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期末重点一、什么是文学我们一般而言的“文学”,是现代审美意义上的“纯文学”。

但文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学的创作和观念从来都是开放性的,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也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纯文学”只是一种历史的建构。

二、什么是文学理论(一)古典文学理论1.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主流形式有文论、诗论(诗话)、词论(词话)曲论(曲话)和散文、小说(含戏剧)评点等,另外,也大量杂糅于诸子著述、注疏、书牍、序跋、史籍、小说逸闻、碑文铭刻、文人札记和诗文之中。

2.西方古典文学理论西方古典文学理论的基本形式是诗学与修辞学,二者皆诞生于古希腊雅典时期。

但从古罗马共和晚期以降,诗学与修辞学的发展合流,诗学被普遍当作修辞学的一个部分而存在。

西方古典文学理论的发展线索相对比较清晰,其理论基础基本上是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奠定的。

(二)现代文学理论1.现代文学理论的诞生现代文学理论的诞生经历了古典“诗学”——近代“文学批评”——现代“文学理论”的历程。

2.我国的文学理论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创制,是“西学东渐”的结果。

我国文学理论的受到欧美、苏俄和日本的影响。

就其命名来看,有文学概论、文艺学和文学理论三种称谓。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它有其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

1.文学研究的对象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

(1)文学作品与文学创作(2)文学作品的接受与批评(3)文学生产与消费2.文学理论的性质(1)实践性(2)人文性(3)科学性3.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分支(1)文学哲学(2)文学社会学(3)文学心理学(4)文学语言学(5)文学价值学(6)文学信息学(7)文学文化学三、艺术生产在世界文学理论的历史上,马克思第一次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基础,提出和论述了艺术生产范畴及其丰富内涵。

1.揭示了文学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文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文学发展和文学作品风格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文学的定义、分类、发展规律、创作技巧等方面。

以下是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1.文学的定义:文学是通过语言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和想象力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它具有表现和传达人类普遍情感和意义的功能,能够触动读者的感情和思维。

2.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按内容分类(史诗、戏剧、小说、散文、诗歌等)、按表现手法分类(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等。

3.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演进规律,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启蒙运动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文学流派。

4.文学作品的要素和风格:文学作品包括情节、人物、语言等要素,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在这些要素的安排和表现上有所不同。

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构思方式、叙事手法、语言运用等来理解其风格特征。

5.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文学作品是人类思想、情感和文化的表达,在其中可以找到对人类生活、社会问题、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读,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对人类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6.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可以设定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

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

了解不同的批评方法,可以帮助解析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7.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8.世界文学经典作品:世界文学中有许多经典作品,对于文学概论的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

例如《唐诗三百首》、莎士比亚戏剧集、《圣经》、《童年的故事》、《战争与和平》等都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文学作品。

以上是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和理解,可以建立起对文学发展规律、文学作品解读、阅读方法等方面的扎实基础,提高对文学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文学理论要以文学整体为对象,通过讨论文学的存在根据、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回答“什么是文学”的问题。

学习文学理论,重要的并不是一个结论,而是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知识点】①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②文学的审美性和虚构性;③文学是“人学”;④艺术真实。

【重点、难点提示】①有四类文学观念,即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对人们理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各种文学观的特点。

②多种文学观念的并存显示了文学本体研究的复杂性。

什么是文学的回答,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文学理论见仁见智。

各种文学观的形成都不可避免地要受主体的知识背景和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和文学本身在构成上的复杂性和发展中的多样化有关。

③各种文学观都涉及到了文学的审美性,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审美活动有关。

随着文学的发展、成熟和独立,中外文学理论逐渐形成了狭义的即审美的文学观。

④以审美为价值取向,形成“文学是‘人学’”的特点。

⑤文学是一种虚构的意识形态。

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属性。

文学的虚构性显示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

⑥艺术真实是按照文学与生活的特殊关系来检验文学,判断其意识属性的一种尺度。

文学真实性的三个不同的测度。

第二节文学的形象性【知识点】①文学形象的涵义;②文学形象的三种类型:语象、形象和意象;③文学形象的三个特点。

【重点、难点提示】①文学的形象感是在感受和理解语言的基础上,依靠想象和联想形成的。

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②文学形象可以分为三种,即语象、形象和意象。

语象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描摹型的形象是通过语言的描绘能使人联想到的某种物像;意象是指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文学形象。

