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5
《环境监测》第5章噪声监测
![《环境监测》第5章噪声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e53dcbb758fb770bf68a5503.png)
LI = (3)声功率级
LW =
•
5.1.4 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1.噪声的叠加
LP=
式中 Pi ——第 i 个声源在该点的声压,Pa;
P0 ——基准声压。
例如:两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85dB和80dB,两声压级 差:85-80=5dB,利用声级加法运算表,查得ΔL p =1.2dB, 因此L P 总 =L P 1 +ΔL p =85+1.2=86.2dB。
×500m或250m×250m)。每一网络中的工厂、道路及非 建成区的面积之和不得大于网络面积的50%,否则视为该网 络无效。
•
2.测量 测量时应选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特殊情况例外
)进行,风速超过5.5m.s时停止测量。 测量时间分为白天(6∶00~22∶00)和夜间(22∶00
~6∶00)两部分,分别测量。白天测量一般选在8∶00~ 12∶00时和14∶00~18∶00时,夜间一般选在22∶00~ 5∶00时。 3.数据处理
大的衰减; B计权声级是模拟70方等响曲线的频率特性,对低频有一
定的衰减; C计权声级是模拟100方等响曲线,对各种频率的声音几
乎不衰减; D计权声级是对噪声参量的模拟,专用于飞机噪声测量。
•
5.2.2 噪声评价参数
1.等效连续声级 L eq =
式中 T——噪声测量时间,s; L i ——噪声的A声级瞬时值,dB(A); L eq ——等效连续A声级,dB(A)。
•
2.累计百分声级 L 10 :表示在测量时间内有10%时间的噪声的声级超过此值
,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 L 50 :表示在测量时间内有50%时间的噪声的声级超过此值,
相当于噪声平均中值。 L 90 :表示在测量时间内有90%时间的噪声的声级超过此值
环境监测5PPT课件
![环境监测5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25a8d2ee06eff9aff807cd.png)
❖ 3、等响曲线(图7-3):人耳听觉范围内一系列响度
相等的声压级与频率关系曲线
例如
Lp 82dB 35dB 20dB 30dB
f 20Hz
LN 20方
100Hz 20方
1000Hz 20方
第27页/共81页
❖ 城市噪声大体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等
❖ 交通噪声主要来自于汽车行驶中发出的噪声,尤其是我国 城市道路狭窄拥挤,自行车数量多,使得汽车刹车启动频 繁、喇叭鸣叫过多污染更为严重。
❖ 工业噪声主要来自于工厂和建筑工地,工厂的机器、工地 上的推土机、打桩机、 搅拌机发出的噪声对工作人员及 周围的居民造成极大影响。
二、计权声级给声级计设计的三种计权网络
传声器 前置放大 器
计权网络
A AB
C
输出放大 器
滤波器
第30页/共81页
声级计
检波器
指示器 输 出
❖ 为了能用仪器直接反映人的主观响度感觉的评价量,就模 拟人耳听觉在不同频率有不同的灵敏性,在噪声测量仪 器——声级计中设计一种特殊滤波器,叫计权网络,通过 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叫计权声压级或计权声级,简称声 级。通用的有A、B、C和D计权声级
10000Hz
20方
效果
感觉响度一样, 但Lp不同,当 然f也不同, 但LN一样
第28页/共81页
❖ 4.响度与响度级的关系
它们的关系可用下列数学式表示; N = 2((LN-400)/10)) 或 LN = 40 + 33lgN 响度级的合成不能直接相加,而响度可以相加。 例题(P335)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五)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五)](https://img.taocdn.com/s3/m/47d4905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f.png)
附件三:监测点位周围环境与采样⼝设置的具体要求 ⼀、环境空⽓质量监测点周围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监测点周围50⽶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 (⼆)点式监测仪器采样⼝周围,监测光束附近或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光源到监测光束接收端之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流通的⾼⼤建筑物、树⽊或其他障碍物。
从采样⼝或监测光束到附近障碍物之间的⽔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或监测光束⾼度差的两倍以上; (三)采样⼝周围⽔平⾯应保证270°以上的捕集空间,如果采样⼝⼀边靠近建筑物,采样⼝周围⽔平⾯应有180°以上的⾃由空间; (四)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安全和防⽕措施有保障; (五)监测点附近⽆强⼤的电磁⼲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和检修; (六)监测点周围应有合适的车辆通道。
⼆、采样⼝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对于⼿⼯间断采样,其采样⼝离地⾯的⾼度应在1.5 ~15⽶范围内; (⼆)对于⾃动监测,其采样⼝或监测光束离地⾯的⾼度应在3 ~15⽶范围内; (三)针对道路交通的污染监控点,其采样⼝离地⾯的⾼度应在2 ~5⽶范围内; (四)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点位周围半径300~500⽶范围内建筑物平均⾼度在20⽶以上,⽆法按满⾜(⼀)、(⼆)条的⾼度要求设置时,其采样⼝⾼度可以在15~25⽶范围内选取; (五)在建筑物上安装监测仪器时,监测仪器的采样⼝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撑物表⾯的距离应⼤于1⽶; (六)使⽤开放光程监测仪器进⾏空⽓质量监测时,在监测光束能完全通过的情况下,允许监测光束从⽇平均机动车流量少于10,000辆的道路上空、对监测结果影响不⼤的⼩污染源和少量未达到间隔距离要求的树⽊或建筑物上空穿过,穿过的合计距离,不能超过监测光束总光程长度的10%; (七)当某监测点需设置多个采样⼝时,为防⽌其他采样⼝⼲扰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颗粒物采样⼝与其他采样⼝之间的直线距离应⼤于1⽶。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六章~第七章【圣才出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六章~第七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1a5a296580216fc700afdd4.png)
第六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6.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1.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见表6-1-1)
