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心学的精髓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何为知行合一?王阳明,又叫王守仁,是明朝中叶很有名的军事家和哲学家!“立功”、“立言”、“立德”,史上真正的三立之人。
何为立功?平定宸濠之乱、平定闽南古藤的暴乱,这只是立功的一部分!他创立的心学,从根本继承和发扬了儒学,将儒学应用到了生活之中。
何为立言?流传至今的传习录、当时王阳明授课的盛况,都将他的一言一行传播到了众多的弟子当中,从而流传至今。
何为立德?不说别的,单单“良知”二字,就为当时沉闷的社会,注入了一丝朝气,开辟了新的气象!王阳明的心学来源于陆九渊,陆九渊没有将心学系统化,他感觉心即是主宰,但是心如何变,为何变,他都没有解释清楚。
王阳明在后期立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可以说这四句话,就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王阳明心学精髓:万事万物皆有心。
动物、人、植物、静物皆是有“心”的。
静物,如石头、桌椅。
植物,如柳树、杨树。
他们的心,是不被展现的,在咱们这个宇宙中,他们的“心”始终未被唤醒,都随自然而变,春夏秋冬,树木自然花开花落,自然开花结果。
同样,动物、人的“心”,则是自己可以动,做到知行合一。
如,乌鸦的反哺之义,很类似于人的孝顺之情。
并且在自然之中,人都是有生老病死之态的。
王阳明心学精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
就像一朵花,你看他时,此花便在你心。
你不看时,此花便与你同寂。
王阳明心学精髓:知行合一。
你所知道的要和你的行动统一,用现在的话说理论与实践统一才能产生改变世界的力量,学以致用,从实践中学习、总结和自省,然后再去实践,如此反复。
千万不可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自省,所谓知行合一,是知与行要统一在一起,知和行是一件事!古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
心学四训知行合一
心学四训知行合一王守仁是自己敬仰的思想家,一直认为阳明先生将中国历史的传统思想提高了一大步,关键在于行字,因为阳明先生之前,中国的传统思想局限在知上。
认识人认识社会认识自然都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为了生存,在于行。
下面是抄录的有关网友对心学四训的解释。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乃王守仁的"心学四诀"。
据说,理解了这四诀,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逢凶化吉,可以遇难成祥;可以帮人走出困境,可以助人平步青云。
网友的理解是:一个人生来是没有善恶的区分的,但当人们的思想一产生,就有了善恶。
如果一个人能够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那么这个人是一个有良知的人,知道了善恶,但能够让自己为善去恶的话,就需要思考探究了。
从第二句我们可以看出,既然人们有了思想之后就有了善恶,也就是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完全在于人的思想。
但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也就不一样,那么也就模糊了"善""恶"之间的界限。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回忆一下,是否有过为某一件事情的对错进行过比较激烈的争论?那么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什么会有争论?根源不就是因为我们的"标准"不一样吗?现在请你再想想当时,是不是我们总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呢?既然我们觉得我们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和别人争论是非对错呢?我们尽管按照我们的"标准"做不就行了吗?时间自会有公论的。
那么,请让我们再思考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的标准究竟是怎样来的呢?其实很简单,人对外界事物的标准,来源于自己所吸收的知识、经验等。
现在,让我们对以上两段进行合并,"心学四诀"的精髓就出来了。
那就是,要用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指导我们的行为,用我们的行为去外化我们内心所想到的,将"知"和"行"结合起来,即"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是什么王阳明心学是什么心学的体系王守仁的主要观点有:“心即理也”、“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等一系列心学观点。
明代大儒,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
他继承了前人学者关于心学的精华思想,又从禅学中吸收养分,从而形成了明代独树一帜的心学。
但从王守仁心学的体系上来讲又比前两者的学说更为细致且学说内容也更加完整,其观点依据也更为充分合理。
心即理也那么何谓“心即理也”呢?简单来说就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将自己的内心与认知想结合,在真正的意义上达到物我的一体,两者相互依存。
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够认识外物那是一种本能的存在,而心的作用就是用来判断事物的。
如果一个人能将他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那么他就能从真正的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洞察一切事物。
物我一体,是不相互独立的一个存在。
认识外物是一个人的本能,心是一个人判断世事的存在,如果能够将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做到物我合一,那么这个人将能够洞察一切事物。
在现今社会里,这也有重要的引申意义,一个人单靠自己的感性去判断事物是不行的,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相结合。
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而“知行合一”的前提条件是“致良知”。
在这里“致良知”是致一个人的内心的思想道德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遵从自我。
而“知行合一”则是指一个的认知与行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分离独立,两者缺一不可。
假如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存在关于某件事物的认知,那么他就会采取一定的行动来完成这一认知,将心中的认知付诸实践。
正是王守仁这样独到而又深刻的观点,使得心学成为明代的主流思想之一。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本是时任都察院左佥御史的王守仁在明德十三年间前去江西剿匪时,与其弟子往来书信中所写的句子。
他告诉弟子,他这番前去剿匪,要镇压当地的强匪是容易的,但要从根本上纠正强匪和当地百姓的思想认知确实非常的困难,他们的认知已经形成,社会不安稳的根源还是难以根除。
