笔略迟则笔画尽成墨团;而羊毫笔毛较软,行笔略急则墨汁不易渗透,字会虚浮无力,所以使用健毫笔写快方能配合强吸墨纸。

两者配合,方能尽其所能。

于师长卿论之,云:「用羊毫笔在宣纸上作字,那可就大非易事了。

因为宣纸的吸墨性太强,墨一入纸,墨汁便沁入纤维,而且迅速渗开,笔的运行稍慢,纸上立呈漆黑一团,而羊毫柔软,运行稍即,即锋颖略纸面而过,立不能注于纸。

」故强吸墨纸,唯选配健毫笔始能相合。

柔毫笔宜配弱吸墨滑纸柔毫笔较软,不易发挥个人特色之雄挺刚毅,所以历代书法家多使用健毫笔,鲜有用柔毫笔之。

其实,柔毫笔虽弱,只要选纸得当,亦可书写出极富姿媚含蓄的字。

而柔毫笔以弱吸墨纸得当,以笺指为类,虽较宣纸脆而硬,且平滑吸墨性弱,但行笔放慢亦可使转自如。

清代书法家如张照、梁同书、王文治皆善以羊毫笔书写于。

其笺纸或绢上风格姿媚丰腴、温润含蓄,另创一格,于师长卿有言:「盖滑纸或绢,性不吸墨,墨沈落纸皆浮在面上,以羊毫之柔顺,写光滑之纸绢,使转运行,自极得心应手。

」师言极是也!健毫笔配浓墨以笔沾触墨汁,笔墨之关系可想而知。

大致使用健毫笔搭配浓墨,最能表现苍拔雄劲之笔力,王澍曾道:「墨须浓,笔需健,以健笔用浓墨,斯作字有力而气韵浮动。

」此言甚是,前代书法家莫不以为然,清刘墉特以健毫浓墨着称,世有「浓墨宰相」之誉。

淡墨柔笔并非书人特好之配合,但其实是别具特色的,富有姿媚之韵,王文治善于淡墨柔毫,世称之「淡墨探花」,也是极为适合的。

笔墨砚的关系处理笔墨砚三者实是密不可分的,砚台中好的,若端正富光泽明亮,极易下墨与发墨。

所谓「墨在砚中,随笔旋转」,「墨逾坚者,其恋石也弥甚」,其关系之密切可视而得知!工具若如手足般配合,必能使书法达到尽善尽美之境界也!问:初学者学习书法,选择碑帖应掌握哪些要?答:一是选择你喜欢的字帖;二是取法乎上,要师法第一流的碑帖;三是最好先选择平正一路的字帖。

问:何谓法帖?答:亦称“帖”。

指古代名人的墨迹和摹刻在石(或木)版上的法书(包括它的拓本)。

问:什么是帖学?答:指崇尚法帖的书派,与“碑学”相对称。

问:学习书法从何入手?答:先摹后临。

问:为什么要讲究执笔?答:执笔不得法,字就写不好。

问:笔要执得紧好,还是松好?答:执笔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

太松了笔管容易掉落,太紧了笔管会颤抖,手也容易累。

问:笔要执得高好,还是执得低好?答:执笔的高低,要根据字的大小而定。

总的原则是,字越小,笔执得越低,字越大,笔执得越高。

问:悬腕练书法有那些好处?答:悬腕是执笔法中的一种。

肘部不靠桌面,腕凭空悬起,称为“悬腕”。

悬腕能使肩部松开,全身之力集注毫端,点画方能劲健。

悬腕的好处,一是可纵观布局,二是可挥洒自如,三是运全身之气于一发端,使字有力度。

问:写小楷是否也应悬腕?答:写小楷也应悬腕。

开始练习小楷,可采用“枕腕”,只要能够自由活动就行,这也就是最低的悬腕,问:什么叫笔位?答:执笔高低的“笔杆”位置,叫“笔位”。

另外,笔头深浅的尺寸,也叫“笔位”。

问:什么叫笔锋?答:锋毫的近尖处有一段透明或发青的部分,这就是笔锋。

此外,字的锋芒,也叫“笔锋”。

问:什么叫笔法?答:笔法,顾名思义,就是讲用笔的方法,包括执笔、运笔以及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