表6-1-1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表
2.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见表6-1-2)
表6-1-2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
考点二: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1.利用植物监测
(1)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见表6-1-3)
指示植物是指受到污染物的作用后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植物,可以选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及地衣、苔藓等。
表6-1-3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
(2)监测方法(见表6-1-4)
表6-1-4监测方法
2.利用动物监测
一定区域内,利用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来监测评估该区域空气污染状况。
动物对污染物吸收途径:①气态污染物、粉尘从口鼻进入体内;②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进入;③脂溶性的物质可以通过皮肤进入动物机体。
污染物体内分布:①能溶解于体液的物质,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②三价和四价阳离子主要积累于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③铅、钙、钡、锶、镭、铍等与骨骼亲和力较强,其二
价阳离子在骨骼中含量较高;④对某种器官具有特殊亲和性的物质,则在该种器官中积累较多;⑤脂溶性物质易积累于动物体内的脂肪中。
3.利用微生物监测
一般以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总数作为室内空气细菌学的评价指标。
考点三:土壤污染生物监测★★
1.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见表6-1-5)
表6-1-5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
2.土壤污染的动物监测(见表6-1-6)
表6-1-6土壤污染的动物监测。
环境监测报告5篇[精品范文]
![环境监测报告5篇[精品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1b57c86294dd88d0d26be9.png)
《环境监测报告》环境监测报告(一):环境监测实习报告]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密切的,由于人类活动引起了环境质量的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即产生了环境污染。
为了有效的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就需要了解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监测、测定、监控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而这一过程就称为环境监测。
透过一学期的环境监测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环境监测原理及技术方法,为进一步了解环境监测站工作的组成、步骤及环境监测务必遵守的技术规范;结合城阳区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监测点位布设的实际状况,熟悉环境监测中水、大气、噪声等项目的布点、取样的原则与技术方法;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各常规监测项目的技术要求与方法,老师精心为我们组织、安排了这次实习。
并最终在指导老师的合理安排下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资料(一)、校园内大气、噪声实地布点,监测与环境质量分析1、校园内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定试验10月30日,晴。
上午我们集中复习了有关大气中tsp测定的理论知识及测定原理和技术方法。
时光:10月30日下午地点:校西篮球场监测时光:一个半小时tsp是指粒径在0、01-100um之间的能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是连续采样实验室必测项目之一。
用大流量采样器抽取必须体积的空气,透过已称量的滤膜阻留100um以下的悬浮颗粒物称量,根据采样前后滤膜两次称量之差,除以采样体积,就能够得到大气中tsp浓度。
在布设采样点时,要注意采样点不应设在主要障碍物的避风处,也不应靠近主要污染物的下风向,一般障碍物顶点至采样点位连线与地面的夹角应小于30开始测定大气中tsp浓度,先在规定条件下迅速称量滤膜,记录数据,然后用镊子将滤膜毛面向上放在擦拭干净的网托上,放好滤膜夹,拧紧螺丝,盖好采样器盖,将采样器带至化学楼前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和采样时光,结束后用镊子留意地取下滤膜,称重。
最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大气中tsp的含量。
2、校园内噪声监测的实验10月31日,晴。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练习题真题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练习题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5f5c863968011ca2009127.png)
1章练习题⼀、选择题1环境本底值的监测及研究属于环境监测中的()。
[⼀⼀⼀学2012年研]A.研究性监测B.监视性监测C.咨询服务监测D.仲裁监测答:A>研究性监测(⼀称科研监测)是针对特定⼀的的科学研究⼀进⼀的监测。
例如:对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从业⼀员的影响研究,新的污染因⼀监测⼀法研究,痕量甚⼀超痕量污染物的分析⼀法研究,复杂样品、⼀扰严重样品的监测⼀法研究。
2从信息技术的⻆度看,环境监测是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综合的过程。
[南京师范⼀学2015年研]A.推理B.解析C.加⼀D.反馈答:B>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从信息技术⻆度看,环境监测是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只有在对监测信息进⼀解析、综合的基础上,才能全⼀、客观、准确地揭示监测数据的内涵,对环境质量及其变化作出正确的评价。
3环境监测包括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物监测和()。
[南京师范⼀学2015年研]A.危脸性检测B.毒理检测C.毒性检测D.⼀态监测答:D>环境监测包括:①化学检测,对污染物分析测试(包括物理化学⼀法)。
②物理检测,对物理(或能量)因⼀——热、声、光、电磁辐射、振动及放射性等的强度、能量和状态测试。
③⼀物监测,对⼀物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反应和信息,如受害症状、⼀⼀发育、形态变化等测试。