③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和符号性的特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1.文学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含义?书本P2文章和博学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一切语言性符号2.文学的侠义书本P4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3.文学的广义。

书本P5一切语言性符号4.谈谈文学的现代含义书本P6三大点5.试论述文学的特征。

书本P8-11三点6.文学的四要素。

书本P12宇宙、作品、艺术家、观众7.简述六种文学观念。

书本P12-26有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与言论和文化论等六种8.试论文学属性。

书本P26-31三大点9.文学理论的定义。

书本P34两方面界定10.怎样理解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书本P35普遍适用性与零散性之间的矛盾,两方面11.简述文学理论的学习途径书本P35-36五种1.什么是文学文本?它有哪些特征?书本P39-42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语言表意系统,包括诗歌文本、小说文本、散文文本、报告文学文本、剧本文本等形态。

基本特征有五点,不一一列出来了2.简述中西方文学文本层面观书本P42-45中国文学文本层面观:(1)言、象、意三层面说(2)粗、精两层面说西方文学文本层面观:(1)古典两层面说(2)英伽登的文学文本四层面说3.简述英伽登的文学层面观书本P44-454.结合具体实例谈文学文本层面书本P45-49(1)语言层,可以汪曾祺的《受戒》为例(2)形象层,亦可用《受戒》为例(3)意蕴层,可用戴复古的《江村晚眺》为例(4)余意层,可以王维《终南别业》为例(5)衍意层,可用黛玉读《西厢记》为例5.什么是再现型文本?请结合实例谈其特征书本P50-53再现型文本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具有客观性、理智性、细节逼真性等特点。

实例可采用西方的巴尔扎克《高老头》或中国刘鹗的《老残游记》6.什么是表现型文本?结合具体实例谈其特征。

书本P54-58实例如西方雨果之《巴黎圣母院》或中方郁达夫之《沉沦》7.什么是象征型文本?结合具体实例谈其特征。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

文学概论复习(fùxí)要点导言(dǎoyán)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yánjiū)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性质(xìngzhì):实践性、人文性、科学性研究方法:哲学(zhéxué)、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价值学、信息论、文化学第一章唯物史观:1、人类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由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构成。

2、人类社会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其内部存在的两大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力。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对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认识,必须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中找原因。

意识形态:文学和文学理论,居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领域,都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辩证理解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防止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去研究文学艺术的片面性。

2、正确认识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3、深入把握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关系,才能充分尊重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更好的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艺术掌握: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其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

2、努力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

3、借助于特定的文学语言。

马克思主义人论:1、从现实的人出发,是文学理论乃至一切人文科学的根本出发点。

2、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般特征。

3、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在其现实性意义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文学的未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zhǔyào)文学理论主张是什么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从社会实践(shíjiàn)观点出发,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guīlǜ)来构造”的科学命题。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文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定义、文学发展史、文学流派、文学批评等。

下面给出了文学概论复习的要点。

一、文学的定义1.文学的广义和狭义定义:广义上指所有以语言为媒介创造的艺术作品,狭义上指具有一定立意和形式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的艺术作品。

2.文学的功能:审美功能(艺术性)、表达功能(思想性)、传播功能(社会性)。

3.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文学是最基本的艺术形式,也是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源泉和表现手段。

