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2.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

3.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4.背诵《渔歌子》。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发现,很多平常的景物在作者的笔下变得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相关的描写吧。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学生齐读“交流平台”第一、二段句子:一簇簇树叶……

(1)这两段话写的是什么?(大榕树)

(2)从什么角度来写的?(静态)

(3)这棵大榕树有什么特点?(枝繁叶茂、翠色欲滴、生命力旺盛)

(4)齐读“交流平台”第一位同学说的话。

2.学生齐读“交流平台”第三段句子:我们看时……

(1)这段话写的是什么?(月亮的足迹)

(2)这里描写月亮移动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

(4)齐读“交流平台”第二位同学说的话。

3.在本单元的课文中,还有不少这样的语句,请找出来,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说说这些语句表达了什么。

(①“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安安静静地照着西山,乌鸦归巢,大雁齐飞,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真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②“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段话是对鸟的动态描写,主要写了鸟的数量多、种类多、姿态多三个方面的特点,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

③“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这是孩子们在院子中寻找月亮时所看见的情景,通过对院中静态景物的描写以及丰富有趣的想象,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4.像这样的语句在文章中还有很多,需要你们仔细寻找,细细品味。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元旦快到了,我们要举行元旦联欢会,请同学们一起为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吧!

1.(出示元旦联欢会海报图片)学生欣赏图片,说说这些海报有什么特点。(五颜六色、设计独特、主题突出)所以,设计海报时,我们要做到:①有打动人的宣传语;②配上好看的图画。

2.学生自由创作,可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看看谁制作的海报最吸引人。

3.设计海报时,我们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法来使人一目了然地体会到其中的内涵,那么如何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我们设计的主题呢?(配上符合主题的图画)要想设计出一张主题突出、引人注目的海报,就必须把握好这个细节。

(二)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

1.请学生朗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两组例句。

2.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第二个句子都比第一个句子具体)

3.具体在哪里呢?

(1)第一组句子:第二个句子点明了夕阳的具体状态和乌鸦归巢时的细节。

(2)第二组句子:第二个句子从干、枝、叶、花等方面写出了桂树具体的样子。

4.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如何才能把画面写具体?(添加表示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的语句;增加恰当的修饰和补充说明的语句。)

5.按照上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

(1)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眼前是一条玉带似的小河,清澈透亮,甚至可以看清水中的游鱼和河底的沙石。

(2)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

这条可爱的小狗在公园碧绿的草坪上欢乐地玩耍,它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又……玩得不亦乐乎。

(3)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这天清早,太阳躲了起来,天空中阴云密布,蜻蜓飞得很低,鸟儿们停止了歌唱,看来,暴风雨不久就会降临。

6.拓展练习。

(1)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2)天上白云飘。

四、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渔歌子》,师正音并指导朗读。(注意“鳜、箬、笠、蓑”等的读音)

2.了解作者。(张志和,字子同,唐代诗人。他的作品多写隐居闲散生活。)

3.观察内容格式,你发现了什么?(句式不整齐)这符合古诗的格式吗?(不符合)所以这是一首(词)。

4.词中写了哪些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通过这些景物,你想象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一个渔翁在斜风细雨中垂钓。)

5.词的前两句写了什么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

(1)西塞山前有什么?(西塞山前有白鹭在飞翔。)

(2)解释“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初涨的时候。

这个词实际上点明了时间是什么时候?(春季)

(3)在春水初涨的时候,水里的鳜鱼怎么样?(肥)

(4)这两句侧重于写(景)。学生齐读,感受情境。

6.(出示图片)想象:青箬笠,绿蓑衣,这是谁的形象?(渔翁)渔翁在做什么?(钓鱼)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钓鱼?(斜风细雨中)为什么要冒着斜风细雨钓鱼?用词中句子来回答。因为(桃花流水鳜鱼肥)。原来是因为这时候的鳜鱼十分肥美,所以渔翁才舍不得回去。词的最后三句看似写景,实则写(人)。

7.齐读全词,感受词人通过写景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对秀丽的山水风光和渔人垂钓的描写,寄托了词人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8.再次齐读并练习背诵。

1.学生通过自主寻找课文中的语句,进一步掌握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