④⼀态监测,对区域种群、群落的迁移变化进⼀观测的⼀态监测。
4《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将地表⼀划分为()类。
[⼀东科技⼀学2014年研] A.ⅢB.ⅥC.ⅤD.Ⅳ答:C>《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依据地表⼀⼀域环境功能和保护⼀标,按功能⼀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①Ⅰ类,主要适⼀于源头⼀、国家⼀然保护区;②Ⅱ类,主要适⼀于集中式⼀活饮⼀⼀地表⼀源地⼀级保护区、珍稀⼀⼀⼀物栖息地、⼀虾类产卵场、仔稚幼⼀的索饵场等;③Ⅲ类,主要适⼀于集中式⼀活饮⼀⼀地表⼀源地⼀级保护区、⼀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产养殖区等渔业⼀域及游泳区;④Ⅳ类,主要适⼀于⼀般⼀业⼀⼀区及⼀体⼀直接接触的娱乐⼀⼀区;⑤Ⅴ类,主要适⼀于农业⼀⼀区及⼀般景观要求⼀域。
环境监测复习题5-2
![环境监测复习题5-2](https://img.taocdn.com/s3/m/601fa890cc22bcd127ff0c11.png)
《环境监测》复习题第五章 噪声监测8、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dB 、75 dB 、65 dB ,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附分贝和的增加值表声压级差 3 4 5 6 7 增值 1.81.51.210.8解:(1)按声压级由小到大排列:L 1=65dB L 2=70 dB L 3=75dB (2)L 2-L 1 =70-65=5dB 查表的 dB1L 1.2∆=dB1C 11L 70 1.271.2L L =+∆=+=(3) dB13C L 7571.2 3.8L -=-=查表的 dB 2L 1.5∆=dBC212L 71.2 1.572.7C L L =+∆=+=29、请设计我校环境噪声及附近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方案。
答:校园环境噪声:(1)布点:25×25m 网格布点,网格中心测量。
(2)每四人为一组,一天至少测量四次。
(3)读数方式是将声级计置于慢档,每隔5 秒读一个瞬时A 噪声级。
对每个测量点,每次连续读取100 个数据,代表该点的噪声分布。
读数的同时,要判断和记录测点附近的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工厂噪声、施工噪声等)和天气条件,标明测量点的位置。
(4)数据处理;将测量每次的测量数据(100 个)顺序排列找出L10、L50、L90,求出等效声级Leq ,并将三次的Leq 值求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点的环境噪声评价值。
交通噪声监测:(1)布点:在每两个交通路口之间的交通线上选择一个测点,测点在马路边人行道上,离马路20cm ,这样的点可代表两个路口之间的该段道路的交通噪声。
(2)测量:用积分声级计测量连续20 分钟,读取Leq 。
并记录车流量/小时。
32、据我校附近道路交通状况,设计交通噪声监测方案。
(普通声级计) 答:A.布点在每两个交通路口之间的交通线上选择一个测点,测点在马路边人行道上,离马路20cm ,这样的点可代表两个路口之间的该段道路的交通噪声。
B.测量测量时每隔5秒记一个瞬时A 声级(慢响应),连续记录200个数据。
环境监测要求标准规定
![环境监测要求标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3a476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f.png)
环境监测要求标准规定一、引言环境监测是对人类活动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行业都需要遵守一定的环境监测要求标准规定。
本文将从大气、水、土壤、噪声和废物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大气环境监测要求1. 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应包括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监测和排放源的监控与核实。
确保监测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对于不同污染物的监测需采取相应的采样方式和分析方法。
2. 气象参数监测气象参数监测是为了解大气层结和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扩散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
监测站点的选择应覆盖到不同地理环境,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三、水环境监测要求1.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应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盐和微生物等污染物进行检测。
确保监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同时监测点的选择应考虑到流域特征和污染源的位置。
2. 水量监测水量监测主要是针对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体进行流量和水位的测定。
监测站点的设置要考虑到水体的特性和物理地理条件,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土壤环境监测要求1. 土壤质量监测土壤质量监测应关注土壤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农药等。
监测点的选择要考虑土壤类型和污染源的接近程度,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2. 土壤湿度监测土壤湿度监测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水分的管理非常重要。
监测站点的设置要考虑到地理位置的差异和土壤的特性,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噪声环境监测要求1. 噪声水平监测噪声水平监测是为了了解噪声来源和噪声水平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监测点的选择需考虑到声源性质和距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噪声频谱监测噪声频谱监测是为了分析噪声频谱的特性和噪声源的类型。
监测仪器的精度和频率范围要满足监测需求,监测点的设置应覆盖到不同环境和场景。
六、废物环境监测要求1. 废物组成监测废物组成监测应对废物的种类和比例进行测定,包括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和气体废物等。
环境监测 第5章 噪声监测
![环境监测 第5章 噪声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db7d8f7625c52cc58bd6be1a.png)
三、声级和声级的运算
(一)声级 1、分贝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1和A0)之比, 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
A1 N 10 l g A0
被量度量 基准量(或参考量)
