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合集下载

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及控制方法

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及控制方法

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及控制方法猪伪狂犬病,又称为粘液性脑膜脑炎,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猪类动物。

这种疾病对猪的生产和养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 强化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猪群中,定期接种疫苗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疫苗应当遵循规定的接种剂量和接种程序,并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同时,也需要定期更新以适应病毒的变异情况。

2. 环境卫生管理猪舍的环境卫生管理对于病毒的传播和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持猪场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物,避免积水和蚊蝇滋生。

定期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地区,要加强消毒频率和强度,以减少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3. 疾病监测与控制定期进行猪群的健康监测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检测猪体内的病毒抗体,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患病的动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隔离感染猪只,防止疫情扩散。

同时,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和监测系统,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养殖户,以便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控制。

4. 加强养殖管理良好的养殖管理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避免猪只过度密集饲养,适当控制养殖规模,定期进行疫情排查,发现患病猪只应及时隔离并进行诊治。

另外,饲料卫生和饮水卫生也是重要的因素,保证猪只从健康和干净的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

5.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加强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养殖户、兽医和相关人员的疫情意识和应急应对能力。

同时,也需要引起公众的关注,提高对猪伪狂犬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加强个人和集体的卫生措施,减少与可能携带病毒的猪只接触。

总结起来,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

通过强化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进行疾病监测与控制、加强养殖管理以及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等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水平。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猪的唾液、血液、粪便等途径传播。

这种疾病在猪群中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严重影响了猪的生产和养殖业。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下面将从疫情监测、隔离措施、病原净化、疫苗接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疫情监测对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首先要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疫情监测是及时了解和掌握猪群中病情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定期的检测方法,如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来进行监测。

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病情的蔓延,确保猪的健康和生产。

二、隔离措施一旦发现猪群中有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猪只,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隔离措施主要是将疑似感染或确诊病例的猪只隔离开来,避免与其他猪只接触,防止病毒的传播。

要对接触过病猪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确保病毒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扼杀。

三、病原净化病原净化是猪伪狂犬病防控的关键环节之一。

病原净化主要是通过彻底的清洁消毒,将猪场和周边环境中的病毒得到有效地清除和消灭。

在病毒得到有效控制之后,还要做好环境的净化工作,确保猪群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

四、疫苗接种在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中,疫苗接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猪只对伪狂犬病病毒的抵抗能力,降低疾病的传染率和致病率。

对猪只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工作,是确保猪只健康的重要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管理和实施。

只有充分认识到猪伪狂犬病对猪类养殖业的严重危害,才能够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猪只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净化猪伪狂犬病,为猪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可怕、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

猪伪狂犬病主要通过病毒携带者猪的唾液、血液和组织液传播,对人和动物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爆发并净化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和净化措施。

一、加强疫苗预防伪狂犬病是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所以在猪场和养殖场,必须做好猪的疫苗接种工作。

养殖人员需要定期给猪接种伪狂犬病疫苗,做好疫苗的存储和管理工作,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要做好疫苗接种记录,及时追溯疫苗来源。

二、严格的传染病防控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高度传染病,为了减少病毒的传播,必须做好严格的传染病防控措施。

在猪场和养殖场,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特别是对猪圈和饮水设施进行消毒处理。

要加强猪场和养殖场的管理,做好病猪的隔离,及时发现和处理病猪,确保病情不扩散。

三、强化监测和报告制度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爆发,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制度。

猪场和养殖场要及时上报猪伪狂犬病的疫情,确保信息的畅通和二传感染的防控。

要加强疫情的监测,定期进行病原学检测,确保猪场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四、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为了净化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要对疫情爆发的猪场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清除病毒和细菌的残留物。

清洁和消毒要涵盖猪圈、运输车辆、器械和设备等。

要对死亡的猪进行安全处理,包括焚烧和无害化处理。

要对疫情爆发地的周边环境进行检测和监测,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和净化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案和措施。

养殖人员需要加强动物管理,加强疫苗接种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监测和信息报告,做好环境净化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爆发,保障人和动物的健康与安全。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

俗话常说:无肉不成席。

尤其猪肉在我国是大部分人喜爱的主要肉食。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猪肉成为居家过日子的大众食品,消费市场逐年增量,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促使近年出现养猪热,社会上大量资金流入,尤其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的介入,使养猪场呈现出现代化、大规模、高密度、集约化的饲养模式,这样不仅猪群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逐步提高,而且还为猪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此,笔者把危害比较大的猪伪狂犬病进行分析阐述,希望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1流行病学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呈圆形,病毒外面有囊。

