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4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8个实验)
实验一 CPLD 可编程数字信号发生器实训一、实验目的1、熟悉各种时钟信号的特点及波形;2、熟悉各种数字信号的特点及波形。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1、通信原理实验箱一台;2、模拟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原理1、CPLD 可编程模块电路的功能及电路组成CPLD可编程模块(芯片位号:U101)用来产生实验系统所需要的各种时钟信号和数字信号。
它由 CPLD可编程器件 ALTERA公司的 EPM7128(或者是Xilinx 公司的 XC95108)、编程下载接口电路(J104)和一块晶振(OSC1)组成。
晶振用来产生系统内的16.384MHz 主时钟。
本实验要求参加实验者了解这些信号的产生方法、工作原理以及测量方法,才可通过CPLD可编程器件的二次开发生成这些信号,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验原理图如图1-1 所示。
2、各种信号的功用及波形CPLD 型号为 EPM7128 由计算机编好程序从 J104 下载写入芯片,OSC1 为晶体,频率为 16.384MHz,经 8 分频得到 2.048MHz 主时钟,面板测量点与EPM7128 各引脚信号对应关系如下:SP101 2048KHz 主时钟方波对应 U101EPM7128 11 脚SP102 1024KHz 方波对应 U101EPM7128 10 脚SP103 512KHz 方波对应 U101EPM7128 9 脚SP104 256KHz 方波对应 U101EPM7128 8 脚SP105 128KHz 方波对应 U101EPM7128 6 脚SP106 64KHz 方波对应 U101EPM7128 5 脚SP107 32KHz 方波对应 U101EPM7128 4 脚SP108 16KHz 方波对应 U101EPM7128 81 脚SP109 8KHz 方波对应 U101EPM7128 80脚SP110 4KHz 方波对应 U101EPM7128 79脚SP111 2KHz 方波对应 U101EPM7128 77脚SP112 1KHz 方波对应 U101EPM7128 76脚SP113 PN32KHz 32KHz伪随机码对应U101EPM7128 75脚SP114 PN2KHz 2KHz伪随机码对应U101EPM7128 74脚SP115 自编码自编码波形,波形由对应 U101EPM7128 73 脚J106 开关位置决定SP116 长 0 长 1 码码形为1、0 连“1”对应 U101EPM7128 70脚、0 连“0”码SP117 X 绝对码输入对应 U101EPM7128 69 脚SP118 Y 相对码输出对应 U101EPM7128 68 脚SP119 F80 8KHz0 时隙取样脉冲对应 U101EPM7128 12 脚此外,取样时钟、编码时钟、同步时钟、时序信号还将被接到需要的单元电路中。
4.升余弦滚降系统 -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验证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理解研究升余弦函数的背景意义。
2. 掌握滚降系数a 不同对升余弦滤波器的影响。
3. 设计合适的滚降系数a 以得到最合适的滤波器。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装有MATLAB 软件的计算机 三、实验原理要实现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时,系统必须满足奈奎斯特准则,即:()m m mX f Ts Ts =∞=-∞+=∑对于上述公式,我们分3种情况来说明其含义:(1)Ts<1/2W,其中Ts 为系统的输入数据的符号间隔,W 为系统的传递函数 X (f )的截止频率。
由于:()Z f =()m m m X f Ts=∞=-∞+∑因而Z (f )是由频率间隔为1/Ts 的X (f )曲线无频率重叠地周期性复制构成。
Z (f )是周期为1/Ts 的频谱函数,在Ts<1/2W 情况下,不满足Z (f )=Ts 恒成立,故系统在收端采样时刻存在码间干扰。
(2)若Ts=1/2W 。
Z (f )仍是由频率间隔为1/Ts 的X (f )曲线无频率重叠地周期性复制构成,在此情况下,仅有一个情况可满足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条件,即当{||0()f W Ts X f ≤=其他此基带传输系统的传递函数是理想低通,其频带宽度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最小Ts=1/2W,即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最大符号速率Rs=1/Ts=2W,称此传输速率为奈奎斯特速率。
在此理想情况下,虽然系统的频带利用率达到极限,但是此时x(t)是sinc 函数,她是非因果的,是物理不可实现的。
并且,此x(t)冲击脉冲形状收敛到0的速度极慢,若在收端低通滤波器输出端的采样时科存在定时误差,则在实际采样时刻的采样值会存在码间干扰。
(3)对于Ts>1/2W 情况,Z (f )由频率间隔为1/Ts 的X (f )曲线无频率重叠地周期性复制并相加构成的,它还是周期性频谱。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特定频谱可满足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条件,它就是已获广泛应用的升余弦谱。
通原实验4-数字调制PSK实验
常认为增加一倍;所以DPSK解调大多采用差厚分德相博干学接收追。求卓越
1.8 2DPSK信号解调
B.相干解调-码变换法电路工作原理
以数字序列 =[101001]为例
发送数据 0 1 0 1 0 0 1
2DPSK
0
载波
这就避免了2PSK中的倒π现象发生,为此得到了广泛的工程应用。 相乘输出
低通输出 由以上分析可知,2DPSK与2PSK的波形不同,他们的同一相位
厚德博学 追求卓越
三、实验应知知识
1.数字移相键控PSK调制的基本原理
数字相位调制又称移相键控,简记PSK,二 进制移相键控记作2PSK。它是利用载波相位 的变化来传送数字信息的。
通常有两种类型:
(1)绝对相移(2PSK或BPSK)
(2)相对相移(差分相移/2DPSK 或DBPSK)
厚德博学 追求卓越
1、2DPSK与2PSK信号有相同的功率谱
2、2DPSK与2PSK信号带宽相同,是基带信号带宽Bs的两倍, 即
3、2DPSK与2PSK信号频带利用率也相同,为
B 2DP SB K 2PS K 厚2德fs博学 追求卓越
1.8 2DPSK信号解调
差分相干解调和相干解调-码变换法,后者又称为极性比较-码 变换法。
Ø切忌无目的地拨弄仪器面板上的开关和按钮。
Ø仪器设备出现问题,请向老师寻求帮助,请勿随便调换配件。 Ø注意仪表允许安全电压(或电流),切勿超过!