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要改变一个人,一定要从他的内心开始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
王守仁心学四诀的真正含义
王守仁心学四诀的真正含义王守仁,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浙江余姚人。
其因心学而闻名于世。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自称“一生伏首拜阳明”,我国洋务运动的创始人物曾国潘所领导的湘军,更是人人都阅读王守仁的著作,可见他影响力之大。
据史书记载,王守仁年轻之时即向往做一名圣人而挨父亲的耳光,后来因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而多日“格竹”,被人视为痴人。
但就这样一个人,在无一兵一卒的情况下,竟然平定了宁王之乱。
在其年老之时,两广地区少数民族叛乱,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朝廷遂委任其为左都御史前往平叛。
令人想不到的是,守仁先生还未到两广,叛乱头领即率众投降,因为他太历害了!这样一个人,怎么能不让人佩服呢?就是现今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也在作品中称王守仁军中练习武功(运气),而长啸,军中皆惊。
可谓文武全才了。
他怎么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呢?归根结底,是他的哲学根基,哲学研究好了,就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就能采取正确的手段和方法达到成功的目标。
王守仁的哲学,后来被哲学界称为“心学”。
嘉靖六年五月,王守仁抱病奉命去两广平叛,在天泉桥上,对其弟子钱德洪和王畿两人传下了“心学四诀”。
是时,天地寂静,微风轻拂,守仁长袖飘飘,弟子躬身肃立。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是为心学四诀。
因其用语过于原则笼统,以致后来心学流派众多,认识不一,学者们对此认识颇不一致。
很多人将王守仁的哲学思想归纳为主观唯心主义。
其实,什么东西的研究都不要太过,不要想的太过复杂。
中国早就有“炳烛”之说,因此,我们更不要牵强附会。
综合王阳明先生的哲学一贯思维,无外乎一个字(见周星池先生的《长江七号》):知行合一,原则性灵活性相结合。
在我国近代,毛泽东与蒋介石对王守仁的哲学研究的都比较深入,他们所得到的,无外乎这几个字。
具体说来,就是先确定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要符合正道的,其次要研究具体的战略战术,不忌诡道,出奇致胜。
诸君细思,当知吾之正确。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教学内容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解读在王阳明之前,有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我的理解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得出自己的认识就是格物致知。
通过不断地认识,从而形成天理,人一生的目标就是遵守和执行好天理的运行,消灭个人的私欲,达到个人与世界的融合。
他的论述本无问题。
但是他的论述只是个人发展、实现价值的一种途径。
当这种论述被社会广泛接受,并形成思潮的时候,这种论述就成为社会人人认同并推行的社会学说。
这时候格物成了天下共同格的物,知也就成了天下共同的知,理也就成了天下共同遵守的理。
而社会的氛围甚至律法也就共同倾向这一致的天理,灭一致的人欲。
这就是天理单一化教条化,使人欲成为人所不欲、共同鞭笞的恶行。
事实上,做好格物的自然界还好说,作为格物的社会。
社会是所有人的集合,这个集合是不断转化和变化的,是有适应一时的天理,而无恒久不变的天理。
如皇帝贵为天子这是一时的天理,但作为昏君一样可以推翻,这则是天理的变化。
如孝顺这是天理,但父母虐待子女,那还要固守这天理吗?所以朱熹的学说将社会推向的呆板教条死气沉沉的一面,甚至是扼杀人性的牢笼。
王阳明的心学并没有简单的反对朱熹。
他认为朱熹的大道是正确的,但是次序和方法错误。
他的著名言论“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是理”、“心外无物”等,在我看来,这是对朱熹学说的扬弃。
他认为格物致知的“知”,一方面指知识,更重要的是心中的信念。
而这个信念并非可以通过单纯的学习可以达到,只能通过去实践和领会才能实现。
所以知行必然是一个过程。
通过实践后形成的信念会有很多种,在实践过程中要挑选有利自己的,也不违背社会准则的作为信念的内涵,即是致良知。
这一个良知就是心的基础,也就是个人的独特的准则,或者说是天理。
然后实现古人推崇的“穷理尽性”,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王阳明的心学将天理重归个人。
而社会的内涵则是规范与协调,使人各安本分,各尽其用。
但是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在个人发展中究竟是怎么样一个过程,我推演了很久。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军事家。
他的心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一、心即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心即理”,即认为心和理是同一的,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他认为,心是万物的本源,是世界的本体,理是世界的规律和法则。
因此,心和理的关系就是本体和规律的关系,理在心中,心就是理。
二、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将知和行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性。
他主张以行为本,以知为辅,认为行为是实现知的前提和基础,而知是指导行为的方向和目标。
因此,只有将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三、致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即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他认为良知是天赋的,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
他主张通过内省、体悟、实践等方式来发掘和实现良知,以达到道德上的完善和人格上的升华。
四、无善无恶王阳明认为,人心中的善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他认为,只有当心中存在某种欲望或情感时,才会产生相应的善恶观念。
因此,他主张通过消除心中的欲望或情感来消除善恶观念,以达到无善无恶的境界。
五、万物一体王阳明认为,万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他认为万物之间的联系是有规律的,只有通过观察和体验万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才能真正理解宇宙的本质和意义。
因此,他主张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探索万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
综上所述,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和“万物一体”等方面。
