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写作(1)
如何写格律诗

如何写格律诗(一)“工夫在诗外,作诗先作人”这是诗家的一句行语。
诗,是文学艺术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是个人生活经历所构成的心灵图画,是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的表现,也是个人品德、修养、学问、素质的综合表现。
所以:1、诗人要正派,要胸襟宽大。
2、诗人要高尚,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3、诗人要谦虚,要有学习别人长处的精神。
例如:毛主席的七律《到韶山》,首句原为“别梦依稀哭逝川”,后经友人提出“哭”的字面欠妥,建议改为“咒”,毛主席不仅接受,还将其称为“半字之师”,又如毛主席的《长征》中,原为“金沙浪拍云崖暖”,因友人建议,诗要尽可能避免重字,前面已有“五岭逶腾细浪”,宜将后浪改为水。
也被采纳,所以,才成“金沙水拍云崖暖”。
诗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诚的,感情是纯朴的,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古人云“诗文有骨肉之情”。
一、基本要求:1、字句相等。
七律是七言八句;五律是五言八句。
超过八句符合格律要求叫长律或排律。
律绝同是四句。
2、平仄相对。
律诗讲抑扬顿挫,在对偶句中除注有可平可仄标示的字外,上下句平仄声必须相对立,并要求双句押韵。
3、结构相同。
律诗八句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上下词组结构必须相同。
4、词性对仗。
律诗不仅要求用字用词精练准确,讲艺术、有美感,而且颔联、颈联上下分组词性必须对仗,否则不称其为律诗。
5、音步分明。
每个诗句第二和第四字为音步,二者不能用同声字。
七言第六字虽不是音步,但一般与第四字也不能同声。
6、注意粘对。
粘对亦称粘连。
“粘”使全诗整体衔接;“对”指对偶句平仄对立。
粘连就是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
7、拗句补救。
补救办法有两种:第一是本句自救。
“五言”句一拗三救,四拗三救;“七言”句是三拗五救,六拗五救。
第二是对句相救。
前拗后救,一拗双救。
(注:律诗律绝都有“四式”诗谱,只要认真严格按诗谱写诗就会符合律诗律绝的声律和韵律。
学生 格律诗写作精品展示

春复回郭智宇窗前雀影声声笑,满园春桃已泛红。
新芽点点未绿尽,旧路茫茫已断穷。
飞鸟北回哪年月,水流东走何去从。
红尘万物皆往复,只余人心万悔中。
愁冯一凡新枫未起花先落,故柳将发絮已焚。
过目烟云几断忧,停颊雨雪常歇愤。
贤观胜景今犹存,客叹衰心往却盛。
淡酒厅堂醉意涌,浓烛座下愁情生。
思君胡子风春风卷叶青楼处,夜雨吹花满苑香。
漫舞云台飘彩袖,轻飞月影照霓裳。
岁月难识情定物,韶华怎改盼君郎。
女子盈盈思故里,红颜寸寸念他方。
塞外刘凯溪胡天寒气携风来,穿树平土柳芽开。
雨封云低压新鹤,波止船行气轮台。
西望昏日徐徐下,东迎苞花暖暖开。
思君仍需随归燕,且寻异地故旧怀。
初春夏慧琳昨夜风雨狂奏响,今早地上水汪汪。
清草绿树冒新芽,百草欲穿新衣裳。
我欲乘风渡天边,无奈飞到教室边。
心在窗外随风到,人在教室里两行。
清明宋忻瑶花开阡陌草又青,雨落道旁天已暝。
归来探看未亡人,别去再无当年影。
黄土坟下成黄土,清明时节未清明。
松柏碑前无哀声,且与谁人诉长情。
无题张施旖料峭山崖风消逝,钟鼓沉闷无尽时。
浓雾击靥魂已失,深林掠影心难持。
乌鹊南飞非幸事,身陷囹圄老将至。
凡尘有是却无世,徒留墨渍传青史。
功臣愤罗皓文锣鼓齐奏撼云月,马蹄飒沓绝土尘。
龙袍金衣万众仰,手锁脚铐无人闻。
淮阴含恨终长乐,武穆怀忠谥狱坟。
丹心热血无处洒,敢问孰人知其恨?早春马昕怡细雨淅淅告清冬,嫩草悠悠迎暖春。
玉尘烈风与冰川,柳絮丛芮至桃笋。
村童散学思野骑,耶娘下亩忧儿孙。
戏猿飞鸟藏林间,惊起砚地烛点昏。
独步行黄欣睿尘晖暗窥深青幕,落霞凝尽浅碧旁。
过者碌碌渐去散,风吟萧萧自彷徨。
现代人要怎样写格律诗