当被测量的大小无法估计时,应从仪表的最大量程开始测试,然后逐 渐减小量程。
厚德博学 追求卓越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用数字调制与解调电路模块的基本组成:
PSK调制解调单元模块电路
通信原理实验
光纤通信_实验4实验报告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实验名称:实验 4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实验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得分:一、实验目的1、了解模拟信号光纤通信原理。
2、了解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模拟信号的系统光传输性能情况。
二、实验器材1、主控&信号源模块2、25 号光收发模块3、示波器三、实验内容测量不同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的光调制系统性能。
四、实验步骤(注:实验过程中,凡是涉及到测试连线改变时,都需先停止运行仿真,待连线调整完后,再开启仿真进行后续调节测试。
)1、登录e-Labsim 仿真系统,创建仿真工作窗口,选择实验所需模块和示波器。
2、参考系统框图,依次按下面说明进行连线。
(1)用连接线将信号源A-OUT,连接至25 号模块的TH1 模拟输入端。
(2)连接25 号模块的光发端口和光收端口,此过程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跳线传输后再将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
(3)将25 号模块的P4 光探测器输出端,连接至23 号模块的P1 光探测器输入端。
3、设置25 号模块的功能初状态。
(1)将收发模式选择开关S3 拨至“模拟”,即选择模拟信号光调制传输。
(2)将拨码开关J1 拨至“ON”,即连接激光器;拨码开关APC 此时选择“ON”或“OFF” 都可,即APC 功能可根据需要随意选择。
(3)将功能选择开关S1 拨至“光功率计”,即选择光功率计测量功能。
4、运行仿真,开启所有模块的电源开关。
5、进行系统联调和观测。
(1)设置主控模块的菜单,选择【主菜单】→【光纤通信】→【模拟信号光调制】。
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中A-OUT输出为1KHz正弦波。
调节信号源模块的旋钮W1,使A-OUT输出正弦波幅度为1V。
(2)选择进入主控&信号源模块的【光功率计】功能菜单。
(3)保持信号源频率不变,改变信号源幅度测量光调制性能:调节信号源模块的率,自行设计表格记录不同频率时的光调制功率变化情况。
6、停止仿真,删除23 号模块和25 号模块之间的连接线,示波器两个通道分别连接光接收机的模拟输出端TH4 和光发射机的模拟输入端TH1。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四-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
实验四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电子二班 044 陈增贤一、实验目的1.掌握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数字信号传输过程。
2.掌握位同步信号抖动、帧同步信号错位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掌握位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在数字分接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1.用数字信源模块、数字终端模块、位同步模块及帧同步模块连成一个理想信道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使系统正常工作。
2.观察位同步信号抖动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观察帧同步信号错位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4.用示波器观察分接后的数据信号、用于数据分接的帧同步信号、位同步信号。
三、基本原理本实验要使用数字终端模块。
1. 数字终端模块工作原理:原理框图如图4-1所示,电原理图如图4-2所示(见附录)。
它输入单极性非归零信号、位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把两路数据信号从时分复用信号中分离出来,输出两路串行数据信号和两个8位的并行数据信号。
两个并行信号驱动16个发光二极管,左边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第一路数据,右边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第二路数据,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熄灭状态表示“0”。
两个串行数据信号码速率为数字源输出信号码速率的1/3。
延迟1延迟2整形延迟3FS-INBS-INS-INFD FD-7FD-15FD-8FD-16BD显示串/并变换串/并变换F2÷3并/串变换并/串变换D2B1F1D1SD-DBD显示B2图4-1 数字终端原理方框图延迟1、延迟2、延迟3、整形及÷3等5个单元可使串/并变换器和并/串变换器的输入信号SD 、位同步信号及帧同步信号满足正确的相位关系,如图4-3所示。
移位寄存器40174把FD 延迟7、8、15、16个码元周期,得到FD-7、FD-15、FD-8(即F1)和FD-16(即F2)等4个帧同步信号。
在FD-7及BD 的作用下,U65(4094)将第一路串行信号变成第一路8位并行信号,在FD-15和BD 作用下,U70(4094)将第二路串行信号变成第二路8位并行信号。
通信原理答案4
第四章 模拟调制系统已知调制信号 m(t)=cos(2000πt)+cos(4000πt),载波为cos104πt ,进行单边带调制,试确定该单边带信号的表达试,并画出频谱图。
