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跃
25
二、世界各地最早栽培的植物
– 西亚:穆雷贝特(今叙利亚北部),公元前7000年种 植过小麦和大麦;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西南部), 公元前5000年种植过小麦和大麦
– 中国:几千年前就形成了“南稻北粟”格局。黄河 流域(河北、甘肃),公元前5405年种植过黍(糜子)、 粟(谷子);长江流域,公元前4000~5000年普遍种 植水稻
4、生长发育研究法:是在生长分析法和发育研究法 的基础上形成的。观测项目包括营养器官(叶面积、 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和生殖器官(穗分化、产量及 构成因素)
26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
一、农业的产生
– 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初期 – 诱因:人口的增加与天然食物的短缺 – 过程:原始农业是人类模仿自然的结果 – 意义: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次
28
• 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方法:
1、生物观察法:用肉眼和仪器观测作物生长发育、器 官建成、产量形成和物质积累的过程
2、生长分析法:通过比较叶面积消长和干物质积累的 差异,以此评判品种或栽培技术的优劣。具体做法: 每隔几天,从田间取样,考察叶面积消长和干物质 积累动态
27
3、发育研究法:每隔一定的天数测量植株的生长状 况,如稻、麦的分蘖动态、穗发育状况等
9
– 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类
• 长日照作物:即在日照变长时开花的作物,如麦类、 油菜等
• 短日照作物:即在日照变短时开花的作物,如稻、玉 米、大豆、棉花、烟草等
• 中性作物:指那些对日照长度没有严格要求的作物, 如荞麦
• 定日性作物:指只能在一定的日照长度下才能开花的 作物,如甘蔗(12h45 min)
㈠ 性质:~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 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 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㈡ 任务: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采取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 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
36
㈢ 研究对象
㈠ 作物栽培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作物栽培学的相关学科
• 作物:作物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生态学、生 物化学、群落学等
• 环境: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化学、植物保护 学(病虫害防治学)等
34
– 各相关学科与作物栽培学的关系 • 作物栽培学是对各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是 对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应用;但又不是单纯 的综合应用; • 而是将各种科技成果集成组装、灵活运用, 再加上其自身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 成规律、作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成果,从而 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基础。
–其中:小麦类、非洲高粱、红麻、甘蔗等增加了我国 原有作物的类型,魔芋、蓖麻、亚麻、三叶草等填补 了我国这类作物的空白
19
㈣ 从美洲引入的作物
–哥伦布;玉米、甘薯、马铃薯、粒用菜豆、花生、向 日葵、陆地棉(美棉)、海岛棉、剑麻、烟草等
18
第三节 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
一、作物的多样性 – 作物种类的多样性
33
– 各相关学科与作物栽培学的关系可概括 为两点
• 从单一到综合 • 从理论到应用
32
㈡ 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 作物栽培学包括总论和各论,总论和各论共同构
成这门学科。 • 古今中外的农学、作物栽培学都包含总论和各论。
31
总论
各论
研究作物栽培的“共性”
研究作物栽培的“个性”
(不同的作物特征特性不同,
16
• 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 物种受到威胁或正在减少 – 遗传种质资源正在减少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是很难恢复的 – 物种一旦灭绝是不能再生的 –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种质资源,可以扩大动植物遗
传育种的基因基础
• 杂交水稻是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典范
(共同的原理和普遍的规律) 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
讲述一般知识、基本原理 、普遍应用的措施与技术 ,为各论作铺垫,打基础
讲述各个作物的知识、 原理、栽培措施与技术
两者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41
三、作物栽培学的特点