这些观点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构成了王阳明心学的完整体系。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同时,这些观点也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和实践。
王守仁心学思想
王守仁心学思想
展开全文
王守仁将“心学”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
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
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所以,在王守仁看来,“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
靠实践,靠自省。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
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示其规律,所以,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王 阳明心学大师的哲学思想与贡献
王阳明心学大师的哲学思想与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王阳明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其心学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
他出生于明朝中叶,自幼聪慧过人,心怀大志。
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波折与磨难,也正是这些经历,促使他不断思考人生的真谛,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心学体系。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是“致良知”。
他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良知,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道德判断力和善良本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受到各种欲望和外界干扰的影响,良知被遮蔽。
因此,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实践,去除这些遮蔽,使良知得以显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每一个具体的情境时,都要倾听内心良知的声音,做出符合道德和正义的选择。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另一个重要理念。
他强调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只有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对真理的追求。
很多时候,我们懂得许多道理,却无法将其付诸实践。
王阳明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知”。
真正的“知”必然会引导我们去行动,而行动又会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知”的理解。
例如,我们知道孝顺父母是美德,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去关心、照顾父母,那么这种“知”就毫无意义。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当时的明朝社会,程朱理学占据主流地位,但逐渐变得僵化和教条。
王阳明在对程朱理学的反思和批判中,提出了自己的心学观点。
他在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被贬至贵州龙场。
在这艰苦的环境中,他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思想顿悟,从而开启了心学的发展之路。
王阳明的心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打破了程朱理学的束缚,为哲学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心学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人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力量和价值。
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鼓励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和创新。
在教育领域,王阳明的心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主张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学生的内心自觉。
王守仁心学的精髓
王守仁心学的精髓王守仁的学说世称“心学”,并与陆九洲的学说合称为“陆王心学”,这是同程朱理学分营对垒的一种新儒家学说。
程朱理学(又称“道学”)把抽象的“理”(儒家的伦理道德准则)看作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即物穷理”,“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陆王心学则将主观的“心”(人的意志和道德观念)视作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发明本心”、“致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
王守仁集来明心学之大成,他在全面继承和批判儒家人性论的基础上,着重对孟子“尽心”说和陆九渊“心即理”说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创建了以注重内心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特色的新儒学——阳明心学,从而达到理学发展的高峰。
在阳明心学体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个最为重要的论题,由此也形成了王守仁独到的教育思想,下面予以分述。
心即理“心即理”是王守仁心学的逻辑起点,是其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也可以说是他的宇宙观。
在“心”与“理”的关系问题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产生了很大分歧。
程颐认为“须是遍求”事物,方可“达理”(《河南程氏遗书》卷19);朱熹继承程氏学说,提出了“即物穷理”的主张。
而陆九渊则认为“理”不寓于外物,而存在于人的心里,“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象山全集》卷11《与李宰书》)。
不过,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在主观唯心主义方面还不够彻底,对“心”与“理”的关系问题还存在并列倾向和把“心”客观化的痕迹。
而王守仁则克服这个缺陷,发展了陆氏“心即理”这一命题,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于“格物”,而在于“致知”,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答顾东桥书》)。