解:方法一:若要确定单边带信号,须先求得m(t)的希尔伯特变换 m ’(t )=cos (2000πt-π/2)+cos (4000πt-π/2) =sin (2000πt )+sin (4000πt ) 故上边带信号为S USB (t)=1/2m(t) cos w c t -1/2m ’(t)sin w c t =1/2cos(12000πt )+1/2cos(14000πt ) 下边带信号为S LSB (t)=1/2m(t) cos w c t +1/2m ’(t) sin w c t =1/2cos(8000πt )+1/2cos(6000πt ) 其频谱如图所示。
方法二:先产生DSB 信号:s m (t)=m(t)cos w c t =···,然后经过边带滤波器,产生SSB 信号。
1. 将调幅波通过残留边带滤波器产生残留边带信号。
若次信号的传输函数H(w )如图所示。
当调制信号为m(t)=A[sin100πt+sin6000πt]时,试确定所得残留边带信号的表达式。
解:设调幅波sm(t)=[m0+m(t)]coswct,m0≥|m(t)|max,且s m(t)<=>S m(w)根据残留边带滤波器在f c处具有互补对称特性,从H(w)图上可知载频f c=10kHz,因此得载波cos20000πt。
故有sm(t)=[m0+m(t)]cos20000πt=m0cos20000πt+A[sin100πt+sin6000πt]cos20000πt=m0cos20000πt+A/2[sin(20100πt)-sin(19900πt)+sin(26000πt)-sin(14000πt)Sm(w)=πm0[σ(w+20000π)+σ(W-20000π)]+jπA/2[σ(w+20100π)-σ(w+19900π)+σ(w-19900π)+σ(w+26000π)-σ(w-26000π)-σ(w+14000π)+σ(w-14000π)残留边带信号为F(t),且f(t)<=>F(w),则F(w)=Sm(w)H(w)故有:F(w)=π/2m0[σ(w+20000π)+σ(w-20000π)]+jπA/2[σ(w+20100π)σ(w-20100π)σ(w+19900π)+ σ(w-19900π)+σ(w+26000π)-σ(w-26000π)f(t)=1/2m0cos20000πt+A/2[ππt+sin26000πt]2.设某信道具有均匀的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Pn(f)=*10-3W/Hz,在该信道中传输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并设调制信号m(t)的频带限制在5kHz,而载波为100kHz,已调信号的功率为10kW.若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在加至解调器之前,先经过一理想带通滤波器滤波,试问:1.)该理想带通滤波器应具有怎样的传输特性H(w)2.)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3.)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4.)求出解调器输出端的噪声功率谱密度,并用图型表示出来。
通信原理4-模拟角调制.
一、角调制的基本概念
相位调制:瞬时相位偏移(t)是调制信号f (t)
的线性函数。 – 调相信号时域表达式:
sPM (t) Acos[ct KPM f (t)]
瞬时相角 (t) ct KPM f (t)
瞬时频率
(t)
d (t)
dt
c
KPM
df (t) dt
频率调制:瞬时角频率偏移是调制信号f(t)的线
解:由题知(t)=10000t+5cos10t, 因此(t)=5cos10t, ct=10000t,d (t)/dt= - 50sin10t
因为f(t)=sin10t,与d (t)/dt成正比,所以s(t)是调频信号. KFM=(d (t)/dt)/f(t)
=-50sin10t/sin10t=-50 (rad/sv)
第四章 模拟角调制
本章讨论内容
– 主要研究非线性调制信号的特点、 频谱结构及传输频带
– 介绍调制及解调方法 – 定性分析角调制的抗噪声性能
一、角调制的基本概念
任何一个正弦时间函数,若其振幅不变,有
c(t)=A cos [(t)] 其中, (t)为正弦波的瞬时相角,或称总相角。
瞬时相角与瞬时频率关系 瞬时频率: (t) d(t)
性函数。
– 瞬时频率偏移
d (t )பைடு நூலகம்
dt
KFM
f
(t)
其中,KFM---频偏常数或调频灵敏度,单位:rad/(v•s)
– 瞬时角频率 (t) c KFM f (t)
– 瞬时相位
(t) (t)dt ct KFM f (t)d t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四DPSK和QPSK
WORD 格式可编辑
QPSK调制解调系统调制信号的波形:
结果分析,QPSK调制的过程中, 信号电平的大小有 2 /2. 从图像中可以看到, QPSK 调制信号幅度的浮动范围稍大于 BPSK,且均值与 BPSK是一样的,浮动中心都在 0 附近。
专业技术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QPSK调制解调系统中误差概率和信噪比( dB)的函数关系曲线图:
专业技术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结果分析: BPSK由, 于相位分别为 0 和 pi ,所以调制信号电平有 1 和-1 两种,平均 值为 0,调制信号波形图像显示信号的幅度大概在 0 附近浮动,与理论预期是相符 的。 BPSK调制解调系统 误差概率和信噪比( dB)的函数关系曲线图:
结果分析: 可以看到, 图中显示的误码率在信噪比为 -10dB 到 10dB 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蓝色曲线为实际图像,红色曲线为理论图像,可以看到实际曲线和理论曲线吻 合得很好,误码率随信噪比的上升时单调下降的。
结果分析: 可以看到, 图中显示的误码率在信噪比为 -10dB 到 10dB 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蓝色曲线为实际图像,红色曲线为理论图像,可以看到相同的信噪比下, QPSK 误码率的误差要比 BPSK要大,说明 BPSK的性能更优
专业技术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实验四 调制解调( BPSK,QPSK,信噪比)