二、文学发展史1.古代文学:古代史诗、古代散文、古代戏剧等。

2.中世纪文学:鲁宾逊漂流记、亚瑟王传说等。

3.文艺复兴文学:莎士比亚的戏剧、但丁的《神曲》等。

4.新古典主义文学:莫利埃尔的喜剧、英国浪漫主义的诗歌等。

5.浪漫主义文学:雨果的长诗、拜伦的戏剧等。

6.现实主义文学:弗洛贝尔的小说、东尼·莫里森的小说等。

7.自然主义文学:巴尔扎克的小说、毛姆的小说等。

8.象征主义文学:波德莱尔的诗歌、王小波的小说等。

9.超现实主义文学:安德烈·布列东的小说、萨特的戏剧等。

10.后现代主义文学:乔伊斯的小说、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小说等。

三、文学流派1.古典主义: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取向,崇尚秩序与理性,追求平衡和谐。

2.浪漫主义:强调个性、感情、幻想和想象力,鄙视现实,崇尚超越。

3.现实主义:追求真实和客观,揭示社会现实,关注社会问题。

4.自然主义: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人类的生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5.象征主义:追求意象、暗示和隐喻,关注人类内心世界。

6.超现实主义:追求完全自由的创作方式,突破现实的束缚,表现非理性和离奇。

7.后现代主义:拒绝大故事、大理论,追求碎片化、多重视角和多样性。

四、文学批评1.传统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重视作者的意图、作品的内在结构和美学价值。

2.结构主义批评:强调文本的结构和符号的含义,关注作品中的系统和符号编码。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关知识、文学的基本规律、文学活动中的个案的学科。

2.文学活动:由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接受活动组成的一个循环运动,它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

3.文学理论:研究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范畴、文学研究的方法的一门学科。

问答试从学科的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总的来说,文学理论具有包容性、实践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这三个特性可以从它的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的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其一、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领域,它研究的客体是文学活动,而文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本身又从属于社会生活这个大系统,对文学活动中复杂关系的探讨与阐释,需要借助多重视角、多种方法、多个形态。

其二、文学理论研究的客体是文学活动,而文学活动这一客体的不同方面、侧面、层次、因素、阶段、关系,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目前为止,任何一家的文学理论都没有囊括全部对象。

这样使得文学理论显得庞杂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其三、文学理论是文学活动中实践的总结,文学活动中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永远是运动的、变化的,所以文学理论要密切联系文学实践,反过来还要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

对文学活动的归纳与总结,总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伦理、宗教观念,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什么样的文学实践进入其理论视野、用什么观点去阐释它、提倡什么艺术趣味、欣赏哪类作品,这些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解释文学反映论:文学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问答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答: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的理解具有科学性、发展性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它吸收了人类文化的精髓,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文学现象,把文学作为人的生活活动的一个子系统,全面论述它与人的其它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文学概论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是指对客观现实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忠于现实。

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的描绘。

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表现是指把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虚幻指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象征型文学: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弄超出本义的内涵,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通过暗示表现出来。

诗:诗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诗可以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复杂完整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喜剧、悲剧与正剧,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与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它的主要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叙事学:叙事学是指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文学研究领域受到结构主义个普洛普民间故事分析影响后出现的,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的尝试和探索形成的一种新的研究叙事的艺术理论和方法。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第六章文学作品一、名词解释1、文学语言: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和加工。

2、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具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的特征。

3、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

具有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4、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特征和具有魅力的性格。

主要是叙事性作品(再现型作品)的形象形态。

二、思考题~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答:(1)表达目的不同日常语言主要用于个体与外在世界的交往,文学语言的直接目的是构筑虚拟的艺术世界。

(2)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日常语言一般要服从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有真假正误之分。

文学语言则服从于艺术世界虚拟性,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内心真实感受和体验进行虚拟。

(3)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日常语言的意义一般是遵循语义逻辑生成的,意义比较单一、直接。

文学语言意义的生成方式多是间接的,文学语言往往并不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词典意义和语法规则,而是生成于文学语言所构造的艺术形象世界。

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1)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富于表现力。

《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禄江南岸”,“禄”练字、修辞。

一个“禄”字,顿觉满眼生气,春意葱茏,把春的质感、神韵、和魅力都表现出来了。

(2)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题西林壁》,一面描写庐山,一面议论庐山,写着写着便翻出一层哲理。