王守仁公开宣称:“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象山文集序》)。
他以“心即理”作为“立言宗旨”,否定了朱熹分裂“心”与“理”为二的理论;以“求理于吾心”作为“致知”途径,否定了朱熹“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的观点;又以“心之本体”说扩充了“心”的内涵,修正了陆九渊的“本心”说。
王 阳明的心学智慧
王阳明的心学智慧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所创立的心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后世也备受推崇,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王阳明的心学强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良知,并非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思考获得的知识,而是每个人内心本就存在的道德判断和善恶分辨的能力。
它是与生俱来的,是人性中最纯净、最本质的部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和蒙蔽,良知被遮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致良知”就是要去除这些遮蔽,让良知重新显现,从而指导我们的行为。
那么,如何才能“致良知”呢?王阳明认为,要通过“省察克治”的方法。
这意味着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觉察到那些不符合良知的念头和举动,并努力加以克服和改正。
这种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正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只有不断地进行省察克治,我们才能逐渐清除内心的污垢,让良知愈发清晰明亮。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另一个重要理念。
知与行,在传统观念中常常被认为是两个相互分离的阶段,先有知,而后有行。
然而,王阳明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一体的。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也就是说,真正的“知”必然会表现为“行”,如果没有“行”,那么所谓的“知”就不是真正的“知”。
例如,我们都知道孝顺父母是一种美德,这是“知”。
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去关心、照顾父母,那么这种“知”就毫无意义。
只有当我们通过具体的行为,如陪伴父母、为父母分担家务等,才能真正体现出我们对孝顺的“知”。
同样,我们想要学会游泳,仅仅阅读游泳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亲自下水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才能真正掌握游泳的技能。
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体现。
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 阳明心学之精髓
王阳明心学之精髓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哲学、文化、社会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那么,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呢?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致良知”强调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意识。
良知如同内心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分辨善恶、是非,只要我们能够去除私欲的遮蔽,就能让良知得以显现,并依此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行为。
“知行合一”则是王阳明心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理念。
知与行并非是两个分离的阶段,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我们不能只是在理论上知道什么是对的,而不去付诸实践;同时,我们的行动也应该是基于正确的认识和道德准则。
只有将知与行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道德的完善。
比如,我们都知道孝顺父母是一种美德(知),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不去实际关心父母、照顾父母(行),那么这种“知”就不是真正的知。
只有当我们把孝顺父母的想法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比如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天、为父母做家务等,才能说我们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还强调心即理。
他认为,天理不在外部世界,而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我们不需要到外界去寻找真理和道德准则,只要向内探求,审视自己的内心,就能发现天理。
这并不是说外部世界没有客观的规律和准则,而是强调我们对这些规律和准则的理解和把握,最终要通过内心的体悟和实践来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诱惑和困难,容易迷失方向,陷入迷茫和焦虑之中。
而王阳明心学告诉我们,当我们感到困惑时,不妨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依靠良知的指引去做出选择。
比如,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我们可能会受到金钱、地位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但如果我们回归内心,思考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价值所在,就能做出更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
同时,王阳明心学也注重实践和功夫。
浅析王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
浅析王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作者:李树红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5期【摘要】阳明心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伦理学史上一个重要学派,其心学观念、良知与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论是其心学的核心和精华部分。