一、实验目的 掌握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调制解调的仿真过程 掌握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误码率仿真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数字频带信号通常也称为数字调制信号,其信号频谱通常是带通型的,适合于在带 通型信道中传输。数字调制是将基带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带通型信道传输适应信道特性, 也可以采用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1. BPSK 调制解调原理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4—2ASK调制与解调实验第6组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班级:组号:06 时间:2015/11/12成员:学号:实验四2ASK调制与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调制与解调的概念。
1、掌握2ASK调制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2、掌握2ASK解调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1、采用数字键控法2ASK调制,观测2ASK调制信号的波形。
2、采用包络检波法2ASK解调。
三、实验仪器1、信号源模块一块2、数字调制模块一块3、数字解调模块一块4、20M双踪示波器一台五、实验步骤(若码型太长,示波器单张图片无法清晰显示,可调整至2~3张图片记录)1、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再分别按下三个模块中的电源开关,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灯亮,三个模块均开始工作。
(注意,此处只是验证通电是否成功,在实验中均是先连线,后打开电源做实验,不要带电连线)2、信号源模块设置(1)“码速率选择”拨码开关设置为8分频,即拨为00000000 00001000。
信号源模块的NRZ码型选择SW01~SW03拨码开关依次设置成本组同学的学号尾数的二进制码,例:陈欢,陈金洪,陈景鹏同学学号尾数是1,2,3,则他们SW01~SW03拨码开关依次设置成0000 0001,0000 0010,0000 0011B。
(2)调节“384K调幅”旋转电位器,使“384K正弦载波”输出幅度为3.6V。
3、2ASK调制(1)实验连线如下:信号源模块数字调制模块NRZ ———————— NRZ输入(数字键控法调制)384K正弦载波————载波1输入(数字键控法调制)(2)数字调制模块“键控调制类型选择”拨码开关拨成1000,即选择2ASK调制方式。
(3)以数字调制模块“NRZ输入”的信号为内触发源,示波器双踪观测“NRZ输入”和“调制输出”测试点波形,并记录图片为图1。
图1图1局部放大图5、2ASK解调(1)以上模块设置和连线均不变,增加连线如下:数字调制模块数字解调模块调制输出(数字键控法调制)——ASK-IN信号源模块数字解调模块BS —————————————ASK-BS(2)示波器双踪两两观测“ASK-IN”、“OUT1”测试点波形,并记录图片为图2 。
4.pcm编译码 -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4.pcm编译码 -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PCM是指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的缩写,是一种数字通信技术,
它常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接收站。
它通过将实时信号转换为一
系列数字并进行抽样数据,以到达目标呈现出模拟信号序列从而实现数据通信的传输。
一般来说,编码技术会将模拟信号处理成“文本”,PCM 将处理成已经精确编号的digit,最后的处理都是电信号。
PCM编码的完整过程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模拟信号的采样,把时域中的信号采集成数次采样,第二步是编码,将采样的信号的值编码成digits,第三步是字节组装,把编码的digits 放进字节中,再发出。
下面就重点介绍PCM编码的
模拟信号采样过程和字符组装过程。
首先介绍模拟信号采样。
PCM编码首先会把信号采样,即把时间域中的模拟信号,采
集成离散点并组织成序列,如此会确定数字采样值。
采样频率越高、采样数据越多,就可
以更好地反映出模拟信号的变化,即保留越多的信号特性,由此可以看出,采样是PCM编
码的重要环节。
接下来介绍字节组装。
PCM编码会将采样的数据进行编码,将数据放入字节中,最后
进行发送。
数据编码是将A/D转换的精确采样数据转换为一个数字码,以便可以传输或存
储数据。
通常压缩率会越高,所需的传输带宽也会越小,这就可以大幅度节省传输成本。
以上就是PCM编码的基本流程。
PCM编码是一种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重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数字音频传输系统中。
优点是能够实现远程传输、信号增强,同时有较高的稳定性。
通信原理04_4
抽样 判决
2
抗噪声性能分析
设信道加性噪声为均值为0的平稳高斯白 噪声,而接收滤波器是一个线性网络,故 判决电路输入噪声nR(t)也是均值为0的平 稳高斯噪声。 n0 2 Pn ( f ) = GR ( f ) 功率谱密度: 2 方差(平均功率): 2 ∞ n0 2
σn = ∫
−∞
2
GR ( f ) df
12
二进制单极性基带系统
推导可得:
2 A σ n P(0) Vd* = + ln 2 A P(1)
当P(1) = P(0) = 1/2 时: 系统总误码率:
A V = 2
* d
⎛ A ⎞ 1 Pe = erfc ⎜ ⎜ 2σ ⎟ ⎟ 2 n ⎠ ⎝ ⎛ A ⎞ 1 ⎟ Pe = erfc⎜ ⎜ 2 2σ ⎟ 2 n ⎠ ⎝
1 ⎡1 1 Pe = ⎢ + erf 2 ⎢2 2 ⎣ ⎛ Vd − A ⎞ ⎤ 1 ⎡ 1 1 ⎜ ⎜ 2σ ⎟ ⎥ + 2 ⎢ 2 − 2 erf ⎟ ⎢ n ⎠⎥ ⎝ ⎦ ⎣
Vd*
P ( 0) = ln 2 A P (1)
2 σn
Vd* = 0
⎛ −A ⎞ 1 ⎜ ⎜ 2σ ⎟ − 2 erf ⎟ n ⎠ ⎝ ⎛ A ⎞⎤ ⎜ ⎜ 2σ ⎟ ⎥ ⎟ n ⎠⎥ ⎝ ⎦
1 e
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f (V ) =
2 −V 2 / 2σ n
2π σ n
3
1,二进制双极性基带系统
对于二进制双极性信号,假设它在抽样时 刻的电平为+A或-A,则抽样判决器输入 端的混合波形在抽样时刻为:
⎧ A + nR (kTs ), 发送“1”时 x(kTs ) = ⎨ ⎩− A + nR (kTs ), 发送“0”时
实验四OO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实验四OO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题目:基于TIMS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2022年12月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OOK信号的产生及其实现方法。
2.了解OOK信号波形和功率谱的特点及其测量方法。
3.了解OOK信号的解调及其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
OOK的产生原理图:
OOK的非相干解调:
将OOK信号整流,再经过低通,实现包络检波,用提取出来的时钟抽样判决得到解调输出
三、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产生OOK信号。
用示波器观察各点信号波形,并用
频谱仪观察各点功率谱(将序列发生器模块印刷电路板上的双列直插开关拨到“11”,使码长为2048。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
2.自主完成时钟提取、采样、判决,产生OOK的非相干解调信号。
用
示波器观察各点波形。
四、实验结果
4分频2.083khz时钟信号: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
ook调制信号:
00k信号的解调: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
与初始序列相比有一定的时延和失真,但是调试了很久,无法改善。
五、实验讨论(思考题)
对OOK信号的相干解调,如何进行载波提取?请画出原理框图及实验
框图。
答:从接收到的OOK信号提取离散的载频分量,恢复载波。
框图如下: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
六、实验总结:
ook的调制与解调相对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点,有了上面三次实验的基础,整个实验还是颇为顺利,但是最后解调失真一直不能
削去,以后还是要追求尽善尽美。
2018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1 CMI码型变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CMI码的编码规则。
2、观察输入全0码或全1码时各编码输出码型,了解是否含有直流分量。
3、观察CMI码经过码型反变换后的译码输出波形及译码输出后的时间延迟。
4、熟练掌握CMI与输入信号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1、主控&信号源、2号、8号、13号模块各一块2、双踪示波器一台3、连接线若干三、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框图CMI/BPH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CMI编码规则是遇到0编码01,遇到1则交替编码11和00。
由于1bit编码后变成2bit,输出时用时钟的1输出高bit,用时钟的0输出低bit,也就是选择器的功能。
CMI译码首先也是需要找到分组的信号,才能正确译码。
CMI码只要出现下降沿了,就表示分组的开始,找到分组信号后,对信号分组译码就可以得到译码的数据了。
四、实验步骤概述:本项目通过改变输入数字信号的码型,分别观测编码输入输出波形与译码输出波形,测量CMI编译码延时,验证CMI编译码原理并验证CMI码是否存在直流分量。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CMI码】→【无误码】。
13号模块的开关S3置为0011,即提取512K同步时钟。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PN为256K。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和编码输出的数据:用示波器分别观测和记录TH38#和TH68#的波形,验证CMI编码规则。
(2)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和译码输出的数据:用示波器分别观测和记录TH38#和TH138#的波形,测量CMI码的时延。
(3)断开电源,更改连线及设置。
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CMI码】→【无误码】。
将模块13的开关S3置为0011即提取512K同步时钟。
将模块2的开关置为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11,用示波器分别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和编码输出的数据,调节示波器,将信号耦合状况置为交流,观察记录波形。
通信原理实验4FSK
实验四2FSK调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如何用SystemView 软件仿真一个通信系统。
2、通过仿真加深对FSK调制、解调方式的理解。
3、掌握模拟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的设置。
二、实验设备Systemview软件、计算机三、实验原理1、调制部分主要包括模拟调频法和频率键控法,本实验采用键控法。
2解调有相干和非相干两种(2)非相干解调解调器四、实验内容1、根据FSK调制与解调原理,用Systemview软件建立一个仿真电路,如下图所示:(1)对于相干解调,两个带通滤波器分别将2FSK信号上下分频f1和f2 ,后面就和2ASK信号的解调过程相同。