本病毒是疱疹病毒科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在全世界广泛存在,它能在动物的细胞上生长繁殖,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存活很长时间。

所以猪群空栏期间如果冲洗和消毒不彻底,很难将伪狂犬病毒消灭干净,致使本病进一步发生扩散或流行。

伪狂犬病毒对很多消毒药物不敏感,并且能够耐受低温环境。

但是对氯仿、乙醚等脂溶性溶剂和紫外线照射比较敏感,使用这些消毒剂或用紫外线照射可以将其杀灭。

自然条件下可致猪、牛、羊、兔、狗、猫、鼠等发病。

通常情况下,猪是伪狂犬病毒的中间宿主,病猪、鼠类及其它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

自然条件下,本病不仅通过猪群之间进行水平传播,还可以通过种猪进行垂直传播,这也是本病传播速度很快的主要原因。

发病猪只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病毒,种猪还能够通过精液、乳汁等排放病毒,促使本病进一步扩散传播开来。

猪发生本病后,临床症状因猪龄等不同而异,怀孕母猪表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现象,种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等不育症状。

出生两周内的猪仔致死率高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能达40%,死亡率在20%左右;成年猪多数呈隐性过程,能引起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停滞,增重减慢,饲料报酬低,严重影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1]。

2病理解剖猪伪狂犬病一般没有特征性病变。

主要病变是肾脏可见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消化道可见不同程度的卡他性胃肠炎。

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对猪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威胁。

为了防控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疫情监测:定期进行猪伪狂犬病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加强病情分析和预警,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加强疫苗免疫:猪伪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猪伪狂犬病最有效的手段,应定期为猪类接种疫苗,并做好疫苗免疫程序的记录和管理。

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猪伪狂犬病病毒能在环境中长期存活,因此要加强猪场卫生管理,保持猪舍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猪粪和废弃杂物。

4.加强动物检疫:加强对外来猪类的检疫和隔离,在猪类流通和交易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防止病毒的传播。

5.加强养殖管理:加强猪类的饲养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合理性和舒适性,加强猪类的营养管理和健康监测,增强猪类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 1 -。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原性传染病,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和传染性。

猪伪狂犬病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疫苗接种、环境净化、动物管控等方面介绍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一、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首要措施。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猪伪狂犬病疫苗,猪场养猪户可以根据养殖规模、养殖环境等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疫苗接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接种程序和剂量进行,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免疫效果。

在接种前,应对猪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评估,确保猪的健康状况符合接种要求。

接种后应及时记录接种情况,定期进行疫苗效价检测,并及时补种,确保猪的免疫力在高水平上。

二、环境净化猪伪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食物传播,在猪场环境中容易存活和传播。

对猪场环境进行定期的净化工作非常重要。

环境净化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猪舍、饲料槽、饮水设备等,及时清除猪粪尿、厨余垃圾,保持猪场环境的卫生与干净。

在日常养猪过程中,要做好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工作,确保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三、动物管控猪伪狂犬病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猪之间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因此在养猪的过程中要做好动物的管控工作。

要加强对疫病症状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病猪和可疑猪,隔离治疗或淘汰病猪,防止病毒的扩散和传播。

要做好猪群的数量控制和密度控制,避免猪群之间的过度接触和拥挤,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四、人员防护在进行猪场防控及净化工作过程中,养殖户和相关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包括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病猪和病毒携带物。

在疫情期间要避免外部人员、车辆进入猪场,确保猪场的封闭和隔离。

五、信息报告猪伪狂犬病是一种法定传染病,养殖户要做好相关疫情信息的报道和汇报工作。

一旦发现猪伪狂犬病疫情,要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动植物检疫部门和养猪协会等有关部门进行报告,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和处置工作。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一、开展疫情监测与预警要做好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首先需要开展疫情监测与预警。

通过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疫情的变化和蔓延趋势,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监测系统可以包括猪场内部的监测,如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症状和死亡情况,以及猪场外部的监测,如对周边地区野猪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疫情调查等。

二、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猪伪狂犬病的疫苗为灭活疫苗,可通过口腔给药或者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

疫苗接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剂量进行,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期接种或根据疫情变化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紧急接种。

对于高风险地区,可考虑优先接种。

三、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是猪伪狂犬病防控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猪舍、饲料储存、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猪舍的常规清洁消毒、消毒剂的选用、通风等都是重要的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四、加强免疫动物的管理猪伪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病毒的猪只。