–复杂性:来自研究对象(作物、环境、措施)的复杂多变 –季节性: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要做到“不违农时” –地区性:不同地区适合于栽培不同作物 –变动性:品种更新、对作物产量品质形成规律认识的加深、
43
讲授内容
第四章 作物与环境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系(6学时)
– 第一节 作物的环境 – 第二节 作物与光的关系 – 第三节 作物与温度的关系 – 第四节 作物与水的关系 – 第五节 作物与空气的关系 – 第六节 作物与土壤的关系
42
讲授内容
第五章 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8学时)
– 第三节 播种与育苗技术 – 第四节 种植密度和植株配置方式 – 第五节 营养调节技术 – 第六节 水分调节技术 – 第七节 作物保护及调控技术 – 第八节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第九节 收获技术 – 第十节 灾后应变栽培技术
–成功之处
• 正是因为引种,才使得一些主要作物遍布了全世界
–如:原产我国的大豆,原产北美的玉米,我国的杂交水稻, 等等
• 引种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各地的作物品种多样性,促 进了作物生产的发展
12
–经验教训
① 引种前必须了解作物品种的习性和抗逆性。不同 纬度之间引种,应了解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不同 经度之间引种,要注意海拔高度
– 1935年,前苏联的瓦维洛夫,确定了世界8个独立起源 地,认为中国是“第一个最大的独立的世界农业发源地 和栽培植物起源地”,并列出了起源我国的作物136个 种,其中大田作物20个种
22
四、我国作物的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卜慕华教授,1981)
㈠ 本土作物
– 稻、小麦、裸燕麦、六棱大麦、粟(谷子)、稷、黍、 稗、高粱、穇子、大豆、赤小豆、山黧豆、荞麦、苦 荞、山药、芋、紫芋、麻芋、油菜、紫苏、大麻、苘 麻、苎麻、红麻、中国甘蔗、紫云英、草木樨等
技术措施的引进等都会引起栽培方法与措施的变化
29
四、作物栽培研究法
– 基本方法即田间试验,如产量对比法、品质对比法等
– 产量对比法最普遍,就是对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技术进 行小区试验或大田对比试验。包括几个处理、几次重复
– 要求对试验过程进行详细观察记载,收获时进行测产、 考种,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判品种或栽培技术 的优劣
作物栽培学总论
课程简介
• 作物栽培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
• 《作物栽培学总论》是农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程,与《作物栽培学各论》一起构成《作物栽 培学》
• 主要讲述作物栽培的一般知识与基本原理,以 及普遍适用的栽培与耕作技术措施等
47
讲授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 • 第三章 作物产量与产品品质的形成 • 第四章 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 第五章 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 • 第六章 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15
二、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
㈠ 作物引种的概念和理论 –作物引种
• 概念:指从外地(包括国外)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 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 分类:“简单引种”、“驯化引种” • 简单引种:指原产地与引种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
或被引种作物本身适应范围广,因此不需特殊处理 和选育过程,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14
– 引种理论
• “土宜论”:不同土壤种植不同的作物,引种只能 在相同的土壤之间进行
• “风土论”:不同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引种 时必须协调好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 “排风论”:不同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但植 物的遗传性可以改变,主张顺应植物的要求与改造 植物的本性并重,以达到驯化目的
13
㈡ 引种的成功事例及教训
② 引种时要高度重视植物检疫。引种把一些病虫草害 也引进来了。如:甘薯黑斑病,美洲→日本→我国 辽宁→我国所有甘薯产区;稻水象甲,北美→日本 (20世纪70年代)→朝鲜半岛(80年代中期)→我 国河北、辽宁(80年代末期)
11
㈢ 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
– 作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是作物引种成功的关键,也是 引种的原则。具体内容—— 1、生活条件须得到满足,各个生育阶段对光周期、 温度、降雨量以及养分的要求均需得到满足 2、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原产地与引种地的生境不 可能完全一致,必须采取栽培措施(调整播种期、 水肥调控、激素调控等)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 3、被引种植物会不断改变自身某些习性以适应新环 境,改变了的习性与抗性经过长期积累后,它就能 完全适应新环境了
版社,2003.