问:什么是运笔?答:运笔是指毛笔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原则书写点画的过程。

也就是“用笔”。

运笔包括中锋、侧锋、藏锋、露锋,方、圆,转、折,提、按,驻、行,徐、疾等方面。

问:何谓顿笔?答:顿笔与按笔近义,但按下之力略大些,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

一般顿笔有顿下略停地意思,在点画的起止处用得最为普遍。

问:抢笔是什么意思?答:又称“空”抢。

行笔止笔画末端,借手腕下行的力量往反方向一缩,笔悬空反弹,这一瞬间的“回力”,笔力已送至笔尖,写出的锋势挺拔劲健,而无“虚尖”之病。

收笔出锋的笔画用此法较多,如下尖竖,撇、捺等。

问:何谓按、提?答:写字运笔中起落的功作。

按,是笔往下顿;提,是笔向上拎,行笔有按提动作,就能保持笔锋居中。

问:什么叫起笔、行笔和收笔?答:起笔,也叫落笔、发笔。

即毛笔的笔尖接触纸面的霎间。

行笔,指毛笔在纸上的运行。

行笔有中锋、偏锋、侧锋三种情况。

收笔,指毛笔的笔尖离开纸面的霎间。

起笔和收笔均有两种情况,一种叫藏锋,一种叫露锋。

问:什么叫铺毫?答:铺毫是运笔的基本要领之一。

运笔时,笔毫平铺纸上,使笔毫一齐着力,所谓“万毫齐力”。

问:什么叫结构?答:结构又称结字,结体或间架。

书法的结构就是指点画的组织,也就是将文字的结构规律和作者的审美情绪做合适的艺术安排。

这些艺术安排包括疏密、虚实、欹侧、匀称、和谐、聚散、呼应等。

书法的结构是根据这些规律和技巧表现文字的形式美,给观者以丰富的美感和情趣,借以引起无穷的意境和趣味。

问:结构有哪些要求?答:结构的要求简单说来就是:平正、匀称、连贯、挪让和变化。

问:什么叫行款?答:行款是指字与字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一字的末笔与第二字的起笔,第一行的末笔与第二行的起笔,虽不一定相连,但笔意贯通,看上去一气呵成,而不是各管各的,用互不相干的每个单字硬凑成文。

这就叫“行款”。

不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都要讲究行款,这样,一篇字看起来很生动、完整,而不是勉强凑成。

