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哲学与人生》PPT

合集下载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 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 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开始沦为大 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 存。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 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该怎么办?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客观实际,在多样可能性中, 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
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物质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2)物质世界的多样化为人生的选择提供了 多种可能性的客观基础
(3)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 前提和依据
(4)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探寻和把 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结合p5-6 “存奶请客寓言"说说如何做到想问题、办事
问题: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 ?
一个人不从实际出发,可以葬送一个国家的前途, 宋襄公大概就属于这类人。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王莉丽性格文静、 身材高挑。从小就热衷 跳舞、成绩一般。在中 考填报志愿时,和家长 商量后决心报考艺术院 校继续自己的舞蹈梦, 在复试时未能通过,失 去做专业舞蹈演员的机 会。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 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 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 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 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 生处处有选择。 请 阅读p1序言

中职哲学与人生一单元ppt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一单元ppt课件
远。”
• 邮递员:“勤于做沟通工作。”
完整版ppt课件
10
一对小花狗
请您分析漫 画中两个小 花狗错在哪 里?
完整版ppt课件
11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完整版ppt课件
12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
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
导游员。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
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
也有差异。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
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
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
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
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
又不信,马上要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
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
出它们之间的相同地方。
完整版ppt课件
9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哲学与人生
(第一单元)
完整版ppt课件
1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完整版ppt课件
2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 • 人生道路
完整版ppt课件
(故事《美国人、法国人和犹太人》)
完整版ppt课件
8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
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
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
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
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中职《哲学与人生(绪论)》PPT课件PPT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绪论)》PPT课件PPT课件

为什么乔布斯想与
苏格拉底共处一个 下午?
•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并称古 希腊三贤 •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 祖师 •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 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 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 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
柏柏拉拉图有图一天又问老有师苏一格天拉底又什么问是爱老情师,苏苏格拉格底叫拉他底到麦什田
格出拉去底告,诉他两: “个那小就是时爱情之” 后,他精神抖擞地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杉
树带林回走一了次 ,一要不支回颜头地色走 ,艳在丽途中但要取稍一棵稍最好焉、掉最适的合用花来 当心,景地观出苏的去树半格材天,之拉但后底,只他可问一以身取他疲一惫次:地柏“拖拉了图这一有棵就了看上是起回来的最直教挺好训、,翠的充绿满花,信
那就是爱情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景观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
《哲学与人 生》
绪论
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2月24日—2011 年10月5日),出生后一周即被遗弃,幸被收 养;1973年因家贫辍学;1976年与人开创苹
走一次 ,要不回头一外次 ,遇柏拉,图苏觉得格很容拉易 底,充还满信是心地叫出去他,到谁知树过了林半
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
回走的一原因次: ,“很可难得以看见来一株回看走似不,错的在,却途不知中是要不是取最好一, 不到支得发最已现,已好因经为走看只到可尽的以头摘时花一,,次才,发柏只觉好手拉放上弃一图,棵又再麦看穗充看也有没满没有有”信更这好心时的,地,苏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七课PPT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七课PPT课件
《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7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2012-4/22-28
.
2
鲁迅说:“本草家提起笔来,写:砒霜, 大毒。字不过四个,但他却确切知道了这东 西曾毒死过若干性命的了。”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2012-4/22-28
.
3
认识来源实践,实践对认识有重要用
1.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 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
简单的反映形式。
2.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 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3.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 形成的感性形象。
2012-4/22-28
.
23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 具体性
2012-4/22-28
.
24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 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 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 反映,没有反映事物的 本质,因而又有局限性。
.
18
天气预报的产生 1854年11月14日里海上空突然出现一场风 暴,使英法舰队受到严重损失。巴黎天文台台长受 命对这场风暴进行调查。他发现这场风暴也曾出现 在地中海上空。因此他认为只要建立一定数量的气 象站,利用电报传递情况,风暴即就可以预报了。 他的意见得到法国政府的支持,不久,第一次用电 报传递情报的天气图在法国诞生了
1934年7月16日,陶行知先生发表《行知行》一文, 继否定“知行”观之后,又否定“行知”观;将“行知” 观发展为“行知行”观。他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 “知行”改为“行知” 。