其模型方框图由两个带通滤波器、两个低通滤波器、两个相乘器、两个信号源、逻辑比较器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2)对于非相干解调,其模型方框图由两个带通滤波器、两个低通滤波器、两个全波整流器、模拟比较器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2、系统运行时间设置3、元件参数设置对于相干解调Token 0:基带信号--PN码序列Token 3:单刀双掷(注意三个输入信号的不同,谁是控制信号)选择“Logic”/“Mixed Signal”/“SPDT”Token 6,Token 7:带通滤波器(注意两个频率的设置Low Fc ,Hi Fc)Token 18:缓冲器选择“Logic”/“Gates/Buffers”/“Buffer”对于非相干解调Token 8,Token 9:半波整流选择“Function”/“Non Linear”/“Half Rctfy”Token 14: 模拟比较器选择“Logic”/“Mixed Signal”/“AnaCmp”4、运行系统在Systemview系统窗内运行该系统后,转到分析窗观察各数据接收器的波形。
5、功率谱在分析窗绘出该系统调制后的功率谱。
6、在信道中加入高斯白噪声,改变噪声参数,观察其对解调的影响。
通信原理实验四RS422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RS232与RS422接口实验RS422接口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RS422的基本特性和应用二、实验仪器1、ZH7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2、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三、实验原理一个数据通信设备在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时,一般是通过数据接口进行。
在数据接口中主要是传输两类信息:(1)数据;(2)时钟。
有时也只有数据信息而没有时钟信息,这时时钟信息将由接收端从接收数据流中提取出来。
数据接口的设计取决于应用场合。
复杂的接口可包括物理层、链路层等,简单的只包括物理层:即物理结构与信号方式的定义(信号的传输方式)。
在信号传输方式方面,目前可选的种类很多:TTL、RS232、RS422、V35、ECL等。
信号传输方式的选择与信号的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性能等有关。
对于低速、近距离信号的传输可采用TTL方式,对于一般略高速率、距离较近时可选用RS232方式。
随着距离的增加、信号速率的提高可采用RS422、V35等信号方式,对于很高的信号速率通常采用ECL信号接口方式。
RS422是电气设备之间常用的数据接口标准之一。
采用平衡接口传输方式,当− +− o o V V为正时,为数据0,当− +− o o V V 为负时为数据1。
在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中,RS422接口采用接口专用集成芯片SN75172与SN75173。
SN75172完成由TTL->RS422的电平转换;SN75173完成由RS422->TTL的电平转换。
该功能的电原理框图如图8.1.1所示。
在该模块中,测试点的安排如下:1、TPH01:发送时钟2、TPH02:接收时钟3、TPH03:接收数据4、TPH04:RS422译码输出其余测试点安排在JH02连接头的外部自环接头上。
自环连接头的制作见图8.1.2。
四、实验步骤准备工作:为便于引入观测信号,将来自解调器的数据送往RS422端口进行测试,测试系统连接参见图8.1.3所示。
实验四 PCM编译码及TDM时分复用实验
二、实验预习要求
首先预习《通信原理》教材中关
于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的有关 章节,然后,再阅读本实验内容。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实验四
PCM编译码及TDM时分复用实验
三、实验仪器仪表
1、70MHz双踪数字存储示波器一台
2、实验模块:
低频信号源输出模块一 低频信号源输出模块二 数字时钟信号源模块 PCM编译码模块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实验四
PCM编译码及TDM时分复用实验
八、思考题
1、TP3057
PCM编码器输出的 PCM数据的速率是多少? 2、TP3057 PCM编码器获取时钟信 号后,内部要经过几分频才能得到 PCM采样时钟?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实验四
PCM编译码及TDM时分复用实验
图3 A律与μ律的压缩特性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实验四
PCM编译码及TDM时分复用实验
A律PCM基群帧结构如下图所示: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实验四
PCM编译码及TDM时分复用实验
3. PCM编解码集成电路
国内外有代表性的PCM编解码集成电路有很 多,在本实验中,选用了芯片作为PCM编解 码电路来作实验。编译码器是本实验中最易 受损器件,稍有不慎就有烧坏的可能,所以 我们在实验中要求特别细致。 PCM编译码器TP3057所需的工作时钟为 2.048MHz。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实验四
PCM编译码及TDM时分复用实验
六、实验步骤
5. 用示波器观察PCM译码输出信号 示波器的CH1接SA-IN,CH2接RA-OUT, 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示波器的CH1接SB-IN,CH2接RB-OUT, 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89077
实验一、PCM编译码实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加电后,将交换模块中的跳线开关KQ01置于左端PCM编码位置,此时MC145540工作在PCM编码状态。
2. 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观测: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输出时钟信号(TP503),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
分析和掌握PCM编码抽样时钟信号与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同步沿、脉冲宽度等)。
(2) 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3。