现代人要怎样写格律诗我写格律诗或填词,置平仄押韵,依据都是现代普通话的语音语调,有人认为格律韵律都不对,不能算是律诗或词,因此,不得不就这个问题说几句话。
现代人写格律诗,按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写,这应该没有什么争议,如:平仄:以律诗为例,七(五)言律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
第一二句为“首联”,第三四句为“颌联”,第五六句为“颈联”,第七八句为“尾联”。
平仄规律:一首七(五)律,每句中,平仄交替;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
还有一个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要严格使用。
但以下几种情况还是要论的,如:1、不能犯狐平。
五言中“平平仄仄平”句型的第一字、七言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的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否则就是“犯狐平”。
2、不可三平调。
诗句末尾连用三个平声为三平调。
即五言中“仄仄仄平平”句型的第三字不可用平,七言中“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型的第五字不可用平。
3、五言中“平平平仄仄”句型的第三字最好不用仄;七言中“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的第五字最好不用仄。
写格律诗,只要定好首句的平仄排列,整首诗的平仄格式就推算出来了,以七言律诗为例,有四种常见格式:1、仄起仄收(首句仄起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2、仄起平收(首句仄起入韵,律诗押平声韵,韵脚需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3、平起仄收(首句平起不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4、平起平收(首句平起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绝、七绝等格律诗规则同。
诗韵:格律诗押韵规则:1、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但七律首句押韵较多。
2、只押平声韵。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对仗:律诗中颌联(即三、四句)、颈联(即五、六句)要求对仗。
绝句无要求。
重字:一首诗里有重复的字谓之重字(叠字除外),要避免。
但,a)一句之中不必避,如:他乡胜故乡(杜甫)。
关于格律诗写作技巧

格律诗写作技巧关于格律诗写作技巧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
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格律诗写作技巧,希望大家喜欢!感时诗任何人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一定的社会中。
他们对当时的国家形势,发表自己的感想,提出个人的看法。
这种感想与看法,是谓感时。
这样的诗是谓感时诗。
怀古诗游览古迹,缅怀往事;阅读史书,吸取殷鉴,往往情动于衷,吟咏于外;或称赞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造福祖国;或惋惜才子志士的不幸遭遇,坎坷一生;或讽刺权贵的享乐腐化,失掉江山;或抨击奸臣,等等,均可在诗中抒发己见。
这样的诗,是谓怀古诗。
作怀古诗,要求详谙史实,站在祖国与人民的立场,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如果客观地科学地提出新见解,切题发挥含蓄蕴藉,用恰当的句式与修辞方法,道人之所未道,方可胜人一筹,使读者一唱三叹,产生同感而为之折服。
怀古之作,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单纯发思古之幽情,或吊古伤今,或借古讽今,或赞古励今,此亦符合于兴、观、群、怨之旨。
如能从中明辨是非,洞察善恶,吸取经验教训,以提高思想,改进工作,此之谓善读诗者。
书怀诗人为万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发于声,如吟之于诗,以抒发作者感想、抱负与心情者,谓之书怀诗。
“书怀”与“怀古”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从当前之景与事出发,再言感想与怀抱;后者从古迹、古事、古人、古文出发,再谈评论与感想,在书怀诗中,有的触景生情、直抒胸臆;有的面对形势,高歌壮志;有的一生坎坷,感叹遭遇;有的不平则鸣,抒发己见。
它的范围既广,内容不一。
如能出自真情实感,就能写出动人的好诗。
送别诗离、合原人生之常事,惜别乃社会之常情,故亲友远离时,曲唱阳关,倍觉依依,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如能赠诗留念,这才更有意义。
送别之诗,应切合时令、地点、友谊与身份,既不可失之深,又不可失之浅。
在远别之时,知己睹秋雁白露,固增惆怅;遇春风绿柳,尤觉伤神。
格律诗的16种格式

格律诗的16种格式展开全文格律诗的十六种格式:一、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1.仄起不入韵王之涣· 《登鹳雀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韵)。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五言绝句以“仄起不入韵”为最常见,也是为最标准的格式。
2.仄起入韵卢纶·《塞下曲》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平起入韵《客思》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春来忆故梅,凌雪向风开。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谁折寄将我,幽香伴梦回。
4.平起不入韵李端·《听筝》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二、七言绝句的四种格式1.平起入韵李白·《早发白帝城》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平起不入韵白居易·《忆江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曾在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3.仄起入韵杜牧·《秋夕》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4.仄起不入韵杜甫·《绝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五言律诗的四种格式1.平起入韵格。
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如何写作古诗词及诗词韵律模板

如何写作古诗词及诗词韵律(一)律诗律诗,五律和七律,每两句话构成一组,一共是八句四组,这四组分别是:起、承、转、合、也就是说:前两句是开头,接下来的两句要承接上文,再接下来的两句要转折,最后两句作总结。
比如:今天下雨了,我不由得想起了老朋友容若。
(起,开头)容若是我相处三年的老朋友了,我们相处一直很愉快。
(承,承接上文)但容若最近不大爱理我了,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转,转折)不管为什么,我还是把他当朋友的,我这就去找他。
(合,总结)了解了这个律诗的章法,再读《锦瑟》就不再困难了: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开头:锦瑟有五十弦,每根弦都让我想起逝去的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承接上文:逝去的华年如梦似幻,而且春心泣血,有几多感情的悲欢。
——这两句只要知道是“承接上文”的,意思便很好理解。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转折,以意象来写情绪:我很难过,我很迷茫。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总结:等以后回忆这些感情,“只是当时已惘然”——这话可以有两解,这里就不细论了。
)律诗分为四段,即首颔颈尾,律诗四段八句,绝句二段四句.在律诗中偶句必须押韵(即每一联的下句)。
二联和三联必须对杖,所谓对杖就是讲,词句的对偶。
关于律诗的平仄,上下句平仄相间,即是2。
4。
6工整,1。
3。
5不论。
什么是古诗词的平仄?在上古诗词时,略讲到诗歌的平仄,今天的学生对这个很陌生,其实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
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古诗词系列讲座-格律诗写作

