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补给:recharge
径流:runoff
排泄:discharge
补给、径流、排泄是地下水参与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7.1 地下水的补给
补给––––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1.大气降水(precipitation)
入渗机理:
1)活塞式下渗(piston type infiltration)→Green–Ampt模型:求地表处的入渗率(稳定时v→K)(P49,公式5–14;P65,图7–3),累积入渗量。
2)捷径式下渗(short-circuit type infiltration),或优势流(preferential flow)。
降水→地下水储量增加→地下水位抬高→势能增加。
降水转化为3种类型的水:
①地表水,地表径流(一般降水的10 ~ 20%产生为地表径流);
②土壤水,腾发返回大气圈(一般大于50%的降水转为土壤水,华北平原有70%的降
水转化为土壤水);
③地下水,下渗补给含水层(一般20 ~ 30%降水渗入地下进入含水层)。
渗入地面以下的水:
①滞留于包气带→土壤水,通过腾发ET(evapotranspiration)→返回大气圈;
②其余下渗补给含水层→地下水。
因此,落到地面的降水归结为三个去向:(1)地表径流;(2)土壤水(腾发返回大气圈);(3)下渗补给含水层。
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水量:
q x=X-D-∆S
式中:q x ––––降水入渗补给含水层的量;
X ––––年降水总量;
D ––––地表径流量;
∆S ––––包气带水分滞留量。
单位:mm 水柱。
降水入渗系数(α)––––补给地下水的量与降水总量之比。
X
q x =α (小数或%表示) 一般α =0.2 ~ 0.5。
定量计算(入渗系数法):Q=α·X ·F (注意单位统一,X :mm/a ,F :km 2,Q :m 3/a ) 影响降水入渗补给的因素:
① 降水量大小:雨量大,α大;雨量小,α小;
② 降水强度:间歇性的小雨,构不成对地下水的有效补给(如华北平原,一次降水
<10mm 的为无效降雨);连绵小雨有利于补给;集中暴雨→一部分转化为地表径流→不利于补给;
③ 包气带岩性:K 大,有利于入渗;K 小,不利于入渗;
④ 包气带厚度:厚,入渗量小,河北平原存在“最佳埋深”,一般4 ~ 6m ,地下水位
在“最佳埋深”时,入渗补给量最大,入渗系数α也最大;
⑤ 降雨前期土壤含水量:含水量高,有利于补给;含水量低,不利于补给;
⑥ 地形地貌:坡度大→地表径流量大→不利于补给;地势平缓,有利于补给; ⑦ 植被覆盖情况:植被发育,有利于拦蓄雨水和入渗;但浓密的植被,尤其是农作物,蒸腾量大,消耗的土壤水分多,不利于补给。
2.地表水
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1)山区:一般排泄地下水(河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水),洪水期:补给地下
水;
2)山前:常年补给地下水(河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3)平原: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上河”)。
影响因素:① 河床的透水性;② 水位差(河水与地下水)。
定量计算:
① 达西定律:q x =K ωI ;
② 测定上、下游河流断面的流量(断面测流):q x =Q 上-Q 下。
大气降水、地表水是地下水的两种主要补给来源。其特点:
1)从空间分布上看:大气水属于面状补给,范围大且均匀;
地表水(河流)为线状补给,局限于地表水体周边。
2)从时间分布上看:大气降水持续时间较短;
地表水(河流)持续时间较长,是经常性的;
简而言之:大气降水:面状补给,持续时间短;
地表水:线状补给,经常性的,持续时间较长。
条件变化的影响:
地下水开采以后,由于水位的下降,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强度也要发生变化。地下水位下降后,由于包气带的加厚,降水补给量有可能减少;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头差的加大,地表水的补给量有可能增大。
由于地表水归根结底来源于大气降水,所以降水量的多少→决定一个地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多少。
补给特点:
潜水:整个含水层分布面积上接受补给;
承压水:仅在含水层出露面积上接受补给。
3.大气降水、河水补给地下水水量的确定
1)平原区:
①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入渗系数法):
Q=X·α· F ·1000
式中:Q ––––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水量(m 3/a );
X ––––年降水量(mm );
α––––入渗系数(无量纲);
F ––––补给面积(km 2)。
② 河水补给量:
a 达西定律:q x =K ωI ;
b 断面测流:q x =Q 上-Q 下。
2)α的确定
① 地中渗透仪(或蒸渗仪:lysimeter ,P69,图7–8):测定入渗到地下水的水量来计算α。
② 潜水位变幅(埋藏较浅):观测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幅∆h ,来计算α:
X
h X q x ∆==
μα 3)山区:
由于山区“三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规律较复杂,分别区分大气降水、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往往较困难,所以常常将大气降水补给量和地表水补给量统一放在
一起,作为一个量来考虑––––地下水的补给量。
在山区,一般:地下水的补给量≈地下水的排泄量:
① 地下水完全以大泉集中排泄:补给量≈ 排泄量(测泉流量);
② 地下水分散泄流(全部排泄):分割河水流量过程线→河水排泄量→作为地下水补给量。
山区入渗系数α的计算: 1000
⋅⋅=X f Q α 式中:Q ––––年地下水排泄量(≈ 补给量)(m 3/a );
f ––––汇水面积(km 2);
X ––––年降水量(mm/a )。
4.凝结水的补给
气温下降:气态水→液态水→凝结水。
对于高山、沙漠及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有一定意义。
5.含水层之间的补给(越流补给)
1)两个含水层之间存在弱透水层,且有水头差时,水头较高的补给水头较低的含水层,形成→越流。
越流(leakance )––––相邻含水层通过其间的弱透水层发生水量交换,称作越流。
2)隔水层分布不稳定,局部缺失,形成“天窗”→补给。
3)越流量的大小用Darcy 定律计算:
M
H H K V B A -=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上的水流体积––––通量) 式中:V ––––单位水平面积弱透水层的越流量(m/d );
K ––––弱透水层垂向渗透系数(m/d );
H A ––––含水层A 的水头(m );
H B ––––含水层B 的水头(m );
M ––––弱透水层的厚度(m )。
则,通过整个越流层的水量(m 3/d ):Q=V·ω。
由此可见,相邻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愈大,弱透水层厚度愈小,垂向透水性愈好,则越 M K
潜
水
承
压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