39
本次课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 第三节 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
38
本次课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特点 –作物的起源与分类方法
• 难点
–作物分类方法的相对性
37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10
三、作物分类
㈠ 根据作物生理生态特性分类
– 按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分类
• 喜温作物:生物学起点温度10℃左右,全生育期需要较 高的积温。如稻、玉米、高粱、谷子、花生、烟草等
• 耐寒作物:生物学起点温度约1~3℃,需要的积温一般 也较低。如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豌豆、油菜等
• 冷凉作物:生物学起点温度介于两者之间,如马铃薯、 荞麦、亚麻等
8
• 根据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分类
– 三碳作物:CO2受体是1,5-二磷酸核酮酸(RuBP), CO2被固定后形成3-磷酸甘油酸(PGA)
– 其中:水稻,中-日之争;小麦和大麦,西亚+我国新 疆;高粱,+甘肃省河西走廊
21
㈡ 公元前100年前后从中亚和印度一带传入的作物 – 西汉张骞;蚕豆、豌豆、绿豆、黑绿豆、芝麻、 红花、苜蓿、葡萄、核桃等
20
㈢ 公元后从亚、非、欧各洲引入的作物
–燕麦、黑麦、硬粒小麦、圆锥小麦、非洲高粱、魔芋、 饭豆、蓖麻、草棉、三叶草等
– 各种作物(粮、棉、油、糖、饲料、绿肥、烟草等)
㈣ 研究内容
– 作物的特征特性(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与 品质形成规律)
– 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光、热、水、气、肥等) – 栽培技术与措施(整地、施肥、播种、灌溉、中耕除
草、防治病虫害等) – 节本增效措施(减少投入量、提高利用率)
35
二、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作物生长与发育的特点 – 第二节 作物的器官建成 – 第三节 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 第四节 作物生长发育的关联性
44
讲授内容
第三章 作物产量与产品品质的形成(8学时)
– 第一节 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二节 作物的“源、流、库”理论及其应用 – 第三节 作物的产量潜力 – 第四节 作物品质及其形成 – 第五节 作物品质的改良
41
讲授内容
第六章 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8学时)
–第一节 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种植制度 –第三节 农田管理制度
40
参考书目
• 董钻主编. 作物栽培学总论.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 官春云主编. 现代作物栽培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 黄璜主编. 植物栽培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 杨文钰,屠乃美主编. 作物栽培学各论. 中国农业出
• 我国有237种栽培植物(大田作物21种),还有大量作物 野生近缘种
17
– 作物类型的多样性
• 一种作物可分出很多类型。如:稻,水稻和陆稻, 籼稻和粳稻,早稻、中稻和晚稻,早熟、中熟和迟 熟,粘稻和糯稻,还有深水稻、再生稻等
– 作物品种的多样性
• 收入《中国水稻品种资源目录》的品种总数达29939 个;收入《中国栽培大豆品种资源目录》的品种总 数达22595个
46
讲授内容
第一章 绪论(4学时)
–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 – 第三节 植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
– 第四节 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 – 第五节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种植业区划 – 第六节 可持续农业与作物栽培科技进步
45
讲授内容
第二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6学时)
24
– 北非:埃及,公元前3600年种植过小麦和大麦 – 美洲:种植作物的历史始于公元前6000年,主要作
物有玉米、豆类、薯类、南瓜、籽粒苋等 – 欧洲:最早种植的作物有小麦、大麦、亚麻等
23
三、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
– 我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古老农业中心之一,是世界栽培 植物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之一,这是举世公认的:
25
二、世界各地最早栽培的植物
– 西亚:穆雷贝特(今叙利亚北部),公元前7000年种 植过小麦和大麦;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西南部), 公元前5000年种植过小麦和大麦
– 中国:几千年前就形成了“南稻北粟”格局。黄河 流域(河北、甘肃),公元前5405年种植过黍(糜子)、 粟(谷子);长江流域,公元前4000~5000年普遍种 植水稻
4、生长发育研究法:是在生长分析法和发育研究法 的基础上形成的。观测项目包括营养器官(叶面积、 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和生殖器官(穗分化、产量及 构成因素)
26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
一、农业的产生
– 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初期 – 诱因:人口的增加与天然食物的短缺 – 过程:原始农业是人类模仿自然的结果 – 意义: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次
28
• 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方法:
1、生物观察法:用肉眼和仪器观测作物生长发育、器 官建成、产量形成和物质积累的过程
2、生长分析法:通过比较叶面积消长和干物质积累的 差异,以此评判品种或栽培技术的优劣。具体做法: 每隔几天,从田间取样,考察叶面积消长和干物质 积累动态
27
3、发育研究法:每隔一定的天数测量植株的生长状 况,如稻、麦的分蘖动态、穗发育状况等
9
– 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类
• 长日照作物:即在日照变长时开花的作物,如麦类、 油菜等
• 短日照作物:即在日照变短时开花的作物,如稻、玉 米、大豆、棉花、烟草等
• 中性作物:指那些对日照长度没有严格要求的作物, 如荞麦
• 定日性作物:指只能在一定的日照长度下才能开花的 作物,如甘蔗(12h45 min)
㈠ 性质:~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 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 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㈡ 任务: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采取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 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
36
㈢ 研究对象
㈠ 作物栽培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作物栽培学的相关学科
• 作物:作物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生态学、生 物化学、群落学等
• 环境: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化学、植物保护 学(病虫害防治学)等
34