PCM编码器(1) 方法一:(A)准备:将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跳线开关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
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分析为什么采用一般的示波器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
(2)方法二:(A)准备:将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将交换模块内测试信号选择开关K001设置在内部测试信号(左端)。
此时由该模块产生一个1KHz的测试信号,送入PCM编码器。
(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内部测试信号(TP501)做同步(注意:需三通道观察)。
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帧同步时隙信号、发送时钟的对应关系。
4。
PCM译码器(1)准备: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K504设置在正常位置,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此时将PCM输出编码数据直接送入本地译码器,构成自环。
实验 4 抽样定理及其应用实验
实验 4 抽样定理及其应用实验通信1202 201208030223 吴铠权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模拟信号抽样的实验,加深对抽样定理的理解;2、通过PAM调制实验,加深理解脉冲幅度调制的特点;3、学习PAM调制硬件实现电路,掌握调整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1、PAM 脉冲调幅模块位号: H2、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 G3、100M 双踪示波器 1台三、实验内容:1、观测输入模拟信号、抽样脉冲、抽样信号及恢复信号波形;2、改变抽样脉冲频率,测试其对抽样信号及恢复信号的影响;3、测试接收滤波器特性对恢复信号的影响;四、实验原理:抽样定理告诉我们:如果对某一带宽有限的时间连续信号(模拟信号)进行抽样,且抽样速率达到一定数值时,那么根据这些抽样值就能准确地还原原信号。
这就是说,若要传输模拟信号,不一定要传输模拟信号本身,可以只传输按抽样定理得到的抽样值。
通常,按照基带信号改变脉冲参量(幅度、宽度和位置)的不同,把脉冲调制分为脉幅调制(PAM)、脉宽调制(PDM)和脉位调制(PPM)。
虽然这三种信号在时间上都是离散的,但受调参量是连续的,因此也都属于模拟调制。
关于 PDM 和 PPM,国外在上世纪 70 年代研究结果表明其实用性不强,而国内根本就没研究和使用过,所以这里我们就不做介绍。
本实验平台仅介绍脉冲幅度调制,因为它是脉冲编码调制的基础。
本实验中需要用到以下 5 个功能模块。
1、DDS信号源:它提供正弦波等信号,并经过连线送到“PAM 脉冲调幅模块”,作为脉冲幅度调制器的调制信号。
P03测试点可用于调制信号的连接和测量;另外,如果实验室配备了电话单机,也可以使用用户电话模块,这样验证实验效果更直接、更形象,P05 测试点可用于语音信号的连接和测量。
2、抽样脉冲形成电路模块:它提供有限高度,不同宽度和频率的的抽样脉冲序列,并经过连线送到“PAM 脉冲调幅模块”,作为脉冲幅度调制器的抽样脉冲。
P09测试点可用于抽样脉冲的连接和测量。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标准调幅(AM )系统电子c121班 姓名 学号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SYSTEMVIEW 构建简单的仿真系统。
2.掌握调幅信号产生和解调的过程及实现方法。
3.研究信道噪声对调幅信号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调制幅度调制是无线电通信中最常用的调制方式之一。
普通的调幅广播就是它的典型应用。
幅度调制的基本原理是用基带信号(调制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幅度,使其携带基带信号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
调制的基本作用是频谱搬移,其目的是进行频率变换,使信号能够有效的传输(辐射)或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
根据频谱特性的不同,通常可将调幅分为标准调幅(AM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 ),单边带调幅(SSB )和残留边带调幅(VSB )等。
2.调制信号的实现方法设f (t )为调制信号,高频载波为C (t )=A 0cos (ω0t +θ0)(1)标准调幅AM 信号可以表示为:S AM (t )=[A 0+f (t )]cos (ω0t +θ0)已调信号的频谱为(设θ。
=0)S AM (ω)=πA o [δ(ω-ωo )+δ(ω+ω0)]+1/2[F (ω-ωo )+F (ω+ωo )]标准调幅的数学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l 标准调幅的数学模型(2)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 信号可以表示为: S DSB (t )=f (t )cos (ω0t +θ0)已调信号的频谱为S DSB (ω)= 1/2[F (ω-ω0)+F (ω+ω0)] (设θ0=0)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数学模型如图1-4所示。
图1-4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数学模型3)单边带调制00000)cos(ω0t +θ0)SSB 信号可以表示为:S SSB (t ) = f (t )cos ω0t ± f ^(t )sin ω0t已调信号的频谱为S SSB (ω) = l /2[F (ω-ω0)+F (ω+ω0)]H SSB (ω)SSB 的数学模型如图41-7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学院通信工程092班徐铭璐200910324225
