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合集下载

古诗《锄禾》还是《悯农》

古诗《锄禾》还是《悯农》

古诗《锄禾》还是《悯农》
“锄禾日当午”这首诗叫《悯农》。

作者为唐代诗人李绅。

《悯农》共有两首,“锄禾日当午”为其中之一。

《悯农》一诗字词较为简单,诗意较为容易理解,因此近代以来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悯农二首
李绅〔唐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古诗两首:《锄禾》与《悯农》讲义

古诗两首:《锄禾》与《悯农》讲义
和人文关怀。
引导读者继续学习和欣赏古诗
古诗学习建议
建议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学习古诗,可以通过阅读古诗注 解、鉴赏辞典等途径,了解古诗的背景、意象和内涵。
古诗欣赏方法
鼓励读者在欣赏古诗时,注重感受诗中的意境美、语言美和 韵律美,通过吟诵、朗诵等方式,深入体会古诗的韵味和魅 力。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诗词艺术。
05
结束语
总结古诗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这两首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 贵遗产,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 古代农村的生活、劳动场景以及
农民的情感。
艺术教育价值
古诗的高度艺术性和凝练性,使 其成为语文教育和文学艺术教育 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人文关怀价值
古诗中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刻 同情和尊重,以及对社会现象的 关切,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 有助于培养现代人的社会责任感
自然敬畏
诗中对天气的关注,如“日当午”的炎热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期 盼,表现出古代农民对自然的敬畏,提醒人们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
对勤劳节俭传统美德的弘扬
勤劳致富
诗中描绘的农民勤劳耕作的形象,传达了勤劳致富的观念,鼓励人们通过辛勤劳 动创造财富和美好生活。
节俭持家
古诗强调节俭的重要性,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节俭精神,提醒人们 珍惜劳动成果,勤俭持家,反对奢侈浪费。
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农民的辛勤。
02
深邃的社会意义
诗歌不仅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更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
富差距。诗中的农民辛勤劳作,却仍然难以温饱,从而唤起读者对社会
现实的深刻反思。
03
简练明快的语言风格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的说课稿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的说课稿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有两首古诗《锄禾》和《悯农》。

《锄禾》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锄草的情景,刻画了一群勤劳的农民形象,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而《悯农》则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辛勤,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两首诗内容浅显易懂,充满童趣,是教育学生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方面: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两首古诗,并会根据诗意想像意境,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过程方法方面: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自主感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能体会诗中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珍爱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诗意,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珍爱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四、说教法学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相符的音乐动画《悯农》,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欣赏画面初步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生字,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自学效果,并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3.朗读感悟,自主探究。

《锄禾》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锄草的情景。

《悯农》则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辛勤,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式理解诗意,再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自主感悟的能力,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4.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词和提高朗读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

锄禾日当午的全诗

锄禾日当午的全诗

锄禾日当午的全诗锄禾日当午的全诗《悯农二首》是唐代作者李绅的组诗作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锄禾日当午的全诗,欢迎大家的阅读。

原文悯农作者: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⑴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诗一作《古风二首》。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成:一作“秋收”。

⑷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餐:一作“飧”。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农民伯伯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经典赏析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伯伯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作者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勤劳的农民伯伯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

作者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

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

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伯伯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伯伯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锄禾和悯农是一首诗吗

锄禾和悯农是一首诗吗

锄禾和悯农是一首诗吗
锄禾和悯农是一首诗,这首诗是叫悯农。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悯农》原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出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

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

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助教。

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

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一年级古诗词必背悯农

一年级古诗词必背悯农

一年级古诗词必背悯农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感慨。

这首诗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之一,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还能培养他们节约粮食的意识。

《悯农》共有两首,分别是: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辛勤耕作的情景,春天播种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能收获成千上万的粮食。

然而,尽管土地被充分利用,农民们仍然面临着饥饿的困境。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辛苦,汗水滴落在土地上,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勤劳动。

诗人以此提醒人们,要珍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在教学这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农民为什么要在烈日下劳作?
2. 为什么即使土地被充分利用,农民们仍然会面临饥饿?
3.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粮食,以表达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不仅能够背诵古诗词,还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古诗《悯农》全解及名句赏析

古诗《悯农》全解及名句赏析

古诗《悯农》全解及名句赏析锄禾古诗《悯农》全解悯农唐·李绅chú hé rì dāng wǔ锄禾日当午,hàn dī hé xià tǔ汗滴禾下土。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谁知盘中餐,lì lì jiē xīn kǔ粒粒皆辛苦。

作者背景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唐代宰相、诗人。

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大历七年(772年),父亲李晤时任乌程县县令,生李绅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

李绅六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庐氏带着他迁居润州无锡(今属江苏),由母亲躬授学业。

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

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

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注释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

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

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1悯农二首·其二唐朝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二首·其二》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悯农二首·其二》注释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其二》赏析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

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悯农二首·其二》创作背景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2【原作】悯农——[宋]杨万里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ppt课件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ppt课件