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要加强免疫动物的管理。

首先要做好猪只的疫苗接种,确保疫苗的及时有效性。

同时,对于发现患病猪只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以减少病毒在猪场内的传播。

对于疫点发生的猪场,要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清洁,以消除病毒的潜在传播途径。

五、加强野猪管理野猪是猪伪狂犬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要加强野猪管理,减少与猪场的接触。

可以通过野猪的监测和鉴定,了解野猪的分布和疫情,及时采取措施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对于野猪密集的地区,要采取合适的野猪控制措施,如设置野猪防疫隔离带等,并加强对野猪实施捕杀,以减少病毒的载体数量。

六、加强病例报告和处理猪伪狂犬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报告对于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进行报告和处理。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报告机制,加强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兽医服务机构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反应的及时性。

七、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防控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防止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和净化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

同时,定期对猪进行检查,发现疑似感染猪,要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实行分批饲养:尽量避免大量猪同时饲养,要采取分批饲养的方式,每批猪之间要隔离至少15天以上,避免病毒在猪群之间的传播。

3.对猪进行疫苗预防: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疫苗预防性疾病,可采用疫苗进行预防。

建议在猪出生后60天左右进行第一针疫苗,之后每隔30天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二、控制措施
2.严格管控进出口:加强猪场的进出口管理,对于疫区猪的进入要经过检疫和隔离观察,对已经发生疫情的区域要采取封闭措施,防止病毒传播。

3.做好疫情报告: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要及时报告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并按规定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三、净化措施
1.消毒:及时进行猪舍、工具、设备、车辆等物品的消毒,以杀灭病毒。

2.清除污染源:及时清理猪场周围的垃圾和排泄物,防止病源的积聚和传播。

3.堆肥发酵:对猪舍内的粪便和垃圾等进行营养物质和菌群的合理调控,利用好发酵得到的有机肥,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源。

综上所述,对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和净化措施,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情监测和管控,并及时进行消毒、清除污染源和堆肥发酵等净化措施。

只有综合实施,才能有效防止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猪只,但也有可能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

猪伪狂犬病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防控和净化猪伪狂犬病成为了当前猪养殖业中的重要课题。

一、猪伪狂犬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患病猪只的口腔、眼泪、唾液、粪便、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都可能携带病毒,感染来源多样化。

传染源还可能包括其他野生动物或群体鼠类,它们是病毒的天然宿主。

饲料、水源等也可能成为传播病毒的途径。

二、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一)加强养殖管理合理设计养殖场的环境,保持猪只的卫生环境清洁整洁。

定期对猪只进行消毒和杀菌处理,杜绝病毒的传播和蔓延。

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保障猪只的健康成长,增强猪只的免疫能力。

(二)疫苗控制病毒传播通过猪伪狂犬病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阻断病毒传播的途径。

定期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确保猪只的免疫力处于良好状态,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三)加强病毒监测和控制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制度,及时发现猪伪狂犬病的病例,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避免病毒的传播和蔓延。

对发现疑似病例的猪只进行检测,提高对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水平,确保病毒的及时控制。

(四)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养殖户的疫病防控意识,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知识,提高养殖户对猪伪狂犬病的认识,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是疫情发生后对疫区猪只进行的一系列防控措施,主要包括消毒、隔离、封锁等措施。

(一)疫区猪只的隔离发生猪伪狂犬病疫情后,需要对疫区猪只进行隔离管理,避免病毒的传播和蔓延。

隔离区的环境需要进行消毒和杀菌处理,杜绝病毒的传播风险。

(二)封锁疫区对发生疫情的猪只交易市场、养殖场等地点进行封锁,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开展疫区猪只的检疫工作,确保疫区的安全和卫生。

(三)疫区环境的消毒和净化对疫区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和净化,清理疑似病例的粪便、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降低病毒的存活率,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措施
一是定期免疫。

对母猪和仔猪都进行定期免疫是控制和根除伪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免疫母猪可以通过哺乳使仔猪获得PRV特异性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免受PRV的攻击,抑制PRV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制。

二是加强生物安全和兽医卫生。

猪场不允许与牛、羊、兔、水貂、狐狸混养,要消灭野猫和鼠,禁止犬、猫进入生产区,防止相互传染。

加强平日消毒,粪便要堆积发酵处理。

引种时须做血清学检测,确定阴性时方可引入,并隔离饲养4周。

三是搞好伪狂犬病净化。

猪场在使用基因缺失疫苗免疫接种的同时,定期对种猪群进行监测,淘汰阳性种猪;对后备种猪进行监测,阳性者进行育肥处理。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又称禽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畜共患病之一,能够影响人和家畜的健康,因此对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