文章通过对王阳明心学的心学观念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核心理论的阐述,追溯阳明心学的学术思想,回归于现代社会的理解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
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
他早年学宋儒格物穷理之学,广读朱熹遗书。
后转向陆九渊的心学,并加以发展,成为明代心学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阳明心学有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他认为,理全在人心,应该向内去求。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
你认为你是快乐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觉幸福。
你认为自己是痛苦的,锦衣玉食你也不满足。
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心之本体”,人的固有道德意识,即“良知”,就是孟子说的“是非之心”,先天具有判断是非、选择善恶的道德标准。
知与行都是内心的道德标准发出来的,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所以知行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心(良知)之发动而为“意”(意识),意之所在便是物(事)。
如果知(良知)行(做出的事)不一那是因为意识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就需要致良知。
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它不问贤愚,不会泯灭,只会被暂时蒙蔽。
致良知就是发显、光大“本心之良知”,使被蒙蔽的良知显现出来。
只要我们肯学习,人人“亦可为圣人”。
虽然王阳明的“心学”是唯心主义,但是就其精华部分“致良知”、“知行合一” 仍可为当今时代所学习。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思想主张:
1、心即理;
2、知行合一;
3、致良知;
4、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5、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阳明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
人物介绍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
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金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嘉靖八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
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
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
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
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心学著名言句
王阳明心学名言句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学经典名言》100句王阳明,即王守仁,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
王阳明心学源于程朱理学,而又大异于程朱,关键是对万物本源的认识截然不同。
程朱理学是“向外求”,认为万物之本源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谓之“道学问”。
而阳明心学是“向内求”,认为万物皆源于人之本心,谓之“尊德性”。
龙场悟道,王阳明叹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认为自己搞错了,追求圣人之道,修炼自己的本心就足够了,何必向外求证事物之理!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学经典名言》100句如下。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6、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8、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9、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10、诚字有以工夫说者。
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11、无私心就是道。
12、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13、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14、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1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6、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17、动亦定,静亦定。
18、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19、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20、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21、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2、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23、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阳明的《传习录》名言,句句透露心学的玄机,耐人寻味
王阳明的《传习录》名言,句句透露心学的玄机,耐人寻味助读资料王守仁(1472—1529年),浙江余姚人,自号阳明子,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
他早年也与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习宋儒的学问,朱熹的著作自然也是他熟读的对象。
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他考中进士,第二年,他被授予云南清吏司主事,后来又改为兵部主事。
可以说他在而立之年找到了自己的地位,功成名就了。
弘治十八年(1505年),他“专志授徒讲学”,和“心学”家陈献章的弟子湛甘泉结交,共同以昌明圣学为追求。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为直言进谏,冒犯权贵,一度被当时的大宦官刘瑾排挤,后来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在龙场,王阳明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形而上学的问题,所以,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逐渐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之后,他又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于是顺道回家省亲,一路上给自己的得意门生徐爱讲述《大学》的宗旨,被记录为《大学问》,成为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纲要。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王阳明的“心学”远祧孟子,直承象山。