古诗词系列讲座-格律诗写作写格律诗,有八大禁忌:一忌孤平;二忌尾三连平(三连仄);三忌换韵;四忌失粘;五忌合掌;六忌重字;七忌直白;八忌新旧韵乱用。
一忌孤平:所谓孤平,指一句中,除去最后一个韵脚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则为犯孤平。
孤平为诗家之大忌。
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是仄声,除去第七个韵脚字外,只有第四个字是平声字,就犯孤平。
犯孤平的句式,只限在韵脚的句子,就是说,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的句中(即韵脚句),要注意不要犯孤平,在非韵脚的句中,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的句子,如“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以一三五不论之说,第三、第五字变为仄声字,就变成了“仄仄仄平仄仄仄”,这样的句式,不是孤平,但是却犯了尾三仄,当然,对于初学者,尾三仄不是太严格,如果能避免,则更好。
二忌尾三连平(三连仄):是指每句最后三个字都是仄声或都是平声字,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最后一字是仄声,就是尾三仄;如果第五第六字是平声字,就是尾三平。
尾三平也是诗家之大忌。
三忌换韵:是指一首格律诗中,韵脚的字的韵部,只能在同一个韵部中,如果不在同一韵部,就是换韵。
所谓韵脚,就是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第一句押韵,其韵脚也包括在内。
四忌失粘:是指第一句与第二句相同位置间的字,平仄相反,第二句与第三句相同位置间的字,平仄相同,即为粘,如果不粘,就是失粘。
五忌合掌:是指律诗中,三四句、五六句,其实是两幅对联,如果一幅对联,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同,就是合掌。
六忌重字:是指一首诗中,尽量不要有重复的字,但是在一个句子中除外。
七忌直白:是指太过平直,没有味感。
八忌新旧韵乱用:是指在同一首诗中用韵,要么依旧韵(平水韵),要么依新韵(中华14新韵),不能新旧韵混用。
当然,亦有以词韵(如词林正韵)作诗者,词韵比诗韵(平水韵)相对较宽,但是,即使是以词韵为据押韵,也要在同一个词韵的韵部。
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素:诗韵、平仄、对仗。
前面讲了,格律诗是绝句和律诗的通称,格律诗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及五言和七言排律。
格律诗不难写,记住这三点你也有文味儿

格律诗不难写,记住这三点你也有文味儿格律诗是唐朝以来形成的诗体,故称近体诗。
格律诗分三类,绝句、律诗和排律。
四句者为绝句,八句者为律诗,多于八句者为排律。
格律诗根据每句字数的数目又分为五言诗和七言诗。
一般人总认为格律诗规矩多,难写,实际上,认真总结体会的话,格律诗的规矩就那么几条,稍加练习,谁也会写,它并非是古人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的专利。
格律诗的格律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条:押韵、平仄、对仗。
一、押韵格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格律诗首句可押可不押,其它的出句不押,对句押。
百分之九十九的格律诗都押平声韵。
二、平仄现在的汉字声调分为四声,阴平、阳平称为平声,上声、去声称为仄声。
格律诗的每个字的平仄都有规定,所以平仄规则是学习格律诗的难点,一般中文大学生一学到这一部分也要头痛。
实际上这完全是误会,“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这往往是老师们不去思考、教无捷法,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所致。
以我看,只要记住平仄通则和平仄禁忌就完全可以了。
1、平仄通则(1)连交。
“连”是相连,指每句除尾字外,相邻字应该按二平或三平、二仄或三仄连用。
“交”是交替,指每句的“连平”和“连仄”应该交替使用。
如,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2)粘对。
“粘”指相邻两联,相对于上联的对句而言,下联的出句称为粘句,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相同。
“对”指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
2、平仄禁忌(1)忌三平三仄。
犯三平三仄指每句的后三字不能连着是平平平或仄仄仄,尾字之前有三平三仄相连不算犯。
如,平平仄仄仄犯三仄,仄仄平平平犯三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不犯三仄,同理,仄仄平平平仄仄也不算犯三平。
(2)忌孤平。
凡平收之句,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称为犯孤平。
如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或仄平仄仄平。
孤平是律诗之大忌。
万一出现三平、三仄或孤平,就要拗救。
对于初学者来说,宜先不犯禁忌为好。
绝句和律诗共有16种类型,但只要懂得了平仄通则和平仄禁忌,首句一出,只要根据连交、粘对、禁忌规则,就可以一句一句依次推出一首诗的全部平仄格式,完全不必死记硬背。
10分钟教你入门格律诗(附例)

10分钟教你入门格律诗(附例)如今对格律诗关注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如何写格律诗。
我们捡重点说,尽可能言简意赅,举例说明。
格律诗,顾名思义,格是指格式,律是指韵律。
格式包括字数、句数这些明显可见的规则,也包括句式、文法这些内在的内容。
韵律则包括押韵的规律,以及每个字的平仄音调。
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规矩,就是我们说的格律体。
而严格遵守格律体规矩的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三种。
那么怎么写格律诗?搞清楚平仄、押韵、对仗就可以了,保证不出律就是格律诗,但是不一定是好诗,不过至少保证了是,然后再追求好不好。
因为我们只讨论格律诗,所以请认为平仄格律不重要,只要意境好的同学绕道,那不属于这个话题。
因为在这个标题下,格律的重要性是高于意境的。
体式字数上分为五言、七言。
句数上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十句以上。
句式不整饬的一概不属于格律诗。
所以要写格律诗,首先要把自己汹涌澎湃的感情收拢一下,用长短一致的句子来规整自己的思路。
押韵格律诗的押韵都是押平声韵,不能转韵,篇幅再长的排律(过百句)也必须一韵到底。
不能邻韵通押,不能平仄同押,要求极其严格。
至于在写格律诗的时候是使用古人的平水韵还是今人的新韵,这个各有所爱,没必要强求。
用平水韵的古意些,在古人总结的平仄规则上来说更加合理,但是有些发音妨碍今人阅读流传,用新韵则容易让人读懂,因为普通话人人都懂,只是要尽量不使用平仄系统上古今发音入韵不同的字,避免混淆。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写完后标注这首格律诗使用的是什么韵,让读者心里有底。
平仄平仄上来说格律诗有四种基本格式(这里假设大家对平仄有概念,知道如何区分平仄)。
这四种基本格式都是以格律诗的首句来判定的。
最主要看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和首句句尾是否押韵。
比如“白日依山尽”,平仄是“仄仄平平仄”,所以这首五绝的平仄格式为仄起不押韵格式。
平仄格式有固定推导方式,即“对”、“粘”。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要相对的,而下一联的出句则要求与上一联的对句相粘。
写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和口诀