描写、议论庐山→哲理→佛理,按照诗意逻辑层层蕴藉,充分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含蓄之美。

3、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

答:特征:(1)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2)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3)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例:《游园不值》,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是实境,由满园春色、红杏出墙引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3.文学理论的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4. 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第8页)、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文学信息学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或者基石):一,文学活动论;二,文学反映论;三,文学生产论;四,文学审美艺术形态论;五,艺术交往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相互之间的交往理论,成为对后来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一个重点。

如哈贝马斯吸收了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对诗学的贡献,是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这里以作品为中心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的交往关系。

从人类学的观念来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哲学的观念来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来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的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来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世界都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世界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以及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由此形成了摹仿论(包括再现论、反映论)的立论依据。

在古代,古希腊传统强调人堆客观世界的逼真的绘画,模仿论、再现论由此而来。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

(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

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

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

(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文学概论是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文学发展的历程、主要流派和文学理论,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下面将从文学的定义、文学流派、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等方面总结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

一、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为媒介以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人们思想感情的创造性活动。

它具有想象力、情感表达和艺术形式的特点,通过描写和叙述来反映人类的现实和内心世界。

二、文学流派1.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主要包括诗、散文和小说。

其中,诗以“诗经”为代表,散文以《论语》、《庄子》等为代表,小说以《红楼梦》、《西游记》等为代表。

2.现代文学流派三、文学理论1.美学理论美学理论是研究美和艺术的本质、规律和价值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直观美学、形式美学和创作美学等。

其中,直观美学关注自然美和审美对象的感知,形式美学关注艺术形式的美感,创作美学关注创作活动和艺术家的审美意识。

2.文学批评理论四、文学批评方法1.关注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意义,分析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塑造等要素。

2.关注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反映的社会现象和文化意义。

3.关注作品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分析作品的表达手段和艺术形式。

4.关注作品的读者反应和解读过程,分析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五、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文学与其他艺术密切相关,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文学与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相互间的交叉影响使得各种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和发展。

六、现代文学主要特点1.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注个体的命运和情感体验。

2.注重形式和语言的创新,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

3.强调读者的主观感受和参与,倡导开放性和互动性。

4.引入新的媒介技术和传播方式,涉及多媒体和跨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主要包括文学的定义、文学流派、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祝你顺利通过期末考试!。

大学期末考文学概论重点

大学期末考文学概论重点

大学期末考文学概论重点绪论文学理论属“文学学”(一般称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文学学通常由三个分支学科组成: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第一章文学的社会属性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一)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首先,从理论上讲,文学作为意识活动的产物,必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其次,从实践上讲,任何文学作品都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直接或间接的依据。

文学源于生活,但文学不是对生活机械的简单的照搬,而是能动的反映。

经过能动创造的作品显然要高于生活。

举例:鲁迅笔下的阿Q是封建社会的群氓,但他又超越了群氓。

祥林嫂来源于封建时期的妇女,但是她又超越了那个时期的妇女,知道要自己找工作,主动追求幸福。

(二)社会心理是文学反映生活的中介环节第二节文学的社会特性一、文学的真实性文学作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再现和表现社会人生所达到的情理统一、具有思想和艺术感染力的程度。

二、文学的倾向性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具体的爱憎、褒贬、扬抑的情感态度。

三、文学的民族性(一)文学的民族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民族精神、民族气质、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民族语言等,文学家们长期生活在所属民族的社会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会受到上述诸多因素的制约、熏陶,自然会用本民族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本民族的思维去体悟生活,用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去观照生活,并运用本民族语言去表现生活,从个人使其创作具有民族性。

(二)文学的民族性在作品中的表现1.在内容上的表现叙事性作品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刻画和风俗画、风景画的展示上。