问:什么叫裹锋?答:用笔的一种技法。

起笔呈反方向运行,“欲上先下,欲左先右”。

以后凡是取圆势用笔,笔锋内敛于点画中间的称“裹锋”。

问:何谓行气?答:指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映带关系。

一般要求笔断意连,联缀成行,积行成篇,在文字的上下、左右、首尾的书写中,既有变化,又能和谐。

问:什么叫笔势?答:指写字运笔的气势,它是在笔法运用纯熟的基础上逐渐演生出来的,它因时代和人的性情而别。

问:笔意是什么意思?答:狭义是指笔画所表现出的形态。

一般指书法通过笔画、结体表现出的意境、情趣。

笔画之间的连贯、俯仰、曲直、燥润、动静等,是个人书法风格的一种体现,如笔意纵横,笔意潇洒,笔意空灵、笔意开张等。

问:一波三折指的是什么?答:指凡写捺笔要三次转换笔锋。

一波三折:欲右先左为一折,右往为二折,至尽处收回为三折。

经过三折之后,笔画才波发矫健。

问:飞白指的是什么?答:多运用在行草书中的主笔中,也称“涩笔”,笔画中黑白相间显得雄浑有力,苍劲。

问:何谓书品?答:指书法评品著作。

问:气韵指的是什么?答:指书法的神气和韵味。

问:计白当黑是什么意思?答:白是虚处,黑是实处。

指将空的地方当作实画一样布置安排。

点画结构、字距行距及整个幅面的空白大小,疏密斜正,都要做到黑白和谐,务必二者相应。

问:何谓笔断意连?答:写字时点画虽断开,但笔势仍相连续叫“笔断意连”,或“意到笔不到”。

问:何谓逆入平出?答:笔画起落笔和出锋收笔的一种用笔技法。

逆入,指起笔时,笔锋要朝书写笔画的反方向入纸,随即转锋行笔,以达到“藏锋”于点画之中,均匀地万毫齐力,平铺纸上形成中锋运笔的势态。

平出,指笔画至末不收,势尽出锋,回腕空收。

问:万毫齐力指的是什么?答:指作书时非但主毫要丝丝得力,而且要调动副毫的作用,使笔毛一无扭结地聚结运动。

这样写出的点画才力量弥满,圆健得势。

问:何谓书体?答:有两义:一指书法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结体形式。

如甲骨、篆、隶、楷、行、草等。

二指某一大类中的不同派别。

如颜、柳、欧、赵等。

问:北碑指的是什么?答:指北朝赵、燕、魏、齐、周、隋之碑。

此碑流传最多的是魏碑。

此碑继承汉隶笔法,结体谨严,方整厚实,雄健挺拔。

问:何谓布白?答:指安排字的点画间架和布置字、行之间空白关系的方法。

字的点画与空白均有繁简、短长,结体也有大小、疏密、欹正。

书写时必须因字生势,灵活多变。

布白得当,即能使字和字之间产生错落参差而又呼应协调的艺术效果。

另外对整幅作品行与行之间的安排也称“布白”。

问:何谓极笔?答:即登峰造极之笔,指书法上最高之地位。

问:法度指的是什么?答:书法要掌握的要令、规矩。

问:何谓扁笔?答:即偏笔,即写字偏侧用笔。

问:何谓骨力?答:指书法雄健有笔力。

问:屋漏痕指的是什么?答:“屋漏痕”,比喻用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其形凝重自然,故名。

以写竖作比喻,要求行笔时不可一泻直下,须手腕时左时右,顿挫行笔,有涩劲,如屋漏之蜿蜒下注,则笔画生动、圆活、有力。

问:折钗股指的是什么?答:"折钗股",本是古代妇女用以插发髻的发,金属制成。

金钗弯曲,用以形容笔画转折处圆融有力而不露痕迹。

笔画的转折处,只有提按的变化,不作折顿的处理的圆转笔势所产生的圆融效果,恰是"折钗股"的含义。

问:锥画沙指的是什么?答:比喻用笔的一种技法。

以锥子划沙,起止无迹,具有“藏锋”的效果,而两侧沙子匀整凸起,痕迹中正,形似“中锋”,故用锥画沙以比喻书迹的圆浑。

问:怎样理解用笔如“印印泥”?答:印印泥,是形容用笔要像印章印在粘性紫泥上一样,深入有力,清晰可见。

旨在说明藏锋与用力深入之意。

另外“印印泥”还暗含不走样、下笔既稳且准的意思。

问:蚕头燕尾指的是什么?蚕不二设,燕不双飞是什么意思?答:隶书的书写艺术特点。

蚕头雁尾指横笔下笔像蚕虫的头稍向上朝,收笔像雁鸟的尾巴一样往后翘起。

所谓雁不双飞,蚕不二设,就是一个汉字书法当中不可有两个“蚕头雁尾”出现。

问:俯仰是什么意思?答:指书法结构点画偏旁之间的联系。

俯要下应,仰要上呼,使文字组合的偏旁,或字与字之间,书写时有映带顾盼之姿,显得气贯意连、生动有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