实验名称:2PSK与蒙特卡罗仿真
实验目的
(1)掌握2PSK的调制和蒙特卡罗仿真的原理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
(1)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
1:编写2PSK调制仿真程序。
2. 利用MA TLAB编程,对蒙特卡罗仿真的差错概率与理论差错概率进行比较。
四、实验报告
(一)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
(1)2PSK调制原理:
2PSK信号码元的“0”和“1”分别用两个不同的初始相位0和π来表示,而其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
故2PSK信号表示式可写为:
S(t)=Acos(w0t+θ)
式中,当发送“0”时,θ=0;当发送“1”时,θ=π。
或者写成:
╱ Acos(w0t) 发送“0”时
s(t)=
╲Acos(w0t+π)发送“1”时由于上面两个码元的相位相反,故其波形的形状相同,但极性相反。
因此,2PSK信号码元又可以表示成:
╱ Acosw0t 发送“0”时
s(t)=
╲-Acosw0t发送“1”时
(2)2PSK程序设计思想:
首先假设一个随机序列来代表二进制基带信号:用length函数判断输入序列a的长度。
设置变量i,a(i)表示a中的第i个值
For循环,i值逐渐增加,表示出二进制键控信号,如果是“1”,进行调制,然后画出这个码元调制后的图象Acos(2*pi*f1*t),如果码元为“0”,画出这个码元调制后的图象-Acos (2*pi*f1*t),直接调制为零画出图象。
程序框图如下:
(3)2PSK的程序如下:
1)一个码元包含整数个载波周期时
a=[0 1 0 0 1 1 0 1]; %任意给定一组二进制数
subplot(211)
stem(a);
n=length(a);
for i=1:n
if a(i)==1
t=i-1:0.01:i;
t1=[0:0.01:1];
s=-cos(2*pi*t1)
end;
if a(i)==0
t=i-1:0.01:i;
t1=[0:0.01:1];
s=cos(2*pi*t1);
end;
figure(1)
subplot(212);
plot(t,s);
hold on
TITLE('2PSK1')
end;
一个码元包含整数个载波周期时2PSK图如下:
在上图中相位为0表示“0”,相位为pi表示“1”. 2)一个码元比整数个载波周期多半个周期时
a=[0 1 0 0 1 1 0 1]; %任意给定一组二进制数
subplot(211)
stem(a);
n=length(a);
for i=1:n
if a(i)==1
t=i-1:0.01:i;
t1=[0:0.01:1];
s=-cos(3*pi*t1)
end;
if a(i)==0
t=i-1:0.01:i;
t1=[0:0.01:1];
s=cos(3*pi*t1);
end;
figure(1)
subplot(212);
plot(t,s);
hold on
TITLE('2PSK1')
end;
一个码元比整数个载波周期多半个周期时图如下:
在上图中相位为0表示“0”,相位为pi表示“1”.
(二)利用MA TLAB编程,对蒙特卡罗仿真的差错概率与理论差错概率进行比较。
(1)蒙特卡罗仿真的程序如下:
N=input('Enter number of symbols>'); %设置仿真系统数据符号的个数
snrdB_min=-3;snrdB_max=8; %设置信噪比取值的上下限
snrdB=snrdB_min:1:snrdB_max; %设置信噪比的向量,dB为单位
snr=10.^(snrdB/10); %计算相应的信噪比值
len_snr=length(snrdB); %信噪比取值的个数
%对每个给定的信噪比的通信系统,计算BER的估算值
for i=1:len_snr
sigma=sqrt(1/(2*snr(i))); %由给定的信噪比计算加性白噪声标准差
Ne=0; %差错计算器初始化
%传输N个数据符号,统计差错符号(即比特)
for k=1:N
d=round(rand(1)); %产生一个数据符号:可能是0.1
x_d=2*d-1; %得到发送器发送的数据符号:可能取值为-1,+1
n_d=sigma*randn(1); %产生信道的加性白噪声
y_d=x_d+n_d; %接收端的数据
%检测接收端的数据
if y_d>0;
d_est=1; %判断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为1 else
d_est=0; %判断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为0 end
%检测器判断结果与发送端发送的数据符号进行
if (d_est~=d)
Ne=Ne+1; %差错计算器加1
end
end
%计算误符号个数
errors(i)=Ne;
ber_sim(i)=errors(i)/N
end
%对每个给定信噪比的通信系统,计算BER的理论值
ber_theor=qfunc(sqrt(2*snr));
%BER曲线:理论值和估算值对比图
semilogy(snrdB,ber_theor,snrdB,ber_sim,'o')
axis([snrdB_min snrdB_max 0.0001 1])
xlabel('SNR in dB')
ylabel('BER')
legend('Theoretical','Simulation')
(2)蒙特卡罗仿真图如下:
五、实验小结
回答蒙特卡罗仿真下面问题:
•1、程序中哪行代码相当于BPSK?
答:x_d=2*d-1; %得到发送器发送的数据符号:可能取值为-1,+1
•2、程序中哪行代码表示信号经过了噪声信道?噪声强度由哪个参数来控制?
答:n_d=sigma*randn(1); %产生信道的加性白噪声
噪声强度由snr(i)算出的sigma这个参数控制的。
•3、改变参数N,观察结果随N如何变化?并分析原因。
答:N越大,误差越小,因为蒙特卡罗仿真是个随机过程。
•4、为什么曲线是单调降的?
答:误比特率越低,信噪比就越高。
•5、当N太少时,比如50,仿真结果的数据点数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N太小时,理论值与仿真结果出现很大的误差,因为这是一个随机过程,N越低,出现误差的机会越高。
•6、所有代码和参数都保持不变,运行多次,每次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一样。
出现误码是一个随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