写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和口诀
写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和口诀如下,仅供参考:
基本要求:
1. 遵循平仄格律:格律诗讲究平仄的运用,要符合特定的平仄格式,避免出现拗句或犯上。
2. 押韵:韵脚要符合韵部的规定,韵脚的字音要相呼应。
3. 对仗:诗句之间要有一定的对仗,对仗要工整,避免出现上下句重复字词或意象。
4. 内容要健康:诗歌的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表达的思想感情要真实、高尚。
5. 语言要精练:诗歌的语言要精练、含蓄,用词要准确、生动。
口诀:
1. 平起首句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 平起首句不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 仄起首句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 仄起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格律诗词写作十大基本技巧

格律诗词写作十大基本技巧格律诗词写作十大基本技巧格律诗词是按照格律诗的格律要求和词谱对格律词的内在规定性来写文学作品的一种文学体裁。
必须明确这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既然是文学作品,那么对内容的内在要求很高,加之格律的外在要求,所以很多人感觉很难,因此,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技巧。
一、灵活运用格律诗的衍生基本格式不管是五言格律诗或者是七言格律诗,基本格式都有四种,即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和平起平收。
仄起指首句的第一个字是仄声字,平起指首句的第一个字是平声字。
仄收指首句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平收指首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
格律诗的基本格式还有许多变化,即每种基本格式都可以变化出很多衍生的基本格式。
格律诗基本格式的变化要遵循两个原则,就是:1、绝律诗要遵循不得有孤平现象出现这一原则。
2、遵循关键位置上的字平仄不能更改的原则。
关键位置上的字就是指五言格律诗中每句的第二、第四和尾字,七言格律诗中每句的第二、第四、第六和尾字,除非拗句救坳。
根据原则,五言格律诗中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在保证当句不孤平的情况下,是可以更改平仄的,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一、第三和第五个字,在保证当句不孤平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更改平仄的。
五言格律诗每句可以改动一个字的平仄,七言格律诗每句可以改动两个字的平仄。
这样就会衍生出很多衍生基本格式。
这种衍生基本格式,符合格律要求,我们可以认同为基本格式,这样我们在写作时,就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技巧,解决格律诗格律限制的外在要求问题。
至于如何变换,大家可以根据原则,自行推演。
二、韵谱韵部的选择格律诗词是由作者自主选择韵谱的,为了方便写作,在选择韵谱时,完全可以选择宽韵来写作,不必选择窄韵,因为文章水平的高低不在韵谱的选择上,而在于意境的升华上。
格律诗写作时,不要用《词林正韵》,它尽管是宽韵,但一方面古音我们一般拿捏不准,另一方面是历来用《词林正韵》做格律诗韵谱的很少。
只有选用《中华十四新韵》来写作,不要去管阴阳平交错的问题。
半小时教你学会格律诗词写作

