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这一主题。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详细内容涉及儒家、墨家、道家等诸子百家关于幼儿教育的观点与实践,重点分析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孟子的“性善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 掌握儒家、墨家、道家等主要学派的学前教育观点。

3. 分析并评价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提高他们对古代教育观点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儒家、墨家、道家等主要学派的学前教育观点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代幼儿教育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儒家、墨家、道家等主要学派的学前教育观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3. 实践情景引入:列举古代学前教育案例,分析其教育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教育观点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4. 例题讲解:以孔子的“有教无类”为例,讲解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思考,讨论其在现代教育中的体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儒家、墨家、道家等学派学前教育观点的异同。

2. 作业题目:以“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为主题,写一篇论文。

答案:请结合教材内容、课堂讲解和个人思考,论述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使学生了解了儒家、墨家、道家等学派的学前教育观点,并尝试将其应用于现代社会。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古代学前教育方面的书籍,深入了解古代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教育素养。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
•三
2021
2021
第三章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贾谊论早期教育 第二节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第三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2021
2021
第一节 贾谊论早期教育
贾谊生平
➢ 少年有为 破格提拔 ➢ 权贵毁谤 被贬长沙 ➢ 居安思危 切中时弊 ➢ 忧郁而死 其功不灭
“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
2021
二、论胎教 朱熹认为对幼儿的教
育应从胎儿时期开始。 他吸收了先秦以来的胎 教思想。
2021
三、论幼儿教育内容
1、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流是孝悌诚敬 之实,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以及诗书 礼乐射御的初步知识。
2、专门编了一本《童蒙须知》,以作 为幼儿的守则。
2021
《童蒙须知》内分衣服冠履、 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 写文字、杂细事宜五部分, 对幼儿生活、学习等各方面 的行为规范都做了明确具体 的规定。
三是为幼儿慎择老师。 “夫太子,天下之本,其辅翼之不可不谨。”至 于皇孙,由于其“德性未定”、“闻见未广”, 则“保养之具,尤不可不严。” 太子、皇孙左右的官僚之选,不仅罕有称其 职者,而且多有“邪佞、儇薄、阘冗、庸妄之辈” 厕身其间。
2021
如此疏略“辅养之具”的择取,“是犹家有明 月之珠、夜光之壁,而委之衢路之侧,盗贼之冲 也,岂不危哉!”
2021
三、论早期教育
(一)早谕教 1、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论述 (1)“天下之命,县(悬)于太子” “太子正而天下定矣。”对太子的教育,实
乃治乱之机要。 (2)早期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最重要 阶段,决定着他日后的成长道路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君子慎始。” “殷、周之君有道之长,2而021秦无道之暴”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堂PPT)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堂PPT)
劳拉·琳妮 •上映日期:1998年6月1日 •中译名:楚门的世界
8
拓展影视
•导演:李安 •主演:苏拉·沙玛
伊尔凡·可汗 •上映日期:2012年11月22日
9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
(一)生活常规的培养
1.行为举止;2.起居饮食; 3.应对进退;4.卫生习惯。
10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37
背景资料(3)
蔡美儿的育儿观:
●要想走向卓越,就得坚持不懈地练习、练习、 再练习;而美国父母则不欣赏机械的重复。其实,不管 是弹奏钢琴还是演算数学,一旦孩子展现了杰出的天赋, 就会得到赞扬、钦佩和满足。这将为他们的人生奠定自 信的基石,并令艰苦卓绝、了无情趣的活动变得充满乐 趣。这样的良性循环,使父母更容易引导孩子们登上更 加努力的新台阶。
蔡美儿的育儿观:
●当我看到美国的父母试图用一次又一次的表 扬,来鼓励孩子完成那些诸如画出一条歪歪扭扭的线条 或学会挥舞这样极其简单的任务时,我发现中国父母有 两件事超越了美国的父母:(1)他们在孩子身上寄予了更 高的期望、更美的梦想;(2)他们更在意自己的孩子在人 生路上到底能“走”多远、能“跳”多高。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方法
2.激发兴趣 3.榜样示范 4.警示与示警
17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三、封建社会的胎教
(一)带有政治胎教学说 (二)趋于科学化的胎教
18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四、慈幼机构的建立
(一)宫廷慈幼机构 (二)社会慈幼机构
19
五、封建社会儿童学前教育的特点
20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23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三章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第三章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资料来源
学前教育史的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历史文献、档案材料、教育家著作、教育期刊等。 这些资料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证据,支持他们对学前教育史进行深入的 研究和分析。
02
古代学前教育
古代学前教育的起源与特点
起源
古代学前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儿 童公育,随着家庭及私有制的产生, 逐渐演变为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
特点
以家庭教育为主体,强调对儿童进 行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及初步的文 化知识教育。
古代学前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形式
家庭教育是古代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 母亲是主要的教育者,此外,还有宫 廷教育、蒙养院等教育形式。
内容
主要包括生活技能教育,如穿衣、吃饭、 如厕等;道德规范教育,如尊老爱幼、 诚实守信等;以及初步的文化知识教育, 如识字、算术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杜威
美国教育家,提出“儿童 中心主义”,强调儿童在 活动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
现代学前教育的实践与影响
实践
各国纷纷建立学前教育制度,推广幼儿园 和托儿所等学前教育机构,实施多样化的 教育方法和手段。
VS
影响
提高儿童入学准备水平,促进儿童身心全 面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的 发展;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随着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未来的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和维护,关注 儿童的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强调科技与教育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效 果和质量,为儿童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推动教育公平与普及
学前教育史提醒我们关注教育公平与普及问题。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 进,将更加注重推动学前教育的公平与普及,让更多儿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课件]第一章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PPT

