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物质期间核查.doc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0ebb3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b.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一、背景介绍。
标准物质是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保证实验结果和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核查和检验。
本文档旨在制定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核查对象。
本次核查计划的对象为实验室内所有的标准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化学试剂、生物标准物质、物理标准物质等。
涉及的标准物质种类繁多,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和管理。
三、核查内容。
1. 标准物质的外观检查,包括标准物质的外观、包装是否完好,有无异常现象等。
2. 标准物质的标定值核查,通过与国家或国际标准对比,核查标准物质的标定值是否符合要求。
3.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检验,检查标准物质在长期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确保其质量不会因时间而受到影响。
4. 标准物质的可追溯性核查,核查标准物质的生产和使用记录,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合法性。
四、核查周期。
根据标准物质的种类和用途,制定不同的核查周期。
一般情况下,常用标准物质需要进行每年一次的核查,而稳定性较好的标准物质可以适当延长核查周期,但不得超过两年。
五、核查责任人。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制定具体的核查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的核查工作。
核查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验室操作经验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核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核查记录。
核查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核查结果,并在核查结束后形成核查报告。
核查报告需要包括核查对象、核查内容、核查结果以及下一次核查的计划等内容,确保核查工作的持续性和完整性。
七、核查结果处理。
根据核查结果,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异常现象需要及时处理和纠正。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标准物质,需要进行淘汰或重新标定,确保实验结果和产品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总结。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是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的核查和检验,可以保证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可靠性,为科研和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规程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1d386e9524de518964b7d10.png)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期间核查
有证标准物质和非有证标准物质。
1、有证标准物质
是附有认定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至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认定的特性量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所有有证标准物质都需经国家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
有证标准物质在研制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制备、稳定性、均匀性、检测、定值、贮存、包装、运输等等均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为了保证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可靠,研制者一般都要选择6至8家的机构共同为标准物质进行测量、定值。
对于有证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实验室在不具备核查的技术能力时,可采用核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按照该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的适用范围、使用说明、测量方法与操作步骤、储存条件和环境要求等信息,以确保该标准物质的量值为证书所提供的量值。
若上述情况的核查结果完全符合要求,实验室无需再对该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进行重新验证;
如果发现以上情况出现了偏差,实验室则应对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进行重新验证,以确认其是否发生了变化。
2、非有证标准物质
是指未经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备案的标准物质,包括:参考(标准)物质、质控样品、校准物、自行配置的标准溶液、标准气体等。
对于非有证标准物质的核查:
1)定期用有证标准物质对其特性量值进行期间核查;
2)如果实验室确实无法获得适当的有证标准物质时,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核查: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确认量值;
-送有资质的校准机构进行校准;
-测试近期参加过能力验证结果满意的样品、检测足够稳定的不确定度与被核查对象相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样品。
编制:审核:批准:。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报告(空白表格)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报告(空白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d7ac723e866fb84ae55c8d06.png)
核查物质:
核பைடு நூலகம்依据:
报告日期:
一,基本信息:
核查依据
核查目的
检测依据,方法
结果评判依据
核查时间
核查地点
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 %
使用仪器名称,型号,编号
二,标准物质信息:
名称
标准物质编号
实验室
编号
测量范围及不确定度
标准物质来源
有效期
核查标准物质
被核查
标准物质
三,核查结果数据分析评定:
样品编号
分析结果值(mg/L)
平均值(mg/L)
En数法分析结果
En数法判定标准
据En数法判定标准,En= <0.7,表明本次测定xxx项目标准样品准确可靠,实验室保持xxx标准溶液量值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四,结论:
编制:审核:签发:年月日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A-03(2013.09.23).doc_933918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A-03(2013.09.23).doc_933918](https://img.taocdn.com/s3/m/295497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a.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编写:审核:批准:修改页一.目的制定一个作业指导书来规范实验室所用标液的期间核查。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实验室在规定有效期内使用到的标准溶液,包括制作标准曲线的有机标液、无机标液等。
三.步骤3.1 核查周期3.1.1 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经常使用的无机标液、有机标液,核查周期为一年一次。
3.2 标准物质的核查方法3.2.1 将标物送有资格的校准机构,或相关部门重新校准;3.2.2 比对:新购置的标准物质或新配置的标准工作液与正在使用的比对;3.2.3 与其他实验室间比对样品3.2.4测试样品:测试近期参加过水平测试结果满意的样品、检测有足够稳定度的不确定度与被核查对象相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样品3.3 核查内容及标准3.3.1 外观核查3.3.1.1 查看标准溶液是否有证;3.3.1.2 查看标签是否清楚;3.3.1.3查看标液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标液瓶是否密闭、是否有泄漏;3.3.1.4查看标液的有效期。
3.4 检测流程及判定3.4.1. 对于在用的标准物质,每年定期进行期间核查一次,核查方式如下。
3.4.2 用其中一个品牌的标液配制标准曲线,并在相应的仪器上做出工作曲线。
3.4.3 用另外一个品牌的标准物质配制任意一个到两个浓度。
3.4.4 使用2.1标准物质得到的标准曲线对2.2配制的标液浓度进行测试。
3.4.5 邻苯二甲酸酯的配制浓度和理论浓度在25%以内为合格,铅、汞、铬、砷、硒、锑、钡、镉理论浓度和测试浓度在10%以内为合格。
3.4.6 当实验室只有一套标准物质,无法通过比对等方式对其进行核查时,可只对标准物质的外观(如溶液的状态是否澄清、颜色是否正常等)进行检查,核查人员通过经验进行判断。
3.4.7 所有逾期的、外观核查时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的标准物质应立即停用,经厂商复核或其它手段证实其量值未发生改变,方可继续使用,并填写证明材料,否则丢弃处理;并追溯对之前检测结果的影响,并执行《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a6e493f604a1b0717fd5dd14.png)
通用要求》 是一个全世界通用 的标准 ,其严 格规 定标准物质的期 间核查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而结
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切实有效开展标准物质 的期间 核查也是合情合理的。 4 标 准物质 期 间核查 的方 法 4 1 有证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对于有证标 . 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主要是核查实验室有否制定标
・
9 6・
浙江预 防医学 2 1 年第 2 01 3卷第 l 2期
Z ei gPeeteMeii ,D e 0 1 o 2 。N . 2 hi n rvni dc e e.2 1 ,V l 3 o1 a v n
批号间比对 ; ( )测试近期参加过水平测试结果 4 满 意 的样 品、检 测足够 稳 定的不确 定 度与被 核查对 象相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样品。 5 标 准 物 质期 间核 查 时 间 间隔 的确 定 【 标 准 物 5 质期 间核查时间间隔的确定 ,可根据实验室对标准 物的使用频次和实验室储存标准物质 的条 件来决 定。有 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储存条件,又有一整套规 范的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和专人专柜保存 ,期间核 查测量间隔可适当延长 。实验室首次使用的溶液标 准物 质 ,期 间核查 时 间间 隔可 以按 先 密后疏 的原则 安排,找出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间隔点 ,来确定 核查 间隔。固体标准物 质的稳定非常好 ,有效期 长 ,只要按要求保存 ,一般期 间核查时间间隔定在 半年 1 次,但 固体标准物质中一些不稳定 的成分可 根据情况缩短核查间隔时间。不常使用 的可 以在每 次使用前进行核查。 6 标 准物 质期 间核 查结 果 6 1 常用 的 自配标 准物质 的核 查 E常 检测 工作 . t 中,工作场所空气 中有毒物质的测定往往采用色谱 纯的试剂配制标 准物质 ,以苯系物为例 ,用购买的 苯系物标准 物质 ( S 7— 42—20 38 5 G B0 10 0 1320 ) 对 自配标准溶液物质进行期间核查 。用 自 的标准 配 物质 配制 标准 系列 ,测定 购买 苯 系物标 准物 质 的浓 度 ,各组份测定结果均落在证书给出的范围内, 说 明经核查 自 配的标准物质量值准确 ,可 以用于 1常 3 检测工作 ,见表 1 。
期间核查方法及判定标准文件.doc
![期间核查方法及判定标准文件.doc](https://img.taocdn.com/s3/m/369c64b033d4b14e85246872.png)
首先我们来看下准则的规定:5.6.1 条规定“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校准的计划”,该条款的注中说明“该计划应当包含一个对测量标准、用作测量标准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以及用于检测和校准的测量与检测设备进行选择、使用、校准、核查、控制和维护的系统”。
可见核查是实验室量值溯源计划系统的一部分,只要可能,所有设备都应进行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必须全部做期间核查!!!) 。
实验室开展期间核查时,应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设备和参考标准的重要程度以及质量活动的成本和风险等因素考虑,确定期间核查的对象、方法和频率,并针对所需核查设备的计量性能制定期间核查程序。
根据核查对象的用途和特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下述三种情况。
1、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的期间核查(1)被校准对象为实物量具:可以选择一个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校准对象为测量仪器: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 但需利用历年的校准证书画出校准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和被校准的对象均为测量仪器:选择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2、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1)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即可用它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2)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被测物品,即可用它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3)若对于被核查的测量设备来说,不存在可作为核查标准的实物量具或稳定的被测物品,可以用仪器比对、实验室比对等方式证明其稳定性。