我们平时说,格律诗,格律诗(也称为“近体诗”):就是我们平时说地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我们一般情况下就称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下面举一些例子:七绝:比如李白地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五绝:又如王维地一首《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七律:李商隐比较著名地一首《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五律:白居易地《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还有六绝,六律,很少见,六字为一句,并不常用,在此且不提了.)相信这些诗大家都有印象吧?以上都是格律诗.格律诗是要按平仄格律来填写.说了半天平仄平仄,那什么是平声,什么又是仄声呢?[平声]:我们今天普通话地第一声与第二声,都统归为平声.比如冬天地“冬”读第一声.虫子地“虫”是第二声.很简单,这就是平声字.[仄声]:上面讲地一二声为平,那么我们平时普通话还有第三声与第四声,就为仄声了.比如遥远地“远”,愿意地“愿”.我们读三四声地都是仄声字.知道了平仄是怎样一回事,然后你就可以拿自已地姓名来默念一下,看看哪一个字是平,哪一个字是仄.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地.普通话[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这就是平仄.[入声]:除了平仄之外,还有一种声调称为入声.是我们今天普通话读平声地字.比如:国,菊,蝶,七,夕,哭,出,白,食,习,曲,竹,鼻,节,等等.这些字是比较常见地字.古人与我们不一样,他们不是这么去读,他们把这些字全部读为仄声.并且在写诗地时候,把这些字归为仄声去填写.至于古人怎么读这些字,据今天地考证并不明确,因为那时没有发明录音机,所以我们今天不可能听见他们怎样读,更无法去学习了.所以,我们只要清楚了这些字,认识了这些字在诗里称为入声字,这样就可以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平声与仄声,还认识了入声字.我们现在来玩个小游戏:床前明月光——床是第二声,为平. 前也是第二声,为平. 明是第二声,为平. 月是第四声了,为仄. 光是第一声,为平.很简单.处处闻啼鸟——处处,是第四声为仄. 闻和啼,是第二声为平. 鸟是第三声,为仄.[格律] 大家知道写格律诗,是要按格律来填写地,那么给大家一个七言绝句地格子:仄仄平平仄仄平大家可以按普通话地声调,把你想填地字,一个一个镶进去吧.我是这样填地:日暮秋深野草黄仄仄平平仄仄平日暮二字为仄,对吧?秋深二字为平,对吧?野草二字为仄,对不?最后黄字,这个位置上是(韵).大家可以拿这个格子试着填了玩,有空请多练习.[押韵]:我们知道,诗除了把平仄填好了之外,还要押韵.这样读来才能朗朗上口,宛如音乐一般,有着美妙地声韵感.那什么是“韵”呢?故人西辞黄鹤楼,(韵)烟花三月下扬州.(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韵)(楼,州,流)这三个字都是韵,也是一个韵部地字.唐诗和宋词不一样,唐诗中地格律诗,是要押平声韵地,韵都是平声,没有仄声地韵.记好了格律诗地韵,只能押平声哦.除了[古体诗]平仄押韵不讲究,押什么声音都可以.那有人要问了:这些平声地韵啊,是从哪儿来地呢?是你自已去编造一些吗?答案:不是地.古人写诗用一种韵书,名字叫《平水韵》这个书用了百年了.选这个书里地某一个部,来确定一首诗要押地韵.我随便选一些放在这里做例子,比如:《一佰零六部平水韵》上平上平:一东东同铜桐筒童僮瞳中衷忠虫终戎崇嵩弓躬宫融雄熊穹穷冯风枫丰充隆空公功工攻蒙笼聋珑洪红鸿虹丛翁聪通蓬烘潼胧砻峒螽梦讧冻忡酆恫总侗窿懵庞种盅芎倥艨绒葱匆骢上平:二冬冬农宗钟龙舂松冲容蓉庸封胸雍浓重从逢缝踪茸峰锋烽蛩慵恭供淙侬松凶墉镛佣溶邛共憧喁邕壅纵龚枞脓淞匈汹禺蚣榕彤上平:三江江扛窗邦缸降双庞逄腔撞幢桩淙豇上平:四支缁箕椎罴篪萎匙脾坻嶷治骊尸綦怡尼漪累牺饴而鸱推縻璃祁绥逵羲羸肢骐訾狮奇嗤咨堕其睢漓蠡噫馗辎胝鳍蛇陴淇淄丽筛厮氏痍貔比僖贻祺嘻鹂瓷琦嵋怩熹孜台蚩罹魑丕琪耆衰惟剂提禧居栀戏畸椅磁痿离佳虽仔寅委崎隋逶倭黎犁郦当然你也可以选四支韵,三江韵,还有很多很多韵,随便你选,但只能选这样地一个部以内地字,比如我选了[四支]韵,我就只能用四支里地这些字,不能跳去别地部去选,如果你写地一首诗里七上八下各种韵都有,发去别地论坛让高手们指正,那事情就闹大了,不是四野沉寂,就是板砖横飞之境地.我选了上面地[一东]韵来写了一首诗,大家帮忙细看,韵是否在一东里?有没有选到二冬地?秋草凝霜月映楓,(韵)倚窗蠟淚未消融.(韵)香魂岂肯隨風盡,化作淒凉入夢中.(韵)很简单,这样一首诗就写成了.我写得不好,诗家有言:[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文章之道亦如是.我地诗只是拿来做一个例,诸位莫要见笑.那么有人又问了:我写诗,是事先选好韵,再来铺展句子呢,还是先写好了句子,再来押韵?这个没有明确定法地,我两种方法经常使用.我想大家一定耐不住,一定想去写诗了.那我把格律表,还有《平水韵》置在下面,(写格律诗用平水韵中地上平和下平这两个部来选择韵字,就可以了)大家有兴趣就动手吧.另外,现在有很多人用新韵填写,只有那些老一辈地诗人,还有专业人士才用《平水韵》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用什么新韵,并不是说新韵不好,新韵同样是新时代文化产物,存在自有它地道理.所以用新韵也无妨.但是,我个人地观点认为,你既然写地是格律诗,是去弄人家古代地文化产物,我们就得按照古人地规矩,选《平水韵》来办事,这样我个人认为比较像样一些.关于这篇小小地教程,只是我粗制滥造,通俗简捷地讲了讲,为了让大家用最快速度了解平仄押韵地真相,要正统地去学习,还是请大家买一些专门讲格律知识地书来看,关于诗词地语法和修辞,还有创造意境各个方面,还有很多,我就没有资格来讲了.总之大家在平仄格律上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这里提出,我会尽力而为.关于填词,也有专门地谱,一般用清人舒梦兰地《白香词谱》来参照填写.押韵用《词林正韵》.(另外,初学写诗,可以用五绝,七绝来练手,最好别勉强去填七律,因为五七律十分讲究对仗.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例:×?解: ×2+4=62×4=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占位.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解:2+1=32×3=63×7=×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占位.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解:×××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占位.4.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例:×?解:×××5乘任意数: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例:×?解:和分别在首尾×注:和满十要进一.6.十几乘任意数: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地个位乘以第二因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例:×?解:个位是××××注:和满十要进一.。
律诗的写作(大全)