1、加强生猪检疫:不合格的猪及其产品不得流通,在进口时也应该加强检疫,对于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防止其传播。

2、控制病媒:猪伪狂犬病是通过蜱传播的,因此要加强蜱的防控,对于疑似带有蜱的猪,要驱蜱、消灭蜱在环境中的滋生源。

3、加强免疫:对于生猪要进行定期免疫,以增强猪体的免疫能力,预防病毒感染。

4、消毒净化:在养殖场内进行消毒净化,定期清理粪便,以减少病毒的扩散范围和感染程度。

5、控制饲养密度:猪伪狂犬病易在猪群中流行,因此要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避免交叉感染。

6、不擅自前往流行区:对于疫情较重的地区不要前往,以免被病毒感染。

1、绝育隔离:对于疑似感染的猪进行隔离,并进行绝育处理,以防止病毒的扩散。

2、熏蒸消毒:对于猪舍内和周边环境进行熏蒸消毒,将病毒从环境中彻底消灭。

3、物品器具消毒:对于使用过的器具和物品进行专业消毒,不得随意丢弃,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病死猪处理:对于病死猪尽快处理,以避免其对周围环境和其他猪的污染。

通过以上的防控和净化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猪伪狂犬病的扩散和感染,在抗击猪伪狂犬病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加强科学防控、科学治疗。

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

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

41猪伪狂犬病(P R )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传染性疫病,该病毒可引起猪及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发病,临床上以发热、痒、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主要危害仔猪、成年猪,造成猪群发病死亡,仔猪发病最为严重,死亡率可高达100%,中大猪发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还可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继发或混感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极易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导致更高发病死亡率。

特别是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病毒毒性增强了,给该病防控带来困难,成为猪场严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防控不当会造成猪场严重经济损失。

我国已经把猪伪狂犬病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有必要净化控制该病,保护养猪业的发展。

1 伪狂犬病病毒及流行特点伪狂犬病病毒(PRV)是一种疱疹病毒,属于有囊膜病毒并有纤突,与附着感染有关;病毒基因组为DNA病毒,病毒编码蛋白gB、gD、RR的基因对病毒的复制是必须的,也有利于化验室鉴别诊断。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抗原特性不同的伪狂犬病病毒毒株,只是毒株毒力强弱不同。

近年来病毒毒力增强,不但能够引起小猪发病死亡,也可造成大猪发病甚至死亡。

同等毒力毒株侵袭不同种类动物发病情况也不一样,例如:可以引起猪发病死亡的毒株,对牛、羊感染较低;人对PRV无易感性。

伪狂犬病病毒在寒冷季节活性增强,现在由于病毒毒力增强,其他季节发病也较严重。

伪狂犬病病毒可以侵害猪、牛、羊、犬、猫、兔、鼠等动物及其他野生动物。

但是大量实验证明:猪和鼠是疫源动物,也就是说伪狂犬病的发病流行是由猪、鼠带毒或接触其病死尸体而感染发病的,特别是鼠害严重的猪场,更要做好灭鼠和伪狂犬病免疫接种工作,以防疫病发生。

伪狂犬病的潜伏期为1.5~10d,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伤口感染。

病毒首先在扁桃体、咽部和鼻腔内增殖,通过2条途径传播:(1)沿神经干传播,引起神经细胞感染,造成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瘙痒等;(2)通过白细胞携带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到机体各部位,尤其是通过妊娠母猪的胎盘组织侵入胎儿,造成流产或死产。

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一、加强养猪场的生物安全为防止猪伪狂犬病的传播,首先需要加强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养猪场应建立完善的隔离栏、消毒池和病毒防护设施,避免猪只与潜在感染源接触。

同时,做好车辆、人员和物品的消毒工作,确保猪只的环境干净和卫生。

二、加强猪只的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养猪场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给猪只接种疫苗,提高猪只的免疫能力。

疫苗接种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接种程序和剂量的准确。

三、加强猪只的健康管理猪只的健康管理对于预防猪伪狂犬病至关重要。

养殖人员应定期进行猪只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同时,养殖环境要保持清洁和通风,合理饲养,避免猪只生活在拥挤、潮湿和不卫生的环境中。