17世纪20年代
输入羊血

命 垂
19世纪80年代
输入人血


20世纪初
输入血型人血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七课-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七课-课件
,
汇报人:
目录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 观念
帮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 关系
激发学生对哲学和人生的兴 趣和探索精神
课程内容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概念和 原理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 用
哲学与人生的思考 与探索
课程安排
课程内容:包括哲学的基本概 念、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哲学 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提升个人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个人素质 促进社会和谐:遵守道德规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职业发展: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助于职业发展,提高竞争力
塑造良好形象: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中职生道德修养的表现
遵守校规校纪,尊重师长,团结同学
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
中职生职业规划的方法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
职业探索: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要求、前景等
职业目标设定:根据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设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
职业规划制定:制定具体的职业规划,包括学习计划、实习计划、就业 计划等
职业规划实施:按照职业规划,努力学习、实习、就业,不断提升自己 的能力和素质
职业规划调整: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以适应社会 的变化和发展
中职生职业规划的步骤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
职业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要求、前景等
职业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职业规划: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步 骤
影响人生态度:人生 观会影响人们对待生 活的态度,如乐观、 悲观、积极、消极等。

中职哲学与人生ppt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ppt课件
——犯人 李真
河北高院对李真案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死刑
11
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奋斗目标
你们临开始运动以前应 该定定方向。比如航海远行 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 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 走,才能达到目的地。若是 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 永无到达的日子。
李大钊
12
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
请谈谈上述案例对你的启示。 19
理想转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要有坚定的信念。
第二要有坚强的意志。 第三要有自觉的责任。
立志需躬行
实际行动
20
思考与讨论
怎样理解理想变为现实的 几个重要条件?
21
二、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信念
1.信念是实现理想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 要实现理想,
就要努力追求理 想。坚定的信念、 执著的追求、不 懈的奋斗是通向 理想彼岸的桥梁。

“理想信念”把这两个单独概念各自侧重的方面辩证地统 6
一为一体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 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 风帆。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 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 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
7
2.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6
4.坚定信念以奠定实现理想的基础
人生是船,信念是桨;人生是树,信念是根。 没有船桨的划动,船就会停滞不前;没有根系 的支持,树就无法高耸云霄。
27
第十二课
三、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
28
1.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什么是意志?

哲学与人生中职第七课 ppt课件

哲学与人生中职第七课 ppt课件
• 7、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 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ppt课件
20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中国药神 李时珍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药学家 李时珍花费了27年时间才写成的科学巨著。 在20多年里,他不但阅读了800多部书籍, 积累了上千万字的札记材料,而且历尽千 辛万苦,亲自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单 方、验方。全书共收集药物1892种,药方 11000多个。52卷的煌煌巨著,就是通过 自己亲自实践和学习将这一种种药物,一 个个药方积累起来的。李时珍被后人尊称 为“药神”。
• 哲理分析 : 经验是重要,但不能机械地套用经 验。真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真理逾越一步 就是谬误。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 一、人的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
•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 二、人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 三、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P67

••价值
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
• 5、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
次飞跃。
ppt课件
19
• 6、人的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 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受 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一个正确的认 识的获得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 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世界上的事物及其发展是 无限的,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 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34
名人名言
为了追求幸福而努力,为了实现梦想 而奋斗,即使失败,也不悔今生。因为 我毕竟试过了,行动过了。

中职哲学与人生三单元1ppt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三单元1ppt课件
• 小人以“璞玉”为宝,子罕以“不贪”为宝。
完整版课件
10
完整版课件
11
完整版课件
12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 阅读课本P75,P76故事 • 想一想:1、谈一谈两个推销员的思维有什
么不同?2、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应用归纳法 的?
• 学生:讨论,回答。
完整版课件
13
一、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人类从无数次实践的成功
经验与失败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人生发展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和学 习提高能力,既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也要加强科学 思维方法的训练。
完整版课件
16
四、在学习和实践中加强科学思维训练。
• 1、请列出30种杯子的用途。
2、请列出10种导致交通堵塞的原因? 3、请列出5种可以替代现行高考制度的办法。
完整版课件
4
毛泽东的哲学观点
• 毛泽东用中国哲学范畴对认识和实践统一理
论的概括。1937年在《实践论》中提出。毛 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和实践统一 的理论总结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 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 高一级的程度。
完整版课件
哲学与人生
(第三单元)
• 主讲:张闽临
赣州华坚科技学校
完整版课件
1
第三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完整版课件
2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实践成功
• 阅读课本P62,P63故事 • 想一想:1、谈一谈实践对能力发展的重要
性?2、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ppt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ppt课件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 他取出书来,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 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 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 上一跳,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 说吧,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 “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 不该说跳。”看,他还咬文嚼字呢。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 种人性论。孟子认为, 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 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 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 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 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 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 的,孟子称之为“良知 ”“良能”。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 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 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 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 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 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 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 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 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 响
中职《哲学与人 生》第一课 1.哲学
哲学是一门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学问。它的 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 过程中,哲学理论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哲 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 两个字组成,意思是爱智慧;在汉语中,“哲” 字解释为“聪明”的意思。人们往往把哲学称 为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1)哲学是人们在实践和生活中获得的具体 知识,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各种知 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使一部分 人有时间有可能对世界的一般问题作理论探讨 的时候才产生的。
因此,哲学产生后对具体科学的产生提要学习哲学?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儒家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
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 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 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 、弟(悌)、忠、恕、礼、知 、勇、恭、宽、信、敏、惠等 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 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 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 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重大影响。