[课件]第一章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PPT

育方式,因此可以试着将传统文化知识设计成游戏, 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同时,传统 文化中有许多富于教育意义的故事,教师可以联系 生活实际,或将其编其儿歌,或通过改造,使其更 加生动、有趣,便于孩子理解,做到深入浅出。有 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举办一定的活动,创造一定的 真实情境来加强孩子对传统文化知识和精神的理解 与领悟。
教之以善(行为规范的教育) 知其嗜欲(衣食及其生活所需 安其居处(居室的安置料理)
、 古 代 胎 教 的 实 施
• 太任自妊娠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 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
西周文王之母善以 胎教。中国最早实 施胎教的记载。
3
• 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 差,笑而不諠,独处不倨,虽怒不骂。
• 国家提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应该 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个部 分。
• 1、国学教育不是万能良药,应以塑造性灵 为主。说到底,国学教育只是一种独特的 教育方式,而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仅靠 国学的熏陶是不够的,必须注重方式方法 的多样化,全面促进孩子的发展。
• 2、国学教育的方式应该形象生动,灵活变 化、不拘一格。孩子天性爱玩,游戏是最好的教
庠——《三礼义宗》中说:“虞舜 之学名庠”
4、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教育性质)
2、原始群落的老人担任教育工作(师资)
3、内容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教育内容)
4、教育方法口耳相传,实践中教育(教育手 段)
第二节、中国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我国教育史 上最早关于 学前教育的 记录
曾参杀猪的故事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 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 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 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 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 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 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 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学前教育史
2019年10月12日星期六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27想
• 二、循序渐进的教育主张 • 教育不但要适应儿童的发育水平,也要适应儿童的知识水平,
应从儿童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逐渐加以深化、扩充,不能 超过分限,若强压大量内容给儿童,就如揠苗助长,反而妨 碍幼儿身心健康 • “童子自有童子格物致知”
学前教育史
2019年10月12日星期六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29想
• 四、注重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 提倡教育儿童一定要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 • 根据儿童喜欢玩耍游戏而不喜欢拘束的特点,“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
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 斥责蒙师将儿童当作囚犯一样来体罚,儿童必然将学校当成监狱,把老
形就有了精神知觉,就可以对其施教,他认为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对胎儿有直接影响。 • “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bi闭),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 席
不正不坐, 目不视邪色, 耳不听淫声, 夜则令瞽(gu鼓) 诵诗, 道正事。 如此 则生子形容端正, 才德必过人矣。” • 讨论:关于胎教的观点
学前教育史
2019年10月12日星期六
第二节 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15想
• 三、严而有慈,均爱不偏 • 认为教育孩子是严肃而重要的事,主张父母威严而有慈,反
对无教而爱,主张用怒斥与体罚的方法 •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 • 对待子女要一视同仁,反对偏爱; •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学前教育史
2019年10月12日星期六
第三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21想
• 二、重视乳母之教 • 重视乳母对婴儿的保育作用,主张要慎选乳母;认为乳
母不但要承担哺育之责,还是幼儿的家庭教师。 • 乳母“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