3、一次性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核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方法是否正确,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
验室自行规定的检定的设备期间程规定周期或实定规核查间间的时隔通常与检示的系统误差或系统对备效应值是考核设间间隔有关。
期间核查再校准的时实质当排除来自被测对象、环等随机定性),因此应境和人员的影响(稳设备示值一稳定的选择使被测对象的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误差或随机效应的影响,为使环境和人员的影响尽可能地小,可以在期间核查的标准。
实验室期间核查计划.doc
![实验室期间核查计划.doc](https://img.taocdn.com/s3/m/2427711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3.png)
实验室期间核查计划:核查实验室计划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期间核查的目的实验室认可评审核查表篇一: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表实验室标准物质(试剂)核查计划表计划人: 批准人:篇二: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附表)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在环境监测领域,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应当有统一、细化、规范的操作准则。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布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对通过实验室认可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提出了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评审要求,明确规定实验室应定期对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期间核查是在相邻的两次校准(或检定)期间内进行核查,以验证标准物质(或设备)是否处于校准状态,确保分析结果的质量。
有证标准物质还能定期用于内部质量控制。
为规范管理章程,减小实验偏差,现制定期间核查计划。
此计划对核查频度、核查内容等进行合理安排,使期间核查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核查对象包括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和已开封正在使用的标准物质储备液、标准气体、固体标准物质等。
1. 职责1.1 标准物质管理员:负责严格按照以下核查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1.2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配合期间核查的进行。
1.3 管理人员:负责定期监督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2. 核查规程2.1 核查前的准备2.1.1 查询所使用的标准物质是否为有证标准物质或能够溯源到国家基准的物质,满足时核查才有意义。
2.1.2 建立《标准物质入库登记表》(附件1),内容包括标准物质名称及编号、入库数量、购置日期、有效日期、浓度不确定度。
2.1.3 查询标准物质在保存条件下的物理性质,包括状态、颜色、气味、腐蚀性、毒性等,以备检查时作为参考。
2.2 核查频度根据标准物质的有效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确定核查频度: 2.2.1 有效期在6个月以下、经常使用、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一些标准物质实行每季度一核查。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98391a0376a20029bc642d8c.png)
a
9
a
6
判断方法I 按照统计学原理应有
|xCRM-xmeas|≤
=k
(1)
讨论:
①当umeas远远小于uCRM时,则有|xCRM-xmeas| ≤kuCRM=UCRM,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②当umeas远远大于uCRM时,则有|xCRM-xmeas| ≤kumeas=Umeas,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出现。 ③当umeas和uCRM大小相当时,则有|xCRM- xmeas|≤ •kuCRM= UCRM。
第三,用户的测量水平是不相同的,用于测量目的要 达到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核查的标准所要达到的 要求也难以制定统一的标准。
a
5
期间核查的执行及统计学检验
如何评价核查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呢? 假 定度定为标U准CR物M,质其的标特准性不量确值定为度xC为RMu,CRM其。不确 核查实验室所用方法对该标准物质进行测 量 度为,U其m测eas量,值其为标x准m不eas确,定测度量为方u法me的as。不确定
在很多被认可的实验室的质量文件中均要求 对使用中、新购买的标准物质要进行核查。对于 一些已经过了有效期的有证标准物质,一些单位 也企图通过核查继续使用。
a
3
在我国作为测量标准用于量值传递的有 证标准物质国家有严格的申报、审查、批 准、发证的程序,严格说来经国家批准的 一级、二级标准物质其质量是有保证的, 只要按照标准物质证书中规定的保存条件, 在有效期内使用一般不会有问题。
a
7
判断方法II 使用回收率的概念,则有回收率Rm
按照不确定度传播公式,有
(2)
(3) 由此可求出uc(Rm),回收率Rm应该趋近于100%=1 按照 t 检验,则有
(4) 其如中果式ta((n4-)1为)满为足t分,布则的认分为位核数验,标可准查物表质求仍出有。效。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56448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2.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根据《标准物质管理规定》,对标准物质进行定期核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记录了对标准物质在期间内的核查情况,以确保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核查对象。
本次核查的标准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化学试剂、生物制品、药品、食品添加剂等。
对于每一种标准物质,我们都进行了详细的核查记录,并确保核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核查内容。
核查内容主要包括标准物质的外观、性状、纯度、稳定性等方面。
我们对每一种标准物质的外观进行了仔细观察,并记录了任何异常情况。
同时,我们还对标准物质的性状进行了测试,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
在核查过程中,我们还对标准物质的纯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检验,以确保其在使用期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核查方法。