中职哲学与人生ppt课件第6课

中职哲学与人生ppt课件第6课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 权利的义务。"
——马克思
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①两者是对立的,权利与义务有区别。 ②两者又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
“师傅领进门,修 行靠自己”反映了什么 道理?
蔡桓公讳疾忌医, 为什么神医扁鹊也无可 奈何?
试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原理分析如何看待当前我 国经济建设中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 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1.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
3.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正确对待制约因素,才能推动经 济不断发展。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三、正确处理人生矛盾,积极促
进自身发展 四、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
身发展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
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指一
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只有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实 现事物的发展
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能起加 速或延缓的作用
外因有时甚至起非常重大的作用
种瓜种豆,没有阳光、水分、 肥料、温度等行不行?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三、正确处理人生矛盾,积极促进自身发展 四、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七课 ppt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七课 ppt课件
纯粹的理性认识。
ppt课件
31
培根:蚂蚁、蜘蛛、 蜜蜂的比喻。
感觉和理性根说:
只相信经验的人像蚂蚁,他们只
会搜集材料,不知道如何加工、
处理这些材料;
只知道思辨的人像蜘蛛,他们只
凭借自己的材料编织体系;
真正的实验科学家像蜜蜂,他们
既采集材料,又通过自身消化处
理这些材料。
ppt课件
10
陶行知1914年秋赴美留学。留学期间,他 确定了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他师从约翰·杜威 ——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 威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本 质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但含有辩证唯心主义成 份。实用主义哲学又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 “行”。王阳明的哲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同 中有异。杜威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提出了“从 做中学”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做学合一”, 也即“知行合一”;但“从做中学”强调“做” 是“学”的起点,即先“行”后“知”,与王阳 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不同。1917年 陶行知回国之后,ppt课正件 式改名为“陶知行”。 11
ppt课件
7
• 通过亲身实践直接经验获得的认识知识的 途径通过他人或其他间接经验径媒体 获得的 ...
ppt课件
8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陶文濬 陶知行 陶行知 陶行知行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1912年,他另取“陶
知行”为名,次年将之用作笔名。1917年留美归国后,
他正式改名为“知行”。1927年,他又想改名为“行
1931年11月陶行知先生在《思想的母亲》中写到: “我拿杜威先生的道理体验了十几年,觉得他所叙述的 过程好比是一个单极的电路,通不出电流。他没有提及 那思想的母亲,这位母亲便是行动。所以我要提出的修 正是在困难之前加一行动之步骤,于是整个科学的生活 之过程便成了: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 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 无穷。”陶行知的“行动——知识——再行动”这一教 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实 践观是完全一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会用哲学指导自己的人生
• ⑴知识目标: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
• ⑵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
影《玩具总动员》,刷新票房纪录;1996年回归连续两年亏
损18亿多美元的苹果公司;1997年推出iMac电脑,使公司扭
亏为盈,盈利3亿多美元;2001年推出iTunes,成为全球最大
数字音乐零售商;2001年推出iPod,最终击败SONY公司成为
全球最大移动音乐播放器制造商;2007年推出iPhone,后击