律诗的写作(大全)第一篇:律诗的写作(大全)律诗的写作一、什么是律诗中华诗词从产生至今已有三千年之久,但诗体的发展、定型到律诗有相当长的过程。
律诗又称为近体诗、今体诗。
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时代,逐渐产生并定型的诗体;讲究固定的字数、句式、平仄、韵脚、对仗和对粘规律。
从汉魏朝时代的五言诗、七言诗,逐步形成了整齐的形式,至唐朝初期约七百年才演变为成熟的律诗。
它们有其结构美、音律美、语言美、意境美等美学标准,从唐代以来,吟诵者甚众,经久不衰。
所谓律诗,是讲究声律的诗体。
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七个字的叫七言。
律诗是由五言句和七言句构成的;五言律诗筒称五律,七言律诗筒称七律,每首诗八句,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又称长律。
此外,还有六言律诗,八言律诗等,不过写的人很少,绝大多数诗人盛行写五言和七言律诗,可能是从音乐性考虑的吧。
二、平仄格式律诗在格律中十分讲究平仄声韵的,基本有四种:1、平起入韵式格律碧波•雄鹰包德珍•笔平平仄仄仄平平,昂头直上彩云霄,平平仄仄平,为知天不闻,仄仄平平仄仄平。
搏击长空意气豪。
仄仄仄平平。
默默总耕耘。
仄仄平平平仄仄,雨暴风狂无所惧,仄仄平平仄,奋敛千峰雨,平平仄仄仄平平。
雷鸣电闪更腾高。
平平仄仄平。
惊腾五岳云。
平平仄仄平平仄,尖钩利爪如锋镝,平平平仄仄,临花情缱绻,仄仄平平仄仄平,火眼金睛似刺刀。
仄仄仄平平。
对月意芳芬。
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展雄姿威懔懔,仄仄平平仄,墨海掀狂浪,平平仄仄仄平平。
人间腐鼠岂潜逃。
平平仄仄平。
同君共撰文。
2、平起不入韵式格律包德珍•雷碧波•喜赋大江截流平平仄仄平平仄,云锣雨鼓隆声起,平平平仄仄,狂波三峡涌,仄仄平平仄仄平。
冲破天门动怒心。
仄仄仄平平。
声浪震长空。
仄仄平平平仄仄,直下秦淮惊万岭,仄仄平平仄,领袖宏图展,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吞吴楚掠千林。
平平仄仄平。
中枢号令攻。
平平仄仄平平仄,脱逃硕鼠应知误,平平平仄仄,万民摇铁臂,仄仄平平仄仄平。
侥幸贪夫莫自钦。
仄仄仄平平。
如何写一首上档次的格律诗?有这么一些不可不遵守的规则

如何写一首上档次的格律诗?有这么一些不可不遵守的规则如何写出上档次的格律诗?那么肯定先得学会格律并遵守,那又何来逾越雷池?格律诗,又称近体诗,就是中国古诗词中严格遵守平仄格律的诗。
出律即入古风,不再归于格律诗。
规矩一道道画在这里,你要写格律诗,为什么要逾越雷池?要写上档次的格律诗,要搞清楚的是有哪些规矩必须遵守,而不是还没开始就想着策马奔腾。
格式格律诗只有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十句以上)。
三种形式均分为两种句式:五言或者七言。
每一句字数不能多也不能少。
平仄格律诗必须每句都是律句,而且上下句要遵守“对”、“黏”的发音规则。
这个地方是大家学习近体诗的难点,总认为平仄格律很复杂。
其实我们从每一首诗的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的发音,就可以判断出整首诗的平仄。
总共也只有四种基本格式:仄起不押韵,仄起押韵,平起不押韵,平起押韵。
也就是说学会平仄推导规则之后,记住这四种基本格式,就可以推出整首诗每个字的平仄来,除了有些“一三五不论”的位置之外,其他地方严禁出律,否则就不是格律诗了。
绝句、律诗、排律均需遵守平仄格式。
押韵赏析唐诗以平水韵为主,写作新格律诗以个人爱好为主,用新韵也没有问题。
这个因为古今语音变化太大,如果一定要用平水韵来创作,虽然显得高古,但对格律诗的传播没有好处。
所以这一点如今大家都比较宽松,只是写完之后标注一下是用什么韵就好了,方便读者阅读。
但是格律诗的韵脚必须是平声,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不能窜韵,不能邻韵通押。
绝句、律诗固然如此,你写再长的排律也是必须一韵到底的。
这个相当有难度,所以排律创作萧条。
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但是诗人文采好,要对仗也可以,不过并非格律要求。
而律诗八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要求对仗,后来由于难度过高,适度放宽,只要求颈联对仗。
但这是硬性要求,如果颈联不对仗,就不是律诗,自然也就不是格律诗。
至于排律,除了首联之外,其他联全部要求对仗,这个难度比一韵到底更夸张,所以如今排律创作基本绝迹。
怎样写“格律诗”★★★★★★★★★★