封建社会思想家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

封建社会思想家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

• 慎择幼儿的教师应自慎择乳母开始。 • 必选求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为子师。
太子、皇孙
• 应效仿古之圣王教世子法,选拔端方正直,道术 博闻之士为太子师友。
第二讲
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三) 强调学“眼前事”
主要任务——“学其事”,学习眼前日用的事。包括“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 乐射御书数之文”和“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 教材——《小学》与《童蒙须知》 学习方法——注重道德行为操作的训练,要求儿童的学习由浅入深,自近及远,这 不仅符合 儿童认识发展与道德形成的规律,易为儿童掌握,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儿童 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践履笃实的作风。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 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第二讲
四、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二) 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基本思想是:教育者在确定教育内容时,注意量力而施,符合 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
“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
第二讲
形成,可塑性很大。
• 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认真接受父母教育的习惯在内, 能够“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第二讲
二、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二) 威严有慈
批评
“无教而有 爱”
主张
从小就要严 格要求,勤 于教诲
有效手 段
鞭挞体罚
第二讲
二、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关于早教的著述:《傅职》、《保傅》、《劝 学》、《胎教》诸篇。
第二讲
一、贾谊论早期教育
贾谊关于早期教育的论述
(一)早谕教

中外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第二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幼教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 (二)幼儿普及化、平民化、大众化 • (三)主张素质教育,提倡动手 • (四)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 一、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 •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 (二)蒙养园制度的确立 • (三)幼稚园制度的确立 • 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制定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第三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 一、朱熹的生平及教育实践 • 二、重视儿童教育的思想 • (一)重视蒙养教育 • (二)重视学习“眼前事”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 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 • 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 • 三、原始社会末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 三、关于儿童教育的方法 • (一)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 • (二)注重环境影响,主张慎择师友 • (三)注重直观形象,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 (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五)提倡下面教育为主 • (六)首创以“须知”和“学规”的形式对儿童

第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精品课件

第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精品课件

第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发展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第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发展”。

具体内容涉及教材第一、二节,详细阐述从先秦到唐宋时期,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发展轨迹及其特点。

我们将重点讨论儒家、道家等学派学前教育观念,以及古代幼儿教育实践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解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特点;2. 掌握儒家、道家等学派学前教育观念;3. 分析古代幼儿教育实践方法,对比现代学前教育差异;4.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跨时代教育观念对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学前教育观念现代解读,以及实践方法对比分析。

教学重点:儒家、道家等学派学前教育观念,以及古代幼儿教育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古代幼儿教育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学前教育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第一、二节,分别介绍先秦到唐宋时期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发展轨迹及其特点,重点阐述儒家、道家等学派学前教育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古代幼儿教育为例,让学生模拟古代课堂,体验古代学前教育方法。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古代学前教育观念选择题,让学生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答题,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古代学前教育特点。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古代学前教育与现代学前教育异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发展历程;2. 儒家、道家等学派学前教育观念;3. 古代幼儿教育实践方法;4. 古代与现代学前教育异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内容,论述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发展特点及其现代价值。