四、加强动物监测和报告动物监测是掌握疫情动态的重要手段。

养猪场应定期进行对猪只的监测,包括抽样血液检测和采集疾病样本等。

如发现疑似猪伪狂犬病病例,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以避免疫情扩散。

五、加强兽医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兽医卫生人员是猪伪狂犬病防治的重要力量。

养猪场应加强对兽医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疫情防控和诊断能力。

同时,对兽医卫生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工作的规范和有效。

总结起来,预防和防治猪伪狂犬病需要多方面的措施。

加强养猪场的生物安全,加强疫苗接种、猪只健康管理、动物监测和报告,以及兽医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这些都是有效控制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步骤。

只有通过全面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传播,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PRV)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动物疾病,主要危害猪。

该病能造成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病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为了避免猪伪狂犬病的传播和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净化措施。

一、防控措施1.加强疫苗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疫区,要求猪的每一只都接种疫苗,并且要定期补充。

对刚刚接种疫苗的猪,需要进行隔离观察。

2.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防范猪伪狂犬病的重要环节。

饲养场必须加强环境和卫生管理,保持场地和设施的清洁和干燥。

要加强猪舍和养殖设施的消毒和清洗,确保病毒无法在饲养场内存活。

3.及时诊断和隔离一旦发现猪患有伪狂犬病,一定要及时隔离,确保不会传染给其他猪。

同时,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4.对可能感染病毒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有猪患有伪狂犬病,其生产环境和使用物品都可能被感染病毒。

为了避免病毒的传播,要对猪舍、饮水设备、饲料和其他物品进行消毒和处理。

二、净化措施1.饲料和药品的净化饲料和药品是猪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物品之一。

为了避免猪伪狂犬病的传播,饲料和药品必须得到净化处理。

当饲料受到病毒的污染时,可以采用高温蒸汽处理,确保饲料中的病毒全部被杀灭。

2.猪舍和养殖设施的净化为了避免病毒在猪舍和养殖设施中残留,可以采用高温蒸汽消毒的方法。

在消毒时,要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确保所有的物品和设施都得到了充分的消毒。

3.污染区域的净化猪伪狂犬病病毒污染区域需要得到及时的净化。

在净化区域时,要先将所有的可移动物品清除出去,然后进行化学消毒。

消毒液的浓度和处理时间要遵循相关规定。

4.患猪体表的净化患猪体表是病毒的容器之一,而且病毒可以在患猪体上存活好几天。

因此,在处理其他物品之前,要先将患猪的体表清洗干净。

处理时要穿上防护服和手套,避免自己被病毒污染。

总之,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和净化措施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和操作方法。

能有效地减少猪伪狂犬病在养猪过程中的传染,为保障猪的健康成长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原性传染病,对猪只的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保护猪的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并进行环境的净化。

以下是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一、疫情监测与报告1.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定期对养殖场猪群进行病例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进行报告。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及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发病情况,以便能够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二、养殖场管理1.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养殖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减少致病媒介物的存在。

2.加强规范化养殖,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防止猪只感染病毒。

3.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对疫情的发现地区进行隔离,避免疫情扩散。

三、病例处理1.对于发现病例的猪只,及时进行隔离,避免病毒的传播。

2.病例猪只应进行人道处理,避免病毒进一步扩散。

四、疫苗接种1.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是有效预防猪只感染的措施之一,可以在兽医指导下进行疫苗接种。

2.猪只在幼崽期和生长期都可以接种疫苗,养殖场应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养猪群体的免疫力。

五、人员防护1.工作人员应戴好防护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毒。

2.减少人员流动,尽量减少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场,防止病毒的外界传入。

六、净化措施1.养殖场的环境卫生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尤其是对可能存在病毒的地方进行消毒,如猪舍、饮水设备等。

2.对于可能携带病毒的物品,需要进行彻底消毒或销毁,以防止病毒的再次传播。

3.粪便处理要求严格,及时处理粪便,避免因粪便传播病毒。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等措施,以有效防止和控制疫情的传播。

只有做好疫情监测、病例处理、疫苗接种、人员防护和环境净化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猪只的健康,维护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与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与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与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又称猪瘟狂犬病、青年瘤型狂犬病等,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病
毒性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猪的唾液、血液、尿液等体液传播,也可通过细胞、组织
等途径传播。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如下:
一、致病机制
1.病毒入侵:猪伪狂犬病病毒进入机体后,首先通过与受体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内部,利用宿主细胞进行大量复制繁殖。

2.病毒扩散:病毒复制后会从感染细胞发散到全身,破坏大量组织细胞,引起多种病
理变化。

3.免疫反应:机体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是指
机体通过T淋巴细胞攻击病毒感染的细胞;体液免疫是指机体通过抗体中和病毒,并通过
其他机制清除病毒。