核查方法主要包括目测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
我们根据不同的标准物质特点,采用了相应的核查方法,并确保核查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核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核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核查记录。
在核查过程中,我们对每一种标准物质的核查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包括核查时间、核查人员、核查方法、核查结果等。
所有核查记录均经过核查人员签字确认,以确保核查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核查结论。
经过本次核查,所有标准物质均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我们将核查记录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核查和审计之需。
总结,本次标准物质期间核查工作圆满完成,所有核查记录均完整准确。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标准物质的管理和核查工作,确保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为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特此备案。
如何进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如何进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92cd17c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1.png)
如何进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展开全文写在前面实验室资质认可提出要求做标准物质期间核查,实验室应定期对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便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由于标准参考物质校准状态失效产生的成本和风险。
首先,什么是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是指标准物质在有效期内,按照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环境条件、储存方法、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使用期中间稳定性的检查,以确保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性。
在ISO/IEC17025中对标准物质提出,期间核查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或工作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核查对象核查对象为实验室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或质控样,以及已开封正在使用的标准物质储备液、标准气体、固体标准物质等的核查,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
核查频度应具体分析实验室内每一种标准物质的每一个参数,根据其对检测结果影响的程度确定核查的频度。
1.经常使用的有效期较短的(如6 个月)、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一些标准物质应缩短核查间隔,严格核查标准,一旦出现分析结果可疑的情况,只需追溯至上次核查后的数据,以降低实验室的风险。
2.不常使用的标准物质可以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核查。
3.已有证标准物质稳定性较好的,如未开封的有证标准物质,原则上只执行未开封标准物质的核查方法。
只要技术和经济条件允许,也可用有效的标准溶液与该标准溶液作比较,看两种溶液有无显著性差异。
4.只用于加标的回收试验的标准物质,核查其不确定度可能比其溯源性更有意义。
核查参数核查参数包括种类、级别、介质、浓度(含量)、有效期、批号、账物相符、环境条件、储存方法、检测分析方法等。
根据核查种类、核查方法的不同而有选择的进行核查。
1.种类实验室各检测项目所对应的标准物质。
对新增检测项目所对应的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应及时纳入核查管理范围。
2.级别化学分析实验室常用的标准物质一般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工作标准物质、色谱纯、优级纯、分析纯等,根据测定方法或有关规定对标准参考物质准确度的要求,核查实验室是否选用了合适的标准物质级别。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4f9cd8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6.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标准物质是指具有一定纯度和稳定性,并且经过国家授权机构认可的物质,通常用于校准和验证实验室仪器的准确性。
在实验室工作中,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至关重要。
因此,定期进行标准物质的核查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首先,进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需要明确核查的目的和方法。
核查的目的是验证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其能够为实验室提供可靠的参考数值。
核查的方法通常包括使用仪器对标准物质进行测量,比较实际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差异,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其次,在进行核查时,需要注意标准物质的存储和使用条件。
标准物质通常需要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存放,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对标准物质造成污染或损坏。
另外,核查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对于每一次核查,都需要详细记录核查的时间、方法、仪器型号和参数设置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追溯。
对于核查结果,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判断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最后,在核查完成后,需要及时编制核查报告并进行归档。
核查报告应包括核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以及针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和改进建议。
核查报告的归档应按照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以便日后的审核和追溯。