答案要点:(1)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发展特点: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实践、尊重个体差异;(2)现代价值:为现代学前教育提供历史借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掌握古代学前教育知识点,以及实践情景引入是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前教育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学前教育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特点
学前教育具有基础性、启蒙性、 全面性和生活性等特点,对儿童 身心发展、社会性和学习品质等 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学前教育 的思想、制度、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等 方面。
任务
学前教育史的任务是揭示学前教育发 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为当 前和未来的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 借鉴和启示。
现代学前教育的特点与趋势
综合性
注重儿童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身体等方面。
多元化
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现代学前教育的特点与趋势
• 游戏化: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 围中学习。
现代学前教育的特点与趋势
国际化
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 实践,推动学前教育的跨 文化交流。
力。
华德福教育法
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通过艺术 、音乐和自然教育等方式,培养 儿童的审美意识、情感表达能力
和环保意识。
05 学前教育史的重要人物与思想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育顺应自然
尊重儿童天性,强调教育应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
儿童“自动”发展
倡导让儿童在自由活动中自我发展,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观察者。
古代学前教育的典型案例
• 教育成果与影响: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 认可和传播,对后世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 理念和方法对于现代家庭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古代学前教育的典型案例
• 案例二:朱熹的《童蒙须知》 • 背景介绍:朱熹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
03
认为通过感觉训练,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判断力

学前教育史第2章、第3章PPT课件

学前教育史第2章、第3章PPT课件
17
第三章 清末学前教育
【2016年10月】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
A.京师第一蒙养院 B.湖南蒙养院
C.武昌蒙养院
D.天津严氏蒙养院
【2017年4月】《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颁 行标志着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其颁行时间是()
A. 1901 年
B. 1902 年
C. 1903 年
11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初步 形成
四、清末蒙养院制度的特点
1.初步体现了学龄前教育由家庭向社会转变。 2.仍然以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为宗旨。 3.歧视妇女。 4.脱离中国实际,照搬日本学制和严重依赖外国教习。
12
第二节 “康梁”的教育主张
康有为,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代表作《大同书》认 为儿童应完全由社会公育。公立育婴院胎教,3岁后转 到慈幼院接受保育,以后接受小学、中学、大学教育, 2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1) 第二节 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1) 第三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1)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1)
1
第一节 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
王充,东汉人,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对幼儿 教育问题没有专门系统的论述,只是散见于其哲学思想和 著作中。
(三)补充 1907年颁布《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着清末学
前教育体质在形式上得到完善。
10
三、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
1.端方创办的武昌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2.张之洞制定《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 3.公办的还有京师第一蒙养院、湖南蒙养院、杭州女子学堂、 江苏旅宁第一女子附设幼稚园。 4.私立蒙养院最大的有上海的务本女塾附设幼稚园、天津严 氏蒙养院。
2.办学程度低:贫困人家的子弟,具有慈善性质。 3.教学内容:早期粗浅,后期丰富。

学前教育史课件

学前教育史课件

学前教育史课件一、引言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儿童综合素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史课件旨在梳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分析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问题,为今后学前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概述。

二、古代学前教育1.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学前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教育内容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强调孝悌、礼仪、忠诚等品质的培养。

这一时期的教育观念和内容为后世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学前教育开始出现官方办学,如“太学”等。

教育内容逐渐丰富,包括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

同时,家庭教育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家训、家规等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3.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学前教育逐渐向民间普及,私塾、村学等教育形式兴起。

教育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学前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官办学校逐渐完善,如“国子监”等。

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包括诗词、书法、音乐等艺术教育。

同时,民间教育也得到了推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5.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学前教育进入了繁荣阶段。

官办学校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内容注重实用性,如算术、农业、手工艺等。

家庭教育也更加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

三、近代学前教育1.晚清时期晚清时期,我国学前教育受到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开始进行改革。

教育内容逐渐摒弃封建礼教,注重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同时,民间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儿童图书馆等相继出现,为儿童提供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

2.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我国学前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政府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强调游戏、故事、手工等教育方式。

同时,民间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儿童活动中心等得到推广,学前教育逐渐走向普及。

四、现代学前教育1.建国初期建国初期,我国学前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古代幼儿教育》课件