4.病理损害:病毒感染会导致多种病理损害,主要包括神经系统损害、肝脏、肾脏、
心脏等器官组织损害。

二、防控措施
1.加强管理:由于猪伪狂犬病主要通过猪之间的接触传播,因此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和
防疫措施,对猪舍、畜舍、饮用水、饲料等进行消毒,减少猪之间的接触;对于病猪及时
隔离和处理,减少环境病毒污染。

2.改善条件:适宜的饲养条件、良好的环境和饮食,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并有助于
降低猪患病的风险。

3.疫苗接种: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目前
市场上已经有专门的猪伪狂犬病疫苗,可以针对此病进行预防。

4.提高防范意识:对于养殖场工作人员和养殖户要加强学习和宣传工作,提高对猪伪
狂犬病的认识和了解,及时发现病猪,预防疫情发生。

同时,要定期接受疫情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猪,避免病毒传播。

猪伪狂犬病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防治措施引言猪伪狂犬病,又称为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性疾病。

虽然其感染性较低,但一旦发生,对猪群和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减少猪伪狂犬病的传播,减少损失,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以及相关的管理和监测工作,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应对和预防猪伪狂犬病的发生。

一、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最常用的措施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1. 疫苗种类目前可用的猪伪狂犬病疫苗主要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但对免疫应答弱的动物可能会产生副反应。

灭活疫苗则相对安全,但其免疫效果有限,需注意免疫程序和免疫间隔。

2. 疫苗接种时间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时间一般根据猪群的生长阶段确定,常见的接种时间包括出生后、断奶后、育肥期等。

具体接种时间应根据兽医的建议和当地的防疫要求来确定。

3. 疫苗接种程序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程序包括准备疫苗、选择接种方法、按照规定剂量接种等。

接种时注意卫生和消毒,确保接种器具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养殖管理除了疫苗接种,加强养殖管理也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1. 饲养环境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废弃物。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保持合理的通风和温度,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2. 控制源头采取严格的检疫制度,对引进的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和隔离观察。

饲养户应加强对猪只的管理,不随意引进病死猪或病猪尸体,确保养殖场内的动物健康。

3. 营养调理合理的饲料营养配制有助于增强猪的免疫力。

饲养户应根据猪群的年龄、生长阶段和环境等因素,合理制定饲料配方,保证猪只获得充足的营养。

4.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制度,定期对热点地区和养殖场进行病原体监测。

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三、加强免疫监测免疫监测是及时了解猪伪狂犬病疫情和免疫效果的重要手段。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疫区猪的粪尿和血液以及医疗器械等途径传播。

目前,猪伪狂犬病已成为严重威胁生猪养殖业发展的疾病之一,对于养殖户和相关从业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一、健康管理1. 加强场地环境管理养殖场应保持清洁,定期清理场地内的粪便和秽物,并注重通风,保持场地的卫生和干燥,以降低病毒的生存环境。

2. 定期驱除虫害猪场应定期进行杀虫工作,及时清除场地内的虫害,减少虫媒传播的可能。

3. 疫苗接种定期对猪群进行伪狂犬病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率。

4. 加强饲养管理营养合理、干净卫生、饲料水质的安全,是防控猪伪狂犬病的重要环节。

二、临时工作措施1. 防疫检疫工作严格控制疫区猪的输入,严格检疫每一头猪只,确保不患病的猪只得以进入养殖场。

2. 采取消毒措施养殖场设立专门的消毒通道,对进入场地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三、应急处置1. 发现病例立即报告一旦发现猪群中有伪狂犬病病例,应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农业和畜牧局,及时隔离患病猪只,制订应急处置方案。

2. 隔离和治疗对患病猪群进行隔离治疗,并确保隔离设施的完善,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3. 消毒及清理对猪场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清理工作,包括场地、器械等物品的彻底消毒,以净化病毒的环境。