总之,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核查的目的和方法,注意标准物质的存储和使用条件,严格记录和分析核查数据,以及及时编制核查报告和归档,可以有效保证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95193e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b.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本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标准物质和标准(滴定)溶液的期间核查方法,以确保它们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适用于本质检站(检验公司)使用的标准物质和标准(滴定)溶液的期间核查工作。
职责方面,质保部会同测试部制定年度核查计划,质保部负责监督期间核查工作的开展,测试部使用人员负责对标准物质和标准(滴定)溶液的期间核查工作,并做好记录。
核查前准备包括查看标准物质和标准(滴定)溶液是否在有效期内。
只有在有效期内的标准物质才能进行期间核查工作。
已过有效期的标准物质和标准(滴定)溶液只能供新方法研究使用。
对于标准物质和标准(滴定)溶液的核查,测试部检验人员应逐一辨识它们的外观、颜色、气味等性状,并加以记录。
同时,还应记录此标准物质和标准(滴定)溶液的保存期和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澄清,是否有被污染的迹象等。
对于尚未开封的标准物质和标准(滴定)溶液,一般只需进行核查前准备和核查,即4.2.1核查。
对于已经开封、较易保藏(性质稳定)的也只需进行核查前准备和核查,即4.2.1核查。
对于水相或甲醇作为溶剂配制的标准溶液,除了进行核查前准备和4.2.1核查外,还应进行标准物质的技术性核查。
标准物质的技术性核查分为两种情况。
对于能获得有证质控样的核查标物(例如金属元素铅、砷、汞等;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等),将核查标物稀释至上机浓度,按现行有效的检测方法的仪器条件上机,用核查标准溶液的校正曲线检测质控样。
对于不能获得有证质控样的标准物质,可以新购标准物质对核查标物进行检测,将新标物、核查标物配制成同一浓度的上机溶液,按现行有效的检测方法的仪器条件上机,比较两种溶液的仪器相应值(色谱峰面积或是吸光度)大小。
核查后,需对标准物质和标准(滴定)溶液作出符合性的判断,确认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使用有证质控样的核查判定,结果数据在质控样证书范围内的被核查标物判定为符合,继续使用;如结果数据不在证书范围内的,判定为不符合,立即停止使用,并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3a527fd20b4c2e3f56276337.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什么是有证标准物质有证标准物质是附有认定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至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认定的特性量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所有有证标准物质都需经国家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
有证标准物质在研制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制备、稳定性、均匀性、检测、定值、贮存、包装、运输等等均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为了保证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可靠,研制者一般都要选择6至8家的机构共同为标准物质进行测量、定值。
1.1一级标准物质(GBW)1.1.1用绝对测量法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
在只有一种定值方法的情况下,用多个实验室以同种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1.1.2准确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均匀性在准确度范围之内;1.1.3稳定性在一年以上或达到国际上同类标准物质的先进水平;1.1.4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
美国国家标准局的SRM标准物质,英国的BAS标准物质,联邦德国的BAM标准物质,我国的GBW标准物质等。
一级标准物质应具有0.3-1%的准确度。
1.2二级标准物质(GBW(E))1.2.1用与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的方法或一级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定值;1.2.2准确度和均匀性未达到一级标准物质的水平,但能满足一般测量的需要;1.2.3稳定性在半年以上,或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1.2.4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
GSB(如元素类标准物质以一些农药类标准物质):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司批准。
为实施和指定标准的需要而制定,不能用作计量的传递。
1.3一般标准物质/参考物质(RM)不含有以上标识的标准物质,如国外经ISO Guide 34 or /and ISO/IEC 17025等授权以及国内相关资质的生产商所提供的标准物质,如德国Dr.E, 美国SUPLCO、Cerilliant、AccuStandard等,国内如环境检测科学研究院标识为SB的标物、一些标识BW的标物等(BW的标物是未通过总局批准,没有取得有证标准物质号)。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abff68c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0.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本次标准物质核查工作于2022年5月15日至2022年5月20日在我公司实验室内进行。
核查的标准物质包括氧化铁、硫酸钠、氯化钾等多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是我公司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的重要参考标准。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这些标准物质进行周期性的核查是必不可少的。
在本次核查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内部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操作。
首先,我们对标准物质的外观进行了检查,包括颜色、形态、纯度等方面。
然后,使用精密的实验仪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在核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进行了处理和记录。
在氧化铁的核查中,我们发现了一批样品的颜色略有偏差,经过进一步检测发现,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原料的差异所致。
我们立即对生产工艺进行了调整,并对已出厂的产品进行了回溯和处理,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对硫酸钠和氯化钾的核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样品的纯度略低于标准要求,经过分析发现是由于仓储条件不当导致的,我们立即对仓储环境进行了调整,并对存储的标准物质进行了重新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在本次核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操作人员在使用标准物质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例如未按要求进行称量、混合、溶解等步骤。