《古代幼儿教育》课件

PART 03
古代幼儿教育的代表人物 与思想
REPORTING
孔子与《论语》中的幼儿教育思想
总结词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强调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提倡“仁 爱”和“礼乐”。
详细描述
孔子认为,幼儿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应该重视幼儿的德育和礼仪教育。他提倡 “仁爱”,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也是幼儿应该具备的品质。同时,孔子也强调“礼乐”,认为礼 仪和音乐是培养幼儿文明举止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
《古代幼儿教育》 ppt课件
REPORTING
• 古代幼儿教育概述 • 古代幼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 古代幼儿教育的代表人物与思想 • 古代幼儿教育的评价与启示
目录
PART 01
古代幼儿教育概述
REPORTING
古代幼儿教育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当时 的教育主要针对3-6岁的儿童,由 家庭或私人教师提供。
古代幼儿教育方法以游戏、故事、手 工等为主,注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实 践能力,强调在玩中学、学中玩。
古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重视儿童个性
古代幼儿教育启示我们,要尊重 儿童的个性,关注儿童的兴趣和 需求,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有针
对性的教育。
强调实践能力
古代幼儿教育启示我们,要注重 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注重全面发展
古代幼儿教育启示我们,要注重 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品德 、知识、技能等方面,为未来的 生活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代幼儿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
尊重儿童个性
现代教育可以借鉴古代幼儿教育理念,尊重儿童的个性, 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 教育。

第六章-古代学前教育课件

第六章-古代学前教育课件
24
传授时且不许儿童抄写笔录 ,全凭口耳相传 , 死记硬背 , 牢记心间 ,对于刹帝利、吠舍种姓的子弟 , 虽然也有 学习吠陀等经典的任务 , 减少学习《吠陀》的数量 , 留出较多的时间跟随父辈学习有关军事、农作、手工方 面有用的实际知识。至于首陀罗种姓的孩子 , 则被完 全剥夺接受教育的权利 。
15
父亲既是一家之主、又是家庭的祭司 , 也就理所当然 地负责教育儿童的任务。对其子女来说 , 父亲就是教 师 , 父训就是法律 , 一切言行举止 必须听命于他。在 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不断深入人心以养成对耶和华 ( 即上帝 )无比信仰和敬畏之情。正是通过这种充满宗教 意识的家庭教育,使每个希伯来人家庭都变成 一个个 牢固的信仰基地 。
20
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一种阶级压迫制度,它 把从事当时不同社会分工的人群,划分成4个等 级,也就是构成4种种姓。第一等级是“婆罗门 ”, 即掌握宗教事务的僧侣贵族;第二等级是 “刹帝利”, 执掌行政与军事大权的世袭贵族;
第三等级称为“吠舍”,即名义上具有人生自 由的 , 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农夫、手工业者和 贫民等 , 他们必须向第一、第二等级交物、纳 税 ;第四等级称作“首陀罗”, 即被征服者或 奴隶 , 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低层。前两个等级与 后两个等级由于种姓差别而尊卑极为悬殊 , 他 们之间不得通婚、不得共食 , 世袭相传 , 不得 更改。
18
古代希伯来人的早期教育颇受重视,它是为民族的救亡 和传统的继承服务的,为整个民族教育起着一种先导的 作用。儿童从小就在家庭或会堂中接受严格的教育,在 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宗教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堪称民族史 上或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Βιβλιοθήκη 19三、古代印度的学前教育
古代印度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早在公元 前4000到前2500年印度已有相当优越的哈拉帕 文明。但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文没有记载。直 至公元前20世纪开始有史料记载,公元前1500 年左右,印度建立了最原始形态的国家,又经 过1000年之久的历次战争,印度古代典籍《吠 陀经》记述了这一历史阶段的情形,故习称这 一阶段为古代印度的“吠陀时期”。在这一时 期相继出现和形成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信仰,对 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曾产生过极 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PPT课件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PPT课件

羊舍
仓库
养老
NARRATIV
BOARYT
儿童 教育
第一讲
一、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NARRATIV
BOARYT
(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原始社会教育方法主要是观察模仿、口传身授,在实际活动中进行教育。
秦汉时 • 《黄帝内经》,“胎病”,中国最早从医学角度探讨胎教问题的论述。

• 孙思邈著《千金方》,提出“外象内感”,孕妇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 唐代以 内胎儿,注重孕妇所处的外界环境。

• 《妇人良方》《格致余论·慈幼论》分别指出孕妇饮食宜忌。
宋元北 齐
• 《逐月养胎法》按月为孕妇制定相应食谱。
时间 来源
内容
•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 西周王公贵族在家族中对儿童实施的学前教育计划
• 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礼仪的训练; • 初步的文化知识启蒙 • 已经能够有意识地顾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并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循
序渐进提高要求 • 已经出现男女之别。
意义
•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目录
一、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二、奴隶社会的儿童教育 三、封建社会的儿童教育