抒情性作品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情感和心理的抒写上。

2.在形式上的表现文学的民族性首先通过民族语言表现出来。

文学的民族性也表现在结构方面。

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也很明显。

(三)文学民族性的意义文学的民族性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学具有民族性,才能为本民族的读者喜闻乐见。

带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文学作品,容易为本民族读者所接受并产生共鸣。

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范围及精细资料含参考答案

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范围及精细资料含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判断、选择题1、文艺学:广义:文学学,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狭义:就是指文学理论2、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一)对象——文学的普遍规律,即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等。

(其中有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二)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注释:文学活动发展论一一研究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文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

(纵向)文学活动本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横向)文学创作论一一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

作品构成论一一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文学接受论一一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3、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4、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需要理解)第一,世界;①内涵: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即自然万物和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②主要学说:摹仿说(再现说):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摹仿和再现。

西方:柏拉图:艺术摹仿理念片类事物:永恒不变的理念、呈现为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中的映像和艺术品中描写的故事等;三个层次的世界:理念世界—一现实世界(感性世界)——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摹仿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艺术摹仿现实并再现现实也把艺术称作“摹仿”。

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发达,但对世界也有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强调。

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司空图:“思与境偕”;王夫之:“情景”之论;王国维:“意境说”摹仿者摹仿的对象:一、“行动中的人”。

文学概论大一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

文学概论大一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

文学概论大一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文学概论是一门介绍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历史发展。

以下是文学概论大一期末复习的核心知识点。

1.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文字表达情感、思想和艺术形象的创造性活动。

文学具有想象性、言辞性、综合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2.文学的分类和风格:文学可以按体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按语言划分为汉文学和外国文学。

按内容可分为哲学文学、社会文学、心理文学等。

不同作家有不同的文学风格,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

3.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文化批评、意识形态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现代批评等。

这些理论探讨文学作品的创作原则、解读方法和社会意义等。

4.文学批评方法:包括生物批评、心理批评、历史批评、文化批评等。

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揭示作品与作家、时代和社会的关系。

5.文学史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文学史按时间可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

按地域可分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等。

了解文学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6.文学作品的解析和文本分析:包括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运用等方面,把握作家的写作意图和艺术手法。

7.名著和经典作品的阅读和解读:重点学习和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骆驼祥子》等,分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8.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文学与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可以通过比较和交叉学科的方法来研究。

9.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文学是社会的产物,也反映和表达了社会的现象和问题。

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到社会的价值观、思潮和文化风貌。

10.文学与个人的关系:文学作品可以启迪人的心灵,传递人的情感和体验。

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增长阅读者的见识和审美能力。

文学概论期末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重点

文学概论1、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说:从作品、宇宙、作品、读者的四种视角来看待文学的见解。

2、试从学科归属、兑现任务、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1)从学科归属来看,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重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的一般性普遍规律,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属于人学学科范畴。

(2)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3)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3、社会心理: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形成的社会性知觉、情绪、愿望、需要、兴趣、时尚等总和,它的基本特征是原始性、群体性、易变性和无意识性,代表人物普列汉诺夫。

4、文学的民族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某一地域民族的主体性显示,是某一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立品格表现。

文学家们用本民族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本民族的思维去体悟生活,用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去观照生活,并运用本民族语言去表现生活,使创作具有民族性。

例子《茶花女》《玉堂春》表现在,内容上,人物性格的刻画和风俗画风景画的展示,形式上,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法。

5、文学的人民性文学作品以进步的审美理想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的属性。

最早由19世纪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等提出。

6、人性指人在自己身处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7、怎样理解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及其关系(1)文学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再现和表现社会人生所达到的情理统一,具有思想和艺术感染力的程度,使读者信服,吸引读者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

(2)文学倾向性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具体的爱憎、褒贬、扬抑的情感态度,通过艺术形象流露或显示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

(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

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

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

(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1)无功利与功利: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B.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C.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简洁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

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2)形象与理性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3)情感与认识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