针对程朱理学越来越脱离人的生命而知识化、外在化的倾向,特别是其末流所暴露出来的支离破碎的弊病,王阳明以更加简易直截的思想与“先立乎其大”的入手方法,开辟了另一条与朱子不同的成德之学,拓宽了主体自立自主的精神价值世界,展示了道德自律与人格挺立的实践精义及具体路径。
他所提倡的“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等理论主张,实际就是强调人内心深处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知识论应该与活泼的生命相结合。
“传习”一词出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部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也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其“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书中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心学”观点,体现了致良知、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等思想宗旨,可以说是阳明学说的精华。
王阳明心学精髓——十个字,四句话
王阳明⼼学精髓——⼗个字,四句话⼼学作为儒学的⼀门学派,最早可推溯⾃孟⼦,⽽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启其门径,⽽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明朝,由王阳明⾸度提出“⼼学”两字,⾄此⼼学开始有清晰⽽独⽴的学术脉络。
⼼学强调⽣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民国时期陈复开始提出“⼼灵儒学”做出注解。
儒家的学脉⾃清末已经全然中断,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国儒家圣⼈学问开始“哲学化”,时称新儒学。
“陆王⼼学”是由儒家学者陆九渊、王阳明发展出来的⼼学的简称,或直接称“⼼学”;或有专门称为某家的⼼学,如王守仁的“阳明⼼学”。
陆王⼼学⼀般认为肇始孟⼦、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成。
陆王⼼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派”(⼀称主观唯⼼主义),⽽程朱理学为“格物派”(⼀称客观唯⼼主义)。
王阳明的⼼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中⼼学基础上进⼀步发挥⽽成就的。
《左传·襄公⼆⼗四年》:“太上有⽴德,其次有⽴功,其次有⽴⾔,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在中国历史上,称为“两个半圣⼈”,即孔⼦、王阳明和曾国藩,孔⼦和王阳明各占其⼀,曾国藩只算半个。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学集⼤成者。
王守仁与孔⼦(儒学创始⼈)、孟⼦(儒学集⼤成者)、朱熹(理学集⼤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从⼩就⽴志“为天地⽴⼼,为⽣民⽴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圣成贤是他⼀⽣的奋⽃⽬标。
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理”的“格物致知”⽅法,因为事理⽆穷⽆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内⼼中去寻找“理”,“理”全在⼈“⼼”,“理”化⽣宇宙天地万物。
在知与⾏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知中有⾏,⾏中有知,所谓“知⾏合⼀”,⼆者互为表⾥,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不⾏则不能算真知。
他的学术思想传⾄中国、⽇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等。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讲了什么,这12句经典语告诉你答案
王阳明的⼼学到底讲了什么,这12句经典语告诉你答案王守仁,字阳明,是宋明主观唯⼼主义的集⼤成者,是明朝中期有影响的教育家。
《传习录》是他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分为上、中、下卷。
是⼀部儒家简明⽽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包含了王阳明“⼼即理”“致良知”和“知⾏合⼀”等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传习录》不但全⾯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如他辩证的授课⽅法,以及⽣动活泼、善于⽤譬、常带机锋的语⾔艺术等,值得学习借鉴。
因此该书⼀经问世,便受到世⼈的推崇。
⼀、原⽂选读※※ 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
【⼤意】⽐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性。
※ 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夫,本不可离。
【⼤意】认识达到了真切笃实的程度,便是⾏动;⾏动到了明确的感悟和精微察知的程度,便是知。
※ 3、夫物理不外于吾⼼,外吾⼼⽽求物理,⽆物理矣。
【⼤意】事物之理不在⾃⼰的⼼外。
※ 4、先⽣⽈:“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
今⽇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所知扩充到底;明⽇良知⼜有开悟,便从明⽇所知扩充到底。
如此⽅是精⼀功夫。
【⼤意】先⽣说:“我们在致知上下⼯夫,只是随着各⼈所能达到的程度去做。
今天的良知达到这么个程度,就随着今天的程度去扩充;明天的良知⼜有了新的开悟,便随着明天的程度去扩充,这样做才是精粹纯⼀的功夫。
※ 5、与⼈论学,亦须随⼈分限所及。
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去灌溉。
萌芽再长,便⼜加⽔。
⾃拱把以⾄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
若些⼩萌芽,有⼀桶⽔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
”【⼤意】教他⼈学习,也必须随着各⼈所能达到的程度进⾏。
好⽐是⼀棵树刚刚⽣出萌芽,只浇些⽔就够了,萌芽稍长,便多加些⽔。
从拱把粗以⾄长到合抱,浇⽔时,都是随着树所能接受的程度⽽增加的。
假若是些⼩萌芽,把⼀桶⽔尽情倒去,就把树浸死了。
”※ 6、遗物理⽽求吾⼼,吾⼼⼜何物邪?⼼之体,性也,性既理也。
王阳明心学精髓,让人内心更强大!
王阳明心学精髓,让人内心更强大!