中国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在原始社会中一直存在着以社会公育形式进行的儿童教育。
第一讲
一、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共育的实施
基本形式——社会公育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中国古代教育史》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展开,详细内容包括:1. 孔子的学前教育观念与实践;2. 墨子的幼儿教育思想;3. 荀子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述;4. 《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观;5. 宋明理学家对学前教育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观念与主要思想;2. 分析比较不同教育家的学前教育观点,评价其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孔子、墨子、荀子等教育家的学前教育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难点:宋明理学家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对现代学前教育的指导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古代儿童学习的壁画,引出古代学前教育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2. 新课讲解:a) 讲解孔子的学前教育观念,结合《论语》中的实例进行分析;b) 介绍墨子的幼儿教育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展开;c) 阐述荀子的儿童教育观点,强调“性恶论”与教育的关系;d) 分析《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观,探讨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e) 讲解宋明理学家对学前教育的贡献,以朱熹、王阳明为例。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2. 主要内容:按教学顺序,将孔子、墨子、荀子、《颜氏家训》及宋明理学家的学前教育观点简洁明了地呈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孔子的学前教育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b) 分析墨子的幼儿教育思想,谈谈其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c) 请结合实际,谈谈宋明理学家教育思想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2. 答案要点:a) 孔子:重视家庭教育和礼节教育,倡导以身作则,注重启发式教学;b) 墨子:强调兼爱和非攻,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注重实践;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是否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论语》、《墨子》等原著,深入了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方法
2.激发兴趣 3.榜样示范 4.警示与示警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三、封建社会的胎教
(一)带有政治胎教学说 (二)趋于科学化的胎教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四、慈幼机构的建立
(一)宫廷慈幼机构 (二)社会慈幼机构
第一,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 第二,五难学、度前封与教建广育社度的会均内儿有容童较大学大为前的丰教增富育加,的。特点 第三,学前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原则
1.及时施教
《尚书•《召诰》》: “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
《国语•晋语》: “人生而学,不学不入。”
《大戴礼记•保傅》 : “少成若天性,习贯之为常”。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原则
2.量资循序 3.严慈相济 4.遇物而教
背景资料(3)
蔡美儿的育儿观:
●要想走向卓越,就得坚持不懈地练习、练习、 再练习;而美国父母则不欣赏机械的重复。其实,不管 是弹奏钢琴还是演算数学,一旦孩子展现了杰出的天赋, 就会得到赞扬、钦佩和满足。这将为他们的人生奠定自 信的基石,并令艰苦卓绝、了无情趣的活动变得充满乐 趣。这样的良性循环,使父母更容易引导孩子们登上更 加努力的新台阶。
背景资料(3)
蔡美儿的育儿观:
●为什么索菲娅3岁开始练钢琴,7岁获奖。在 千难万难的“开头”,许多西方父母都会选择放弃。然 而中国母亲却会在一开始,就不给孩子选择“不努力” 的机会。
背景资料(3)
蔡美儿的育儿观:
●在迪士尼的电影里,“好女儿”总是感到精 神崩溃,发现生活并不完全需要循规蹈矩、力争上游。 然后,她们脱掉衣服奔向大海,或做一些类似的事情来 放纵自己。可这只是迪士尼吸引那些从未赢得任何奖项 的人的一种方式。获奖使你拥有更多的机会,这意味着 你可以自由地进行选择,并不需要你飞身跳进大海。
功利主义色彩。 第四,儒家思想规范、指导着学前
教育的实施。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古代思想家所论之人性
孔子: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古代思想家所论之人性
孟子: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 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背景资料(1)
蔡美儿 (Amy Chua) 1962年(虎年)生 于伊利诺州香槟(Champaign),现任耶鲁法学院 终身教授。
1987年以荣誉毕业生毕业于哈佛法学院, 在校时是《哈佛法律评论》主编。曾供职于华尔 街,并曾在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 及斯坦福大学任教,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 授。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