三、声级和声级的运算
(一)声级 1、分贝 主要用于度量声音强度,常用“dB”表示,它是 无量纲的,是噪声测量中很重要的参量。
c f
二、声压、声强和声功率
1、声压(p) 当有声波时,引起空气质点振动,使原来大气压 上叠加一个变化的压力,即空气动压力与静压力 的差值就是声压,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 的压力增值。声压单位为Pa。 声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声压变化的平均值为零,声压平均值无意义。 声压常用瞬时声压、峰值声压和有效声压表示。 通常所说的声压为有效声压。
式中:Lp——声压级,dB; p ——声压,Pa; p0——基准声压,Pa。
三、声级和声级的运算
(一)声级
2、声压级
在空气中规定 p0 为2×10-5Pa(听阈声压), 是正常青年人耳朵刚能听到的1kHz纯音的声压值。 声压级为:0~120 dB(听阈和痛阈声压级)
三、声级和声级的运算
(一)声级
三、声级和声级的运算
(二)声级运算
1、声音的叠加
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声源作用于某一点,产生噪 声的叠加。 声能量可以进行代数相加。 设:两个声源的声功率分别为W1和W2, 两个声源在某点的声强分布为I1和I2, 则:总声功率为: W总=W1+W2 总声强: I总 = I1 + I2
三、声级和声级的运算
三、声级和声级的运算
(二)声级运算
2、噪声的相减
即从总声级中扣除背景噪 声的声压级。
环境监测知识点总结第五版
![环境监测知识点总结第五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acfe9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2.png)
环境监测知识点总结第五版
环境监测是指对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进行
监测和分析,以评估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系统的行为。
第五版的环
境监测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环境监测的概念和意义,介绍环境监测的定义、背景以及对
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2. 环境监测的分类,包括大气监测、水体监测、土壤监测等不
同类型的环境监测方法和技术。
3. 环境监测的指标和方法,介绍常见的环境监测指标,如
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以及监测方法,如气象站、水质监
测站、土壤采样等。
4. 环境监测的技术和装备,包括现代化的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如气体分析仪、水质分析仪、遥感技术等。
5. 环境监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介绍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处
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在环境保护决策中的应用。
6. 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化监测、大数据分析、无人机监测等新技术的应用。
以上是第五版环境监测知识点总结的主要内容,涵盖了环境监测的概念、分类、指标和方法、技术和装备、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环境监测报告5篇
![环境监测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faa35901f69e3142329420.png)
《环境监测报告》环境监测报告(一):环境监测实习报告]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密切的,由于人类活动引起了环境质量的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即产生了环境污染。
为了有效的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就需要了解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监测、测定、监控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而这一过程就称为环境监测。
透过一学期的环境监测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环境监测原理及技术方法,为进一步了解环境监测站工作的组成、步骤及环境监测务必遵守的技术规范;结合城阳区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监测点位布设的实际状况,熟悉环境监测中水、大气、噪声等项目的布点、取样的原则与技术方法;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各常规监测项目的技术要求与方法,老师精心为我们组织、安排了这次实习。
并最终在指导老师的合理安排下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资料(一)、校园内大气、噪声实地布点,监测与环境质量分析1、校园内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定试验10月30日,晴。
上午我们集中复习了有关大气中tsp测定的理论知识及测定原理和技术方法。
时光:10月30日下午地点:校西篮球场监测时光:一个半小时tsp是指粒径在0、01-100um之间的能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是连续采样实验室必测项目之一。
用大流量采样器抽取必须体积的空气,透过已称量的滤膜阻留100um以下的悬浮颗粒物称量,根据采样前后滤膜两次称量之差,除以采样体积,就能够得到大气中tsp浓度。
在布设采样点时,要注意采样点不应设在主要障碍物的避风处,也不应靠近主要污染物的下风向,一般障碍物顶点至采样点位连线与地面的夹角应小于30开始测定大气中tsp浓度,先在规定条件下迅速称量滤膜,记录数据,然后用镊子将滤膜毛面向上放在擦拭干净的网托上,放好滤膜夹,拧紧螺丝,盖好采样器盖,将采样器带至化学楼前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和采样时光,结束后用镊子留意地取下滤膜,称重。
最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大气中tsp的含量。
2、校园内噪声监测的实验10月31日,晴。
环境监测第五节颗粒物的测定
![环境监测第五节颗粒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20739c0b4daa58da1114a16.png)
1、自然降尘量的测定
首先要按照本章第二节介绍的有关布点原那么和采样方法进行布点采 样。
六、空气质量指数计算
•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一种向社会公众公布的反 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它将常规监测的 几种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经过处理简化为单一的 数值形式,分级表示空气质量和污染程度,具有 简明、直观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AQI与原来发布的API有什么区别?