王守仁(1472、10、31、-1529、1、9),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
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贼难。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守仁心学的精髓王守仁的学说世称“心学”,并与陆九洲的学说合称为“陆王心学”,这是同程朱理学分营对垒的一种新儒家学说。
程朱理学(又称“道学”)把抽象的“理”(儒家的伦理道德准则)看作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即物穷理”,“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陆王心学则将主观的“心”(人的意志和道德观念)视作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发明本心”、“致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
王守仁集来明心学之大成,他在全面继承和批判儒家人性论的基础上,着重对孟子“尽心”说和陆九渊“心即理”说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创建了以注重内心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特色的新儒学——阳明心学,从而达到理学发展的高峰。
在阳明心学体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个最为重要的论题,由此也形成了王守仁独到的教育思想,下面予以分述。
心即理“心即理”是王守仁心学的逻辑起点,是其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也可以说是他的宇宙观。
在“心”与“理”的关系问题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产生了很大分歧。
程颐认为“须是遍求”事物,方可“达理”(《河南程氏遗书》卷19);朱熹继承程氏学说,提出了“即物穷理”的主张。
而陆九渊则认为“理”不寓于外物,而存在于人的心里,“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象山全集》卷11《与李宰书》)。
不过,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在主观唯心主义方面还不够彻底,对“心”与“理”的关系问题还存在并列倾向和把“心”客观化的痕迹。
而王守仁则克服这个缺陷,发展了陆氏“心即理”这一命题,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于“格物”,而在于“致知”,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答顾东桥书》)。
王守仁公开宣称:“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象山文集序》)。
他以“心即理”作为“立言宗旨”,否定了朱熹分裂“心”与“理”为二的理论;以“求理于吾心”作为“致知”途径,否定了朱熹“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的观点;又以“心之本体”说扩充了“心”的内涵,修正了陆九渊的“本心”说。
这样,便形成较为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王守仁认定:吾心便是天理,便是世界的本体,它既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又是事物变化的归宿。
因此,天地间诸事万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等等,无一不是根于吾心而森然毕具。
所以,他反复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与王纯甫(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答顾东桥书》),提倡求“理需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传习录上》)。
王守仁“心即理”之说,是其“知行合一”论的基础,它充分肯定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相信自我的道德力量和自我成圣潜在能力,反对迷信外在权威,否定用现成规范和书本教条来禁锢人的身心,而主张依靠自我的“心之本体”(良知)来主宰和支配一切行为,在道德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然而,王守仁的“心即理”之说,把人类的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等同起来,断然否定了有离开心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
王守仁所谓“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就是把人类认识的能动作用片面夸大和过分神化,以致用吾心之主观精神吞并了客观存在之物理。
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批判的。
知行合一“知行”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范畴,曾为历代哲学家所关注和探讨。
从先秦《左传·昭公十年》的“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道家的“不行而知”,到宋代程、朱的“知先行后”,再到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乃是“知行”范畴发展的重要阶段。
“知行合一”论是阳明学说的核心,是其理论体系的主体结构,所以王守仁自始至终以此作为“立教宗旨”。
这种“知行观”只是把认识问题局限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上,主要是揭橥道德修养层面的认识与实践问题,其价值取向则是道德实践的实际作用。
因此,它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实学精神,具有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倾向和人本主义意义。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是以“心即理”之说作为理论基础的。
他在《答顾东桥书》中说:“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
‟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王守仁认为,“知行”问题与“心理”关系紧相联结,朱熹学说之失就在于分“心”与“理”为二,因而导致分“知”、“行”为二。
他一反朱熹“外心以求理”之说,主张“求理于吾心”,大力倡导“知行合一”。
王守仁之所以提出“知行合一”论,主要是因时而发。
明代中叶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贪官污吏肆意横行,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这严重威胁着封建政权的稳固,有力冲击了封建王朝的伦理纲常,大大加深了明代潜伏已久的社会危机。
由此,王守仁痛感:“今天下波颓风靡,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
然而人是己见,莫肯相下求正。