直接的审美情感在其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我爱这土地》7.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话语,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的研究,可以看作上述语言与言语结合而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8.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9.蕴藉: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常用概念,强调汉语文学的语言与意义应当蕴蓄深厚、余味深长。

10.蕴藉的典范形态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长信宫词》“暂将团扇共徘徊”(“小”中蓄“大”)含混(也称为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换而言之,读者阅读文本时可能感到其中含蕴着多重不同的意义。

《江汉》“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一”中生“多”)通过话语蕴藉和文学的联系,可以提出如下文学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1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本: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言)①文学言语层面(象)②文学形象层面(意)③文学意蕴层面(一)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1.文学言语具有内指性(文学言语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涵性文学言语突出了语言的表现功能,蕴涵了作者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

《西风颂》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陌生化,指文学言语打破日常的语法规范,甚至还不易为人所理解,但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与兴趣,从而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

《凤凰涅槃》(二)文学的形象层面:是指读者在文学言语的感染下,经过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唤起一系列相应的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所构成的一个艺术世界。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1.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假定与真实的统一3.个别与一般的统一4.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三)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文学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情感等各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

文学意蕴层的不同层次:1.历史内容层(再现客体层)2.哲学意味3.审美意蕴层12.文学典型文学典型的含义: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在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在叙事作品中,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一)文学典型的特征性“特征”的概念是由希尔特提出来的,“特征”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

就内涵而言,“特征”具有两种属性:1.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2.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名词解释)特征化:是指在创作中,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

——“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的两个层次理解:(1)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例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

(2)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应和形成总特征。

(二)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作品的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来的综合性审美效果,或者说是文学作品的总体审美效果。

(1)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的一种生命的魅力。

这种“生命的魅力”,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多彩。

林黛玉。

(2)其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

1.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

《西厢记》莺莺2.看灵魂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的程度。

阿Q3.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1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什么是典型环境典型环境: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社会现实关系的总情势:一是现实关系的真实情况,二是时代的脉搏和动向。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2.增添或烘托某种意境和气氛,奠定基调3.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4.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5.揭示主题,深化主旨(二)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恩格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关系:1.典型性格实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2.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3.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还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14.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1)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2)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

(3)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形象上和生活情理上的荒诞性(4)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由于意象本质上是以表达哲理为目的的“表意之象”,所以它的创作思维过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

如艾略特所说的那样要为思想寻找“客观对应物”。

而物象的选择和形象的设计是受抽象思维“意”的制约的。

(5)审美意象的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如果说意象创造时的思维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话,那么意象鉴赏时的思维则是由具体到抽象,即从对具体形象的揣摩、思考达到对哲理观念的领悟。

审美象征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15.审美意象的分类寓言式意象:通过一则故事直示一种哲理或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

显著特征:有故事有情节,哪怕稀薄淡化了的故事情节。

常见于叙事性作品,以叙事诗、小说和戏剧的形式,通过有情节的整体形象系统来实现某种观念的表达。

尤奈斯库《秃头歌女》符号式意象: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

分类:抽象型(找不出适当的自然物体概念来描述它的形态,只有借助于某些抽象的概念、术语去表达它)具象型(一般是由自然物体的变形、夸张和拼接组成的),《死水》16.叙事的构成“叙述”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一个是讲述故事的语言组织,还有一个就是叙述行为。

(1)叙述内容: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

(2)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讲述故事的语句。

同一个生活事件是这样“说”,还是那样“说”,其效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3)叙述动作:即产生出叙述话语的“叙述”活动本身。

17.叙述内容(一)故事叙事就是讲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故事。

(1)事件事件是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作品中的事件由若干层次构成。

两大类别(根据事件在故事进展中的作用):第一类事件的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另一类事件的作用是塑造形象。

《西厢记·惊艳》这两类事件在故事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推动情节的世界,故事的连续性就会破坏;缺少了塑造形象的事件,故事的生动性和意义内蕴都会受到损失。

在具体分析事件时还应注意到,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可以同时兼具几种作用。

(2)情节(故事的逻辑,加入情感)情节不仅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