我们立即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再培训,并对操作流程进行了修订,加强了对操作规程的执行和监督。
通过本次核查,我们不仅发现了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及时进行了处理和改进,保证了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标准物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质量始终符合要求,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标准物质的核查和管理,不断完善操作流程,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公司的产品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a6fb880fcc1755270722080b.png)
求 》 在 5.6.3.3期 间核 查 要 素 条 款 中规 定 :“应 根 椐 规 定 的 程 序 和 日 前 进行 核 查 。对 于 实验 室首 次使 用 的 标 准 物质 ,对其 性 能 熟 悉 不够 ,
程 对 参 考标 准 、基准 、传 递 标准 或工 作 标 准 以及 标 准 物 质 进 行 核 查 , 可 考虑 在 使 用 前 进 行核 查 ,核 查 问 隔 可 以按 先 密 后 疏 的 原 则 安排 ,
in the calibration status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 laboratries reference materials according to def ined procedures and schedules.it wi11
稳 定性和 准确性 的有 力措 施 。结 论 :以 GB/T 27025—2o08,Is0,IEc17025:2005《(}佥测和校 准 实验 室能 力的 通用要 求》为依 据 ,根 据规 定 的程序 和 日 程 对理 化检 测 实验 室标准 物质进 行核 查 ,以保持 其校 准状 态 的置信度 ,确保 理 化检 测工作 质量 。
摘 要 :目的 :保 持理 化检 测 实验 室标准 物质校 准状 态 的置信度 。方 法 :结合 理化检 测 实验 室 标准物 质 期 间核 查的工 作 实际 ,就期 间核 查 的程 序 、间隔 、方法和 结果 评价 等方 面进行 探讨 。结 果:对 标准 物质期 间核 查 的程序 、间隔 、方法 和结 果评价 等 方 面 实施 有效 控制 ,是 确保 标 准物质 的
(① 嘉 兴市产 品质 量监 督检验 所 ,嘉兴 314000;② 嘉 兴市 方圆公 正检验 行 ,嘉 兴 314000;③ 嘉兴市 计量 检定 测试所 ,嘉兴 314000 )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e7a1de146c175f0e7cd13734.png)
目录1、标准物质的核查,意义何在?2、标准物质定义3、标准物质分类及方案设想4、举例说明1、标准物质的核查,意义何在?保证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关键,如近期的假试剂坑害科研,浪费金钱和时间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是指标准物质在有效期内,按照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环境条件、储存方法、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使用期中间稳定性的检查,以确保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性。
在ISO/IEC17025∶2005【3】中对标准物质提出了期间核查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或工作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对"标准"的核查往往要高一级标准进行核查。
3、本实验室标准物质分类国家标准号热值Q gr,d,灰分A d(%)挥发份V d(%)全硫S t,dC d(%)H d(%)N d(%)水份M a d(%)定值/复查时间GBW(E)(MJ /kg)(%)110001e 18.70±0.1741.55±0.4616.10±0.303.87±0.1847.09±0.382.43±0.150.72±0.062.952010.1110002d 23.66±0.1729.60±0.3011.82±0.302.13±0.0860.33±0.522.76±0.220.98±0.062.102010.1110002e18.22±0.1740.83±0.4620.93±0.501.46±0.0846.00±0.402.67±0.160.51±0.063.052010.1110003d31.50±0.1911.85±0.2212.27±0.300.40±0.0580.11±0.753.67±0.201.24±0.051.402010.1110004e20.08±0.1738.23±0.4614.34±0.341.01±0.08—————— 2.752010.1110005d23.41±0.1728.97±0.3423.85±0.501.00±0.0558.05±0.403.54±0.161.00±0.061.692010注意事项:1. 本标准煤样为空气干燥基(ad),表中数据为干燥基(d)。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eacc329b8e9951e79a8927a9.png)
1. 目标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标准贮备液期间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量值正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范围适适用于对本中心使用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标准贮备液进行期间核查。
3. 职责3.1 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根据本操作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标准贮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统计。
3.2 管理人员:负责定时参与期间核查,并做好统计。
3.3 检测科室责任人:负责监督期间核查进行。
4. 操作规程4.1 操作前检验4.1.1 检验标准物质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使用期内、保留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1.2 检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标准贮备液是否在使用期内、保留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4.2 核查4.2.1 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置有证标准物质,在其使用期内根据要求保留。
对于未开封,能够免于核查;对于已开封,应检验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溶液是否澄清,若发觉有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统计。