”(《答储柴墟(二)》)于是,他以治天下之病的“医国手”自诩,几经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一个自以为救治此病的“良方”,这就是“知行合一”。
在王守仁看来,人们想的与其做的基本上是相合的,如果彻底去掉人们对于封建伦理经常的违戾意识,就不会发生违反和破坏封建伦理纲常的行为。
如果分“知”、“行”为二,其危害甚大。
所以他曾明确指出:“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有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此是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下》)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着重从“知行”的同一性方面较为深入地进行了探讨,认识到“知行并进”,“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他自信这种“知行合一”论,既可纠正程、朱“知先行后”之偏,又可补救世人“知而不行”之弊。
平心而论,王守仁关于“知行合一”的主张,确实比前人有所进步。
首先,他将“吾心之良知”作为“知”,将“致吾心良知干事事物物”作为“行”,而以“心即理”为前提,以“知行合一”为指归,从而达到体认良知的目的。
这种认识论,就其解剖自身(吾心固有的“良知”)以推求万事万物之理的认识方法来看,内中蕴含有“一般(事事物物)存在于个别(吾心良知)之中”的辩证因素。
由此,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便以其发展了主观能动的一面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唯心主义认识论高度,为宋明理学增进了一个新的范畴,为认识论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而这对于后世唯物论知行观的建立,显然起到了触媒的作用。
其次,王守仁反对朱熹以“知先行后”说割裂了“知”、“行”的辩证统一关系,公开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重要命题,极力强调认识过程中“知”、“行”两个阶段之间的统一与联系,这是王氏高于朱氏之处,是他对于认识论的新贡献。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它片面夸大了“知”和“行”之间的统一性,而抹煞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并将其歪曲成绝对的同一,从而把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等同于纯粹主观先验的“知”,由此否定了“行”的客观性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致良知“致良知”论,是王守仁关于认识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他对于“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心学命题的理论概括与升华。
王守仁称此为“孔门正法眼藏”,是“千古圣圣相传的一点真骨血”。
他曾自我标榜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寄正宪男手墨》)他从37岁龙场“大悟”到50岁始揭“致良知”之教,其间经过了十几年学术研究和事功磨炼的艰难历程。
“致良知”命题的提出,代表了阳明心学的终结,标志着阳明心学的发展达到了它的顶峰。
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是将《大学》的“致知”与孟子的“良知”说结合起来加以改造和发明而产生的。
《大学》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圣”,强调“格物”是身心修养的首要环节。
王守仁对此进行了改造,认定“格物”就是“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知之物”(《答罗整庵少宰书》),因而“致知”也就在于“格心”。
《孟子》所谓“良知”,主要是指先天固有而不经后天习得的善性,即天赋的道德意识。
王守仁就此作了很大的发挥,认定“良知”为心之本体,能生天地、万物和人类;它“动静一源”,是封建伦理的升华和至善的道德;它是“辨别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样,被改造过的《大学》“致知”和被发挥了的《孟子》“良知”两个观点便溶合为王守仁的“致良知”说。
在王守仁看来,“良知”也就是“道”、“天理”、“本心”;“致”就是使良知“明觉”和“发用流行”。
“致良知”也就是把“良知”扩充、推及到万事万物之中,予以发扬光大,从而将人的潜在道德意识转化成现实的人生价值。
王守仁之所以要倡导“致良知”,自然是为了达到“为善会恶”、维护封建道德规范这个现实目的。
所以,他后来把自己的心学宗旨归结为“王门四句教”,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王守仁的晚年定论,与其“致良知”说相吻合。
由于“致良知”说甚为“明白简易”,“虽至愚下品,一提便省党”(《寄邹谦之(三)》),加之王守仁宣扬人人皆有“良知”,个个做得“圣人”(《传习录下》),使“致良知”得以普及和推广,因而其影响十分深远.教育论王守仁不仅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家。
他以弘扬“圣学”为己任,一生讲学不辍。
凡他所到之处,或立“乡约”,或兴“社学”,或建“书院”,总是大力推行社会教化,并借以宣扬他的思想学说。
王守仁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在京师任职时正式开始授徒讲学,直到嘉靖七年(1529)去世,一共渡过了20余年的讲学生涯。
他注意继承古代教育传统,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教育理论。
其一,要求学生必须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这是王守仁在贵州龙场讲学时为诸生所立下的四项准则,充分体现了其教育思想的最基本点。
立志,是四项准则中最重要的一项。
王守仁认为,立志是为学的基础和前提,并贯穿了为学的全过程。
他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书朱守谐卷》)。
这就高度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紧接着,王守仁提出了“勤学”一项,他说:“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教条示龙场诸生》)他要求学生“不以聪慧警捷为事,而以勤确谦抑为上”(同上)。
王守仁提倡诸生勤学,不仅指读书,也包括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
为此,他又提出了“改过”、“责善”两项要求。
“改过”是对己而言,王守仁认为凡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责善”是对人而言,即规劝别人改过,王守仁指出:“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
”(同上)以上四项准则,其实质虽然属于封建道德修养的范畴,但作为对学生的四点基本要求,无疑值得我们借鉴。
其二,培养学生独立与自主的治学精神。
王守仁提倡学贵自得,经常教导诸生要“自得于心”,要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自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