AQI与原来发布的空气污染 指数〔API〕有着很大的区 别。AQ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21〕,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SO2、NO2、 PM10、 PM2.5、O3、CO等六项;
采样结束后,剔除集尘器中的树叶、小虫等异物,其余局部定量转 移至1000mL烧杯中,加热蒸发浓缩至10~20mL后,再转移至已恒重的 磁坩埚中,用水冲洗粘附在烧杯壁上的尘粒,并入瓷坩埚中,在电热板 上蒸干后,于105±5℃烘箱内烘至恒重,按下式计算降尘量。
降 尘 量 [ t/k (2 m 3 d ) 0 ] m 1 m 0 m a 3 1 0 40 A t
本卷须知:使用时,应注意定期清
扫切割器内的颗粒物;采样时必须将 采样头及入口各部件旋紧,以免空气 从旁侧进入采样器造成测定误差。
2.小流量法
小流量法使用小流量采样器,如我国推荐 使用13L/min。使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具有别 离和捕集装置的采样器,首先将粒径大于 10μm的颗粒物阻留在撞击挡板的入口挡板内, 飘尘那么通过入口挡板被捕集在预先恒重的玻 璃纤维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的滤膜重量及采 样体积计算飘尘的浓度。滤膜还可供化学组分 分析。
环境监测-五日生化需氧量考核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五日生化需氧量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9d4e23da38376bae1faee8.png)
项目合格证自考理论试卷(生化需氧量)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 生化需氧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稀释与接种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BOD5≥mg/L,最大不超过mg/L的水样,当其BOD5大于_______mg/L,会因稀释带来一定的误差。
2. BOD5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过程中消耗的量。
此过程进行的时间很长,如在℃培养天,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以表示。
3.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水样,采集时应并于瓶中,在℃下进行保存。
一般应在h内进行分析。
若要远距离转运,在任何情况下,贮存时间不应超过h。
4.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水中BOD,时,为保证微生物生长需要,稀释水中应加入一定量的和,并使其中的溶解氧近饱和。
二、判断题1.稀释与接种法测定水中BOD5时,冬天采集的较清洁地表水中溶解氧往往是过饱和的,此时无须其他处理就可立即测定。
( )2.采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BOD,时,水中的杀菌剂、有毒重金属或游离氯等会抑制生化作用,而藻类和硝化微生物也可能造成虚假的偏离结果。
( )三、选择题1.采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水中BOD5时,稀释水的BOD5值应,接种稀释水的BOD,值应在之间。
接种稀释水配制完成后应立即使用。
( ) A.<0.2mg/L,0.2~1.0mg/L B. <0.2mg/L,0.3~1.0mg/LC.<1.0mg/L,0.3~1.0mg/L2.采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水中BOD5,满足下列条件时数据方有效:5天后剩余溶解氧至少为,而消耗的溶解氧至少为。
( ) A.1.0mg/L,2.0mg/L B.2.0mg/L,1.0mg/L C.5.0mg/L,2.0mg /L3.采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水中BOD5时,对于游离氯在短时间不能消散的水样,可加入以除去。
( )A.亚硫酸钠B.硫代硫酸钠C.丙烯基硫脲4.稀释与接种法测定水中BOD5时,采用生活污水配制接种稀释水时,每升稀释水中加入生活污水的量为ml。
环境监测练习题5
![环境监测练习题5](https://img.taocdn.com/s3/m/0a88eb6bd0d233d4b14e69fa.png)
一、填空题一、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标准》(HJ/91-2002),现场搜集的水样分为和,混合水样又分为和。
二、湖泊、水库采样断面垂线的布设:可在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3、采样断面是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搜集的整个剖面。
分为、、和等。
4、地表水监测断面位置应躲开、和处,尽可能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固、水流平稳,水面宽敞、无急流、无浅滩处。
五、每批水样,应选择部份项目加采现场,与样品一路送实验室分析。
六、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概设在或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置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
7、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概设在的外排口。
八、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项目如COD、石油类、氰化物、六价铬、汞、铅、镉和砷等,要慢慢实现采样和监测。
九、测、和等项目时,水样必需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10、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DO、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与2~3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当即加入相应的,贴好标签。
应利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
1一、测定油类、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1二、测量pH时应,,以使读数稳固。
13、玻璃电极在pH10的碱性溶液中,pH与电动势不呈直线关系,显现,即pH的测量值比应有的。
14、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为除去水样色度和浊度,可采纳絮凝沉淀法和方式。
水样中如含余氯,可加入适量;金属离子干扰可加入去除。
1五、用于测定COD的水样,在保留时需加入,使pH 。
1六、K2Cr2O7测定COD,滴按时,应严格操纵溶液的酸度,如酸度太大,会使。
17、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映时,显色酸度一样操纵在,以时显色最好。
1八、测定铬的玻璃器皿用洗涤。
1九、水中氨氮是指以或形式存在的氮。
经常使用的测定方式有、和方式。
20、1德国硬度相当于CaO含量为mg/lL。
环境监测:第5章 5.2 环境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环境监测:第5章 5.2 环境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5bda60d1f34693dbef3e7a.png)