四、宣传教育1. 提高猪农意识加强对养殖户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对猪伪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做好猪伪狂犬病防治知识普及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向农村群众普及猪伪狂犬病的防治知识,增强农民科学养猪意识。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防控及净化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传播,减少疫病造成的损失,保护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肿, 气管 、 支气管内有充满 白色的泡沫状液体 ; 心包
积液 , 心外 膜 、 心肌 上有 出血 点 。死 前有 神 经 症状 的
还 可 选 用 抗 伪 狂 犬 病 血 清 皮 下 或 者 肌 肉注 射 , 预 防量 每 次 J~ 5毫升 , 疗 时加 倍 , 要 时 可间 隔 02 治 必
兽 医 临 床
猪 伪 狂 犬 病 的 诊 断 和 防 治 措 施
李锦华 ( 吉林省柳河县 柳河镇畜 牧兽医 150 ) 站 330
当前 , 猪伪狂犬病时有发生 , 对养猪业造成较大 的危害, 而有的地方 暴发时母猪产仔死亡率为 6 ∞ 9% 0,
母 猪 产 活仔猪 率 下 降 1%左 右 ,由于猪 伪 狂犬 病 主 0 要侵 害仔 猪 , 断奶 仔 猪 的呼 吸系 统造 成 危 害 , 起 对 引 猪 的呼 吸道综 合 症 , 严重 影 响仔 猪 的生 长 发育 , 给养 猪 户造 成 了严 重 的经济 损失 。
病仔猪行动不稳 、 斜行走路 , 重者卧地或者犬坐姿势
后 驱麻痹 , 叫声 嘶 哑或 叫不 出声 。一般 于 出现神 经症 状 后 I2天 可 昏迷致 死 , 死 率 为 1o , 过 者 都  ̄ 病 0% 耐
会 留有后遗 症或 者成 为僵猪 。
母 猪感 染 本病 后 常 发生 流 产 , 出现 死 胎 、 胎 可 弱 和木 乃伊 胎 , 的胎 儿 溶解 , 胎 多 于产 后 2 3天 内 有 弱
1流行特点
本病 各 季均 可 发生 ,但 是 ,以冬 春 两 季尤 为 严 重 ,多 呈 散发 性 或 地 方流 行 性 ,发 病 仔 猪 最 小 的 3 天 , 大的 6 最 5天 , 1 月龄 的仔猪 发病 最多 。该 病 以 个

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如何紧急处理?5步走.doc

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如何紧急处理?5步走.doc

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如何紧急处理?5步走概述:猪伪狂犬病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是根据其病毒特性——寒冷的天气更容易存活。

现在天气在渐渐转凉,如今正是猪伪狂犬病的高发季节。

不同生长周期、品种的猪都有可能患上伪狂犬病。

一旦发现有猪感染伪狂犬病,应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控制。

同时,也应做好相应预防措施,避免疫情传播。

猪伪狂犬病紧急处理措施1、立即隔离如果猪场发现疑似得伪狂犬病的猪,要立即隔离,避免猪伪狂犬病疾病的扩散。

特别是仔猪,出现此病发病症状时,要立即处理掉(无害化),可能养猪朋友会很心疼,但是没有办法,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药物治疗如果确诊是伪狂犬病,先要对发病的猪进行药物治疗。

对感染的病猪,可用(注射或口服)高免血清、抗病毒型干扰素、磺胺间甲、穿心莲、头孢噻呋钠、紫锥菊、黄芪多糖等进行治疗。

(以上药物仅供参考)3、全场消毒隔离病猪后,要立即开展消毒工作。

以上用氢氧化钠等消毒剂喷洒整个猪场;二是将病猪接触过的料槽、草垫等所有东西进行焚烧;三是灭鼠,如果场内有养猫、狗,但不想扑杀,最好要进行病毒检查。

4、全群接种疫苗当确定猪群被猪狂犬病毒感染了,在发现第一例后,要要对所有生猪进行一次伪狂犬病疫苗接种,仔猪喷鼻免疫,成年猪肌注免疫。

如果病情严重,3周后,要再进行一次疫苗接种。

5、尸体、粪便无害化处理在专业机构或者人员的指导下,对病死猪尸体、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毒扩散,相关车辆和人员要格外注意,及时消毒。

猪伪狂犬病的预防措施紧急处理只是无奈之举,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

而且说实话,目前针对猪伪狂犬病治疗,并没有什么特效药。

所以对于猪狂犬病,除了疫苗接种,日常防御很关键。

猪群中,只有没了猪伪狂犬病病毒,才能有一个无猪伪狂犬病的猪场。

1.消毒伪狂犬病病毒对消毒剂敏感,这意味着经常消毒的猪场得此病的几率会下降。

2.灭鼠有研究表明,除了病猪传播外,老鼠通过自身携带病毒、啃咬生猪以及粪便等,也极容易传播伪狂犬病病毒,所以猪场灭鼠工作很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生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摘要:生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称aujeszky氏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多种家畜的一种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仔猪和其他易感动物一旦感染该病,死亡率极高,常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大兴镇是璧山县一个典型的农业镇,老百姓有悠久的养猪历史和习惯。