写农民辛苦种庄稼的句子是: ( )。 我们要节约粮食的句子是 ( )!
连线 锄禾日当午,
每一粒米都是辛苦种出来的。 农民顶着炎热的太阳种庄稼。
汗水滴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里。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有谁知道盘子里的粮食从哪儿来的?
1、
禾: 当午: 盘中餐: 皆: 2、我想对农民伯伯说:( 我要对浪费粮食的人说: ( )! 3、填空 一( )古诗 一( )米 一( )汗
锄禾:用锄头给禾苗除草。 日当午:在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 汗滴:农民汗水滴落。 禾下土:禾苗下面的泥土里。
谁知:有谁知道 盘中餐:盘子里的粮食。 皆: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当我们看见( 想对( )说:( ),我 )。
读了这首古诗, 你明白了什么? 不能( 因为( ), )!
21、锄禾
作者:李绅
请你自己读读课 文,读准字音,认清 字形。有不理解的词 语圈圈,等一会来问 一问。
shēn 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 绅 sòng 写的,他的诗很有名气,为世人所传 诵。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我看见(
)!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读一读 儿 歌 你能做 到吗?
pâng pâng 大米饭,喷 喷 香,农民伯伯种的粮。 chā yāng 春天育苗又 插 秧,夏天还要地里忙。 zhù yì luàn sǎ 我们吃饭要 注 意,不要 乱 洒米和汤。
写农民大丰收的句子是 ( ). 写》这首古诗?能 给大家背一背吗?
mí n 《悯农》 作者:李绅 可怜的

《悯农》译文及赏析

《悯农》译文及赏析

《悯农》译文及赏析《悯农》译文及赏析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餐:饭食。

悯:怜悯。

【译文】正午时分,头顶着炎炎烈日的农民正在为禾苗除草,颗颗汗珠洒落入禾苗下种的泥土。

又有谁知道那盘中美味的米饭,每一粒都包含着农民们的辛苦。

译文二锄禾锄到炎热的中午,汗珠滴进禾下的土地。

谁知道碗中的米饭,粒粒都来自辛勤和劳苦。

【赏析】这是李绅的两首《悯农》诗其中之一,诗的第一和第二句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

三四句运用联想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诗文锄禾的颗颗汗珠与盘中的粒粒米饭相互映照,表达了对统治者的“盘中餐”原是农民滴滴血汗的感慨之情,提示了劳动的人饿死,不劳动的人却饱食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其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两句听之入耳,读之顺口,简朴浅俗而又凝重沉厚,成为历代人诵之不绝的名句格言。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和命运。

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李绅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李绅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李绅李绅(772~846),字公垂,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亳州。

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

15岁时读书于惠山。

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贞元二十年(804)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

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

元和元年(806)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

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

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

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

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

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

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

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

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

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

自宝历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

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

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

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

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

居相位4年。

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

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

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归葬于故乡无锡。

赠太尉,溢文肃。

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án lì jiē
盘粒皆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hé wǔ xīn kǔ
禾午辛苦
(禾苗)(中午) (辛劳)(辛苦)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什么时候),
(,谁)用锄头给
火辣辣的太阳 当头照
禾苗松土、除草。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锄禾日当午,
太阳 正当 中午
诗句意思:中午的时候,太阳火辣辣的照在 头上,农民还在给古庄诗两首稼《锄禾锄》《悯草农》 、松土。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悯农
可怜 农民
觉得农民很可怜,表现了诗人 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mǐn
zhòng
悯种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yóu

nóng shōu wàn xián fū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2 1、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李绅:字公垂(772— 846),唐代诗人,江苏无锡人。他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对唐 代诗歌的创作与繁荣,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曾写过《新题乐府》二十 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 李绅的诗,感情朴实、语言平易近 人。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农夫犹饿死。
犹:仍然 诗句意思:农夫却仍然被饿死了。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禾苗 hé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上午 下午 午觉 午休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辛苦 xīn
辛勤 qín
农收万闲夫
(农民) (收成) (万一) (空闲) (大夫)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春种一粒粟,
粟:小米,这里指谷类
诗句的意思:春天种下一粒种子。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秋收万颗子。
子:植物的籽实
诗句意思: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粮食。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四海无闲田,
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诗句意思: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
汗滴禾下土。
诗句意思:头上的汗滴到了禾苗下的泥
土里。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锄 禾日日当当午午, 汗 滴 禾 下 土。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谁 知 盘 中 餐,


诗句意思:有谁知道,碗里的饭。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粒 粒 皆 辛 苦。
每一粒 都是
诗句意思: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 苦种出来的。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谁 知盘盘谁中知中盘餐餐中,餐, 粒粒皆辛苦。
粒 粒 皆辛辛苦苦。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 道理?
告诉了我们粮食来得不容 易,人人都要爱惜粮食。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吃苦 kǔ
苦笑 苦瓜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农民 农村 农田 农忙
nóng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丰收 shōu
收工 没收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万一 wàn
万里 千万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休闲 xián
空闲 闲田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农夫 fū
渔夫 功夫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