4.2.2 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标准贮备液核查4.2.2.1 用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有证标准C并和该标准样品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样品进行测试,统计结果14.2.2.2 进行4.2.2.1步骤时,同时用需进行核查标准贮备液稀释并配制一C并和该标准样条工作曲线,对该已知浓度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统计结果2品证书定值C 进行比较。
4.3 结果判定4.3.1 1C 和C 相比较,若1C 在C 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损失或污染;若1C 不在C 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中有样品损失或带入了新污染,应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核查。
只有在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情况下,比较2C 和C 值才有意义。
4.3.2 2C 和C 相比较,若2C 在C 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贮备液示值和实值在许可不确定度范围内,判定该贮备液合格,能够继续使用;若2C 不在C 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贮备液在配制、使用、储存过程中有损失或带入了新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重新配制新贮备液。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fddb14a94afe04a1b071ded8.png)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1、有证标准物质
是附有认定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至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认定的特性量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所有有证标准物质都需经国家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
有证标准物质在研制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制备、稳定性、均匀性、检测、定值、贮存、包装、运输等等均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为了保证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可靠,研制者一般都要选择6至8家的机构共同为标准物质进行测量、定值。
对于有证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实验室在不具备核查的技术能力时,可采用核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按照该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的适用范围、使用说明、测量方法与操作步骤、储存条件和环境要求等信息,以确保该标准物质的量值为证书所提供的量值。
若上述情况的核查结果完全符合要求,实验室无需再对该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进行重新验证;
如果发现以上情况出现了偏差,实验室则应对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进行重新验证,以确认其是否发生了变化。
2、非有证标准物质
是指未经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备案的标准物质,包括:参考(标准)物质、质控样品、校准物、自行配置的标准溶液、标准气体等。
对于非有证标准物质的核查:
1)定期用有证标准物质对其特性量值进行期间核查;
2)如果实验室确实无法获得适当的有证标准物质时,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核查: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确认量值;
-送有资质的校准机构进行校准;
-测试近期参加过能力验证结果满意的样品、检测足够稳定的不确定度与被核查对象相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样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范围
适用于对本中心使用的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
3. 职责
3.1 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2 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参与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3 检测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期间核查的进行。
4. 操作规程
4.1 操作前的检查
4.1.1 检查标准物质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1.2 检查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4.2 核查
4.2.1 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要求保存。
对于未开封的,可以免于核查;对于已开封的,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溶液是否澄清,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4.2.2 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核查
4.2.2.1 用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标
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
1
4.2.2.2 进行4.2.2.1步骤时,同时用需进行核查的标准储备液稀释并配制
C并与该标一条工作曲线,对该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
2
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4.3 结果判定
4.3.1 1C 与C 相比较,若1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的损失或者污染;若1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中有样品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核查。
只有在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比较2C 与C 的值才有意义。
4.3.2 2C 与C 相比较,若2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的示值与实值在允许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判定该储备液合格,可以继续使用;若2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在配制、使用、储存过程中有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重新配制新的储备液。
期间核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