怎样写“格律诗”★★★★★★★★★★怎样写“格律诗”先大致看一遍格律,再比照古人律诗来检验,一则认识到格律的重要,二则巩固所学。
然后试着写一写,由易到难,从只押韵的五言古绝到平仄合格的七言律诗,不求写好,但求写对,用普通话定平仄亦无妨。
这是第一关,平仄关。
这时候就可以靠大量读诗词来累计“入声字”了。
第二关是语言关,要绝对避免走“翻译派”、太俗抑或是晦涩的路子,这一关的唯一方法就是读读读。
第三关是意境关,也要靠读。
这一关说来容易(就是什么样的意境是美的,什么样的是不美的),做起来又难,怎样写得美。
这个“读”,一则累计词汇、典故,今后用得到的;二则学习手法,甚至是理性的去分析手法也是可以的;三就是积累“入声”字。
这个过程中最好博采众收,不要只读一家,避免过早形成定式。
这个时候形成的定式很难成为“风格”。
自认为“三关”都大概过了的时候,就算入门了。
同时,应该也就自然而然看到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了,勤于读、勤于练,逐渐提高就是了。
读、练,由量变到质变,学格律诗别无他法、捷径。
写“格律诗”需要注意什么?在谈格律诗之前,首先简略说说诗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般认为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等,多指我国唐朝以前的诗,还没形成严格的格律,相对比较自由。
到了唐朝,逐渐形成比较完备和相对固定的格式,称为“格律诗”。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它在句数字数、平仄声调、句尾押韵、字句对仗等方面都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和相对严格的要求。
现代有人把不入律的“五言诗、七言诗、民歌、山歌、散文诗”等归类为“现代自由体诗(或新诗)”,以区别格律诗(近体诗)。
这是个好主意,未尝不可。
现在谈谈近体诗(格律诗)。
近体诗有“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合分成四种:五言律诗(五律),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七言律诗(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五言绝句(五绝),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格律诗的写作章法及一些名词解释

格律诗的写作章法及一些名词解释格律诗的写作章法章法也称结构,格律诗的创作需注意结构,方不致杂乱无章。
格律诗写作的章法一般称之为“谋篇”,具体地讲就是“起承转合”。
古人论作诗的方法,对起承转合是相当讲究的。
所谓起即开始、开头;承,即是承接上句继续表述;转,就是转折、递转,指表述内容的引申或变化;合,就是整合,要上承总合全篇。
换一种通俗的说法,也可以这样来说。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
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
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下面,主要以杜甫的一首七律《登高》为例,感受一下起承转合的作用与方法。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起1、起的方法起句: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发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
意思是起首不能过于花哨,切忌做作。
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起联要:“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
这里说首联突兀而起,造成一种不平凡的局面,使读诗开始阶段,就能被吸引。
当然,不一定都奇峰陡立,也有淡淡而起的,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等。
总结一下就是:(一)要自然,忌做作(二)突兀而起,引人入胜(三)也可淡淡而起2、起的作用主要是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杜甫《登高》诗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3、注意的问题犯题:首句容易出现犯题的通病,如诗题《登峨眉山》首句写“峨眉峰耸入霄端”,诗题《月牙泉》,首句写“鸣沙山下月牙泉”。
格律诗写作