(二)道德教育
1.孝悌; 2.立志; 3.行善; 4.诚信; 5.崇俭。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
(三)早期的知识教育
1.识字; 2.诗赋; 3.学风;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
(四)身体的养护
1.食勿过饱,穿勿过暖; 2.安全避险,避免惊吓。
学前教育史
教学内容
上篇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胎教的实施与演进,掌握古代 胎教的经验与局限。
2.了解并初步掌握贾谊、颜之推、朱熹以 及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人性是什么?
拓展影视
•导演:黑泽明 •主演:三船敏郎、京町子 •上映日期: 1950年8月25日
劳拉·琳妮 •上映日期:1998年6月1日 •中译名:楚门的世界
拓展影视
•导演:李安 •主演:苏拉·沙玛
伊尔凡·可汗 •上映日期:2012年11月22日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
(一)生活常规的培养
1.行为举止;2.起居饮食; 3.应对进退;4.卫生习惯。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方法
1.环境濡染
孔子——“里仁之美” 孟子: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
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之。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
变动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 不慎也。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王守仁(1472-1528)字伯 安,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 哲学家、教育家。自号阳明子, 故学者均称其为阳明先生。王 守仁出身于士大夫家庭,28岁 时举进士出身。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四、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论反对体罚儿童 (二)论儿童教育应顺应自然 (三)论儿童教育的改革
思考
讨论:虎妈蔡美儿的教育观是中国式的 教育吗?谈谈你对中国传统幼儿教育思 想的理解。
蔡美儿的育儿观:
●当我看到美国的父母试图用一次又一次的表 扬,来鼓励孩子完成那些诸如画出一条歪歪扭扭的线条 或学会挥舞这样极其简单的任务时,我发现中国父母有 两件事超越了美国的父母:(1)他们在孩子身上寄予了更 高的期望、更美的梦想;(2)他们更在意自己的孩子在人 生路上到底能“走”多远、能“跳”多高。
通过自己的育儿经历,她写成《虎妈战 歌》一书,并因此荣登TIME封面。
背景资料(2)
书摘:
“中国式强制”的前因后果
——这是蔡美儿书中最受美国读者非议 的一章,很多读者因此攻击她“虐儿”,而中国 读者可能对此并不陌生,郎朗当年跟随父亲在北 京学琴时,所接受的魔鬼式训练比这有过之而无 不及。
背景资料(3)
拓展影视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
路易丝·弗莱彻 •上映日期:1975年11月19日 •中译名:飞越疯人院
拓展影视
•导演:罗伯托·贝尼尼 •主演:罗伯托·贝尼尼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上映日期:1997年12月20日 •中译名:美丽人生
拓展影视
•导演:彼得·威尔 •主演:金·凯瑞
(一)论“早谕教” (二)论保傅教育 (三)论早期教育的内容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二、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531-约595年), 字介,梁朝金陵(今江苏南京) 人,祖籍琅邪临沂。颜之推出 身于士族家庭。他写出了我国 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 庭教科书——《颜氏家训》。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蒙养教育的意义 (二)论学“眼前事” (三)论慎择师友 (四)论正面教育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朱子读书法
• 循序渐进 • 熟读精思 • 虚心涵泳 • 切己体察 • 着紧用力 • 居敬持志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四、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贾谊的早期教育思想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洛阳 (今河南洛阳)人,汉代杰出的政论家、 思想家、文学家。汉文帝召为博士,曾 先后担任长沙王和梁怀王的太傅。后梁 怀王刘揖因坠马而亡,他自伤未尽太傅 之责,“常哭泣”,竟郁积而死,年仅 33岁。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贾谊的早期教育思想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古代思想家所论之人性
荀况: “涂之人可以为禹”。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古代思想家所论之人性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毕) 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 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二、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论固须早教 (二)论威严有慈 (三)论应世经务 (四)论环境习染 (五)论学习态度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朱熹(1130-1200)字元晦, 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 源县)人,南宋理学家、教育 家。朱熹出身于书香门第,从 师李侗,同时汲取了理学大家 周敦颐、张载的主张,成为程 朱理学的主要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