• 换句话说,它要回答下列问题:这个世界为什么存在?为什么 成了这个样子?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好奇,人们是由于好 奇而开始哲学思考的。
2020/4/5
7
哲学有什么用
• 理论之用与实践之用。 • 大小之用与深浅之用 • 自觉之用和自发之用
2020/4/5
8
学哲学的意义
• 人生是一门大学问,做人是需要学习的 • 人生需要哲学智慧,每个人一生都需要至少一次的哲学沐浴 • 学哲学、悟人生,用哲学智慧启迪成功人生
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婚姻 ”
2020/4/5
5
原因分析
• 乔布斯的原话: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十几年来,世 界各地的书店里涌现出海量的关于历史人物的书籍。这些人物包括苏格拉底、达芬奇、哥 白尼、达尔文以及爱因斯坦成为人们灵感的灯塔,而苏格拉底排在第一位。西塞罗评价苏 格拉底说:“他把哲学从高山仰止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把苏格拉底的原 则运用到你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吧,这不是关于苏格拉底,这是关于你自 己,以及关于你如何给你每天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真善美。
谁丽但知稍过稍了焉半掉天的他花仍,没有苏回格拉去底,问最他后:“,这他就垂是头最丧好气的出花现吗在·老·?师”跟柏前拉诉图说回空答手老而师回:的" 原我因找:了两小 “时,很发难觉得这看是见最一盛株开看最似美不丽的错花的,,但却我不采知下是带不回是来的最路好上,,不它得就逐已渐,枯因萎为下只来可这以时摘,一苏次格,拉只底好告放诉他弃:, 再“看那看就有是没外有遇更”好的, 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 拉又一有支底一 最告天好诉又看他的问:花老师“柏苏那拉格就图拉是有底爱了什情以么前”是的生教活训,苏又充格满拉信底心还地是出叫去他到过树了林三走天一三次夜,,可他以也来没回有走回,来在。途中苏要格取拉 柏底只拉好图走有进一树天林又里问去老找师他苏,最格后拉发底现什柏么拉是图婚已姻在树,林苏里格安拉营底扎叫寨。他到苏杉格树拉林底问走他一:次“,你找要着不最回好头看地的 走花么,?在”途柏中拉要图指取着一边棵上最的好一、朵最花适说合:“用来这当就景是观最好的看树的材花,。”但苏只格可拉以底取问一:次“为柏什拉么不图把有它了带上出回去 的呢?教”训柏,拉充图满回信答心老地师出:去“我半如天果之把后它,摘他下一来身,疲它马惫上地就拖枯了萎一。棵即看使起我来不直摘它挺,、它翠也绿迟,早却会有枯点。稀所疏以
败Nokia;2010年推出iPad,后导致全球传统便携式电脑销量
急剧下滑;2011年因胰腺癌离世。2017年苹果公司迁入由其
主导设计的新总部大楼。
2020/4/5
2
为什么乔布斯想与 苏格拉底共处一个下午?
2020/4/5
3
苏格拉底是谁
•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并称古希腊三贤 •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祖师 •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 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 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 •主要思想: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反 诘法
2020/4/5
9
本课程的特点
•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知识载体和 基本线索
• 以分析解决中职学生最切要的人生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 • 用哲学引导人生,用人生体验哲学 • 既注重哲学基础知识和人生哲学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又注重贴
近学生,面向学生的人生实际问题
2020/4/5
10
本门课的目标
• 分析: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 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 更好的艺术,能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2020/4/5
6
哲学是什么
• 总的来说,哲学是对于自然界的全部的研究,是希望对于事物 作为一种普遍的解释。
的我就杉在树它还苏盛格开拉的底时问候他,:住“在它这边就上是。最等好它的凋树谢材的吗时?候”,再柏找拉下图一回朵答。老这师已:经是“我因找为着只的可第以二取朵一最好棵,
好看的不花容。易”看这见时一,棵苏看格似拉底不告错诉的他又:发“现你时已间经、懂体得力生已活经的快真谛不了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
2020/4/5
4
苏格拉底的几个哲学故事
柏拉拉图图又有有一一天天问又老问师老苏师格苏拉格拉底底什什么么是是爱外情遇,,苏苏格格拉拉底底还叫是他叫到他麦到田树林走走一一次次,,要可以不来回回头走地,走在途,
在中要途取中一要支摘最一好棵看最的大花最,好柏的拉图麦又穗充,满但信只心可地以出摘去一,次两个,小柏时拉之图后觉,得他精很神容抖易擞,地充带回满了信一心支地颜出色去艳 ,
《哲学与人生》
绪论
2020/4/5
1
引言
史 蒂 夫 ▪ 乔 布 斯 ( 1955 年 2 月 24 日 —2011 年 10 月 5
日),出生后一周即被遗弃,幸被收养;1973年因家贫辍学;
1976年与人开创苹果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便携式电脑和个
人 电 脑 ; 1980 年 公 司 上 市 , 成 为 最 年 轻 的 亿 万 富 豪 之 一 ; 1的98前5身年换;因取1受9和9排5苏年挤我格,离愿拉旗开意底下苹把相P果我i处x公所a的r司有公一的,司个科组推下技件出午去N史。eX上T公第司一,部研全发3DM动ac画O电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