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 来区分载体与活性组分 如:Ru/Al2O3,Pt/Al2O3,Pd/SiO2,Au/C
2、用“-”来区分各活性组分及助剂
Pt-Sn/Al2O3,Fe-Al2O3-K2O
催化作用及其特征
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效应。
1、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 2、催化剂只能加速化学反应趋于平衡,而不改变平衡的位置 3、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4、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有限
2
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及各个组成的作用
主催化剂
main catalyst
又称活性组分 催化剂的主要成分
共催化剂
同时起催化作用,缺一不可
结构型助催化剂
固体催化剂
助催化剂
调变型助催化剂 扩散型助催化剂
载体
support carrier
毒化型助催化剂
3
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
一种好的工业催化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基本要求: 活性(activity) 选择性(selectivity) 稳定性(stability)或者说寿命(lifetime)。 寿命 稳定性 指在工业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能够达到装置生产能力和 :指催化剂在使用中,其活性和选择性随时间的变化 活性是指有催化剂对反应进程影响的程度,具体是指反应 专门对某一化学反应起加速作用的能力称为 催化剂的 原料消耗定额的允许使用时间;或满足上述条件经再生使用的 情况。工业催化剂的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 速率增加的程度,活性是判断催化剂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 选择性。 累计时间,称为总寿命。 械强度稳定性、抗毒稳定性等几个方面。
3
4
催化循环图
1/2O2 Cu 2 1 CuO H2 H2O
2.1.5多相催化反应的控制步骤
控制步骤
扩散控制 当催化反应为扩散控制时, 催化剂的活性无法充分显示 出来,既使改变催化剂的组 成和微观结构,也难以改变 催化过程的效率。只有改变 操作条件或改善催化剂的颗 粒大小和微孔构造,才能提 高催化效率。
活性中间 物进行化 学反应生 成产物 吸附不能太弱
1
反应物化 学吸附生 成活性中 间物 催化剂得以 复原
2 吸附的产 物经过脱 附得到产 物
3
4
吸附不能太强
4、催化剂始态终态不改变:存在催化循环
活性中间物进行化 学反应生成产物
1
反应物化学吸附 生成活性中间物
2
吸附的产物经过 脱附得到产物
催化剂得以复原
第二章 多相催化与表面吸附
2.1多相催化及吸附作用 2.2化学吸附类型和化学吸附态 2.3吸附等温方程及其应用
2.1多相催化反应及吸附作用
2.1.1多相催化反应
多相催化 是 气态或 均相催化 -反应 催化剂和反 液态反应 物与固态催化 应物处于同一相。
剂在两相 界面上进行的
催化反应。 催化剂和反应物不同相。
表面反应
表面化学过程
脱 附 ⑤气相产物从固体催化剂表面扩散到气体 (液体)中(内扩散→外扩散)
2.1.3多相催化反应中的物理过程
外扩散和内扩散
外扩散
反应物分子从流体 体相通过附在气、 固边界层的静止气 膜(或液膜)到达 颗粒外表面,或者 产物分子从颗粒外 表面通过静止层进 入流体体相的过程, 称为外扩散过程。
配位数小于固体内原子的配位数;
每个表面原子受到一种内向的净作用力,将扩散到其附近
的气体分子吸附并形成化学键。
吸附作用的结果: 使反应物分子得到活化,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反
应速率加快。
吸附作用
(形成活性中间物)
活性中间体
2、表面化学反应
化学吸附的表面物种在二维的吸附层中并非静止不动 的,只要温度足够高,它们就成为化学活性物种,在 固体表面迁移,随之进行化学反应。
多相催化反应过程的步骤:
外扩散
①反应物从气流扩散到固体催化剂表面(外扩散 传质过程 →内扩散); (吸附);
内扩散 ②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位上发生化学吸附作用形成表面物种 化学吸附 ③吸附态反应物分子(表面物种)在活性位上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吸附态
产物分子(表面反应); ④吸附态产物分子从催化剂表面脱附形成气相产物(脱附);
Basic types of catalytic fixed-bed reactors. (a) Adiabatic fixed-bed reactor; (b) multitubular fixed-bed reactor.