– 各相关学科与作物栽培学的关系 • 作物栽培学是对各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是 对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应用;但又不是单纯 的综合应用; • 而是将各种科技成果集成组装、灵活运用, 再加上其自身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 成规律、作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成果,从而 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基础。
–其中:小麦类、非洲高粱、红麻、甘蔗等增加了我国 原有作物的类型,魔芋、蓖麻、亚麻、三叶草等填补 了我国这类作物的空白
19
㈣ 从美洲引入的作物
–哥伦布;玉米、甘薯、马铃薯、粒用菜豆、花生、向 日葵、陆地棉(美棉)、海岛棉、剑麻、烟草等
18
第三节 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
一、作物的多样性 – 作物种类的多样性
33
– 各相关学科与作物栽培学的关系可概括 为两点
• 从单一到综合 • 从理论到应用
32
㈡ 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 作物栽培学包括总论和各论,总论和各论共同构
成这门学科。 • 古今中外的农学、作物栽培学都包含总论和各论。
31
总论
各论
研究作物栽培的“共性”
研究作物栽培的“个性”
(不同的作物特征特性不同,
16
• 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 物种受到威胁或正在减少 – 遗传种质资源正在减少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是很难恢复的 – 物种一旦灭绝是不能再生的 –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种质资源,可以扩大动植物遗
传育种的基因基础
• 杂交水稻是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典范
(共同的原理和普遍的规律) 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
讲述一般知识、基本原理 、普遍应用的措施与技术 ,为各论作铺垫,打基础
讲述各个作物的知识、 原理、栽培措施与技术
两者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41
三、作物栽培学的特点
–复杂性:来自研究对象(作物、环境、措施)的复杂多变 –季节性: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要做到“不违农时” –地区性:不同地区适合于栽培不同作物 –变动性:品种更新、对作物产量品质形成规律认识的加深、
43
讲授内容
第四章 作物与环境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系(6学时)
– 第一节 作物的环境 – 第二节 作物与光的关系 – 第三节 作物与温度的关系 – 第四节 作物与水的关系 – 第五节 作物与空气的关系 – 第六节 作物与土壤的关系
42
讲授内容
第五章 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8学时)
– 第三节 播种与育苗技术 – 第四节 种植密度和植株配置方式 – 第五节 营养调节技术 – 第六节 水分调节技术 – 第七节 作物保护及调控技术 – 第八节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第九节 收获技术 – 第十节 灾后应变栽培技术
–成功之处
• 正是因为引种,才使得一些主要作物遍布了全世界
–如:原产我国的大豆,原产北美的玉米,我国的杂交水稻, 等等
• 引种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各地的作物品种多样性,促 进了作物生产的发展
12
–经验教训
① 引种前必须了解作物品种的习性和抗逆性。不同 纬度之间引种,应了解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不同 经度之间引种,要注意海拔高度
– 1935年,前苏联的瓦维洛夫,确定了世界8个独立起源 地,认为中国是“第一个最大的独立的世界农业发源地 和栽培植物起源地”,并列出了起源我国的作物136个 种,其中大田作物20个种
22
四、我国作物的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卜慕华教授,1981)
㈠ 本土作物
– 稻、小麦、裸燕麦、六棱大麦、粟(谷子)、稷、黍、 稗、高粱、穇子、大豆、赤小豆、山黧豆、荞麦、苦 荞、山药、芋、紫芋、麻芋、油菜、紫苏、大麻、苘 麻、苎麻、红麻、中国甘蔗、紫云英、草木樨等
技术措施的引进等都会引起栽培方法与措施的变化
29
四、作物栽培研究法
– 基本方法即田间试验,如产量对比法、品质对比法等
– 产量对比法最普遍,就是对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技术进 行小区试验或大田对比试验。包括几个处理、几次重复
– 要求对试验过程进行详细观察记载,收获时进行测产、 考种,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判品种或栽培技术 的优劣
作物栽培学总论
课程简介
• 作物栽培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
• 《作物栽培学总论》是农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程,与《作物栽培学各论》一起构成《作物栽 培学》
• 主要讲述作物栽培的一般知识与基本原理,以 及普遍适用的栽培与耕作技术措施等
47
讲授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 • 第三章 作物产量与产品品质的形成 • 第四章 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 第五章 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 • 第六章 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15
二、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
㈠ 作物引种的概念和理论 –作物引种
• 概念:指从外地(包括国外)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 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 分类:“简单引种”、“驯化引种” • 简单引种:指原产地与引种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
或被引种作物本身适应范围广,因此不需特殊处理 和选育过程,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14
– 引种理论
• “土宜论”:不同土壤种植不同的作物,引种只能 在相同的土壤之间进行
• “风土论”:不同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引种 时必须协调好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 “排风论”:不同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但植 物的遗传性可以改变,主张顺应植物的要求与改造 植物的本性并重,以达到驯化目的
13
㈡ 引种的成功事例及教训
② 引种时要高度重视植物检疫。引种把一些病虫草害 也引进来了。如:甘薯黑斑病,美洲→日本→我国 辽宁→我国所有甘薯产区;稻水象甲,北美→日本 (20世纪70年代)→朝鲜半岛(80年代中期)→我 国河北、辽宁(80年代末期)
11
㈢ 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
– 作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是作物引种成功的关键,也是 引种的原则。具体内容—— 1、生活条件须得到满足,各个生育阶段对光周期、 温度、降雨量以及养分的要求均需得到满足 2、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原产地与引种地的生境不 可能完全一致,必须采取栽培措施(调整播种期、 水肥调控、激素调控等)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 3、被引种植物会不断改变自身某些习性以适应新环 境,改变了的习性与抗性经过长期积累后,它就能 完全适应新环境了
版社,2003.