捕集效率的几何偏差σg =1.5±0.1
PM2.5连续监测系统 ➢ 测量范围:0-1000 μg/m3,或0-10000 μg/m3.最
小显示单位0.1 μg/m3 ➢ 切割性能:50%切割粒径Da50=(2.5± 0.2)μm
每个粒径测试3次,得到8组24个捕集效率ηij的数据
33
PM10连续监测系统的切割性能检测
捕集效率
ij
C2ij C1ij
100%
ij : 捕集效率
i : 气溶胶粒径点,i 1 8
j : 每个粒径点的测量次数,j 1-3
C1ij : 切割器上游固态单分散颗粒物单次测量的浓度,/ m3
C2ij : 切割器下游颗粒物浓度,/ m3
✓采样时间及采样频次: 应根据监测点位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分析 方法的检出限及不同监测目的确定。 通常,硫酸盐化速率及氟化物采样时间为7~30天。但 要获得月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15天。
13
5.2.3 无动力采样: 硫酸盐化速率
硫酸盐化速率: 将用碳酸钾溶液浸渍过的玻璃纤维滤膜(碱片)曝 露于环境空气中,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 硫酸雾等与浸渍在滤膜上的碳酸钾发生反应,生成 硫酸盐而被固定的采样方法。
28
分尘器或切割器
/show.php?cid=8 &id=43,青岛盛鼎环境仪器有限公司
冲击原理 采集空气动力 学当量直径 ≤2.5μm的颗粒 物。
29
分尘器或切割器
/show.php?cid=8 &id=43,青岛盛鼎环境仪器有限公司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automated methods f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 行连续的样品采集、处理、分析的过程。
环境监测报告5篇
![环境监测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86c174fab069dc51220173.png)
《环境监测报告》环境监测报告(一):环境监测实习报告]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密切的,由于人类活动引起了环境质量的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即产生了环境污染。
为了有效的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就需要了解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监测、测定、监控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而这一过程就称为环境监测。
透过一学期的环境监测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环境监测原理及技术方法,为进一步了解环境监测站工作的组成、步骤及环境监测务必遵守的技术规范;结合城阳区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监测点位布设的实际状况,熟悉环境监测中水、大气、噪声等项目的布点、取样的原则与技术方法;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各常规监测项目的技术要求与方法,老师精心为我们组织、安排了这次实习。
并最终在指导老师的合理安排下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资料(一)、校园内大气、噪声实地布点,监测与环境质量分析1、校园内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定试验10月30日,晴。
上午我们集中复习了有关大气中tsp测定的理论知识及测定原理和技术方法。
时光:10月30日下午地点:校西篮球场监测时光:一个半小时tsp是指粒径在0、01-100um之间的能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是连续采样实验室必测项目之一。
用大流量采样器抽取必须体积的空气,透过已称量的滤膜阻留100um以下的悬浮颗粒物称量,根据采样前后滤膜两次称量之差,除以采样体积,就能够得到大气中tsp 浓度。
在布设采样点时,要注意采样点不应设在主要障碍物的避风处,也不应靠近主要污染物的下风向,一般障碍物顶点至采样点位连线与地面的夹角应小于30开始测定大气中tsp浓度,先在规定条件下迅速称量滤膜,记录数据,然后用镊子将滤膜毛面向上放在擦拭干净的网托上,放好滤膜夹,拧紧螺丝,盖好采样器盖,将采样器带至化学楼前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和采样时光,结束后用镊子留意地取下滤膜,称重。
最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大气中tsp的含量。
2、校园内噪声监测的实验10月31日,晴。
环境监测复习题5-1
![环境监测复习题5-1](https://img.taocdn.com/s3/m/12e325661711cc7930b71611.png)
1
14.在常温空气中,频率为 500Hz 的声音其波长为 0.68 米 。(波长=声速/频率) 15、声压级的定义公式为 LP=20 lgP/P0 。其中P0代表 基准 声压,它的值是 2×10-5 。如 有一个噪声的声压是 20 帕,声压级是 120 分贝,给人的感觉是 疼痛 。2×10-2 帕的声压其声 压级是 60 分贝。 16、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 20 Hz 至 20000 Hz,次声的频率小于 20 HZ,超声的频率大于 20000 Hz。声级计A、C计权网络频率响应特性曲线重合于 1000 HZ。 1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网格测量法)的网格数必须大于 100 个,其测量点在 网格中心 处;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采用 路段长度 加权平均,其测量点在 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 离车行道的路沿 20cm 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 50m 。 18、环境噪声监测时,测试前后仪器均需用 声级校准器 或 活塞发生器 校准,若前后大于 0.5 分贝,则测量数据无效。 1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点应选在 法定厂街外 1m ,高度 1.2m 以上的噪声敏感处。如厂界是 围墙,测点应 高于围墙 。若厂界与居民住宅相连,不得不在室内测量时,测点应选择在 居室中 央 。室内限值应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 10 dBA。 20、噪声从人的主观感觉上是指 人们不喜欢的声音、厌烦的声音,正常人耳可听声频率为 20 Hz 至 20000 Hz。 21、脉冲噪声是指持续时间 短促 的噪声,通常指持续时间 1 秒以下。 22、对于听力正常的人来讲,当 1000Hz 纯音的声压为 2×10-5 Pa 时,刚刚可以听到,称此声压为 听阈 声压。当声压达到 20 Pa 时,会感到震耳欲聋,称此声压为 痛阈 声压。两者声压的 绝对值之比相差 106 倍。 24、等效 A 声级是指在规定时间内 A 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又称等效连续 A 声级。我国现行环境噪 声标准的单位为 dB(A) ,Ldn 表示 昼夜等效声级 ,WECPNL 表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 25、国家标准 GB/T 14623-93 中,环境噪声测量仪器精度规定为 Ⅱ 级以上的 积分式声级计 和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 。