2.1.2多相催化反应的机理和步骤
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吸附、表面反应和脱附过程
Fra Baidu bibliotek
2.1.4 多相催化反应的化学过程
多相催化反应的化学过程:反应物的吸附、化学反应、产
物的脱附。
气体或液体与固体之间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借助分子间力,吸附力弱,吸附热小; 化学吸附是借助化学键,遵从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
传统规律。
0、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特点
物理吸附的特点:没有选择性,可以多层吸附,吸附前后, 被吸附分子变化不大,吸附过程类似于凝聚和液化过程。
化学吸附的特点:有选择性,只能单层吸附,吸附过程中
有电子共享或电子转移,有化学键的变化电子云重新分布, 分子结构的变化。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1、物理吸附 2、物理吸附为主转 为化学吸附为主
3、化学脱附
1、反应物分子的化学吸附:催化中的吸附总是化学吸附
发生化学吸附的原因: 位于固体表面原子的配位状态与本体不同——具有自由价,
内扩散
反应物分子从颗 粒外表面扩散进 入到颗粒孔隙内 部,或者产物分 子从孔隙内部扩 散到颗粒外表面 的过程,称为内 扩散过程。
为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应尽量消除扩散过程的影响
阻力:气固(或液固)边界的静止层
外扩散
消除方法:提高空速
阻力:催化剂颗粒孔隙内经和长度
内扩散
消除方法:减小催化剂颗粒大小,增 大催化剂孔隙直径
内容回顾
第一章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1、催化剂、催化作用的定义,及催化作用的特征
2、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及各个组成的作用 3、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
1
催化剂、催化作用的定义,及催化作用的特征 催化剂 催化剂是这样一种物质,它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函数的变化。
催化剂的表示方法
表面反应的成功进行,要求原子态吸附分子,其化学 吸附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
太强则不利于它们在催化剂表面上的迁移、接触;太
弱则会在进行表面反应之前脱附流失。
一般关联催化反应速率与吸附强度的曲线,呈现“火
山型”。
3、产物的脱附
脱附是吸附的逆过程,因此,遵循与吸附相同的规律。 产物的吸附不能太强。
2、用“-”来区分各活性组分及助剂
Pt-Sn/Al2O3,Fe-Al2O3-K2O
催化作用及其特征
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效应。
1、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 2、催化剂只能加速化学反应趋于平衡,而不改变平衡的位置 3、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4、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有限
2
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及各个组成的作用
主催化剂
main catalyst
又称活性组分 催化剂的主要成分
共催化剂
同时起催化作用,缺一不可
结构型助催化剂
固体催化剂
助催化剂
调变型助催化剂 扩散型助催化剂
载体
support carrier
毒化型助催化剂
3
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
一种好的工业催化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基本要求: 活性(activity) 选择性(selectivity) 稳定性(stability)或者说寿命(lifetime)。 寿命 稳定性 指在工业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能够达到装置生产能力和 :指催化剂在使用中,其活性和选择性随时间的变化 活性是指有催化剂对反应进程影响的程度,具体是指反应 专门对某一化学反应起加速作用的能力称为 催化剂的 原料消耗定额的允许使用时间;或满足上述条件经再生使用的 情况。工业催化剂的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 速率增加的程度,活性是判断催化剂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 选择性。 累计时间,称为总寿命。 械强度稳定性、抗毒稳定性等几个方面。
3
4
催化循环图
1/2O2 Cu 2 1 CuO H2 H2O
2.1.5多相催化反应的控制步骤
控制步骤
扩散控制 当催化反应为扩散控制时, 催化剂的活性无法充分显示 出来,既使改变催化剂的组 成和微观结构,也难以改变 催化过程的效率。只有改变 操作条件或改善催化剂的颗 粒大小和微孔构造,才能提 高催化效率。