39
本次课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 第三节 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
38
本次课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特点 –作物的起源与分类方法
• 难点
–作物分类方法的相对性
37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10
三、作物分类
㈠ 根据作物生理生态特性分类
– 按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分类
• 喜温作物:生物学起点温度10℃左右,全生育期需要较 高的积温。如稻、玉米、高粱、谷子、花生、烟草等
• 耐寒作物:生物学起点温度约1~3℃,需要的积温一般 也较低。如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豌豆、油菜等
• 冷凉作物:生物学起点温度介于两者之间,如马铃薯、 荞麦、亚麻等
8
• 根据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分类
– 三碳作物:CO2受体是1,5-二磷酸核酮酸(RuBP), CO2被固定后形成3-磷酸甘油酸(PGA)
– 其中:水稻,中-日之争;小麦和大麦,西亚+我国新 疆;高粱,+甘肃省河西走廊
21
㈡ 公元前100年前后从中亚和印度一带传入的作物 – 西汉张骞;蚕豆、豌豆、绿豆、黑绿豆、芝麻、 红花、苜蓿、葡萄、核桃等
20
㈢ 公元后从亚、非、欧各洲引入的作物
–燕麦、黑麦、硬粒小麦、圆锥小麦、非洲高粱、魔芋、 饭豆、蓖麻、草棉、三叶草等
– 各种作物(粮、棉、油、糖、饲料、绿肥、烟草等)
㈣ 研究内容
– 作物的特征特性(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与 品质形成规律)
– 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光、热、水、气、肥等) – 栽培技术与措施(整地、施肥、播种、灌溉、中耕除
草、防治病虫害等) – 节本增效措施(减少投入量、提高利用率)
35
二、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作物生长与发育的特点 – 第二节 作物的器官建成 – 第三节 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 第四节 作物生长发育的关联性
44
讲授内容
第三章 作物产量与产品品质的形成(8学时)
– 第一节 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二节 作物的“源、流、库”理论及其应用 – 第三节 作物的产量潜力 – 第四节 作物品质及其形成 – 第五节 作物品质的改良
41
讲授内容
第六章 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8学时)
–第一节 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种植制度 –第三节 农田管理制度
40
参考书目
• 董钻主编. 作物栽培学总论.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 官春云主编. 现代作物栽培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 黄璜主编. 植物栽培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 杨文钰,屠乃美主编. 作物栽培学各论. 中国农业出
• 我国有237种栽培植物(大田作物21种),还有大量作物 野生近缘种
17
– 作物类型的多样性
• 一种作物可分出很多类型。如:稻,水稻和陆稻, 籼稻和粳稻,早稻、中稻和晚稻,早熟、中熟和迟 熟,粘稻和糯稻,还有深水稻、再生稻等
– 作物品种的多样性
• 收入《中国水稻品种资源目录》的品种总数达29939 个;收入《中国栽培大豆品种资源目录》的品种总 数达22595个
46
讲授内容
第一章 绪论(4学时)
–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 – 第三节 植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
– 第四节 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 – 第五节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种植业区划 – 第六节 可持续农业与作物栽培科技进步
45
讲授内容
第二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6学时)
24
– 北非:埃及,公元前3600年种植过小麦和大麦 – 美洲:种植作物的历史始于公元前6000年,主要作
物有玉米、豆类、薯类、南瓜、籽粒苋等 – 欧洲:最早种植的作物有小麦、大麦、亚麻等
23
三、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
– 我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古老农业中心之一,是世界栽培 植物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之一,这是举世公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