目前,璧山县对生猪特别是对能繁母猪采取保险等相关鼓励扶持政策的情况下,养猪业发展十分迅猛,但疫病也越来越多。

近3a来,大兴镇一些养猪场和农村生猪饲养户的生猪不断发生伪狂犬病,且危害日甚一日,造成大兴镇仔猪大量死亡,因此,加强对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刻不容缓。

1 流行特点
本病以寒冷的冬季和产仔旺季为发病高峰期,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在猪场,伪狂犬病主要通过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间接传播。

感染病毒的成年猪可长期排毒,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或不育等综合症候群,2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100%,30日龄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60%。

2 临床症状
2.1 仔猪
新生仔猪及4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本病后病情极为严重,有的整窝死光,损失很大。

仔猪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精神萎顿、运动失调、抽搐、呕吐和腹泻,1~2d内死亡。

有些病仔猪,只能向后移动,有些作圆周运动,有些侧卧划水运动,3~5d内达到死亡高峰期,最后体温下降而死。

新生仔猪病者极少康复,死亡率几乎为100%;3~4周龄仔猪病死率可达60%。

2.2 育成猪
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沉郁,有的病猪呕吐、咳嗽,一般于4~8d内完全恢复,但可引起生长停滞,增重缓慢等危害。

2.3 妊娠母猪
可发生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其中以死胎为主。

无论是头胎母猪还是经产母猪都易发病,而且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以寒冷季节即冬末春初多发,紧接着下半年母猪配不上种,返情率高达90%。

3 剖解变化
伪狂犬病毒感染一般无特征性病变,眼观可见肾表面有大量针尖状出血点及肝、脾等实质器官有灰白色坏死灶,不同程度的卡他性胃炎和肠炎,脑膜表面充血、出血,脑脊液增多。

4 诊断
根据疾病的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5 防控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紧急情况下,用高免血清治疗,可
降低死亡率。

5.1 遵循“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适时做好免疫工作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控该病的根本措施。

目前一些养猪场(户)业主只重视对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而忽视了对伪狂犬病的免疫,导致伪狂犬病的时常发生,为此,必须做好伪狂犬病的适时免疫,即:仔猪在出生7日龄时进行首免,35日龄时加强免疫1次。

后备公、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经产母猪、配种公猪每间隔3个月在耳后根部,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2头份,可大大降低伪狂犬病发生的风险。

5.2 避免免疫失败
目前公认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可造成猪群的免疫失败,加上一些猪场由于接种的疫苗品种太多,安排困难而把2种或2种以上的疫苗在同一时间内分别对同一头生猪进行免疫注射,造成副反应叠加,副作用增大,结果导致猪群免疫程序混乱、猪群多种疫病免疫失败,因此,对猪场的生猪进行疫(菌)苗免疫时,每种疫(菌)苗的注射应间隔一定的时间,同时,在使用活菌制剂前后10d内,禁止在饲料、饮水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避免免疫失败的发生。

5.3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因和定期消毒
猪场在未发生伪狂犬病时,要避免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圆环病毒等疫病,并做好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基础免疫工作;猪场严格执行“自繁自养”原则和实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严禁从
外地买进病猪或带毒猪,这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

同时要搞好防寒防暑和猪舍清洁卫生及环境消毒灭源工作,并严格控制犬、猫和其他禽类进入猪场,杜绝人为参观以免带毒入场,这对本病的防制也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鹏雁,张高轩,蒋建军,等.新疆石河子地区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调查[j].甘肃畜牧兽医,2001(4).
[2] 谷长勤,唐万勇,程国富,等.仔猪人工感染伪狂犬病毒ea 株的病理学观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5).
[3] 万遂如.当前我国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与防制对策[j].农业新技术(今日养猪业),2005(1).
[4] 陈焕春,金梅林,何启盖,等.伪狂犬病根除计划[j].养殖与饲料,2003(7).
[5] 李宁.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免疫及净化策略[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6).
[6] 王一明,张海兰,谢鹏贵.猪精液品质检测与处理[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0(6).
[7] 侯锐,王冠杰,张侠.采用超前免疫、大剂量疫苗治疗非典型猪瘟的试验[j].山东畜牧兽医,2011(6).
作者简介:杨正富(1968-),男,汉族,重庆市璧山县人,就职于璧山县大兴畜牧兽医站,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丁大伦(1965-)男,汉族,重庆市璧山县人,就职于璧山县
农业委员会,主要从事教学培训、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和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