格律诗写作
格律诗亦称作“定格诗”,这类诗歌的特点是其字数、句式和韵脚均有规定,格律诗的格式有多种,主要有抑扬格、律诗、统一体、藏头词、藏尾词和杂格诗等,每种格式的规则不尽相同,但都要求有严谨的结构和规定的格式。
从古至今,格律诗在中国诗歌传统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以其严谨、优美、传神、极富韵律性等特点,在古典诗歌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格律诗的写作要求很高,它不仅需要写作者能够把握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和结构,而且还要求诗作者熟悉各种格式的规则,以及其诗歌韵律的把握能力。
把握古典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就是要求诗人能够根据古典诗歌的风格、句法和修辞特点,把握好古典诗歌的语言和形式,使自己的诗歌能够以古典诗歌的特点体现出来。
把握古典诗歌结构,就是要求诗人能够通过古典诗歌的结构特点、组织原则和精神境界,把握好古典诗歌的结构,使自己的诗歌能够具有古典诗歌的意蕴和深度。
此外,要写好格律诗,还要求诗人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要善于把握每句诗歌的基调和精神,使之更有说服力、魅力和感染力。
此外,格律诗写作还要求诗人有较强的韵律和文字把握能力,把握好各种格式的规则,做到对每句诗歌的声调和韵律有精准的掌控。
总之,格律诗写作是一门很有技巧的艺术,写作者要掌握古典诗歌的形式、结构、内容,以及各种格式的规则,才能够写出精彩绝伦
的格律诗。
因此,格律诗写作需要诗人有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智慧,以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够将古典诗歌的风采体现出来。
[VIP专享]如何写格律诗
![[VIP专享]如何写格律诗](https://img.taocdn.com/s3/m/30fcccf1284ac850ad024289.png)
如何写作格律诗一、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诗词格律诗词指绝句、律诗和词、曲。
诗词格律是诗词的表现形式之一。
最先出现的形式、最基础的形式,是近体诗(也就是绝句和律诗)。
近体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萌芽于南朝齐、梁时期,形成于唐朝初年,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严谨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主要包括了以下四项内容:(1)字句有定:绝句为四句,每句5字的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7字一句的是“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律诗为八句,每句5字的称“五律”,7字一句的是“七律”。
超过八句的是排律,同样有“五言排律”、“七言排律”。
每两句诗为一联,每联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
五律和七律各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2)用韵极严:押韵是诗歌的要素,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
关于什么是韵,后面会展开叙述。
(3)平仄协调:平仄是近体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平仄的交错使用能令诗歌读起来有一种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美感。
关于什么是韵,后面会展开叙述。
(4)讲求对仗:关于什么是韵,后面会展开叙述。
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同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
如“功”的拼音是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
“东”的拼音是dōng,其中d是声母,ōng是韵母。
那么“功”和“东”的韵母就相同,他们属于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几个字放在同一个位置上。
格律诗中,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韵又称“韵脚”,如:《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ou)四声古代汉语有四种声调,和今天的普通话的声调不完全一样。
A平声。
这个声调后来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可以理解为-/)。
例:山、林等。
B上声。
这个声调后来有一部分变成去声(可以大略理解为ˇ)。
例:柳、雨等。
C去声。
这个声调到后来仍是去声(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律诗写作(1)
本讲座采用由今还古,逐步回归的方法,会汉语文字,懂拼音即懂平仄,适合新人和年青一代学习。
第一章引言
格律诗又叫近体诗,它首先应该是诗,符合诗的特性,格律只是它的外在特征,或者说是格式。
正是近体诗的格律特性,使其区别于其他诗体。
下面,我们就从格律诗这三个字讲起。
一、诗
什么叫诗,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
诗,文学体裁的一种,语言精炼,节奏鲜明。
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从上可以看到诗具有如下的特点。
1、语言精炼。
不像写文章那样长篇大论。
2、节奏鲜明。
诗作有明显的节奏和韵律跳动。
3、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古人有“诗言志,歌永言”之说——《书·舜典》。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流行的诗的定义是何其芳的:“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语言精炼,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
这说的是那个时代流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的定义,并且包含着何其芳对诗的形式美、格律美的强调。
八十年代初,吕进提出了一个更为简洁的定义:“诗是歌唱生活的最高语言艺术,它通常是诗人感情的直写。
”
那么,格律诗的诗首先应该满足诗歌定义及其特性的要求。
二、古诗的发展
格律诗从哪里来,应该是从古诗发展而来。
我国古诗的发展历程是: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1、历史演变
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2、汉代的古体诗
汉代时乐府诗形成。
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3、唐宋的近体诗
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
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
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
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4、后期发展
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
在古诗的这个发展历程中:唐以前的诗经、楚辞、乐府、赋、辞等,称为古体诗。
唐代的格律诗被称为近体诗。
从格律格式来讲,唐诗、宋词、元曲都有格律的要求,应属于广义格律诗的范畴。
三、格律诗(近体诗)的概念
什么是格律诗。
首先来看格律是什么意思?
格是什么意思,字典的解释是划分成的方形空栏或框子。
第2个意思指标准或格式。
格律诗的格显然就是指标准和格式。
律,字典解释有三:一是古代测定和校正音高的标准。
二是法则,规章。
三是约束。
格律,两个字合起来,格律就是规矩和准则,是古典诗词等对字数、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要求。
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
这些格式和规则当然也是一种约束。
那么,格律诗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对于格律诗的定义词典上是这样写的:
诗体的一种。
通常指五言或七言的律诗、绝句和排律。
因其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等都有一定的规则,故称格律诗。
格律诗产生于南朝齐,至唐代发展成熟,直至近代一直为我国诗坛的主要诗体。
因其区别于古诗,又称近体诗或今体诗。
四、格律诗的特点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格律诗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各句字数相等。
五言或七言,称为齐言诗。
2、句数要求。
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3、押韵。
韵押一部,一韵到底。
4、对仗。
律诗八句,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四联中的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
(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
首联和尾联可以对仗也可不对仗。
5、平仄要求。
诗作必须按照律诗平仄格律创作,符合格律规范。
换言之,只有符合上述特点和要求的诗才叫格律诗。
其中押韵,平仄格式,对仗这三大部分,是格律诗最重要的内容,缺一不可。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它的第一大内容押韵。
第二章诗韵
一、汉语拼音方案
讨论诗韵,需要我们要从语音说起。
每个字的读音都是由声母和韵母构成。
为保证读音的准确和规范,国家颁发了汉语拼音方案。
1、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个部分
全国人大颁发的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了五个部分,分别是: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以及隔音符号。
我们要用到的两个重要内容是韵母表和声调。
2、声律声调
声调是汉语音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一个音节不可缺少的要素。
所以汉语拼音方案专门规定了声调符号。
声调符号是继承注音字母的标调方式,这四个调号比较直观地显示了汉语普通话四声的高低升降特征,我们平常称为声调。
3、平仄
所有汉字以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
发音为阴平、阳平的字,即为平声字;发音为上声、去声的字,即为仄声字。
就这么几句话解决了平仄这个问题,捅破了平仄这层窗户纸。
这是不是很简单?
再说一遍,平仄是按读音声调划分的。
现代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平就是阴平和阳平,仄就是上声和去声。
凡是读阴平阳平声调的字,我们就归为平声字。
凡是读上声去声的字,我们就把它归为仄声字。
古代四声分为平上去入,古代的平,只指平声字,上去入都归为仄声。
这个后面讲平水韵的时候再讲。
现代汉语拼音与古韵的最大差别就是取消了入声字。
使平仄的划分变得易于我们当代人掌握。
而此前的格律诗教学总是在已经取消了数十年,甚至消失的入声字上纠缠。
使初学者坠入云遮雾罩之中。
那么,被取消的入声字去哪儿了呢?新韵中把这些入声字分派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
值得注意的是派到阴平阳平中的字改变了平仄关系,入声字在古韵中是仄声,分派后按照现在的读音划分平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