环境监测第五章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第五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e0a9f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7.png)
环境监测第五章习题答案环境监测是一门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学科,通过对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环境监测的学习过程中,习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重要方式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环境监测第五章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定量的观测和测量,以获取环境状况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的过程。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因素,从而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监测的分类有哪些?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定点监测和流动监测两种方式。
定点监测是在特定的位置和时间点对环境因素进行观测和测量,常用于长期监测和环境变化的趋势分析。
而流动监测则是通过移动的监测设备对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常用于紧急事件响应和短期监测。
3.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等。
大气环境监测主要关注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气候变化情况;水环境监测主要关注水体中的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状况;土壤环境监测主要关注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浓度;生物监测主要通过对生物体的观测和分析,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4. 环境监测的方法有哪些?环境监测的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两种方式。
现场监测是指在环境中直接进行观测和测量,常用的现场监测方法有气象站、水质监测站、土壤监测站等。
实验室分析是指将采集到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化学分析或生物学测试,常用的实验室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5. 环境监测的意义是什么?环境监测的意义在于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和分布情况,预测环境变化趋势,评估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五种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及其在环境保护行业中的应用技巧
![五种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及其在环境保护行业中的应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2dc49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c.png)
五种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及其在环境保护行业中的应用技巧环境监测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用于评估和监测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了解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行业中,有许多种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本文将介绍其中五种,并探讨它们在环境保护行业中的应用技巧。
一、大气监测大气监测是指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检测和评估。
这是环境保护行业中最常见的监测方法之一。
大气监测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气象观测、气体分析、气溶胶采样等。
应用技巧上,大气监测需要合理选择监测点位,尽可能涵盖不同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并且要定期维护和校准监测仪器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二、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检测和评估。
这是环境保护行业中另一个重要的监测方法。
水质监测包括对污水、湖泊、河流等水体进行采样和分析。
应用技巧上,水质监测需要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同时要注意采样点位的选择,确保采样点位覆盖范围广泛,全面了解水体的质量状况。
三、土壤监测土壤监测是指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检测和评估。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土壤监测至关重要。
土壤监测的方法包括采样和分析,应用技巧上,要注意采样点位的选择,尽可能涵盖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用途,并且要合理安排采样时间,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四、噪声监测噪声监测是对环境中的噪声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和评估。
噪声污染是环境保护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噪声监测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噪声采样和分析,应用技巧上,要合理选择监测点位,尽可能涵盖不同的噪声源,并且要注意监测仪器的校准和维护,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五、辐射监测辐射监测是对环境中的辐射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和评估。
辐射污染是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辐射监测的方法包括辐射剂量测量和辐射源分析,应用技巧上,要定期维护和校准监测仪器,合理选择监测点位,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搅拌器
65~80
❖ 一般讲城市的噪声污染比农村严重。