活性中间 物进行化 学反应生 成产物 吸附不能太弱
1
反应物化 学吸附生 成活性中 间物 催化剂得以 复原
2 吸附的产 物经过脱 附得到产 物
3
4
吸附不能太强
4、催化剂始态终态不改变:存在催化循环
活性中间物进行化 学反应生成产物
1
反应物化学吸附 生成活性中间物
2
吸附的产物经过 脱附得到产物
催化剂得以复原
第二章 多相催化与表面吸附
2.1多相催化及吸附作用 2.2化学吸附类型和化学吸附态 2.3吸附等温方程及其应用
2.1多相催化反应及吸附作用
2.1.1多相催化反应
多相催化 是 气态或 均相催化 -反应 催化剂和反 液态反应 物与固态催化 应物处于同一相。
剂在两相 界面上进行的
催化反应。 催化剂和反应物不同相。
表面反应
表面化学过程
脱 附 ⑤气相产物从固体催化剂表面扩散到气体 (液体)中(内扩散→外扩散)
2.1.3多相催化反应中的物理过程
外扩散和内扩散
外扩散
反应物分子从流体 体相通过附在气、 固边界层的静止气 膜(或液膜)到达 颗粒外表面,或者 产物分子从颗粒外 表面通过静止层进 入流体体相的过程, 称为外扩散过程。
配位数小于固体内原子的配位数;
每个表面原子受到一种内向的净作用力,将扩散到其附近
的气体分子吸附并形成化学键。
吸附作用的结果: 使反应物分子得到活化,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反
应速率加快。
吸附作用
(形成活性中间物)
活性中间体
2、表面化学反应
化学吸附的表面物种在二维的吸附层中并非静止不动 的,只要温度足够高,它们就成为化学活性物种,在 固体表面迁移,随之进行化学反应。
多相催化反应过程的步骤:
外扩散
①反应物从气流扩散到固体催化剂表面(外扩散 传质过程 →内扩散); (吸附);
内扩散 ②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位上发生化学吸附作用形成表面物种 化学吸附 ③吸附态反应物分子(表面物种)在活性位上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吸附态
产物分子(表面反应); ④吸附态产物分子从催化剂表面脱附形成气相产物(脱附);
Basic types of catalytic fixed-bed reactors. (a) Adiabatic fixed-bed reactor; (b) multitubular fixed-bed reactor.
2.1.2多相催化反应的机理和步骤
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吸附、表面反应和脱附过程
Fra Baidu bibliotek
2.1.4 多相催化反应的化学过程
多相催化反应的化学过程:反应物的吸附、化学反应、产
物的脱附。
气体或液体与固体之间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借助分子间力,吸附力弱,吸附热小; 化学吸附是借助化学键,遵从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
传统规律。
0、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特点
物理吸附的特点:没有选择性,可以多层吸附,吸附前后, 被吸附分子变化不大,吸附过程类似于凝聚和液化过程。
化学吸附的特点:有选择性,只能单层吸附,吸附过程中
有电子共享或电子转移,有化学键的变化电子云重新分布, 分子结构的变化。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1、物理吸附 2、物理吸附为主转 为化学吸附为主
3、化学脱附
1、反应物分子的化学吸附:催化中的吸附总是化学吸附
发生化学吸附的原因: 位于固体表面原子的配位状态与本体不同——具有自由价,
内扩散
反应物分子从颗 粒外表面扩散进 入到颗粒孔隙内 部,或者产物分 子从孔隙内部扩 散到颗粒外表面 的过程,称为内 扩散过程。
为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应尽量消除扩散过程的影响
阻力:气固(或液固)边界的静止层
外扩散
消除方法:提高空速
阻力:催化剂颗粒孔隙内经和长度
内扩散
消除方法:减小催化剂颗粒大小,增 大催化剂孔隙直径
内容回顾
第一章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1、催化剂、催化作用的定义,及催化作用的特征
2、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及各个组成的作用 3、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
1
催化剂、催化作用的定义,及催化作用的特征 催化剂 催化剂是这样一种物质,它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函数的变化。
催化剂的表示方法
表面反应的成功进行,要求原子态吸附分子,其化学 吸附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
太强则不利于它们在催化剂表面上的迁移、接触;太
弱则会在进行表面反应之前脱附流失。
一般关联催化反应速率与吸附强度的曲线,呈现“火
山型”。
3、产物的脱附
脱附是吸附的逆过程,因此,遵循与吸附相同的规律。 产物的吸附不能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