❖ 城市噪声大体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等
❖ 交通噪声主要来自于汽车行驶中发出的噪声,尤其是我国 城市道路狭窄拥挤,自行车数量多,使得汽车刹车启动频 繁、喇叭鸣叫过多污染更为严重。
❖ 工业噪声主要来自于工厂和建筑工地,工厂的机器、工地 上的推土机、打桩机、 搅拌机发出的噪声对工作人员及 周围的居民造成极大影响。
积累现象,不留痕迹。但噪声对人听力造成的损失是有累 积性的。
三、噪声来源
➢ 交通运输噪声 ➢ 社会生活噪声
工业生产噪声 施工噪声
表 家庭常用设备噪声
家庭常用设备
噪声级范围/分贝
洗衣机、缝纫机
50~80
电视机、除尘器及抽水马桶
60~84
钢琴
62~96
通风机、吹风机
50~75
电冰箱
30~58
风扇
30~68
❖ 噪声是相对和谐悦耳、旋律优美的音乐声而言的,从 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 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等
二、噪声污染的特点
❖ 噪声是一种感觉污染; ❖ 不带来化学污染物质,只是由于声能——人耳朵——危害; ❖ 噪声的分布广泛而分散,噪声污染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
传播不远; ❖ 能量衰减; ❖ 噪声产生的污染没有后效作用,声源停止,噪声消失,无
❖ 生活噪声与人们接触时间最长、危害最广泛、治理最困难。 虽然不会对人产生生理危害,但会使人烦躁、心神不定干 扰休息工作和其他活动。
机械 名称 打桩机 地螺钻 铆枪 压缩机 破路机
噪声来源
表 建筑施工机械噪声级
距离声源 10 米
距离声源 30 米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93~112
105
84~103
91
68~82
如老鼠能听到次声振动,蝙蝠和狗则能听超声振动。
❖ f的单位为Hz,20—20000Hz可听到声音;
3.波长λ
❖ 相邻两个波相似振动状态质点之间的距离 ,λ的单位为m;
❖ 波长与频率和速度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λ=C/f=CT
❖ 其中T为周期,是物体来回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 波长是声音在一个周期的时间中所进行的距离。
❖ 3、声强P
(1)定义:声源振动时,空气介质中压力的改变量。牛 顿/米2或帕(Pa)
(2)声压与声强关系 I=P2/ρc ρ空气密度;c—声速
(声压P易测,W、I不易测量、以后的“声级”即指声 压级)
三、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
❖ 1.分贝 ❖ 定义: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如A1和A0)之比取以10
75
57~70
63
85~98
91
74~98
86
82~98
88
78~80
78
80~92
85
74~80
76
四、 噪声危害
人体
工作 噪
声
动物
物质 体
对生理影响 对心理影响 对特殊人群
儿童 孕妇 老人 病人 其他…
睡眠 听力 疾病 急慢性 其他…
(1)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①干扰睡眠,影响工作效率。
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和数量 连续噪声可以加快熟睡到轻睡的回转,使人 熟睡时间缩短; 突然的噪声可使人惊醒。 一般 40dB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影响,
第五章 噪声监测
❖ 本章主要内容 了解主要噪声标准和监测测试仪器;掌
握声音和噪声的物理特性及其物理量;重 点掌握噪声监测方法及分析评价方法。
第一节 声音和噪声
一、噪声的概念
❖ 声音的本质是波动。受作用得空气发生振动,当震动 频率在20-20000Hz时,作用于人的耳鼓膜而产生的 感觉称为声音
❖ 广义上来讲,这些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叫 噪声;从物理现象判断,一切无规律的或随机的声信 号叫噪声。
❖ 4.声压级
Lp=10lgP2/P02=20lgP/P0 Lp——声功率级(dB); P——声压(Pa); P0——基准声压,为2×10-5Pa,该值是对 1000Hz声音人耳刚能听到的最低声压。
四、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 1.噪声的叠加
P1——Lp1,P2——Lp2,求合成声压级Lp ∵I1=P12/ρc I2=P22/ρc ∴P总2=P12+P22 又∵(P1/P0)2=10Lp1/10 (P2/P0)2=10Lp2/10 ∴LP=10lg (P12+P22)/P02=10lg(10Lp1/10+ 10Lp2/10)
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单位为dB N=10lgA1/A0 A0是基准量(或参考值) A1是被量度量
❖ 2.声功率级 LW=10lgW/W0 LW-声功率级(dB); W-声功率(W); W0-基准声功率,为10-12W
❖ 3.声强级 LI=10lgI/I0 LI-声强率级(dB); I-声强(W/m2); I-基准声强,为10-12W/m2。
声音的发生
二、声功率、声强和声压
❖ 1、声功率W
(1)定义:在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 面积的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 单位为W。
(2)声源辐射声音本领的大小
❖ 2、声强I
(1)定义: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声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 面积上的声能量。
(2)声场中的强弱 (3)I=W/4πr2,距声源远,声能弱(W/s2)
(A) (ISO)/%
美国统计 /%
80
0
0
95
29
28
85
10
8
100Leabharlann 414090
21
18
第二节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一、声音的发生、频率、波长和声速
1.声音的发生
当物体在空气中振动,使周围空气发生疏、密交替变化 并向外传递,且这种振动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人耳可 以感觉,称为可听声,简称声音,噪声监测的就是这个范围 内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叫超 声,它们作用到人的听觉器官时不引起声音的感觉,所以不 能听到。
2.频率f
❖ 声源在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以 f 表示(frequency), 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即1赫=1次/秒;
❖ 声音: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20~20000赫,这 一频率范围的声音叫音频声;
❖ 次声:f<20Hz; ❖ 超声:f>20000Hz; ❖ 次声和超声人耳都不能听到,但有一些动物却能听到。例
70dB连续噪声可使50%的人受影响 突然的噪声 40dB时,使10%的人惊醒;
60dB时,使70%的人惊醒。
(2)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②损伤听力,造成噪声性耳聋。 90分贝下20%聋,85分贝下10%耳聋
噪声/dB (A)
工作40 年后噪声性耳聋发病率
国际统计 美国统计 噪声/dB 国际统计
(IS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